1. 在暨南大學生物學讀研的感受
一、考研書本的選擇,這個要看個人喜好,分享一下我的用過的參考書:
1.英語:
(1)詞彙用書:馬德高主編的《星火式巧記速記精練》。(這套書分三冊啊,好多的,我只把第二冊看了兩遍)
(2)習題用書:曾鳴張劍劉京霄雲主編的《張劍考研英語黃皮書歷年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考研英語真題詞彙注釋與長難句分析》,這兩本書配合一起使用,把歷年真題做多幾遍的基礎上如果有精力的話另推薦兩本書曾鳴張劍主編的《新編考研英語閱讀理解150篇(基礎訓練)》,《新編考研英語閱讀理解150篇(提高沖刺)》我當時只用了提高沖刺這本書,本書適用對象是英語考研分數60以上的考生。
2.政治
政治個人認為不用報班,那些神馬考研重點知識的梳理其實都可以在最後兩個星期的肖四、任四、啟航20天20道買到,而且歷年命中率非常高,當然如果你想復習得輕松一點,可以去報個班。
(1)教材: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編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釋》,又稱政治紅寶書;
(2)練習冊:《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大綱解析配套1600題》,配合教材適用,看一節教材做相應試題;
(3)《任汝芬序列三》這本書到11月10號才出版,11月以後要看這本;
(4)《任汝芬序列四》+《啟航20天20題》這是最後兩個星期的政治狂背書啦,主觀題都在裡面了。
3.普生和生化
首先本人在這要強烈鄙視那些賣暨南大學專業課資料的人,各位師弟師妹如需要資料,留郵箱給我吧,我這有我之前用過的資料,參考用書可以參照暨南大學官網列出的參考用書+歷年真題+PPT,其他神馬都是浮雲。
二、關於復習時間的分配。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和狀態不同,有些人喜歡最後時刻的突擊,所以到最後幾個月才開始復習。而有些人偏好長期積累而早早就開始准備復習。其實這都沒有錯,考研並不難,貴在堅持,每年都有一大幫人是最後一個月放棄的,好可惜……我是去年8月20日才開始復習的,而考研時間是第二年的一月七號,八號,期間復習得時間也就是4個月。起初精力非常旺盛,每天復習得時間超過12小時,經常奮戰到凌晨3點,後來實在挺不住了,經常徹夜失眠,效率好低,而且還得了考研抑鬱症,導致最後一個月差點放棄考研。經過調整後,每天的復習時間降低到8個小時,才好轉起來。在這里提醒各位了,不要死讀書,考研精力和體能消耗大,一定要找同學聊天,一定要多運動,這是我的血淚換來的教訓。
三、各科復習心得。
其實論壇都有很多牛人分享各科心得,我只想說的是,選擇符合自己的方法那才是最重要的,在這要強調一下英語吧,個人感覺考研就是考英語,英語高分的人在復試錄取的時候是優先考慮的(復試前我去找了兩個導師,兩個導師都問英語成績如何),英語每天都得安排幾個小時做題保持感覺,我那時的命中率不高,開始時20道閱讀理解錯14道,打擊啊!!!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也就是錯一半對一半,所以當初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考50+,最後考試的時候,真的痛苦死了,做英語就像是在爬山,爬啊爬,好辛苦,所以不夠時間,還剩下完型填空沒做,全部選B!!如果你沒過四六級,不要緊,我身邊的人貌似沒過四級的都能考60+。
再說一下生化和普生。
生化,那兩本王鏡岩的綠皮書真的會搞死人,如果你字字不漏得去看,那你就太笨了,因為書本的知識點好細好凌亂又好多,而且大部分不是考試重點。最好的方法是結合歷年真題和暨南大學PPT,並以ppt和歷年真題作為大綱,ppt比較簡明扼要,填空題一般從ppt出。然後對應看書本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做過一個統計,生化試題和往年真題的重復率非常高,大概有70分都是從歷年真題出的!嘿嘿!普生算是比較簡單的了,真題也要背得滾瓜爛熟,我那時把書本刷了5次。第一次用了一個月刷了一遍,第二次用了半個月刷了一遍,以後都是一個星期刷一遍的了。刷書的過程中,要注意畫一些填空題可能會出的一些關鍵字眼,這些細節不難,可是如果你沒留意的話,估計考試的時候就拿不到分的啦!
2. 請問學生物技術本科生和研究生做科研的概率有多大
本科生很低,以我班為例,畢業30個人,做會本行的不到5個,搞研究就更少了。生物技術歷來都是,本科找不到工作,研究生打雜,博士才好一點。畢竟是研究,本科四年,前面兩年用了學基礎課,第四年用來找工作,學不到東西的,大家都明白,用人單位更明白,因為人家也是生物畢業的。
3. 暨南大學專業排名
1、會計學專業
會計學是商業的語言,可以通過公司的賬面和會計知識來了解一個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態。通常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都會在就讀期間或畢業後參加註冊會計師資格證的考試,美國的CPA和英國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注冊會計師協會,很多畢業生都選擇考取這兩個協會的資格證。
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可勝任各類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機構等部門或單位的出納、會計核算、納稅申報、內部審計、財務管理、物資管理、櫃員、客戶經理等工作;也可從事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公司、財務公司的會計師助理、代理記賬、會計咨詢服務等職位。
2、金融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銀行及金融系統。除了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以外,還有幾大主要去向: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等;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等;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
3、新聞學專業
專業介紹:新聞學是以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重點是新聞事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探索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和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門科學。
就業方向: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大都在新聞媒體、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較高層次的新聞業務、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不少畢業生成為本單位的業務骨幹。
4、經濟學專業
專業介紹: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
就業方向:經濟學畢業生就業面非常廣,適合在政府機構、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從事政策分析、教學研究、經濟管理、營銷等工作,也適合自主創業。如果具有相關的專業資格認證,則就業層次相對較高。另外,名校經濟學專業有較高的升研率和出國深造率。
5、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專業介紹:國際經濟與貿易大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
就業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政府對外貿易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外貿管理工作,到外貿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業務及國際市場的營銷工作,到國家機關、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商業部門、涉外企業、合資企業、大型工商貿易公司或企業從事貿易經濟、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暨南大學
4. 暨南大學的生物研究生好考嗎另外公費名多不多一般過線多少分就是公費了呀
一般吧。不過你要考生物研究生的話就是進入了無止境 的實驗室研究...暨南大學因為是華僑學校,所以生物類這種不熱門的專業一年學費都要1W5,學費比本科3本還貴,公費名額大概百分之60 70左右吧,裡麵包括有全額的,有半額的,有三分之1的.
如果你考學校的金融方面還好,但是生物專業,你知道的,國內生物狀況的就業環境很差,建議你考騙生物醫學或者食品方面的...自己好好考慮吧
5. 暨南大學生物學研究生好考嗎
在廣東不是暨南大學就是中山大學是比較好的學校啦!暨南大學好歹也是個211 和985的高校考上它的研究生的難度是預想而知的,但凡是都可能的,暨南大學法學專業除了公共課外專業課是不指定專業參考書的,它已經不公布了,如果想要了解詳細的話可以參考前幾年的,或者直接電話問下學校研究生院的。目前你需要了解下報考條件、專業目標、招生簡章、等等。專業目錄可以知道具體的考試科目。
6. 2020年暨南大學研究生報錄比是多少
暨南大學2020考研各專業報錄比數據公布,共有26124報考,錄取4607人,推免錄取678人,總報錄比為5.6。
暨南大學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是全國高校中批具有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辦學方針,在全國率行面向境外招收兼讀制研究生,同時也率先在海外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面授點)。
師資力量:
歷史上暨南大學的教師隊伍中曾有過馬寅初、厲麟似、鄭振鐸、梁實秋、王亞南、周谷城、錢鍾書、周建人、夏衍、許德珩、胡愈之、嚴濟慈、楚圖南、黃賓虹、潘天壽、沈從文、羅隆基、楊汝梅等一大批著名學者。
截至2020年11月,暨南大學有專任教師2684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9人,「珠江學者」51人,教授834人,副教授1015人,博士生導師1002人,碩士生導師1913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旦、蘇國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姚新生、錢清泉、樊明武、陳志南、詹啟敏。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凱。
外籍院士:Crommen Jacques AugusteJoseph 、Mark RichardRosenzweig 、亨利·多蒙德(Henri Dumont)、李凱、蘇申(SUSAN P.C.COLE) 、希拉姆·羅摩衍那(Seeram Ramakrishna) 、亞歷山大.A.波特波夫(Alexander. A. potapov)。
境外院士:劉紹臣。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葉文才、關柏鷗、吳軍、尹芝南 、陳家旭、丁克、蘇開樂、馮帥章、何陵輝、黃國全、李寶軍 、李丹、劉奮勇、潘景軒、邵敏、曾永平、鄭君瑜等18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