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職業病危害有哪些

生物職業病危害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8 06:48:02

A. 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分類
分為:
1、粉塵類;
2、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
3、化學物質類;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
7、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等10大類115種。

B. 搞生物技術的人有什麼可怕的職業病嗎

做生物技術行業的覆蓋范圍是非常廣闊的,並不是所有生物技術的職業都會有職業病風險的,除非工作環境長期接觸到微生物的孢子體,自然會有職業病的,主要是塵肺,因為長期接觸到微生物的孢子體呼吸入肺,形成了一個過敏的職業病。

C. 職業病的危害都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如有機溶劑類毒物,鉛、錳等金屬毒物,粉塵等)、物理(如雜訊、高頻、微波、紫外線、X射線等)、生物(如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如不合適的生產布局、勞動制度等)。
職業病的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D.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由於行業的多樣性,不同行業在勞動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也不一樣,但根據其來源不同,可分為三類: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分析
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1、化學因素,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2、物理因素: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雜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職工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個別系統或器官過分緊張,如視力緊張等;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職業病防治活動。本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E. 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工作場所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其來源可分為下列三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生產性毒物,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有機粉塵等 。

2、物理因素:主要為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激光、射頻輻射等;電離輻射如X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其他如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不能合理地安排與勞動者身體狀況相適應的作業。

4、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處於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度因窗門緊閉而帶通風不良等。

2、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

3、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

(5)生物職業病危害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准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

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法定(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的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F. 以下屬於職業危害生物因素的有毒物質是什麼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是造成職業病的原因,為便於了解和操作,衛生部3月12日發布了《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將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10類,並詳細列舉了有關行業和工種
被過濾廣告
,是用人單位明確職業病危害控制內容,勞動者了解哪些工作可能造成職業病,以及衛生行政部門開展職業衛生檢查的依據。

這10類職業病危害因素是:粉塵類,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化學物質類,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

G. 職業病危害種類有哪些

按照2011年12月3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它包括十大類,分別是:
1. 塵肺。有硅肺、煤工塵肺等。
2. 職業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內照射放射病等。
3. 職業中毒。有鉛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 物理因素職業病。有中暑、減壓病等。
5. 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有炭疽、森林腦炎等。
6. 職業性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 職業性眼病。有化學性眼部燒傷、電光性眼炎等。
8. 職業性耳鼻喉疾病。有雜訊聾、鉻鼻病。
9. 職業性腫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癌,聯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 其他職業病。有職業性哮喘 、金屬煙熱等

H. 常見的生物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是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原料和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對職業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動植物、昆蟲等及其所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統稱為生物性有害因素。例如,附著於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某些動植物產生的刺激性、毒性或變態反應性生物活性物質,以及禽畜血吸蟲尾蚴等。職業性有害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蟲,如布氏桿菌、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 GBZ 2.1-2007)的規定,工作場所空氣中白僵蠶孢子與枯草桿菌蛋白酶的容許濃度見表1。
有害因素作業

常見的生物性有害因素作業主要見於病原微生物實驗研究、醫療衛生技術服務、生物高科技產業、動物飼養與屠宰以及植物種植等相關行業。
(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從事與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可能因接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相應的健康損害。
(二)醫療衛生行業
從事醫療衛生技術服務的工作人員可能因接觸致病性微生物而引起相應的健康損害。
(三)生物高科技產業
以DNA重組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操作對象主要是活性有機體,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可經常接觸致病性微生物或非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有毒有害的代謝產物,有可能對其健康產生危害。
(四)動物相關行業
從事畜牧業、動物飼養、動物屠宰等動物相關行業的作業人員存在感染動物性傳染病的風險。
(五)植物相關行業
農業生產人員可能因接觸有機粉塵導致農民肺;菇類栽培、採摘工作的人員可因吸入大量真菌孢子而誘發蘑菇肺;從事稻田作業的人員會發生各種皮膚疾患;在森林地區的作業活動中可接觸森林腦炎病毒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生物性有害因素對職業人群的損害,除引起法定職業病,如炭疽、布氏桿菌病和森林腦炎外,也是構成哮喘、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和職業性皮膚病等法定職業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生物性有害因素還可導致鼠疫、口蹄疫和礦工鉤蟲病等,以及因接觸各種生物性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I. 職業危害因素分為那幾類

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因素。包括:

一、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因素:
1、化學因素:粉塵、鉛、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

2、物理因素:雜訊、異常氣象條件、電磁輻射、電離輻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等。如:作業人員因接觸患有炭疽病的牛、馬、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或因接觸受炭疽病傳染的病畜皮毛、產品而罹患。

二、勞動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勞動組織和作息制度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不良體位操作等;


三、生產環境中的危害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等。

閱讀全文

與生物職業病危害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