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常見的單生物細胞有什麼作用

常見的單生物細胞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2-08-08 11:41:26

⑴ 細胞有什麼作用

一、植物細胞的作用:

植物細胞是植物生命活動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由原生質體和細胞壁兩部分組成。

植物細胞一般很小,高等植物中,其直徑通常為10-100μm。 植物細胞的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圓形、橢圓形、多面體、圓柱狀和紡錘狀。

二、植物細胞的構成:

植物細胞由原生質體和細胞壁組成。

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可分為膜(質膜及液泡膜)、透明質和細胞器,細胞器又可分為內質網、質體、線粒體、高爾基氏體和核糖體等。透明質為細胞質的無定形可溶性部分,其中懸浮著細胞器及各種後含物。

植物細胞核多為球形,埋藏在細胞質中,外面有核膜包圍,核膜內充滿核液,核液中懸掛著染色質絲和核,染色質絲在細胞分裂時經多次纏繞和折疊,最後形成條狀或短棒狀的染色體,不同植物染色體數目不同,染色體功能主要是傳遞遺傳信息。液泡由細胞液和液泡膜構成,常作為葯物原料。

原生質是細胞中有生命部分,包括細胞核和細胞質。細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質和核基質4個部分,在傳遞遺傳性狀和控制細胞代謝起著重要作用。細胞質包括胞基質和細胞器,經常處於運動的狀態。細胞質的外表為質膜,緊貼於細胞壁。質膜有選擇透性,與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接受外界信號,調節細胞生命活動等有關。

(1)常見的單生物細胞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細胞 (英文名:cell)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一般來說,細菌等絕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動物由一個細胞組成,即單細胞生物,高等植物與高等動物則是多細胞生物。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兩類,但也有人提出應分為三類,即把原屬於原核細胞的古核細胞獨立出來作為與之並列的一類。研究細胞的學科稱為細胞生物學

細胞體形極微,在顯微鏡下始能窺見,形狀多種多樣。主要由細胞核與細胞質構成,表面有細胞膜。高等植物細胞膜外有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質體,體內有葉綠體和液泡,還有線粒體。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質中常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中則無。細胞有運動、營養和繁殖等機能。

參考資料:細胞_網路 植物細胞_網路

⑵ 單細胞生物的特點是什麼,常見的單細胞生物有什麼

單細胞生物的特點:1.只有一個細胞構成,所有生命活動都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2.個體微小
3.生活在水中
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衣藻、草履蟲、酵母菌、變形蟲、眼蟲、瘧原蟲

⑶ 單細胞生物對人類有哪些益處

好多,數不清……科學家第一次利用單細胞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
在2008年7月9日舉行的歐洲人類繁殖及胚胎學協會第24屆會議上,科學家稱人類第一次成功的通過單細胞(處於四細胞階段的胚葉細胞)培育出了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來自布魯塞爾大學的維爾德博士稱這次研究的成功意味著未來將有可能在不破壞胚胎細胞的更早階段進行人體胚胎幹細胞系的培養。據報道,胚葉細胞是在胚胎發育的很早階段形成的。而至今胚葉細胞在胚胎早期發育的什麼階段失去形成人體所有細胞特性的問題,仍有待研究。
裸小鼠移植瘤單細胞分離培養
無菌條件下取出小鼠移植瘤組織,剪成1mm3小塊,用0.5%膠原酶室溫消化30分鍾到1小時,再加等體積0.2%胰酶消化5~8分鍾,在消化過程中用吸管吹打組織塊或用自製裝置(分別作為加樣和收集器的兩注射器中間加一小濾器連接而成,濾器中間墊兩層絲質材料以隔斷組織塊與單細胞)來回推動注射器吹打組
與單細胞海藻共生的珊瑚
織以分離單細胞,終止酶消化方法同上。常規方法接種培養收獲細胞。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系形成威脅
珊瑚的存活離不開氧氣,而它藉助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二者各取所需,相互提供食物。奇特的安排是自然界最精美也最復雜的合作,但現在,面對氣候變化,兩種生物間的共生關系正面臨著嚴重挑戰。珊瑚是海洋里的低級動物,蟲黃藻則是一種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它們之間的共生現象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體———大堡礁,很多熱帶沿海國家居民還可以在珊瑚礁體上種植食物,作為生活和食品來源。同時,珊瑚礁上優美的環境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旅遊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來源。但珊瑚和單細胞藻類之間的共生是否牢固到足以抵擋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挑戰?這個問題促使全世界范圍內的科學家正努力研究和破解珊瑚與單細胞藻類之間的共生關系。
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的改良方法探討
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又名彗星試驗,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在單細胞水平上檢測DNA損傷的新方法。Singh氏法為經典的彗星試驗方法,為國內外常用 [1] ,但步驟較多,且受多因素的影響 [2] 。本人經過多次試驗,發現如在常規彗星試驗基礎上稍做修改,將可使實驗步驟簡單,省時,且不會影響試驗結果。下面為常規彗星試驗和改良彗星試驗分別檢測大鼠外H 2 O 2 染毒後DNA損傷情況比較。
求採納,打了好久

⑷ 細胞的作用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
一切生物都由細胞和細胞構成的。從最小的變形蟲和細菌到最大的鯨和紅杉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最簡單的低等生物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組成,復雜的高等生物一般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胞組成。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有機體,但病毒不能獨立生存,不是獨立的生物體。從生命的層次上看,細胞是具有完整生命力的最簡單的物質集合形式,即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最基本的單位。細胞學說在生命的多樣性的背後首先是找到了生命在構造上的共性。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單位

細胞是一個獨立有序的、能夠進行自我調控的結構與功能體系。每一個細胞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裝置以滿足自身代謝的需要。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地進行全部的生命活動。在多細胞生物中,盡管每一個細胞的功能受到整體的協調與控制,但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控制的、高度有序的代謝系統,有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各種組織都是以細胞為基本單位來執行特定的功能,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都是以細胞為單位協調地進行的。

只要具備合適的生存條件,每一個分離的細胞都可以在體外生長繁殖,表現出生命的特徵。所以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功能單位。

細胞是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基本單位

新的細胞必須經過已存在的細胞的分裂而產生,每一個生命體都是從一個細胞生長發育而來的,不論是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還是復雜的多細胞生物,其生長和發育可以部分地通過細胞體積的增加來實現,但細胞體積不可能無限地增加,因此多細胞生物的生長主要是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並伴隨細胞的分化來實現的。細胞是生物生長發育的基本實體。一個多細胞生物即使已經完成了組織的分化和個體的發育,即完全長大後,仍然需要細胞分裂的過程。這種分裂生成的新細胞可用來替代不斷衰老和死亡的細胞,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或用於生物組織損傷的修復。

對於像「胚胎是如何生長的」、「動物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這樣一些生物體個體發育的問題,人類思考已久。有一種學說「預成論」,曾經統治人的思想一百多年。「預成論」認為動物的肢體和器官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是一個預成構造在機械地放大。在胡克觀察到細胞壁後不久,竟然有人宣布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精子里有預成的微型人。一切生物都是由胚種產生的,而這些胚種是宇宙中原來就存在的。「上帝創世說」給生物發育問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細胞學說的建立首次科學地觸及了生命運動的過程。細胞學說把細胞運動與生物發育和胚胎生長相聯系,把細胞的形成生物生長發育的普遍原則。細胞學與胚胎學的研究結合起來,證明了在發育過程中細胞本身可以復制,這就是細胞分裂。卵和精子原本也是簡單的細胞,胚胎發育過程就是細胞分裂分化的過程。病變細胞(比如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化來的,所以「細胞來自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的完整遺傳單位

在多細胞生物體中,盡管數目眾多的各種細胞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們又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來的,因而這個生命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這個生命體的全部遺傳信息,因為在細胞的中心細胞核中「存在著生命的本質」——遺傳信息。

圖12、形狀大小各異的細胞

植物的生殖細胞和體細胞都具有遺傳的全能性,單個細胞都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誘導發育為完整的植物個體。在高等動物體內,卵細胞無疑具有遺傳的全能性,而體細胞也具有這一生命體的全部遺傳信息,經過一定的操作,例如運用細胞核移植的方法,也可以使單個的體細胞表現出遺傳上的全能性。所以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

細胞是最小的生命單位

細胞結構完整性的任何破壞都會導致細胞生命特徵的喪失和細胞的死亡。比如從細胞分離出的任何結構,即使是保存完好的細胞核或是含有遺傳信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線粒體和葉綠體,都不能在細胞外作為生命活動的單位而獨立生存。細胞才是生命活動的最小單位,只有完整的細胞結構才能保證細胞具有生命的各種基本特徵,使其能獨立自主、協調有序地進行各種生命活動。

細胞學說不僅是生物體構成的學說,也是生物體繁殖和生長發育的學說以及生命活動的學說。一切生物都由細胞構成,這些細胞又按照同樣的規律形成和生長。面對多樣性的生命世界,細胞學說宣布:生命的共同基礎是細胞,就像原子是化學現象的共同基礎一樣。19世紀人們開始把構成細胞的物質叫原生質,人們為在多樣的自然物體和自然現象背後找到統一的、共同的東西而欣喜,因為每一次自然界本質和規律的發現都是一種統一的、共同的東西的發現,都是科學的進步,當然這也是科學的任務。為此曾有人自豪地說,「我能把我的祖先一直追溯到原生質的初始原子小球」。

細胞的類別

圖13、原核細胞

細胞的世界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細胞的形狀多種多樣,大小各不相同,結構的復雜性程度相差懸殊。支原體是最小最簡單的細胞,直徑只有100nm,鳥類的卵細胞最大,雞蛋的蛋黃就是一個卵細胞,因為其中存積大量的營養物卵黃,可以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一些植物纖維細胞可長達10cm,人的神經元細胞可長達1m。大多數細胞一般都很小,直徑在1μm~100μm范圍,只有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

按照結構的復雜程度及進化順序,全部細胞可歸並為兩類,一類是原核細胞,一類是真核細胞;按照細胞的營養類型,可分為自養與異養;還可將大部分真核細胞分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真菌類細胞也是真核細胞,它們既有植物細胞的某些特徵,如有細胞壁,又行異養生長。

原核生物細胞缺乏真正的細胞核,通常比真核生物細胞小。原核生物一般是單細胞的生物體,主要包括細菌和藍細菌(藍藻)等。在原核細胞中,遺傳物質DNA通常分布於一定的區域,該區域稱為核區或擬核,即核酸物質沒有特別的膜包被。原核細胞的遺傳信息量較少,內部結構較簡單,除了沒有細胞核外,也沒有以膜為基礎的具特定結構與功能的細胞器。原核細胞也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細胞結構最簡單的生命形式。

圖14、植物細胞

真核細胞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其遺傳物質DNA包被在雙層膜的特殊結構中。真核細胞還具有許多由膜包被或組成的細胞器,它們包括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和內質網等等。這些以膜為基礎分化的結構使得真核細胞比原核細胞復雜許多,導致了真核細胞功能的多樣性。

真核細胞種類繁多,一些單細胞的原生生物、多細胞的植物與動物,以及特殊的真菌等都含有各種真核細胞。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屬於真核細胞,但二者在細胞的水平上仍然有明顯的差別:植物細胞的質膜被較堅硬的細胞壁所包圍,細胞壁主要起保持細胞形狀和位置的作用,其主要化學成份是纖維素。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含有質體,質體具有雙層膜結構,是植物細胞生產和貯存食物分子的場所。在質體中,最常見的是葉綠體。它是專門進行光合作用生產食物分子(葡萄糖)的細胞器。動物細胞不含有質體;大多數細胞都含有一個或幾個液泡,液泡中充滿了細胞液。液泡的主要作用是轉運和貯存養分、水分和代謝副產物或代謝廢物,即具有倉庫或中轉站的作用。動物細胞一般沒有大的中央液泡;植物細胞中含有動物細胞所沒有的乙醛酸循環體、胞間連絲、細胞分裂時的細胞板等等;而動物細胞則含有植物細胞所沒有的溶酶體、中心體、細胞分裂時的收縮環等等。

圖15、動物細胞

無論是真核細胞還是原核細胞、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它們都具有細胞質膜、DNA和RNA、核糖體等等,各種細胞都可以通過一分為二的分裂方式來形成新細胞,使生命得以延續。

程序性細胞死亡
分子細胞學在最近取得了重大成果,悉尼·布雷內、羅伯特·霍維茨和約翰·蘇爾斯頓用線蟲作生物研究對象,排列出了線蟲基因圖譜——第一個動物基因圖譜,找到了可以對細胞每一個分裂和分化過程跟蹤的細胞圖譜,指出細胞分化時會經歷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的過程,並確認了「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控制基因的變化狀況,發現線蟲中控制細胞死亡的關鍵基因,並描繪出了這些基因特徵,揭示這些基因在細胞死亡過程中怎樣相互作用,並證實了人體內也存在相應基因,這就打開了探究人體細胞分化和演變的大門。為此,這三位科學家榮獲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細胞的死亡

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細胞一種生理性、主動性的「自覺自殺行為」。這些細胞死得有規律,似乎是按編好了的「程序」進行的,猶如秋天片片樹葉的凋落,所以這種細胞死亡又稱為「細胞凋亡」(cell apoptosis)。

程序性細胞死亡在生物發育和維持正常生理活動過程中非常重要.在發育過程中,細胞不但要恰當地誕生,而且也要恰當地死亡。例如,人在胚胎階段是有尾巴的,正因為組成尾巴的細胞恰當地死亡,才使我們在出生後沒有尾巴.如果這些細胞沒有恰當地死亡,就會出現長尾巴的新生兒.從胚胎、新生兒、嬰兒、兒童到青少年,在這一系列人體發育成熟之前的階段,總體來說細胞誕生得多,死亡得少,所以身體才能發育.發育成熟後,人體內細胞的誕生和死亡處於一個動態平衡階段,一個成年人體內每天都有上萬億細胞誕生,同時又有上萬億細胞「程序性死亡」.兩者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使人體器官維持合適的細胞數量得以正常運作的,正是「程序性細胞死亡」機制。

如果調節細胞「自殺」的基因出了問題,該死亡的細胞沒有死亡,反而繼續分裂繁殖,便會導致有問題或惡性細胞不受控制地增長,比如癌症;如果基因錯向不該死的細胞發出「自殺令」,不讓之分裂繁殖,使不該死亡的淋巴細胞大批死亡,便破壞了人體的組織或免疫系統,比如艾滋病。

控制「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基因有兩類:一類是抑制細胞死亡的;另一類是啟動或促進細胞死亡的。兩類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細胞正常死亡。如果能發現所有的調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研究出能發揮或抑制這些基因功能的葯物,那麼人類就能夠敲響癌症和艾滋病的喪鍾。當然,這個過程需經過一番艱苦努力,因為線蟲只有959個細胞,而人體則有大約1000萬億個細胞

⑸ 細胞對於生物有什麼作用,請列舉四個

後人根據施萊登和施旺分別於1838年和1839年發表的研究結果,綜和為以下要點:
1) 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單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對於其他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1855 德國人魏爾肖(R. Virchow)提出「一切細胞來源於細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的著名論斷,進一步完善了細胞學說。
把細胞作為生命的一般單位,以及作為動植物界生命現象的共同基礎的這種概念立即受到了普遍的接受。恩格斯將細胞學說譽為19世紀的三大發現之一。

⑹ 細胞的作用是什麼

細胞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特殊性決定了個體的特殊性,因此,對細胞的深入研究是揭開生命奧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關鍵。細胞生物學已經成為當代生物科學中發展最快的一門尖端學科,是生物、農學、醫學、畜牧、水產和許多生物相關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50年代以來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大都授予了從事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科學家。

細胞簡介
英文名:CELL 在文章中簡稱C
細胞是由膜包圍著含有細胞核(或擬核)的原生質所組成, 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通過分裂而增殖,是生物體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細胞或是獨立的作為生命單位, 或是多個細胞組成細胞群體或組織、或器官和機體;細胞還能夠進行分裂和繁殖;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並具有遺傳的全能性。

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細胞構成。自然界中既有單細胞生物,也有多細胞生物。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是生物界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⑺ 單細胞生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
1.凈化水源,分解廢物
2.是科學家做研究生物進程的好材料
3.單細胞中的酵母菌是我們常用來發酵製作酒,麵包等食品的菌
4.藻類多數為單細胞.含有葉綠素燈光和色素,可以生產有機物
壞處:單細胞生物中的大腸桿菌,瘧原蟲給我們帶來疾病和痛苦

⑻ 細胞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那麼生物細胞具有哪幾方面作用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
一切生物都由細胞和細胞構成的。從最小的變形蟲和細菌到最大的鯨和紅杉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最簡單的低等生物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組成,復雜的高等生物一般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胞組成。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有機體,但病毒不能獨立生存,不是獨立的生物體。從生命的層次上看,細胞是具有完整生命力的最簡單的物質集合形式,即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最基本的單位。細胞學說在生命的多樣性的背後首先是找到了生命在構造上的共性。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單位

細胞是一個獨立有序的、能夠進行自我調控的結構與功能體系。每一個細胞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裝置以滿足自身代謝的需要。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地進行全部的生命活動。在多細胞生物中,盡管每一個細胞的功能受到整體的協調與控制,但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控制的、高度有序的代謝系統,有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各種組織都是以細胞為基本單位來執行特定的功能,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都是以細胞為單位協調地進行的。

只要具備合適的生存條件,每一個分離的細胞都可以在體外生長繁殖,表現出生命的特徵。所以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功能單位。

細胞是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基本單位

新的細胞必須經過已存在的細胞的分裂而產生,每一個生命體都是從一個細胞生長發育而來的,不論是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還是復雜的多細胞生物,其生長和發育可以部分地通過細胞體積的增加來實現,但細胞體積不可能無限地增加,因此多細胞生物的生長主要是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並伴隨細胞的分化來實現的。細胞是生物生長發育的基本實體。一個多細胞生物即使已經完成了組織的分化和個體的發育,即完全長大後,仍然需要細胞分裂的過程。這種分裂生成的新細胞可用來替代不斷衰老和死亡的細胞,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或用於生物組織損傷的修復。

對於像「胚胎是如何生長的」、「動物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這樣一些生物體個體發育的問題,人類思考已久。有一種學說「預成論」,曾經統治人的思想一百多年。「預成論」認為動物的肢體和器官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是一個預成構造在機械地放大。在胡克觀察到細胞壁後不久,竟然有人宣布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精子里有預成的微型人。一切生物都是由胚種產生的,而這些胚種是宇宙中原來就存在的。「上帝創世說」給生物發育問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細胞學說的建立首次科學地觸及了生命運動的過程。細胞學說把細胞運動與生物發育和胚胎生長相聯系,把細胞的形成生物生長發育的普遍原則。細胞學與胚胎學的研究結合起來,證明了在發育過程中細胞本身可以復制,這就是細胞分裂。卵和精子原本也是簡單的細胞,胚胎發育過程就是細胞分裂分化的過程。病變細胞(比如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化來的,所以「細胞來自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的完整遺傳單位

在多細胞生物體中,盡管數目眾多的各種細胞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們又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來的,因而這個生命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這個生命體的全部遺傳信息,因為在細胞的中心細胞核中「存在著生命的本質」——遺傳信息。

閱讀全文

與常見的單生物細胞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