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評估報告如何寫

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評估報告如何寫

發布時間:2022-08-08 21:09:45

『壹』 申辦病媒生物防治服務企業資質證書要滿足哪些條件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傳播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全國愛衛會、衛生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
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下列生物:
(一)蚊;
(二)蠅;
(三)蟑螂;
(四)鼠;
(五)省級以上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愛衛會)規定的其它病媒生物。
第三條 縣級以上愛衛會要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納入愛衛會工作規劃,負責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進行指導、監督。
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工作。
第四條 全國愛衛會辦公室負責全國病媒生物控制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宣傳教育;
(二)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三)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檢查;
(四)表彰獎勵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先進單位和個人;
(五)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 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遵循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預防控制原則,堅持政府組織與全社會參與相結合、鼓勵個人和家庭搞好居家衛生的方針。
第六條 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實行單位責任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制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擴散,避免和減少病媒生物危害的發生。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要根據本行政區域人口分布、病媒生物密度、傳染病流行等情況確定病媒生物重點預防控制地區、場所,並提出具體的預防控制目標和要求。
第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可以根據當地病媒生物活動高峰規律,組織集中、統一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要按照當地愛衛會的部署,積極參加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
第九條醫院、賓館、機場、港口、火車站、汽車站、交通工具等人員集中的場所和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築工地、農副產品市場、廢品收購站、垃圾轉運站、垃圾處理場、糧庫等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場所,要指定人員負責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工作,並設置病媒生物防範和消殺設施。
第十條 城鎮建設規劃要包括治理蚊蠅孳生地等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建築物管線、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統要設有防範病媒生物侵害的設施。
第十一條 農村地區要結合改廁、環境改造、垃圾與糞便管理等工作,在清除孳生地的基礎上,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第十二條 病媒生物預防控制使用的葯物、器械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禁止使用違禁葯品。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愛衛會要組織專業機構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效果進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採取措施予以解決;有責任單位的,要及時責令整改。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開展病媒生物監測工作,並及時將監測結果報告當地愛衛會。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協助愛衛會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的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工作。
第十五條 鼓勵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服務機構為單位和個人提供符合質量安全要求、收費合理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服務。
第十六條 對具備以下條件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服務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辦公室可以建立公示制度,以方便需要服務的單位和個人選擇:
(一)有合法資質;
(二)有完整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操作規程;
(三)有與業務量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合格的技術人員;
(四)有符合要求的經營場所、庫房、專用葯物與器械;
(五)收費合理。
第十七條 各級愛衛會要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需經費納入工作預算。
第十八條 鼓勵和支持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技術的研究,鼓勵和支持推廣應用先進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技術、方法和葯械。
第十九條 各級愛衛會要對在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貳』 病媒生物防制宣傳標語


1、愛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除害防病,保障健康。
3、大搞環境衛生整治,清除「四害孳生場所。
4、大力開展除四害活動,迎接病媒生物,防制C級評估檢查。
5、改善人居環境衛生,享受健康美好人生。
6、搞好環境衛生,消除四害孽生條件。
7、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美化環境,人人受益。
8、堅持經常性除四害工作,努力提高群眾生活環境質量。
9、健康水平要提高,講究衛生是關鍵。
10、講究衛生,消滅四害。
11、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2、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預防疾病傳播。
13、普及健康知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叄』 克拉瑪依市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擴散,防止疾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愛國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監督管理等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病媒生物,是指能夠將病原體從人或者其他動物傳播給人,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生產生活的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第四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應當堅持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科學治理的原則,採取以環境治理為主,物理或葯物滅殺為輔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條件,將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國家標准之內。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經費納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為所需人員、設備、監測等提供政策和經費保障。第六條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實行單位責任制。各級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社區(村)等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制度,履行防制病媒生物的義務,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擴散,避免和減少病媒生物危害的發生。第七條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一)制定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規劃和計劃,組織開展宣傳發動、健康教育以及專業培訓;

(二)協調、指導各行業主管部門做好職責范圍內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三)指導實施突發病媒生物傳染疫情事件的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理,發布相關應急處置信息;

(四)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進行評價和考核;

(五)負責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單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六)組織開展春、秋兩季滅鼠活動和夏、秋兩季滅蚊、滅蠅、滅蟑螂活動;

(七)組織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科學研究、技術交流;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督管理、商務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

(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建築工地、居民小區、垃圾站(場)、排水管道、環衛設施、公園、廣場、公共綠地、市政道路等場所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單位、葯品經營單位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三)商務部門負責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加油站等場所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四)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共交通運營單位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五)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田、定點屠宰場等場所和動物診療機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六)林業和草原部門負責森林、草原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七)水利部門負責河道、堤防、水庫大壩管理范圍內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八)教育部門負責學校、幼兒園和教育培訓機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九)其他相關部門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的監督管理。第九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職責:

(一)制定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方案,落實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措施;

(二)定期對社區的專(兼)職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技術指導員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三)建立健全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工作機制,組織開展病媒生物種群分布、密度和抗葯性監測,建立病媒生物監測網路,定期開展風險評估、風險報告和控制效果評價,並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同級衛生健康部門;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條下列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依法履行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職責,指定專人負責,設置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殺設施,採取專業隊伍與群眾防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經常性病媒生物消殺,並建立工作檔案:

(一)賓館、電影院、博物館、體育場(館)、游泳館、圖書館等文化體育場所;

(二)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員密集場所;

(三)文物保護單位、工業遺產等重點保護場所;

(四)食品生產加工、餐飲服務、畜禽養殖、屠宰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垃圾站(場)、廢舊物資收購站等易孳生病媒生物的場所。

『肆』 病媒生物消殺記錄怎麼寫

1、 每月按照消殺標准進行自查

2、 合格打「√」,不合格記錄原因

『伍』 有關於銀行的病媒生物防治的方案怎麼寫

大體的思路
防制對象是什麼,鼠,蟑螂,蚊,蠅?
確定防制區域,面積大小
設計做業處理的頻次
分別設計針對防制對象具體一點的處理位置,使用的化學葯劑
同時是否發現一些潛在的風險隱患,如何去消除
簡單就是這樣了,可隨時交流,也可私信。

『陸』 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整改報告怎麼寫

病媒生物防治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縣創建重慶市衛生縣城工作,現將20XX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開展擬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存在的問題

(一)縣城公共區域除四害專項經費投入不足,工作開展困難。

(二)農貿市場、「五小行業」、建築工地等重點地區四害密度超標嚴重,鞏固重慶市滅鼠滅蟑螂先進城區任務艱巨。

(三)監督執法力度不夠堅決。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現象在極個別部門和少數鄉鎮尤為突出。

(四)宣傳發動不夠深入,群眾參與意識淡薄,群防群治積極性不高。

(五)四害密度監測工作流於形式,開展乏力。

二、採取的措施

(一)印發《病媒生物防治》宣傳資料30000份,結合創衛綜合宣傳及時向廣大市民發放,愛衛辦負責,3有30日前完成。

(二)認真組織開展好春秋兩季統一滅鼠活動。印發《統一滅鼠活動》的通知,采購滅鼠毒餌盒2萬個,把病媒生物滅防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確保各級各單位和鄉鎮全部參與。愛衛辦負責,3月20日前准備完畢。

(三)抓好重點地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4月1日至4月30日)

(1)縣城公共區域專業化防治工作。由愛衛辦聘請病媒生物專業化防制公司統一消殺,4月15日前完成。

(2)拆遷工地防制工作。聯合國土房管局對縣城內及周邊地區拆遷工地場所開展好防治工作。國土房管局督促參與,愛衛辦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3)建築工地防制工作。聯合城鄉建委對縣城內及周邊地區建築施工場所開展好防制工作。城鄉建委督促參與,愛衛辦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4)農貿市場防制工作。聯合縣商委對縣城內各農貿市場開展好防制工作,縣商委督促參與督促全面落實。縣愛衛辦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4月20日前完成。

(5)「五小行業」 防制工作。把病媒生物防製作為 「五小行業」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督促全面落實。縣愛衛辦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4月30日前完成。

(四)開展一次病媒生物防制專項檢查,督促落實。對拒不執行市政府215號令的單位進行處罰。由縣愛衛辦負責,5月1日前完成。

(五)由愛衛辦牽頭,由縣疾控中心具體負責,對全縣五個鄉鎮四害監測點和縣城公共區域,按照監測技術要求扎實開展春季滅鼠監測工作,並做好資料存檔。

三、組織領導

由縣愛衛辦牽頭開展好愛國衛生組織管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縣愛衛辦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副主任為直接責任人,並將任務層層落實到個人,做到任務明確,時間明確,措施明確,確保以上工作的全面完成。

『柒』 河南省手足口病等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應急預案(試行)

你要列印?還是?下面就是。如果列印保存word就行了。

1、總則
腸道病毒是人類最常見的病毒,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個屬,主要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腸道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共有70多個血清型,易致任何年齡段的人類和某些哺乳動物發病。該類病毒往往在人類胃腸道細胞侵襲繁殖,然後通過血液侵襲其他器官,引起各種典型或不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呼吸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心臟疾患、流行性肌痛、嬰兒腹瀉、急性流行性結膜炎等。
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其中,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可在托幼等嬰幼兒集中的機構與家庭引起暴發和局部流行。少數患者可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為有效做好我區手足口病等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制定本預案。
1.1目的
有效和及時預防、控制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發和流行,指導和規范全區范圍內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
1.2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河南省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辦法》、《焦作市手足口病等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應急預案(試行)》、《焦作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急處理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政府領導,部門配合;依法防控,科學應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防群控,分級負責;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全區范圍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發和流行且達到本預案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標准時,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應急組織體系及其職責
2.1衛生行政部門
根據疫情等級,衛生行政部門在建議同級人民政府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同時,要迅速成立防控工作指揮小組,其職責是:在同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轄區內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工作,統一調配應急技術力量和應急物資,組織實施各項防控措施;組織專業隊伍培訓和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對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向同級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本轄區內發生的疫情應急處理情況。
2.2 應急處置專家小組
為了及時有效快速控制疫情,區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相應的應急處置專家小組:
⑴醫療救護專家小組。主要由傳染(感染)科、內科、兒科、急診科等專科的專家組成,參與病人的醫療救治。
⑵預防控制專家小組。由流行病學、病媒生物防制和衛生監督等專業人員組成,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
⑶檢測技術專家小組。由病原學和血清學等方面檢驗專家組成,負責病原學、血清學樣本的採集、運送、檢測及結果的判定等。
2.3 應急處置專業技術機構
2.3.1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疫情信息的收集、匯總分析、信息上報;開展疫情監測工作,參與和指導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疫區消毒;負責病例樣本的採集、檢測、上送;按照衛生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的要求,對疫情應急處理情況依照疫情的發生、發展、控制過程進行初次報告、進程報告和結案報告。
2.3.2 醫療機構
⑴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病人的醫療救治,並做好病人隔離、院內消毒、疫情報告等工作。
⑵做好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
⑶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感染性疾病科或腸道門診,負責完成門診和住院病人的登記、樣本採集、檢索和報告,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落實腸道感染性疾病防控措施。
2.3.3 衛生監督機構
衛生監督機構依法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的衛生監督檢查,督促規范各項應急處置措施的落實。依法加大對食品、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力度,加強對公共場所、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防控措施的監督檢查。
3、疫情分級
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內涵的釋義(試行)》,根據手足口病疫情的發生例數、流行范圍、擴散趨勢和危害程度,結合當前防控工作需要,將手足口病疫情劃分為特別重大疫情(Ⅰ級)、重大疫情(Ⅱ級)、較大疫情(Ⅲ級)和一般疫情(Ⅳ級)四級。
4、監測、預警與報告
4.1監測
4.1.1 建立區、縣、鄉三級手足口病監測網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制定《全區手足口病監測技術方案》,並指導各地實施。各地要按照《全區手足口病監測技術方案》要求開展手足口病日常監測工作。
4.1.2 設置監測點。根據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徵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學設置手足口病的監測點醫院(按疫情發生發展需要適時調整監測點的設置),各監測點醫院要根據手足口病發病特點和診斷標准開展病例監測,每日定時報告監測情況及收治病人的動態情況,實行「零報告」制度。在重點地區和高發季節,要加大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動搜索工作。
其它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手足口病發病特點和診斷標准,開展病人篩選,發現有可疑症狀的病人要及時向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4.2 預警
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的監測信息,根據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出預測,提出預防控制措施和建議,報同級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做出疫情預警。
4.3報告
在發生一種或幾種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暴發和流行時,區衛生局根據疫情性質和危害,可要求各醫療衛生單位進行日報告;衛生部列為法定傳染病管理的病例(如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和其它感染性腹瀉),要在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未列入法定傳染病管理的,也要加強疫情報告與管理。一旦出現暴發疫情,達到本預案中規定的疫情分級標准時,要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要求,在2小時內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系統進行網路直報。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責任報告單位。執行職務的醫護人員和檢疫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鄉村醫生、個體開業醫生為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責任報告人。
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責任報告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准確地報告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其處置情況。
5、應急響應和終止
5.1應急響應原則
當轄區內疫情達到本預案中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標准時,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分別由省、市、區三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重大疫情(Ⅱ級)、較大疫情(Ⅲ級)和一般疫情(Ⅳ級)的應急處置工作,並向當地政府提出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的建議。同時,要遵循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和預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時調整預警和反應級別,以有效控制事件,減少危害和影響。對事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事件,應及時提升預警和反應級別;對范圍局限、不會進一步擴散的事件,應相應降低預警和反應級別。
衛生行政部門及其有關部門對在托幼機構、學校或重要活動期間發生的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要高度重視,可相應提高反應級別,確保迅速、有效控制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維護社會穩定。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要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態發展。
各級專業機構在處置腸道病毒感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按照《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術方案(試行)》、《焦作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以及其它相關技術方案的要求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5.2應急響應措施
5.2.1衛生行政部門
(1)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調查與處理。
(2)組織專家小組對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性質進行評估,確認疫情的級別,提出應急反應級別的建議。
(3)應急控制措施:根據需要組織開展應急疫苗接種、預防服葯、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隔離、疫區檢疫或交通封鎖等應急控制措施。
(4)督導檢查:區衛生局組織對全區或重點地區的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導和檢查。
(5)發布信息:按照「公開、透明、及時、准確」的原則和《衛生部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豫政辦明電[2008]83號)的規定,省衛生廳是我省發布疫情的唯一單位,負責向社會發布本行政區域內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同時配合宣傳主管部門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未經省衛生廳認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散播有關疫情的消息。
(6)技術標准和規范的培訓:區衛生局針對衛生部、省衛生廳新制定的有關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技術標准、規范和防控指南等,及時組織開展培訓工作。
(7)普及衛生知識:針對事件性質,有針對性開展衛生知識宣教,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8)進行事件評估:組織專家對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處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病人救治情況、所採取的措施、效果評價等。
5.2.2醫療機構
(1)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類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2)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標本的流行病學調查,做好標本採集工作。
(3)做好醫院內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環境。
5.2.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信息收集與報告: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做好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信息收集與分析工作,並根據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通過中國疾病信息報告系統開展網路直報或日報告。
(2)流行病學調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到達疫區現場後,應盡快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提出並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調查,查明傳播鏈,並向相關地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報情況。
(3)實驗室檢測: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按有關技術規范採集標本,或指導醫療機構進行標本採集,開展實驗室檢測,如不具備條件,可送上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檢測。
(4)技術培訓: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轄區內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5.2.4衛生監督機構
(1)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相關單位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
(2)圍繞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處理工作,開展食品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等的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
(3)協助衛生行政部門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調查處理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應急工作中的違法行為。
5.2.5非疫區地區的應急反應措施
未發生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疫情的地區應根據其鄰近地區疫情的性質、特點、發生區域和發展趨勢,分析本地區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保持與疫區地區的聯系,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2)組織做好本轄區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與物資准備。
(3)加強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監測和報告工作,必要時建立專報制度。
(4)開展防治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5.3應急響應的終止
疫點(區)在各項防控措施均己落實,最後一例病例治癒後,經過一個最長潛伏期無新病例出現時可解除應急響應。當轄區所有的疫點、疫區宣布解除後,方可終止本轄區的應急響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區終末消毒合格,由啟動應急響應的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論證,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6、善後處理
6.1後期評估
疫情結束後,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疫情的處理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疫情、現場調查處理、病人救治、措施效果、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評估報告上報本級政府和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
6.2獎勵
衛生行政部門可對在應急處置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6.3責任
對在疫情監測、報告、調查、處置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7、保障措施
7.1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應對能力
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疾病預防控制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監測、消毒處理和實驗室檢驗的能力;加強對醫務人員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識的培訓,要求每一位接診醫務人員都要掌握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診療、預防控制和流行病學調查的相關知識,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早期發現病人的意識、能力和診療水平,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7.2 完善檢測網路,提高檢測能力
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均應建立腸道病毒感染等急性傳染病檢測實驗室,專人負責,並選擇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承擔檢測工作。
7.3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1)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科研機構要完善有關生物安全規章制度,配備必要的人員,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2)開展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檢測工作的實驗室必須符合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依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則(WS 233-2002)》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等規定開展工作。
(3) 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對專業人員進行有關生物安全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7.4 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措施落實
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開展對腸道病毒感染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和指導,特別加強對重點地區的督導和檢查,督查應急預案制定、業務培訓、技術演練、疾病監測、疫情報告、傳染病預檢分診及疫情現場控制等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玩忽職守的人員要嚴肅處理。
7.5 做好物質儲備,保障經費支持
衛生行政部門要合理安排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應急工作經費,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包括防護用品、應急預防性葯物、抗病毒治療和對症治療葯品、消殺葯械、檢測試劑等物資。
8、預案的制訂
7.1本預案由區衛生局組織制訂,並定期進行評估,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並由區衛生局按規定公布。
7.2可能發生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本預案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組織制訂本地區工作方案。
9、 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區衛生局負責解釋。
10、 預案實施的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捌』 衛士康做消殺工作好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工廠重視滅鼠的工作。那麼,滅鼠公司怎樣做好工廠滅鼠工作?衛士康通過18年的消殺經驗實踐認識到:有害生物的防治主要是通過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地從而控制傳染源、切斷它的傳播途徑以達到改善公司或公共環境衛生,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對於一家有害生物防治(PCO)專業的滅鼠公司企業來說,僅僅對服務單位定期放放葯、噴噴葯是遠遠不夠的。

老鼠的牙齒非常鋒利,不但經常毀壞文件、票據、辦公桌椅,滅鼠公司提醒大家。而且還會經常咬壞電線、電纜、機器零配件、儀器儀表等,並造成重大的惡性生產事故。而食品加工企業,有較高的衛生要求,食用的物品的原料繁多,不論是成品還是生產的廢棄物都有很濃的香味,生產場所均有較好的溫度、濕度,為有害生物的入侵、孳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滅鼠公司介紹,同時食品行業涉及倉儲、食品、機械、環境以及運輸等,給蟲害防制帶來了較大困難。

下面內容由專業滅鼠公司整理:

滅鼠公司既要對殺蟲劑、滅鼠劑和常見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滅鼠公司又要能針對某一地域的有害生物進行分析和判斷,實施有效地、有針對性的防治和管理,特別在客戶管理和環境保護方面有嚴格的操作規程,盡量在多方面滿足客戶的要求,這也是一般公司和專業工廠滅鼠公司的區別。

工廠區是一個特殊的區域,是以工廠生產、倉儲、物流為主的區域。以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及與城市鄉村比鄰關系的變化,形成不同的微小生態環境,棲息於這樣環境之中的鼠類種群,其活動規律發生相應改變,引起危害也有一些新的特點。

一、有待建立一個全面、有效的工廠滅鼠綜合蟲害治理系統

(1)檢查目標蟲害預防設施齊全完好,確保所有門窗、管道符合蟲害防治要求;

(2)盡可能減少給有害生物提供食源、水源、良好的棲息環境(如垃圾桶日產日清、綠化盆景托盤保持乾燥等),從蟲害生存的根本進行控制。

(3)滅鼠公司需建立鼠類三道防線,綜合現場環境及客戶要求,室外選擇性安裝化學或物理監控設施,室內選擇性安裝物理或生物監控設施,對室內外鼠蟲害活動情況進行監控。

(4)定期的統計蟲害設施所監控的數據,並對蟲害活動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結合現場日常營運及環境問題,提出風險評估報告及相應整改建議,同時配合廠方共同完成。

(5)還需開展工廠蟲害現場培訓工作,針對工廠方管理人員及現場其它人員進行蟲害風險控制培訓,提高蟲害風險意識!

二、工廠滅鼠的施工程序目標

(1)運用國內外先進的專業方法,國外先進葯物及器械進行定期蟲害治理措施,包括檢查、監察及全面或重點處理,確保工廠環境免受害蟲滋擾或影響。

(2)需通過建議工廠進行內外環境改善及加強公司防蟲防鼠設施,減少害蟲滋生及進入的機會。

(3)應採用安全而有效的非化學或化學方法,提供有效害蟲控制。發現害蟲活動時,能及時跟進檢查、處理及建議,確保害蟲控制質量。

『玖』 怎樣辦理有害生物防治服務機構資質證書,

申請辦理備案手續,並提交材料;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核實。

服務機構自願性申請辦理備案手續,並提交如下材料: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服務機構備案表;服務機構的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服務機構經營場所租賃合同復印件;專用葯物與器械清單;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合格證明;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含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操作規程)。

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評估中心對備案服務機構所提交的材料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核實,對材料符合規定要求的,辦理備案手續,並頒發《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服務機構備案證書》。對材料不符合規定要求的,通知備案單位並說明理由。

(9)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評估報告如何寫擴展閱讀:

有害生物防治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的相關要求規定:

1、服務機構應在《資質證書》到期前兩個月向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評估中心提出換證復審申請,並應提供下列資料:復審申請報告一份;評估中心組織專家完成復審,根據復審結果換發相應級別的資質證書。

2、《全國病媒生物生物預防控制服務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資質證書》使用「全國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評估中心」印章及鋼印。

閱讀全文

與病媒生物防效果三方評估報告如何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