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哪些生物酶能配製成高質量酒麴

哪些生物酶能配製成高質量酒麴

發布時間:2022-08-11 00:00:05

Ⅰ 酒麴中有哪些微生物

麥曲是以小麥為原料製成,是比較重要的黃酒生產的糖化劑。它為黃酒釀造提供各種酶類,主要是澱粉酶和蛋白酶。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有黃麴黴(或米麴黴)、根霉、毛霉和少量的黑麴黴、灰綠麴黴、青黴、酵母菌等。

啤酒發酵是利用酵母菌;
發酵肉製品主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片球菌、黴菌等。
黃酒發酵利用毛霉、根霉、酵母;
醬油生產則利用米麴黴、酵母菌、乳酸菌;
醋的生產主要是醋酸菌的作用

Ⅱ 酒麴是什麼做成的

酒麴分為麥曲、小曲、紅曲、大麴、麩曲等。

1、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從晉代第一次在文獻中出現以來,名稱繁多,宋代《北山酒經》中共有四例。其製法大同小異,採用糯米或粳米為原料,先浸泡蓼葉或蛇麻花,或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團。

2、大麴是從麥曲中分化出來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獻資料中大麴的概念並不明確。一般指曲的形體較大的麥曲。這里所說的大麴,是指專門用於蒸餾酒釀造所用的麥曲。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的主要區別在於制曲原料,曲型和培養溫度這三個方面。

3、古代制紅曲,必先造麯母。曲母實際上就是紅酒糟。該紅酒糟是用紅曲釀成的。紅曲相當於一級種子,紅酒糟是二級種子。曲母的釀法與一般釀酒法相同。現代可以直接採用紅曲粉或純培養的紅麴黴菌種接種。

4、麩曲是採用純種黴菌菌種, 以麩皮為原料經人工控制溫度和濕度培養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釀酒時,需要與酵母菌(純培養酒母)混合進行酒精發酵。

(2)哪些生物酶能配製成高質量酒麴擴展閱讀:

一、酒麴簡介:

酒粬,一般寫作酒麴。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便會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麴。麴黴產生的澱粉酶會糖化米裡面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有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原料糖,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二、起源:

酒麴的起源已不可考,關於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書經·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櫱」。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酒麴實際上是從發霉的穀物演變來的。酒麴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

主要表現在:酒麴品種齊全,工藝技術完善,酒麴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發酵力都很高。現代酒麴仍廣泛用於黃酒,白酒等的釀造。在生產技術上,由於對微生物及釀酒理論知識的掌握,酒麴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原始的酒麴是發霉或發芽的穀物,人們加以改良,就製成了適於釀酒的酒麴。由於所採用的原料及製作方法不同,生產地區的自然條件有異,酒麴的品種豐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國酒麴的種類和製造技術基本上定型。後世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改進。

Ⅲ 酒麴中有哪些微生物各有什麼作用

酒麴中有麴黴,可以將糯米中的澱粉分解成葡萄糖,還有酵母菌,可以進一步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這樣製成的甜酒才有酒味.

Ⅳ 酒麴,澱粉酶和酵母菌在釀造酒釀的過程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三者又有何關系呢

酒麴包含了麴黴和酵母菌的微生物。澱粉酶是麴黴分泌的,可以將米等釀酒原料中的澱粉水解為葡萄糖。酵母進一步將葡萄糖分解為乙醇。

Ⅳ 酒麴製作甜酒所利用的生物學原理主要是什麼

米酒味甜醇香,風味獨特,很受男女老幼的喜愛。它的製作非常簡單,很容易掌握。

將篩選干凈的糯米,用水洗凈,放入鍋中用猛火蒸1小時左右,待熟透後取出。然後把蒸好的米,倒入一盆溫開水中,進行搓洗(這樣避免糯米相互粘連)再撈起濾干。待溫度降至40℃左右,把一定量(一般甜酒麴每袋做米酒10斤)的甜酒麴研細,將80%的曲倒入米中,拌勻。裝入盆中或罐中,再將餘下的20%的曲均勻地撒在上面。取35℃的溫開水,慢慢倒入盆中加蓋封好放在坑或鍋中,要求溫度保持30℃左右兩天即可。

五香醬油生產技術

一、原料配比 水100公斤,食鹽20公斤,飴糖4公斤,食用酒精1公斤,桂皮50公斤,丁香50克,八角50克,花椒50克,味精50克,按此比例可增減。

二、製作方法先把桂皮、丁香、八角、花椒用白布包紮,大鐵鍋內加水100公斤,把包紮好的香料放進鍋中(水的位置應在鍋邊處作一記號,在熬制中蒸發的水分要進行補充,保持原有水量),加水熬制1小時,然後將食鹽、飴糖放入鍋內再熬1小時。馬上把熬成的原油倒進事先准備好的缸里,同時把食用酒精和味精也放進缸里,缸一定要消毒處理,待冷卻之後,濾去雜質即成五香醬油。

用純根霉、酵母製作甜米酒

甜米酒亦即醪槽兒,它是用米飯和甜酒麴混合,保溫一定時間製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甜酒麴中的根霉和酵母兩種微生物。根霉是藻菌綱、毛霉目、毛霉科的一屬,它能產生糖化酶,將澱粉水解為葡萄糖。根霉在糖化過程中還能產生少量的有機酸(如乳酸)。甜酒麴中少量的酵母菌,則利用根霉糖化澱粉所產生的糖酵解為酒精。所以,甜米酒既甜又微酸還醇香,口感舒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

人們通常採用市售酒麴製作甜米酒。由於市售酒麴質量不夠穩定,以致使甜米酒的風味變化較大,有時甚至製作失效,造成浪費。鑒於這種情況,我們在指尋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根據甜米酒的製作原理,採用純根霉、酵母發酵米飯,從而獲得風味純正、穩定的甜米酒。通過該活動,既使學生知道甜米酒的製作原理和製作過程,獲得一些微生物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又為甜米酒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深加工提供一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擴大培養我們使用的菌種是來自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根霉3.866,酒酵母1308。

(1)根霉培養:取大米20g,水60ml,分裝幾支大試管中,置0.1MPa滅菌15min。冷卻後,在接種箱內接少量菌絲和孢子於米粒上,28~30℃培養30h左右,待其長出大量孢子時取出備用。

(2)酵母培養:取濃度為13°B×麥芽汁,按需量取6N硫酸調節PH值至4.1~4.5。取50ml裝入100ml三角瓶中,置0.1Mpa滅菌30min。冷卻後,在接種箱內將斜面酵母接1~2環於三角瓶中,28~30℃培養20~24h。

1.2 甜米酒的製作將大米2kg加水浸泡4~8h,待手捏米粒即碎散時,用紗布控干水分,放入帶屜的鍋中蒸30~40min,即成鬆散的米飯。一般食堂賣的撈後蒸的米飯也可以,但要分散成粒。待米飯冷卻後,分裝9個同樣大的飯盒內,每盒裝200g左右,隨意分成A、B、C三組,用3種不同的方式同時進行實驗:

(1)市售酒麴(對照):在A組的每個飯盒內,加入1g酒麴(若是塊狀則研成粉末)與米飯混勻,使其中的根霉孢子分散在全部米飯中。再用干凈的匙壓平表面,中間留一凹洞,蓋上蓋,放入27~30℃環境中。12h後,每隔5h開蓋觀察,看米飯是否結團變軟、變甜,凹洞中是否有水出現。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即可停止保溫。這時最好再蒸一次,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停止酶活動,以便放置取食。

(2)先用根霉糖化,後用酵母發酵:取大試管中的純根黴菌種3g,加少量冷開水搗成根霉糟液,平均放入B組的3個飯盒內,與米飯混勻後,按(1)所述處理。當米飯結團變軟、變甜時,再向每個飯盒內加酵母液1ml,封蓋,待有酒味時,再行殺菌,放置取食。

(3)根霉與酵母混合:按(1)所述操作。所不同的是,在C組的每個飯盒內,同時加入1g純根黴菌種和1ml酵母液。

1.3 觀察記錄 在保溫12h後,每隔5h進行觀察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實驗方式、觀察時間、米飯變化情況、口味等。上述3種方式保溫時間均為30~35h。其中方式(1)米飯結團較差,較甜,微酸。酒味較濃,略帶澀味;(2)保溫30h左右,米飯變軟,凹洞有清水(純甜),加入酵母2h左右有酒味,結團好,氣泡少,甜、微酸、醇香、味道純正;(3)米飯結團好,較甜,微酸,酒味濃。

2.注意事項

(1)接觸米飯的用具要洗凈,用開水燙過。

(2)米飯要有較高的濕度,製作時可灑少量溫開水於米飯上。

(3)不同原料、不同菌種(包括市售酒麴)以及菌種的不同用量,對甜米酒有一定影響。如,糯米較大米所需菌種量略少,保溫時間略短,味道較好。根霉3.866能產生有機酸,生長最適溫度偏低。就菌種用量而言,根霉多糖化快,酵母多酒味重,保溫時間較短。

(4)保溫以27~30℃為佳,溫度低成熟時間長,溫度高時間短。保溫時間應控制在米飯變軟變甜少有酒味即止,時間太長產酸和乙醇過多,吃起來不甜,過酸,酒味過

Ⅵ 高效大麴的製做方法

四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應用黴菌糖化穀物進行釀酒,由此發明的酒麴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世界釀酒界的一大貢獻。「若作酒醴,爾唯曲櫱」,說明釀酒必須依靠酒麴的作用。酒麴是多種微生物的復合,是釀酒發酵的原動力。要釀酒必須制曲,制曲實際上是擴大培養釀酒微生物的過程。一般先用穀物為原料來富集微生物製成曲、再用曲促使更多的穀物經糖化、發酵釀成酒,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酒的質量和產量。因而要出好酒必須用好曲。

使用穀物芽釀酒和使用曲釀酒大不一樣,前者僅利用穀物發芽所產生的水解酶類等對原料內含物進行分解,而後者是利用多種微生物產生的復雜酶進行糖化發酵作用,是邊糖化邊發酵的固態復式發酵過程,這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包含著高深的科學原理和技術,如固體曲的製作、保藏,曲種的傳代和優化等等,都深刻地影響著現代釀酒技術的發展。

我國生產釀酒時常用曲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即大麴、小曲和麩曲。(其中常用的是大麴和小曲)

一、大麴

大麴是以小麥、大麥和豌豆等為原料,經破碎加水拌料壓成磚塊狀的曲坯,在人工挖制的溫度、濕度下培養而成。大麴含有黴菌、酵母、細菌等多種微生物,是一種多菌的混合(酶)制劑,它所含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受到制曲原料、制曲溫度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由於大麴含有多種微生物,所以在釀酒發酵過程中形成了種類繁多的代謝產物,組成了各種風味成分。目前,我國各種名白酒、優質白酒大都使用傳統的大麴法釀造。

鑒於大麴酒生產用曲量大、發酵周期長、耗糧較多、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所以人們致力於對大麴微生物的研究,探索制曲過程中微生物的消長和分布規律,尋找大麴與酒體風味之間的關系,試制純種大麴和強化大麴並應用機械制曲來減輕勞動強度和改善工作條件。

二、小曲

小曲也稱酒葯、白葯。白葯、酒餅等,是用米粉或米糠為原料,添加少量中葯材或辣蓼草,接種曲母,人工控制培養溫度而製成。因為顆粒小,習慣上稱它為小曲。小曲中主要含有根霉、毛霉、酵母等微生物。其中根霉的糖化能力很強,並具有一定的酒化酶活性,它常作為小曲白酒和黃酒的糖化發酵劑,例如生產小曲白酒用的邛崍米曲、廣東酒餅等都是優良的黃酒釀造用小曲品種。由於小曲製作方法代代相傳,小曲中的微生物經過反復的篩選,使小曲得以保持優良的品質。

在小曲製作過程中,以往還常添加一些中葯材,目的是促進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增加酒的香味,但經研究為了節約成本,防止盲目使用中葯材。目前已減少甚至不加中葯材,製成無葯小曲(無葯糠曲),同樣獲得滿意的效果。

用小曲釀造的白酒酒味醇凈、香氣幽雅,風格獨特。由於小曲白酒以米原料,發醇過程中所形成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β-苯乙醇等是它的主體香味物質,決定了小曲白酒的典型風格,桂林三花酒、廣西湘山酒、廣東長樂燒等都是小曲白酒中的上品,董酒也部分採用小曲釀造。

同時,人們還常利用小曲來釀制營養豐富的黃酒或制備紹興酒的淋飯酒母,以及生產甜型、半甜型的封缸酒、香雪酒、沉缸酒等等,依靠根霉所含的糖化型澱粉酶作用,可使甜型黃酒的葡萄糖含量達到20%以上。

三、紅曲

紅曲是我國黃酒釀造的一種特殊曲種,它用大米為原料,經接種曲母培養而成。紅曲主要含有紅麴黴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具有糖化與發酵的雙重作用。用紅曲釀成的酒稱為紅曲酒,它具有色澤鮮艷,酒味醇厚的特點。因紅麴黴菌能分泌紅色素(C23H24O5)及黃色素(C17H24O4)故也常用於腐乳、中葯、食品等方面,紅曲還具有一定的抗菌防腐能力。其中烏衣紅曲是紅麴黴、黑麴黴和霉和酵母共生製成的曲子。黃衣紅曲是紅麴黴、黃麴黴和酵母共生而製成的曲。它們耐溫抗酸,具有比紅曲更強的糖化發酵力。在浙江、福建一帶常用它來生產黃酒。

四、麥曲

麥曲是我國釀酒工業上消耗用得較為普遍的曲種,它以小麥為原料,破碎後加水成型 ,經培養而成的一種多菌種復合糖化發酵劑。麥曲主要含有米麴黴、黃麴黴、根霉、毛霉和少量酵母、細菌等,麥曲在黃酒釀造中主要起糖化和產香增色作用,使黃酒具特殊的曲香和醇厚的酒味。依據麥曲的製作方法不同,又分為踏曲、掛曲、草色曲、爆麥曲和純種生麥曲,純種熟麥曲等。黃酒生產中也用到麥曲。

五、麩曲

麩曲以麩皮為主要原料,接種黴菌擴大培養而成,它主要應用於麩曲白酒的生產,作為糖化劑使用。利用麩曲代大麴和小曲來生產白酒,是解放後推行的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其主要優點是麩曲的糖化力強,原料澱粉利用率高達80%以上,在節糧方面有顯著的效 果,麩曲法白酒發酵周期短,原料適用面廣,易於實現機械化生產。目前,該法已逐步由固態法生產發展為液態法生產,並用液體曲或酶制劑取代麩曲的作用。

Ⅶ 甜酒麴中主要有哪些微生物群,在整個發酵過程中只要起什麼作用

甜酒麴主要用於製作甜酒釀,在甜酒釀製作過程中,甜酒麴是主要的發酵制劑。
甜酒麴是糖化菌及酵母制劑,其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兩大微生物群,一是黴菌,主要是根霉和毛霉,二是酵母菌,主要是酒精酵母。
製作甜酒釀的過程就是發酵過程。在發酵過程中,黴菌是糖化菌,能夠產生澱粉酶和糖化酶類,以及少量的蛋白酶,可以將米中的澱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接著其中的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生長繁殖的同時,將葡糖糖轉化成酒精。就製成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甜酒釀。

Ⅷ 如何製作酒麴

我幫你!
製作酒麴原料:1.大麥:大麥的粘結性較差,皮殼較多,單獨制曲質量不好,若和豌豆共用,以3比2,就會有良好的曲香味,和清香味。
2.小麥,小麥澱粉含量較高,富含麵筋等營養成分,20多種氨基酸及豐富的維生素,粘力較強是各種微生物繁殖、產酶的優良天然物,若粉碎適度、加水適中,製成的曲胚不易失水而分散,也不會粘力過大而存水過多

制曲技術:大麴一般是小麥、大麥和豌豆等,為原料,經過粉碎、壓製成磚塊的曲胚,有人工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讓自然界中的各種微生物在其上面生長而製成。,因為塊大而得名「大麴」。

最後來個小說:大麴按照溫度分為:高、低、中、高。45度以下為低溫曲、45到60度為中溫曲,60度以上為高溫曲。

Ⅸ 白酒發酵有哪些微生物參與各類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白酒發酵有酒化菌(酵母菌)、糖化菌(絲狀菌)和細菌等微生物參與。

各類微生物的主要作用:

1、酒化菌

將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單糖吸入細胞內,在無氧的條件下,經過內酶的作用,把單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酒精。此作用即發酵。

2、糖化菌

可將澱粉質原料轉化成葡萄糖的菌類。糖化力強,繁殖速度快,熱穩定性良好,耐酸,耐酒精,不產或少產可降低甲醇生成量的果膠酶。

3、細菌

其代謝產物對白酒、黃酒和葡萄酒的香型和風味具有特殊作用。在發酵釀酒過程中,適當引入細菌還能克服白酒後味不足的缺點。

(9)哪些生物酶能配製成高質量酒麴擴展閱讀:

釀造方法

多以含澱粉物質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麥、小麥、大米、碗豆等,其釀造過程大體分為兩步:

1、首先是用大麴、小曲米麴黴、黑麴黴、黃麴黴等將澱粉分解成糖類,通過選糧、蒸煮、攤晾、撒曲、做箱、培菌、稱為糖化過程,由澱粉原料轉化為糖內糖成為酒的轉變;

2、然後由酵母菌再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濃,主要是在發酵過程中還產生較多的酯類、高級酯類、揮發性游離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閱讀全文

與哪些生物酶能配製成高質量酒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