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廢水中鐵離子對微生物的影響
鐵元素屬於微生物必須的礦物營養元素之一。但如果進水中含有過量的鐵化合物,也會造成生化池活性污泥中毒,表現為絮體微細、顏色異常、沉降困難。一般認為鐵離子小於10mg/l時不會造成污泥中毒。
② 當植物組織中鐵離子濃度應該是多少
0.1-0.5%的三氯乙酸對MDA—TBA反應較合適,若高於此濃度,其反應液的非專一性吸收偏高; MDA-TBA顯色反應的加熱時間,最好控制沸水浴10-15min之間.時間太短或太長均會引起532nm下的光吸收值下降; 如待測液渾濁,可適當增加離心力及時間,最好使用低溫離心機離心. 低濃度的鐵離子能增強MDA與TBA的顯色反應,當植物組織中鐵離子濃度過低時應補充 Fe3+(最終濃度為0.5 nmol·L-1)可溶性糖與TBA顯色反應的產物在532 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在450 nm),當植物處於乾旱、高溫、低溫等逆境時可溶性糖含量會增高,必要時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擾.
③ 生活飲用水中鐵的含量一般是多少
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強制規定,鐵含量為≤L0.3㎎/L。
現行《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對飲用水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衛生要求,如下:
(1)感官性能好:透明、無色、無異味和異味,無可見物體。
(2)流行病學安全性:不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
(3)化學成分對人體無害: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不會對人體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長期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
1、不含對人體有毒物質。有害和有氣味的物質。
2、中等硬度水(以碳酸鈣計算:50-200mg/L)。
3、水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比例與人體體液相似(鈣含量>=8mg/L)。
4、PH為中、弱鹼性(PH值為7.0-8.0)。
5、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適中(水中溶解氧>=6mg/L,二氧化碳含量10-30mg/L)。
6、水小分子團(這是水活性指標之一,水5-6小分子團)。
7、水的生理功能強(包括滲透力、溶解度、作用力等)。
④ 三價鐵對活性污泥的影響有哪些
三價鐵對活性污泥的影響有哪些
溫度、溶氧、PH、負荷、有毒物質等等。主要通過改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所處優勢還是劣勢來影響。比如在溶氧增加時,好氧微生物顯然處於優勢,所以好氧處理,就是消耗BOD的速率會大大增加,而溶氧減少時,厭氧微生物處於優勢,污水中的無機鹽的含量會大幅下降。
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
溶解氧——溶解氧濃度以不低於2mg/L為宜(2—4mg/L)。水溫——維持在15~25℃,低於5℃微生物生長緩慢。營養料——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黴菌為C10H17O6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營養為碳和氮,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維生素等。
碳源--異養菌利用有機碳源,自養菌利用無機碳源。氮源--無機氮(NH3及NH4+)和有機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質等)。
一般比例關系:BOD:N:P=100:5:1
好氧生物處理:BOD5=500——1000mg/l
⑤ 污水tds為5000,是否對生化有影響
三氯化鐵處理污水後不適合生化處理,因為鐵離子含量太高了,鐵離子對微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它能破壞細胞的結構,使酶變性而失去活性。《廢水生物處理有毒有害物質允許濃度》中規定Fe離子濃度≤100mg/L。
⑥ 鐵元素對植物的影像
鐵是過渡元素,有正二價和正三價兩種化合價,所以它參與電子傳遞,作為電子載體參與氧化還原反應。鐵是與這些代謝過程有關物質的結構組分元素。呼吸作用中鐵參與將氧還原為水。植物根系以二價鐵離子(亞鐵離子)形式吸收鐵,這也是鐵在植物體內參與代謝的形式。鐵在葉綠素合成中起關鍵作用。它參與光合作用和固氮過程。實際生產中鐵中毒不多見。旱作土壤一般不發生鐵中毒。在pH值低的酸性土壤上和強還原性的嫌氣土壤上,既水稻土上,三價鐵被還原為二價鐵離子,如果土壤供鉀不足,植株含鉀量低,根系氧化力下降,對二價鐵離子的氧化能力削弱,二價鐵離子容易進入根系積累而致毒。單純的鐵中毒很少。缺鐵水稻葉片呈紫褐色,根發黑腐爛,宜施用石灰、磷肥或鉀肥。鐵在土壤-植物-動物間循環。含鐵礦物有橄欖石和各種鐵礦石。赤鐵礦和針鐵礦是土壤中最常見的含鐵氧化物。微生物分解釋放的無機鐵以二價鐵的溶解度較高,三價鐵溶解度低。在酸性土壤中鐵離子的有效性較高,也可能引起亞鐵中毒。鹼性土壤中鐵的有效性降低,可能缺鐵。在通氣良好的土壤中以三價鐵為主,缺鐵的可能性較大。在淹水的還原性土壤上亞鐵離子增加,可能引起鐵中毒。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機質、微生物活動代謝產物等可溶性有機物在土壤溶液中與鐵發生絡合或螯合反應,這些螯合物有助於增加土壤溶液中的鐵濃度,促使鐵向根系移動。另外說明一點,如果植物缺鐵會產生失綠現象。
⑦ 水處理中硫酸亞鐵投加過量的影響
硫酸亞鐵這種傳統性鐵鹽,在污水處理中時常作為混凝劑應用。對水中的懸浮物、氟、砷及部分重金屬離子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對不同污染物含量的廢水,混凝劑的投加量不同,一般來說,當向廢水中投加硫酸亞鐵量不足時,會使水中污染物達不到沉降點,混凝效果減弱,去除率不高。那麼,相反的,當硫酸亞鐵投加過量的影響?
硫酸亞鐵投加過量過多的鐵離子沉澱,導致廢水混凝後水體反色,硫酸亞鐵會使水體變紅變黃,這是由於鐵離子則呈現黃色。因此,在進行處理時,先通過燒杯小試或投加方式,嚴格控制混凝劑的投加量。
⑧ 微生物是如何從外界環境中獲取鐵的能舉例說明下嗎
鐵是地殼中含量居於第四位的元素,但是因為溶解性差,它的生物利用性極其有限。在生理條件下,也就是在有氧和中性pH時,鐵以Fe (0H)3形式存在,Fe3+的濃度不超過10-18M,而許多微生物生長的最低濃度約為10-7M到10-5M。鐵又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營養之一。它是電子傳遞鏈中鐵硫蛋白的氧化還原中心,它參與核苷酸前體的還原反應,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因子。因此微生物需要形成一套高效的鐵轉運機制來獲得它們生存所需要的鐵離子。
這些轉運機制包括:螯合機制(chelation),還原機制(rection)和質子化機制(protonation)。其中應用嗜鐵素(siderophore)來轉運鐵是螯合機制,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嗜鐵素siderophore這個術語是由Lankford提出,隨後被人們採納並使用。現在嗜鐵素一般是指一類由微生物在低鐵條件下合成的小分子量的,能特異地螯合Fe3+的一種螯合因子。它們的合成受鐵濃度的調節,它們被分泌到微生物的細胞外或細胞表面作為螯合因子來獲取Fe3+或者將鐵變為可溶形式以便微生物利用。
⑨ 重金屬與微生物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重金屬與微生物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重金屬對人體的傷害常見的有:
汞:食入後直接沉入肝臟,對大腦視力神經破壞極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會強烈中毒。含有微量的汞飲用水,長期食用會引起蓄積性中毒。
鉻:會造成四肢麻木,精神異常。
鎘:導致高血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破壞骨鈣,引起腎功能失調。
鉛:是重金屬污染中毒性較大的一種,一旦進入人體很難排除。直接傷害人的腦細胞,特別是胎兒的神經板,可造成先天大腦溝回淺,智力低下;對老年人造成痴呆、腦死亡等。
鈷:對皮膚有放射性損傷。
釩:傷人的心、肺,導致膽固醇代謝異常。
銻:與砷能使銀手飾變成磚紅色,對皮膚有放射性損傷。
鉈:會使人得多發性神經炎。
錳:超量時會使人甲狀腺機能亢進。
錫:與鉛是古代劇毒葯『鴆』中的重要成分,入腹後凝固成塊,使人致死。
鋅:過量時會得鋅熱病。
這些重金屬中任何一種都能引起人的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神經錯亂、關節疼痛、結石、癌症(如肝癌、胃癌、腸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烏腳病和畸形兒)等;,建議平常注意飲食,不然一旦在體內沉澱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危害。 水中的污染物是復雜多樣的,自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大約有一千二百多種,按類大致可分為五類:
1.鐵銹、泥沙、漂浮物;
2.農葯、化肥、洗滌劑;
3.病毒、細菌、有機物;
4.異色、異味、無機物;
5.放射性病毒、細菌、微粒子。
以上污染的來源有:
1.工業的廢氣、廢水、廢渣、廢料及汽車尾氣等。
2.農業的農葯、化肥;化學試劑、添加劑等。
3.生活垃圾、廢水、污水、排泄物等。
4.醫療垃圾、病毒、細菌、腐敗物等。
5.科研輻射、損傷、化學放射性污染等。 重金屬一般指密度大於4.5 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屬,如鉛(P b)、鎘(Cd)、鉻(Cr) 、汞(Hg)、銅(Cu)、金(Au)、銀(Ag)等。有些重金屬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干擾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危害人體健康,被稱為有毒重金屬。這類金屬元素主要有:鉛(Pb)、鎘(Cd)、鉻(Cr) 、汞(Hg)等。
重金屬汞Hg:對人主要危害神經系統,使腦部受損,造成汞中毒腦症引起的四肢麻,運動失調、視野變窄、聽力困難等症狀,重者心力衰竭而死亡。中毒較重者可以出現口腔病變、惡心、漚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也可對皮膚粘膜及泌尿、生殖等系統造成損害。在微生物作用下,甲基化後毒性更大。
重金屬鎘Cd:可在人體中積累引起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可使人嘔血、腹痛、最後導致死亡,慢性中毒能使腎功能損傷,破壞骨胳、致使骨痛、骨質軟化、癱瘓。
重金屬鉻Cr:對皮膚、粘膜、消化道有刺激和腐蝕性,致使皮膚充血、糜爛、潰瘍、鼻穿孔,患皮膚癌。可在肝、腎、肺積聚。
類金屬砷As:慢性中毒可引起皮膚病變、神經、消化和心血管系統障礙,有積累性毒性作用,破壞人體細胞的代謝系統。
重金屬鉛Pb:主要對神經、造血系統和腎臟的危害,損害骨胳造血系統引起貧血,腦缺氧、腦水腫、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 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鐵:參與氧的運轉,交換及組織呼吸。
銅:與鐵相互作用形成膠原蛋白,增強血管彈性。
鋅:是70多種酶代謝的必需物質。
鉻:加強胰島素對糖的和脂類的作用。
鈷:是維生素B12的成分參與造血。
錳:是過氧化物和焦葡萄酸鹽羥基酶的組分,參與糖代謝。
鎳:脂尿素酶組分,促進鐵的吸收,刺激造血。
錫:是催化、氧化劑有益於維持蛋白質、核酸等的三維結構。
硅:維持結締組織和骨質的正常組織和結構。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分。
鉬:是亞硫酸鹽、黃嘌呤、醛等氧化酶的成分。
碘:是甲狀腺的主要成分。
釩:控制ATP酶和磷轉化酶及鈉泵。
氟:維持牙齒及骨結構抑制稀醇酶焦磷酶等。
誤食重金屬鹽,應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