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倆性生物質是什麼
鋁的兩性
關於鋁的兩性,在不同的輔導書籍上有著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說:「鋁有兩性,但此兩性不是既顯酸性又顯鹼性,而是既顯金屬性又顯非金屬性」。
理由:從鋁與稀酸反應放出氫氣說明鋁具有金屬性,從鋁與強鹼溶液反應生成含氧酸鹽(AlO2-的中心原子為Al,其它多數含氧酸根離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等的中心原子均為非金屬原子)說明鋁顯非金屬性。
另一說:「鋁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鹼溶液反應,但不屬於兩性物質(因鋁與鹼反應不能生成鹽和水),也不能說它具有非金屬性。」
理由:因為鋁與強鹼溶液反應的本質是2Al + 6H2O = 2Al(OH)3 + 3H2↑,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兩式相加為:2Al + 6H2O + 2NaOH = 2NaAlO2 + 4H2O + 3H2↑,由以上反應方程式可知:鋁不直接與NaOH作用,鋁失去電子,仍表現為金屬性。
此事化學界有爭議.但支持鋁的兩性的人多於反對派
如果有幫到您 請給予好評 謝謝拉#^_^#祝您愉快
2. 什麼是生物酸性物質
大概就是指生物體內的各種酸性物質吧,
比如:氨基酸,乳酸以及許多帶—COOH的物質````
我也不曉得其他的了!
3. 生物質主要成分是什麼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資源豐富。碳中性。
生物質的主要成分
1、糖類:常見的糖類生物質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2、醛類: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
3、酸::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
4、醇: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5、酯:生物體內的酸和醇會生成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例如乙酸和乙醇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在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就有這種特殊的香味的物質,所以陳年的老酒和老醋都十分香;乙酸異戊酯存在於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於丁香油中;水楊酸甲酯存在於冬青油中。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酯是蠟的主要成分。
三條脂肪酸鏈與甘油組合,形成甘油三酸脂,就是一種脂肪類物質,我們平時食用的油,它們的成份都是甘油三酸脂。膽固醇、維生素D和生物體內的很多激素如性激素都是脂肪類物質。
6、苯:還有一種叫「苯」的物質也廣泛存在於生物體內,它的碳框架結構為六個碳圍成一個環,叫「苯環」,含有這種「苯環」的物質,大多有特殊的香味,被稱為「芳香族」物質,在脂肪酸一類物質中,碳沒有形成環狀,被稱為「脂肪族」物質。
7、酚:植物體內的「苯環」如果和一個羥基(-OH)集團組合起來,那就不是醇,而是「酚」了,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於植物的樹皮和果實,是單寧的主要組分,它能使植物的花和果實顯示各種不同的顏色,也是許多染料的主要組成成份。酚類物質能和氨基結合,使蛋白質穩定,適量的酚類物質對人體有利。
8、胺: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工業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製得,產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後得到純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
4. 高中生物酸性條件下反應
1、光合作用暗反應
2、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上述二者都有[H]的參與)
3、蛋白質分解為多肽(胃液顯酸性)
4、DNA的合成(需要消耗核苷酸)
5. 容易產酸的食物有哪些
產酸的食物很多的,但是需要弄清楚食物為什麼會有酸。
一,酸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
產酸其實是和微生物有關系的,一般為細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分解食物中的有機質,同時分泌出酸性物質,使食物變成了酸性。
例如:
1,牛奶變成酸奶。就是通過乳酸菌的繁殖,使奶的成分發生了變化,把動物性蛋白質變成了菌體蛋白質。同時,ph值也從一開始的6左右變成了4.5左右。這種從大自然中選育的菌種使工業化生產酸奶成為了現實。
2,釀造業的釀造工藝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糧食和其他作物來獲取微生物的衍生物,把麴黴類真菌通過純培養後,獲得了酸性的產物,如,乙醇,醬油,酸醋等。
二,植物果實的組織成分使然:
有很多的食品中,酸性物質是本身就有的,如:
蘋果,果肉中的酸性物質為蘋果酸,一般含量為1.02%左右。
西紅柿中的酸性物質為蘋果酸和檸檬酸,一起其他有機酸,這些酸性物質具有美容抗衰老的功效,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另外,蔬菜中也有很多的酸對於人體是不利的,如菠菜中的草酸,就是比較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結石的,還有豆製品和春筍,杏,柿子中的草酸和鞣酸,都是不利於人體的酸性物質。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食品中含有酸性物質的還有:
蘋果
3.0-5.0
胡蘿卜
5.0
梨
3.2-3.95
西瓜
6.0-6.4
杏
3.4-4.0
番茄
4.1-4.8
桃
3.2-3.9
豌豆
6.1
辣椒(青)5.4
橙
3.55-4.9
南瓜
5.0
菠菜
5.7
草莓
3.8-4.4
一些食品的pH
羊肉
5.4-6.
豬肉
5.3-6.9
雞肉
6.2-6.4
魚肉
6.6-6.8
牛乳
6.5-7.0
鮮蛋黃6.0-6.3
6. 生物質的基本介紹是什麼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簡稱木質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生物質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質發電每千瓦時可補貼0.25元。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
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
生物質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簡稱木質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
7. 生物質包括哪些有機物質
糖類:
常見的糖類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纖維素是分子量最大的糖類,人的消化系統不能將它分解,所以它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是現代人們研究發現,它有利於腸內有益細菌的生存,能促進腸胃的蠕動,對人體健康有利。自然界中有的細菌能夠將它分解成為簡單的葡萄糖。
澱粉是比纖維素簡單的糖類,是人類重要的食物和原材料,它在人的口腔里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麥芽糖,所以人在多次咀嚼米粉時,感覺有點甜。它可分解為簡單的葡萄糖供人體吸收利用。
麥芽糖在我們常見的啤酒中含有,它是澱粉分解後的比葡萄糖復雜一些的糖類。
葡萄糖是最簡單的糖類,能夠直接為人體細胞所用,在生物體內,和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同時,也參與構成細胞,如核糖。
醛類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集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工業和化妝品行業,同時,過量的非天然甲醛可以致癌。自然界中的甲醛對人體是有益的,如西紅柿是很好的抗衰老食品,它裡面就含有微量甲醛,這個含量就決定了它清除自由基的特性。植物燃燒不充分時發出的煙中也有甲醛,所以用煙熏過的肉,能夠長久保存。在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中,把牛的心臟瓣膜經過一種醛(叫戊二醛)的處理後,再移植到人的心臟中,可以使人獲得健康。甲醛給人類帶來的傷害也不少。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每年生產了五十億磅甲醛。裝修材料中超標,化妝品中超標,非法用於食品防腐等事件也常有報導。
酸: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人體運動時,由於供氧不足,葡萄糖分解不完全,肌肉處會產生大量乳酸,使肌肉感到酸痛;人體對酸都是比較敏感的,會產生不舒服的反映。只有胃中有鹽酸,保持強酸性。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這些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從人體對酸的反應可以知道,現代人們通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人體攝入了大量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就形成了酸性體質。
醇
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陸地上的動植物都要保持水分,保持水分離不開一種物質,叫「甘油」,它與酒精乙醇是同一個家族的,叫丙三醇,都有(OH)集團,只是甘油碳框架的每個碳原子上都有三個集團,所以才叫「丙三醇」。甘油是食品加工業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劑和保濕劑,大多出現在運動食品和代乳品中。由於甘油可以增加人體組織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熱環境下人體的運動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和硝酸可以變成「硝酸甘油」,是一種烈性能炸葯,同時,也是一種良葯,硝酸甘油還常用作強心劑和抗心絞痛葯。
曾經報導的齊二葯事件中,就涉及了一種醇,叫二甘醇,它與丙三醇(甘油)一樣能保持水份,曾在牙膏和化妝品和工業中廣泛代替甘油使用,齊二葯事件後,說明這兩種醇在人體內的代謝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國家也禁止了在牙膏中用「二甘醇」代替「丙三醇」。那些腎衰竭而去世的受害者,是他們的犧牲,讓更多的人們免受了「二甘醇」的危害。
8. 生物鹼多數具有酸性
生物鹼大多呈鹼性反應。但也有呈中性反應的,如秋水仙鹼;也有呈酸性反應的,如茶鹼和可可豆鹼;也有呈兩性反應的,如嗎啡和檳榔鹼。
生物鹼是一類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有似鹼的性質,所以過去又稱為贗鹼。
生物鹼在自然界主要主要存在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中。
植物體內生物鹼含量雖少,但與人類關系密切。
生物鹼在生物體內存在的形式:
1.游離鹼:鹼性極弱,以游離的形式存在。
2.鹽類:與其成鹽的有機酸有:檸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類:烏頭酸、綠原酸等;無機酸:硫酸、鹽酸等。
3.苷類:以苷的形式存在於植物中。
4.醯胺:如秋水仙鹼、喜樹鹼等。
5.N-氧化物:植物體中的氮氧化物約一百餘種。
此外,還有氮雜縮醛類、烯胺、亞胺等。
生物鹼具環狀結構,難溶於水,與酸可以形成鹽,有一定的旋光性和吸收光譜,大多有苦味。呈無色結晶狀,少數為液體。生物鹼有幾千種,由不同的氨基酸或其直接衍生物合成而來,是次級代謝物之一,對生物機體有毒性或強烈的生理作用。大多數生物鹼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素多包含在環內,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學活性。有些不含鹼性而來源於植物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有明顯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鹼的范圍內。而有些來源於天然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肽類,習慣上又不屬於「生物鹼"。
自然界已知生物鹼種類很多,約在10,000種左右,有一些結構式還沒有完全確定。它們結構比較復雜,可分為59種類型。隨著新的生物鹼的發現,分類也將隨之而更新。由於生物鹼的種類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結構式,因此彼此間的性質會有所差異。但生物鹼均為含氮的有機化合物,總有些相似的性質,因為在其生物合成的途徑中氨基酸是起始物,主要有鳥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色氨酸等,主要經歷兩種反應類類型:環合反應和碳——氮鍵的裂解,所以總有些性質相似。
9. 什麼是生物酸舉例說明
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