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提取的漢防己生物鹼為棕色
色素啊,要麼就是沒有精提純
漢防己為防己科千金藤屬物(Stephania tetrandra S. Mcore)的根,是祛風解熱鎮痛葯物,其有效成分為生物鹼。主要是漢防己甲素和漢防已乙素。臨床上除用作治療高血壓、神經性疼痛、抗阿米巴原蟲外,還將漢防已生物鹼的碘甲基、或溴甲基化合物作為肌肉鬆弛劑應用,此外漢防已甲素在動物實驗中有抗癌和擴張血管的作用。
❷ 為什麼使用ph10的氨水萃取防己中的總生物鹼
為什麼使用ph10的氨水萃取防己中的總生物鹼
可能原因有:
1、漢防己甲乙素均為親脂性,且乙素為隱形酚羥基,鹼化後從酸水中游離析出,加熱增大溶解性。
2、防己中輪環藤酚鹼屬季銨強鹼,鹼化後析出,加熱增加溶解性。
另外萃取過程中氯仿飽和帶走一部分溶劑或濃縮液太少導致溶劑量少,都會析出沉澱
❸ 漢防己和廣防己的區別...
1、產地不同:
(1)漢防己是防己科植物。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北至陝西南部,南至廣東和廣西北部,日本(模式產地)也有分布。
(2)廣防己生於荒山的山坡灌叢或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2、形態特性不同:
(1)漢防己是木質大藤本,長達20餘米或更長;樹皮不規則縱裂,枝圓柱狀,有直線紋,被柔毛至近無毛。葉薄革質,心狀圓形至闊卵形,長6—15厘米或稍過之,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常心形,有時近截平或微圓,嫩葉被絨毛,老葉常兩面無毛,或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葉柄長5—15厘米左右,有條紋,無毛或被柔毛。
花序長可達30厘米,通常不超過20厘米,花序軸和開展、有時平叉開的分枝均纖細,被柔毛或絨毛,苞片線狀披針形。核果紅色至暗紫色,徑5—6毫米或稍過之。花期:夏季;果期:秋末。
3、價值不同:
(1)漢防己含多種生物鹼,其中辛那米寧(sinomenine)為有效成分,有一定葯用價值。
(2)廣防己因含有馬兜鈴酸,廣防己不再用作葯品生產。
❹ 防己的鑒別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5
❺ 非洲防己鹼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非洲防己鹼
[英文名稱] Columbamine
[別 名] 咖倫明, 非洲防己胺 Isocorypalmine
[化學名稱] Dibenzo[a,g]quinolixinium,5,6-dihydro-2-hydroxy-3,9,10-trimethoxy-
[分 子 式] [C20H20NO4]+;
[分 子 量] 338.38
[物理性質]
氯化物2.5分子化合物(C20H20ClNO4o21/2 H2O):橙黃色針狀結晶,熔點194°。溶於水及乙醇。
氯化物4分子水合物(C20H20ClNO4o4H2O):稜柱結晶,熔點184°。
碘化物:橙黃色針狀結晶, 熔點224°。溶於水及乙醇。
[成分分類] 生物鹼類
[葯理作用] 具有興奮子宮的作用[7]。
[毒 性]
[不良反應]
[用 途] 作用於子宮(催產,子宮出血)
❻ 中葯防己的葯性是什麼
防己性味歸經:苦、辛,寒。歸膀胱、腎、脾經。功能:祛風濕,止痛,利水。防己自古以來分為漢防己和木防己兩大類,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作用較好。成分: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漢防己鹼、去甲基漢防己鹼。葯理:有鎮痛、解熱、消炎、肌肉鬆馳、利尿、抗過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壓的作用。
❼ 生物鹼的分類口訣
一、中葯化學生物鹼化合物分類口訣:
夜(液)艷(煙鹼)冰郎(檳榔)獨情(毒芹鹼)
馬(麻黃鹼)上回話(揮發)升華到(升華的)川兄請(川芎嗪鹼)咖啡(咖啡鹼)
甜菜(甜菜鹼)田(甜鹼)
小老婆(小檗鹼)要跟(葯根鹼)搜(有色)
熒光(有熒光)平前(利血平鹼)
兩捉鹼(酸鹼兩性)檳榔賜(檳榔次鹼)清風騰(清風藤鹼)雲駕霧(去甲烏鹼)
要跟(葯跟鹼)馬飛(嗎啡鹼),結果只先(結構內脂內選胺)敘述(喜樹鹼)苦(苦參鹼),揚身(氧化苦參鹼)馬前(馬錢子鹼)死(士的寧鹼)
隨(水容性)後(厚朴鹼) 除非(咖啡)喊冤(煙鹼)求水仙 (秋水仙鹼)
2.解析如下:
液體生物鹼:夜艷冰郎獨情
揮發生物鹼:馬上回話
升華生物鹼:升華到川兄請咖啡
甜生物鹼:甜菜隨甜
有色生物鹼:小老婆要跟搜
熒光生物鹼:熒光平前
兩性酸鹼生物鹼:兩捉鹼,檳榔賜清風騰雲駕霧,要跟馬飛
具內脂內醯胺結構生物鹼:結果只先敘述苦,揚身馬前死
水溶性生物鹼:隨後除非喊冤求水仙
二、含生物鹼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葯(執業醫師類)口訣:
自己穿馬褲千里延天津到黃山,累麻了腳」,並進行解釋「自己(防己)穿(川烏)馬(馬錢子)褲(苦參)千里(千里光)延(延胡索)天津(天仙子、洋金花)到黃山(黃連、山豆根),累(雷公藤)麻(麻黃)了腳」
2.解析如下:
(1)苦參、山豆根、麻黃、黃連、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和天仙子中所含主要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和生物活性
(2)川烏中所含主要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毒性及其在炮製過程中的變化
(3)馬錢子、千里光和雷公藤中所含主要 生物鹼的化學結構類型與毒性
❽ 木防己和漢防己哪個有毒
漢防己有毒。漢中防己含有馬兜鈴酸等有毒成分。
漢防己是防己科植物。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北至陝西南部,南至廣東和廣西北部,日本(模式產地)也有分布。
漢防己中的生物鹼含量可高達1.5%~2.3%,主要成分是雙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漢防己甲素和漢防己乙素(又稱防己諾林鹼或去甲漢防己甲素),及少量的原小檗鹼型季銨鹼輪環藤酚鹼。
葯材性狀
秋、冬二季挖取,洗凈,颳去或保留外層栓皮,切段,個大者再縱切,曬干。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略彎曲,彎處有橫深溝,長6~18厘米,直徑1.5~4.5厘米。表麵灰棕色,栓皮較厚,粗糙,有凹陷的輪線痕及橫缺裂。除去栓皮呈淡黃色,有刀刮痕跡,夾雜淺棕色縱向或彎曲的線紋。
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麵粉性,有灰棕色與黃白色相間排列的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苦微澀。商品以身干、塊大、粗細均勻、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漢防己
❾ 中葯里的防己是什麼
多年生落葉纏繞藤本。根圓柱形。莖纖細,有略扭曲的縱條紋。葉互生,寬三 防己葉子角狀卵形,長3.5-6.5厘米,寬5-7厘米,先端鈍,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灰綠色至粉白色,兩面被短柔毛,掌狀脈5條;葉柄盾狀著生,長5-6厘米。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為頭狀聚傘花序,排列成總狀,雄花萼片4,花瓣4,黃綠色,雄蕊4,花絲連合成柱狀體,上部盤狀,花葯著生其上;雌花集成短縮的聚傘花序,萼片、花瓣與雄花同,心皮1,花柱3裂。核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 ~15cm。直徑1~5cm。 表面淡灰黃色,在彎曲處常有深陷橫溝而成結節狀的瘤塊樣。體重,質堅實,斷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防己性味歸經:苦、辛,寒。歸膀胱、腎、脾經。 功能:利水消腫,祛風止痛。 防己-植物性狀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症。一般認為,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作用較好。 成分: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漢防己鹼、去甲基漢防己鹼。 葯理:有鎮痛、解熱、消炎、肌肉鬆弛、利尿、抗過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壓的作用。
❿ 防己的作用,來源等等詳細介紹
[來源]
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的乾燥根。秋季採挖,洗凈,除去粗皮,曬至半干,切段,個大者再縱切,乾燥。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鹼,其中主要為粉防己鹼(漢防己甲素 Tetrandrine)、去甲基粉防己鹼(漢防己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輪環藤季銨鹼(Cyclanoline)等。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症。
[產地分布]
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
[葯材特徵]
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10cm,直徑1~5cm。表面淡灰黃色,在彎曲處常有深陷橫溝而成結節狀的瘤塊樣。體重,質堅實,斷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
[葯材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有時殘存。皮層散有石細胞群,常切向排列。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佔大部分,射線較寬;導管稀少,呈放射狀排列;導管旁有木纖維。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並可見細小桿狀草酸鈣結晶。
(2) 取本品粉末約2g,加0。5mol/L硫酸溶液20ml,加熱10分鍾,濾過,濾液加氨試液調節pH值至9 ,移置分液漏斗中,加苯25ml,振搖提取,分取苯液5ml,置瓷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鉬硫酸試液數滴,即顯紫色,漸變綠色至污綠色,放置,色漸加深。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熱迴流 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 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粉防己鹼與防己諾林鹼對照品,加氯仿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 (6: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