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水裡有哪些生物什麼用

海水裡有哪些生物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2-08-12 17:46:20

❶ 大海裡面有什麼的東西

1、海洋中有海帶

海帶,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種可食用海藻,可以適用於拌、燒、燉、燜等烹飪方法。海帶,褐藻綱,海帶科。孢子體大型,褐色,扁平帶狀,最長可達20M。分葉片、柄部和固著器,固著器呈假根狀。葉片為表皮、皮層和髓部組織所組成,葉片下部有孢子囊。

2、海洋中有水母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

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約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區都有它們的影蹤。

5、海參

海參,屬海參綱,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動物,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中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

6、礦產資源油氣田

人類經濟、生活的現代化,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石油在能源中發揮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於比較容易開採的陸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業已告罄,有的瀕於枯竭。

❷ 大海里有哪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裡它們有什麼本領

大海里有:鯊魚、海馬、金槍魚、藍鯨、巨螯蟹、虎鯨、雙吻前口蝠鱝、大王酸漿魷。

1、藍鯨,一種海洋哺乳動物,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2、巨螯蟹,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體深橙色,有十長肢,上有白斑,前兩肢發展成螯。最大的樣本腿展開後長4.2米,體長38厘米,重20千克,壽命達100年。兩只復眼長在身體前方,之間有兩根棘刺。

3、虎鯨,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長最大記錄是9.75 米,體重9524千克。

4、雙吻前口蝠鱝,翼展長5~6米,最長者可達9米。背部體色黑至灰藍色。下面白色具灰色點斑,可用以識別不同個體。皮膚粗糙有鱗類似鯊魚,體盤極寬且角尖,體盤寬為體盤長的2.2~2.4倍。

5、大王酸漿魷又稱巨槍烏賊,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種動物里最大的一種,世界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大多在南極海域周圍2000米的深海棲息。

(2)海水裡有哪些生物什麼用擴展閱讀:

鯊魚身體呈紡錘狀,頭兩側有腮裂,但類似普通魚。除個別例外,典型的鯊魚皮膚堅硬,呈暗灰色,牙齒狀鱗片使皮膚顯得粗糙。尾部強壯有力,不對稱、上翹;鰭呈尖狀;吻尖,前突,吻下有新月形嘴及三角形尖牙。鯊魚無鰾,需不停地游泳以免沉到水底。

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12節骨環組成,一般體長15~30厘米左右。

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頭部彎曲,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頂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狀;口小,端位;鰓孔小;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無刺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

❸ 大海里都有些什麼動物

大海里的動物有:海洋動物現知有大約20多萬種,它們形態多樣,包括微觀的單細胞原生動物,一直到高等哺乳動物——鯨類等;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3個大的類群。

一、鯊魚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但這是錯誤的。

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此外,研究顯示,由於鯊魚體內易於富集汞,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鯊魚存在滅絕風險。

二、鯨魚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

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中還包括所有海豚。

三、章魚

章魚: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為頭足綱最大科,可分為深海多足蛸亞科、愛爾斗蛸亞科、谷蛸亞科和蛸亞科。體卵形或卵圓形,肌肉強健,外套腔開口窄,體表一般不具水孔。腕吸盤1列或2列。

雄性左側或右側第3腕莖化,腕腹緣具精溝,末端具勺狀舌葉;莖化腕不能自斷。漏斗外套鎖退化。具1對退化針狀內殼或無內殼。若具齒舌,齒舌側齒一般單尖。胃和盲腸位於消化腺後部。

四、水母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

五、海龜

海龜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海藻為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鯊魚

網路—鯨魚

網路—章魚

網路—水母

網路—海龜


❹ 海水有什麼用處

調節氣候、溫度、大氣環流,"大海是生命之源",,海路運輸、 大海是21世紀的葯庫,擁有大量的葯材資源。大海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使我們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大海中有很多礦產資源,而大量的礦產資源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柱。大海中的海參是含有高蛋白的名貴海味,而牡蠣含有一種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具有抗腫瘤作用。

大海生產石油,大海中產出的石油約佔世界石油總可開采量的43%;大海中有一種叫做可燃冰的新能源,它樣子像冰,可燃燒,可用作各種交通工具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它給了大黃魚、海帶、龍蝦等動物棲息的地方。

海水的成分與人體的血清和淋巴液十分相近。海水中有碘、鉀、鈣、鎂、硫等元素及礦物催化劑,能夠改善新陳代謝,協調內分泌器官的活動。海水中還含有大量生物刺激劑,可以促進內分泌腺的活動。海水中含的物質以結晶體狀態滲入皮膚,可使皮膚變得有彈性和光滑。

❺ 大海里都有什麼東西

大海里:

1、海帶:海帶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種可食用海藻。

2、水母: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

3、海馬: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為5-30厘米。

4、自然資源:石油、煤、鐵、鋁釩土、錳、銅、石英研等。

動物們在海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通過到水面換氣來獲取氧氣,有的通過腮過濾水中的氧氣來生存,大部分會發熒光,多抗強壓。;植物們吸收利用上層水層的生物的排泄或死亡生物的屍體(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獲得能量,這其實就是分解者功能。

5、生活著一種頭上長著「燈籠」的魚--深海鮟鱇魚。

這種魚的頭上長著一個會發光的小肉球,在黑暗的海水裡這種熒光吸引著其他好奇小魚,而鮟鱇魚只需要張著大嘴等著小魚上鉤就行了。再往下到了水下1200m,在這里你有機會看見大白鯊,這里也是它們下潛的最大深度。

❻ 大海里有什麼植物和動物

珊瑚、各種海洋植物(海藻、海帶等)、海洋浮游生物、軟體動物(海星、水母、海參)、各種貝類、魚類、哺乳動物(海豚、鯨)等等。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等等;海里有植物以藻類植物為主,如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海里生活的動物,大多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或者是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它們可以在水中進行有氧呼吸,例如像鯨魚則是用肺呼吸。

海里的植物則以水藻為主,間或有其他,像藻類植物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有的海域水藻瘋狂生長則會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影響海里動物的生活,也影響附近植物的生長。

這些動物和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如動物死後屍體腐爛成為了水生植物的營養,而很多植物又是動物的食材,因此它們誰也缺不了誰。

(6)海水裡有哪些生物什麼用擴展閱讀: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洋生物

❼ 海洋生物的作用是什麼

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由於海洋分布廣闊,海域類型多樣,海洋本身的深度不同,海洋與陸地接合部各具特徵,形成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與陸地生態系統多種密切聯系。海洋生物對陸地生物和整個生物圈都產生重要作用,具有較大的生態效應。

海洋生物包括海濱濕地及近海生物(如熱帶、亞熱帶河口海灣的紅樹林群落),淺水海岸帶的海草群落,淺海生物群落及大洋深海生物群落等。淺海區及深海區表層生活有大量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是海洋生物的初級生產者。特別是在遠離陸地的大洋區,海水營養貧乏,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浮游生物則是主要初級生產者,是其他海洋動物的生存基礎,如藍細菌和固氮藍藻等。海洋深處是光線不能透射到達的黑暗場所,沒有初級生產力,但也有大量種類的動物依賴水表轉入的食物而生存,這些動物形成了特殊的適應能力,如形成發光器官、弱光區則有特別發達的視覺、捕食器官的增大、雌雄共生等。總之,海洋生物在海洋和陸地周圍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立體分布、能量利用體系。

(1)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環境凈化者。陸地生物產生的各種有機物、代謝產物和環境釋放物都要經江河或大氣進入海洋,沉澱於近海底部和溶於水中,海洋生物則是這些物質的捕獲者,使海底沉積層穩定,清除水體的富營養化,增加水體透明度。如果沒有大量的海洋生物,海水的有機污染就會不斷積累,地球生態就不能保持平衡,陸地生物也不能生存。

(2)海洋生物給陸地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產品。大量海洋植物和動物產品補充著陸地生物食物鏈,在有的地區海洋經濟是人類的主要依靠。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陸地資源的不足,開發海洋資源將顯得愈加重要。沿海岸陸地動物依靠海洋生物生存,如紅樹林是鳥類的重要分布區,海洋的魚類、貝類及爬行類動物和海草、海藻等植物是鳥類和陸地動物的食物源。

(3)海洋生物非正常生長造成的危害。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快,陸地資源的快速消耗,大量有機物和有毒污染物排入海洋,使近海動物減少,而浮游生物增多,或海草生長過多,造成海洋生物的發展不平衡,因此出現了大區域的赤潮、黃潮現象。從而影響了陸地生物的生存環境。保護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是21世紀的又一艱巨任務。

知識點

海水溫度

海水溫度是反映海水熱狀況的一個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溫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域占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水溫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變化和不規則的變化,它主要取決於海洋熱收支狀況及其時間變化。經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范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恆溫層。但隨深度增加,水溫逐漸下降(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文狀況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研究海水溫度的時空分布及變化規律,不僅是海洋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對氣象、航海、捕撈業和水聲等學科也很重要。

❽ 海里有什麼生物

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

❾ 深海生物有哪些作用

科學家通過深海考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之東南320公里,深度為2600米的海底火山附近,發現有不靠陽光生存的動物。陽光最多能到達海平面下100~300米,那裡是一片漆黑,但卻有大量長達1米的蠕蟲(像水族館的管蟲)和30厘米大的巨蛤。另外,還有一些淡黃色的貽貝和白蟹。

另一次深海科學考察中,在離南加利福尼亞150海里的海底火山口,深度同是2600米的地方,科學家除了再次發現上述各種生物外,還發現了一種長得很像白鰻的魚,這更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完全不依靠陽光生存的脊椎動物。這兩次驚人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在沒有陽光的深海世界裡,這些生物為什麼能生存下來,而且長得越來越旺盛呢?

科學家幾經研究,揭開了這個奧秘。原來,在海底的地殼移動時,產生了海底裂縫,當海水滲入這些裂縫,並在裡面循環流動時,水溫便升高到350攝氏度左右。熱水把附近岩石中的礦物質(主要是硫磺)溶解出來,在高熱和壓力的作用下,和水反應合成硫化氫,培育惡臭和有毒的東西,這就是火山口附近一些生物的能量來源。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蠕蟲、巨蛤或是貽貝,其消化系統大部分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是體內寄生著大量的硫細菌。這些深海生物和硫細菌兩者互相相依賴,共同生存。一方面,深海生物為硫細菌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以及合成營養的原料(硫化氫、二氧化碳和氧氣);另一方面,硫細菌則通過一連串的化學作用合成營養(碳水化合物)來回報深海生物。這個情況,就好像陸地上植物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一樣。不同之處,只是高能量的硫化氫取代了陽光。

但是,最令科學家迷惑不解的是,那些深海生物的體內存在著大量硫化氫,卻仍能健康生長。硫化氫對生物的毒性並不亞於人們熟悉的氰化物,它能取代氧而和進行呼吸作用的酵素結合,因而能使生物窒息致死。研究人員已查出蠕蟲血液時的血紅素,它除了有運載氧氣作用外,同時對硫化氫亦有極強的吸附力,從而防止硫化氫與進行呼吸作用的酵素結合,直接把硫化氫運往硫細菌寄生的器官中。而巨蛤體內則有一種特別分子去運載硫化氫,消除其毒性。至於其他深海生物的硫化氫「解毒」機制,則仍有待研究。

目前對有關深海火山附近生物的了解,雖然仍未完全,但已引起科學家的聯想:在一些擁有高能量物質的環境里,例如含硫化氫和甲烷的沼澤,可能存在著類似的生物。由此看來,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沒有陽光的黑暗世界,終有一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❿ 哪些海底生物有葯物用途

我國應用海洋葯物治療疾病有著悠久的歷史,僅本草綱目中收錄的葯用海洋生物就達90多種。

1.在中葯中被稱為石絕明的名貴中葯,其實就是鮑魚的外殼。具有療肝、肺風熱、清除內脹的功效。此外,鮑魚肉不僅鮮美,還可以補肝腎、益經明目、開胃營養。

2.珍珠。海水珍珠具有美容和葯用價值,有鎮靜安神、清肝明目、解毒生津的功效。

3.海帶。它是海藻的一種,我國海帶資源豐富,種養殖技術先進,年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的海洋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成功地從海帶中提取出褐藻、多糖硫酸酯,並製成海洋西葯,主要用來治療腎病綜合症和中早期慢性腎衰節疾病,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還率先展開了海帶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地把乙肝疫苗基因導入海帶,使口服海帶,可以達到免疫乙肝的目的。

4.鯊魚。鯊魚的軟骨中有一種抑制因子,它能阻止腫瘤周圍毛細血管生成,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在深海環境中棲息的巨型鯊,它的肝臟中還有一種叫角沙硒的生化物質,用它做成的葯物,除了治療癌症以外,對肝炎、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海洋葯物之所以對人類許多種疾病具有明顯的療效,主要是因為海洋生物物種之間的生態作用,遠比陸生生物復雜和廣泛,許多海洋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遠比陸生生物活性強。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是很特殊的,它的生活方式是特殊的,很多海洋生物是實行固有形態的生活,它在生活過程中間,為了適應生存競爭,必須產生一些特殊的化學防禦機制,產生一些活性物質,這樣它們就能夠在特殊的海洋環境里生存。

到目前為止,在海洋生物中已經被發現了上千種具有重要生理機能及葯理活性的化合物,在我國近海也已發現具有葯用價值的生物700多種。

閱讀全文

與海水裡有哪些生物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