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殖場如何正確消毒才是安全
現代畜禽養殖業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畜禽的疫病。面對復雜的疫情和高昂的葯價,消毒是最簡單、最低成本控制疫情的方法。進行科學有效的消毒是減少疫病發生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就如何科學消毒介紹如下:
(一)消毒方法的種類
1.衛生消毒法。通過清掃、水沖、洗刷、粉刷等手段,直接減少病原體的方法。
2.物翌消毒法。利用陽光、紫外線、火焰及高溫等手段殺滅病原體的方法。
3.化學消毒法。利用各種化學消毒葯劑殺滅病原體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浸泡、噴灑、熏蒸等。
4.生物消毒法。利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殺滅病原體,主要針對糞便和墊料。
(二)主要的消毒對象
消毒的主要對象是動物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場地,包括圈舍、周邊環境、墊料、用具、飼養人員的衣物、鞋靴、生活環境、進出車輛等。
(三)一般的消毒程序
要想達到滿意的消毒效果,就一定要按科學的程序進行。畜禽欄舍的空欄消毒要按以下程序:清掃--清洗一乾燥一消毒--清洗一再消毒一再清洗一乾燥,而且消毒過程中的順序也有講究,即從高到底、從一側到另一側。
(四)養殖場的常用消毒劑
消毒葯品種繁多,按其性質可分為醇類、碘類、酸類、鹼類、鹵素類、酚類、氧化劑類、揮發性烷化劑類等,下面主要介紹畜禽飼養場常用的幾種消毒葯:
1.氫氧化鈉(又稱苛性鈉、燒鹼或火鹼)。鹼類消毒劑,粗製品為白色不透明固體,有塊、片、粒、棒等形狀,成溶液狀態的俗稱液鹼。主要用於場地、欄舍等消毒。2%~4%溶液可殺死病毒和繁殖型細菌,30%溶液10分鍾可殺死芽孢,4%溶液45分鍾殺死芽孢,如加入10%食鹽能增強殺芽孢能力。實踐中常以2%的溶液用於消毒,消毒1~2小時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2.石灰(生石灰)。鹼類消毒劑,主要成分是Ca0,加水即成氫氧化鈣,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強鹼性,但水溶性小,解離出來的氫氧根離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強。1%石灰水殺死一般的繁殖型細菌要數小時,3%石灰水殺死沙門氏菌要1小時,對芽孢和結核菌無效。其最大的特點是價廉易得。實踐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製成石灰乳,用於塗刷牆體、欄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於被消毒的液體中,或撒在陰濕地面、糞池周圍及污水溝等處消毒。
3.賽可新(Selko-pH)。酸類消毒劑,主要成分是復合有機酸,用於飲水消毒,用量為每升飲水添加1.0—3.0毫升。
4.農福。酸類消毒劑,由有機酸、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殺微生物劑混合而成。對病毒、細菌、真菌、支原體等都有殺滅作用。常規噴霧消毒作l:200稀釋,每平方米使用稀釋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時,作1:100稀釋,每平方米使用稀釋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釋,至少每周更換1次。
5.醋酸。酸類消毒劑,用於空氣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間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釋,加熱蒸發。可帶畜、禽消毒,用時需密閉門和窗。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熱熏蒸。
6.漂白粉。鹵素類消毒劑,灰白色粉末狀,有氯臭,難溶於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閉、乾燥處儲存。殺菌作用快而強,價廉而有效,廣泛應用於欄舍、地面、糞池、泄物、車輛、飲水等消毒。飲水消毒可在1 000千克河水或井水中加6~10克漂白粉,10~30分鍾後即可飲用;地面和路面可撒乾粉再灑水;糞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漂白粉。
7.二氧化氯消毒劑。鹵素類消毒劑,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廣譜強力消毒劑,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Al級高效安全消毒劑,殺菌能力是氯氣的3~5倍,可應用於畜禽活體、飲水、鮮活飼料消毒保鮮、欄舍空氣、地面、設施等環境消毒、除臭;本品使用安全、方便,消毒除臭作用強,單位面積使用價格低。
8.消毒威(二氟異氰尿酸鈉)。鹵素類消毒劑,使用方便,主要用於養殖場地噴灑消毒和浸泡消毒,也可用於飲水消毒,消毒力較強,可帶畜、禽消毒。使用時按說明書標明的消毒對象和稀釋比例配製。
9.二氟異氰尿酸鈉煙熏劑。鹵素類消毒劑,本品用於養蠶消毒及畜禽欄舍、飼養用具的消毒;使用時。按每立方米空間2—3克計算,置於畜禽欄舍、蠶室中,關閉門窗,點燃後即離開,密閉24小時後,通風換氣即可;還可用於蘑菇房、蔬菜大棚消毒。
10.氯毒殺。鹵素類消毒劑,使用同消毒威。
11.百毒殺。雙鏈季銨鹽廣譜殺菌消毒劑,無色、無味、無刺激性和腐蝕性,可帶畜、禽消毒。配製成萬分之三或相應濃度用於畜禽圈舍、環境、用具、種蛋、孵化室的消毒,萬分之一的濃度用於飲水消毒。
12.東立銨碘。雙鏈季銨鹽、碘復合型消毒劑,對病毒、細菌、黴菌等病原體都有殺滅作用。可供飲水、環境、器械、畜禽和種蛋等消毒;飲水、噴霧、浸泡作1:2000~2500稀釋,發病時作1:1 000一1250稀釋。
13.菌毒滅。復合雙鏈季銨鹽滅菌消毒劑,具有廣譜、高效、無毒等特點,對病毒、細菌、黴菌及支原體等病原體都有殺滅作用;飲水作1:1500—2000稀釋1日常對環境、欄舍、器械消毒(噴霧、沖洗、浸泡)作1:500~1000稀釋;發病時作300倍稀釋。
14.福爾馬林。醛類消毒劑,是含37%~40%的甲醛水溶液,有廣譜殺菌作用,對細菌、真菌、病毒和芽孢等均有效,在有機物存在的情況下也是一種良好的消毒劑,缺點是有刺激性氣味。以2%一5%水溶液用於噴灑牆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消毒;房舍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30毫升,置於一個較大容器內(至少10倍於葯品體積),加高錳酸鉀15克,事前關好所有門窗,密閉熏蒸12~24小時,再打開門窗去味。熏蒸時室溫最好不底於15℃,相對濕度在70%左右。
15.過氧乙酸。氧化劑類消毒劑,純品為無色透明液體,易溶於水,是強氧化劑,有廣譜殺菌作用,作用快而強,能殺死細菌、黴菌芽孢及病毒,不穩定,宜現配現用。0.1%~0.2%溶液用於耐腐蝕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時間2~120分鍾;0.1%~0.5%或以上噴霧,噴霧時消毒人員應戴防護目鏡、手套和口罩,噴後密閉門窗1~2小時;用3%-5%溶液加熱熏蒸,每立方米空間2~5毫升,熏蒸後密閉門窗l~2小時。
(五)影晌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葯的選擇。一般病毒對鹼、甲醛較敏感,而對酚類抵抗力強,大多數消毒葯對細菌有很好的殺滅作用,但對形成芽孢的桿菌和病毒作用卻很小,而且病原體對不同的消毒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選用消毒葯時應針對消毒對象,有的放矢,正確選擇。
2.消毒葯濃度。使用消毒葯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根據不同對象和目的,按其消毒效果最佳的濃度配製,一般情況下,濃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3.消毒時間。不同病原體對不同消毒葯物敏感程度不一樣,對殺滅病原體所需時間也不同,一般消毒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如葯物噴灑後,一般要求至少保持20分鍾以上才可沖洗。
4.溫度和濕度。消毒效果與溫度正相關,溫度越高,效果越好。熏蒸等消毒方式對濕度也有要求,一般要求相對濕度保持在65%~75%。
(六)使用消毒葯的注意事項
1.消毒葯要求保存在陰涼、乾燥、避光的環境下,否則會造成消毒葯的吸潮、分解、失效。
2.購買和使用消毒葯要注意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
3.實際使用時,盡量不要把不同種類的消毒葯混在一起使用,防止2種成分發生拮抗反應,削弱甚至失去消毒作用。
4.消毒池內的消毒葯應定期調換,以確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5.免疫前後1天和當天(共3天)不噴灑消毒葯,前後2—3天和當天(共5~7天)不得飲用含消毒葯的水,否則,會影響免疫的效果。
6.一般的消毒劑用水稀釋後穩定性會變差,所以要現用現配,不宜久放。
7.定期輪換使用、恰當、配伍使用。由於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同,某種致病菌可能不能被殺滅而大量繁殖,對消毒劑也可能產生抗葯性,而且長期使用同種消毒劑,也容易使細菌、病毒產生耐葯性,從而降低了應有的消毒效果。
② 養殖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葯品種類繁多,按其性質可分為:醇類、碘類、酸類、鹼類、鹵素類、酚類、氧化劑類、揮發性烷化劑類等。畜禽飼養場常用以下幾種消毒葯:
(1)氫氧化鈉(又稱苛性鈉、燒鹼或火鹼)
鹼類消毒劑,粗製品為白色不透明固體,有塊、片、粒、棒等形狀;成溶液狀態的俗稱鹼液,主要用於場地、欄舍等消毒。
2%~4%溶液可殺死病毒和繁殖型細菌,30%溶液10分鍾可殺死芽孢,4%溶液45分鍾殺死芽孢,如加入10%食鹽能增強殺芽孢能力。實踐中常以2%的溶液用於消毒,消毒1~2小時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2)石灰(生石灰)
鹼類消毒劑,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加水即成氫氧化鈣,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強鹼性,但水溶性小,解離出來的氫氧根離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強。
1%石灰水殺死一般的繁殖型細菌要數小時,3%石灰水殺死沙門氏菌要1小時,對芽孢和結核桿菌無效。其最大的特點是價廉易得。實踐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製成石灰乳,用於塗刷牆體、欄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於被消毒的液體中,或撒在陰濕地面、糞池周圍及污水溝等處消毒。
(3)賽可新(Selko-pH)
酸類消毒劑,主要成分是復合有機酸,用於飲水消毒,用量為每升飲水添加1.0~3.0毫升。
(4)農福
酸類消毒劑,由有機酸、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量殺微生物劑混合而成。對病毒、細菌、真菌、支原體等都有殺滅作用。常規噴霧消毒作1∶200稀釋,每平方米使用稀釋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時,作1∶100稀釋,每平方米使用稀釋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釋,至少每周更換一次。
(5)醋酸
酸類消毒劑,用於空氣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間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釋,加熱蒸發。可帶畜、禽消毒,用時須密閉門和窗。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熱熏蒸。
(6)漂白粉
鹵素類消毒劑,灰白色粉末狀,有氯臭,難溶於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閉、乾燥處儲存。殺菌作用快而強,價廉而有效,廣泛應用於欄舍、地面、糞池、排泄物、車輛、飲水等消毒。飲水消毒可在每噸河水或井水中加6~10克漂白粉,10~30分鍾後即可飲用;地面和路面可撒乾粉再灑水;糞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漂白粉。
(7)二氧化氯消毒劑
鹵素類消毒劑,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廣譜強力消毒劑,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A1級高效安全消毒劑,殺菌能力是氯氣的3~5倍,可應用於畜禽活體、飲水、鮮活飼料消毒保鮮、欄舍空氣、地面、設施等環境消毒、除臭。本品使用安全、方便,消毒、殺菌、除臭作用強,單位面積使用價格低。
(8)消毒威(二氯異氰脲酸鈉)
鹵素類消毒劑,使用方便,主要用於養殖場地噴灑消毒和浸泡消毒,也可用於飲水消毒,消毒力較強,可帶畜、禽消毒。使用時按說明書標明的消毒對象和稀釋比例配製。
(9)二氯異氰脲酸鈉煙熏劑
鹵素類消毒劑,本品用於養蠶消毒及畜禽欄舍、飼養用具的消毒;使用時,按每立方米空間2~3克計算,置於畜禽欄舍、蠶室中,關閉門窗,點燃後即離開,密閉24小時後,通風換氣即可;還可用於蘑菇房、蔬菜大棚消毒。
(10)氯毒殺
鹵素類消毒劑,使用同消毒威。
(11)百毒殺
雙鏈季銨鹽廣譜殺菌消毒劑,無色、無味、無刺激和無腐蝕性,可帶畜、禽消毒。配製成0.03%或相應的濃度用於畜禽圈舍、環境、用具、種蛋、孵化室的消毒,0.01%的濃度用於飲水消毒。
(12)東立銨碘
雙鏈季銨鹽、碘復合型消毒劑,對病毒、細菌、黴菌等病原體都有殺滅作用。可供飲水、環境、器械、畜禽和種蛋等消毒;飲水、噴霧、浸泡作1∶2000~2500稀釋,發病時作1∶1000~1250稀釋。
(13)菌毒滅
復合雙鏈季銨鹽滅菌消毒劑,具有廣譜、高效、無毒等特點,對病毒、細菌、黴菌及支原體等病原體都有殺滅作用。飲水作1∶1500~2000稀釋;日常對環境、欄舍、器械消毒(噴霧、沖洗、浸泡)作1∶500~1000稀釋;發病時作300倍稀釋。
(14)福爾馬林
醛類消毒劑,是37%~40%的甲醛水溶液,有廣譜殺菌作用,對細菌、真菌、病毒和芽孢等均有效,在有機物存在的情況下也是一種良好的消毒劑,缺點是有刺激性氣味。以2%~5%水溶液用於噴灑牆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消毒;房舍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30毫升,置於一個較大容器內(至少10倍於葯品體積),加高錳酸鉀15克,事前關好所有門窗,密閉熏蒸12~24小時,再打開門窗去味。熏蒸時室溫最好不低於15℃,相對濕度在70%左右。
(15)過氧乙酸
氧化劑類消毒劑,純品為無色澄明液體,易溶於水,是強氧化劑,有廣譜殺菌作用,作用快而強,能殺死細菌、黴菌、芽孢及病毒,不穩定,宜現配現用。0.04%~0.2%溶液用於耐腐蝕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時間1~2小時;0.05%~0.5%或以上噴霧,噴霧時消毒人員應戴防護目鏡、手套和口罩,噴後密閉門窗1~2小時;用3%~5%溶液加熱熏蒸,每立方米空間2~5毫升,熏蒸後密閉門窗1~2小時。
③ 養雞場消毒方法有哪些
養雞場里的垃圾、雜草、雞糞以及污水等,裡面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發酵產生的熱量可以殺滅它們。
浸泡消毒法
將一些養雞場的器具浸泡在調配好的消毒水當中,可以起到殺滅器具上病原微生物的良好效果。
高溫消毒法
養雞場的各種廢棄物、糞便、死雞以及金屬器具等,可使用高溫灼燒的方式進行消毒,效果好費用低。
噴霧消毒法
將消毒液配置好之後,使用噴霧器將其噴灑到需要消毒的位置即可,帶雞消毒常用這種方法。
熏蒸消毒法
有些養雞戶常以高錳酸鉀配福爾馬林對雞舍進行熏蒸消毒,這種消毒方法需要密閉的雞舍環境。
暴曬消毒法
紫外線是殺滅病原微生物的利器。養雞戶可以選擇陽光暴曬或者紫外線燈光照射的方式對雞舍進行消毒。
物理清洗消毒法
對雞舍內的糞污、墊料、料槽、飲水器等進行清洗,然後讓雞舍通風,保持雞舍內的乾燥,這是最最基礎的消毒方法。
擦拭消毒法
使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雞籠等雞舍內常用設備,可以起到更細致的消毒效果。
④ 畜牧場內的消毒方法
畜禽養殖場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類:物理消毒、化學消毒和生物性消毒。
(1)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主要包括機械性清除、陽光及紫外線消毒和高溫消毒等。
①機械性清除。用清掃、鏟刮、洗刷等機械方法清除降塵、污物及被污染的牆壁、地面以及設備上的糞尿、殘余飼料、廢物、垃圾等。必要時舍外的表層土,也一齊清除,以減少感染疫病的機會。另外,通風可以減少空氣中微粒與細菌的數量,減少經空氣傳播疫病的機會。
②陽光及紫外線消毒。直射陽光具有較強的消毒作用,是一種可普遍利用的天然消毒劑。一般病毒和非芽孢的菌體,在直射陽光下,只需幾分鍾到1小時,就能被殺死。即使是抵抗力很強的芽孢,在連續幾天的強烈陽光下,反復暴曬也可變弱或被殺死。因此,利用直射陽光消毒牧場、運動場及可移出舍外、已清洗的設備與用具,既經濟又簡便。散射光也能將畜禽舍內的微生物殺死,但作用弱得多。陽光的灼熱使水分蒸發引起的乾燥亦有滅菌作用。
紫外線對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可以使細菌的酶、毒素等滅活;二是紫外線能使細胞變性,進而引起菌體蛋白質和酶代謝障礙而導致微生物變異或死亡。因為這種射線穿透力甚微,只對表面光潔的物體才有較好的消毒效果,空氣中的微粒能吸收很大部分紫外線,不能達到普遍滅菌的目的。紫外線對不同的微生物滅活所需的照射量不同。病毒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更大一些。
③高溫消毒。高溫消毒主要有火焰、煮沸與蒸汽三種形式。火焰可用於直接燒毀一切被污染而價值不大的用具、墊料及剩餘飼料等。對鐵制設備及用具、土牆、磚牆、水泥牆縫等均可用此方法,木製工具表面也可用燒烤的方法消毒。由於火焰噴射器靠短暫高溫來消毒,效果難以保證。而煮沸與蒸汽消毒效果比較好,主要消毒衣物和器械。
(2)化學消毒法
消毒葯的作用機理:一是葯物為菌體細胞壁所吸收,破壞菌體壁;二是葯物滲入細胞的原生質或與細胞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成分起反應,使菌體的蛋白質變性;三是葯物包圍菌體表面,阻礙呼吸使之死亡。應用某些化學葯物使其和微生物的蛋白質產生凝結、沉澱或變性等作用,引起細菌和病毒的繁殖發生障礙或死亡以達到消毒目的。
選用的消毒劑必須消毒力強,性能穩定,消毒時的有效濃度低;易溶於水、作用速度快;毒性及刺激性小,對人、畜(禽)危害小,並對畜禽舍、器具等無腐蝕性;不易受各種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在畜禽產品中不易殘留;價廉易得,易配製和使用。
(3)生物學(生物熱)消毒法
該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質而釋放出的生物熱,溫度可達60~70℃,各種病菌、病毒及蟲卵等經數日即相繼死亡。這是一種經濟、簡便、有效的糞便消毒方法,常用於對患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畜禽糞便的消毒。
⑤ 豬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1)生物學消毒法:即將被病豬污染過或沒有污染過的糞便、墊草、污物等堆積在一起進行發酵處理,利用糞便污物中微生物生命活動所產生的熱量,在幾天或兩個月內將非芽胞、病毒、寄生蟲卵等殺死,以起到消毒作用。
(2)物理學消毒法:即利用陽光、紫外線、乾燥、高溫(包括煮沸、火燒等)殺滅病原體。陽光是天然消毒劑,其光譜中含有紫外線,有較強的殺菌滅毒能力。另外,陽光的灼熱可造成水分蒸發、乾燥,亦有殺滅病菌的作用。一般的病毒和不產生芽孢的細菌,在陽光照射下幾分鍾至數小時內就可被殺死。焚燒多用於抵抗力頑強的病原體及其引起的傳染病屍體和墊草污物等的消毒;煮沸和蒸汽多用於一般病原體的消毒。
(3)化學消毒法:即利用化學葯物的作用殺死細菌和病毒,以達到消毒目的。
⑥ 養殖業消毒都用什麼方法
一般常用的消毒方法有3類: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執行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具體操作時根據場內不同的消毒環境、消毒對象、被消毒物的種類來選擇適宜的消毒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
⑦ 豬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1)生物消毒法即將被病豬污染過的或沒有污染過的糞便墊草、污物等堆積在一起進行發酵處理,利用糞便污物中微生物生命活動所產生的熱量,在幾天或2個月內將非芽孢、病毒、寄生蟲卵等殺死,以起到消毒作用。(2)物理消毒法即利用陽光、紫外線、乾燥、高溫(包括煮沸、火焰等)殺滅病原體。陽光是天然的消毒劑,其光譜中含有紫外線,有較強的殺菌滅毒能力。另外,陽光的灼燒可造成水分蒸發、乾燥,亦有殺滅病菌的作用。一般的病毒和不產生芽孢的細菌,在陽光的照射下幾分鍾至數小時內就可被殺死。焚燒多用於抵抗力頑強的病原體及其引起的傳染病屍體和墊草污物等的消毒;煮沸和蒸汽多用於一般病原體的消毒。(3)化學消毒法即利用化學葯物的作用殺死細菌和病毒,以達到消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