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長春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我有疑惑
你考慮的沒錯,這也是為什麼假疫苗會造成那麼大的轟動。就像你說的,本來這個人可以通過打疫苗來避免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結果由於疫苗造假,他最終發病死了,那麼製造假疫苗的企業的行為也就和殺人無異。社會危害十分巨大。
❷ 長春長生疫苗事件中的問題疫苗有什麼危害
1、對人體的安全沒有影響,最大的風險在於可能失效,導致無法預防對應的疾病,影響免疫保護效果,但對人體沒有危害。
2、實際上,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的紅腫熱痛、發熱、過敏等,一般都比較輕微。而過敏等比較嚴重的情況,發生率很低,對大多數人來說,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4~48 小時內,後期再發,或者產生後遺症的可能性很小。
(2)如何看待長春生物疫苗案件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2017年11月,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各一批次共計65萬余支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標准規定,被食葯監總局責令企業查明流向,並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產品。
經檢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5014-01的疫苗共計252600支,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7050-2的疫苗共計400520支,銷往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銷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0000支。
2017年11月5日,山東疾控中心曾針對當時情況,發布了《效價指標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相關問題解答》,對於公眾關心問題有一個初步的回應。
❸ 社會輿論的疫苗問題是什麼
編輯詞條
收藏詞條
我要更新
我要糾錯
2018年問題疫苗事件 (熱點事件)
2018年7月15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指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這是長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發現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後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質量問題。2018年7月16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表示正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實施召回;7月19日,長生生物公告稱,收到《吉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2018年7月22日,國家葯監局負責人通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有關情況。現已查明,企業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有關規定,國家葯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生產,收回葯品GMP證書,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國家葯監局會同吉林省局已對企業立案調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018年7月24日,吉林省紀委監委啟動對長春長生生物疫苗案件腐敗問題調查追責。2018年10月16日,國家葯監局和吉林省食葯監局分別對長春長生公司作出多項行政處罰。
❹ 疫苗事件如何做到「亡羊補牢」
近日,長春長生企業一個批次的狂犬疫苗數據造 假和長春長生、武漢生物2個批次的百白破疫苗不合格事件,引發了輿論的軒然大波。接種疫苗的絕大部分是小孩子,特別是百白破疫苗的接種對象是幾個月大的孩子,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違規生產疫苗行為性質惡劣、令人觸目驚心,家長的擔憂、民意的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人甚至指出,疫苗造假,與殺人無異!「亡羊」須知「補牢」,在民怨沸騰、萬民共憤的同時,特別應當高度警惕民意裹挾下謠言滿天飛造成的二次傷害,更應當以猛葯去痾、刮骨療毒的決心,完善疫苗管理體制、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上演,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其次,監管單位應當一查到底、「嚴罰重管」,讓不法企業聲譽掃地、讓不法商販傾家盪產。疫苗事關生命健康,質量安全容不得半點瑕疵,如果處罰只是「雨過地皮濕」,就形不成教訓、也構不成震懾。對非法的生產經營行為,要堅決「重拳治亂」,對不法企業要堅決納入「黑名單」,終身禁入;對不法商販,在嚴肅追究法律責任的同時,對違法所得一律追繳;對相關責任人,依法嚴肅問責、從嚴處理。只有「嚴罰重管」,才能形成有力震懾,使得相關企業不敢再去觸碰「紅線」。
再次,相關企業應當始終視疫苗安全為生命,守住起碼的道德底線,不能賺帶著血的黑心錢。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都必須始終認識到自己所生產和銷售的疫苗安全直接關聯著企業的生死存亡,視疫苗安全為企業的生命,不斷完善內控機制,以更嚴格的生產標准、更嚴厲的常態監管規范行業發展,保住公眾對疫苗的信任。
來源:網易新聞
❺ 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長春長生疫苗的背後是什麼
「從7月15日,國家食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指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行為,這是長生生物自2017年11月被發現疫苗造假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後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質量問題」。從此日起,長春長生公司的「假疫苗」事件一直不絕於耳。總理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倫道德底線,必須嚴查。事件結果及時公布,保障人民的知情權。此次事件,一方面彰顯了彰顯了我國政府很好的履行了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社會監督的有力。
一、知識介紹
(一)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此次事件首先體現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所以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葯養醫,健全葯品供應保障制度。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
(二)政府具有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
在此次事件中,政府的宏觀調控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說明了我國政府具有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
其中,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包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此次事件中,也同時體現了政府機構在疫苗生產、使用上的監管,需要更加有力度,對非法的經營行為需要重拳出擊,如果處罰只是蜻蜓點水,就形不成教訓,也構不成威懾。
第二,加強社會建設的職能,主要是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衛生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
(三)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此次疫苗事件的發生,凸顯了我國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弊端,需要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對於企業來說,不能為了追求利益,把兒童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當做是謀取非法利潤的代價,必須守住最起碼的道德底線。
二、習題展示
例:中央電視台曾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來生產葯用膠囊。「毒膠囊」事件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這啟示我們:
A.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B.完善市場法規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C.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D.強化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開展食品質量專項整治活動
答案:D。解析:企業經營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A錯誤;法制建設和信用建設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之本之策,B錯誤;市場調節具有積極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弊端,所以,不能完全依靠市場的調節,C錯誤;故本題答案選D。
三、考察形式
主要是結合案例考察政府的基本職能,或者是考察國家的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之間的關系。所以故各位考生在針對此知識的掌握要側重理解,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要素,根據材料選擇符合要求的答案。
❻ 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的董事長為什麼要生產劣質疫苗謀取暴利假公濟私到底其背後的隱情是
玉溪沃森的那批涉事疫苗,被攔截在上市之前。 中檢院認為該事件說明我國批簽發系統的敏感性很高,可以及時發現並有效防範產品出現系統性質量風險。然而,長春長生和武漢生物的兩批涉事疫苗是在上市之後被召回的,它們是如何通過批簽發的?所謂批簽發制度,是指自2006年1月1日,國內對全部上市疫苗實施的強制性檢驗、審核,每批疫苗出廠上市或者進口時都要進行。檢驗不合格或者審核不被批准,不得上市或者進口。 首先,疫苗生產企業必須對每一批上市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進行全部項目檢驗,自檢合格後報中檢院簽發上市;中檢院對企業報請批簽發的疫苗,每批都進行安全性指標檢驗,但對效價有效性指標,按國際通行做法隨機抽取5%進行檢驗。有效性的抽檢,則要復雜得多。疫苗檢測程序從小白鼠開始飼養的時候注射疫苗,最後評估效果,過程需要四到六個月時間,監管部門再檢驗四到六個月。檢測耗時一年,部分疫苗有效性只有兩年,疫苗實用性將大打折扣。疫苗有效性檢測在國內外都是一道坎兒。疫苗檢測程序耗時長,疫苗有效性有時限,因而,二者較量下來,有效性檢測只有以抽查方式完成。 經查批簽發記錄,這兩批次疫苗安全性指標符合標准,但沒有被選中抽檢有效性指標。由此,繞過了有效性抽檢,獲得批簽發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從發現問題疫苗後,時隔8個多月,吉林省食葯監局才在7月20日公布了對長春長生的處罰決定書。其中,只提到對企業的行政處罰內容,並沒有向公眾公布疫苗生產記錄、效價不合格原因、產品具體流向、產品召回情況等信息。正是這些關鍵又長期不透明的信息,掀起了這場涌動難息的輿論巨浪。來源: 財經網(北京)
❼ 如何對因問題疫苗被罰的長春長生進行徹查
因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而被國家葯監局調查的長春長生,7月18日收到了《吉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指出,長春長生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批號:201605014-01),經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檢驗結果為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對其罰沒344萬元。
效價不達標雖然只是影響防禦效果和持續時間,但疫苗沒有達到預期的預防目的,也對身體構成潛在威脅。已注射問題批次疫苗的兒童要不要補種或如何補種,應展開專業論證,並依據論證結論實施補救。
其次,細節徹查更需對疫苗生產各環節進行審視,看看哪個環節存在監管漏洞。此次發現問題主要歸功於葯品的飛行檢查制度。飛行檢查由於檢查時間機動,的確是確保葯品質量、震懾生產企業的重要監督手段。
但也要看到,疫苗是提前預防疾病,最忌憚監管存在時間差,飛行檢查固然是行之有效的監管辦法,卻屬於與疫苗的預防性質相沖突的事後發現。因此,對於疫苗生產企業暴露出的問題,還需通過徹查生產與監管細節找准漏洞,出台更多前置性監管方式,對事後監管形成補充。
來源:新京報
❽ 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為什麼必須對生物製品進行全程質量控制
謹防造假。
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是一件非常惡劣的事件,會影響到大眾的安全。為了防止類似的造假事件再次出現,長春葯監局表示:必須對生物製品進行全程質量控制,保證生物製品的質量和功效達標。
長生疫苗隸屬於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高俊芳,注冊地址:高新開發區越達路,經營范圍:疫苗的生產及相關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