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安全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對待生物武器的態度應明確而堅定,即
A、中美聯合聲明在任何情況下不發展、不生產、不儲存生物武器,並反對生物武器及其技術和設備的擴散,A正確;
B、中國政府的態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堅持四不原則(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實驗),不反對治療性克隆人,B錯誤;
C、對轉基因植物外源DNA要進行認真選擇,避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或過敏的蛋白質,C正確;
D、一旦發現轉基因生物出現了安全性問題,包括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要馬上停止試驗,並銷毀重組生物,D正確.
故選:B.
⑵ 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基於生物技術發展有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人們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所能造成的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技術或基因工程產品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轉基因食品、氨基酸﹑維生素、葯物,穿的轉基因棉花,用的各種各樣的基因工程酶制劑﹑增稠劑﹑有機酸﹑乳化劑,表面活化劑﹑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及調味料、合成靛藍、限制性內切酶等都無不滲透著基因工程的作用。基因工程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國對基因工程研究及其產品的應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視,實際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問題。生物安全性,簡單說,就是生物體對人體及生態系統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體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後對人和生態系統是否還依然安全。
⑶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安全的范疇主要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外來物種入侵、生物恐怖襲擊、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生物遺傳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流失。人們基於生物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廣義上: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它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國家社會、經濟、人民健康及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狹義上: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傳染媒介通過直接感染或間接破壞環境而導致對人類、動物或者植物的真實或者潛在的危險。
⑷ 如何理解生物技術食品的安全性
目前大多人所關注的是:遺傳重組食品的潛在致敏性以及潛在毒性。 們知道,任何一種生物的性狀都是通過蛋白質表現出來的,而蛋白質的生成則恰恰決定於 們將之改變的遺傳物質(簡稱dna吧,雖然可能不完善)。 們通過技術手段將外源dna—這種本不屬於目標物種的dna整合到了目標物種的dna序列中,從而產生 們人類想要目標生物產生的新性狀:高產、「完美」的營養比例、抗蟲等等。
然而,可能 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每個物種的dna序列都是一個整體,雖然可能其中只有1% 的dna是有意義的,但由於人類的干預,很有可能致使這個dna序列產生新的,且是人類預想之外的啟動子或者密碼子,從而產生目標之外的蛋白質乃至目標之外的新性狀。這就構成了一種潛在的威脅,在沒有進行完備的論證之前,都不能確定其是好是壞!同時,由於生物自身具有基因突變的可能,因此人類植入的外源dna也很有可能再帶給人類意想不到的「驚喜」。
⑸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
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環境安全
⑹ 什麼是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基於生物技術發展有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人們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問題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聯合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關於生物技術安全的特設工作小組,開始關注生物安全問題。國際上對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別重視是在1992年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此次大會簽署的兩個綱領性文件《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均專門提到了生物技術安全問題。從1994年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共組織了10輪工作會議和政府間談判,為制訂一個全面的《生物安全議定書》做准備,為了盡快擬定議定書初稿,還召開了4次關於《生物安全議定書》的「特設專家工作組」會議。1999年2月和2000年1月先後召開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特別會議及其「續會」,130多個國家派代表團參加會議討論有關問題。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生物多樣性公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終於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內羅畢開放簽署,其後從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簽署。
生物技術或基因工程產品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轉基因食品、氨基酸﹑維生素、葯物,穿的轉基因棉花,用的各種各樣的基因工程酶制劑﹑增稠劑﹑有機酸﹑乳化劑,表面活化劑﹑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及調味料、合成靛藍、限制性內切酶等都無不滲透著基因工程的作用。基因工程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如今世界各國對基因工程研究及其產品的應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視,實際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問題。
生物安全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規定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
生物安全法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領導,規定了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及其成員單位、協調機制辦公室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職責。
生物安全法完善了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基本制度。規定建立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風險調查評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發布制度、名錄和清單制度、標准制度、生物安全審查制度、應急制度、調查溯源制度、國家准入制度和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等11項基本制度,全鏈條構建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梁八柱」。
⑺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安全是指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以及轉基因生物的跨境轉移可能會對生物的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潛在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各類轉基因或生物體,釋放到環境中可能對生物多樣性構成潛在的風險與威脅。轉基因生物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以下幾點影響,第一是轉基因生物對目標生物的影響。第二增加目標害蟲的抗性。第三是轉基因生物體的抗逆性狀將會變成超伋雜草,從而影響威脅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長和生存。第四是對生物多樣性,現代環境的影響,破壞原有的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野生近緣種的遺傳多樣性。第五是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和影響。
⑻ 什麼是生物安全,其主要內容包括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安全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外物種入侵、生物恐怖襲擊、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生物遺傳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流失。
廣義上: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它是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國家社會、經濟、人民健康及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狹義上: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傳染媒介通過直接感染或間接破壞環境而導致對人類、動物或者植物的真實或者潛在的危險。
(8)生物技術安全性說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因工程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如今世界各國對基因工程研究及其產品的應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視,實際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問題。生物安全性,簡單說,就是生物體對人體及生態系統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體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後對人和生態系統是否還依然安全。
雖然有眾多爭議,基因工程的發展仍然日新月異,在有些國家,基因工程農產品已經上市,我國也很快會有基因工程農產品上市。應該說,只要完善基因工程操作和適當的法律法規,就能把基因工程的危險降至最小(如果有的話),更好地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