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1年生物中考模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動物的生活環境不同,其運動方式也不盡相同。家鴿的運動方式是 A.飛行 B.蠕動 C.游泳 D.攀援
2.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種類眾多的珍稀動植物。下列四種 動物中,哪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A.袋鼠 B.揚子鱷 C.北極熊 D.企鵝
3.小新同學最近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你可以推薦他多吃一些富含哪種維生素 的食物 A.維生素 A B.維生素 B C.維生素 C D.維生素 D
4.以下哪種說法不能正確描述生物進化的趨勢 A.從簡單到復雜 C.從水生到陸生 B.從低等到高等 D.從地下到地面
5.小麥中的澱粉是通過下列哪個生理過程製造的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光合作用
6.成熟的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 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請問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A.運載血細胞 B.運輸氧氣 C.吞噬病菌 D.止血和凝血
7.反射可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下列四種反射活動中,哪種屬於非條件 反射 A.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術 B.同學們聽到預備鈴聲後走進教室准備上課 C.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吮吸 D.小明聽到老師叫他的名字後站起來回答問題 8.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以下各組性狀中,屬於相 對性狀的是 A.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 C.菜豆的圓粒和豌豆的高桿 B.羊的黑毛和短腿 fc1 D.兔的白毛和貓的白毛
9.小皓和他的表妹去登記結婚,被告知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原因是近親
結婚 A.後代都會得遺傳病 C.後代長相都很難看 B.後代都會得艾滋病 D.後代得遺傳病的可能性增加
10.青蛙的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其幼體蝌蚪生活在 A.陸地 B.水中 C.空中 D.水中或陸地上
11.牛奶的保鮮可以選用以下哪種方法 A.巴氏消毒法 B.曬干法 C.煙熏法 D.腌製法
12.下列疾病中,不屬於傳染病的是 A.近視 B.流行性感冒 C. 「非典」 D.艾滋病
13.使用普通光學顯微鏡時,轉動下列哪個結構,能較大范圍地升降鏡筒 A.轉換器 旋 14.自然選擇學說是由哪個科學家提出的 A.巴斯德 B.達爾文 C.孟德爾 D.牛頓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細准焦螺
15.科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將生物分成若干個界,每個界又被分為六 個更小的等級:門、綱、目、科、屬、種。其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A.界 B.門 C.屬 D.種
16.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種生物將牛奶經過發酵而成的 A.白蘿卜 B.病毒 C.乳酸菌 D.香菇
17.進入青春期後,人體會出現一系列正常的生 理現象,如女孩會出現 A.長胡須 B.喉結突出 C.遺精 D.月經
18.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的時期,需要多種營養物質。請為自己選擇一份 既合理又經濟實惠的午餐食譜 A、牛奶一盒,雞蛋一個,冰淇淋一杯 B、米飯一碗,炒肉片一份,紅燒帶魚一塊,豆腐湯一碗,青菜一份,水果一 個 C、肉包一個,紅燒肉一份,可樂一瓶,巧克力一塊
D、米飯一碗,龍蝦一隻,草魚一隻,燒雞一隻,肉片湯一碗,青菜一份 19.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下列選項中屬於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熬夜學習到凌晨 C.為減肥不吃早飯 B.為忘掉憂愁而酗酒 D.不挑食,合理營養
20.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而成。以下屬於器官的是 A.口腔上皮細胞 B.肌肉組織 C.肝臟 D.神經系統
21.對人的性別起決定作用的是 A.細胞膜 B.性染色體 C.細胞質 D.線粒體
22.科學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擾素基因植入煙草細胞中的 DNA 分子上,使煙 草獲得了抗病毒的能力。這個事實說明,DNA 上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是 A.基因 B.糖類 C.脂肪 D.蛋白質
23.關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麻雀會偷吃糧食,所以應當斬盡殺絕 B.建立自然保護區 C.不經論證引進一些外來物種 D.捕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製造葯物 24. 如圖一表示澱粉、 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 中各部份被消化的程度。 請據圖判斷: 澱粉開 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A.口腔 B.食道 C.小腸 D.大腸
25.煤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它主要是由以下哪種古代植物的遺體在地層中經 過漫長的年代形成的 A fc1 ??藻類植物 二、非選擇題: 26.某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這種現象說明 植物生活需要 。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7. 2000 年的世界衛生大會決定把每年 6 月 14 日正式定為世界獻血者日。我 國從 1998 年 10 月 1 日開始實行 意義的獻愛心活動。 獻血制度。我們應該積極參加這種有
28.母愛是偉大的,母親的辛苦是從十月懷胎開始的。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的場所 是 。
29.如圖二,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
。
該器官中的瓣膜能起到防止血液的作用, 因此血液在該器官中是從 流向心室。
30.科學家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將其分為兩類: 一類是無脊椎動物; 另一類是 於 動物。 動物。 常見的蝗蟲屬
31.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注射水痘疫苗可使人不患水痘,這種 免疫屬於性 免疫。
32.生活中,人的手偶然被針扎到,會迅速縮回,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 為 ,完成這一生理現象的神經結構是 。
33.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要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他們給種子萌發提供的必要外界 條件是:充足的空氣、適量的 條件,種子都不能萌發。 34.食物中含有糖類、 質。其中, 、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 、適宜的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外界
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 植物。松的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 植物。
35.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 被,松屬於種子植物中的
36.春天到來,花紅柳綠。圖三是「花 發育成果實」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桃的果實是由雌蕊中的 的, 種子是由雌蕊中的 發育來 發育來的。
37.請你來判斷:(正確的打「√」 ,錯誤的打「×」) ⑴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 )
⑵科學家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⑶我們一定要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⑷所有的細菌都能使人和動植物患病 ⑸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⑹只有昆蟲才能在天空中飛行
( ( ( ( (
) ) ) ) )
38.請你觀察圖四,將雞卵的結構和相應的 功能用線連接起來:
卵殼 卵黃 胚盤 氣室
為胚胎發育提供主要營養 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 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氧氣 起保護卵細胞的作用
39.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圖五是一個植物細胞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⑴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庫是 ⑵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A〕 。 。 。
40. 你和你的同齡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長發育時期——青春期。 在青春期, 男女同學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發生著顯著的變化,你感受 fc1 到這些變化了 嗎? 請分析圖六並回答下列問題。
⑴從圖六-A 的曲線可知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的身高生長速度 ⑵從圖六-B 的曲線可知進入青春期後,男性的 和女性的卵巢迅速發育。 。
⑶從圖六中可知女性進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比男性來得 41.閱讀下面《蛇與莊稼》的故事,然後回答問題。
廣東沿海曾經發生了一次海嘯,許多田地被海水淹沒了。洪水過後,那兒的 莊稼總得不到好收成,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即使風調雨順,也不見起色。後來, 老農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託人去外地買了一批蛇回來,把蛇放到田裡。說也 奇怪, 那一年莊稼就獲得了豐收。 大家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 老農把秘密說破了, 原來那場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給淹死了,田鼠卻游到樹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 命。後來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裡糟蹋莊稼,沒有蛇來捕捉它們,它們又繁殖 得特別快,莊稼都讓田鼠給糟蹋了。現在田裡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讓蛇給吃掉 了,因而莊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⑴故事中的田地是一個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 構成食物鏈。請寫出故事中的食物鏈。( ⑵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這條食物鏈中的 ⑶該食物鏈中的蛇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 )→( )→( 。 者。 )
⑷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當外來干擾超 過這個限度,將會破壞生態系統的 。
42、下圖是人的生殖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示意圖(不完整)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圖中的「 」 代表染色體,A 和 a 代表 ⑵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過程中,體細胞中的每對染色體中的條進 入精子(或卵細胞) ⑶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的特點是。
⑷若圖中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男孩,請寫出下列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 受精卵,母親的體細胞,父親的體細胞 XY;精子,卵細 胞 X。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8.A 15.D 22.A 2.B 9.D 16.C 3.C 4.D 5.D 6.B 7.C 14.B 21.B
10.B 11.A 12.A 13.C 17.D 18.B 19.D 20.C
23.B 24.A 25.B 27.無償 30.脊椎 無脊椎 28.子宮 31.特異
二、非選擇題: 26.水 29.心臟 32.反射 倒流 反射弧 心房
33.水溫度 35.被子 裸子 ⑷ × 36.子房 ⑸ √ 胚珠 ⑹ ×
34.脂肪 蛋白質 37.⑴ √ 38. 卵殼 卵黃 胚盤 氣室 39.⑴ 細胞核 ⑵ √
⑶ √
為胚胎發育提供主要營養 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 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氧氣 起保護卵細胞的作用 ⑵ 細胞膜 ⑶ 葉綠體 ⑵ 睾丸 田鼠(鼠)→蛇 ⑶ 消費 ⑷ 平衡(穩定) ⑶ 小(早)等
40.⑴ 加快(相近答案也可) 41.⑴ 莊稼(草、植物)→ ⑵ 莊稼(草、植物)
42、 (1)基因 (2) 一 (3)一條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 (4)XY XX Y
備註:不知道這套八年級會考試題能不能幫助你
⑵ 在生物教學中如何進行前測後驗1+1教學
如今的課堂教學,教學手段層出不窮,教學資源異彩紛層,人人都充溢著新課改的激情。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各種方式自主學習,完成教學目標的知識建構。在這種新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啟發誘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力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要與新課程同行,與學生共同成長,
教師狠抓課堂建設和教學水平,最終形成了七十九中獨特的前測後驗一加一教學模式,我們八年級生物組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自己的教法,對這種模式深入理解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何謂「前測」
課堂前測是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上課前的一段時間內,通過不同的調查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預備和相關方法的預先測試,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相應的課堂教學策略。(1)課堂前測的目的
為了在教學中做到心中有學生,教學設計有依據,需要我們走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認知狀況,以細致詳實的前測來加強教學活動設計的實效性。課堂是由教師設計並負責組織施教的,教師課上的自主權要比學生的自主權大得多,基於此,開展課堂前測,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也就是了解學生的前概念,這樣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開展饒有興致的學習;選擇適當的前測方法,從而切實可行地思考更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策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選擇合適的課堂前測方式對於提高「做中學」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課堂前測的設計原則A、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 B、根據學生上節所學的知識或者本節即將新學的內容 C、了解學生的思維起點(3)選擇合適題型。教師自編前測題
常採用兩種最常用的題型: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客觀性試題一般來說,它以下列形式出現:是非、選擇、填空、連線、識圖、課下做實驗等。客觀性試題最突出的優點是測題編制容易標准化,評分更具客觀性,評分的信度與公正性得到提高。主觀性試題即傳統的問答式測驗題,學生可以根據測驗提出的問題自由作答,不受格式的限制。它包括問答題、論述題和實驗匯報等基本形式。主觀性試題的優點是出題容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還能減少學生純粹猜測答題的可能性。(4)測驗的形式:出現在導學案的前部分,生物課堂上,我們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形式靈活多樣,即可口頭提問,採取搶答,集體答,指名答等等。(5)前測的作用
前測為教師進行有效而合理的教學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前測可幫助教師盡可能充分的做好課堂預設;前測為處理生成性問題做好准備
(三)前測是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參照,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
二 、何為「後驗」
「後驗」是課堂尾聲,其主旨不在於檢測學生成績,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本節課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並進一步發現並解決學生在學習後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設計的檢測題要緊緊圍繞學習目標,以學習重難點為主,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檢測出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能力,同時還可以發現教與學中的薄弱環節,以便隨時改進。當堂檢驗,就是本節課學了什麼、教了什麼、練了什麼就檢驗什麼。這樣,既能及時有效的檢測出學生當堂的學習情況,又利於教師適時調控教學、指導課後輔導、充實作業題庫;又達到了有效反饋矯正學生學習情況,充分滿足學生的成功慾望,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時效性。
「後驗」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基礎闖關、能力升級、創新應用等等。
首先,基礎闖關這一環節的習題在設計時,要照顧到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完成,提問時,盡量讓基礎差的學生來回答,讓他們也能體會的成功的樂趣,對學習生物知識有興趣。
其次,能力升級這一環節的習題在設計時,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讓中等以上的學生都能完成,提問時,盡量讓中等生來回答,讓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最後,創新應用這一環節的習題在設計時,要照顧到優秀生,力爭讓優秀生能有一個拔高的機會,讓他們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
總之,後驗習題的設計要讓課堂練習更加的科學,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實現鞏固新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 、何為「一加一」
對於「一加一」的理解,應該是在前測後驗教學模式的指導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個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 、學科特點、學生特點等多方努力,真正的講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教學方式,同時又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主動性,擴大學生的發散思維,給予教師更多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真正的實現「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最終實現「百花齊放, 殊途同歸」的教學目標。(1)教師點撥和學生自主學習「1+1」《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的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課上最好的「主導」作用在於教師的「點撥」作用,教師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望,進入自學狀態,然後教師教給學生自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在引導自學的過程中,又提出新的問題,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新的求知慾望,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學……「環環激趣,層層設疑,分步實施,點撥自學」。在新舊知識的沖突中,學生為探索新知識,滿足求知慾望,積極主動地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又產生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再一次進行自學……「積極探索,主動自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是學生「自學」的特點。語文課堂要求教師的點撥與學生的自學達到最佳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兩個作用,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2)同桌討論或小組合作「1+1」。
這樣的形式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同桌討論和小組合作學習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突破了單純的師生交流,使學生有較多的參與機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的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二是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小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為學困生創造發問的機會,在優生幫助下達到求知的目的,優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是自己學到的知識條理化,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中等生如魚得水,在他人啟發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從而達到一種「人人求進步,人人求發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3)實驗教學中優秀生和學困生「1+1」學生實驗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准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與探究」,而學生分組實驗正是這種學習方式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落實「雙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學生實驗中,將優秀生和學困生分成一組,讓那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的觀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鍛煉與提高。
總之, 前測後驗「1+1」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轉變了教師的觀念,只有教師善思,學生才能善思,只有教師求新,學生才能求新。善思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思考,不斷改進課堂前測題,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思維起點,不斷創新,改進課堂教學設計,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⑶ 七年級生物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答案人教版
《知識與能力訓練•生物學》七年級上冊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基礎練習
1.D 2.B 3.C 4.A 5.B 6.D 7.A 8.B 9.B 10.B
能力提高
11.C 12.C 13.(1)生長與發育現象。 (2)生殖現象。 (3)遺傳現象。 (4)變異現象。 (5)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14.(1)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2)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3)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15.生物有:老樹、昏鴉、瘦馬、人; 非生物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夕陽、天涯。
拓展練習
16.是生物。證據是能夠吸收人們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陽光,使自身產生大量營養物質並且排出氧氣,凈化太空飛船中的空氣。它還能利用一分為二的方式進行繁殖,一晝夜產生
2~3代。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
基礎練習
1.A 2.A 3.B 4.B 5.C 6.D 7.A 8.B 9.A 10.A
能力提高
11.D 12.C 13.A—b, B—c, C—a
14.(1)植物:銀杏樹、海帶、白菜; 動物:鯽魚、奶牛、螞蟻; 其他生物:木耳、大腸桿菌。 (2)水生生物:海帶、鯽魚; 陸生生物:銀杏樹、木耳、奶牛、螞蟻、白菜、大腸桿菌。 15.答案提示:近視率=近視人數÷班級人數×100%
拓展練習
16.(1)調查目的:調查清楚寵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寵物向人類傳播疾病。
(2)調查方式:採用訪談法、查閱資料等。
(3)調查對象:飼養的寵物。
(4)調查范圍:所有的寵物。
(5)調查方案:①制訂調查計劃;
③設計合理的調查路線;
⑤歸類、整理分析。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基礎練習
1.D 2.A 3.B 4.A 5.C 6.A 7.D 8.A 9.D 10.C
能力提高
11.A 12.D 13.(1) — D, (2)—
B, (3)— A,
(4)— C
14.開放性試題,回答正確即可。要點:人類對野生動物濫捕濫殺,造成某些動物種類和數量減少,最終會破壞生態平衡。
15.作出假設: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合理即可)
設計方案:(2)明亮 陰暗 實驗結論:光 陰暗 光照
拓展練習
16.(1)B 因為B耳小、短,熱量不易散失。 (2)生存環境
(3)減少甚至滅絕。 (4)植樹造林,減少廢氣排放(開發綠色能源等)。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基礎練習
1.D 2.C 3.B 4.D 5.D 6.B 7.B 8.D 9.C 10.C
能力提高
11.C 12.B 13.(1)分解者 (2)太陽能(或太陽、陽光) (3)不正確。因為生產者的主要特點是能夠製造有機物,而人不能。
14.(1)濕潤 (2)土壤濕度(或濕潤土與干土)。 (3)光、空氣、溫度(任答兩個即可,或答其他兩個合理答案亦可)。 (4)分解
15.(1)5 草→鼠→蛇→鷹。 (2)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3)草 鷹 (4)在短期內增加。
拓展練習:
16.(1)浮游藻類是生產者;浮游動物、魚、蝦、貝、鯨等動物是消費者;細菌是分解者。
(2)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水的溶解氧;藻類還會產生一些毒素,動物攝食這些藻類後,其毒素會積聚在動物體內。這些都會危及動物生存。
(3)藻類毒素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富集),體型越大的魚類,越位於食物鏈的後端,積聚的毒素濃度越高(或在同種魚類中,魚體越大,生活時間越長,攝食量越大,積聚的毒素濃度越高)。
第三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基礎練習
1.C 2.A 3.B 4.D 5.D 6.A 7.D 8.D 9.A 10.D
能力提高
11.生物圈 12.森林 濕地 13.(1)—③, (2)—①, (3)—②, (4)—⑥, (5)—④, (6)—⑤
拓展練習
14.(1)亂砍伐樹木,森林大面積消失; (2)過度放牧,草原沙漠化; (3)河流、湖泊污染,出現「赤潮」等。
第一單元測驗題答案
一、選擇題
1.D 2.B 3.D 4.D 5.B 6.D 7.D 8.C 9.D 10.C
11.D 12.A 13.B 14.D 15.D 16.B 17.B 18.B 19.C 20.A
21.D 22.B 23.C 24.B 25.B 26.B 27.C 28.A 29.A 30.B
31.C 32.A 33.D 34.A
二、簡答或填空題
35.(1)生長發育 (2)繁殖 (3)應激性
36.× √ √
37.(1)草莓 (2)楊桃 (3)楊梅
38.調查目的 調查對象 調查方案 抽樣調查 記錄 整理 分析
39.(1)ABCDEKL (2) ACDE BKL
40.(1)對照(對比) (2)A (3)遵循生物鍾,少熬夜,避免造成對身體不必要的傷害。
41.(1)中午 (2)實驗缺乏對照。
42.(1)1 (2)水、空氣 (3)根部不能進行呼吸作用。 (4)樣本(或大蒜幼苗)數量少。
43.①× ②√ ③× ④× ⑤×
44.(1)生產者 消費者 (2)調節
45.(1)3 食物網 (2)草→鼠→鷹 (3)鷹 (4)失去自我調節能力。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基礎練習
1.見課本37頁 圖2-1 2.C 3.C 4.D 5.D 6.C 7.C 8.A 9.A 10.C
能力提高
11.(1)物鏡 目鏡 反光鏡 光圈 (2)粗准焦螺旋 細准焦螺旋
12.(1)A
(2)C (3)A 13.C
14.D 15.2 16
拓展練習
16.左上方 右下方 pbdq 17.污點 氣泡 18.順
第二節 植物細胞
基礎練習
1.D 2.B 3.B 4.B 5.B 6.D 7.C 8.C 9.C 10.B
能力提高
11.透明 12.切片、塗片、裝片 13.載玻片 蓋玻片 14.D 15.B
16.④②③⑤①
拓展練習
17.見課本45頁圖2-2
第三節 動物細胞
基礎練習
1.C 2.C 3.B 4.A 5.A 6.C
能力提高
7.生理鹽水 內壁 載玻片 生理鹽水 蓋玻片 氣泡 碘液 顯微鏡
8.(1)乙 (2)[1]細胞壁 (3)[2]細胞膜 (4)[4]細胞核 (5)[5]液泡
9.清潔口腔,減少雜質。
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生活狀態,防止口腔上皮細胞變形或破裂。
拓展練習
10.(1)乙 (2)①甲, 重新蓋蓋玻片,注意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放下。避免產生氣泡。 ②丙,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凈。 ③丁,重新蓋蓋玻片,之前注意用牙簽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反復蘸幾下,使口腔上皮細胞分散開來。
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
基礎練習
1.B 2.B 3.D 4.C 5.C 6.A 7.D 8.B 9.D 10.D
能力提高
11.葉綠體 線粒體 12.光能 化學能 有機物 有機物 化學能
13.D 14.A 15.線粒體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生命活動旺盛的部位,細胞內的線粒體多,提供的能量就多,說明細胞的結構與其功能是相適應的。
拓展練習
16.(1)3
(2)B
A C B (3)小羊多莉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於B「媽媽」。
(4)遺傳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第二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基礎練習
1.C 2.D 3.D 4.D 5.B 6.A 7.D 8.D 9.C 10.A
能力提高
11.C 12.A
13.(1)生長 分裂 (2)染色體
拓展練習
14.(1)核酸 蛋白質 (2) 染色體、DNA、基因 (3) 相同 復制
第二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基礎練習
1.C 2.D 3.A 4.C 5.A 6.B 7.D 8.D 9.C 10.B
能力提高
11.C 12.A 13.(1)分裂 數目 (2)生長 體積 (3)分化 組織
拓展練習
14.(1)分裂 分化 (2) 神經 結締 (3) 器官 系統
第三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基礎練習
1.C 2.A 3.B 4.C 5.D 6.C 7.C 8.C 9.B 10.B
能力提高
11.C 12.B 13.(1) 保護 (2)營養 (3)輸導 (4)器官
拓展練習
14.(1)細胞液 液泡 (2) 保護 營養 (3) 輸導 (4)組織 器官
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基礎練習
1.D 2.C 3.C 4.A 5.A 6.B 7.A 8.B 9.D 10.A
能力提高
11.D 12.B 13.B 14.(1)[7]纖毛 (2)[9]口溝 [10]食物泡 (3)[8]表膜
(4)[6]胞肛
拓展練習
15.提示:(1)為什麼培養液表層草履蟲數量最多?
(2)表層水溫比底層高,表層水中含氧量多,表層光照充足,表層食物多……
(3)方案需針對假設而定。如設置不同的溫度環境,觀察什麼樣的溫度條件更適合草履蟲生活。
第二單元測驗題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C 4.C 5.A 6.B
7.C 8.C 9.D 10.B
11.D 12.C 13.A 14.C 15.C 16.C 17.C 18.B 19.D 20.B
21.A 22.D 23.D 24.B 25.D 26.C 27.A 28.D 29.C 30.B
31.D 32.A 33.C 34.A 35.C 36.C 37.D
二、簡答或填空題
38.(1)[2]細胞膜 [4]細胞核 [6]細胞質 (2)[1]細胞壁 [3]葉綠體 [5]液泡
39.(1)細胞壁 (2)細胞膜 (3)細胞質 (4)細胞核 (5)液泡
40.(1)細胞核 (2)DNA 蛋白質 DNA (3)基因 (4)D
41.(1)基因 (2)染色體 細胞膜
42.(1)②→③→① (2)細胞質 線粒體 (3)BAC
43.(1)分裂 分化 組織 (2)甲
44.(1)表皮 保護 (2)輸導
導管 篩管 葉脈 (3)葉肉
營養 (4)器官
45.(1)5 5 (2)酵母菌 草履蟲 衣藻 眼蟲 變形蟲 (3)一個細胞 單細胞生物 放大鏡 (4)水 其他生物體上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基礎練習
1.D 2.D 3.B 4.A
5.D 6.C 7.D
8.D 9.D
10.C
能力提高
11.A 12.B 13.B 14.葉 莖 根 蕨類 孢子
拓展練習
15.(1)洗滌劑是否影響種子的萌發及生長? (2)生長受到抑制 (3)對照
第二節 種子植物
基礎練習
1.B 2.C 3.B 4.B 5.C 6.B 7.A 8.B 9.B 10.B
能力提高
11.D 12.A 13.(1)A
(2)CBAD 14.種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果皮
裸露 綠色開花植物 15.被子 藻類
拓展練習
16.(1)E子葉 J胚乳 (2) 子葉 胚乳 (3) 胚乳變藍色 澱粉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基礎練習
1.D 2.B 3.D 4.A 5.A 6.A 7.C 8.A 9.C 10.B
能力提高
11.A 12.C 13.(1)2號花盆的水應該適量 (2)光照對綠豆發芽沒影響
14.(1)沒有充足水分 沒有充足空氣 沒有適宜溫度 (2)胚不完整或死亡
15.(1)水分 (2)胚根 胚芽 胚軸 (3)根 胚芽
拓展練習
16.(1)種子萌發需要水 (2)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空氣 (3)增加一個與B相同的裝置,並在裝置外罩上一個不透光的箱子。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基礎練習
1.D 2.D 3.B 4.C 5.A 6.D 7.D 8.B 9.A 10.A
能力提高
11.A 12.B 13.(1)[2]分生區 [3]伸長區 (2)[1]根冠 [4]成熟區 增大和土壤接觸面積 14.(1)[A]生長點 (2)芽軸 莖 (3)[E]芽原基
15.(1)蒸餾水中沒有無機鹽 (2)對照 (3)植物的生活需要無機鹽
拓展練習
16.A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基礎練習
1.A 2.A 3.A 4.C 5.A 6.D 7.B 8.C 9.D 10.B
能力提高
11.A 12.C 13.果皮 種皮 胚 14.(1)雄蕊 雌蕊 (2)[6]花葯 傳粉
(3)[3]子房 [11]胚珠 受精卵 15.(1)花粉 花粉管 (2)子房壁 (3)胚
(4)精子
拓展練習
16.猜想二:顏色有關
實驗步驟及操作:蜂蜜,掛在樹枝上。
需要記錄的數據:蜜蜂數
第三單元(第一、二章)測驗題答案
一、選擇題
1.D 2.D 3.B 4.A 5.C 6.A 7.B 8.D 9.B 10.B
11.C 12.B 13.B 14.C 15.C 16.C 17.B 18.C 19.A 20.C
21.C 22.B 23.B 24.C 25.D 26.A 27.D 28.D 29.B 30.A
31.B 32.C 33.B 34.D 35.B 36.A 37.A 38.C 39.B 40.C
41.C 42.D
二、簡答或填空題
43.(1)腎蕨 油松 向日葵 (2)孢子 (3)葫蘆蘚
44.(1)果皮 種子 果皮 果實 被子 (2)果實 種子 裸子
45.(1)①②④⑤ ⑦⑧⑨⑾ ④⑦ ②⑨ (2)⑤ ⑾ (3)⑩
46.(1)沒有充足的空氣 沒有適宜的溫度 (2)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3)胚不完整(或死亡或處在休眠期)
47.(1)頂芽 側芽 (2)[1]生長點 (3)[3]幼葉 [4]芽軸
48.(1)①④⑤ ② (2)傳粉 (3)⑥ (4)嫁接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基礎練習
1.D 2.A 3.D 4.B 5.D 6.B 7.D 8.B 9.D 10.D
能力提高
11.C 12.C 13. (1)輸導 營養 (2)柵欄組織葉綠體較多 (3)[5]葉脈 導管
(4)氣孔 [7]保衛細胞 14.(1)D (2)A (3)B、C
C (4)下表皮上的氣孔多於上表皮的氣孔。 15.(1)原始海洋 (2)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 (3)植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同 (4)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5)工業用水要加大循環使用力度;農業用水要改漫灌為滴灌溉;生活用水要節約等。
拓展練習
16.(1)蒸騰作用 白天,用乾燥的密封塑料袋罩住一正常生長的帶葉枝條放在光下,一段時間後發現塑料袋的內壁上出現了小水珠,證明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體外。(2)細胞壁薄,細胞質少,液泡大。 (3)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穩定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基礎練習
1.C 2.A 3.D 4.A 5.C 6.B 7.D 8.C 9.B 10.A
能力提高
11.C 12.D 13.(1)②⑦③⑥⑤④⑤① (2)要點:葉片見光部分產生澱粉,澱粉遇碘變藍(或未見光部分沒有產生澱粉,所以遇碘不變藍) 14.(1)黃白色 (2)澱粉
無葉綠體 (3)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15.(1)對照 (2)D (3)① 光(光照) ②葉綠體
拓展練習
16. 答案提示:將不透光而又不怕水浸的材料剪成「福」字,貼在正在生長的果實表面。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基礎練習
1.B 2.A 3.D 4.B 5.B 6.C 7.A 8.D 9.C 10.D
能力提高
11.A 12.C 13.二氧化碳(和)水; 葉綠體 光 有機物(澱粉)(和) 氧氣;化學能 有機物(澱粉) 14.(1)二氧化碳 (2)使植物葉片中的澱粉運走耗盡
(3)對照 (4)
15.(1)二氧化碳 有機物 (2)蒸騰 水蒸氣
拓展練習
16. 答案提示:金魚藻和光源的距離越近其產生的氣泡數目越多;光照越強烈,光合作用越強。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基礎練習
1.B 2.C 3.A 4.B 5.A 6.D 7.D 8.C 9.B 10.A
能力提高
11.C 12.D 13.植物呼吸釋放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變渾濁 氣孔 光合
14.(1)氧氣 (2)光合 對照實驗 光 (3)蒸騰 木質部 (4)呼吸 二氧化碳
15.(1)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擾。 (2)C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可以通過控制水流的速度來控制空氣通入的速度。/可以收集氣體。/防止外界的氣體從右側進入C裝置等。(答出一點即可)
拓展練習
16.(1)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2)蒸騰作用
(3)減弱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基礎練習
1.A 2.B 3.D 4.C 5.B 6.B 7.D 8.A 9.A 10.C
能力提高
11.C 12.A 13.0.145公頃 1/4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5.(1)降低大氣溫度、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光合 蒸騰
(3)植被的種類。
拓展練習
16.(1)破壞環境,亂砍濫伐樹木,將使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失去生存的家園。 (2)提示:①現在最流行的是駝峰;/ ②嘿,駱駝老弟,我們越來越像你了;/ ③敢問家在何方?/ ④在「沙球」上的生活。
第三單元(第三、四、五、六章)測驗題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B 4.D 5.C 6.D 7.A 8.C 9.D 10.D
11.B 12.C 13.D 14.A 15.C 16.C 17.B 18.D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D 26.D 27.A 28.C 29.D 30.B
31.B 32.C 33.B 34.D 35.A 36.D 37.C 38.B 39.B 40.A
二、簡答或填空題
41.(1)表皮 葉脈 葉肉 (2)氣孔 保衛細胞 控制氣孔的開閉 (3)葉綠體
光合作用 (4)導管 篩管 水分 無機鹽 有機物
42.(1)葉綠體 氧氣 (2)光 (3)合理密植
43.蒸騰作用 水(水分)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44.(1)人工輔助授粉 (2)合理密植 (3)根部盡量多帶土,以保護幼根和根毛或去除部分葉片,減少蒸騰作用
45.(1)無機鹽的吸收 (2)呼吸 土壤溶液濃度大於根毛細胞液濃度 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 低溫
46.(1)三(或3) (2)①甲組:陰暗、適宜的溫度 乙組:光照充足、適宜的溫度
②同樣材料(同樣多株韭苗或同樣多株蒜苗) (3)甲組:變黃 乙組:變綠
47.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或光合作用的原料) 20℃ 使呼吸作用減弱,減少有機物消耗(或降低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消耗)。
48.(1)蒸騰 (2)氧氣 光合 (3)二氧化碳 呼吸
49.植物呼吸釋放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變渾濁 氣孔 光合
50.草原 荒漠 熱帶雨林 落葉闊葉林 常綠闊葉林 針葉林
期末綜合評估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B 2.B 3.C 4.A 5.A 6.D 7.B 8.D 9.B 10.A
11.D 12.C 13.B 14.D 15.A 16.C 17.B 18.B 19.A 20.B
21.C 22.D 23.C 24.D 25.A 26.B 27.D 28.C 29.D 30.C
31.B 32.C 33.D 34.B 35.C 36.A 37.C 38.C 39.C 40.A
41.C 42.B 43.D 44.C 45.A 46.C 47.D 48.A 49.B 50.B
51.A 52.A 53.D
54.(1)—C (2)—A (3)—D (4)—E (5)—B (6)—G (7)—F
二、簡答或填空題
55.(1)ABC (2)①②④ ③ (3)基因檢測
56.(1)減少誤差,使結果更准確真實可靠。 (2)牆角處、磚塊下等潮濕 (3)1
有光和無光 (4)高溫 低溫 溫度 (5)乾燥 潮濕 水分 (6)把鼠婦放回適宜它們生存的環境中。 關愛生命,愛護動物。
57.綠色植物 較弱
58.(1)5 草→鼠→蛇→鷹 (2)捕食關系 食物網 物質和能量
(3)相對穩定 自動調節能力
59.(1) 甲 (2)[1]細胞膜 [2]細胞核 (3)[5]染色體 相同 (4)葉綠體
60.(1)受精卵 (2)細胞分裂 染色體 (3)細胞分化 (4)系統 (5)消化
61.(1)細胞分裂 細胞生長 細胞分化 (2)分化 (3)保護 營養
62.(1)水 [7]纖毛 (2)[9]口溝
[10]食物泡
(3)[8]表膜
(4)[1]收集管
[2]伸縮泡 (5)[6]胞肛 (6)葉綠體 消費者 (7)上 氧氣
63.(1)松、銀杏 裸子植物 (2)蘋果、梨 保護種子、幫助種子傳播
(3)胚 胚被破壞
64.(1)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水分 (2)2 3 (3)沒有適宜的空氣
65.(1)控制變數法 (2)對照 (3)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66.(1)子房壁 珠被 卵細胞 胚珠 果實
種子 (2)①
⑤
67.(1)水分 無機鹽 導管 (2)氣孔 二氧化碳 (3)有機物 篩管
(4)氣孔 蒸騰
68. (1)土壤中的無機鹽被柳樹吸收 (2)光照、二氧化碳和溫度等(至少答出2條)
(3)光合作用的原料 蒸騰作用 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69. (1)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2)植物在黑暗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裝置中的氧氣被用盡,小白鼠由於缺氧而死亡; 延長 氧氣
70.炎熱、 濕潤
⑷ 高中生物測試題的命題原則有哪些
主要以必修為主、但在必修中又以遺傳和細胞學為主、其餘的便是細胞結構等、
⑸ 高中生物各章知識點總結及一些典型例題。
先找了第一冊的資料:
高中生物復習資料
緒論
§1、生物學: 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B)生物的基本特徵:(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礎。 物質基礎是構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結構即病毒結構。
2、都有 。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本質的特徵。區別:細胞增殖是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3、都有 。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發生一定的反應。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動,利用黑光燈捕蟲,動物躲避敵害。區別:反射是多細胞高等生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發生的反應。
4、都有生長、 。生物生長的過程中伴隨著發育,發育後又能繁殖後代,保證種族延續。
5、都有 和 遺傳使物種基本穩定,變異使物種進化。
6、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又能影響環境。(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3、(A)生物科學的發展 三個階段: 階段; 階段; 階段;
細胞學說: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內容:細胞使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意義: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4、(A)當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1、 微觀方面:從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質。 生物工程實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級菌
2、 宏觀方面:生態學——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關系。 生態農業
§5、(A)學習生物學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1、(B)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體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鐵門))
植物缺少 (元素)時花葯花絲萎縮,花粉發育不良。(花而不實)
3、統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B)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物: ①水(約60-95%,一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無機鹽(約1-1.5%)
有機物: ③糖類 ④核酸 (共約1-1.5%) ⑤脂類(1-2%)
⑥蛋白質(約7-10%是一切活細胞有機物含量最多的,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
§3、(C)水在細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對生物的意義
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自由水:(佔大多數)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幼嫩植物、代謝旺盛細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劑 ②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的廢物③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C)無機鹽離子及其對生物的重要性
1、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
2、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細胞形態、滲透壓、酸鹼平衡)如血液鈣含量低會抽搐。
§5、(C)動植物體內重要糖類、脂質及其作用
1、糖類 C、H、O組成 構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質
種類: ①單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脫氧核糖(構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麥芽糖(植物); 乳糖(動物)
③多糖:澱粉、纖維素(植物); 糖元(動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類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陽光
2、脂質 由C、H、O構成,有些含有N、P
分類: ①脂肪:儲能、維持體溫 ②類脂:構成膜(細胞膜、液泡膜、線粒體膜等)結構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維持新陳代謝和生殖起重要調節作用 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6、(C)蛋白質的化學結構、基本單位及其作用
蛋白質 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單位:氨基酸 約20種 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並且他都連結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結構通式: 肽鍵: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分子式
有關計算: 脫水的個數 = 肽鍵個數 = 氨基酸個數n – 鏈數m
蛋白質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個數 - 水的個數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2.催化作用,即酶
3.運輸作用,如血紅蛋白運輸氧氣 4.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7、(C)核酸的化學組成及基本單位
核酸 由C、H、O、N、P元素構成 基本單位:核苷酸(8種)
結構: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鹼基(有5種)A、T、C、G、U
構成DNA的核苷酸:(4種) 構成RNA的核苷酸:(4種)
§8、(C)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9、(A)多種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10、(B)生物組織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顏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物產生特定顏色。
還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磚紅色沉澱 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 (注意: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B)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黴菌、蘑菇)及動、植物。(有真正的細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支原體。(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註: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是真核。
§2、(C)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第22頁)
§3、(C)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化學成分:蛋白質和脂類分子 結構:雙層磷脂分子層做骨架,中間鑲嵌、貫穿、覆蓋蛋白質
特點: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功能:1、保護細胞內部 2、交換運輸物質 3、細胞間識別、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質進出細胞膜:1、自由擴散:高濃度運向低濃度,不需載體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動運輸:低濃度運向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意義:對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營養和離子吸收,常考小腸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紅細胞吸收鉀離子,根吸收礦質離子)
§4、(C)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物質和細胞質基質的功能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均勻透明的膠狀物質,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功能:含多種物質(水、無機鹽、氨基酸、酶等)是活細胞新陳代謝的場所。提供物質和環境條件。
§5、(C)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葉綠體:只存在於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細胞器的主要功能
內質網:單層膜折疊體,是有機物的合成「車間」,蛋白質運輸的通道。
核糖體:無膜的結構,橢球形粒狀小體,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蛋白質的「裝配機器」
高爾基體:單膜囊狀結構,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中與有絲分裂中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中心體: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存在於動物和低等植物中,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液泡:單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調節滲透吸水。
§7、(C)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真核細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質。功能:是遺傳物質復制和儲存的場所。
§8、(C)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
最主要區別:原核細胞沒有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有明顯核區——擬核) 支原體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細胞細胞壁不含纖維素,主要是糖類與蛋白質結合而成。 細胞膜與真核相似。
§9、(B)細胞周期的概念和特點
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特點:分裂間期歷時長
§10、(C)動、植物有絲分裂過程及比較
1、過程特點:分裂間期:可見核膜核仁,染色體的復制(DNA復制、蛋白質合成)。
前期:染色體出現,散亂排布,紡錘體出現,核膜、核仁消失(兩失兩現)
中期:染色體整齊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後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末期:染色體、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出現(兩現兩失)
注意:有絲分裂中各時期始終有同源染色體,但無同源染色體聯會和分離。
2、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特點: (體細胞染色體為2N)
染色體變化:後期加倍(4N),平時不變(2N) DNA變化:間期加倍(2N→4N),末期還原(2N)
染色單體變化:間期出現(0→4N),後期消失(4N→0),存在時數目同DNA。
3、動植物有絲分裂的區別
前期:植物由紡錘絲構成紡錘體,動物由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末期:細胞質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現細胞板;動物從外向內凹陷縊裂。
§11(A)真核細胞分裂的三種方式
1、 有絲分裂:絕大多數生物體細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實質:親代細胞染色體經復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意義:保持親子代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
2、 減數分裂:特殊的有絲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細胞
實質: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結果新細胞染色體數減半。
3、無絲分裂:不出現染色體和紡錘體。例:蛙的紅細胞分裂
§12、(A)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中,相同細胞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分化的意義:普遍存在的。經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
細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A)癌細胞的特徵、致癌因子
1、 癌細胞特徵:無限增殖、形態結構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變化(易擴散、轉移)
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輻射)、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變內因:原癌基因激活。
§14、(A)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徵
細胞內水分減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膜通透功能改變。
本章實驗:§1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
§2有絲分裂裝片製作:解離(15%鹽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鹼性龍膽紫)→製片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1、(A)酶的發現 幾個實驗
§2、(C)酶的概念: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3、(C)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 ((B)實驗討論題) 酶催化作用需要適宜溫度和pH值
§4、(B)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結構式:A—P~P~P 中間是兩個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線斷裂
§5、(B)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釋放30.54KJ能量)
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於一切生命活動。
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移的能量。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質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是糖類,還有氨基酸(無蛋白質)、脂肪,因此光合作用產物應當是有機物。
2、色素:包括葉綠素3/4 和 類胡蘿卜素 1/4 色素分布圖:
色素提取實驗: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色素受到破壞
3、★ 光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上進行 條件:必須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驟: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氣和還原氫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與Pi接受光能變成ATP
能量變化:光能變為ATP活躍的化學能
4、★ 暗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基質 條件:有光或無光均可進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驟: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兩個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還原,三碳化合物接受還原氫、酶、ATP生成有機物
能量變化:ATP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關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
5、★意義:①製造有機物②轉化並儲存太陽能③使大氣中的CO2和O2保持相對穩定。
§7、(B)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吸水、失水
1、滲透吸水: 條件:半透膜、濃度差
2、植物原生質層是選擇透過性膜,當膜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吸(失)水。原則:誰濃度高誰獲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脹吸水:無液泡的細胞吸水方式(乾燥種子、根尖分生區細胞)
②滲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細胞吸水方式。
§8、(B)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由根運輸到莖、葉, 1-5%留在植物體內, 95-99%用於蒸騰。
§9、(B)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礦質元素 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種。
§10、(C)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1、礦質元素吸收:交換吸附,主動運輸(需能量),與呼吸作用參與。
2、利用:①多次利用:K離子, N、P、Mg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時老組織受損)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穩定的化合物。(缺少時新組織受損)
§11、(D)合理施肥
§12、(C)糖類代謝
(氧化分解)—→CO2 + H20 + 能量
食物 合成
肝糖元 葡萄糖 分解
其他有機物 (血糖) (合成)—→肌糖元
(轉變)—→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80-120mg/dL。過高、過低的疾病:
§13、(B)脂質代謝
食物 儲存在皮下結締組織、腸系膜等處
脂肪
其他化合物的轉化 甘油、脂肪酸 ————→CO2 + H20 + 能量
————→ 糖元
§14、(B)蛋白質代謝
小腸吸收 組織蛋白、酶、激素
組織蛋白分解 氨基酸 新的氨基酸
其它化合物轉化 氨基 (轉變)—→尿素(特有)
(轉氨基) (含N部分)
——→ CO2+H20+能
§15、(C)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 不含氮部分 糖類、脂肪
糖類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質
§16、(C)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 §17、(D)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和人體健康
§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體內的有機物經過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並釋放能量。
2、場所: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
3、無氧呼吸: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植物細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乳酸)+ 能量
(動物、人、馬鈴薯塊莖細胞、甜菜塊根) 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不徹底,全部反應在細胞質中進行,條件時沒有氧氣參與。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結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線粒體中進行)
第三步:前兩步的[H]與吸入的氧氣結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線粒體中進行)
有氧呼吸將有機物徹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釋放總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轉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義:①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②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同化作用:把從外界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儲存能量
①自養型(光能自養和化能自養)主要指綠色植物、藻類;硝化細菌等
②異養型(直接攝取有機物)人、動物、營寄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
2、異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釋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絕大多數的動物、植物、細菌、真菌
②厭氧型(無氧呼吸)寄生蟲、乳酸菌等嫌氣性細菌 兼性厭氧菌(無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1、(A)植物的向性運動: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A)生長素的發現:向性實驗,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一側多,生長素極性向下端運輸,使背光一側生長快,植物表現出彎向光源生長。
注意:光不是產生生長素的因素,有光和無光都能產生生長素 (化學本質:吲哚乙酸)。
§3、(A)生長素的產生(嫩葉、發育著的種子)、分布(廣泛)和運輸(形態學的上端向下端運輸)
§4、(C)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應用
1、生長素的二重性:一般來說,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反應不同,根最適濃度是10-10mol/L,芽的最適濃度是10-8mol/L,莖的最適濃度是10-4mol/L。
2、頂端優勢:植物頂芽優先生長,側芽受抑制的現象,因為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使側芽生長受抑制。打頂活摘心使側芽生長素降低,打破頂端優勢
3、生長素的功能應用
①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浸泡枝條下端,不久長出大量的根②促進果實發育。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塗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長出無籽果實③防止落花落果。
§5、(A)其他植物激素 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6、(C)體液調節:指某些化學物質(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生理活動進行調節。
§7、(C)動物激素種類和生理作用 (第85頁 表4-1)
§8、(C)激素調節
下丘腦(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在垂體,垂體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體。
§9、(C)對同一生理的調節:①協同作用: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對生長的作用(增強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調節(發揮相反作用)
§10、(B)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其結構基礎是 。包括感受器(感覺神經末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肌肉或腺體)
§11、(B)興奮的傳導:在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未受刺激時,膜內 ,膜外 電位)傳導。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以突觸來傳遞。(單向傳導)
注意:生物是多種因素共同調節的結果,動物所有行為受神經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
§12、(B)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 中央前回、語言區(S區、H區)
§13、(B)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區別和聯系 (書 頁表4-2)
§14、(A)動物行為的產生,不僅需要運動器官的參與,而且需要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
趨性:動物對環境因素刺激最簡單的定性反應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條件反射按一定順序連鎖發生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1、(B)無性生殖: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常見方式:①分裂生殖(變形蟲、草履蟲)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體—小的生物個體
③孢子生殖(青黴菌、根霉)產生無性的生殖細胞
④營養生殖(草莓匍匐莖、葡萄、馬鈴薯等)用營養器官繁殖
⑤組織培養技術 利用細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2、(B)有性生殖:由親本產生生殖細胞(配子),經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意義:由於後代具備雙親遺傳物質,使後代具有更強的生活能力和變異力,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有重要意義。
雙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及兩個極核同時受精。分別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極核,將來分別發育成胚何胚乳。
§3、(D)減數分裂的概念:①范圍: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細胞(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發展成為成熟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過程中進行的。②過程: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③結果:新細胞染色體數減半。
§4、(D)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比較 ★
1、同源染色體:兩條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
2、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3、四分體:復制後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包含四條姐妹染色單體,這對同源染色體叫四分體。
4、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完成形成四個精子。一個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完成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5、(D)減數分裂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區別
減數分裂 有絲分裂
有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 無聯會、無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不分離,始終存在
減I中期染色體排列再赤道板兩側呈兩行,分離時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單體不分開 有絲中期染色體排列再赤道板中央呈一行,分離時染色單體相互分開
§6、(C)受精作用的概念、過程及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意義:減數分裂和受精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遺傳和變異很重要
§7、(A)生物個體發育
1、被子植物個體發育分為:種子的形成和萌發,植株的生長和發育階段
2、胚的發育:受精卵(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分裂成頂細胞和基細胞(靠近珠孔),頂細胞發育成胚(包括子葉、胚芽、胚軸、胚根),基細胞發育成胚柄。
3、胚乳的發育:由兩個極核和一個精子細胞結合發育而成的三倍體。
4、發育情況:珠被發育成種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
5、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分為:胚胎發育和胚後發育階段。
6、動物胚胎發育的過程: 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腸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層)
7、胚胎發育動向:動物極細胞外包形成外胚層,將來發育成表皮及其附屬結構、神經系統、感覺器官(表、神、感)植物極細胞內陷形成內胚層,將來發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臟、胰臟。
中胚層位於內外胚層之間。發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環、生殖等系統。
8、胚後發育:幼體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後,發育成性成熟的個體。(直接發育、變態發育)
⑹ 你該如何有針對性地編制關於高中生物必修1的模擬試卷呢
首先要確定模擬卷的題型和題量,難度系數,和考試范圍。以必修一全冊為例,先列印一張雙向細目表,確定每個章節考查的分值和題型,再從網站有針對性地選題組卷並且排版。編制完核驗檢查難度系數是否達標,排版是否美觀,有無錯題錯字。
⑺ 七年級上冊生物測試題
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模擬試題
一、選一選(每題2分,共40分)
1.下列哪項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徵( )
A..呼吸 B.需要營養 C.由細胞構成 D.生長和繁殖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A.液泡 B.葉綠體 C.細胞壁 D.線粒體
3.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
A.草→鼠→蛇→鷹 B.鷹→蛇→鼠→草
C.草←鼠←蛇←鷹 D.鷹←蛇←鼠←草
4.如果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的像位於視野的右下方,怎樣移動載玻片,才可以使像位於視野的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 B.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
C.向左下方移動載玻片 D.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
5.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
A.一片農田 B.一個池塘 C.嘉陵江里所有的魚 D.生物圈
6.下列哪種生物可以監測空氣的污染程度( )
A.海帶 B.葫蘆蘚 C.貫眾 D.滿江紅
7.下列不屬於單細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水綿 C.草履蟲 D.變形蟲
8.種子植物的幼苗是由什麼發育而來的。( )
A.種皮 B.子葉 C.胚 D.胚乳
9.下列哪組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少( )
A.10×、4× B.10×、10× C.16×、10× D.16×、40×
10.不屬於保護組織的是 ( )
A.洋蔥表皮 B.番茄果皮 C.葉表皮 D.葉脈
11.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是( )
A.線粒體 B.葉綠體 C.細胞壁 D.液泡
12.人的耳朵、眼睛、心臟都屬於( )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新細胞
13.絲瓜的花有些不結果是因為缺少花的哪個結構( )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4.在「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水分 B. 消耗葉片中的有機物
C.消耗葉片中的葉綠素 D.消耗葉片中的無機鹽
15.有些不法分子盜剝名貴植物杜仲的樹皮作葯材,致使樹木死亡,這主要是因為樹皮中的什麼結構遭到了破壞 ( )
A.篩管 B.導管 C.髓 D.形成層
16.在下列植被類型中植物種類最豐富的應該是( )
A.草原 B.熱帶雨林 C.常綠闊葉林 D.落葉闊葉林
17.下列生物中,必須寄生生活在活細胞體內的是( )
A.真菌 B.細菌 C.病毒 D.酵母菌
18.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 )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個體
19.變色龍能隨著周圍環境而改變自己的體色,這說明( )
A.生物能改變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依賴環境 D.生物能影響環境
20.養魚時在魚缸的底部種上水草主要是為了( )
A.使魚缸好看 B.增加魚缸內的生物數量
C.增加魚缸內的氧 D.增加魚缸內的養料
二、 填填看(每空1分,共20分)
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 組織;葉的表皮主要由 組織構成。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含 的和含 的無機鹽。
3.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細胞的 內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 完成的。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這個區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長最快的區域是 。
5.我們依據生物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可以將生物分為 和 。
6.我們吃西瓜時,會看到有許多的汁液流出,這些汁液來自於細胞結構中的 ;對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7.細胞核中遺傳信息的載體是 。
8.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由 組成的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
9.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10.生物體由小長大是因為 和 。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體的根、莖和葉中都有導管。( )
2.病毒對人類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
3.一朵花的結構必須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改變環境。( )
5.植物的綠色部分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進行。( )
7.綠色開花植物的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 )
8.一塊完整的骨屬於組織。( )
9.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的。( )
10.有毒物質會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傳遞。( )
四、認認圖(共10分)
1.(請將圖中對應結構的數字填在橫線上。共5分)
①玉米種子的胚是由 構成的;菜豆種子的胚是由 構成的。
②胚乳是 ;果皮和種皮是 ;種皮是 。
2.請將下圖中各數字所表示的結構填在橫線上。(共5分)
在葉片的結構圖中,12是 ,13是 ,14是 ,15是 ,16是 。
五、說說看(5分)
1884年,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風眼蓮(又名水葫蘆)被送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見其花朵艷麗無比,便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帶回了各自的國家,殊不知繁殖力極強的鳳眼蓮便從此成為各國人們大傷腦筋的有害植物。在非洲,鳳眼蓮遍布尼羅河;在泰國,鳳眼蓮布滿湄南河;而美國南部沿墨而哥灣內陸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層層的鳳眼蓮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導致船隻無法通行,還導致魚蝦絕跡,河水臭氣熏天;而我國的雲南滇池,也曾因為水葫蘆的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閱讀上述材料,請你用自己所學知識分析此材料中的現象。
六、歸歸類(共5分)
上圖是小明在自己周圍所調查到的生物,請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將它們歸類。
七、做一做(共10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吃到蒜黃,它之所以呈現黃白色,是因為蒜黃在黑暗環境中生長的,葉片細胞中缺少葉綠素。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葉綠素形成的條件。
實驗材料:蒜黃
提出問題: (1分)
做出假設: (1分)
制定計劃:實驗中的變數是 。(1分)
方法步驟(2分)
條件 實驗結果
實驗組
對照組
實驗結論: (1分)
⑻ 八年級生物測試題
八年級生物試題溫馨提示: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4頁。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題。 2.在做第一卷時,請將選出的答案填在答案欄中。 3.第二卷答題時,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地球上原始的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 )A.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B.伴隨原始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地球上的有機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漸積累,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最後演變成具有能夠生長、生殖、遺傳的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進一步形成單細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從此生機勃勃,不斷進化發展; D.由有機小分子合成蛋白質、核酸等有機大分子。2、在歐美流行一種生態球,其中有綠藻、2~3條小魚、泥沙等,在這個處於平衡狀態的封閉生態系統中,要使小魚長時間存活必須要提供( )A.氧氣 B.二氧化碳 C.太陽能 D.足夠的有機物3、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有關化石分布情況,下列不正確的是( )A.古老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簡單低等B.在極古老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復雜高等D.新近的地層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4、三峽大壩蓄水後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脅,為了挽救這些生物,最好採取下列哪一種措施?( )A.建立自然保護區B.將受到威脅的生物易地保護C.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D.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5、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酵母菌發酵產酒量隨環境條件不同而變化的曲線是()
6.右圖中的牛沒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鐵蛋白,下列有關此牛的敘述錯誤的是()A.它是仿生技術的產物 B.它的這一特異性狀能夠遺傳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應器 D.它是轉基因牛7、各種生物由於食物關系而形成的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網狀,又構成了 。 常伴隨食物鏈而發生。( )A.食物鏈、生物富營養化 B.食物網、生物富營養化C.食物網、生物富集 D.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聚集8、下列生態系統中,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A.農田生態系統 B.池塘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9、下列不是我國野生生物資源具有的特點是( )A.物種豐富 B.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種多 C.經濟物種豐富 D.沒有特有物種10、使牛奶變成酸奶,使蔬菜變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細菌是( )A.酵母菌 B.黴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11、生產者為消費者和分解者提供了( ) A.有機物和能量 B.水分和無機鹽 C.氧氣和無機鹽 D.二氧化碳和能量12、下列哪一項不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積減少 B.環境污染 C.生物進化 D.生物入侵13、科學家們公認,引發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是( )A.蒸汽機 B.計算機和網路 C.現代生物技術 D.信息技術14、右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D.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15、下列反映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是( )A.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生產者,為人類提供食物B.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人類提供呼吸的氧氣C.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植物D.以上都正確16、下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是( )A.水杉、紅檜 B.龍棕、珙桐 C.桫欏、棕櫚 D.珙桐、水杉17、具有高度適應水生生活的特徵,身體多呈流線型,身體兩側大多有側線的脊椎動物是( )A.爬行類 B.魚類 C.兩棲類 D.哺乳類18、下列選項中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A.大興安嶺林區 B.池塘中所有的魚和水草C.蓮花湖中所有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19、目前人們尚不能完全接受轉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A. 轉基因食品的質量差B. 轉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C. 人們不習慣轉基因食品D. 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0、下圖中表示在一個食物鏈中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比例,每個圖的最下一層表示生產者,哪一個圖表示這個食物鏈:草→粘蟲→山雀→鷹( )
第Ⅰ卷答案欄 (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第Ⅱ卷 (非選題)二、非選題1. 是生命活動的主要體現者, 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2.在探究生物進化奧秘的過程中,英國學者 的工作最為傑出,他提出了生物進化的 學說,被恩格斯贊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3.細胞色素C是由104種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經過對其化學結構的測定,發現各生物的細胞色素C之間存在差異。下表是以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為序列作標准,與其他生物的細胞色素C相比較:生物名稱氨基酸差別生物名稱氨基酸差別黑猩猩0響尾蛇14獼猴1鯊魚21袋鼠10小麥35馬12天蠶蛾31金槍魚21酵母菌44分析回答: (1)以上生物都含有細胞色素C,這一事實從分子水平說明生物起源於共同的___。(2)表中的數據是_____的證據。細胞色素C的差別越小,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_____,差別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_____。可以推測,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_____。(3)按照與人類的親緣關系從近到遠的順序,寫出與人類親緣關系最遠的三種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97年2月,英國《自然》雜志公布了一個重大的研究成果——7個月前,英國的一個研究所成功地無性繁殖了一隻雌性小綿羊,它就是被命名為「多利」的克隆羊。這個消息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關注。右圖是克隆綿羊「多利」的培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所指的細胞工程名稱:a ,b 。(2)繼植物組織培養成功之後,克隆綿羊培育成功,證明動物細胞也具有 性。(3)「多利」在相貌、性別方面與 更接近。5、由於人類對鳥類資源的破壞,致使某處松林體色各異的松毛蟲大量繁殖,對松林造成了毀滅性影響,為此,人們向該松林投放大量人工飼養的喜鵲,使松毛蟲的數量很快得到了控制,拯救了松林。根據以上事實回答:(1)鳥類減少引起松毛蟲增多,松林受害,是因為人類活動破壞了原有的 。投放喜鵲後的松林恢復了生機,這是 得到了恢復。(2)樹林內的松毛蟲體色各異,說明松毛蟲的體色存在著 。投放喜鵲後,體色與松樹顏色相近的松毛蟲有更多的生存機會,這叫 。松毛蟲和喜鵲間進行著 。(3)影響松樹生長的生物因素有 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有 _____ 。(4)該題所描述的生態事實,其食物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選取學校附近魚塘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進行了研究:一是對它們消化道內食物的組成進行分析;二是請專家對這5種生物體內的兩種主要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測定。其結果見下表:生物種類消化道內食物組成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種殺蟲劑A大魚小魚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小魚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1)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其中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最低的動物是 。(2)寫出該食物網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3)魚是人們的美味佳餚,原來愛吃大魚的人較多,現在很多人更喜歡吃小魚了。由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圖19是我國某地的一個人工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它利用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裡的雜草和害蟲,用水稻養豬、養鴨,水稻的秸稈可以培育蘑菇、生產沼氣,豬鴨糞、沼渣肥田。請據圖分析回答: (l)雜草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2)蘑菇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3)鴨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第營養級。(4)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______________;碳在生物體與無機環境之間以 的形式進行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