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中應備好應急包包含的物品有哪些
葯品、飲用水、方便食品等。
國家應急局公布了《全國基礎版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家裡沒有應急物資儲備的,可以照著准備:
1、飲用水:保障每人3天基本飲水需求,至少3升/人。
2、方便食品:保障每人3天基本食物需求。
3、滅火器和滅火毯:滅火器是用於初起火災的撲救。
4、呼吸面罩:每人1個。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用於火災逃生使用。建議存放在房門等逃生必經處的明顯位置。
5、手電筒:防水防爆手電筒。
6、多功能小刀:有刀鋸、螺絲刀、鋼鉗等組合功能,質量過硬。建議存放在應急包內。
7、收音機:接收應急廣播使用。
8、救生哨子:建議選擇無核產品,可吹出高頻求救信號。建議存放在應急包內。
9、外用葯品:止血粉、止血貼、紗布綳帶、棉球、碘伏棉棒等,用於處理傷口、消毒殺菌。
10、消毒濕紙巾:用於個人衛生清潔。建議存放在應急包內。
11、醫用外科口罩:病毒防護。
②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有哪些
1、應急物品:
食品和水,建議儲存方便麵、罐頭、壓縮餅乾等高熱量速食和瓶裝礦泉水,日常應儲夠家庭3天的基礎消耗量;毛巾、紙巾、濕巾等,用於基礎清潔。
2、應急葯品:
碘伏棉棒、酒精棉球、創可貼、紗布等醫療材料,用於消毒、殺菌、處理傷口和外傷包紮;感冒葯、消炎葯、腸胃葯等常備葯品,用於治療感冒、發燒、腸胃不適等病狀的非處方葯。
3、應急工具:
多功能應急燈,目前市面上的應急手電筒種類繁多,大多配備手搖充電、高光照明、語音報警等功能,可根據需要選擇最合適的一款;應急求助口哨,可吹出高頻求生口哨,輕小便攜,平時老人小孩也可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多功能組合刀,具備小刀、剪刀、螺絲刀等功能,可用於切割物品等;救生衣、逃生繩、呼吸面罩等自救工具。可根據自身生活環境判斷發生各種災害的概率,選備一兩件最實用的自救工具即可,如沿江沿海地區必備救生衣,高層居民可准備逃生繩。
市民在准備應急物資清單也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多層住宅樓的居民可能需要准備應急逃生繩等逃生工具,洪水多發地區的居民可能需要准備反光衣、救生衣等求救逃生工具等。
此外,准備好應急包後,還需定期檢查應急包物品能否正常使用及保質期,根據自身情況隨時更新應急包,並切實提升自我的安全避險意識和技能,才讓應急包在關鍵時刻真正發揮作用。
③ 平時家裡應該常備哪些逃生工具
高樓火災逃生根據情況可以准備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氣體),防火手套(防火),逃生緩降器(樓梯無法逃生時,使用此設備窗外逃生)都是比較必要的逃生設備,逃生時時間點很重要,要選擇還沒燒到的那一面窗戶逃走。
1、防毒面具
防煙防毒面具又叫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場有毒氣體侵入呼吸道的個人防護用品,最常見的防煙防毒面具分海綿、石棉網和活性炭三種。
一般設備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於常態性工作保護,只供個人逃生自救。防煙防毒面具應遠離熱源(暖氣)以及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不可放置在衛生間等通風狀況較差、潮濕的位置。
2、防火手套
防火手套也稱為耐高溫手套、隔熱手套、防高溫手套,是由阻燃耐高溫材料製成,一般適合在接觸明火的環境下使用。
防火手套一般由石棉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耐高溫在800度以上的材料製成,通常會在表層復合上一層鋁箔反射層,因為表層的鋁箔材料能有效的反射95%的熱輻射,使佩戴者在接觸明火的時候能反射一部分熱量減輕內層隔熱層的負擔。
3、逃生緩降器
逃生緩降器由掛鉤(或吊環)、吊帶、繩索及速度控制等組成,是一種可使人沿(隨)繩(帶)緩慢下降的安全營救裝置。它可用專用安裝器具安裝在建築物窗口、陽台或樓房平頂等處,也可安裝在舉高消防車上,營救處於高層建築物火場上的受難人員。
使用者先將掛鉤掛在室內窗戶、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體上,然後將綁帶系在人體腰部,從窗戶上下落緩緩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載約100公斤重的單人個體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約為每秒0.5~1.5米,從二十層樓上降到地面約需一分鍾,根據人體重量的不同,略有差異。
(3)逃生物資有哪些擴展閱讀
高層防火注意事項
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
2、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3、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並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
4、保持鎮靜,明辨方向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
5、迅速撤離,尋求支援
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包圍,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跑出房間,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
④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有哪些
基礎版內容包括應急物品、應急工具和常用應急葯具三大類,包括具備收音功能的手搖充電電筒、救生哨、毛巾紙巾、呼吸面罩等共10類物資。
擴充版內容包括水和食物、個人用品、逃生自救求救救助工具、醫療急救用品、常備葯品、重要文件資料等六大類、18小類、62種物資。比如礦泉水、嬰兒奶粉、防水鞋、長明蠟燭等。
一般的家庭應急物資,除了常見的方便食品、飲用水、創可貼、碘伏、手電筒、收音機等物品外,一定要結合家庭成員構成、居住條件和地區災害類型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儲備。
比如家裡有老人、孩子的可能需要准備一些應急葯品或特殊的應急食品,多層住宅樓的居民可能需要准備應急逃生繩等逃生工具,洪水多發地區的居民可能需要准備反光衣、救生衣等求救逃生工具等。
相關如下
應急物資劃分種類:
一是基本生活保障物資,主要指糧食、食油和水、手電筒等;
二是工程材料與機械加工設備,主要指處理危機過程中專業人員所使用的專業性物資,工作物資一般對某一專業隊伍具有通用性;
三是應急裝備及配套物資,主要指針對少數特殊事故處置所需特定的物資,這類物資儲備儲量少,針對性強,如一些特殊葯品。
⑤ 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有哪些
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包括應急物品工具及急救葯具等方面。一般應急物品可包括救生哨、手搖充電電筒、毛巾、紙巾和濕紙巾等,應急工具中有呼吸面罩、應急逃生繩、多功能組合剪刀以及滅火器與防火毯,應急葯具包括常用醫葯品、醫用材料等。
家庭應急物資其中還包括逃生自救救助工具,比如應急逃生繩、攜帶型收音機、救生衣以及多功能雨衣等。還有一些重要文件資料,比如銀行卡、保險保單以及適量現金等。
除此之外,家庭應急物資中個人用品也是不可少的,例如毛巾、牙膏、牙刷、洗發水、帽子手動剃須刀等,水和食物是要有的,可以備一些礦泉水以及壓縮餅干。
而一般家庭應急物資的准備需要考慮重要性、可靠性、功能性、便捷性以及經濟實用等因素,使得儲備物資能夠保障家庭成員在災害發生時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自救互救。
⑥ 洪水災害必備逃生工具有哪些
比如通訊設施、救生衣、鮮艷衣物等等物品。
一、當被洪水圍困在建築物上時
一是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經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可能,如可能坍塌,馬上向安全處轉移。
二是保管好通訊工具,及時與救援部門聯系,以取得幫助。
三是利用燃火、放煙、呼喊及揮動鮮艷衣物等求救方法,以便讓搜救人員發現,得到援助。四是飢餓口渴時,要挑選水性好、身體健康的青壯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及潔凈飲用水。
二、當遇到住宅被淹時
一是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並盡量安慰穩定好他們的情緒。
二是想方設法發出呼救信號,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以便得到及時救援。
三是在洪水淹沒范圍內從事地下生產的礦業或商業人員以及在低窪地區和主流區內工作的人員,如堅持生產,應判斷生產人員及設備是否安全。
四是工礦企業內,除生產人員、防汛搶險人員以及不能脫離崗位的後勤人員之外,需要避難時應當脫離危險區域或到高層樓群內避難。
五是重點加強對企業的固定資產、設備、原材料及產品的保護,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
三、當發生山洪時
一是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避難地點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工具進行水上轉移。
二是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切忌單身游水轉移。
三是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
四是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時,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五是利用通訊設施聯系救援,利用眼鏡片、鏡子在陽光照射下的反光發出求救信號,夜晚可利用手電筒及火光發出求救信號;當發現救援人員時,應及時揮動鮮艷的衣物、紅領巾等物品發出救援信號。
六是山洪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葯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四、當發生泥石流時
一是在溝谷內逗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窪谷底或陡峻山坡下躲避、停留。
二是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這很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徵兆。
三是發現泥石流後,要馬上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兩邊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遊走。
四是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特別注意在野外扎營時,要選擇平整高地作為營址,盡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
五、原地等待救援時
一是有條件修築或加高圍堤時,組織機械和人力修堤,不具備條件時應選擇登高避難方式,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大樹上築棚或將幾棵樹相互連接、在樹上設避難台、臨時搭建避難台等。
二是發出等待救援信號,如柴煙、高處懸掛彩布、各種聲響等。
三是蒸煮熟食,可供幾天食用的米飯、麵食;屠宰禽畜,製成熟食。
四是將衣被等禦寒品放至高處保存。
五是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並搜集木盆、木塊、漂浮材料製成救生設備以備急需。
六是利用和保存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沒施。
七是安置好老弱病等體弱人員,必要時將他們送上救生設備及在身上綁扎救生器材。
八是清點貴重物品,不便攜帶的可以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其餘可貼身保管。
洪澇災害過後應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洪澇災害之後,最重要是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一是要對被淹的房屋用漂白粉進行消毒,垃圾清理後的環境用漂白粉進行處理。二是要做好個人衛生,防止出現腸道、皮膚、呼吸道的傳染病。
一是要對被淹的房屋用漂白粉進行消毒,垃圾清理後的環境用漂白粉進行處理。
二是要做好個人衛生,防止出現腸道、皮膚、呼吸道的傳染病。
三是加強飲食衛生,喝安全消毒的飲用水;不吃死禽死畜。
四是一旦身體出現傷口如手指劃破,要用碘酒、酒精消毒,貼創可貼,以防感染;被蟲咬後,用清涼油、皮康霜等葯品塗抹患處。
五是洪水退後,居民應徹底清理室內外環境,搞好衛生。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洪澇突降,我們該如何逃生避險自救互救?
⑦ 洪水將要來臨時要做哪些物資准備
洪水將要來臨時要做這些物資准備:
1、准備保暖的衣物及治療痢疾、感冒、皮膚感染的葯品。
2、准備大量的飲用水,多備保質期長的食品和罐裝果汁,並且要捆紮密封,以防發霉變質。
3、准備一台無線電收音機,隨時收聽、了解各種相關的信息。
4、准備顏色鮮艷的衣物及旗幟、哨子等,以防不測時當成信號使用。
5、准備可以用作通信聯絡的物品,如蠟燭、手電筒、打火機等。
易受水災侵害的居民的日常防範措施:
1、平時注意多學習一些防災減災知識,養成汛期時關注天氣預報的生活習慣,做到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做好家庭防護准備,確保安全。
2、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報,服從防汛指揮部門的統一安排,及時避難。
3、地處窪地的居民要准備沙袋、擋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門檻,設置擋水土壩,以防止洪水進屋。
4、家中常備如船隻、木閥、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並在汛期到來前檢查是否可以隨時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 嘉興區人民政府-洪水來臨要做哪些准備?
⑧ 家庭應急物資需要准備什麼
手搖充電電筒、救生哨、毛巾紙巾、呼吸面罩、水、食物、防水鞋、醫療急救用品等。洪水多發地區的家庭需准備反光衣、救生衣等求救逃生工具,多層住宅樓的家庭需准備應急逃生繩等逃生工具。
家庭應急物資需要准備什麼
家庭應急物資指的是能夠幫助人們在緊急情況後從非正常生活狀態恢復到正常生活狀態的物資。
家庭應急物資清單的內容復雜多樣,其中包括礦泉水、乾脆面乾等應急食品、生活用品、重要資料。
家庭應急物資需准備供三天食用的方便食品、罐裝水、少量的糖或食鹽,替換衣物、手電筒、小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