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一個親合素可結合多少個生物素

一個親合素可結合多少個生物素

發布時間:2022-08-16 11:25:21

① 什麼是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常數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由於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因此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在免疫機制有起重要作用!
生物素在人體內是不能單獨起作用的,它需要與其他酶、氨基酸脂肪衍生物等結合來綜合調控。生物素結合常數即表示了它與其他有機分子結合能力的大小。

② 親和素的介紹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現在使用更多的是從鏈黴菌中提取的鏈親和素(strepavidin)。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H,分子量244.31,存在於蛋黃中。用化學方法製成的衍生物,生物素-羥基琥珀亞胺酯(biotin-hydroxysuccinimide,BNHS)可與蛋白質、糖類和酶等多種類型的大小分子形成生物素化的產物。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雖不屬免疫反應,但特異性強,親和力大,兩者一經結合就極為穩定。由於1個親和素分子有4個生物素分子的結合位置,可以連接更多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種類似晶格的復合體。因此把親和素和生物素與ELISA偶聯起來,就可大提高ELISA的敏感度。

③ 有誰用生物素和親和素的

生物素(biotin,B)廣泛分布於動、植物組織中,常從含量較高的卵黃和肝組織中提取,分子量244.31Da.生物素分子有兩個環狀結構(如圖),其中Ⅰ環為咪唑酮環,是與親和素結合的主要部位;II環為噻吩環,C2上有一戊酸側鏈,其末端羧基是結合抗體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惟一結構,經化學修飾後,生物素可成為帶有多種活性基團的衍生物——活化生物素。活化生物素可以在蛋白質交聯劑的介導下,與已知的幾乎所有生物大分子偶聯,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脂類等。
親和素(avidin,AV)亦稱抗生物素蛋白、卵白素,是從卵白蛋白中提取的一種由4個相同亞基組成的鹼性糖蛋白,分子量為68kD,等電點pI=10.5;耐熱並耐受多種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尤其是與生物素結合後,穩定性更好。生物素與親和素間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強度最高的非共價作用,親和常數(K)為1015mol/L,比抗原與抗體間的親和力(K=10.5~11L/mol)至少高1萬倍。並且,二者的結合穩定性好專一性強,不受試劑濃度,PH環境,抑或蛋白變性劑等有機溶劑影響。由於每個親和素能結合4個分子的生物素,這一特點可以用於構建一個多層次信號放大系統。因此,BAS即可用於微量抗原、抗體及受體的定量、定性檢測及定位觀察研究,亦可製成親和介質用於上述各類反應體系中反應物的分離、純化。

④ 什麼是親和素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使用更多的是從鏈黴菌中提取的鏈親和素(streptavidin)。

⑤ 生物素-親合素系統的原理

生物素(biotin,B)廣泛分布於動、植物組織中,常從含量較高的卵黃和肝組織中提取,分子量244.31Da.生物素分子有兩個環狀結構(如圖),其中Ⅰ環為咪唑酮環,是與親和素結合的主要部位;II環為噻吩環,C2上有一戊酸側鏈,其末端羧基是結合抗體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惟一結構,經化學修飾後,生物素可成為帶有多種活性基團的衍生物——活化生物素。活化生物素可以在蛋白質交聯劑的介導下,與已知的幾乎所有生物大分子偶聯,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脂類等。
親和素(avidin,AV)亦稱抗生物素蛋白、卵白素,是從卵白蛋白中提取的一種由4個相同亞基組成的鹼性糖蛋白,分子量為68kD,等電點pI=10.5;耐熱並耐受多種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尤其是與生物素結合後,穩定性更好。生物素與親和素間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強度最高的非共價作用,親和常數(K)為1015mol/L,比抗原與抗體間的親和力(K=10.5~11L/mol)至少高1萬倍。並且,二者的結合穩定性好專一性強,不受試劑濃度,PH環境,抑或蛋白變性劑等有機溶劑影響。由於每個親和素能結合4個分子的生物素,這一特點可以用於構建一個多層次信號放大系統。因此,BAS即可用於微量抗原、抗體及受體的定量、定性檢測及定位觀察研究,亦可製成親和介質用於上述各類反應體系中反應物的分離、純化。
親和素由於帶有一個糖鏈側鏈,導致容易和細胞表面的多糖發生非特異性親和。因此,鏈霉親和素被開發出來。
鏈霉親和素(streptavidin,SA)是由鏈黴菌streptomyces avidinii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分子量為65kD。鏈霉親和素分子由4條相同的肽鏈組成,其中每條肽鏈都能結合一個生物素,並且不帶任何糖基,因此與親和素一樣,一個鏈霉親和素分子也能結合4個生物素分子,二者親和常數(K)亦為1015mol/L。鏈霉親和素的適用范圍比親和素更為廣泛。

⑥ elisa步驟

ELISA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在這種測定方法中有3種必要的試劑:①固相的抗原或抗體,②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③酶作用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性狀以及檢測的具備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
(一)雙抗體夾心法
雙抗體夾心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1)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及雜質。 (2)加受檢標本:使之與固相抗體接觸反應一段時間,讓標本中的抗原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復合物。洗滌除去其他未結合的物質。 (3)加酶標抗體:使固相免疫復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徹底洗滌未結合的酶標抗體。此時固相載體上帶有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正相關。 (4)加底物:夾心式復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為有色產物。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據同樣原理,將大分子抗原分別制備固相抗原和酶標抗原結合物,即可用雙抗原夾心法測定標本中的抗體。
(二)雙位點一步法
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時,如應用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分別作為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則在測定時可使標本的加入和酶標抗體的加入兩步並作一步(圖15-5)。這種雙位點一步不但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反應時間,如應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測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顯著提高。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使測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測定中,應注意鉤狀效應(hookeffect),類同於沉澱反應中抗原過剩的後帶現象。當標本中待測抗原濃度相當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所得結果將低於實際含量。鉤狀效應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假陰性結果。
(三)間接法測抗體
間接法是檢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為利用酶標記的抗抗體以檢測已與固相結合的受檢抗體,故稱為間接法。操作步驟如下: (1)將特異性抗原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原及雜質。 (2)加稀釋的受檢血清:其中的特異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經洗滌後,固相載體上只留下特異性抗體。其他免疫球蛋白及血清中的雜質由於不能與固相抗原結合,在洗滌過程中被洗去。 (3)加酶標抗抗體:與固相復合物中的抗體結合,從而使該抗體間接地標記上酶。洗滌後,固相載體上的酶量就代表特異性抗體的量。例如欲測人對某種疾病的抗體,可用酶標羊抗人IgG抗體。 (4)加底物顯色:顏色深度代表標本中受檢抗體的量。 本法只要更換不同的固相抗原,可以用一種酶標抗抗體檢測各種與抗原相應的抗體。
(四)競爭法
競爭法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以測定抗原為例,受檢抗原和酶標抗原競爭與固相抗體結合,因此結合於固相的酶標抗原量與受檢抗原的量呈反比。操作步驟如下: (1)將特異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 (2)待測管中加受檢標本和一定量酶標抗原的混合溶液,使之與固相抗體反應。如受檢標本中無抗原,則酶標抗原能順利地與固相抗體結合。如受檢標本中含有抗原,則與酶標抗原以同樣的機會與固相抗體結合,競爭性地佔去了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結合的機會,使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的結合量減少。參考管中只加酶標抗原,保溫後,酶標抗原與固相抗體的結合可達最充分的量。洗滌。 (3)加底物顯色:參考管中由於結合的酶標抗原最多,故顏色最深。參考管顏色深度與待測管顏色深度之差,代表受檢標本抗原的量。待測管顏色越淡,表示標本中抗原含量越多。
(五)捕獲法測IgM抗體
血清中針對某些抗原的特異性IgM常和特異性IgG同時存在,後者會干擾IgM抗體的測定。因此測定IgM抗本多用捕獲法,先將所有血清IgM(包括特異性IgM和非特異性IgM)固定在固相上,在去除IgG後再測定特異性IgM。操作步驟如下: (1)將抗人IgM抗體連接在固相載體上,形成固相抗人IgM。洗滌。 (2)加入稀釋的血清標本:保溫反應後血清中的IgM抗體被固相抗體捕獲。洗滌除去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的雜質成分。 (3)加入特異性抗原試劑:它只與固相上的特異性IgM結合。洗滌。 (4)加入針對特異性的酶標抗體:使之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應結合。洗滌。 (5)加底物顯色:如有顏色顯示,則表示血清標本中的特異性IgM抗體存在,是為陽性反應。
(六)應用親和素和生物素的ELISA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現在使用更多的是從鏈黴菌中提取的鏈霉親和素(streptavidin)。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H,分子量244.31,存在於蛋黃中。用化學方法製成的衍生物,生物素-羥基琥珀亞胺酯(biotin-hydroxysuccinimide,BNHS)可與蛋白質、糖類和酶等多種類型的大小分子形成生物素化的產物。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雖不屬免疫反應,但特異性強,親和力大,兩者一經結合就極為穩定。由於1個親和素分子有4個生物素分子的結合位置,可以連接更多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種類似晶格的復合體。因此把親和素和生物素與ELISA偶聯起來,就可大大提高ELISA的敏感度。 親和素-生物素系統在ELISA中的應用有多種形式,可用於間接包被,亦可用於終反應放大。可以在固相上先預包被親和素,原用吸附法包被固相的抗體或抗原與生物素結合,通過親和素-生物素反應而使生物素化的抗體或抗在相化。這種包被法不僅可增加吸附的抗體或抗原量,而且使其結合點充分暴露。另外,在常規ELISA中的酶標抗體也可用生物素化的抗體替代,然後連接親和素-酶結合物,以放大反應信號。 ELISA 普遍用作非放射性同位素的成鍵化驗. 在這種方法中, 通常標准配體是固定的, 通過加入溶液相受體或蛋白質來使之成鍵. 通過加入與受體特異性反應的抗體來定量成鍵的受體, 而且最初抗體的量以加入第二種能顯色的抗體測量. 第二種抗體能識別抗體的末端, 在其末端的鹼性磷酸酶或過氧化物酶等與酶發生反應, 從而使溶液顯色。

⑦ 什麼是酶聯免疫

酶聯免疫法
簡介
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法,簡稱酶聯免疫法,或者ELISA法。 它的中心就是讓抗體與酶復合物結合,然後通過顯色來檢測。
步驟
ELISA用血清來檢測,首先血液要經過至少半個小時的凝集,然後取血清。將酶復合物用稀釋液稀釋後,加血清及陰性、陽性對照,還有就是質控品(這是嚴格的要求,它的范圍必須在質控范圍內)。經過一個小時的孵育,然後洗板,加底物,半個小時避光反應後加終止液即完成反應部分,然後就是讀數。由數值來判斷結果的陰性或陽性。
基本原理
①使抗原或抗體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並保持其免疫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體與某種酶連接成酶標抗原或抗體,這種酶標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測定其中的抗體或抗原)和酶標抗原或抗體按不同的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與其他物質分開,最後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變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來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於酶的催化頻率很高,故可極大地放大反應效果,從而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ELISA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在這種測定方法中有3種必要的試劑: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體 ②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 ③酶作用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的性狀以及檢測的具備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方法。
編輯本段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
雙抗體夾心法是檢測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雙抗體夾心法

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及雜質。

加受檢標本:使之與固相抗體接觸反應一段時間,讓標本中的抗原與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復合物。洗滌除去其他未結合的物質。

加酶標抗體:使固相免疫復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徹底洗滌未結合的酶標抗體。此時固相載體上帶有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正相關。

加底物:夾心式復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為有色產物。根據顏色反應的程度進行該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據同樣原理,將大分子抗原分別制備固相抗原和酶標抗原結合物,即可用雙抗原夾心法測定標本中的抗體。 在臨床檢驗中,此法適用於檢驗各種蛋白質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hCG等。只要獲得針對受檢抗原的異性抗體,就可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制備酶結合物而建立此法。如抗體的來源為抗血清,包被和酶標用的抗體最好分別取自不同種屬的動物。如應用單克隆抗體,一般選擇兩個針對抗原上不同決定簇的單抗,分別用於包被固相載體和制備酶結合物。這種雙位點夾心法具有很高的特異性,而且可以將受檢標本和酶標抗體一起保溫反應,作一步法檢測。 在一步法測定中,當標本中受檢抗原的含量很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類同於沉澱反應中抗原過剩的後帶現象,此時反應後顯色的吸光值(位於抗原過剩帶上)與標准曲線(位於抗體過剩帶上)某一抗原濃度的吸光值相同,如按常法測讀,所得結果將低於實際的含量,這種現象被稱為鉤狀效應(hook effect),因為標准曲線到達高峰後呈鉤狀彎落。鉤狀效應嚴重時,反應甚至可不顯色而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在使用一步法試劑測定標本中含量可異常增高的物質(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時,應注意可測范圍的最高值。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制備此類試劑可削弱鉤狀效應。 假使在被測分子的不同位點上含有多個相同的決定簇,例如HBsAg的a決定簇,也可用針對此決定的同一單抗分別包被固相和制備酶結合物。但在HBsAg的檢測中應注意亞型問題,HBsAg有adr、adw、ayr、ayw4個亞型,顯然每種亞型均有相同的a決定簇的反應性,這也是用單抗作夾心法應注意的問題。 雙抗體夾心法測抗原的另一注意點是類風濕因子(RF)的干擾。RF是一種自身抗體,多為IgM型,能和多種動物IgG的Fc段結合。用作雙抗體夾心法檢測的血清標本中如含有RF,它可充當抗原成份,同時與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結合,表現出假陽性反應。採用F(ab')或Fab片段作酶結合物的試劑,由於去除了Fc段,從而可消除RF的干擾。雙抗體夾心法ELISA試劑是否受RF的影響,已被列為這類試劑的一項考核指標(參見6.2)。 雙抗體夾心法適用於測定二價或二價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適用於測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單價抗原,因其不能形成兩位點夾心。
編輯本段雙抗原夾心法測抗體
反應模式與雙抗體夾心法類似。用特異性抗原進行包被和制備酶結合物,以檢測相應的抗體。與間接法測抗體的不同之處為以酶標抗原代替酶標抗抗體。此法中受檢標本不需稀釋,可直接用於測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對高於間接法。乙肝標志物中抗HBs的檢測常採用本法。本法關鍵在於酶標抗原的制備,應根據抗原結構的不同,尋找合適的標記方法。
編輯本段雙位點一步法
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時,如應用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分別作為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則在測定時可使標本的加入和酶標抗體的加入兩步並作一步。這種雙位點一步不但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反應時間,如應用高親和力的單克隆抗體,測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顯著提高。單克隆抗體的應用使測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測定中,應注意鉤狀效應(hookeffect),類同於沉澱反應中抗原過剩的後帶現象。當標本中待測抗原濃度相當高時,過量抗原分別和固相抗體及酶標抗體結合,而不再形成夾心復合物,所得結果將低於實際含量。鉤狀效應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假陰性結果。
編輯本段間接法測抗體
間接法
間接法是檢測抗體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為利用酶標記的抗體以檢測已與固相結合的受檢抗體,故稱為間接法。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特異性抗原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原及雜質。 ⑵加稀釋的受檢血清:其中的特異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經洗滌後,固相載體上只留下特異性抗體。其他抗體及血清中的雜質由於不能與固相抗原結合,在洗滌過程中被洗去。 ⑶加酶標抗抗體:與固相復合物中的抗體結合,從而使該抗體間接地標記上酶。洗滌後,固相載體上的酶量就代表特異性抗體的量。例如欲測人對某種疾病的抗體,可用酶標羊抗人IgG抗體。 ⑷加底物顯色:顏色深度代表標本中受檢抗體的量。 本法主要用於對病原體抗體的檢測而進行傳染病的診斷。間接法的優點是只要變換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標抗抗體建立檢測相應抗體的方法。 間接法成功的關鍵在於抗原的純度。雖然有時用粗提抗原包被也能取得實際有效的結果,但應盡可能予以純化,以提高試驗的特異性。特別應注意除去能與一般健康人血清發生反應的雜質,例如以E.Coli為工程酶的重組抗原,如其中含有E.Coli成份,很可能與受過E.Coli感染者血清中的抗E.Coli抗體發生反應。抗原中也不能含有與酶標抗人Ig反應的物質,例如來自人血漿或人體組織的抗原,如不將其中的Ig去除,試驗中也發生假陽性反應。另外如抗原中含有無關蛋白,也會因競爭吸附而影響包被效果。 間接法中另一種干擾因素為正常血清中所含的高濃度的非特異性抗體。病人血清中受檢的特異性IgG只佔總IgG中的一小部分。IgG的吸附性很強,非特異IgG可直接吸附到固相載體上,有時也可吸附到包被抗原的表面。因此在間接法中,抗原包被後一般用無關蛋白質(例如牛血清蛋白)再包被一次,以封閉(blocking)固相上的空餘間隙。另外,在檢測過程中標本須先行稀釋(1:40~1:200),以避免過高的陰性本底影響結果的判斷。
編輯本段競爭法
競爭法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以測定抗原為例,受檢抗原和酶標抗原競爭與固相抗體結合,因此結合於固相的酶標抗原量與受檢抗原的量呈反比。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特異抗體與固相載體連接,形成固相抗體。洗滌。 ⑵待測管中加受檢標本和一定量酶標抗原的混合溶液,使之與固相抗體反應。如受檢標本中無抗原,則酶標抗原能順利地與固相抗體結合。如受檢標本中含有抗原,則與酶標抗原以同樣的機會與固相抗體結合,競爭性地佔去了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結合的機會,使酶標抗原與固相載體的結合量減少。參考管中只加酶標抗原,保溫後,酶標抗原與固相抗體的結合可達最充分的量。洗滌。 ⑶加底物顯色:參考管中由於結合的酶標抗原最多,故顏色最深。參考管顏色深度與待測管顏色深度之差,代表受檢標本抗原的量。待測管顏色越淡,表示標本中抗原含量越多。一般情況,是通過方波伏安法,檢測培養體系的峰電流,通過峰電流與抗原抗體的線性關系來最終確定體系的最終檢測目標的濃度。 當抗原材料中的干擾物質不易除去,或不易得到足夠的純化抗原時,可用此法檢測特異性抗體。其原理為標本中的抗體和一定量的酶標抗體競爭與固相抗原結合。標本中抗體量越多,結合在固相上的酶標抗體愈少,因此陽性反應呈色淺於陰性反應。如抗原為高純度的,可直接包被固相。如抗原中會有干擾物質,直接包被不易成功,可採用捕獲包被法,即先包被與固相抗原相應的抗體,然後加入抗原,形成固相抗原。洗滌除去抗原中的雜質,然後再加標本和酶標抗體進行競爭結合反應。競爭法測抗體有多種模式,可將標本和酶標抗體與固相抗原競爭結合,抗HBc ELISA一般採用此法。另一種模式為將標本與抗原一起加入到固相抗體中進行競爭結合,洗滌後再加入酶標抗體,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應。抗HBe的檢測一般採用此法。
編輯本段捕獲法測IgM抗體
血清中針對某些抗原的特異性IgM常和特異性IgG同時存在,後者會干擾IgM抗體的測定。因此測定IgM抗本多用捕獲法,先將所有血清IgM(包括異性IgM和非特異性IgM)固定在固相上,在去除IgG後再測定特異性IgM。操作步驟如下: ⑴將抗人IgM抗體連接在固相載體上,形成固相抗人IgM。洗滌。 ⑵加入稀釋的血清標本:保溫反應後血清中的IgM抗體被固相抗體捕獲。洗滌除去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的雜質成分。 ⑶加入特異性抗原試劑:它只與固相上的特異性IgM結合。洗滌。 ⑷加入針對特異性的酶標抗體:使之與結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應結合。洗滌。 ⑸加底物顯色:如有顏色顯示,則表示血清標本中的特異性IgM抗體存在,是為陽性反應。
編輯本段應用親和素和生物素的ELISA
親和素是一種糖蛋白,可由蛋清中提取。分子量60kD,每個分子由4個亞基組成,可以和4個生物素分子親密結合。現在使用更多的是從鏈黴菌中提取的鏈霉和素(strepavidin)。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H,分子量244.31,存在於蛋黃中。用化學方法製成的衍生物,生物素-羥基琥珀亞胺酯(biotin-hydroxysuccinimide,BNHS)可與蛋白質、糖類和酶等多種類型的大小分子形成生物素化的產物。親和素與生物素的結合,雖不屬免疫反應,但特異性強,親和力大,兩者一經結合就極為穩定。由於1個親和素分子有4個生物素分子的結合位置,可以連接更多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種類似晶格的復合體。因此把親和素和生物素與ELISA偶聯起來,就可大提高ELISA的敏感度。 親和素-生物素系統在ELISA中的應用有多種形式,可用於間接包被,亦可用於終反應放大。可以在固相上先預包被親和素,原用吸附法包被固相的抗體或抗原與生物素結合,通過親和素-生物素反應而使生物素化的抗體或抗在相化。這種包被法不僅可增加吸附的抗體或抗原量,而且使其結合點充分暴露。另外,在常規ELISA中的酶標抗體也可用生物素化的抗體替代,然後連接親和素-酶結合物,以放大反應信號。
編輯本段ELISA的試劑
在臨床檢驗中一般採用商品試劑盒進行測定。ELISA中有三個必要的試劑:免疫吸附劑、結合物和酶的底物等。完整的ELISA試劑盒包含以下各組分: ⑴已包被抗原或抗體的固相載體(免疫吸附劑); ELISA試劑
⑵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結合物); ⑶酶的底物; ⑷陰性對照品和陽性對照品(定性測定中),參考標准品和控制血清(定量測定中); ⑸酶聯物(結合物)及標本的稀釋液; ⑹洗滌液; ⑺酶反應終止液。
注意事項
⒈正式試驗時,應分別以陽性對照與陰性對照控制試驗條件,待檢樣品應作一式二份,以保證實驗結果的准確性。有時本底較高,說明有非特異性反應,可採用羊血清、兔血清或BSA等封閉。 ⒉在ELISA中,進行各項實驗條件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 ⑴固相載體的選擇:許多物質可作為固相載體,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醯胺和纖維素等。其形式可以是凹孔平板、試管、珠粒等。目前常用的是40孔聚苯乙烯凹孔板。不管何種載體,在使用前均可進行篩選:用等量抗原包被,在同一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觀察其顯色反應是否均一性,據此判明其吸附性能是否良好。 ⑵ 包被抗體(或抗原)的選擇:將抗體(或抗原)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時,要求純度要好,吸附時一般要求PH在9.0~9.6之間。吸附溫度,時間及其蛋白量也有一定影響,一般多採用4℃18~24小時。蛋白質包被的最適濃度需進行滴定:即用不同的蛋白質濃度(0.1、1.0和10μg/ml等)進行包被後,在其它試驗條件相同時,觀察陽性標本的OD值。選擇OD值最大而蛋白量最少的濃度。對於多數蛋白質來說通常為1~10μg/ml。 ⑶酶標記抗體工作濃度的選擇:首先用直接ELISA法進行初步效價的滴定(見酶標記抗體部份)。然後再固定其它條件或採取「方陣法」(包被物、待檢樣品的參考品及酶標記抗體分別為不同的稀釋度)在正式實驗系統里准確地滴定其工作濃度。 ⑷酶的底物及供氫體的選擇:對供氫體的選擇要求是價廉、安全、有明顯地顯色反應,而本身無色。有些供氫體(如OPD等)有潛在的致癌作用,應注意防護。有條件者應使用不致癌、靈敏度高的供氫體,如TMB和ABTS是目前較為滿意的供氫體。底物作用一段時間後,應加入強酸或強鹼以終止反應。通常底物作用時間,以10-30分鍾為宜。底物使用液必須新鮮配製,尤其是H2O2在臨用前加入。

⑧ 鏈霉親和素的分子量

鏈霉親和素是四聚體蛋白,大小為66KDa。一分子鏈霉親和素可以高度特異性地與四分子生物素結合,兩者之間的親和力極為強烈,鏈霉親和素-生物素復合物的解離常數處於 10 mol/L 數量級,這一性質常用於分子生物學用途 。其中一條完整的SA肽鏈中有159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為16450。

閱讀全文

與一個親合素可結合多少個生物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