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模型怎麼做視頻

生物模型怎麼做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17 09:40:36

❶ 生物細胞模型用什麼製作,怎麼製作

這個生物模型,是關於動物細胞圖。這個生物模型的主要材料是蔬菜和水果結合。我們參照了課本的動物細胞圖。首先,我們用刀將蘋果由上而下切開一小塊,再用刀在水平的面上切開一個僅可容納一個桔的小洞。這樣,蘋果就成了細胞核了。然後桔作為核仁放在那個小洞里。然後,我們就選擇了豆角作為高爾基體,因為我們在課本上看見那高爾基體是層層疊疊的。先把豆角折成長短不一的四五段,按長順序排好,這樣高爾基體就完成了。接著溶酶體用馬鈴薯做,用刀把馬鈴薯切成多邊的中塊狀。線粒體就用荷豆做,因為我們認為荷豆的形狀與課本圖上的線粒體形狀相似。

❷ 人教版高中生物 說課稿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2節。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二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本章的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檢測知識為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蛋白質的結構多種多樣,在生命活動中承擔著多種多樣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為第3節學習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奠定了學法基礎。

(二)說學習目標

在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標准中,與本節內容相對應的條目是「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概述」屬於理解水平,要達成這一目標,首先要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因此,本節的知識目標確定為:「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考慮到認同生命的物質性對於樹立唯物主義觀點具有重要意義,而本節內容恰好說明了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的重要方面——許多生命活動是靠蛋白質來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就確定了「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目標。

(三)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學習難點:

由於學生缺乏有關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化學知識,細胞的分子組成又是微觀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在學習時,以下兩個知識點確定為學習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二、說教法

1.支架式教學法:

(1)拾腳手架:使學生明白氨基酸和蛋白質兩個概念。

(2)進入情境:提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和20種氨基酸能夠形成多少種蛋白質兩個問題。

(3)獨立探索:在教師的幫助下,對課本上的「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示意圖」進行探索,並將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質等幾個概念排列順序。同時對兩個氨基酸形成二肽的方法提出設想。

(4)協作學習:對兩個氨基酸形成二肽的設想及蛋白質的形成過程進行小組協商、討論。最後達成一致――通過脫水縮合形成,並充分地理解了蛋白質的形成方式。

(5)效果評價:通過學生個人和小組對個人的評價。教師也可以用課內練習和課外對核酸知識的自學能力進行評價。

2、探究教學法:本課除了利用支架式教學法之外,還在學習氨基酸和蛋白質概念時利用了探究教學法:(1)聯系生活,創設情景,提出探索問題,(2)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理,(3)查閱課本,小組討論進行驗證,(4)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探索結果。

3、直觀教學法:通過實驗、圖片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性,使學生更好地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說學法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選擇良好的學法關鍵在於找到教法與學法的結合點,實現教、學的統一。根據上面的教學方法,本課採用了探究學習法與接受式學習相結合。

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並不是兩種絕對對立的學習,二者只是相對而言的。從按受學習到自由或完全獨立的探究學習,其間還存在著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學習。而且從教育實際看,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漸進式的,而不是突發式的。因此,本課在學習方法上,結合學生剛接觸生物學科不久的事實,部分實行了接受式的學習。如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等知識方面採取了接受式學習,另外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教師也給充分的幫助和指導。

利用問題探討創設問題情境

四、教學設計

五、說教學過程

學習階段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回憶、聯系,明確學習目標

❸ 如何製作初一的生物模型

1、所需材料:顏色不同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大卷透明膠布、記號筆、鉛筆、小尺等。

(3)生物模型怎麼做視頻擴展閱讀:

生物模型製作簡介:

生物模型製作是指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來製作一些有關生物結構的模型,這些生物模型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物質形式呈現出來。製作生物模型的作用 :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豐富教學資源 。

例如動植物細胞模型、花的結構模型等,學生都可以根據課本的文字內容或圖片把它們實物化、立體化。在製作過程中學生把各種材料加工成要模擬的生物結構形狀,直接構成一個整體的模型。

學生在親自參與製作生物模型以及運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更能使自身的動手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更好地開發與訓練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模型



❹ 製作生物細胞模型

高一細胞模型主要是要求包括該有的細胞結構,以及結構形態和大小比例的適宜。
如果是植物細胞的話,可以拿硬紙板做細胞壁,稜角分明就可以了(動物細胞就不用了,因為沒有細胞壁),保鮮膜做細胞膜,粗紙條繞一繞做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高爾基體附近再加幾個小泡),橡皮泥捏個團(上面戳幾個洞)做細胞核,如果想把葉綠體和線粒體亞顯微結構做清楚的話用橡皮泥就不錯。
每個結構可以塗上不同的顏色,以示區別

❺ 人教版生物初一下冊,演示肺呼吸的模型用什麼材料,怎麼做

大的無底玻璃瓶子一個
橡皮塞一個,要打一個管子可以穿過的孔(塞住瓶口)
玻璃Y型管一支(倒過來插入橡皮塞子,分叉一端留在瓶子內)
小氣球兩個,分別套在Y型管分叉一端的兩個管口扎緊。
橡皮膜(表示膈肌,用它把瓶子無底的一端封住紮緊)
OK
操作時,用手向下拉瓶底的橡皮膜----表示胸廓擴大----吸氣----氣體從Y形管進入氣球---氣球膨脹)
呼氣時操作相反---往上頂橡皮膜----表示胸廓擴大----呼氣----氣體從氣球經過Y形管離開---氣球收縮。ok

❻ 怎麼做生物葉綠體模型

1買稍大一點的橡皮泥捏
2可以用舊報紙做一個橢圓形,那些基粒可以用綠色的彩色筆畫出來O(∩_∩)O~
3還可以用大的雪碧瓶子 大概剪成一個筒筒的樣子 把多出來的部分剪成一個一個圓圓的小基粒就行了~

ps 葉綠體模型不用做得很完整,只要大概一個形狀 能夠體現局部的一些結構就可以嘞
(反正我們高中書上是那樣 呼呼~)

閱讀全文

與生物模型怎麼做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