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業用語:生物學下限溫度
又稱「生物學零度」和「生物學最低溫度」。植物在不同發育期有效生長的最低溫度。溫度下降到生物學下限溫度以下時,植物的生長發育就停止了。
2. 生物學凌度是什麼意思
生物學零度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呈正相關。
在其他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呈正相關。生物的種類、品種和生育時期不同,其開始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也可能不同。只有當日平均溫度高於開始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時,溫度因子才對生物有機體的生長發育起促進作用,這個生育的最低溫度稱為生物學零度,也就是生物學下限溫度。
生物學零度是指溫度降低使生物的某種生理活動停止時的溫度,如作物處於發育的生物學零度以下時,發育停止,但生長仍可維持;當處於生長的下限溫度時,生長停止,但尚不致受凍害。
(1)生物學溫度:所有對生物生命活動起作用的溫度。
(2)三基點溫度:生物學最低溫度(也即生物學零度)、生物學最適溫度、生物學最高溫度。生物學最低溫度:某一生理活動過程起始的下限溫度,即作物生長發育過程的下限溫度。生物學最適溫度:某一生理活動過程最旺盛和最適宜的溫度,即作物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過程最適宜的溫度。生物學最高溫度:某一生理活動所能忍受的最高溫度,即作物生長發育過程的上限溫度。
(3)生物學傷害溫度:使植物或樹木受到傷害的溫度。
(4)生物學致死溫度:使植物或樹木致死的溫度。其溫度值可能在生物學最低溫度以下,也可能在生物學最高溫度以上。
(5)界限溫度:對植物包括農作物和林木的生長發育有指示和臨界意義的溫度。在農業和林業上也稱為指標溫度。
3. 生物學的零度和氣象學的零度一樣嗎
生物學零度指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下限溫度。它跟生物的種類、品種和發育時期的不同而不同,只有當日平均溫度高於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時,才會對生物有機體的生長發育起促進作用,這個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就是生物學下限溫度。
氣象學的零度則是指水開始凝結成冰的溫度。
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4. 生物學零度是什麼
生物學零度:某作物或作物品種開始發育的下限溫度稱為
生物學最低溫度,又稱為生物學零度。
5. 計算某魚類有效積溫,公式中的日平均氣溫是指空氣溫度還是水的平均溫度
水產類有效積溫指水溫。
有效積溫,是生物在某個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內有效溫度的總和,即生物在某一段時間內日平均氣溫與生物學零度之差的總和。有效積溫是反映生物生長發育對熱量的需求或衡量地區熱量資源的指標。注意:每天的平均溫度是拂曉前兩個小時的最低溫度與午後兩點的最高溫度的平均數。
6. 淡水魚在0度以下可以生存嗎
零度以下只要不結冰淡水魚就一樣可以生存下去。但熱帶淡水魚在低溫水域是無法生存的,相比之下其他地方的淡水魚的溫度適應性要比熱帶淡水魚高一些。
7. 中華九刺魚是保護動物嗎
中華九刺魚是珍稀動物,還不屬於保護動物。
中華多刺魚是刺魚目刺魚科多刺魚屬的 1種。又名刺兒魚,九刺魚。體小,紡錘形,長50毫米左右。體前部有薄骨片,後部光滑,尾柄有發達的骨板棱。
第一背鰭由 7~11根分離的鰭棘組成;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臀鰭棘1,較大。胸鰭大,側中位。腹鰭亞胸位,1鰭棘。尾鰭短,淺凹形。體背部為淡黃綠色,腹部為銀白色。分布於中國山東、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到朝鮮、日本及庫頁島等。
相關如下
胚胎發育
北京地區的中華九刺魚胚胎發育的起始溫度(生物學零度)為4.7℃,適宜的發育水溫為14.0℃-16.0℃,與中華多刺魚繁殖盛期(4月中下旬)自然水體的水溫相近;平均水溫14.0℃時,中華九刺魚完成胚胎發育約需183h;水溫升至22.5℃時,胚胎的孵化率僅為22.2%。
水溫升至25.0℃時,受精卵不能孵化,此溫度應是中華九刺魚胚胎發育溫度的上限。實驗表明,北京地區中華九刺魚的胚胎對鹽度的耐受力較為有限,在與自然水體相同的鹽度下(0‰)其孵化率接近100%;隨著鹽度的升高,孵化率降低,8‰鹽度時,僅有56%的受精卵孵化;至20‰時,受精卵全部死亡,此鹽度應為中華多刺魚胚胎發育的鹽度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