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

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

發布時間:2022-08-19 17:04:34

❶ 對生物資源進行保護的意義是什麼

1生物的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和多種工業原料。2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和調節氣候。3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以及pH值方面調控發揮作用。4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瀕危物種有重要意義。

❷ 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單獨生存,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聯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學家指出,在自然狀態下,物種滅絕的種數與新物種出現的種數基本上是平衡的。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這種平衡已經受到破壞。

從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種鳥;從1871年到1970年,獸類滅絕了43種。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共出現過25億種動植物,其中有將近1/2是在最近3個世紀內消失的。物種平衡的破壞,使人類生存環境惡化,人類本身將遭到巨大災難。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自然界是由許多復雜的生態系統構成的。有一種植物消失了,以這種植物為食的昆蟲就會消失。

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

(2)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擴展閱讀:

國家林業局召開「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執法電視電話會議」,緊急部署各地迅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行動,要求當前要從五個方面入手,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工作。

該局副局長張建龍此間要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迅速採取行動,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力度,形成高壓態勢,全面遏制並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勢頭。此間會議要求從五方面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執法:

一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各地迅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行動,形成強大聲勢,打擊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和走私、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

二要切實強化野生動物分布區的野外巡護和看守。要在野生動物分布的山頭、地塊、湖區,組織力量加強巡護和看守,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行為,依法制止和懲處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損毀野生動物棲息地、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活動的行為,並收繳或清除獸夾、獸套等非法獵捕工具。

三要全面檢查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場所,清理整頓非法經營利用行為。尤其是對餐館飯店、花鳥市場、葯用野生動物原材料集散地和其他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較集中的場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經營利用非法獵捕或走私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進行清理整頓,並依法懲處。

❸ 為何要實施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

在地球上生命進化的大部分時間里,物種的滅絕速度和形成速度大致是相等的。保護生態環境而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和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開發需求逐年增多,作為人類生存基礎的生物多樣性,無論在其生態系統上,還是在物種和遺傳基因的水平上,都受到極大的損害,並且這種損害越來越嚴重。

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人類終於認識到自己是不能脫離其生存的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而孤立發展的。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和生物圈來說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財產,它不僅提供現時的利益,也提供長期的利益,它的維持對世界范圍的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保護的一個重點。

未來的保護措施〖*2〗生物區域管理生物區域管理可能是表現為最有雄心的整體化措施,就是在管理整個區域時考慮到生物多樣性的思想。如果將政府職責劃分為孤立的林業、農業、公園和漁業部門,並不能反映出生態、社會或經濟的協調發展。「生物區域」措施要求跨部門的,甚至有時是越境的合作和整體性,並且讓受影響的全體居民廣泛參與。生物區域是指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的地區,在這些區域內建立起管理制度來協調公共和私人土地擁有者的土地利用規劃,確定滿足人類需求但不損害生物多樣性的可供選擇的發展方案。這一思想的成功決定於喚起各個不同利益者之間的合作。

❹ 保護生物資源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

保護生物資源的好處:

1、保護生物資源能夠維護生態平衡。因為每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物種之間通過食物鏈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一旦食物鏈出現脫節,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比如,人們無節制地獵捕蛇類,就會導致蛇類資源趨於枯竭。

這就導致森林、草原和農田鼠害、病蟲害猖獗,給農業、林牧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

2、保護生物資源能保證科學研究和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眾所周知,瀕危動物是科學研究的試驗材料,在現代科學的諸多領域,例如仿生學、醫學、葯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動物園中的珍稀動物,以及博物館收藏、陳列或展出的瀕危動物標本,能夠很好地深化廣大民眾對保護珍稀動物重要性的認識。

3、保護生物資源能促進經濟發展,能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珍稀動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它們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參觀游覽,為景區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東北虎、大熊貓、金絲猴等,既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同時也備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對外贈送或赴外展出這些動物,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知名度、開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而且還能促進各國文化交往、增進兩國友誼,加強保護瀕危動物的合作研究。

(4)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擴展閱讀

保護生物資源的方法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關於保護地建在哪裡的問題,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從一開始拍腦門地在地圖上畫圈,或搶救式地短時間內大建一批,到後來系統性地按照生態系統類型、瀕危及特有物種的分布來規劃保護地網路。總而言之,保護地的選擇和建立正在趨於科學化、合理化。

而保護地該建多少的問題,近年來則成為各界爭論的焦點。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上,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目標:2020年,保護至少17%的陸地和內陸水域,以及至少10%的沿海和海洋區域。2014年的IUCN世界公園大會則認為,海洋的保護比例要至少提高到30%以上。

參考資料:人民網-保護珍稀動物,維護我們共同的生命圈

❺ 為什麼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人類的生存,人類社會的發展依賴於生物多樣性,因為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正常運轉、保持穩定的基礎。

各種物種,不管它們是細菌、蠕蟲、蟎、蜥蜴,還是小型哺乳動物,都在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為我們提供食物、提供新鮮的空氣、調節氣候、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難以被其他物種所替代。

每種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遺傳特性,使其能適應一定的環境條件。這種遺傳特性對我們人類至關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人類為了改良品種,就得從野生物種中尋找與其相似的物種,將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現在人類種植的作物上去。這樣做不僅能改變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各種各樣的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葯材。人類的許多葯材都來自野生植物和動物,如止痛葯嗎啡、可卡因,治瘧疾的葯奎寧分別來自罌粟植物、可可樹、金雞納樹等。這些葯用植物一方面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給制葯工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野生物種還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許多發明創造的靈感就來自於生物,人們從鳥、獸、昆蟲等的生活習性和活動中,悟出許多有益於人類的東西,並模仿製造出相應的產品,為人類服務。另外,野生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生物資源,對於整個世界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5)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擴展閱讀

生物多樣性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遺傳多樣性

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

因此,遺傳多樣性也就是生物的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任何一個物種或一個生物個體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傳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個基因庫(Gene pool)。一個物種所包含的基因越豐富,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基因的多樣性是生命進化和物種分化的基礎。

2、物種多樣性

這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物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對於什麼是物種一直是分類學家和系統進化學家所討論的問題。邁爾(1953)認為:物種是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擁有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存在著生殖隔離

3、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❻ 為什麼要保護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如地球上的空氣、水、土地、礦物、生物以及其他可以被人類利用和消耗的物質。 通常又可把自然資源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可更新的資源,如水、土地、空氣和礦物等;另一類是可更新的資源,如穀物、森林、家禽馴獸及其他各種野生生物等生物資源。對於不可更新的資源,由於其蘊藏量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出來,因此,必須給予合理的使用,否則將會導致匾乏的危機。對於可更新的資源,原則上是可以在自然條件下不斷地生產出來的,但是,如果人類不善於經營或處置不善、不合理地使用以致揮霍浪費這些自然資源,也會給人類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過去,人類浪費自然資源的事例很多,如由於經營不善,許多淡水魚和鹹水魚的種源已漸枯竭;由於保護不利,很多野生動物已遭到絕種的命運;由於濫砍濫伐,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已經消失;由於處置不當,河流和海洋受到工廠廢棄物的污染而使不少水生生物大量減少或滅絕等等。這種狀況已經使人類深深受害,並從中認識到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 為了保障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必須採取完善的措施,保護好自然資源,這是人類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重要經驗。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資源,是農業的根本生產資料,是礦物質的儲存所,也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場所以及野生動物和家畜等的棲息所。總之,土地是陸地上一切可更新的資源都賴以存在或繁衍的場所,因此,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就成為各種可更新的資源的保護中心。 在農業自然資源中,土地資源是核心,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離開了土地資源,農業生產就無法進行;有了土地資源,不能合理利用或保護得不好,農業生產也不能很好地進行。例如,一片土地,由於沒有予以合理的利用和必要的保護,在人類生產活動作用下,加速和擴大了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蝕,從而破壞了壤肥力,危害農業生產。土壤侵蝕還會使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庫淤積、河道阻塞,由此而引起下游沿岸泛濫成災,沖毀大片耕地,使土地資源受到嚴重損失。又如,人類的灌溉活動對乾旱和半乾旱的土地,可以達到改良鹽鹼土的作用,但是,如果用灌水量過大或水質不好等不合理的方法進行灌溉,就可能導致潛水位提高,引起土壤鹽鹼化。這些由於人類不合理的農業措施而發生的鹽化,稱為次生鹽鹼化。次生鹽鹼化間題是土地資源利用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應該予以重視。

❼ 人類為何要做「保護生物多樣性」這件事

因為地球生物本來就具有多樣性,這是地球環境能夠不斷循環發展的基本原因。如果生物多樣性被破壞,人類生活的環境就會惡化。只有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社會才能夠生存和不斷發展。人類文明雖然在不斷發展,但是人類的一些行為給地球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一些地球資源也接近枯竭狀態,而大量野生動物被捕殺也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不僅表現在動植物種類,還表現在大氣層成分、土壤肥力等各個方面。

作為個人,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可以從自身做起,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和教育我們應該真學習,不隨意破壞樹木,不污染水源,不傷害野生動物。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