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污染的類型
高山、大海、沙漠、河流等的天然屏障作用,使得不同的區域形成了形態各異的生態系統。生物污染是指外來生物被有意無意地引入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內,並對該系統造成影響或危害的現象。
生物污染按照物種的不同,可以分為:
動物污染(主要為有害昆蟲、寄生蟲、原生動物、水生動物等)
植物污染(雜草是最常見的污染物種,還有某些樹種和海藻等)
微生物污染(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
② 生物污染的危害
生物污染主要包括污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
生物污染物在水中會使有機物腐敗發臭,引起水質惡化,對人體和動植物也會引起病害,影響健康和正常的生命活動,嚴重時能致死亡。
③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途徑
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蟲卵和昆蟲對食物的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細菌與細菌毒素、黴菌與黴菌毒素。在食品中的細菌包括能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傳染病以及其他以食品為傳播媒介的致病菌,還有能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非致病菌。寄生蟲和蟲卵往往是污染食品而使人致病的,如蛔蟲、絛蟲、中華枝睾吸蟲以及旋毛蟲等,主要是糞便或土壤污染了飲水或食品。昆蟲污染主要包括糧食中的甲蟲、蟎類、蛾類以及動物性食品和某些發酵食品中的蠅蛆等。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其中大約有30%~60%的菌株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以黃麴黴毒素B1為代表)。受污染的食物主要有糧食、花生、豆類、食用油、發酵食品等,其中以玉米、花生和花生油最易霉變而產生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耐高溫,一般加熱烹調破壞不了它的毒性。黃麴黴毒素為致癌物質,食用後可發生肝癌等疾病。我國食品中黃麴黴毒素的標准允許量如下表 :
防止黃麴黴毒素污染食品,應加強糧油食品的檢查,檢驗合格,方可使用;要搞好食品儲存中的防霉工作,經常檢查儲存的糧油,做到保持乾燥、防止霉變;發現霉變食品,要及時進行除霉去毒處理。對花生油的去毒可採用白淘土吸附法、日光照射法等,可除去毒素。烹調時,待鍋內的油加熱冒煙後,加入少量食鹽,可除去部分毒素。 鳳眼蓮是雨久花科鳳眼蓮屬多年生漂浮性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葉片腎形或卵圓形,常呈波浪狀,長度甚至能達到1 m,內部貯存很多空氣,使整個植株漂浮在水面上。它主要進行根、莖的無性繁殖,也通過種子進行繁殖。種子生命力極強,能在水中存活5~20年,在溫暖、淺水和高光照的條件下萌發。鳳眼蓮的適應性極強,適合溫度為5~35 ℃,能夠在貧營養、富營養及含有大量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水體中生長,甚至在高酸性和鹼性(pH4~12)的水中仍能成活。 鳳眼蓮產於巴西,1823年首次報道,1844年在美國一個博覽會上被譽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從此被引種栽培。鳳眼蓮的營養價值高,是畜禽的優良飼料。20世紀40年代後,發現它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營養元素,吸收和富集各種重金屬和有機毒物,對污水有很強的凈化作用,且凈化效率優於其他水生植物,因此進一步被推廣種植。中國危害最嚴重的是雲南昆明市,流經該市的大觀河幾乎全部被鳳眼蓮覆蓋,滇池約1 000 hm2的水面幾乎全部生長著鳳眼蓮。昆明市為迎接世博會召開而治理鳳眼蓮耗資巨大,但是防治效果並不好。上海市水域2002年鳳眼蓮產量在2.0×106 t左右,1/4的內河水面被覆蓋。另外武漢、寧波和太湖等地區也發生比較嚴重的危害事件。 造成鳳眼蓮入侵和危害的主要外部因素是人類的傳播、水體的富營養化、缺乏天敵控制及持續的暖冬天氣;內部因素是其很強的生長繁殖能力和較強的生態適應性和競爭力。
④ 什麼是水體生物性污染,它分為哪些類型
一、水體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導致其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到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二、自然界中的水體污染,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劃分為各種污染類別。
1、從污染源劃分,可分為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環境污染物的來源稱為污染源。點污染是指污染物質從集中的地點(如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門)排入水體。它的特點是排污經常,其變化規律服從工業生產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規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測定或者定量化,其影響可以直接評價。而面污染則是指污染物質來源於集水面積的地面上(或地下),如農田施用化肥和農葯,灌排後常含有農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礦山在雨季,雨水沖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徑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擴散方式進行的,時斷時續,並與氣象因素有聯系。
2、從污染的性質劃分,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渾濁度、溫度和水的顏色發生改變,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增加等;化學性污染包括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減少,溶解鹽類增加,水的硬度變大,酸鹼度發生變化或水中含有某種有毒化學物質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體中進入了細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三、造成原因
1、造成水體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體排放未經妥善處理的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施用化肥、農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沖刷而進入水體;隨大氣擴散的有毒物質通過重力沉降或降水過程而進入水體等。
2、污染水體的物質成分極為復雜,概括起來主要包括:無機無毒物、無機有毒物、有機無毒物、有機有毒物、石油類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蟲、放射性污染物、熱污染等。
無機無毒物如:砂、土等顆粒狀的污染物,一般和有機顆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統稱為懸浮物(SS)或懸浮固體,使水變渾濁。
四、防治措施
1、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
從安徽巢湖取的藍藻水樣(左)與飲用水對比中國產業結構和布局狀況與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很不匹配。中國的主要農業灌溉區和需水工業大多集中於北方,而中國水資源分布卻是南多北少,導致中國北方水環境嚴重惡化,因此,調整中國產業結構和布局勢在必行。具體來說,一是在北方地區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盡量少建或不建能耗高、污染重的產業;二是加強對老企業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三是採取「分散集團「的產業布局原則。
2、建立水資源保護區
為從整體上解決中國水環境惡化的問題,必須有計劃地建立不同類型和不同級別的水資源保護區,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主要包括:A、流域水資源保護區;B、山區和平原水資源保護區;C、大型水利工程水資源保護區;D、重點城市水資源保護區。將各區內水資源的分配、水費、排污費的收取、治污資金的籌集有效地統一起來,就能夠實現從局部到整體治理步驟的實現,從而解決中國水環境問題。
3、染源管理
國家權力機關為了處理社會發展和水體污染的關系,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依據法律和有關環境保護標准對水體污染源排入水體的污染物的種類、特性、濃度、排放總量,以及排放時間、地點和密集程度等進行限制、監督,並對污染源的規劃和布局、廢水治理措施和處理程度等進行指導和協調。
⑤ 生物污染的分類
生物污染可分為四類:
一是黴菌,它是造成過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來自植物的花粉,如上面提到的懸鈴木花粉
三是由人體、動物、土壤和植物碎屑攜帶的細菌和病毒
四是塵蟎以及貓、狗和鳥類身上脫落的毛發、皮屑。
⑥ 生物污染是什麼
對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等病原體和變應原等污染水、氣、土壤和食品,影響生物產量,危害人類健康,這種污染稱為生物污染。 水、氣、土壤和食品中的有害生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屠宰、食品加工廠污水、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和人畜糞便,以及大氣中的飄浮物和氣溶膠。其中主要含有危害人與動物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病原菌、寄生蟲,引起創傷和燒傷等繼發性感染的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可引起呼吸道、腸道和皮膚病變的花粉、毛蟲毒毛、真菌孢子等大氣變應原。這些有害生物對人和生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病原性、人和生物的感受性以及環境條件三個因素。 空氣中的微生物多數是藉助土壤以及人和生物體傳播,或藉助大氣飄浮物和水滴傳播。地面的微生物、大氣中飄浮的微生物均可進入水中而污染水體。鄰近城鎮的水體,含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蟲卵較多。海水中病源菌比淡水少,但海濱、港口因接納污水,常含有病原菌。水生生物中常帶有致病菌。魚的受污染部位主要是口腔、鰓、胃、腸和排泄腔。土壤中分布最廣的是腸道致病性原蟲和蠕蟲類。 生物污染可分為四類:一是黴菌,它是造成過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二是來自植物的花粉,如懸鈴木花粉;三是由人體、動物、土壤和植物碎屑攜帶的細菌和病毒;四是塵蟎以及貓、狗和鳥類身上脫落的毛發、皮屑。
⑦ 食品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什麼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指食品受到細菌及其毒素、黴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蟲及其蟲卵(囊蟲、絛蟲、蛔蟲、肝吸蟲、肺吸蟲等)的污染;其中細菌及其毒素污染最常見,致病菌可引起急性中毒;非致病菌一般不會引起疾病,但常常是導致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所以也稱其為腐敗菌。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的污染、寄生蟲的污染和昆蟲的污染。
⑧ 什麼是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機體對人類或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例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
生物性污染 (biotic pollution )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體後,直接成間接地使人感染或傳染各種疾病。衡量指標主要有大腸菌類指數、細菌總數等。
特點
一是預測難,人們對外來生物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入侵難以作出預測。
二是潛伏期長,一種外來生物侵入之後,其潛伏期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因此,難以被發現,難以跟蹤觀察。
三是破壞性大,外來生物的侵入,在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破壞了該生態系統中各類生物的相互依存關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⑨ 什麼是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是指廢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體。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蟲卵等各種致病體。此外,廢水中若生長有鐵菌、硫菌、藻類、水草及貝殼類動物時,會堵塞管道、腐蝕金屬及惡化水質,也屬於生物污染物。
自來水中的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主要來自城市生活廢水、醫院廢水、垃圾及地面徑流等方面。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歷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污染類型。潔凈的天然水一般含細菌是很少的,病原微生物就更少。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菌指數為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間接指標。
病原微生物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較長、繁殖速度很快、易產生抗葯性,很難消滅。因此,此類污染物實際上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生存,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⑩ 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什麼昆蟲污染
一、.食品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質: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1)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和昆蟲的污染、有毒生物組織污染、昆蟲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為主,危害較大,主要為細菌和細菌毒素、黴菌和黴菌毒素。(2)化學性污染來源復雜,種類繁多。主要有: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葯、有害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二惡英等。②從生產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工具、容器、包裝材料及塗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質、單體及助劑等物質。③在食品加工儲存中產生的物質,如酒類中有害的醇類、醛類等。④濫用食品添加劑等。(3)放射性污染環境中人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核爆炸、核廢物的排放、意外事故。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過食物鏈向食品中轉移,其主要的轉移途徑有:向水生生物體內轉移、向植物轉移、向動物轉移。食品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攝入污染食品後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產生的低劑量長期內照射效應。主要表現為對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的損傷和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二.食品污染的途徑1.內源性污染(1)內源性污染(2)內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前感染人獸共患病.(肉,蛋,乳被污染);畜禽生前感染固有疾病,抵抗力下降引起繼發性感染。;畜禽生活期間帶染某些微生物,畜禽抵抗力下降引起這些微生物浸入肌肉,肝臟等部位,造成肉品污染。(3)內源性化學污染(4)內源性放射性污染2.外源性污染外源性生物性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烹飪等過程中由於不遵守操作規程,使起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主要有(1)通過水的污染(2)通過空氣的污染(3)通過土壤的污染(4)生產加工過程的污染(5)運輸/保藏過程的污染(6)病媒害蟲的污染外源性化學性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烹飪等過程中受到有毒害化學物質的污染。主要有:(1)空氣(2)水(3)土壤4)運輸(5)生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