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硬碟的壞道一般是怎麼產生的
硬碟壞道主要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
硬碟的邏輯壞道產生的原因通常多數是由於軟體的使用或操作不當,如經常不正常關機(當然頻繁的不正常關機可能也會引致物理壞道)所造成的。硬碟的邏輯壞道屬於軟壞道,並不是真正的物理損壞,但若不及時修復則會導致壞道區域蔓延,從而造成更多數據丟失或程序出錯。
修復硬碟邏輯壞道的方法非常簡單。在以前的Windows
98版本的操作系統中,我們可以利用系統自帶的磁碟掃描程序進行掃描與檢查,基本都能夠解決邏輯壞道的問題。因為其磁碟掃描程序可用於檢查磁碟物理介質、系統和文件、目錄存儲扇區是否損壞。方法相信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就是點擊開始-程序-附近-系統工具,選擇下面的磁碟掃描程序即可,記得要把「自動修復磁碟錯誤」的空格選擇上。
在Windows
XP版本中,系統本身已不再提供這些功能。但為了防止因為誤操作而引起硬碟錯誤,只要是電腦在非法重啟或非法關機後,再次啟動電腦,系統都會自動運行磁碟掃描程序對硬碟進行掃描並檢查並處理磁碟錯誤,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耐心的等待程序運行完成後自動進入系統,千萬不要因為等待的時間稍長一點而直接按回車鍵進入系統。長此一量硬碟產生物理壞道,那就得不償失了。
❷ 硬碟的物理壞道是怎麼形成的
硬碟壞道修復白皮書
常識:硬碟壞道分類 - 不同壞道分仔細
由於硬碟採用磁介質來存儲數據,在經歷長時間的使用或者使用不當之後,難免會發生一些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產生「壞道」,當然這種壞道有可能是軟體的錯誤,也有可能是硬碟本身硬體故障,但是並不是說硬碟有了壞道之後就會報廢,其實處理方法得當,我們完全可以做到讓硬碟「恢復健康」,至少也可以讓硬碟「延年益壽」。
● 壞道的分類
硬碟出現壞道除了硬碟本身質量以及老化的原因外,還有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平時使用不當造成的。硬碟壞道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簡單來說,邏輯壞道是由於一些軟體或者使用不當造成的,這種壞道可以使用軟體修復,而物理壞道則是硬碟碟片本身的磁介質出現問題,例如碟片有物理損傷,這類故障通常使用軟體也無法修復的錯誤。
如果你的硬碟一旦出現下列這些現象時,你就該注意硬碟是否已經出現了壞道:
(1)在讀取某一文件或運行某一程序時,硬碟反復讀盤且出錯,提示文件損壞等信息,或者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功;有時甚至會出現藍屏等;
(2)硬碟聲音突然由原來正常的摩擦音變成了怪音;
(3)在排除病毒感染的情況下系統無法正常啟動,出現「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提示信息;
(4)Format硬碟時,到某一進度停止不前,最後報錯,無法完成;
(5)每次系統開機都會自動運行Scandisk掃描磁碟錯誤;
(6)對硬碟執行FDISK時,到某一進度會反復進進退退;
(7)啟動時不能通過硬碟引導系統,用軟盤啟動後可以轉到硬碟盤符,但無法進入,用SYS命令傳導系統也不能成功。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硬碟的引導扇區出了問題。
常識:壞道修復方法 -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由於硬碟內部工作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小小的灰塵進入到硬碟內部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壞,所以當硬碟出現壞道時,我們並不能拆開硬碟進行維修,只能夠通過一些工具軟體來進行修復,從而最大限度的挽回損失。
當我們確定硬碟有壞道之後,我們並不能確定這個壞道到底是邏輯損傷還是物理損傷,我們只能夠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步驟進行修復,一般邏輯壞道經過簡單的軟體修復就可以解決故障,但是一些物理壞道則需要進一步的修復才能保證硬碟的數據安全和正常使用。
實戰:修復邏輯壞道 - 讓硬碟嶄新如初
一般情況下,硬碟產生邏輯壞道的原因是一些正版軟體會在硬碟上某些扇區寫入信息,其他的軟體則無法訪問這個扇區,這種情況下,硬碟檢測工具也會誤認為該扇區產生了壞道,一般這種情況無需進行修復,但是現在的軟體越來越少的採用這種加密方式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使用不當造成的了,例如硬碟在讀取數據時意外遭到重啟,則有可能產生邏輯壞道,情況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物理壞道。我們此時可以使用Windows自帶的磁碟工具對硬碟進行掃描,並且對錯誤進行自動修復。
具體步驟如下(以Windows XP為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盤符後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驅動器屬性窗口中依次選擇「工具→開始檢查」 。
選擇「自動修復文件系統錯誤」和「掃描並恢復壞扇區」,然後點擊開始。
掃描時間會因磁碟容量及掃描選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Windows 98甚至以上的操作系統中,並不能顯示每個扇區的詳細情況,所以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還是選擇DOS下的磁碟檢測工具Scandisk。Scandisk會檢測每個扇區,並且會標記壞扇區,以免操作系統繼續訪問這個區域。保證的系統運行的穩定和數據的安全性。
一般來說,通過上述的方法,修復完成之後硬碟上壞道仍然存在,只是做上了標記,系統不會繼續訪問了,但是隨著對硬碟的繼續使用,我們可能會發現硬碟壞道有可能擴散,所以這種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比較妥善的辦法是對硬碟數據進行備份,然後重新分區格式化硬碟,一般來說,如果硬碟上的故障僅僅是邏輯壞道,就可以徹底的解決問題。當然,建議在進行重新分區和格式化之後,使用DOS下Scandisk再次對硬碟進行檢測,確保硬碟邏輯壞道的完全修復。
實戰:修復物理壞道 - 低格硬碟方法多
如果按照上述步驟重新分區格式化之後,仍然發現硬碟有壞道,那麼硬碟很有可能就是有物理壞道了。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必急於對硬碟壞道是否可以修復下結論,還可以採用另外一個軟體對硬碟進行低格,在進行重新分區格式化,有些硬碟壞道也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
● 低級格式化硬碟
低格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主板BIOS自帶的低格工具,一種是採用軟體的方式進行低格。通過主板BIOS自帶的低格工具的方法會受到主板的限制,有些主板在BIOS中並沒有配備這樣的程序,並且目前新型號的主板大多都沒有這個低格的功能了,所以推薦還是採用軟體的方式來進行硬碟的低級格式化。
Maxtor出品過一個低格工具low.exe,這個軟體可以對Maxtor硬碟進行低格,其實這個程序可以適用於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IDE硬碟。該軟體的操作相當簡單。
啟動之後按「Y」進入軟體,只需選擇需要低格的硬碟,然後選擇開始低格選中的硬碟就可以了。
一般低格的過程比較長,所以需要耐心的等待。此外,需要提醒讀者的一點就是,如果你的機器上還安裝有其他的硬碟,在運行low這個低格程序的時候最好將這個硬碟卸下,以免數據丟失。
實戰:屏蔽物理壞道 - 「死馬當活馬醫」
如果低格之後仍然發現有壞道,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的這個硬碟上有物理壞道了。由於物理壞道通常是由於硬碟使用中遭受撞擊或者突然斷電等情況產生的,在碟片高速旋轉時,磁頭有可能撞擊碟片,造成磁介質損傷而形成的,即使通過磁碟檢測軟體將壞道標記,操作系統雖然不會繼續訪問這個扇區,但是物理壞道通常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擴散,這是由於雖然壞道標記之後,但是硬碟仍然可能訪問到壞道周圍的扇區,從而引起壞道的擴散。為了避免壞道的擴散,我們最好是將壞道屏蔽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區。
我們屏蔽壞道到一個未使用的分區,可以使用軟體PQ Magic,這個軟體有DOS和Windows版本,但是由於我們通常是格式化硬碟之後發現仍然有壞區,而此時並沒有安裝Windows系統,所以推薦使用DOS版本的PQ Magic(有中文版本)。
在採用PQ Magic進行分區之前,我們首先要找到壞道的位置。我們可以先通過Scandisk進行磁碟表面的掃描,對硬碟的壞道大致位置有所了解之後,才能確定分區的方案。例如硬碟壞道在大約在C盤20%左右,我們就可以用PQ Magic將硬碟上C盤的前面大致25%-30%的空間劃為隱藏分區。
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由於DOS下的PQ Magic不方便截圖,我們就以Windows的版本為例進行演示,操作大同小異),啟動PQ Magic,在圖形界面下在C盤的圖示上點擊滑鼠右鍵,選擇「調整容量/移動」。
就會出現一個可以拉動的工具條,我們只需將C盤從硬碟的起始位置往後移動就可以了。在拉動的工具條下方也有硬碟起始位置之後到C盤之前的自由空間的容量顯示。
例如C盤容量為10GB,我們只需將這個自由空間調整為3GB左右就可以了,此時,C盤的容量就變為7GB了。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將屏蔽的空間選擇稍大一點,而不用斤斤計較丟失的容量,以免仍然將壞道劃分在C盤的空間里。畢竟現在的硬碟動輒80GB到120GB,丟失這區區幾個G的容量但是就可以挽救一個硬碟還是值得的。
確定之後退出,等待PQ Magic移動分區,然後重新啟動之後,硬碟壞道就已經在隱藏的分區中,操作系統就無法訪問到了。筆者採用這種方法成功的將一個80GB硬碟的壞道屏蔽,使用至今仍然穩定。
注意:建議在完成壞道屏蔽之後對新的分區進行一下掃描,仍然推薦使用Scandisk,確保壞道已經完全屏蔽到隱藏的分區。當然,劃掉的空間如果你覺得可惜,也可以在壞道之前建立新的分區,當然前提是不要把壞道再次劃分到新的分區中,不過不建議這么做,以免分區過多並且過於零散,會較大的影響磁碟性能。
當然,屏蔽分區這個方法僅僅適用與硬碟壞道比較集中的情況,如果硬碟壞道比較分散就比較麻煩了,就建議更換硬碟以確保系統的穩定和數據的安全了。
● 總結
通過上面的步驟,我們就可以修復硬碟的邏輯壞道或者屏蔽壞道到隱藏分區,從而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以及數據文件的安全,經過這樣的處理之後,硬碟就可以重新煥發青春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延年益壽」了。操作是不是也很簡單呢?
❸ 硬碟壞道是怎麼產生
硬碟出現壞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日常的不正當使用有直接的關系,一般硬碟壞道的產生有以下五種原因。
非法關機:硬碟在工作時是不能突然斷電和非正常關機的,這也是使硬碟最容易產生壞道的原因之一。當硬碟在工作中,碟片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磁頭停留在碟片的不同位置讀取數據。如果中途突然斷電,磁頭迅速歸位,可能導致磁頭與碟片摩擦而損壞碟片。另外,Windows的重新啟動功能也盡量少用,因為這一功能會使硬碟在瞬間突然斷電、加電,也容易引起硬碟的各種故障。如果需要重新啟動,正確的方法是在電腦關閉10秒鍾以後按開機按鈕。
靜電:靜電對電腦各種配件都會造成傷害,對於硬碟而言,容易受害的部位便是其背面的電路板,不能用手觸摸。用手拿硬碟時應該抓住硬碟兩側,避免與背面的電路板直接接觸。
高溫: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硬碟溫度以20℃-25℃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器件上,會造成短路。濕度過高,電子元器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導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從而燒壞CMOS電路。另外,盡量不要使硬碟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手機等,以免硬碟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震動:雖然硬碟廠商都在硬碟中加入了防震抗摔功能,但碰撞和震動依然是困擾硬碟的殺手之一。過度的碰撞和長期工作在震動的環境下極易造成硬碟碟片與磁頭結合不嚴密,磁頭斷裂的現象,特別是在硬碟工作中,後果會更加的嚴重。工作過程中不要直接移動硬碟和移動機箱,需要移動位置時切記要輕拿輕放。
灰塵:灰塵是硬碟的頭號殺手。硬碟的磁頭與碟片接觸十分緊密,不允許有半點的灰塵,如果灰塵落入硬碟碟片,硬碟損壞將為期不遠。如果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長期工作,硬碟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灰塵長期積累在硬碟內部電路元器件上,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散熱。灰塵也可吸收水分,腐蝕硬碟內部的電子線路,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濕度和含塵量。
硬碟發生故障時,切忌不要自行拆開硬碟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極易進入硬碟,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碟片。
❹ 硬碟總是生成壞道 是什麼原因
磁碟出現壞道一般有以下情況:一種是邏輯壞道 ( 即假壞道 ) 另一種是物理壞道。
邏輯壞道一般是由於一些程序出錯、病毒感染等原因導致系統將某個扇區標識為壞道,這種壞道可以通過一些數據擦除或低級格式化工具來修復,如 Norton Utiliti 工具軟體中的 WIPE 工具或 Lformat 順序、 DM 順序等。 WIPE 工具可以在不刪除硬碟上原有數據的情況下進行,能夠修復大部分邏輯壞道; Lformat 順序和 DM 順序是對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的工具,能夠擦除硬碟上所有的數據,對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操作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 40 GB 硬碟大約需要 4 5 個小時,可以修復幾乎所有的邏輯壞道,但由於長時間讀寫硬碟,對硬碟
有一定的損傷。
物理壞道主要是由於硬碟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突發原因造成,如突然停電和受到較大振動等。物理壞道是永久性、無法修復的磁碟壞道,當讀到壞道區域時硬碟會有一些異常聲響。當硬碟出現物理壞道後,應盡早使用一些分區軟體 ( 如分區魔術師 PQ Diskman 軟體等 ) 將存在壞道的局部單獨劃分到一個分區中。然後利用分區軟體將該分區隱藏起來,防止讀寫時硬碟磁頭再訪問該區域,以免壞道擴散。
❺ 什麼情況會造成硬碟物理壞道
理壞道,它表明你的硬碟磁軌上產生了物理損傷,只能通過更改硬碟分區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一般物理壞道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電源質量不好,可以通過改善電源插頭主機電源來改善,筆記本盡量使用原廠的適配器,不要使用劣質的適配器。
使用環境溫度高、灰塵多,環境差。可以加裝機箱風扇不過會增大機箱的噪音,並定時清理灰塵。
震動,可以在硬碟槽位安裝防震棉,移動主機箱輕拿輕放避免摔打跌落。
就是硬碟本身的質量問題,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在保修期內正常使用出現壞道可以向廠商維保
❻ 硬碟的物理壞道是怎麼形成的
硬碟壞道可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邏輯壞道的出現通常是指硬碟在寫入數據時受到意外干擾,造成ecc(errorcheckingandcorrecting,錯誤檢查和糾正)錯誤,邏輯壞道也就產生了。至於物理壞道,則是指硬碟物理碟片表面發生了損壞。物理壞道也有軟性和硬性之分,磁碟表面物理損壞就是硬性的,無法修復;由於外界影響而造成數據寫入錯誤時,系統也會認為是物理壞道,但這種物理壞道是可以修復的。
❼ 硬碟物理壞道是怎麼形成的
硬碟壞道可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邏輯壞道的出現通常是指硬碟在寫入數據時受到意外干擾,造成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錯誤檢查和糾正)錯誤,邏輯壞道也就產生了。至於物理壞道,則是指硬碟物理碟片表面發生了損壞。物理壞道也有軟性和硬性之分,磁碟表面物理損壞就是硬性的,無法修復;由於外界影響而造成數據寫入錯誤時,系統也會認為是物理壞道,但這種物理壞道是可以修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