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00米深的海域有什麼動物
海洋的平均深度為3682.2米,世界海洋最深處,是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達到11521米.
五千米以下的深海中生活著巨型深海大虱,科芬魚,吸血鬼烏賊,長吻銀鮫,毒蛇魚,尖牙深海龍魚,鮟鱇,吞噬鰻,巨型魷魚等眾多海洋生物.
B. 海洋最大生物是什麼
藍鯨
又叫長簀鯨,體長30米,平均體重150噸,最大者190噸。它的一隻舌頭就有3~4噸,足以裝滿一輛解放牌大卡車。它的軀體呈藍灰色或黃褐色,這是由於它的皮膚上覆蓋著一層黃褐色硅藻膜的緣故,其實,它的真正顏色是黑色。藍鯨的軀體龐大而肥胖,是首當其沖的捕殺對象之一,因此,其數量不斷下降,現存量僅20萬頭。
藍鯨亦稱「剃刀鯨」。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
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非洲公象體重的30倍左右。
藍鯨是真正的海上巨獸,平均長度約26米,最高記錄為33.5米,平均體重150噸。這樣的巨獸需要大量的食物,一頭成年藍鯨一天消耗100萬卡左右的熱量,相當於1噸磷蝦,磷蝦是它 的大宗食物。藍鯨游入淺灘,吞進滿口的水和磷蝦。磷蝦被充當活塞的舌頭過濾出來,舌頭迫使水通過懸掛於上顎兩側的似大篩子結構的鯨須流出去。一頭藍鯨的舌頭厚3米多,其重 量比一頭大象還重。
藍鯨曾漫遊於世界各大洋,據統計,單在南大洋中就曾有25萬頭這樣巨獸。但最近幾年,無情的捕鯨業使得藍鯨的數量越來越少,不足該總數的1%。確定藍鯨的數量是很困難的,目前 估計南極地區有幾百到1.1萬頭之間。這個數字無論正確與否,與曾經有過的數量相比,已經到了危險的下限。盡管最近50年來,一直限制捕鯨,並於1967年強制禁止捕鯨,但在科學 研究的偽裝下,仍然有人繼續對藍鯨進行商業性捕獵。
藍鯨遷移的距離很大,夏天,它們生活在極地水域,以鄰近浮冰邊緣的大量磷蝦為食。當冬天來臨時,它們遷移到溫暖的赤道水域,行程數千公里。據悉,一頭藍鯨只用47天時間,游 程就達3000公里以上。如此超長的旅程使得它們遠離進食基地,長達4個月之久的時間內概不進食。以積蓄的儲能為生。
藍鯨的孕期為11個月,而一頭新生幼鯨的身長就達7米左右,體重達2噸或更重些,每天吃奶半噸多,一個星期後,體重就增加一倍。到6個月左右斷奶的時候,幼鯨的身長會加倍,但 需再隔4或5年,它才性成熟和充分發育。
長到能單個或結對地邀游世界大洋的藍鯨,可活到120歲。盡管採用獨居的生活方式,但它們有著進行超遠距離通迅的先進方法,能產生一種低頻率高強度的聲音。已記錄到的聲頻達 180分貝,這是已知由動產生的最大噪音,超過一架噴氣式飛機飛行時產生的噪音。聲音可延續30秒鍾,能被1610公里以外的其他藍鯨聽到。
藍鯨是自古至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動物。它在海面上出現時像黑黝黝的小山。恐龍 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最大者體長可達25米,體重近50噸,但與藍鯨相比就顯得小了。 人類捕到的最大的藍鯨,體長竟達34.6米,重170噸,相當於27頭大象或150頭牛,用4噸卡 車拉這頭藍鯨,需要43輛之多。
藍鯨也是動物世界中絕無僅有的大力士。一頭藍鯨以每小時28千米的速度前進,可產 生1250千瓦的功率,相當於一個中型火車頭的拉力。曾有一頭藍鯨把一艘27米長的捕鯨快 艇拖著遊了8個半小時,平均時速為9千米,當時這艘快艇開足馬力向後退行,卻仍被它拉 著向前行駛了74千米。
藍鯨性情溫順,愛吃個頭很小的浮游動物,特別嗜吃磷蝦。藍鯨吃東西時,張開巨口, 讓海水和浮游動物一齊湧入,大有百川匯口之勢,然後把嘴一閉,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 的小動物,便可吞入肚中。藍鯨的胃口極大,每餐可吃1噸磷蝦,一天可吃4-5噸,真可謂是 吃飯冠軍了。
藍鯨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因此每隔10-15分鍾需露出水面呼吸。藍鯨露出水面時,先 將肺中的二氧化碳從鼻孔中排出體外,然後再吸氣。從鼻孔排出的灼熱而強有力的二氧化碳 廢氣,伴有響亮的尖叫聲,並把附近的海水也卷出水面,高度可達10米左右,於是海面上出 現了一股壯觀的白色霧柱。
由於長期遭到人類的捕殺,藍鯨的數量由幾十萬頭如今只剩2000頭左右。由於藍鯨喜 單獨活動,活動范圍又極其廣闊,數量寥寥可數的藍鯨,極不容易遇見配偶進行繁殖後代。 有人擔憂,藍鯨將難免滅絕的厄運。
[十字勛章]的特殊得主
阿根廷與英國海軍在爭奪福克蘭群島戰斗中,出現一位「不速之客」——藍鯨。藍鯨遇到逆戟鯨,英軍碰上魚雷……籃鯨,英軍險象環生,生死未卜。於是,一則動物與人互救濟的故事發生了。
克拉克少校是英海軍「勇敢」是驅逐艦的艦長,他帶領一支特混艦隊,准備從阿軍手中奪回福克蘭島。剛才出現在雷達熒光屏上的黑點消失了。克拉克下令解除警戒。稍頃,值班軍官又驚叫起采:「雷達又捕捉到另外幾個信號,就在離鯨魚不遠的地方。」仔細辨認只見海面上嗜殺成性的逆戟鯨黑壓壓地竄過來,把一對藍鯨團團圍任。這是一個血淋淋的廝殺場面。凶惡而狡渭的逆戟鯨首先撲向較小的雄藍鯨。幾條兇猛的逆戟鯨張開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齒,一下子咬在雄藍鯨的尾巴上,另幾條又兇猛地竄上采咬住雄藍鯨的頭部,硬把雄藍鯨的舌頭給予扯了出來。
受到致命傷害的雄藍鯨又一次浮出海面,便奄奄一息了。很快,逆戟鯨開始向雌藍鯨發動進攻。
兩條逆戟鯨首先發動進攻,兩張大嘴一起咬住雌藍鯨的尾巴。雌藍鯨畢竟比它的配偶要強壯得多,它驚人地躍起,大半個身子露出水面,不僅擺脫了兩條逆戟鯨,而目翻轉的身子全力砸在敵手身上。結果,一條逆戟鯨被撞死,另一條落荒而逃。雌藍鯨乘機逃跑時,被其他逆戟鯨攔住了去路。雌藍鯨又拚命地一躍,然後翻轉著直插水裡。大約兩分鍾後,雌藍鯨冒出海面。它一浮上來就向「勇敢」號靠攏,貼著船舷游著。它的敵人依舊虎視眈眈。
土生土長在福克蘭群島的捕鯨手、入伍後成為中尉的布約格為析道:「藍鯨很聰明,它貼近我們是在乞求我們的保護,它明白我們是它能倖存下來的唯一希望。」
克拉克少校猶豫不決,如果他下令射擊,其後果顯而易見,因為不屬於正常戰斗,也許他會因此而被撤職,從而結果他的艦長生涯。可克拉克發現雌藍鯨確實好象在求他們救助,雌藍鯨那像人一樣的大眼睛正側視著他。克拉克少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終於痛下決心:「機關炮和各種輕武器做好准備,目標逆戟鯨,開火!」頃刻間,艦上所有的槍支都狂叫起來。海面上漂浮著百餘條血肉模糊的逆戟鯨屍體。雌藍鯨安然無恙地貼在「勇敢」號旁,雌藍鯨得救了。從那以後,雌藍鯨始終跟著「勇敢」號,給艦上官兵表演百種絕技。
一天早上,值班軍宮報告克拉克說,在4海里遠的水面上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他用望遠鏡一看,頓時嚇懵了,只見那條雌藍鯨正用腦袋推著一個如汽油桶一般的東西。「那是一顆水雷!」他驚恐地大叫起來,立刻命令驅逐艦停止前進,並讓槍炮手瞄準水雷,隨時准備引爆。
布約格被喊來了。克拉克急切地向他說明了情況:「這是一顆磁性水雷,遇到大型船隻產生的磁場就會爆炸。幸虧那條神聖的雌藍鯨把它隔在一邊,如果水雷再靠近一些,軍艦就會被炸毀。現在不知你有什麼辦法。」布約格稍稍想了想,掏出了平日與雌藍鯨進行「對話」的啞悄,放在嘴裡發出震動聲,雌藍鯨突然停止了與水雷的嬉戲。布約格繼續吹悄,雌藍鯨極不懂願地離開了它的「玩物」。雌藍鯨離開後,克拉克就命令開槍將水雷引爆。
克拉克少校迅速向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作了匯報:「藍鯨救了我們,將軍。在這樣的濃霧中要不是它的幫助,我們是絕對發現不了那隻浮雷的。」「幸虧當初你保護它」伍德沃德大聲說。
一天凌晨兩點,登陸行動開始了。布約格所在的艇剛駛近一座小島,突然一隊阿根廷飛機神不知鬼不覺地飛來。一聲巨響,布約格的那艘登陸艇被擊中了,布約格被幸運地拋到海面上。他左臂受傷,在冰冷的海水中掙扎著。就在他孤立無援、精疲力盡的時候,他想起了他的朋友雌藍鯨。他用右手從上衣口袋裡掏出那隻啞悄,放在嘴裡拚命地吹起來。
不一會兒,他下面的海水開始翻騰,雌藍鯨用它那小山似的背脊把布約格馱出了冰冷的水面,一直送上「勇敢」號。幾個水兵趕緊把布約格救上艦,而雌藍鯨又很快地消失在茫茫茫大海。幾分鍾後,它又返回來。這回它背上馱了4個落水士兵。就這樣,雌藍鯨一趟趟往返,從驚濤駭浪中救起38官兵。
當歷時74天的福克蘭群島爭奪戰結束時,「勇敢」號驅逐艦載譽而歸。布約格卻留了下來,在艦隊司令的資助下,他在海灣圈起了一片水面,作為精洋動物訓練場,繼續訓練他的海豚,還自他的救命恩人——那條雌藍鯨。
為了表彰雌藍鯨在海戰中的傑出功勛,艦隊司令約翰·伍德沃德親自給菲利普親王寫信,請求授予那條雌藍鯨最令人羨慕的獎賞——維多利亞十字勛章。菲利普親王很快回信,除對司令部及海軍官兵們保護藍鯨的義舉表示欽佩外,還代表女王把一枚十字勛章套在那條雌藍鯨巨大的背脊上。
參考資料:http://www.pupk.com/zt1/data/1196.htm
C.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介紹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它們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較淺或較深水的地方居住。因曾發現重達71公斤的個體,故有指它們是最大的章魚。 遍布太平洋的各個不同溫度的水域。
D. 太平洋中最大的生物有多大
世界上海洋最深的是海溝,而最深的海溝是馬里亞納海溝,它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側, 深度大約11,034米,在這樣的深海里,除了細菌等低等生物,甚至還有一種叫「安康」的盲魚快樂地活著,人類已經坐潛水艇下去過了,盡管船體被壓縮了整整一厘米. 太平洋最深處在馬里亞納群島的馬里亞納海溝,有11034米深,那裡高壓,漆黑,冰冷,通常溫度在二攝氏度,有的地方收地熱影響溫度會達三百八十攝氏度,有少數動物存在,他們身體較小,卻能承受700多個大氣壓,身體構造奇特,不過就是在如此深的地方也有殺戮,霸王章和抹香鯨,現在人們還無法確切的了解那裡的情況
E. 史上最大的章魚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章魚
科學界已知的章魚屬中最大的一種學名叫Octopus apollyon,中文名稱為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它生活在北太平洋水域中的各海岸附近由此而得名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當各腕伸長時其平均身長超過3.68米,重量為24,95公斤。1873年2月18日,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峽下胡德運河口捕獲了一隻特大的這種章魚。它的各腕自然伸長時全身長達7米, 體重為53.81公斤。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學名:Enteroctopus dofleini),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它們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較淺或較深水的地方居住。因曾發現重達71公斤的個體,故有指它們是最大的章魚。另外也有人認為七胳膊章魚才是最大的章魚,因七胳膊章魚曾發現重達61公斤的屍體,估計活體可以重達75公斤。不過仍有很多紀錄指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可能是最巨大的。
雄性七胳臂章魚的交接腕是在右眼下捲起的,故得此名。由於它們有厚厚的凝膠狀組織,故很多時會忽略了其交接腕,彷彿有七隻臂一樣。事實是它們與其他章魚一樣,擁有八條臂的。七胳臂章魚的模式標本是在大西洋發現的,並已存放在哥本哈根大學。於2002年的紐西蘭,一艘漁船拖網捕捉了一隻七胳臂章魚。這是第一次在南太平洋發現它們。其外膜套長達0.69米,全長2.9米及重61公斤。
F. 太平洋里有哪些常見動物
章魚,烏賊,海蝸牛,毛蛤,扇貝,海參,海蛞蝓,珊瑚蟲,海葵,水母,巨型烏賊,虎斑貝,蛤蜊,鸚鵡螺,鮑魚,蚌,魷魚,貝殼,硨渠,海螺,北極霞水母,西瓜海葵,水螅,貽貝,帽貝,槍烏賊,箱形水母,鍾形水母,藍環章魚,太平洋大章魚,管蟲,巨型管蟲,濱螺,蛾螺,蜆,蚶子,竹蟶,海蘋果,擬態章魚,大王酸漿魷,洪堡魷魚,海兔,泥蛤,花蛤,芋螺,花刺參,綠刺參,黑刺參,烏參,蛇目參,象鼻蚌,筆管蛸,吸血鬼烏賊,直角石,菊石,奧特瓦,豎琴螺,蜘蛛螺,寶貝,庫氏硨磲,維納斯骨螺,太陽女神螺,海筍,船蛆,唐冠螺,石鱉,方斑玉螺,扁玉螺,星光玉螺,歐洲斑玉螺,斑玉螺,箭石,魁蚶,金烏賊,馬蹄螺,萬寶螺,皺紋盤鮑,亞洲日月蛤(注意,有些是遠古動物)
G. 太平洋巨型章魚的介紹
太平洋巨型章魚是已知體型最大的章魚,一般周長只有5米多,體重50公斤。它們的壽命約為4年,雌性和雄性都會在產卵後不久死去。
H. 海底有哪些生物
1、澳洲燈水母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臂展可達4.5米,成年體重可達15公斤。主要在夜間捕食蝦、魚,他們甚至會攻擊和吞噬鯊魚。
I. 太平洋中有哪些生物
底棲生物 深海底棲生物的生物量隨水深而降低(見表)。在水深 2000~3000米處底棲生物種類多。隨水深的增加,其組成也發生變化,淺水種逐漸被深水種取代,通常200、3000和6000米處是轉折點。在萬米以上的深淵,仍有底棲生物,已發現的種類有:有孔蟲、海葵、多毛類、等足類、端足類、瓣鰓類和海參類等。①微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2~40微米之間,主要生活在海底沉積物的表層。包括真菌、易變菌、類酵母細胞、肉足綱、吸管綱、纖毛蟲綱、有孔蟲等。據對北太平洋中部水深5498米處調查,在沉積物表層的個體數量約為每平方厘米24000個,而在0.5厘米沉積樣中僅為每平方厘米1150個。②小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42~1000微米之間,生活在同一水域,個體數約比微型底棲生物少 3個數量級。小型底棲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蟲、海螅、渦蟲綱、線蟲動物門、腹毛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緩步動物門、寡毛綱、原環蟲、海蟎、介形類和猛水蚤目的一些種類。其中,線蟲是主要的種類,其個體數量多,約占動物總數的二分之一。③大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1000微米以上,包括無脊椎動物的大多數門類,如海綿、腔腸動物、星蟲、曳鰓蟲、腸鰓動物、螠蟲、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和須腕動物,以及少量脊索動物(如海鞘)和底棲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