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生物檢驗法的優缺點是什麼
缺點是微生物法選擇不同的生產菌種和生產廠家,容易造成組份比例不同,使微生物效價的測定差別加大,難以滿足定性定量的要求
㈡ 微生物的利弊是什麼
微生物可以使人們患可怕的疾病,歷史上由於瘟疫,曾使整個村鎮變為無人之地;微生物也不是全都對人類有害,在人體中就駐扎了許多微生物,沒有它們人會患病甚至有生命危險;微生物還是人類工農業生產的幫手,從古老的釀酒制醬到現代制葯、找礦、冶金、清除污染,處處都用得著它們。
㈢ 好氧微生物和厭氧微生物比較有缺點是什麼
1.應用范圍廣.好氧處理一般只能處理中低濃度的有機廢水,而厭氧處理能處理高中低濃度的各類廢水,而且有些有機物對好氧處理來說是難降解的,而對於厭氧處理來說卻是可降解的.
2.能源需求少且能產生大量能源.好氧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供氧,曝氣費用隨著有機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厭氧處理不需要充氧,且產生的沼氣量巨大,可以作為能源.一般厭氧處理的動力消耗約為好氧處理的1/10.
3.有機負荷高.好氧處理有機負荷為0.3.2kgCOD/(m3·d),而厭氧處理有機負荷一般為3.32 kgCOD/(m3·d),甚至可高達50kgCOD/(m3·d).
4.剩餘污泥量少,易處理.由於厭氧微生物增殖緩慢,產生的剩餘污泥量比好氧處理少得多,處理同樣數量的廢水僅產生相當於好氧處理1/6~1/10的剩餘污泥,且污泥脫水性能好,濃縮時可不使用脫水劑,處理較容易.
5.對營養物的需求量小.一般認為,好氧處理氮和磷的需求量為BOD:N:P=100:5:1,而厭氧處理為(350~500):5:1.有機廢水一般已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厭氧處理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營養鹽.
6.厭氧菌種便於二次啟動.厭氧處理的菌種,例如厭氧顆粒污泥,可以在終止供給廢水與營養的情況下保留其生物活性與良好的沉澱性能至少一年以上,它的這一特性為其間斷性或季節性的運行提供了有利條件.
7.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厭氧處理污泥濃度高,能承受較大的濃度變化和水質變化.
8.規模靈活.厭氧處理系統規模靈活,可大可小,設備簡單,易於製作.
缺點如下:
1.厭氧方法雖然負荷高、去除有機物的絕對量與進液濃度高,但其出水COD高於好氧處理,原則上仍需要後處理才能達到較高的排水標准.
2.厭氧微生物對有毒物質較為敏感,因此,對於有毒廢水性質了解的不足或操作不當在嚴重時可能導致反應器運行條件的惡化.
3.厭氧反應器初次啟動過程緩慢,一般需要8~12周時間.
㈣ 微生物技術的在環保中的缺陷與局限性。
微生物技術作為生物處理,必然具有一般生物的局限性,比如抗沖擊能力差,受環境影響大,需要污泥馴化等。舉個簡單例子,在北方地區冬天和夏天溫差很大,在活性污泥處理中,對污水處理效果會有影響,而且對廢水的有機物含量要求比較苛刻,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微生物活性造成影響
㈤ 微生物產酶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1. 資源豐富,可從不同生態環境篩選相關菌株,獲特色酶。如耐酸鹼、高或低溫等。
2. 易於克隆相關基因,開展酶工程、遺傳工程、發酵工程等研究;
3. 易於誘變育種,提高產量;
4. 易於生產、分離純化,成本低。
缺點:酶本身的缺點,穩定性不好。需做成特定劑型使用。
㈥ 微生物的壞處
微生物有害的作用:1.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2.有些微生物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這點相當於上面所說的做為分解者)3.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
㈦ 微生物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微生物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生存息息相關。有很多食品(如醬油、醋、味精、酒、酸奶、乳酪、蘑菇)、工業品(如皮革、紡織、石化)、葯品(如抗生素、疫苗、維生素、生態農葯)是依賴於微生物製造的;微生物在礦產探測與開采、廢物處理(如水凈化、沼氣發酵)等各種領域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微生物是自然界唯一認知的固氮者(如大豆根瘤菌)與動植物殘體降解者(如纖維素的降解),同時位於常見生物鏈的首末兩端,從而完成碳、氮、硫、磷等生物質在大循環中的銜接。若沒有微生物,眾多生物就失去必需的營養來源、植物的纖維質殘體就無法分解而無限堆積,就沒有自然界當前的繁榮與秩序或人類的產生與維續。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
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多數微生物對人體是無害的。實際上,人體的外表面(如皮膚)和內表面(如腸道)生活著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們占據這些表面並產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著落與生長;它們也協助吸收或親自製造一些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和氨基酸。這些菌群的失調(如抗生素濫用)可以導致感染發生或營養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類與動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病原(patho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