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測定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哪些主要方法
測定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哪些主要方法
測定的方法主要有四種:
1.直接計數測定:根據微生物種類,有血球計數板和細菌計數板;
2.比濁法:根據菌懸液的濃度在一定范圍內與光密度成正比,可以用分光光度計測OD值,用OD值表示樣品菌液濃度;
3.核酸計數法:熒光定量PCR技術;
4.活菌計數法:MPN和平板計數法由於測定方法的限制。新鮮土樣經氯仿熏蒸後(24h),土壤微生物死亡細胞發生裂解,釋放出微生物生物量碳,用一定體積的LK2SO4溶液提取土壤,借用有機碳自動分析儀測定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根據熏蒸土壤與未熏蒸土壤測定有機碳的差值及轉換系數(KEC),從而計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B. 員工手上微生物檢測
清洗,取其液體~~
一般做3個倍數,每個濃度做兩個平板~~~《食品衛生檢測技術手冊》里有~~
如果你找不到的話,可以聯系我~
C. 病原微生物中細菌常見檢測方法有哪些
1、快速測試片技術法
快速測試片是指以紙片、紙膜、膠片等作為培養基載體,將特定的培養基和顯色物質附著在上面,通過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長、顯色來測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細菌總數檢測紙片的研製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其主要優點是簡便、實用、經濟、操作性強。近年來以濾紙和美國某公司的 Petrifilm 為載體的測試片已開始被廣泛應用。
2、生物電化學方法
生物電化學方法是指通過電極測定微生物產生或消耗的電荷,從而提供分析信號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謝過程中,培養基的電化學性質如電流、電位、電阻和電導等會發生變化,所以可以通過檢測分析這些電化學參量的變化來實現對微生物的快速測定。
常見的有:阻抗分析法、電位分析法、電流分析法等。生物電化學方法具有測量快速、直觀、操作簡單、測量設備成本低和信號的可控性等特點。
3、微菌落技術
微菌落是指細菌生長繁殖早期在固相載體上所形成的只能藉助於顯微鏡觀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術具有快速、經濟、實用的特點,其研究始於 20 世紀50年代,定量測定技術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國外已有報道將該法應用於水、食品中細菌總數的快速檢測。
4、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應用到微生物的檢測中,主要是依據不同微生物的化學組成或其產生的代謝產物各異,利用上述色譜檢測可直接分析各種體液中的細菌代謝產物、細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質、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確定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化學標志成分,協助病原診斷和檢測。
5、高效液相色譜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可分析各種體液中的細菌代謝產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確定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化學標志成分,協助病原診斷和檢測。
D. 檢測微生物有哪幾種方法
1.觀察法:用顯微鏡尋找,醫院常用。
2.分析儀法:已經有專用的分析儀。
3.失氧法:將檢測物質密閉,檢測其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
E. 工作人員手部微生物檢測,塗抹法
10-2、10-3、10-4、10-5都可以的,同時做幾個嘛。這樣就可以比較哪個濃度更適合檢測。
F. 如何進行手的微生物監測采樣
用無菌棉簽在手上采樣,再塗抹到滅菌好的固體培養皿上,做好記號,生物試驗書上有呀,以前還做過這樣的試驗,具體步驟要看書了.
G. 微生物七大基本檢測技術有哪些
微生物檢驗常規技術包括七個項目,涉及培養基配製、消毒滅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接種、無菌操作、顯微觀察、染色、計數、菌種保藏及血清學檢驗等多項微生物基本技術。
H. 微生物檢測包括哪些啊
食品中微生物指標的常見檢驗項目如下: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計數、大腸桿菌計數、腸道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雙岐桿菌、空腸彎麴菌、黴菌計數和酵母計數。
一般食品中活菌數達到108cfu.g⁻¹時,則可認為食品處於初期腐敗階段。
(8)手微生物監測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生物檢驗方法包括顯微鏡檢、染色技術、培養基制備技術、接種、分離純化和培養技術等。
接種,將微生物接到適於它生長繁殖的人工培養基上或活的生物體內的過程。
分離純化,在進行菌種鑒定時,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為純的培養物。得到純培養的過程。
培養,根據培養時是否需要氧氣,可分為好氧培養和厭氧培養。根據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和液體培養兩大類。
I. 手部微生物檢測方法
不能將棉球放到培養基裡面培養,這樣根本沒辦法計數.將棉簽放入10ml滅菌生理鹽水中,混勻,取1
ml到平板中,再到平板(45℃的培養基約15ml).37℃培養48h,計數.
假如手很臟,細菌很多,則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後,取1ml到9ml無菌生理鹽水中(相當於10倍稀釋),再取1ml該稀釋液到滅過菌的平板中,再倒入培養基.
J. 微生物檢測有哪些
1、體積測量法:又稱測菌絲濃度法。原理:通過測定一定體積培養液中所含菌絲的量來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
菌絲濃度測定法是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這種方法比較粗放,簡便,快速,但需要設定一致的處理條件,否則偏差很大,由於離心沉澱物中夾雜有一些固體營養物,結果會有一定偏差。
2、稱乾重法。原理:利用離心或過濾法測定。一般乾重為濕重的10-20%。稱乾重發法較為煩瑣,通常獲取的微生物產品為菌體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如活性乾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體為活性物質的飼料和肥料。
3、比濁法。原理:微生物的生長引起培養物混濁度的增高。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值,判斷微生物的生長狀況。該法主要用於發酵工業菌體生長監測。
4、菌絲長度測量法。方法:對於絲狀真菌和一些放線菌,可以在培養基上測定一定時間內菌絲生長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