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上關於伴性遺傳的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顯性遺傳看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什麼意思
無中生有是為隱性,意思是正常父母生出了有病的孩子,那就是隱性遺傳病。
隱性遺傳看女病。意思是隱性遺傳病要看女性患者。
父子都病為伴性。意思是女性患者的父子都有病,則該遺傳病是伴性遺傳病。
有中生無為顯性。意思是有病的父母生出了正常的孩子則該病為顯性遺傳病。
顯性遺傳看男病。意思是顯性遺傳病則看男性患者。
母女都病為伴性。意思是該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有病,則為伴性遺傳病。
『貳』 生物問題——什麼是伴性遺傳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是什麼
與性別相連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就是伴性遺性。 常染色體又稱體染色體。在生物體細胞中,除了與決定性別有關的性染色體外,還有與性別決定無關的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稱為常染色體 . 常染色體就是對性別決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體外的所有染色體.例如,人類有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人類正常染色體為46條(23對),其中22對稱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另1對稱為性染色體,
『叄』 伴性遺傳是什麼
伴性遺傳是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又稱性連鎖遺傳或性環連。1910年,摩爾根在無數野生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隻白眼雄蠅。讓這只白眼雄蠅與野生紅眼雌蠅交配,F1全是紅眼果蠅。讓F1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F2果蠅中有3/4為紅眼,1/4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蠅都是雄性的。這表明,白眼這種性狀與性別相連系,祖父的性狀通過母親遺傳給兒子。這種與性別相連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就是伴性遺傳。摩爾根等對這種遺傳方式的解釋是: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動物,控制白眼的隱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上卻沒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這種解釋是對的,那麼,白眼雄蠅就應產生兩種精子:一種含有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種含有Y染色體,其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F1雜型合子(Ww)雌蠅則應產生兩種卵子: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紅眼基因(W);另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後者若與白眼雄蠅回交,應產生1/4紅眼雌蠅,1/4紅眼雄蠅,1/4白眼雌蠅,1/4白眼雄蠅。實驗結果與預期的一樣,表明白眼基因(W)確在X染色體上。許多生物都有伴性遺傳現象。在人類,了解最清楚的是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遺傳。它們的遺傳方式與果蠅的白眼遺傳方式相似。
『肆』 高中生物伴性遺傳知識點整理
伴性遺傳分為XY型和ZW型。
1、XY型:雄性個體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個體含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XX)的性別決定類型。
2、ZW型:與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雄性,而異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雌性。蛾類、蝶類、鳥類(雞、鴨、鵝)的性別決定屬於「ZW」型。
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和病父子病。
(4)生物什麼叫伴性遺傳擴展閱讀
伴性遺傳與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關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的遺傳時,位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位於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基因的分離定律處理,整體上則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處理。
伴性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是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遺傳,若就一對相對性狀而言,則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伍』 高考生物什麼是伴性遺傳什麼是常染色體遺傳
從概念看,伴性遺傳就是與性別相關聯
有不同類型
1,伴X染色體,
2,伴Y染色體
3,細胞質遺傳,
常染色體遺傳是指在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
『陸』 高一生物:什麼叫伴性遺傳,能不能講的通俗易懂些
所謂伴性遺傳即伴隨性別的遺傳。此類遺傳一般表現為男女遺傳有差異(一般指性狀或遺傳病)
生物科考查時,伴性遺傳即相關DNA在性染色體上(X或Y)
『柒』 什麼是伴性遺傳
是指在遺傳過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狀的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又稱性連鎖(遺傳)或性環連。許多生物都有伴性遺傳現象。如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遺傳。
『捌』 高中生物 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sex-linked inheritance) 是指在遺傳過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狀的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又稱性連鎖(遺傳)或性環連。許多生物都有伴性遺傳現象。在人類,了解最清楚的是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遺傳。它們的遺傳方式與果蠅的白眼遺傳方式相似。紅綠色盲在某個家系中的遺傳情況。伴性遺傳分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抗維生素D佝僂病,鍾擺型眼球震顫等),X染色體隱性遺傳(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等)和Y染色體遺傳(如:鴨蹼病,人類印第安毛耳外耳廓多毛症等)
怎麼判斷一種性狀的准確遺傳方式呢?
1.首先確定顯隱性:
2、再確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3.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同時存在的處理方法:
背景
1910年,摩爾根在實驗室中無數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隻白眼雄蠅。讓這只白眼雄蠅與野生紅眼雌蠅交配,F1全是紅眼果蠅。讓F1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F2果蠅中有3/4為紅眼,l/4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蠅都是雄性的。這表明,白眼這種性狀與性別相連系,外祖父的性狀通過母親遺傳給兒子。這種與性別相連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就是伴性遺傳。摩爾根等對這種遺傳方式的解釋是: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動物,控制白眼的隱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上卻沒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這種解釋是對的,那麼白眼雄蠅就應產生兩種精子:一種含有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種含有Y染色體,其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F1雜型合子(Ww)雌蠅則應產生兩種卵子: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紅眼基因(W);另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後者若與白眼雄蠅回交,應產生1/4紅眼雌蠅,l/4紅眼雄蠅,1/4白眼雌蠅,l/4白眼雄蠅。實驗結果與預期的一樣,表明白眼基因(W)確在X染色體上。
編輯本段伴性遺傳的規律
伴性遺傳可歸納為下列規律:
1. 當同配性別的性染色體(如哺乳類等為XX為雌性,鳥類ZZ為雄性)傳遞純合顯性基因時,F1雌、雄個體都為顯性性狀。F2性狀的分離呈3顯性:1隱性;性別的分離呈1雌:1雄。其中隱性個體的性別與祖代隱性體一樣,即1/2的外孫與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徵。
2.當同配性別的性染色體傳遞純合體隱性基因時,F1表現為交叉遺傳,即母親的性狀傳遞給兒子,父親的性狀傳遞給女兒,F2中,性狀與性別的比例均表現為1:1。
3.存在於Y染色體差別區段上的基因(特指人類或哺乳類)所決定的性狀,或由W染色體所攜帶的基因所決定的性狀,僅僅由父親(或母禽、母鳥)傳遞給其兒子(或雌禽、母鳥)。表現為特殊的Y連鎖(或W連鎖)遺傳。
怎麼判斷一種性狀的准確遺傳方式呢?
常染色體顯性 常染色體隱性
X性染色體顯性 X性染色體·隱性
Y染色體遺傳 細胞質遺傳
1.首先確定顯隱性:
①「無中生有為隱性」 ②「有中生無為顯性」
2、再確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無中生有為隱性,女兒患病為常隱」 ②「有中生無為顯性,女兒正常為常顯」 ③ 「母病子病,女病父病,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最可能為「X隱」 ④ 「父病女病,子病母病,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最可能為「X顯」
3.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同時存在的處理方法:
當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及以上的性狀遺傳時: 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 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分離規律處理, 整體上則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來處理.
哪些疾病具有遺傳性
常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另一對是性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每一對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每個基因在染色體上所佔的部位稱位點。基因由去脫氧核糖核酸(DNA)組成,當DNA的結構變異為致病的基因時,臨床上即出現遺傳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通常可分為三類:
1、染色體疾病主要是染色體數目的異常,又分為常染色體異常和性染色體異常。前者如21-三體綜合征,即比正常人多了第21條染色體;後者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即正常女性的染色體應該為XX,而這種病人是XO,缺少了一個X染色體。
2、單基因遺傳病指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其中的1個或2個發生異常,根據遺傳方式又可分為三種: 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果父母雙方之一帶有常染色體的病理性基因是顯性的,那麼只要有一個這樣的病理性基因傳給子女,子女就會出現和父母同一種的疾病。目前已知這類疾病有1200多種,如多指畸形,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等。理論上講,如果一個病人(雜合子,即一對基因中只有一個病理性基因)與正常人結婚,子女中有50%的可能患上同種疾病;如果夫妻雙方均為病人(雜合子),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為75%;如果夫妻雙方中有一個為純合子病人,即一對基因都是病理性基因,那麼他們的子女就100%要患病的。
⑵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當一對染色體中都有致病基因時才發病。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病理性基因的攜帶者,那麼子女有25%的可能患病,50%為攜帶者,只有25%為正常。目前所知這類疾病有900多種,如白化病、半乳糖血症、先天性聾啞等。
⑶伴性遺傳:致病基因存在於性染色體上,多在X染色體上,故又稱為X-伴性遺傳。根據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顯隱性,又可分為X-伴性顯性遺傳和X-伴性隱性遺傳兩種。尤以後者多見,如血友病、色盲、肌營養不良等。女性雜合子並不發病,因為她有兩條X染色體,雖然一條有致病隱性基因,但另一條則是帶有顯性的正常基因,因而她僅僅是個攜帶者而已;但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一個致病隱性基因也可以發病,常常是舅舅和外甥患同一種疾病。 3、多基因遺傳這類遺傳性疾病是由幾個致病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每個致病基因僅有微小的作用,但由於致病基因的累積,就可形成明顯的遺傳效應。環境因素的誘發常是發病的先導,如唇裂、齶裂、精神分裂症等。 遺傳病通常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罕見性和終生性的特徵。
『玖』 什麼叫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sex-linked inheritance)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又稱性連鎖(遺傳)或性環連。1910年,摩爾根在無數野生紅眼果蠅中發現了一隻白眼雄蠅。讓這只白眼雄蠅與野生紅眼雌蠅交配,F1全是紅眼果蠅。讓F1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F2果蠅中有3/4為紅眼,l/4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蠅都是雄性的。這表明,白眼這種性狀與性別相連系,祖父的性狀通過母親遺傳給兒子。這種與性別相連的性狀的遺傳方式就是伴性遺性。摩爾根等對這種遺傳方式的解釋是: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動物,控制白眼的隱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上卻沒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這種解釋是對的,那麼白眼雄蠅就應產生兩種精子:一種含有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種含有Y染色體,其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F1雜型合子(Ww)雌蠅則應產生兩種卵子: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紅眼基因(W);另一種所含的X染色體,其上有白眼基因(W);後者若與白眼雄蠅回交,應產生1/4紅眼雌蠅,l/4紅眼雄蠅,1/4白眼雌蠅,l/4白眼雄蠅。實驗結果與預期的一樣,表明白眼基因(W)確在X染色體上。許多生物都有伴性遺傳現象。在人類,了解最清楚的是紅綠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遺傳。它們的遺傳方式與果蠅的白眼遺傳方式相似。圖2示紅綠色盲在某個家系中的遺傳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