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生物的體積是多少
微生物早在32億年前就存在於地球上了。只是由於它們個頭小,直到19世紀中期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以後,微生物世界才向人類展示出它們迷人的無窮奧秘。
說它們個頭小,一點都沒有誇大其辭。它們小,小到連肉眼都看不見,因為我們肉眼只能看到1/10毫米以上的東西。而幾萬萬個微生物堆在一起,也只有一粒小米粒那麼大,可見它們體積之小了。
雖然微生物的體積是如此之小,但還是可以被測量。當然,測量的工具就不能是現在一般家庭或學生使用的普通的尺了。因為這些尺的最小單位是毫米,用毫米作為微生物的長度單位,實在是大材小用。一般來說,測量微生物,我們使用微米(0.001毫米)或者納米(10-6毫米)。微米到底有多大呢?將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微米。再將這一丁點兒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才是1納米。
微生物能腐朽木材,僅在英國,每年給木材造成的損失就達三、四億美元!而且,它還能在計算機電子迴路的塑料表面繁殖,使整個系統出現故障、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⑵ 微生物的世界之最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微生物:1985年Fishelson、Montgomery及Myrberg三人發現一種生長於紅海水域中的熱帶魚(名叫surgeonfish)的小腸管道中的微生物費氏刺骨魚菌(Epulopiscium fishelsoni),這是當時世界上所發現最大的微生物。它外形酷似雪茄煙,長約200~500μm,最長可達600μm,體積約為大腸桿菌的100萬倍,這種微生物並不需要由顯微鏡觀察便可直接由肉眼察覺到它的存在。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則是1997年,由Heidi Schulz在納米比亞海岸海洋沉澱土中所發現的呈球狀的細菌,直徑約100~750μm。這比之前所提的微生物大上2~4倍。2011年9月我國科學家在海南發現世界最大真菌子實體,該子實體已生長了20年,長度超過10米,寬度接近1米,厚度在5厘米左右,體積為409262–525140立方厘米,重量超過500千克。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能獨立生活的微生物:支原體,過去也譯成「霉形體」,它是一類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單細胞微生物,是地球上已知的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約為100納米。支原體一般都是寄生生物,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肺炎支原體(M.Pneumonia),它能引起哺乳動物特別是牛的呼吸器官發生嚴重病變。
病毒:最小的植物病毒,萵苣花葉病毒,粗1.5納米,長28納米;最小的動物病毒,口蹄疫病毒,直徑只有2.1納米。
亞病毒:(包括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生物。擬病毒的大小和類病毒相似;朊病毒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類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傳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簡單,1971年首次報道的馬鈴薯紡錘形塊莖病類病毒,它的大小隻有萵苣花葉病毒的三十九分之一。
⑶ 最大的微生物的直徑是多少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它是生長在密執安州的一株巨型真菌,比海洋的藍鯨和加州的巨型紅杉還要大。這種真菌和學名叫「密環菌屬球莖」,巨大而有惡臭。
據《自然》雜志和報道說,它是一株單株巨型真菌,佔地達38畝,重約100噸,估計已生存了1500年到10000年
⑷ 污水中微生物的尺寸大概是多少
(1)真核(微米級):黴菌2~10微米;真菌2—30微米,最大的可達100微米是真核生物,細胞直徑一般10~100微米,(2)原核(微米級):細菌,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大小在0.5μm之間; 放線菌0.1微米 ; 支原體0.0.3um,衣原體直徑只有0.3-0.5微米,立克次氏體0.0.6μm×0.2.0μm
(3)無細胞結構(納米級) :病毒:多數病毒直徑在100nm(20~200nm),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nm),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類病毒:結構只有核苷酸片段,無蛋白質,只有已知的最小RNA衛星環死病毒大小的1/4.阮病毒: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
⑸ 微生物大小的排列
1、真核(微米級): 黴菌2~10微米;真菌2—30微米,最大的可達100微米是真核生物,細胞直徑一般10~100微米。
2、原核(微米級): 細菌,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大小在0.5~5μm之間; 放線菌0.5~1微米 ; 支原體0.2~0.3um,, 衣原體直徑只有0.3-0.5微米,立克次氏體0.3~0.6μm×0.8~2.0μm。
3、無細胞結構(納米級) : 病毒:多數病毒直徑在100nm(20~200nm),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nm),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在我國教科書中,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⑹ 目前世界最大的微生物是什麼
在1997年以前,人類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微生物,是1985年發現的一種生長於紅海水域中的熱帶魚的小腸管道中的微生物,這是當時世界上所發現最大的微生物?
它外形酷似雪茄煙,長約200~500微米,最長可達600微米,體積約為大腸桿菌的100萬倍?
目前世界最大的微生物則是1997年,由美國生物學家海蒂.舒爾茨在納米比亞海岸海洋沉澱土中所發現的呈球狀的細菌,直徑約100~750微米?它比之前所提的微生物還要大上100倍?
熱帶魚的小腸管道中的微生物
⑺ 最大的微生物重達多少公斤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微生物是由Heidi Schulz在那米比亞海岸的海洋沈澱土中發現呈球狀的細菌( 叫做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直徑大小約為100~750μm(μm就是一米的百萬分之一)。
微生物: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機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微生物中除部分真菌外均為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微小生物,是不可以用公斤來指其質量的;而真菌類的質量也不等,無法得知最大質量)
⑻ 微生物大小
1、真核(微米級): 黴菌2~10微米;真菌2—30微米,最大的可達100微米是真核生物,細胞直徑一般10~100微米。
2、原核(微米級): 細菌,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大小在0.5~5μm之間; 放線菌0.5~1微米 ; 支原體0.2~0.3um,, 衣原體直徑只有0.3-0.5微米,立克次氏體0.3~0.6μm×0.8~2.0μm。
3、無細胞結構(納米級) : 病毒:多數病毒直徑在100nm(20~200nm),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nm),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在我國教科書中,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⑼ 微生物一般有多大
測量微生物,我們使用微米(0.001毫米)或者納米(10—6毫米)。微米到底有多大呢?將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微米。再將這一丁點兒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才是1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