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學消毒方法有哪些

生物學消毒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3 07:29:52

『壹』 物體表面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按照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貳』 物體表面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按照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叄』 微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為濕熱滅菌法和乾熱滅菌法兩種。

一、濕熱滅菌法是指用飽和水蒸氣、沸水或流通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蒸汽潛熱大,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所以該法的滅菌效率比乾熱滅菌法高,是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濕熱滅菌法可分為:煮沸滅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流通蒸汽滅菌法、和間歇蒸汽滅菌法。

(1)煮沸滅菌法:將水煮沸至100攝氏度,保持5-10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死芽胞。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氫鈉時沸點可達105攝氏度,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此法適用於食具、刀箭、載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種低溫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創而得名。有兩種具體方法,一是低溫維持法:62攝氏度維持30分鍾;二是高溫瞬時法:75攝氏度作用15-30秒。該法適用於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常壓下的流通蒸汽進行滅菌。

(4)間歇蒸汽滅菌法

(5)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千帕蒸汽壓溫度達121.3攝氏度,維持15-20分鍾。

二、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葯品的滅菌。

(2)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葯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葯品的滅菌。

『肆』 什麼叫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是指通過化學、物理學或生物學原理和方法殺滅環境或物體表面或內部病原體的過程。

在各種類型的雞場(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是:

(1)噴灑。用配製成液體或粉末狀化學性消毒劑均勻地噴灑在消毒物體表面,通過直接與病原體接觸,起到殺滅作用。常用的噴灑消毒劑是新潔爾滅、來蘇兒等。應用噴灑法的優點是不受條件、時間等限制,應用較廣;其缺點是只有消毒劑直接與病原體接觸才能起殺滅作用,所以消毒劑未噴灑到的病原體仍然存活。所以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器具和雞舍地面、牆壁的消毒。

(2)浸泡。將需消毒的物品浸泡於液體消毒劑中,經一定時間後撈出。其消毒原理同噴灑法。該法適用於外形復雜但體積不大的物品,比如種蛋、器皿等。

(3)熏蒸。利用有些消毒劑(甲醛等)易揮發的特性,在一定空間內放置一定量的消毒劑,揮發後在空氣中達到相應濃度,起到殺滅病原體的作用。熏蒸方法是通過氣體擴散,不需特殊設備,簡單易行,而且不受器具或雞舍結構復雜的限制,用處較廣,而且沒有殘留。但是,其缺點是空間必須是封閉的,並需維持一定的時間,否則達不到應有效果。適用於雞舍、孵化室(箱)的消毒。

(4)加熱或煮沸。高溫能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喪失原有的生物學活性,達到殺滅作用。絕大多數病原菌在65℃經30分鍾或煮沸(100℃)即被殺滅。該法簡單可靠,無不利作用(對人畜無毒性),適用於對雞舍的部分設施或器具、工作服等的消毒甚至滅菌。

(5)紫外線或日光。紫外線和日光對病原體也具有殺滅作用。紫外線需要安裝紫外燈,如大規模消毒價格昂貴,不易實行。但是日光消毒不需投入,比較可行,比如墊草等經日曬後可達到較好的消毒效果。

『伍』 常用的消毒方法

消毒和滅菌是確保健康,防止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1、天然消毒法:

1)日光曝曬法:日光由於其熱、乾燥和紫外線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殺菌力。必須直接在陽光下曝曬,才能取得殺傷力。常用於床墊、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曝曬時應經常將被曬物翻動,使物品各面能與日光直接接觸,一般在日光下曝曬4~6h可達到消毒目的。

2)通風:通風雖不能殺滅微生物,但可在短時間內使室內外空氣交換,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通風時間一般每次不少於30min。

2、物理滅菌法

1)燃燒法:一種簡單易行、迅速徹底有效的滅菌方法,但對物品的破壞性大,多用於耐高熱,或已帶致病菌而又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被某些細菌或病毒污染的紙張、敷料、搪瓷類物品,如坐浴盆,也可以用火焰燃燒消毒滅菌,應先將盆洗干凈擦乾,再倒入少許90%酒精,點然後慢慢轉動浴盆,使其內面完全被火焰燒到。應用此方法時,應注意安全,須遠離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災。

2)煮沸法:一般等水開後計時,煮沸10-15min可殺死無芽孢的細菌。可用於食具、毛巾、手絹等不怕濕而耐高溫物品的消毒滅菌。

3)高壓蒸汽滅菌法:利用高壓鍋內的高壓和高熱釋放的潛能進行滅菌,此法殺菌力強,是最有效的物理滅菌法。待高壓鍋上汽後,加閥再蒸15min,適合消毒棉花、敷料等物品。

3、化學消毒滅菌法

1)擦拭法:用化學葯液擦拭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常用於地面、傢具、陳列物品的消毒。如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擦拭牆壁、床、桌椅、地面及廁所。

2)浸泡法:將被消毒物浸泡在消毒液中,常用於不能或不便蒸煮的生活用具。浸泡時間的長短因物品及溶液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用1~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餐具、便器需要1h,用0.5%的84消毒液浸泡需要15min,而用0.02%高效消毒片浸泡需要5min,就可以達到目的。若浸泡嘔吐物及排泄物,不但消毒液濃度要加倍,而且浸泡時間也要加倍。

3)熏蒸法:利用消毒葯品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消毒。常用於傳染病人居住過的房間的空氣及室內表面消毒。

『陸』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五種消毒方法有通風消毒、高溫消毒、紫外線日光消毒、超聲波消毒和化學消毒。

1、通風消毒:通風的作用在於使空氣流通,可以帶走一部分在空氣中的細菌或者吹走物體表面附著的細菌。

2、高溫消毒法:使用高溫蒸煮可以殺滅大部分的常見細菌,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消毒目的。

3、紫外線消毒:適當波長的紫外線可以破壞微生物細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從而導致微生物的死亡,日光照射或紫外線燈照射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4、超聲波消毒:超聲波是一種特殊的聲波,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能使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失去活性,從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5、化學消毒:可使用化學制劑,如滅菌劑、高效消毒劑等,這些制劑對細菌有極強的殺滅作用。諾福消毒劑,是一款食品級別的消毒劑。

『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機械性消毒:是用清掃、洗刷、通風等手段清除環境中的病原體,是消毒時首先採用的方法。

(2)物理消毒:是用高溫、乾燥、紫外線、紅外線等方法消滅病原體。煮沸消毒是最常使用也是比較確實的消毒方法。對於不怕火的物體可用火焰消毒,如雞舍、雞籠等效果非常好。

(3)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葯品殺死病原體的方法,是消毒過程的重要環節,消毒劑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火鹼、石灰水多用於環境消毒,甲醛多用於熏蒸消毒,漂白粉和碘制劑以及一些季胺鹽類消毒劑可用於飲水消毒等。

(4)生物消毒:生物熱消毒法多用於對雞糞的無害化處理,常採用堆積法,利用發酵產熱殺菌消毒。

消毒方法是否正確、徹底程度如何,將會使消毒的效果產生天地之別,這就要求在進行消毒時,一定要控制好以上各種影響因素。如果消毒工作變成不可靠的例行公事,不但不會使病原體減少,相反,由於思想麻痹,將會助長病原體的泛濫,侵害雞群;無效的消毒水很可能變成病源體的傳播媒介。

『捌』 消毒方法有哪些

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體,作用緩慢,而且滅菌不徹底,一般不用於傳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應用物理及化學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機械消毒一般應用肥皂刷洗,流水沖凈,可消除手上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細菌,使用多層口罩可防止病原體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應用通風裝置過濾器可使手術室、實驗室及隔離病室的空氣,保護無菌狀態。

2、熱力消毒包括火燒、煮沸、流動蒸氣、高熱蒸氣、乾熱滅菌等。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

(1)火燒 凡經濟價值小的污染物,金屬器械和屍體等均可用此法。簡便經濟、效果穩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屬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鍾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則須較長時間。炭疽桿菌芽胞須煮沸30分鍾,破傷風芽胞需3小時,肉毒桿菌芽胞需6小時。

金屬器械消毒,加1~2%碳酸鈉或0.5%軟肥皂等鹼性劑,可溶解脂肪,增強殺菌力。棉織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時,不可超過容積3/4,應浸於水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對流。

(3)流動蒸氣消毒相對濕度80~100%,溫度近100℃,利用水蒸氣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熱能,殺滅病原體。並當蒸氣凝聚收縮產生負壓時,促進外層熱蒸氣進入補充,穿至物品深處,加速熱量,促進消毒。

(4)高壓蒸氣滅菌(濕熱滅菌) 通常壓力為98.066kPa,溫度121~126℃,15~20分鍾即能徹底殺滅細菌芽胞,適用於耐熱、潮物品。

(5)乾熱滅菌 乾熱空氣傳導差,熱容量小,穿透力弱,物體受熱較慢。需160~170℃,1~2小時才能滅菌。適用於不能帶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屬器械等。

不同病原體的熱耐受力,以熱死亡時間表達。見附表。

3、輻射消毒有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二種。前者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後者包括丙種射線的高能電子束(陰極射線)。紅外線和微波主要依靠產熱殺菌。電離輻射設備昂貴,對物品及人體有一定傷害,故使用較少。

應用最多為紫外線,可引起細胞成份、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和酸發生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線波長范圍2100~3280A,殺滅微生物的波長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強。對紫外線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強,細菌芽胞次之,細菌繁殖體最弱,僅少數例外。

紫外線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過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氣中塵埃及相對濕度可降低其殺菌效果。對水的穿透力隨深度和濁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對葯品無損傷,故廣泛用於空氣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體能發生皮膚紅斑,紫外線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時人應避開或用相應的保護措施。

日光曝曬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線,但由於大氣層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僅39%可達地面,故僅適用於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須較長時間曝曬。

此外過濾除菌除實驗室應用外,僅換氣的建築中,可採用空氣過濾,故一般消毒工作難以應用。

二、化學消毒法

根據對病原體蛋白質作用,分為以下幾類。

1、凝固蛋白消毒劑 包括酚類、酸類和醇類。

(1)酚類主要有酚、來蘇、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氣味,殺菌力有限。可使紡織品變色,橡膠類物品變脆,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故除來蘇外應用者較少。

苯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無色結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紅色,但消毒力不減。為細胞原漿毒,對細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鍾可殺死,但不能殺滅芽胞和抵抗力強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質,促進其滲透,加強消毒效應,但毒性較大,對皮膚有刺激性,具有惡臭,不能用於皮膚消毒。

來蘇(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鉀皂配成。紅褐色,易溶於水,有去污作用,殺菌力較石炭酚強2~5倍。常用為2~5%水溶液,可用於噴灑、擦試、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細菌繁殖型10~15分鍾可殺滅,對芽胞效果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為雙酚化合物,微溶於水,易溶於醇、酯、醚,加鹼或肥皂可促進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較少,但殺菌力較強。主要用於皮膚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減少皮膚細菌80~90%,有報告可產生神經損害,故不宜長期使用。

(2)酸類 對細菌繁殖體及芽胞均有殺滅作用。但易損傷物品,故一般不用於居室消毒。5%鹽酸可消毒洗滌食具,水果,加15%食鹽於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熱30℃浸泡40小時。乳酸常用於空氣消毒,100m3空間用10g乳酸熏蒸30分鍾,即可殺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類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濃度可迅速殺滅細菌繁殖型,對一般病毒作用較慢,對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對真菌孢子有一定殺滅作用,對芽胞無作用。用於皮膚消毒和體溫計浸泡消毒。

因不能殺滅芽胞,故不能用於手術器械浸泡消毒。異丙醇(isopropylalcohol)對細菌殺滅能力大於乙醇,經肺吸收可導致麻醉,但對皮膚無損害,可代替乙醇應用。

2、溶解蛋白消毒劑 主要為鹼性葯物,常用有氫氧化鈉、石灰等。

(1)氫氧化鈉 白色結晶,易溶於水,殺菌力強,2~4%溶液能殺滅病毒及細菌繁殖型,10%溶液能殺滅結核桿菌,30%溶液能於10分鍾殺滅芽胞,因腐蝕性強,故極少使用,僅用於消滅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O)遇水可產生高溫並溶解蛋白質,殺滅病原體。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須2倍於排泄物,攪拌後作用4~5小時。20%石灰乳用於消毒炭疽菌污染場所,每4~6小時噴灑一次,連續2~3次。刷牆2次可殺滅結核芽胞桿菌。因性質不穩定,故應用時應新鮮配製。

(8)生物學消毒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使用加熱滅菌法,在溫度和壓力等規定的滅菌條件下,要達到一定的加熱時間,因滅菌物品的性質、滅菌容器的容積大小各異,所以,滅菌時間是從容器內全部達到規定的溫度時開始計算。

1、火焰滅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與金屬制口及在火焰中不會破損的物品。加熱時間通常在噴燈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熱秒以上。

2、乾熱滅菌法,是利用乾熱空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金屬制若干物品,纖維制物品,礦物油、脂肪、脂肪油、試驗葯物、固態的醫葯品等耐高溫的物品;利用燃氣和電能直接加熱空氣,將加熱的空氣進行循環,保持乾燥與高溫狀態。通常,在以下幾種條件下進行滅菌。

135℃~145℃ 3~5小時;160℃~170℃ 2~4小時;180℃~200℃ 0.5~1小時;200℃以上0.5小時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裝入醫葯品、水溶液等,這些物品屬耐高溫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熱空氣,加熱3分鍾以上進行滅菌。

3、高壓蒸氣滅菌法,是利用適當溫度和壓力的飽和水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本辦法以燃氣為熱源,用於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紙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和液態醫葯品等的滅菌,總之,用於耐高溫高壓水蒸氣的物品。

為確實達到滅菌,滅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氣在操作中要從排氣中排除,進行滅菌時,高壓蒸氣必須飽滿。通常可在以下條件下進行滅菌。

115℃(0.7kg/cm2;)30分鍾;121℃(1.0kg/cm2;)20分鍾;126℃(1.4kg/cm2;)15分鍾。

4、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直接加熱的流通水蒸氣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作為熱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和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或高壓蒸氣滅菌法,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在100℃流通水蒸氣中滅菌需30~60分鍾。

5、煮沸滅菌法,利用沉沒在沸騰水中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能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和高壓蒸氣滅菌法進行滅菌的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為增加殺菌效果,可以在沸騰水中加入1—2%的碳酸氫鈉。將物品沉入沸騰水中進行滅菌時,煮沸時間應在15分鍾以上。

6、間歇滅菌法,是利用80℃~100℃水或流通水蒸氣,24小時為一周期,每隔30~60分鍾反復加熱3—5回;用來殺滅微生物的一種主法。用60℃~80℃的水反復加溫也是一種間歇式低溫滅菌方法。本辦法主要用於以橡膠為主的製品,培養基、試驗用葯品、液體和液態狀的醫葯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消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滅菌

『玖』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凈化、機械除菌、高熱滅菌和太陽光照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指用化學葯品進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發酵所產之熱達到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生物學消毒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