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吉思汗西征,遇到的神秘怪獸是什麼,後來怎樣了
成吉思汗西征應該包括對印度的征服,據《元史》記載:太祖十九年,帝至東印度國,角端見,班師。元史《耶律楚材傳》提到: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率大軍已攻入北印度境內,一直打到了東印度的孟加拉國,當時稱為榜葛剌。
它的外形和長頸鹿很像。但身高稍微比長頸鹿略矮一點,這種叫奧卡狓的動物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國。在明朝永樂年間,孟加拉,即當時的榜葛剌國向明朝的永樂大帝進獻了一頭奧卡狓,因而被永樂大帝賜名為“麒麟”。顯而易見,成吉思汗是因為沒有見過這種叫奧卡狓的動物,從而產生了恐懼心理,而被其嚇得撤軍的!
『貳』 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在印度見到會說話的獨角獸,到底是什麼動物
其實當時也是有記載的,這種動物叫做角端,記載也是說「角端似豬,角在鼻上,中作弓。就是一種像豬的生物,然後他的角在鼻子上,可以用來製造弓,其實就是那種像犀牛的動物,但是根本不會說話的,只不過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後來也是有人覺得這就是犀牛,至於他為什麼會說話,可能就是一種誇張的傳說而已,真實的這些動物應該還是不會的,畢竟確實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可能當時看到犀牛也是害怕,或許只是出現了幻聽而已,所以後來也是有所記載的,我認為成吉思汗的做法還是比較正確的,一方面就是那裡的地理環境還是有所不熟悉,可以選擇不去的。
『叄』 成吉思汗攻城略地橫掃歐亞,為何沒征服印度,是不是印度有種「怪物」
蒙古帝國征服許多國家最重要的兵種就是,蒙古鐵騎。當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西征,橫掃歐洲,卻放過了印度。這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為什麼呢?原來,他們印度那裡有一種猛獸,能狠狠地嚇住蒙古士兵的馬,沒錯,把馬嚇住,那猛獸是什麼呢?是大象。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印度的怪獸兵,象兵。也許當時蒙古士兵能夠克服對大象的恐懼,但是他們座下的戰馬做不到,那是本能的害怕。成吉思汗有些將領曾與印度象兵交過手,著實吃了大虧,記憶非常深刻。所以,這些將領覺得印度不是一個容易吃下的肉,便想方設法阻止成吉思汗進攻印度。
就這樣,成吉思汗沒有攻列印度。
『肆』 成吉思汗橫掃亞洲這么猛,為什麼當時不敢攻列印度呢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當時正值夏天,蒙古兵早就沒有了鬥志。而印度本來就熱,印度的士兵對於這種氣候早已習以為常。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蒙古軍隊只走了數里路就覺得汗流不止。有不少的士兵都中暑了。這也使得彪悍的蒙古軍隊頓時喪失了鬥志,再也不想攻列印度了。
蒙古騎兵有兩大弱點,第1個是善於騎射的蒙古騎兵,在江流河坡面前顯得毫無用武之地。但是這一點可以解決,在1220年成吉思汗也建立了水軍,在西征時就在一個月內建造了數百艘艦艇載著蒙古騎兵渡過漠南河。
忽然河中間出現一隻大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將士們准備射殺。忽然聽到響聲,又像人發出的聲音一樣,彷彿就在說你們最好回去。這時成吉思汗立馬阻止了弓箭手,他認為這是上天派來的,就是為了給成吉思汗保全性命。於是成吉思汗只好奉承天意,沒有行進。
『伍』 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戰,為何沒打下印度
成吉思汗本來也准備攻列印度,但是碰到了印度的大象,因為心理作用感覺大象說「汝主宜早還」,所以後來沒有攻列印度。
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是一個非常善於和樂於打仗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南征北戰,經歷過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戰爭,同樣也贏得了非常多次的勝利,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他處事決斷,一般做了決定就不會改變,但是在攻列印度上面卻改變了決定。
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後代也曾經攻打過印度,本來一切順利,但是最後碰到大象之後也只能節節敗退。所以說大象也是印度的一個很大財富,這也是印度一直沒有被攻下的最主要原因。
『陸』 成吉思汗怕了一種鄰國動物,到底是什麼動物
《元史·耶律楚材》中說,當年決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遙見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這使得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將士准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怪獸發出響聲,酷似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怪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順應天意,沒有行進。八刺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立即率軍返回了蒙古國。
從這段史書的記載來看,頗似一個神話,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也不足為奇。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估計應該是耶律楚材借題發揮,假借怪獸的叫聲來規勸成吉思汗班師回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多半是這樣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慮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討到好處,所以借怪獸之名假傳天意。
氣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軍隊折回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戰象的可怕。
印度的大象很多,在那裡大象不僅可以用來勞作,而且人們還將大象組織成軍隊以協助戰爭。印度人對大象懷有很特殊的感情,他們稱呼大象為「哈第」。在印度人看來,這種動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徵。而在戰場上,經過訓練的大象往往憑借它們的身高、體積和力量優勢佔領戰場的主動權。
高的戰象可達數米,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射箭、投槍。大象力大無窮,又可以馴化,如果在戰場上排開象陣,那將會所向披靡。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事力量就已經依靠戰象了,現在出土的當時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樣。
『柒』 成吉思汗在印度河看到的這個怪獸是什麼鬼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個歐亞大陸,惟獨不取印度。而史料記載,這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怪獸有關。這種叫角端的怪獸到底為何物?
蒙古人西征100年後,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所建立的四大汗國四分五裂,一盤散沙。14世紀末,成吉思汗的後裔帖木兒橫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時期的大蒙古帝國。他立志了卻成吉思汗征服印度的心願。1398年12月,帖木兒部隊與印度軍在德里附近上演了一場蒙古騎兵對仗印度象陣的戰役。
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
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事實上成吉思汗很快撤回了阿富汗,並未攻入印度境內。進入印度境內的八剌率領的2萬蒙古軍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盤查了幾個月,一直找不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扎蘭丁,還要乘機攻下印度這塊陸地。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於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盡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
但為什麼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很快撤軍了呢?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當年成吉思汗的部隊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這時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命令將士准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響聲,酷似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瑞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儆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奉承天意,沒有行進,回馬班師。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率軍返回蒙古。
關於這段史實的記載有人認為是一個神話,但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那是耶律楚材牽強附會,借怪獸的叫聲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的手法。雖然耶律楚材的話未必是真,但手法可謂善諫。
蒙古騎兵雖戰無不勝,但有兩個大弱點 ……
『捌』 成吉思汗打歐洲征服大片土地,為什麼不敢攻列印度呢
成吉思汗是我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王朝,為後來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然而就算是如成吉思汗這般的人物也有不敢打的國家,在沒有進攻的情況下,就退軍了。
亞洲象相比於非洲象體型較小也較易馴服,聰明溫順,在當時的印度,大象有許多用途,當然也包括作戰。大象雖體型龐大,看上去笨拙遲緩,但卻很靈活且記憶力驚人。所以大象在傳統的作戰中,很占優勢,而成吉思汗的軍對本就是草原上的部隊,不擅長於在江河湖泊中作戰,加之大象的戰鬥力,退兵倒也是明智之選。
『玖』 印度真的有抵制侵略者的守護獸,才沒被蒙古鐵騎收服的嗎
蒙古鐵騎當年橫掃歐亞大陸,可謂是所向披靡沒有敵手,然而就在中國邊上的鄰國印度卻沒有被一起納入元朝的版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蒙古騎兵的弱點
蒙古騎兵也有兩大弱點。一是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為了克服這一弱點,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軍。有相關史料記載,在西征時,蒙古軍就曾在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但是另一個弱點卻是蒙古騎兵解決不了的,即他們先天存在的問題。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干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濕熱,不耐高溫。這一點在攻佔南亞、東南亞一帶的戰役中就已顯露無疑了。所以有人推測,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
蒙古鐵騎雖然沒有徵服印度,但依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帝國,而這個強大的蒙古帝國,最後被漢化,可見文明徵服野蠻是歷史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