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寄生蟲的種類
按照生物種類分類
①原生生物:此類寄生生物很廣泛,常見的有瘧疾原蟲(Plasmodium sp.)、藍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 lamblia)等。
②無脊椎動物:此類寄生蟲從數量和種類上都是最多的,甚至許多門的無脊椎動物是專性營寄生的。常見的如營內寄生的扁形動物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和營外寄生節肢動物的陰虱(Phthirus pubis)、頭虱(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庫蚊(Culex)。
③脊椎動物:此類寄生生物很罕見。盲鰻(Myxine)是脊椎動物中唯一的內寄生動物。亞馬遜流域有種魚名為Candiru(Vandellia cirrhosa),它會鑽進水中作業的漁民的生殖器,可達13厘米長。[6]
以寄生環境分類
體內寄生生物(end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體內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類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腦組織和眼球。體內寄生蟲又分為:[6]
①消化道內寄生蟲,如蛔蟲、鉤蟲、絛蟲、溶組織內阿米巴和雅爾氏(舊譯藍氏賈第)鞭毛蟲等
②腔道內寄生蟲,如陰道毛滴蟲
③肝內寄生蟲,如肝吸蟲、棘球蚴(包蟲)
④肺內寄生蟲,如衛斯特曼氏並殖吸蟲(簡稱衛氏並殖吸蟲)
⑤腦組織寄生蟲,如豬囊尾蚴(豬囊蟲)、弓形蟲
⑥血管內寄生蟲,如血吸蟲
⑦淋巴管內寄生蟲,如絲蟲
⑧肌肉組織寄生蟲,如旋毛蟲幼蟲
⑨細胞內寄生蟲,如瘧原蟲(紅細胞內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蟲(巨噬細胞內寄生)
⑩骨組織寄生蟲,如包蟲;皮膚寄生蟲,如疥蟎、毛囊蟎;眼內寄生蟲,如吸吮線蟲、豬囊蟲等等。
體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體外的寄生生物,例如人體表寄生蟲寄生在人類紡織物和皮膚之間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膚底下,鼻孔,陰莖等腔道;畜禽體表寄生蟲寄生在畜禽體表被毛下,如目前常見的寄生在種雞、蛋雞羽毛下的虱子、蟎蟲,嚴重的影響到寄主的生產、發育。[6]
按照寄生方式分類
1.專性寄生蟲(obligatory parasite)生活史及各個階段都營寄生生活,如絲蟲;或生活史某個階段必須營寄生生活,如鉤蟲,其幼蟲在土壤中營自生生活,但發育至絲狀蚴後,必須侵入宿主體內營寄生生活,才能繼續發育至成蟲。[6]
2.兼性寄生蟲(facultative parasite)既可營自生生活,又能營寄生生活,如糞類圓線蟲(成蟲)既可寄生於宿主腸道內,也可以在土壤中營自生生活。
3.偶然寄生蟲(accidental parasite)因偶然機會進入非正常宿主體內寄生的寄生蟲,如某些蠅蛆進入人腸內而偶然寄生。[6]
4.體內寄(endoparasite)和體外寄生蟲(ectoparasite)前者如寄生於腸道、組織內或細胞內的蠕蟲或原蟲;後者如蚊、白蛉、蚤、虱、蜱等、吸血時與宿主體表接觸,多數飽食後即離開。
5.長期性寄生蟲(permanent parasite)和暫時性寄生蟲(temporary parasite)前者如蛔蟲,其成蟲期必須過寄生生活;後者如蚊、蚤、蜱等吸血時暫時侵襲宿主。
6.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 parasite)如弓形蟲、隱孢子蟲、卡氏肺孢子蟲等,在宿主體內通常處於隱性感染狀態,但當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時,可出現異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強。[6]
B. 寄生生物有哪些
蘑菇、香菇、木耳、銀耳、猴頭、靈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痢疾內變形蟲、瘧原蟲都是典型的寄生生物
C. 生物間的寄生關系有哪些種類
有共棲、共生和寄生三種類型.
1.共棲又稱偏利共生,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獲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例如,結腸內阿米巴可在人腸腔內生存,人和結腸內阿米巴的關系即為共棲關系.
2.共生 又稱互利共生,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雙方相互依賴,彼此受益.例如,超鞭毛蟲生活在白蟻腸道內,雙方相互依賴,共同受益,此即共生或互利共生.
3.寄生又稱寄生生活,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一方獲利,另一方受害.通常將寄生、獲利的一方稱為寄生物,被寄生且受害的一方稱為宿主,其中屬於低等動物的寄生物稱為寄生蟲.例如,寄生於人或動物體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均可從人體或動物體獲得營養,進行發育繁殖,而且對人或動物造成各種損害,病毒、細菌及寄生蟲即為寄生物,而人或動物就是其宿主.寄生關系是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寄生蟲從其生命的開始到終結,至少有一個時期或一個發育階段在另一種生物體表或體內某一特定部位生活並獲得營養物質,且可造成損害.
D. 寄生蟲分哪幾個種類
我國五大寄生蟲:瘧原蟲、血吸蟲、鉤蟲、絲蟲、杜氏利什曼原蟲。
1、鉤蟲(hookworm)是鉤口科線蟲的統稱,發達的口囊是其形態學的特徵。在寄生人體消化道的線蟲中,鉤蟲的危害性最嚴重,由於鉤蟲的寄生,可使人體長期慢性失血,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貧血及與貧血相關的症狀。
鉤蟲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人群感染較為普遍。據估計,目前,全世界鉤蟲感染人數達9億左右。在我國,鉤蟲病仍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之一。
2、絲蟲(filaria)是由吸血節肢動物傳播的一類寄生性線蟲。成蟲寄生在脊椎動物終宿主的淋巴系統、皮下組織、腹腔、胸腔等處。雌蟲為卵胎生,產出帶鞘或不帶鞘的微絲蚴。
大多數微絲蚴出現於血液中,少數出現於皮內或皮下組織。幼蟲在某些吸血節肢動物中間宿主體內進行發育。當這些中間宿主吸血時,成熟的感染期幼蟲即自其喙逸出,經皮膚侵入
3、血吸蟲(schistosome)隸屬於吸蟲綱、復殖目、裂體科、裂體屬。成蟲寄生於哺乳動物(包括人)的靜脈終宿主體內發育為成蟲。
4、錐蟲(Trypanosoma)原生動物門體蟲。錐蟲種類多,分別寄生在各種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血液和組織液中。
5、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體和無鞭毛體兩個時期。前者寄生於節肢動物(白蛉)的消化道內,後者寄生於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的細胞內,通過白蛉傳播。黑熱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大寄生蟲
E. 人體寄生蟲有哪幾種
按照生物種類分類,分為3種:
1、原生生物
2、無脊椎動物
3、脊椎動物
以寄生環境分類:
1、體內寄生生物(endoparasite)。
如消化道內寄生蟲、腔道內寄生蟲、肝內寄生蟲、肺內寄生蟲、腦組織寄生蟲、血管內寄生蟲、淋巴管內寄生蟲、肌肉組織寄生蟲、細胞內寄生蟲、骨組織寄生蟲、皮膚寄生蟲、眼內寄生蟲。
2、體外寄生生物
按照寄生方式分類
1、專性寄生蟲
2、兼性寄生蟲
3、偶然寄生蟲
4、體內寄
5、長期性寄生蟲
6、機會致病寄生蟲
(5)寄生的類型有哪些生物擴展閱讀:
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為病原引起寄生蟲病及作為疾病的傳播媒介兩方面。寄生蟲病對人體健康和畜牧家禽業生產的危害均十分嚴重。
在佔世界總人口77%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蟲病依然廣泛流行、威脅著兒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寄生蟲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衛生問題。
中國幅員遼闊、地跨寒、溫、熱三帶,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人民的生活與生產習慣復雜多樣,加以建國前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使中國成為寄生蟲病嚴重流行國家之一,特別在廣大農村,寄生蟲病一直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