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塗布平板法的注意事項
微生物的分離平板塗布法和平板劃線法分離微生物的區別
由接種環以菌操作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平行劃線、扇形劃線或其他形式的連續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
先將待分離的材料用無菌水作一系列的稀釋(如 1 ∶ 10 、 1 ∶ 100 、 1 ∶ 1000 、 1 ∶ 10000 …),然後分別取不同稀釋液少許,與已溶化並冷卻至 45 ℃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傾入滅過菌的培養皿中,待瓊脂凝固後,製成可能含菌的瓊脂平板,保溫培養一定時間即可出出菌落。如果稀釋得當,在平板表面或瓊脂培養基中就可出現分散的單個菌落,這個菌落可能就是由一個細菌細胞繁殖形成的。隨後挑取該單個菌落,或重復以上操作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 稀釋塗布法: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
缺點: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幹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一般用於平板培養基的回收率計數!!
微生物平板塗布法有以下注意事項:
1、整個過程需要保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試管、槍頭等儀器設備都需要提前經過滅菌環節才可以使用。
2、接種環使用前應當在酒精燈上灼燒至紅熱,以保證灼燒充分。
3、蘸取少量菌液,先在培養皿上劃第一條,注意不要轉動接種環。
4、在稀釋過程中要充分混勻,,吸取100ul到平板上,然後用燒好的塗布棒均勻塗抹開,各個方向都可以塗布,塗布完灼燒。
5、注意力度大小適宜,不應劃破培養基的表面。
6、每個稀釋度用一個滅菌刮鏟,更換稀釋度時需將刮鏟灼燒滅菌。(1)微生物如何塗板擴展閱讀塗抹平板計數法的操作方法是:先將培養基熔化後趁熱倒入無菌平板中,待凝固後編號,然後用無菌吸管吸取0.1ml菌液對號接種在不同稀釋度編號的瓊脂平板上(每個編號設三個重復)。再用無菌刮鏟將菌液在平板上塗抹均勻,每個稀釋度用一個滅菌刮鏟,更換稀釋度時需將刮鏟灼燒滅菌。在由低濃度向高濃度塗抹時,也可以不更換刮鏟。將塗抹好的平板平放於桌上20—30min,使菌液滲透入培養基內,然後將平板倒轉,保溫培養,至長出菌落後即可計數。
B. 微生物塗抹法
一樣的,但用棉簽塗抹後放入的是生理鹽水中作為第一稀釋度。
C. 生物,稀釋塗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
稀釋塗布平板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平板劃線法: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有時這種單菌落並非都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故必須反復分離多次才可得到純種。其原理是將微生物樣品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多次作「由點到線」稀釋而達到分離目的的。
D. 稀釋塗布平板法分離微生物的原理
平板法分離培養的原理就是,平板上的一個單菌落都是由初始的一個微生物繁殖產生的,也就是說,一個單菌落里的所有微生物都是相同的.這樣,在劃線或稀釋塗平板後挑取單菌落,那麼就獲得了一個純的微生物群體.
明白否?
劃線通過一系列交替或者連續的劃線,將接種針上的菌再培養基上劃開,這樣可以保證有單獨的菌來生長出一個單菌落.
單菌落你都不會挑么?板上長出單菌落後挑取到培養液中培養,獲得的就是純的一個系的微生物了.
還不明白?
E. 微生物塗抹怎麼做
工作人員手部微生物檢測,塗抹法
不能將棉球放到培養基裡面培養,這樣根本沒辦法計數。將棉簽放入10ml滅菌生理鹽水中,混勻,取1 ml到平板中,再到平板(45℃的培養基約15ml)。37℃培養48h,計數。
假如手很臟,細菌很多,則將棉簽放入含1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後,取1ml到9ml無菌生理鹽水中(相當於10倍稀釋),再取1ml該稀釋液到滅過菌的平板中,再倒入培養基。
F. 跪求 土壤微生物的測定:塗布平板法 測定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的實驗步驟(詳細)
1. 土壤樣品採集
採集一般定點於耕作層0--20cm,先除去表土1--
2cm,以無菌鏟采土充分混勻後用無菌塑料袋分裝。
2. 培養基的制備與平板製作
牛肉膏蛋白腖、高氏1號和馬鈴薯蔗糖瓊脂固體培
養基培養基的溶解與平板製作
3、平板的製作
每組准備三套無菌培養皿,在皿底註明稀釋液濃度。
融化錐形瓶中的培養基,放在45-50℃ 恆溫水浴鍋中備用
倒入45-50℃融化的培養基約1/4-1/3培養皿高度。培養皿平放在桌上順時針、逆時針輕輕轉動,混勻皿中物質。培養基冷凝後即成平板。
4、制備稀釋液(無菌操作)
(1)制備土壤懸液:
稱取土樣10g,迅速倒入90mL無菌水三角瓶中,振盪5~10min,使土樣充分打散,即成為10-1的土壤懸液。
(2)稀釋:
用1mL無菌移液器吸取10-1的土壤懸液1.0mL,放入9.0mL無菌水中即為10-2稀釋液,如此重復,可依次製成10-2~10-8的稀釋液。注意:操作時每一個稀釋度換用一個移液管,以減少稀釋中的誤差。
5.培養
將接種好的細菌、放線菌、黴菌平板倒置,即皿蓋朝下放置,於28~30℃中恆溫培養,細菌
培養1~2d,放線菌培養5~7d,黴菌培養3~5d。觀察生長的菌落並計數。
G. 環境樣品梯度稀釋,塗布平板法分離微生物時,如何選擇不同稀釋梯度樣品的塗布順序 為什麼
稀釋你肯定知道了,按照10,100,1000,10^4, 10^5 etc 稀釋吧。稀釋之後的塗布當然是從稀釋度最高的開始呀,也就是從單位體積中菌數最少的的,也就是最稀的開始。如10^5是最後一個,就從它開始,然後,10^4,10^3, 100,10. 因為一般都用一根玻璃棒,只有這樣,才能不影響結果。
想想你如果有10倍開始塗布,玻璃棒上沾的一點點,會對後邊的100倍的影響很大。
H. 微生物鏡檢塗片步驟
單染色法,以觀察菌體形態為主。
1、把泡在酒精中的片子用鑷子夾出,放在酒精燈上點燃,去掉片子上的酒精及油脂。
2、片子冷卻後,蘸一接種環發酵液,均勻地塗在片子上。
3、塗後的片子,於酒精燈火焰上過幾遍,使所塗的細菌固定在片子上,注意,片子溫度不易過高,以不燙手背為主,溫度過高,會使菌變形,影響觀察結果。
4、片子塗菌的位置,滴幾滴結晶紫染液,使染液完全覆蓋住所塗的菌,染1分鍾左右。
5、用水沖洗片子至無紫色水流下後,進行火焰烤乾。
6、鏡下觀察。在塗點處滴1滴香柏油,於油鏡下觀察菌體形態。
I. 簡述如何利用澆注平板法和塗布平板法分離微生物,這兩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分別是什麼
兩種辦法都是先要做好固體培養基的配製,之後滅菌後備用。
1、先將樣品按10稀釋法進行系列稀釋,用的是無菌水即可。根據樣品中微生物數目的多少確定用哪三個連續稀釋度,一般先10的負6次方到10的負8次方。
2、塗布法,將滅菌的培養基冷卻到攝氏50度左右時,倒入無菌的空平板,冷卻凝固後備用;將稀釋的樣品取1毫升放於凝固的固體培養基表面,之後用無菌的玻璃塗棒分布均勻。
3、澆平板法:將1毫升稀釋的樣品放於空白的無菌培養皿,之後將冷卻到45-50度之間的培養基倒入,輕搖混勻、凝固。
4、待完全凝固後倒置培養,即可獲得單一菌落。
適用范圍:
澆平板法適用於兼性微生物的培養,塗布法適用於好氧微生物的培養。最好是單細胞微生物,或有孢子或芽孢。
J. 微生物實驗平板製作方法
(1)培養基的營養構成:各種培養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
制備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的方法: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2)常用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紫外線照射、巴氏消毒法和化學葯劑消毒。
(3)常用滅菌方法:灼燒滅菌、乾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法。
培養基、培養皿、接種環、實驗操作者的雙手、空氣、牛奶所採用的滅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壓蒸汽滅菌、乾熱滅菌、灼燒滅菌、化學消毒、紫外線滅菌、巴氏消毒法。
(4)平板培養基的制備:計算、稱量、融化、滅菌、倒平板。
(5)接種方法:平板劃線法和稀釋塗布法。
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養基的試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邊,用左手將試管塞或瓶塞輕輕地撥出,試管或瓶口保持對著火焰;然後用右手手掌邊緣或小指與無名指夾住管(瓶)塞(也可將試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邊緣或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夾住。如果試管內或三角瓶內的培養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則不必夾在手中)。左手拿培養皿並將皿蓋在火焰附近打開一縫,迅速例入培養基約15mL,加蓋後輕輕搖動培養皿,使培養基均勻分布在培養皿底部,然後平置於桌面上,待凝後即為平板。
平板劃線操作:
①挑取他含菌樣品:選用平整、圓滑的接種環,按無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種。
②劃A區:將平板倒置於煤氣(酒精)燈旁,左手拿出皿底並盡量使平板垂直於桌面,有培養基一面向著煤氣燈(這時皿蓋朝上,仍留在煤氣燈旁),右手拿接種環先在A區劃3—4條連續的平行線(線條多少應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劃完A區後應立即燒掉環上的殘菌,以免因菌過多而影響後面各區的分離效果。在燒接種環時,左手持皿底並將其覆蓋在皿蓋上方(不要放入皿蓋內),以防止雜菌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