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胡蘿卜是什麼科
胡蘿卜(Daucus carota),又稱紅蘿卜或甘荀,是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 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並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著生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B. 胡蘿卜是植物嗎
毫無疑問是
胡蘿卜,別名紅蘿卜、丁香蘿卜、葫蘆菔金,又被稱為胡蘆菔、紅菜頭、黃蘿卜等,有地下「小人參」之稱,是傘形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呈肉質的根作為蔬菜來食用。
胡蘿卜每100克鮮重含1.67~12.1毫克胡蘿卜素,含量高於番茄的5~7倍,食用後經腸胃消化分解成維生素A,能防治夜盲症和呼吸道疾病。可炒食、煮食、生吃、醬漬、腌制等,耐貯藏。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南北方都有栽培,產量占根菜類的第二位,可抗癌。
快速導航
營養成分
中文學名
胡蘿卜
拉丁學名
Daucus
carota
別
稱
黃蘿卜、番蘿卜、丁香蘿卜、小人參
二名法
Daucus
carot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亞
門
被子植物亞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植物
目
傘形目
科
傘形科
屬
胡蘿卜屬
種
野胡蘿卜種
亞
種
胡蘿卜
分布區域
世界各地
適用人群
老中少皆宜
原產地
亞洲西南部
C. 胡蘿卜生物學特徵是什麼
別名:紅蘿卜、丁香蘿卜。生物學特性:胡蘿卜為傘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胡蘿卜的生長周期,從播種至種子成熟,需經過二年,第一年為營養生長期,形成肥大的肉質根,收獲貯藏越冬,通過春化階段,第二年為生殖生長期,春季定植於露地,在長日照條件下通過光照階段,從而抽苔、開花、結實。胡蘿卜的營養生長期約為90-120天,生殖生長期為120天左右。按顏色可分為紅胡蘿卜,紫胡蘿卜,黃胡蘿卜和白鬍蘿卜。胡蘿卜是一種喜溫耐寒的作物。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4℃-6。最適宜的溫度是18-25℃營養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3℃-25℃。肉質直根的形成和生長以13-19為最適宜。
胡蘿卜是長日照作物,也是喜光性強的作物。胡蘿卜具有比較發達的根系,細根眾多,A很深,能適應乾燥的氣候條件,故抗旱力較強。生育期最適的土壤濕度為60-80%。在乾旱的氣候條件下,適時灌溉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胡蘿卜要求上層深厚的肥沃土壤,以壤土和砂質壤土為最適宜,在粘重的土壤條件下栽培,直根發育不良,畸形根和壞裂根增多。胡蘿卜喜pH6-8的中性,微酸性到微鹼性土壤。胡蘿卜原產亞洲西部,阿富汗是紫色胡蘿卜最早培植地,栽培歷史是2000年以上。10世紀時經伊朗傳入歐洲大陸,演化發展成短圓錐形橘黃色。15世紀英國已有栽培,16世紀傳入美國。12世紀經伊朗傳入中國,此時,胡蘿卜在中國發展成長根形,日本在16世紀從中國引入,有胡蘿卜、黃胡蘿卜之分。胡蘿卜即稱黃蘿卜,日本人稱人參。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素圖鄉主產的紅蘿卜「草原參」。
D. 胡蘿卜在植物學上是怎麼分類的
胡蘿卜屬(Daucus)包含22個種,其中多數種的染色體基數為n=11或10,而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的染色體基數為n=9。胡蘿卜屬(Daucus)中多數種為二倍體,但也有多倍體種的報道,如D.glochidiatus Labill.為四倍體(2n=4x=44)、D.montanus Humb.& Bonpl.為六倍體(2n=6x=66)。
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的分類系統較為復雜。Banga(1976)根據細胞學分類研究,認為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野生類型大部分生長在西南亞和地中海地區,少數則生長在非洲、澳大利亞及美洲。對生長在小亞細亞、日本和美國等地的大量野生胡蘿卜進行染色體分析,發現這些地區的野胡蘿卜和歐洲的野胡蘿卜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數,因而它們有共同的親緣關系。
依據染色體結構及在地理上的分布,Banga(1976)認為ssp.carota是生長在歐洲和西南亞的最普遍的野生亞種,另外在地中海沿岸和由此向東至伊朗的廣大地區,分布著ssp.maximus(Desf.)Ball、ssp.maritimus(Lam.)Batt、ssp.hispanicus(Goüan)Thell.,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有ssp.gummifer Hooker fil.,在地中海中部地區有ssp.fontanesii和ssp.bocconei,而在巴爾乾地區則有ssp.major(Vis.)Arcangeli。栽培胡蘿卜是野胡蘿卜Daucus carota的一個變種,源於野生亞種ssp.carota,它們相互間能夠自由雜交,且未發現不育性。
蘇聯C.Aчапов和Б.И.Сежкарев把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分成ssp.orientalis(其野生種生長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和ssp.occidentalis(其野生種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兩個亞種。在亞種下又分5個變種,前者有4個變種,分別是var.siaaticus、var.cilicicus、var.syriacus、var.japonicus,後者有1個變種var.mediterraneus。
此後,Small(1978)基於前人的研究結果,對野胡蘿卜種(Daucus carota L.)437份材料進行形態學系統研究,提出了新的分類觀點,具體如下:
1.植株至少具有下述10個特徵中的5個特徵:(a)上部果序的傘輻朝軸線彎曲不明顯,不能形成明顯的巢式果序;(b)開花植株高度低於30cm;(c)次生果棱上刺毛長度小於雙懸果寬度的一半;(d)次生果棱上刺毛呈彎曲形;(e)花梗明顯曲折,常呈之字形;(f)葉末回裂片為卵形或披針形(不是線性披針形),以及肉質根為白色或黃白色;(g)復葉和莖明顯有軟毛,以及肉質根為白色或黃白色;(h)莖生葉和基生葉分裂不明顯,總苞的苞片寬度大於1mm;(i)新鮮葉片有光澤,受傷時產生或不產生分泌液;(j)東半球的植株具有野生習性……………ssp.agg.gingidium(非正規命名)
1.植株至少不具有上述10個特徵中的5個特徵……………ssp.agg.carota(非正規命名)
2.鮮根柔軟,纖維質地,白色到白黃色,味道差;貯藏器官和莖的轉化表現模糊;復葉經常倒伏;花序中部常有紫色花朵;常一年生……………野生型(有不同亞種)
2.鮮根質脆,肉質狀,常有色素(或極少白色),味道好;莖是由貯藏器官伸長形成的,轉變非常
明顯;復葉通常直立;花序中部很少有紫色花朵;常二年生栽培類型:ssp.sativus
3.葉片灰綠色;末回裂片為披針形到卵圓形,倒數第二裂片的裂縫小於中脈的2/3;離軸的葉柄或小葉片的茸毛多於50根/mm2;根通常是黃色,表面常帶有紫色,為細胞質可用水慮去的色素;通常發現在亞洲……………東方型變種:var.atrorubens
3.葉片亮綠色,常有輕微的黃色;末回裂片為線性披針形,倒數第二裂片的裂縫大於中脈的2/3;離軸的葉柄或小葉片的茸毛少於50根/mm2;根通常是橘紅色或黃色(偶爾有白色),含有質體束縛的色素,不能用水慮去;為廣泛存在的栽培種……………西方型變種:var.sativus
其中ssp.agg.gingidium包括ssp.gummifer Hooker fil.、ssp.commutatus(Paol.)Thell.、ssp.hispanicus(Goüan)Thell.、ssp.hispis(Arcangeli)Heywood、ssp.gadecaei(Rouy & Camus)Heywood、ssp.drepanensis(Arcangeli)Heywood和ssp.rupestris(Guss.)Heywood等7個亞種。在ssp.agg.carota中包括1個栽培亞種和4個野生型亞種,分別是ssp.sativus(Hoffm.)和Arcangeli、ssp.carota、ssp.maritimus(Lam.)Batt.、ssp.major(Vis.)Arcangeli和ssp.maximus(Desf.)Ball等(Small,1978)。另外還報道過3個野生亞種:ssp.dentatus Bertol.(Bonnet,1983)、ssp.azoricus Franco(Kraus,1992)和ssp.libanotifolia Wiinst.(Nothnagel,2000),但關於它們的系統分類還未見報道。
栽培類型中的東方型變種var.atrorubens Alef.長期生長在較溫暖的地方,夏播栽培留種,因此較耐高溫,但容易抽薹,花薹主莖粗壯,主軸花序大,側枝較弱;而西方型變種var.sativus(Hoffm.)Arcangeli則長期生長在冷涼的地區,用春播越冬方式留種,因此耐寒性強,不易抽薹。黑田型(Kuroda)就是由東方型變種var.atrorubens和西方型變種var.sativus雜交獲得的。核型分析發現栽培胡蘿卜有5個近端染色體,1個隨體染色體和4個中間染色體,染色體大小為1.8~3.8μm(Peterson and Simon,1986),但不同學者報道的結果也有區別。
中國的胡蘿卜種質資源較為豐富,擁有黃色、紅色、紫色和橘色多種類型,在許多地區還生長著野胡蘿卜ssp.carota,其染色體數為2n=2x=18,大都是二年生草本。在河北省壩上草原及內蒙古、甘肅等省、自治區還生長著一種野胡蘿卜,當地群眾稱之「山胡蘿卜」或「山蘿卜」,為二年生草本,其種子光滑無毛,紫紅色,肉質根黃白色,但其染色體數為2n=2x=20,不同於上述所報道的野胡蘿卜種,尚待進一步研究(《中國作物遺傳資源》,1994)。在中國本土長期生長的黃色、紫色、紅色胡蘿卜,特別是生長在西北、東北地區的品種,植株高大,主莖粗壯,主軸花序大,側枝較弱,春播容易抽薹,一般屬於東方型變種var.atrorubens。
E. 胡蘿卜的學名和別名是什麼
胡蘿卜是傘形科(Umbelliferae)胡蘿卜屬()野胡蘿卜種的一個變種,能形成肥大的肉質根,二年生草本植物。學名 L.var. DC.[ L.var.(Hoffm.)Arcangeli]。別名較多,紅蘿卜、黃蘿卜、番蘿卜、丁香蘿卜、葫蘆菔金、赤珊瑚、黃根等。
F. 胡蘿卜是什麼
胡蘿卜(Daucus carrot),又稱紅蘿卜或甘荀,是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 胡蘿卜(Daucus carota)繖形科(Apiaceae)草本植物,學名為Daucus carota,通常兩年生,直根可食。常見品種中,根呈球狀或錐狀,橘黃色、白色、黃色或紫色。原產阿富汗及鄰近國家。野胡蘿卜已成為分布於歐洲、美國和其他溫帶國家的雜草。地中海地區早在西元前就已栽培胡蘿卜,在中國和西北歐不遲於13世紀,現栽培於整個溫帶地區。 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20世紀時,人們認識了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的營養價值而提高了胡蘿卜的身價。胡蘿卜喜涼爽至溫和的氣候條件,在溫暖地區不宜於夏季種植。要求深而肥沃的疏鬆土壤。用現代化機械稀疏條播可免去疏苗工序。一般在第一個生長季節長葉,葉為二回復葉,細裂,直立叢生。在近冰點的低溫下休眠後生出高大而分枝的花莖。復繖形花序頂生,花極小,白色或淡粉色。果實為小而帶刺的雙懸果,每半含一粒種子。新鮮胡蘿卜甜脆,皮平滑而無污斑。亮橘黃色表示胡蘿卜素含量高。可涼拌或烹食。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 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並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著生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G. 胡蘿卜的生物學性狀是什麼
胡蘿卜是傘形科二年生雙子葉植物。根系發達,播種後90天主根可深達180厘米。
肉質根外面有4行螺旋狀排列的分歧的吸收根。胡蘿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次生韌皮部,其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澱粉和胡蘿卜素。
肉質根的髓部(心柱)為次生木質部,含營養物質少。所以優良品種的韌皮部厚,木質部小。
胡蘿卜的葉由短縮莖上長出,全裂,三回羽狀復葉,裂片呈針狀至披針狀,葉面積小,其上密生茸毛,抗旱力強。
H. 有關胡蘿卜的資料
胡蘿卜(Daucus carrot),又稱甘荀,是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
傘形科(Apiaceae)草本植物;學名為Daucus carota,通常為一年生,根可食。常見品種中,根呈球狀或錐狀,橘黃色、白色、黃色或紫色。原產阿富汗及鄰近國家。野胡蘿卜已成為分布於歐洲、美國和其他溫帶國家的雜草。地中海地區早在西元前就已栽培胡蘿卜,在中國和西北歐不遲於14世紀,現栽培於整個溫帶地區。
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20世紀時,人們認識了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的營養價值而提高了胡蘿卜的身價。胡蘿卜喜涼爽至溫和的氣候條件,在溫暖地區不宜於夏季種植。要求深而肥沃的疏鬆土壤。用現代化機械稀疏條播可免去疏苗工序。一般在第一個生長季節長葉;葉為二回復葉,細裂,直立叢生。在近冰點的低溫下休眠後生出高大而分枝的花莖。復傘形花序頂生,花極小,白色或淡粉色。果實為小而帶刺的雙懸果,每半含一粒種子。新鮮胡蘿卜甜脆,皮平滑而無污斑。亮橘黃色表示胡蘿卜素含量高。可用油烹食。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並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生著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胡蘿卜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種植;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營養含量
每100克胡蘿卜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胡蘿卜素含量最高,各種胡蘿卜所含能量在79.5干焦~1339.8千焦之間。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參」之稱。胡蘿卜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
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卜,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卜,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中醫認為胡蘿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壯陽補腎、透疹、降氣止咳等功效,可用於腸胃不適、便秘、夜盲症(維生素A的作用)、性功能低下、麻疹、百日咳、小兒營養不良等症狀。胡蘿卜富含維生素,並有輕微而持續發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而使皮膚細嫩光滑,膚色紅潤,對美容健膚有獨到的作用。
同時,胡蘿卜也適宜於皮膚乾燥、粗糙,或患毛發苔蘚、黑頭粉刺、角化型濕疹者食用。 1、益肝明目: 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症; 2、利膈寬腸: 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 3、健脾除疳: 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有助於細胞增殖與生長,是機體生長的要素,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4、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5、降糖降脂: 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胡蘿卜在西方有很高的聲譽,被視為菜中上品。荷蘭人把它列為「國菜」之一。胡蘿卜所含的營養素很全面。據測定,每百克含碳水化合物7.6克,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鈣30毫克,鐵0.6毫克,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特別是胡蘿卜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中約含胡蘿卜素3.62毫克,相當於1981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而且於高溫下也保持不變,並易於被人體吸收。胡蘿卜素有維護上皮細胞的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及參與視紫紅質合成等重要功效。
胡蘿卜是一種帶根皮的蔬菜。據國外報道,常食帶根皮的蔬菜,可以強壯身體,禦寒耐冷。日本學者認為,帶根皮的蔬菜生長在土壤里,根部和皮殼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和營養素。近年來,國內外資料均報道,胡蘿卜具有突出的防癌抗癌作用。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A的人,癌症發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多。每天如能吃一定量的胡蘿卜,對預防癌症大有益處。因為胡蘿卜中所富含的胡蘿卜素能轉變成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可以有效地預防肺癌的發生,甚至對已轉化的癌細胞也有阻止其進展或使其逆轉的作用。研究還發現,胡蘿卜中含有較豐富的葉酸,為一種B族維生素,也具有抗癌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素,也有提高機體抗癌的免疫力和間接殺滅癌細胞的功能。對長期吸煙的人,每日如能飲半杯胡蘿卜汁,對肺部也有保護作用。
胡蘿卜素因屬脂溶性物質,故只有在油脂中才能被很好地吸收。因此,食用胡蘿卜時最好用油類烹調後食用,或同肉類同煨,以保證有效成分被人體吸收利用。
1.播種期 胡蘿卜肉質根的生長,適於冷涼的氣候,幼苗的耐旱耐熱力比蘿卜強,而且生長期也長,為奪取高產優質,播種期宜提早些,以使其有充足的生長期,農諺「七大、八小、九丁丁』,即說明播種期的遲早與產量相關。
胡蘿卜種子發芽率一般只有70%左右,隔年的陳種發芽率降低到65%以下,在露地播種常因缺苗而影響產量。因此,選用質量高的新種子,搓去刺毛,創造良好的發芽條件,是保證全苗,獲得豐產的重要措施。如果先行浸種、催芽與低溫處理再播種,可提早出苗5—6天而獲得較高產量。方法是:用胡蘿卜種子量的90%-95%的水浸種,浸種時將種子分兩次加水,第一次加水一半,使種子均勻地濕潤,經過3~5小時再加入餘下的一半水,溫度保證在15~25℃,將種子與水拌勻後,在24小時內每隔1小時翻種子1次,24-48小時內每隔3~5小時翻動種子1次,以後每隔12小時在早晨或晚上翻動種子1次,這樣共經4-5天,再把已膨脹或已開始萌芽的種子,堆放在干凈的淺盆或其他容器內,上蓋濕布,在0℃的溫度下處理10-15天,而後取出,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或在播種前4天,把搓去刺毛的種子用40℃水泡2小時,瀝去水後置於20-25℃條件下催芽,當大部分種子發芽即可播種。
2.播種技術 胡蘿卜的根系入土深,適於肥沃疏鬆的沙壤土,並且在前茬作物收後,深耕33cm左右,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的底肥和稀薄的糞肥2500kg,過磷酸鈣15-25kg,草木灰100kg。如果僅用化肥,可每畝用硫酸銨20kg,過磷酸鈣30-35kg,鉀鹽25-30kg,施肥後耕翻、耙細、整平。平畦撒播時可在作好的畦面上直接播種,播後覆士不可過深,一般3-4cm.覆土要做到輕,淺、勻、遮,覆上後進行鎮壓(腳踩),澆木,並在上面覆蓋遮蔭物,保持土壤濕度及降低土溫,也可以防止暴雨使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田間管理
1.間苗除草 播種後幼苗出土,此時氣溫較高,降雨也多,雜草生長較快,要結合間苗進行除草,使用除草劑較為理想,如用25%除草醚,每畝用量0.75-1kg,先用少量水將葯溶入,加水稀釋到120-200倍,播後立即噴地表,先出土的雜草被殺死,也可用除草劑一號或撲草凈等。 間苗一般要進行3次,在苗高3cm左右,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3cm左右;苗高10cm,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距6cm左右;具有5-6片真葉進行第三次間苗(定苗),苗距12-15cm。要保證每畝有苗30000-35000株左右。留苗形狀以正方形為好,使胡蘿卜的四面側根都能平衡發展。 結合間莆除草,條播的還要中耕鬆土。 2.澆水和追肥 由於胡蘿卜種子發芽出土比較困難,播後如果天氣乾旱或土壤乾燥,必須適當澆水,並保持土壤經常濕潤,土壤濕度維持在60%-80%左右,不然胡蘿卜種子會死亡。葉生長盛期的後期,要適當控水蹲苗,以防止地上部徒長,肉質根生長盛期要注意澆水。 胡蘿卜以基肥為主,在生長過程中,還需適當追肥兩到三次。第一次在出苗後20-25天,生有3-4片真葉後進行,每畝施硫酸銨2.5 -3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1.5—2kg;第二次在第一次後20-25天,於定苗後進行,每畝可施硫酸銨7.2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3—3.5kg。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異名】黃蘿卜(《本草求原》),葫蘆菔、紅蘆菔(《隨息居飲食譜》),丁香蘿卜(《現代實用中葯》),金筍(《廣州植物志》),紅蘿卜(《嶺南草葯志》)。 【性味】味甘,性平。 ① 《日用本草》:「味甘辛,無毒。」 ② 《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 《醫林纂要》:「生微辛苦,熟則純甘。」 【歸經】入肺、脾經。 ① 《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 ② 《本草摘要》:「入手、足陽明經。」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礦物質、揮發油等。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補肝明目、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用於小兒營養不良、麻疹、夜盲症、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久痢、飽悶氣脹等。 ① 《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② 《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③ 《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④ 《嶺南采葯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清熱解毒,鮮用及曬干用均可。」 ⑤ 《現代實用中葯》:「治久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生食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選方】① 麻疹: 胡蘿卜250克,荸薺250克,芫荽100克,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日分3次服完。 ② 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高血壓、夜盲症: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共煮粥,調味。 ③ 百日咳:胡蘿卜500克,擠汁,加適量冰糖蒸開溫服,每日2次。 ④ 小兒營養不良: 胡蘿卜1個,每日飯後吃,連服數日。 ⑤ 胡蘿卜湯可以止瀉:500克胡蘿卜,對切開,去掉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把渣過濾。加水1000克加糖燒開即可。 ⑥ 治水痘:紅蘿卜四兩,芫荽三兩,荸薺二兩,煎服。 【宜忌】脾胃虛寒者,不可生食。 【各家論述】① 《本草求真》:「胡蘿卜,因味辛則散,味甘則和,質量則降。故能寬中下氣,而使腸胃之邪與之俱去也。但書中又言補中健食,非是中虛得此則補,中虛不食得此則健,實是邪去而中受其補益之謂耳。」 ② 《醫林纂要》:「胡蘿卜,甘補辛潤,故壯陽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胡蘿卜營養價值豐富,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參」。早在2000年備戰悉尼奧運會時,就已經開始研究用胡蘿卜素預防運動員腹瀉的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洪興華教授說,胡蘿卜的提取物能夠有效地預防腸道功能紊亂,對預防腹瀉和腹痛有確切作用。
通過研究發現,胡蘿卜中的有效成分胡蘿卜素、核酸物質、雙歧因子等,可以有效保護腸黏膜,並能增殖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實驗表明,連續7天服用研究所研製的胡蘿卜素制劑,可以使受試人群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增殖100多倍,有效降低運動性腹瀉的比例。其實並不只是運動員可以使用胡蘿卜素來預防腹瀉,科學家指出,嚴重燒傷、創傷、缺血性休克、大手術、腫瘤化療放療和長時間超負荷運動等情況下,都易導致腸黏膜遭到破壞,腸道內菌群失去控制和腸道免疫功能低下,最終導致腹瀉等許多症狀的發生,嚴重時多器官衰竭.因此,洪教授建議,每人每天應均衡攝入10毫克的天然胡蘿卜素。胡蘿卜是攝取胡蘿卜素的主要來源。人們要提高食用胡蘿卜有益健康的認識,吃比不吃強、熟吃比生吃強、搗碎吃比囫圇吃強。生食胡蘿卜時,人體只能吸收其中微量的胡蘿卜素,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因此人們食用時要用足量的食油炒食;而將胡蘿卜切成塊,與豬肉或牛、羊肉用壓力鍋燉15~20分鍾食用,既減輕了肉的腥味又提高了肉湯的營養,這種肉湯特別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春蘿卜栽培要點
播種期
8月下旬至翌年3月均可播種,其中地膜覆蓋11月播種。大棚栽培12月至翌年1月播種。播種過早易抽薹,播種太遲易發生病蟲害。
整地施底肥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地塊。每畝施廄肥2000千克、三元復合肥35千克,另加1千克硼肥作為基 春蘿卜栽培要點
肥。
播種
一般採用點播,每穴播種1-2粒,行距35厘米,株距20厘米,播後覆蓋地膜。每畝用種量90克。
田間管理
播種後10天左右,子葉平展時破膜露苗、間苗和補苗,封嚴地膜破口。如出現乾旱,應及時灌跑馬水,水不能上畦面。追肥要及時,大部分蘿卜露肩時追施第一次肥,每畝用復合肥25千克對水灌根,第二次施肥在半個月後進行,用量同第一次。
編輯本段菜譜
胡蘿卜白米香粥
適合5個月以上的寶貝 原料:胡蘿卜1根,爛白米粥半小碗。 做法:把胡蘿卜清洗干凈後,去皮煮熟,然後和白米粥一起壓成泥狀,也可採用果汁機打成泥狀,經過加熱就可以喂寶貝了。 貼心小提醒:也可以把胡蘿卜和白米飯一起煮到爛熟,再用勺子壓碎,待放涼後就可喂寶貝了。
胡蘿卜香泥
原料:新鮮胡蘿卜半根。 做法:先把胡蘿卜清洗干凈,煮熟或蒸熟,然後將其放涼後去皮,再用壓泥器壓成碎泥狀,就可以喂寶貝吃了。 貼心小提醒:胡蘿卜雖然富有營養,但吃得適量最好。如果給寶貝吃得過多,容易使皮膚變黃。
橙子胡蘿卜汁
原料:2個橙子,3個胡蘿卜 做法:將橙子去皮,胡蘿卜擦洗干凈。榨汁後立即飲用。如果你覺得汁太甜,可以加入一些薄荷葉。 不必驚奇!這是一道十足的橙汁。它具有強效的抗氧化劑功效,胡蘿卜能夠平衡橙子中的酸。這道汁能夠起到清潔身體和提高身體能量的作用,可幫助身體炎症的消除和促進細胞的再生。
胡蘿卜蛋餅
原料:胡蘿卜、苦瓜、雞蛋、蔥花 調料:鹽、胡椒粉、油 做法: 1、胡蘿卜切小丁、苦瓜切小丁, 2、雞蛋打散,放入,苦瓜、胡蘿卜、加鹽、胡椒粉、拌勻, 3、鍋中放油,5成油溫時放入蛋液兩面煎熟即可。
香燒胡蘿卜
原料: 胡蘿卜3根、生抽2小勺、白糖2小勺、老抽1小勺(用家裡的白瓷湯勺就行)、鹽少許。 做法: 1、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不宜太大 2、兩小勺生抽,一小勺老抽,兩小勺白糖,少許的鹽,混合調成汁。 3、平底鍋倒油燒熱,下入胡蘿卜塊,中小火慢慢的燒,中間不加水,也不用蓋鍋蓋,將胡蘿卜燒軟; 4、待胡蘿卜的稜角變圓,變得綿軟並且沒有一點生味。胡蘿卜燒透後倒入調味汁,待湯汁燒至略干,香味滲入胡蘿卜就可以關火了。
豌豆胡蘿卜炒雞蛋
原料:雞蛋、豌豆、培根、牛奶、胡蘿卜、紅辣椒。 調料:香蔥、鹽、胡椒粉。 做法 1、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牛奶、精鹽、胡椒粉調勻; 2、培根、胡蘿卜切丁;香蔥、紅辣椒切末; 3、煎盤上火注入油燒熱; 4、將豌豆、胡蘿卜丁入鍋炒幾下,放入雞蛋液,攤成餅狀,煎至金黃色時加入培根丁翻面煎熟即可。
熗炒胡蘿卜片
原料: 胡蘿卜2根約300克、蒜苗(青蒜)50克、干辣椒15克、鹽適量、油。 做法: 1、將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菱形片(先斜切成段,在縱切成片); 2、鍋中放入適量水和少量油,將胡蘿卜片放入煮熟,撈出瀝干待用; 3、蒜苗洗凈拍松切成段,干辣椒去籽切段或者絲; 4、炒鍋燒熱,放入少量油,放入干辣椒炒香; 5、再放入蒜苗炒香; 6、最後加入胡蘿卜片炒勻,加鹽調味即可。
胡蘿卜蛋糕
模具尺寸:16cmx8cm空心硅膠蛋糕模。 預熱烤箱170攝氏度。 材料:色拉油100克、白糖100克、雞蛋2個(常溫)、低筋麵粉100克、蘇打粉1/2茶匙(2.5ml)、胡蘿卜125克、核桃碎25克、鹽1/8茶匙、肉桂粉1/8茶匙、檸檬汁1茶匙(5ml)、泡打粉1茶匙(5ml)。 做法: 1、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碎或者用工具擦成絲備用,在一個大碗內放入色拉油和糖,攪拌均勻。 2、將雞蛋放入,用打蛋器打發到打蛋器上的麵糊滴下不容易消失的程度 3、將低筋麵粉、蘇打粉、鹽、肉桂粉、泡打粉過篩後放入打發好的全蛋液中,切拌均勻。 4、將核桃碎和胡蘿卜絲、檸檬汁放入,拌勻。 5、將拌好的麵糊放入蛋糕模具中 6、輕叩模具,將麵糊中的氣泡叩出來,放入預熱170度的烤箱下層,用上下火烤40分鍾左右,用牙簽插入蛋糕沒有麵糊粘上即可,取出倒扣晾涼脫模。
編輯本段烹飪相關
原料介紹
Carrots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相關人群
適宜癌症、高血壓、夜盲症、乾眼症患者、營養不良、食慾不振者、皮膚粗糙者。
製作指導
1、胡蘿卜適用於炒、燒、拌等烹調方法,也可做配料。 2、烹調胡蘿卜時,不要加醋,以免胡蘿卜素損失。另外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卜素會令皮膚的色素產生變化,變成橙黃色。
編輯本段嬰兒輔食
胡蘿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B1、B2等營養素,被譽為「大眾人參」。 在嬰兒喂養上,胡蘿卜是一種十分常用的輔食。從4個月開始,便可以給嬰兒添加胡蘿卜泥,一方面是補充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素,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嬰兒嘗試並適應新的食物,為今後順利過渡到成人膳食析好基礎。與其他蔬菜泥相比,極蘿卜泥的做法比較省事些,但還是要經過除根、除皮,清洗、清蒸及搗碎等步驟,因此,做出一份滿意的胡蘿卜泥並不不件容易的事。 市場上現出售含胡蘿卜素的營養米粉\牛肉胡蘿卜初乳營養米粉、牛肉胡蘿卜蝴蝶面、香甜胡蘿卜營養肉酥、三文魚胡蘿卜金裝益生元培康米粉、全機能胡蘿卜營養餅干、胡蘿卜幼兒營養磨牙棒等。嬰兒食用它既省支了父母做胡蘿卜泥的麻煩,以能吸收到多種營養。 嬰兒食用它既省支了父母做胡蘿卜泥的麻煩,以能吸收到多種營養。
編輯本段美容價值
胡蘿卜去痘面膜 材料:鮮胡蘿卜 500克 麵粉 5克 製作方法: 1.取鮮胡蘿卜洗凈,搗碎 2.將搗碎的胡蘿卜例及其汁液,加入麵粉在搗成泥3 將胡蘿卜泥,敷於臉部,隔日一次,10分鍾即可。 功效: 本去痘面膜有去除青春痘、化斑痕、療暗瘡、抗面皺紋的功效。 若能多吃些胡蘿卜(炒著吃,以利於胡蘿卜素的溶解吸收,因為胡羅卜素是脂溶性的),內外兼治療更好。若單用胡蘿卜搗泥粘性好,塗在皮膚不宜掉,可不用麵粉。用些胡蘿卜榨取的汁液塗洗臉部也有效果。 英國《雜貨商報》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根可以遠離「醜陋」,使人皮膚光亮,更顯漂亮。科學家表示,多吃胡蘿卜和李子之類的水果蔬菜,可以使人更有魅力。[1]
編輯本段tip
1.胡蘿卜油炒或者加油涼拌,有利於吸收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是脂溶性的) 2.生吃有利於通便和減少膽固醇吸收。壞處是:胡蘿卜雖是蔬菜,但只有烹調,其所含的類蘿卜素才較穩定。按照人們的炒菜方法,營養可保存76%至94%。因此生吃胡蘿卜,類蘿卜素因沒有脂肪而很難被吸收,從而造成浪費。 3.嬰兒開始長牙時牙癢,常咬人咬物,把胡蘿卜洗凈切成大小合適的條,讓他啃著玩,既可當輔食,又能練牙勁。 胡蘿卜的注意事項 (1)不宜食用切碎後水洗或久浸泡於水中的蘿卜。 (2)服用雙氫克尿塞時不宜食用。 (3)食用時不宜加醋太多, 以免胡蘿卜素損失。 (4)未油炒者不宜食用。 (5)食時咀嚼時間不宜過短。 (6)不可與白蘿卜同時食用。 (7)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柑橘、檸檬、草莓、棗子等)同食破壞維生素C,降低營養價值。 (8)禁忌生食。胡蘿卜雖是蔬菜,但只有烹調,其所含的類蘿卜素才較穩定。按照我們的炒菜方法,營養可保存76%至94%。因此生吃胡蘿卜,類蘿卜素因沒有脂肪而很難被吸收,從而造成浪費。 (9)研究發現,婦女過多吃胡蘿卜後,攝入的大量胡蘿卜素會引起閉經和抑制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因此欲懷孕的婦女不宜多吃胡蘿卜。
編輯本段胡蘿卜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建議以下人群多用: 怕SARS的人 胡蘿卜素擁有「細胞OK綳」的美譽,它可以修護及鞏固細胞膜,防止像SARS一般的病毒乘隙入侵,這是提升人體免疫能力最實際有效的做法。 有香煙毒的人 一般的抽煙者之外,容易吸到二手煙的人,利用胡蘿卜天然的胡蘿卜素,來維持呼吸道的粘膜組織的完整性,保護氣管與支氣管和肺部。 氣管不好經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 胡蘿卜附著呼吸道上形成一個保護膜,如此便可以有效隔離病原體對呼吸道粘膜細胞的傷害。 便秘或加強腸道排毒者 便秘的狀況會使腸壁接觸毒素的時間增長,會使腸細胞癌化的問題加重,所以加強胡蘿卜的攝取,加強抗氧化作用,減少致癌機率。 有癌症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β-胡蘿卜素的強效抗氧化力,已證實可以對抗多種的癌症,像是肺癌、攝護腺癌、乳癌等,所以對於曾經有癌症病史,或者容易長息肉或囊腫體質的人,應多食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 工作上需接觸特殊化學物質者 在工作上很容易接觸到化學葯劑;如美容美發業者、印刷廠員工、洗衣店老闆、修車廠技師,都會接觸許多對身體有害的化學葯劑。胡蘿卜可幫其排毒。 肝臟排毒修復能力差的人 長期熬夜、喝酒、超時工作或服用大量葯物的人,都會加重肝臟負擔;而維生素A本來就是肝臟中重要的營養素,可幫助肝臟細胞的修復。 血壓偏高或容易浮腫的人 胡蘿卜中含有的琥珀酸鉀有降血壓效果,其中的檞皮甘則可促進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於心肺功能弱、末梢循環差、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人,可達到加強循環,將滯留於細胞中多餘的水分排出的功效。
編輯本段冬吃胡蘿卜好處多
「冬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生在其中」之說;可見冬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在市場上隨時買到,不僅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還能療疾祛病。 白蘿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豐富的鈣,還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磷、鐵等礦物質。生吃時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具有較強的消炎、止咳作用。與雞肉、豬肉、魚肉、羊肉等燉著吃,可補氣順氣。 青蘿卜含有高量的澱粉酶、蛋白質、鉀等礦物質,具有健脾、化痰、利尿、消食、口乾舌渴等功效。 胡蘿卜除含有大量胡蘿卜素外,還有豐富的丙氨酸等九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胡蘿卜素對保護視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效果顯著。胡蘿卜生吃養血,熟吃補身。其中的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物質,用油爆炒是最好的食用方式,其營養物質可以充分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