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物制葯工資多少一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5
Ⅱ 中國哪個行業工資最高
參考了眾多資料,還是銀行業工資最高,尤其是外資投資的銀行。
1、外資投資銀行
特指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全球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第一
波士頓、瑞銀華寶等海外第一流投資銀行,它們都在中國設有代表處或分支機構,一般每
家每年在中國大陸招聘5-10人,少的時候只有1-2人。投資銀行在中國招聘的畢業生,有
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不同的工作地點,其中以東京工資最高,中國大陸工
資較低。在任何一流投資銀行工作滿3年,申請美國頂級商學院,幾乎一定能成功,MBA畢業後前途不可限量。投資銀行參考工資(研究生第一年,本科生可能略低):高盛東京90萬RMB/年,德意志亞太區75萬RMB/年,摩根士丹利北京25萬RMB/年(年終分紅另算)。
2、大型壟斷性國企
自然壟斷或行政壟斷型國企:國家電網、煙草總公司、中石油、中石化 寡頭壟斷型國企:四大國有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中國再保險公司在所有的企業里,性價比最高,待遇從15萬到30萬不等。
3、外資咨詢公司
特指麥肯錫、貝恩、波士頓咨詢集團、摩立特集團、美世、艾森哲等海外一流咨詢公
司,其中可分為管理咨詢、投資咨詢、人力資源咨詢、市場咨詢、技術咨詢等多個板塊。
咨詢公司招聘人數比投資銀行稍多,一般每家每年10人-30人,麥肯錫等公司略少,美世
等公司略多,去年因為外資咨詢業務擴張,招聘人數普遍有提高。咨詢公司工資差距比較
大,但工作3-5年都能有很大幅度的漲薪,資深咨詢師工資不下於投資銀行家。在咨詢公
司申請美國頂級商學院基本都能成功,而且MBA畢業後前途更寬廣。咨詢公司參考工資(同上):麥肯錫、貝恩15萬-20萬RMB/年,羅蘭貝格10萬RMB/年
,其餘介於兩者之間。第二年工資漲100%,第三年漲50%-100%,三到四年後年薪一般可超過50萬RMB。
4、合資或中資投資銀行
包括中金公司、高華證券,中銀國際勉強可算一個。事實上中金相當於摩根士丹利的
中國分支機構,工資極高,但近年來有所衰落。高華相當於高盛的中國分支機構,剛組建
一年多,前途尚未可知。工資可參考外資投資銀行,一般略低一些。
5、某些員工待遇很高的大型外企
這些職位比較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市場營銷、戰略策劃、財務管理等部門。公認待遇
很高、前途很光明的外企有:寶潔,瑪氏,馬士基,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的金融
部門等。其工資不如投資銀行、咨詢公司那樣高,但對個人的培養和前途多樣性遠超投資
銀行,實踐性超過咨詢公司,對將來從事業務工作非常有利。以上外企的工作強度一般比
投資銀行低很多,而且附帶許多培訓機會,「性能價格比」也很高。某些大型外企參考工資(不同部門差別往往很大,以第一年工資較高的為准):寶潔
營銷或財務部門7萬-10萬RMB/年,馬士基10萬-20萬,瑪氏12萬左右。強生、聯合利華略低於寶潔。
6、外資商業銀行或全能銀行
如荷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巴克雷銀行等,它們的投資銀行
和商業銀行隔膜不是很大,但各個部門工資也有一定差別。公司財務(相當於投資銀行)
、私人銀行等工資較高的職位,往往比一般的消費者銀行、保險職位高許多。無論如何,
這些外資全能銀行給人的鍛煉比投資銀行更全面,各個部門間轉換的概率也更大,因此前
途未必不如投資銀行或咨詢公司。外資全能銀行參考工資:投資銀行類職位可達40萬-80萬RMB/年,商業銀行類職位7萬-12萬RMB/年,比較好的可能達到20萬RMB/年。
7、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即德勤、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它們的工資都不高,相對於繁雜的工作量可能有
些不值得,但名聲很好,工作3-5年後出國讀商學院或轉入其他外企的希望很大,因此有
「人才跳板」之稱。「四大」有審計和咨詢兩種職位,但是在2002年審計丑聞之後,大部 54yjs.cn分咨詢業務被剝離出來,目前咨詢職位比較難以獲得。但是,即使在四大從事一般的審計工作,也有許多學習和實踐商業咨詢業務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四大不鼓勵員工較早的去讀商學院,因此在這方面可能有所阻撓。
當然,工資與職位、工齡、行業等眾多因素有關,不完全絕對。如私營家馬雲。
Ⅲ 國內哪個城市或地區的醫葯工業(制葯)比較發達
以下為2009年醫葯工業前100排名,可以此為依據分析地區的醫葯工業情況
排名企業名稱
1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揚子江葯業集團上海海尼葯業有限公司)
2哈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
3修正葯業集團
4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家莊制葯集團歐意葯業有限公司,石葯銀湖制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現代中葯資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集團制劑有限公司)
8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綿陽制葯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10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雙鶴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輝雙鶴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京西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山西晉新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北京雙鶴現代醫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12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3齊魯制葯有限公司(包括:齊魯制葯(海南)有限公司,齊魯天和惠世制葯有限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
14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廠)
15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倫制葯有限公司,江西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制葯有限公司,山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葯業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葯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葯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葯品包裝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用包裝有限公司,吉林科倫康乃爾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壽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慶葯友制葯有限公司,上海朝暉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19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0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開封(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輔仁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葯有限公司)
21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魯南貝特製葯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魯南厚普制葯有限公司)
25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27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制葯廠,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葯有限公司,上海麗珠制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福州福興醫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麗珠集團新北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達葯業有限公司)
28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9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
30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2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3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葯(包括: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38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39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41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連雲港康貝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連雲港市和興堂中葯材飲片加工廠)
43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明興制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45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奧集團
50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52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53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57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58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61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62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64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華蘭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69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葯業有限公司)
70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2寧夏啟元葯業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75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78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79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80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灕江制葯有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葯有限公司
82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3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4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生緣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強生葯業有限公司)
85橫店集團康裕葯業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87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
88山東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鋒葯業有限公司
94咸陽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95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
99山東新華醫械集團
100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一年,國內醫葯行業頻現巨頭整合,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的醫葯板塊率先實現合並成立新上葯;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繼去年合並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之後於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組了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醫工院」)成立新國葯;就在這之前的10天,華潤集團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正式將北葯囊入懷中,成立新華潤。至此,隨著國內醫葯三大巨頭的兼並重組完成,2009年以來醫葯行業的並購交易金額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醫葯市場的競爭格局明顯發生了改變,中國醫葯行業正式步入三國時代。新國葯、新華潤、新上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後的行業大佬們浮出水面,近期國家要求的在國內形成幾個醫葯領袖集團的設想已初步實現。
新國葯
中國醫葯行業內當仁不讓的老大仍是新國葯集團。4月12日,醫工院整體並入國葯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醫工院整體並入對國葯意思重大。雖然國葯集團作為國內醫葯行業的絕對龍頭,但在其利潤構成中,80%來自於國葯控股代表的醫葯企業,即便重組的中生集團生物製品有持續高利潤貢獻,也始終難掩國葯在醫葯工業上的明顯短板。更迫切的問題在於,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葯穩踞華東,央企另一巨頭華潤集團一直從未停止收購的野心和腳步,在新醫改基層下沉的推動下,各地區域龍頭也並不甘示弱,紛紛結盟對抗。「內憂外患」之下,醫工院之於國葯,已經是必須拿下的一張王牌。
在中國醫葯研究領域,醫工院一直是一個驕傲的存在——作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醫葯行業科研院所,醫工院曾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資委。滬深股市醫葯板塊中有30餘家上市公司以其輸出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產品,2010年目標營收15億元,主業是創新葯物的研發、葯品生產、銷售,研發力量全國首屈一指。盡管其年營業收入不足10億元,但它強大的科研力量,成為國葯集團的產業發動機和裂變器。醫工院下屬的兩家工業企業,現代制葯和上海現代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業績均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很難估價。
4月22日,中國醫葯集團與山西威奇達葯業(以下簡稱「威奇達」)在山西大同簽署協議,國葯集團正式開始對威奇達的重組工作。國葯集團承諾將通過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威奇達實現控股。這是國葯集團在醫葯工業領域展開自主並購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國葯實業化進程,同時並購威奇達之後,國葯肯定會在山西打開一個突破口,將其他業務引入這一區域。威奇達是國內醫用中間體7-ACA的主要生產商,該中間體的直接下游產品就是頭孢曲松鈉。中國是抗感染葯品使用大國,全國抗感染類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長,2009年全國抗感染類葯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頭孢曲松鈉一直是抗生素中銷售金額排名首位的葯物。2008年,中國葯學會曾對全國22家醫院進行統計,頭孢曲松鈉用葯金額達到2.6978億元,遠超其他葯品。石葯集團和福州抗生素集團是7-ACA的生產大戶,年產能為1600噸左右。威奇達列第三位,約1000噸,健康元等企業年產能都在800噸以下。在重組協議中,國葯集團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威奇達的產能,實現1200噸7-ACA和300噸克拉維酸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到2015年,實現威奇達的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為國資委整合醫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醫工院與威奇達之前,國葯集團已經於2009年9月16日將中生集團收入囊中。中生集團攜獨家壟斷的疫苗業務和血液製品業務,化入國葯集團龐大金剛之身,對國葯具有絕對重要意思。中生集團彌補了國葯集團欠缺的血液和疫苗業務。此舉在醫改近萬億大工程之中,與國資委將國葯集團打造成貿科工一體化運營的大型醫葯集團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中生集團成為國葯集團的第八個業務板塊——此前中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三類生物制劑的製造銷售,中國90%的計劃疫苗出自中生集團,其2008年收入49億元。
目前,按照國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設想,2010年底前國葯集團銷售排名要擠進前40,進入中央提出的「30~5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中的前30位。2009年,國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50億元、實現利潤36.3億元,位列醫葯行業國內第一,在129家央企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兩年,國葯對銷售收入的目標分別設定為800億和1000億元。國葯集團遠期目標是在2015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根據國葯集團的預測,屆時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就銷售收入而言大約是1600億元左右。
新華潤
華潤醫葯集團是國資委「打造央企醫葯平台」的另一手牌。華潤在重組央企華源集團、三九集團醫葯資源的基礎上,成長為大型葯品製造和分銷企業。華潤醫葯年營業額逾270億元,旗下擁有北京醫葯、三九醫葯、華潤東阿阿膠等知名醫葯企業,直接或間接控股三九醫葯、東阿阿膠、雙鶴葯業、萬東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醫葯產業與消費品、電力、地產並列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已經在醫葯板塊占據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場,區域布局相對成型。在醫改去年出台的葯物基本目錄利好下,在OTC和中葯制葯方面具有品牌優勢的三九醫葯,無疑又給華潤注入了新的活力。華潤和北葯已於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增持北葯股份可能鎖定在5%~10%之間。戰略協議的簽署,使華潤集團成功完成排名三進二的轉變。
此次華潤重組北葯意義重大。2006年12月,華潤20億元現金收購華源持有的北葯50%股份,成為北葯集團第一大股東後,華潤其實一直未介入北葯集團的經營管理,幾年來其進一步增持的願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確表態。同時,隨著國葯集團重組中生集團、醫工院宣布完成,華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葯,將被對手甩開。同時,國資委重新確定國葯集團為央企醫葯平台,華潤很有壓力,希望通過這次整合,旗下的華潤醫葯集團的醫葯資產與北葯集團合並,而華潤將很可能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華潤新醫葯集團的平台,重新獲得在央企醫葯界中的地位。重組北葯後,華潤控制的醫葯資產將包括北葯、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涵蓋中葯、保健品、醫葯流通與醫療器械領域。不僅可以使華潤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華潤醫葯集團平台,還可以形成「上有北葯」、「下有三九」的醫葯格局,整體規模也超越新上葯而位居國內第二位。北葯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葯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葯,則華潤醫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葯,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
新上葯
新上葯集團雖然已經跌至行業第三,但謀求整合壯大實力的動作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0月,上葯集團旗下上海醫葯通過吸收合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對上實集團和上葯集團的醫葯資產進行整合,一個新上葯浮出水面,成為上海國資旗下的醫葯產業資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葯又一口氣收購四家外地醫葯企業,與廣州中山醫葯有限公司、山東商聯生化葯業有限公司和常州亞邦葯業3家公司簽訂收購框架協議。
2009年,新上葯總資產從80億元躍升到223億元,銷售收入從230億元躍升到300億元,實現凈利潤8.8億元,成為當時僅次於國葯集團的國內第二大醫葯集團,而如今則已經被華潤甩在身後。雖然不屬於央企序列,但重組後的新上葯集團的醫葯商業銷售規模已穩居華東地區第一。上葯方面的規劃是,2012年收入達500億元,2013年過億的品種超過35個,2015年收入達到800億元
Ⅳ 2017漲工資哪個行業強
2017年薪酬增幅總體平均在8%左右,隨著實體經濟持續放緩,實體企業經營壓力仍然較大,未來一年內薪酬增幅較大的將會是金融、互聯網、醫療醫葯等行業。
新興行業薪酬水平將呈現劇烈波動的特徵,尤其是2017年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工作方式逐步向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方式過渡。
高管薪酬增幅的年度環比降低,金融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薪酬差距將縮小。國企高管限薪令的持續實施,會在一定程度上繼續遏制高管薪酬的過快增長,預期2017年高管薪酬環比增速保持下降。
全國薪酬增幅繼續跑贏CPI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GDP增長率為6.7%,較2015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16年CPI增長率為1.7%,同2015年的相比上升0.3個百分點。中歐-博爾捷薪酬指數顯示,2016年全國總體薪酬漲幅為7.8%,較2015年8.4%下降0.6個百分點,此數據已連續3年下滑(圖 1)。
從區域薪酬水平看,五大經濟區域差異顯著。2017年預計長三角薪資最高,為7.85萬元;珠三角以7.2萬元位列第二;環渤海排名第三,約為6.78萬元,中西部地區最低。可見,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結構持續深化調整,長三角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明顯提升,加上「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政策實施,長三角薪酬水平優勢依舊明顯(圖 2)。
重點城市、高端行業薪酬大幅領先
上海居民收入繼續位居首位
2017年預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薪資仍領先其他城市,其中,上海以9.1萬元穩居首位,這得益於上海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尤其是助力金融業、互聯網行業等高附加值行業的大力發展。
金融、互聯網、生物醫葯行業領跑薪酬榜
根據調研預測,2017年金融互聯網和生物醫葯行業薪酬繼續領跑薪酬排行榜。批發零售、汽車製造、房地產三個行業薪酬最低。薪酬水平也折射出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經濟形勢。金融等高級服務業將繼續獲得較大發展,低附加值的行業將逐漸淘汰轉型(圖 4)。
此地調研數據顯示,金融業薪酬水平亮點突出,其行業薪酬的75分位值為426 536元。金融業繼續細分為五大行業,包括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信託(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與全球金融市場、零售銀行、企業銀行等。
根據職位、工作年限,我們對金融行業進行了2017年薪資預測,總體來說在金融行業中,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薪資較高且排名首位,零售銀行及企業銀行薪資相對較低(詳細數據見文末附表)。
高管股權激勵明顯,研發崗位持續領跑
從薪酬水平來看,2017年預計不同職級收入差距明顯。調研顯示,(副)總經理層年薪的75分位值為102萬元(含股權激勵部分),總監層為41萬元,經理層為22萬元,主管層為12萬元,員工層為7.2萬元。其中,(副)總經理層年薪為員工層的14倍之多(圖 5)。股權激勵在企業高管中發揮較明顯的作用。
就十大行業的不同職級來看,金融服務、房地產、互聯網行業的企業高管薪酬水平最高;批發零售、連鎖餐飲、物流快遞行業的普通員工薪酬最低。
從薪酬水平來看,不同職能部門之間收入差異較大,其中,技術研發部門薪資水平最高,人事行政部門最低(圖 6)。
關於中歐-博爾捷薪酬指數
本次調研是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支持下,由博爾捷人才研究院、《中歐商業評論》共同開展,調研結果旨在為個人就業提供薪資水平參照,為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設計提供決策依據,為社會了解不同居民群體收入變化提供視角,為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參考。
附表:金融五大細分行業職能崗位薪酬表
Ⅳ 哪個城市的生物技術發展比較好,比較好就業
國內生物技術不行,學生物出來工作難找,就業倒數第一就是生物。
一般只有去沿海發達城市比較好點。像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廣州之類的。
我也是學生物的,煩死了。建議還是繼續深造,出來好多了。老師都是這么建議我們的。
Ⅵ 工資排行榜:哪個行業工資最高
如今已經到了11月下旬,秋招也基本結束了。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17年秋季招聘報告,公布了競爭最激烈、薪資最高等行業的招聘信息,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吧!跟著權威數據找工作,才更容易拿高薪哦!
其實,每一行都不容易,
想要拿高薪,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想要做金融,
就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想要做房地產,
就要吃得了苦能忍受不間斷的加班;
想要做電商,
就要有數據分析能力和項目經驗。
所以,想要轉去高薪行業的小夥伴,
先做好學習的准備吧!
Ⅶ 動物醫學薪資如何有沒有數據統計具體的哪個城市,學歷,工作幾年後的薪資會可觀(以一萬工資為界)
動物醫學專業 • 就業前景
分析 介紹 排名 院校 招聘99+ 實習99+
市場趨勢分析(近三年)
所有專業1112個,農學類共 27個本科專業,「農學類」中就業排名 第5名
專業需求量最多的地區是 上海,占 23%
專業需求量最多的行業是 制葯/生物工程,占 43%
專業介紹
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 主要課程: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葯理學、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內科學、獸醫外科學、動物傳染病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科研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等,一般安排35-40周。
查看專業介紹>
就業方向
從事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進出口動物及其產品的檢驗、肉品衛生檢驗、飼料工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畜禽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伴侶動物醫療保健、實驗動物、比較醫學、公共衛生及生物學領域等方面的工作。
可從事崗位就業指數↓
銷售代表73個職位
銷售工程師71個職位
獸醫60個職位
寵物醫生46個職位
銷售經理45個職位
動物實驗技術員40個職位
寵物醫生助理36個職位
養殖技術員26個職位
動物實驗員26個職位
區域銷售經理25個職位
研發工程師22個職位
實驗室技術員21個職位
葯理研究員20個職位
寵物業務銷售經理18個職位
病理技術員16個職位
飼料添加劑銷售經理16個職位
化驗員15個職位
技術銷售代表15個職位
產品經理14個職位
實習生14個職位
實驗員13個職位
寵物業務營銷總監13個職位
技術支持工程師12個職位
技術員11個職位
技術服務經理11個職位
醫生助理10個職位
實驗室主管10個職位
技術支持10個職位
銷售專員10個職位
獸醫師9個職位
區域經理9個職位
技術服務9個職位
動物實驗研究員8個職位
寵物食品銷售代表8個職位
技術經理8個職位
銷售8個職位
業務代表7個職位
業務員7個職位
儲備幹部7個職位
實驗技術員7個職位。
Ⅷ 生物工程畢業去哪個城市好
與計算機、電子等熱門專業或化工、機械等傳統專業相比,生物專業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潛力專業,生物學專業的前景還是很令人期待的。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未雨綢繆,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長期規劃,創造更好的條件迎接未來的挑戰。大致而言,生物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有四個就業通道:
通道一: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的研發人員或技術員。該方向按照待遇及工作環境從高到低可分為以下幾類:
1.跨國公司或較大的生物技術外企的技術支持。如寶潔、瑪氏、聯合利華、伯樂公司等。這類公司主要招收名牌大學的碩士生、博士生。待遇非常不錯,福利優厚,培訓機制也很完善,而且大公司的從業經歷也能為個人今後的發展提供較高的平台。此類單位可以說是生物學專業的最佳出路,競爭相當激烈,對英語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口語。
2.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檢驗員。在2007年國家公務員報考專業中尚未發現專門招收生物學專業的,如果報考不限專業的公務員崗位,就只能挑戰「百里挑一」的錄用幾率了。畢業生一旦被事業單位錄用,工資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相關事業單位主要有疾控中心(CDC)、物證中心、食品檢驗處等,但相關崗位的人員需求較少。以北京為例,每年招收的也不過十幾人,且以當地生源為主。這一類崗位需要很長的時間准備考試,並且考後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面試、審核等,且招收人數較少,競爭激烈。不過,這類崗位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不高,且工作穩定,工作強度不大,福利和各項保障也比較好,是生物專業女生的首選。
3.生物技術服務公司或非事業型科研單位。生物技術服務公司如上海生工、北京奧科、申能博彩、北京博奧、三博遠志等,這些公司一般以引物合成、測序等業務為主,其技術人員主要是操作測序儀、合成儀,工作煩瑣、技術含量較低,時常需要加班。碩士畢業生的待遇在2000~3000元之間。科研單位如華大基因、北大生命科技園等對專業基礎的要求則比較高,研發工作的辛苦和枯燥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如果想在生物科技領域「出人頭地」,不妨試一試,因為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能學到一些技術,培養良好的科研能力。但畢業生剛開始工作時,待遇一般,如果能獲得研究成果,會有一定的提成和獎勵。
4.酒廠、生物制葯廠等企業的技術人員。目前社會上有不少民營企業,如生產木糖醇、酒精等產品的企業也招收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崗位大部分是技術員,工作比較辛苦。但這類崗位待遇相對不錯,如張裕、青啤、五糧液,待遇較高,碩士畢業生剛工作就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薪,工作兩年後基本上可以成為技術中堅。
此外,生物學專業特別是微生物學專業的畢業生還可以把目光投向一些生物制葯廠和疫苗公司,現在社會上外資和醫院附屬的制葯廠比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一般研究生會比本科生有更多的機會,並且待遇要高於本科生。面試前要對所應聘公司的背景、產品和專業知識等有充分的准備,這樣成功的幾率會更大。
通道二:大中專院校及其他教學單位的教師
由於目前的高校都向綜合性大學的方向發展,因此高校對生物學教師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高校對學歷的要求較高,碩士畢業要想進一線城市的院校或重點大學有一定的困難。一般大學各個院系可能會留有一定的留校名額,可以去嘗試一下。
除高校外,畢業生可把目光投向初中和高中學校。因為高考改革,生物課在「3 X」模式中佔有比較重的分量,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生物都被提升到與物理、化學等科目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樣中學對生物教師就有了較大需求。據了解,發達地區重點中學的教師年收入高達6萬元,而欠發達地區普通學校教師的年收入則為2萬至3萬元,學校還能提供各種保險。對有意從事教師職業的畢業生,建議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書和教師資格證,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教學實踐。千萬不要認為碩士畢業後成為中學教師是大材小用,很多中學教師在工作若干年後也紛紛回到學校繼續充電。作為研究生,只要表達能力和專業功底不錯,應聘中學教師的崗位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通道三:繼續深造或出國
很多人是出於對生物學的熱愛而非功利性目的選擇學習這個專業的,畢業時他們並不願意放棄所學投身其他行業。要想成為生物學領域的精英,必須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因此他們當中很多人選擇了考研,而研究生畢業時,考博或出國又成了他們繼續深造的途徑。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跨專業,本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還是比較好考的。同時,選擇一位好的導師也可以為以後的繼續深造提供良好的基礎。由於不同的導師其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差異,這對學生未來的深造方向或就業方向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考生報考研究生前,不妨先參考一下欲報考導師所帶的研究生的就業情況。
在生物學專業的學生中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學生物將來不是出國就是賭博。」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卻點出了生物學專業畢業生的另一條重要出路。生物學專業申請國外高校讀研的獎學金會比其他專業容易些,如果沒有必然的把握,則要做好自費的准備。相對來說,生物學專業在國外會比國內就業相對容易,但和國外其他一些專業如計算機、電子等相比,在收入上仍有一定差距。
通道四:轉向銷售、管理等行業
銷售、管理類職位的門檻比較低,溝通能力、耐心和毅力是必備的素質。與其他職業相比,銷售、管理具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對於生物學專業的畢業生來說,進入生產生物制劑、生物器材等產品的企業做銷售、管理也稱得上是學有所用。建議研究生在校時多關注市場調查、策劃(包括策劃報告撰寫)、銷售技巧等方面的知識。
生物名校:北大、復旦、武大
Ⅸ 全國葯企排名最好的葯企剛加入時,能給多少待遇
1 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2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
3 修正葯業集團
4 石葯集團有限公司
5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公司
6 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 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 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10 天津金耀集團有限公司
11 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14 天津中新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5 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6 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7 匯仁集團有限公司
18 齊魯制葯有限公司
19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0 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21 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22 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23 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4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5 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26 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7 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8 山東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29 宜都東陽光生化制葯有限公司
30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31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32 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33 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3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35 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6 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37 阿斯利康制葯有限公司
38 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9 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0 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1 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42 正大天晴葯業集團
43 江蘇豪森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4 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5 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46 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47 先聲葯業有限公司
48 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49 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0 神威葯業有限公司
51 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52 利 君制葯
53 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 上海雷允上葯業有限公司
55 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56 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7 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58 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9 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60 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1 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2 西安萬隆制葯有限公司
63 武漢健民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4 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65 江蘇江山制葯有限公司
66 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7 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68 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9 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70 百特中國
71 深圳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2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73 重慶科瑞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4 昆明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5 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76 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77 成都地奧集團
78 蘇州東瑞制葯有限公司
79 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0 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81 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82 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83 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84 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5 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6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7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88 山東西王葯業有限公司
89 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90 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91 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92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93 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4 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5 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 馬應龍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7 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8 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9 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100 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最好的公司也要看地區的,還有你的職位,銷售,生產,質檢或是研發。當然學歷也是工資的評定標准之一,一般外企銷售的話會比較高,博士碩士做研發也還行,就是做質檢和生產比較低,最高的聽說也就三千(工作的前兩年是這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PS:本人認為也不用過分的看重葯企的排名,畢竟他的銷售額在高也不會分你多少,還是要綜合考慮,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