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潮汕海域出產的一種貝殼類海產,名字與潮汕語「駁殼」同音,現尋求此生物的術語
薄 殼
薄殼,學名尋氏肌蛤。貝類海產品,因殼薄故名。
它生活於鹽度較高的外灣或島嶼的灘塗中,喜群聚,常成片粘連在一起,用足絲(俗稱錠)附著於泥沙中。成熟時雌性呈橙黃色,雄性呈乳白色。有野生和人工放養兩種。潮汕首創養殖薄殼。其肉味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實,薄殼的全身都是寶。
薄殼米味道鮮美,是頗具潮汕特色的食品佐料,有較高的營養和經濟價值。
剔去肉的薄殼殼,既可燒成貝灰,用作建築材料;也可磨粉加工成動物飼料添加劑,是高級的輔助飼料。
加工薄殼米用過的湯水,經過濾可製成蚝油。泥錠泥水則是富含鈣質和高鹽度的有機肥料。
據悉,由於薄殼米加工技術性高勞動強度大,目前優秀技術工已越來越難找。希望這一古老而奇特的加工技術得以改良和發揚,讓薄殼米這一獨特的潮汕美味香飄海內外!
㈡ 汕頭有什麼特產
1、西臚烏酥楊梅
楊梅是楊梅科楊梅屬的常綠喬木果樹。其優稀品種烏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楊梅屬遲熟種,高產、優質,適應鮮食。烏酥核楊梅適應性廣,驚蟄後開花。
2、潮陽姜薯
潮汕人喜歡吃薑薯。除夕圍爐,幾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在過新年的時候,親朋登門拜年,主人便會煮一碗姜薯片湯招待。按照潮陽民間習俗,客人可以辭卻別的款待,唯獨這碗姜薯湯非吃不可
3、南澳牡蠣
汕頭海域面積廣闊,海洋生物豐富,發展太平洋牡蠣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產牡蠣產量高、肉質肥美。
汕頭方言
汕頭地方方言為潮州話。潮州話通行於所在的潮汕一帶地區,也包括豐順、陸豐的部分村鎮,可分為韓江小片汕頭話和練江小片潮陽話兩種口音。
韓江小片汕頭話是汕頭地方方言的代表音,主要流行於澄海區、金平區、龍湖區;練江小片潮陽話主要流行於潮陽區、潮南區。
潮州話屬於閩南方言的一個支系,與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差異。潮州話亦稱潮汕話,又稱「潮語」,古樸典雅,詞彙豐富。
㈢ 潮汕土蝦是什麼東西
潮汕土蝦是一種生活在較乾燥的土壤之中的一種生物,以植物根系為食,常見於馬鈴薯等作物的土壤之下,前爪相對大些,蝦殼偏灰。
土蝦以植物根系和泥土為食,被視為一種害蟲,其使用能力強,在惡劣環境下會進行自我休眠,所以很難被根除。
㈣ 潮汕俗稱的「石鋼」這種爬行動物是什麼東東來的「石鋼」這種爬行動物有毒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2
㈤ 古代潮汕有什麼野生動物
潮汕蠑螈(學名:cynops orrphicus)為蠑螈屬的一個種類,潮汕蠑螈體長約7-9厘米,背和體側均呈黑色,棲息在海拔1400-1600米的沼澤。在水中捕食蚯蚓,甲殼類,蟎蟲,昆蟲及其幼蟲。分布於中國廣東潮州,是中國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㈥ 潮汕有什麼特產
潮州春餅、汕頭蚝烙、揭陽乒乓粿、老媽宮粽球、達濠米潤等。
1、潮州春餅
潮州春餅是獨具廣東潮州特色美味的小吃,又名潮州春卷。節日食俗。它呈長方形,金黃美觀,外酥里嫩,味濃香郁,為人稱道。皮酥脆,餡咸香。
外酥內嫩,內陷主要是青韭、香芹等新鮮時令菜,再佐以肉絲、香菇碎、肉碎、豆腐絲等合炒成盤,也可酌量加香菇、雞絲等原料。
2、汕頭蚝烙
銀屏蚝烙屬廣東潮汕地區傳統小吃,與傳統只用單一蚝仔的蚝烙有別,裡麵食材豐富,鮮味更上一層。出鍋之際,加入一把香菜逼出香味。
3、揭陽乒乓粿
揭陽乒乓粿是廣東揭陽地區民間的名點。歷史悠久,聞名海內外。隨著時代的進步,乒乓粿也進行了改革,增加了豆沙餡、香芋餡,為了滿足高血糖患者的要求,近年來更是增加了鹹味的乒乓粿,種類多樣,既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要求,又豐富並發展了乒乓粿這一傳統文化。
4、老媽宮粽球
粽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小食,歷史悠久,各地製法有所不同,如泉州的肉粽,饒平的梔粽,珠三角的甜粽,風味各異。
而老媽宮粽球是廣東潮汕地區久負盛名的傳統名小食,節日食俗。它以糯米為主料,外形為六角球狀,製作工藝要求嚴格,是一種口味獨特的粽子。該小食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由張強德父子創立。
5、達濠米潤
達濠米潤屬於傳統糕點食品,產於汕頭市的濠江區,是廣東省汕頭市特色傳統小吃之一。米潤呈板塊狀,潔白晶瑩,入口膠粘而不沾牙,甜而不膩,香醇清爽,歷來以其獨特的風味而馳名。
㈦ 請問誰有潮汕地區有什麼淡水生物和它們的具體資料!!!
淡水水域中有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40多種。
--------------------------------------------------------------------------------
篾 蟹
淡水和鹹淡水產蟹類。即溪蟹,舊稱石蟹。甲殼網,十足目,溪蟹科。棲息溪流旁或溪中石塊下。近似種類繁多,中國已發現的約有50多種。
潮汕常見品種為細齒溪蟹和鋸齒溪蟹,個體較小,頭胸甲背面稍隆起,額部後方有一對隆塊,其前面有皺紋或顆粒,腿窩後方下凹,隆線清晰,前側緣有小鋸齒。潮陽市的海門港、澄海市的萊蕪灣、饒平縣的黃岡河口等鹹淡水區常有發現。尤於暴雨過後為多,漁民在近海時有捕獲。
篾蟹經鹽漬,加入醬油、辣椒、蒜頭和味精調味,便可食用,為潮汕人喜愛的佐膳佳品。但篾蟹是人類肺吸蟲的中間宿主,為保障身體健康,食用時最好是煮熟再吃。
--------------------------------------------------------------------------------
赤 砂 蚶
貝殼類水產品,學名泥蚶,屬瓣鰓綱蚶科。兩殼大小相等,堅厚呈卵圓形,殼面有瓦龍狀放射肋,被褐色薄皮,殼內面白色。蚶肉含多量蛋白質和維生素B12,蚶血鮮紅,肉的邊沿有一金絲似的色線。
因產於潮陽市的河清鎮崗背村的赤砂埔而得名。赤砂埔位於濠江中游西岸,其表層覆蓋著赤色微砂,灘塗下面有白砂層,白砂層下有甘泉向上滲透,既有咸潮,又有淡水,所產泥蚶肉質鮮甜、嫩脆無鹹味、為潮汕泥蚶之佳品,暢銷毗鄰省市及港澳、東南亞等地。
--------------------------------------------------------------------------------
斑 魚
淡水產魚類,學名烏鱧,鱧科。
體略呈圓筒形,頭尖稍平扁,口大,牙尖利,背鰭和臀鰭均較長,腹鰭短小,胸鰭短圓,尾鰭圓形,體背側灰棕色或深褐色並間有黑色斑紋,腹部淡白色。棲息於淡水水域的底層,性兇猛,肉食性,主食魚蝦。
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口腔內有輔助呼吸器,能直接呼吸空氣,耐低氧。產卵期在5-7月。親魚將水草攪成環型的巢、產卵於其中,並加以守護,直至孵出再仔魚仍形影不離。
生長快,肉味鮮美,少骨刺,營養豐富,為人們視作滋補佳品,經濟價值較高。潮汕的山塘、水庫、河涌、池塘均有分布。鮮活斑魚可供出口。
--------------------------------------------------------------------------------
鯉 姑
淡水產魚類,學名鯉魚,鯉科。
體略側扁,腹圓,背鰭前方背部稍隆起,嘴邊有須2對,體青黃色,尾鰭下葉紅色,鱗大。棲息於淡水中的
底層,雜食性,生長迅速,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耐寒耐高溫、耐低氧。1齡性腺成熟,每年清明節前後產卵繁殖。
是山塘、水庫、河涌、池塘養殖和稻田養魚的主要品種。產量高,潮汕年產量約3000噸。一般體重達150克
便可食用。肉嫩、骨刺少,營養價值高。
--------------------------------------------------------------------------------
銀 魚
小型魚類,海淡水均有產。鯡目、銀魚科、銀魚屬。生活於淡水及沿岸近海上層水域,有從海洋溯河回遊的習性。體細長,無鱗,半透明。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頭扁平,眼大口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骨軟。熟品潔白如銀,故有銀魚之稱。以小型甲殼類為食料。
潮汕沿海的內灣有產,但量極少,價昂。以澄海的韓江出海口處出產的赤尾銀魚為聞名。是定置網、地拉網等作業的捕撈對象。不須開膛理魚,洗凈即可烹調,全身均可食用。銀魚曬干,味香,是送禮佳品,旅外僑胞視為家鄉特產,常帶出國。
㈧ 廣東汕頭有什麼特產
潮汕特產
潮汕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水溫較高,有利於發展農業、果蔬業、漁業等。
潮汕食品:
潮汕風味菜(果菜腌製品,極具地方風味特色)、糖果餅干(潮汕名產,選料上乘,製作考究、
食品罐頭(肉質細嫩,香醇可口)、潮汕臘味肉脯(傳統製作,色香味美)、
潮汕涼果蜜餞(地方名牌,傳統涼果,蜚聲南洋諸島)、調味粉類(佐料極品)
...展開全文潮汕特產
潮汕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水溫較高,有利於發展農業、果蔬業、漁業等。
潮汕食品:
潮汕風味菜(果菜腌製品,極具地方風味特色)、糖果餅干(潮汕名產,選料上乘,製作考究、
食品罐頭(肉質細嫩,香醇可口)、潮汕臘味肉脯(傳統製作,色香味美)、
潮汕涼果蜜餞(地方名牌,傳統涼果,蜚聲南洋諸島)、調味粉類(佐料極品)
潮汕畜牧
家畜家禽養業和野生動物馴養業。潮汕的畜牧業以飼養為主。歷來以飼養豬、雞、鴨和鵝為大宗,其次為牛、山羊、兔和蜜蜂等。
潮汕人多地少,飼料不足,因此利用荒山荒地,疏殘林地以及種果園隙地種植和間種牧草,是發展潮汕畜牧業的一項重要措施。
潮汕漁業
潮汕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水溫較高,有利於海洋及淡水水域中水生生物的生長,水產資源豐富,已知海區有魚類471種,暇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淡水水域中有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40多種。
潮汕果蔬
潮汕地區是水果之鄉,水果種類繁多,農民種植水果歷史悠久。
潮汕自然環境優越,有利於發展水果生產。潮汕依山面海北部高山屏障,山脈延伸形成了數百萬畝的丘陵地帶,宜於種果。潮汕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霜期極短,雨量充沛,第年春季氣溫回升,雨量漸多,有利於果樹發芽、開花、結果。
潮汕林業
潮汕地區屬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區,熱量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木植被種類繁多,總共有123科、1130多種。其中喬木170多種,灌木300多種,還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和海生植物。
潮汕農業
潮汕地區土地總面積為1.04萬平方公里。農用耕地佔土地總面積的24%,人多地少,平均每人擁有耕地0.36畝。潮汕氣候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常青,故農作物種類繁多。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