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

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6 11:59:15

1. 生物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

20世紀特別是40年代以來,生物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的成就,逐漸發展成一門精確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層次的科學,人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運動形態。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生命現象就是這一復雜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量綜合運動與傳遞的表現。

(1)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擴展閱讀:

生物學研究意義: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物科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葯、衛生等等方面。隨著生物科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生物技術正逐漸成為科技革命的主體和代表。隨著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晶元、生物信息等重大技術相繼出現,這大大的擴展了生物技術的涵蓋范圍。

2. 生物學的概念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生物學源自博物學,經歷了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而進入了系統生物學時期。
生物學定義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系統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
研究對象
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等;依研究內容,分為分類學、解剖學、生理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生態學等;從方法論分為實驗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等體系。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各有一定的研究內容而又相互依賴、互相交叉。此外,生命作為一種物質運動形態,有它自己的生物學規律,同時又包含並遵循物理和化學的規律。因此,生物學同物理學、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生物分布於地球表面,是構成地球景觀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學和地學也是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的。
早期的生物學
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和描述,是關於博物學和形態分類的研究。所以生物學最早是按類群劃分學科的,如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等。由於生物種類的多樣性,也由於人們對生物學的了解越來越多,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一門學科往往要再劃分為若干學科,例如植物學可劃分為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學等;動物學劃分為原生動物學、昆蟲學、魚類學、鳥類學等;微生物不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類群,只是一個人為的劃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細菌以及單細胞真菌、藻類、原生動物都可稱為微生物,不具細胞形態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學進一步分為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等。 按生物類群劃分學科,有利於從各個側面認識某一個自然類群的生物特點和規律性。但無論具體對象是什麼,研究課題都不外分類、形態、生理、生化、生態、遺傳、進化等方面。為了強調按類型劃分的學科已經不僅包括形態、分類等比較經典的內容,而且包括其他各個過程和各種層次的內容,人們傾向於把植物學稱為植物生物學,把動物學稱為動物生物學。 生物在地球歷史中有著40億年左右的發展進化歷程。大約有1500萬種生物已經絕滅,它們的一些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學專門通過化石研究地質歷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學多偏重於對化石的分類和描述,近年來生物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被引入古生物學,相繼產生古生態學、古生物地理學等分支學科。現在有人建議,以廣義的古生物生物學代替原來限於對化石進行分類描述的古生物學。 生物的類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類群的劃分,這個學科就是分類學。林奈時期的分類以物種不變論為指導思想,只是根據某幾個鑒別特徵來劃分門類,習稱人為分類。現代的分類是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根據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進行分類,通稱自然分類。現代分類學不僅進行形態結構的比較,而且吸收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成就,進行分子層次的比較,從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進化中的相互關系。現代分類學可定義為研究生物的系統分類和生物在進化上相互關系的科學。 生物學中有很多分支學科是按照生命運動所具有的屬性、特徵或者生命過程來劃分的。 形態學是生物學中研究動、植物形態結構的學科。在顯微鏡發明之前,形態學只限於對動、植物的宏觀的觀察,如大體解剖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等。比較解剖學是用比較的和歷史的方法研究脊椎動物各門類在結構上的相似與差異,從而找出這些門類的親緣關系和歷史發展。顯微鏡發明之後,組織學和細胞學也就相應地建立起來,電子顯微鏡的使用,使形態學又深入到超微結構的領域。但是形態結構的研究不能完全脫離機能的研究,現在的形態學早已跳出單純描述的圈子,而使用各種先進的實驗手段了。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機能的學科,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是以實驗為主。按研究對象又分為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和細菌生理學。植物生理學是在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生理學也可按生物的結構層次分為細胞生理學、器官生理學、個體生理學等。在早期,植物生理學多以種子植物為研究對象;動物生理學也大多聯系醫學而以人、狗、兔、蛙等為研究對象;以後才逐漸擴展到低等生物的生理學研究,這樣就發展了比較生理學。
遺傳學
是研究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闡明其規律的學科。遺傳學是在育種實踐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1900年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被重新發現,遺傳學開始建立起來。以後,由於T.H.摩爾根等人的工作,建成了完整的細胞遺傳學體系。瑞士生物學家米舍爾首次發現在細胞核中有一種含磷量極高的物質。20年以後,這種化學成分才被定名為核酸。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努力,才發現核酸有兩種,一種是脫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AN,具有儲存和遺產信息的作用,另一種是核糖核酸,簡稱RNA,在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953年,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被揭示,遺傳學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組計劃的進展,從基因組、蛋白質組到代謝組的遺傳信息傳遞,以及細胞信號傳導、基因表達調控網路的研究,1994年系統遺傳學的概念、詞彙與原理於中科院提出與發表。現在,遺傳信息的傳遞、基因的調控機制已逐漸被了解,遺傳學理論和技術在農業、工業和臨床醫學實踐中都在發揮作用,同時在生物學的各分支學科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生物學的許多問題,如生物的個體發育和生物進化的機制,物種的形成以及種群概念等都必須應用遺傳學的成就來求得更深入的理解。
胚胎學
是研究生物個體發育的學科,原屬形態學范圍。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的發表大大推動了胚胎學的研究。19世紀下半葉,胚胎發育以及受精過程的形態學都有了詳細精確的描述。此後,動物胚胎學從觀察描述發展到用實驗方法研究發育的機制,從而建立了實驗胚胎學。現在,個體發育的研究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吸收分子生物學成就,進一步從分子水平分析發育和性狀分化的機制,並把關於發育的研究從胚胎擴展到生物的整個生活史,形成發育生物學。
生態學
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學科。研究范圍包括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圈等層次。揭示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生產力、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有關規律,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生物圈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的生產活動不斷地消耗天然資源,破壞自然環境。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飛速發展,自然環境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性沖擊。保護資源、保持生態平衡是人類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生態學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所以也可稱環境生物學。人類生態學涉及人類社會,它已超越了生物學范圍,而同社會科學相關聯。 生命活動不外物質轉化和傳遞、能的轉化和傳遞以及信息的傳遞三個方面。因此,用物理的、化學的以及數學的手段研究生命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交叉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生物數學就是這樣產生的。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生物體各種化學過程的學科,是進入20世紀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生物化學的成就提高了人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內容有區別,但也有相同之處。一般說來,生物化學側重於生命的化學過程、參與這一過程的作用物、產品以及酶的作用機制的研究。例如在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過程中物質和能的轉換、傳遞和反饋機制都是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分子生物學是從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發展起來的,現在更多的仍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以及基因表達、調控等方面的機制問題。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早期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發光、生物電等問題開始的,此後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物理學新概念,如量子物理、資訊理論等的介入和新技術如 X衍射、光譜、波譜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圍和水平不斷加寬加深。一些重要的生命現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間捕捉光能的反應,生物膜的結構及作用機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學的研究課題。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量子生物學以及生物控制論等也都屬於生物物理學的范圍。 生物數學是數學和生物學結合的產物。它的任務是用數學的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研究生命過程的數學規律。早期,人們只是利用統計學、幾何學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對生物現象做靜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紀20年代以後,人們開始建立數學模型,模擬各種生命過程。現在生物數學在生物學各領域如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分類學等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使這些領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數學本身也在解決生物學問題中發展成一獨立的學科。 有少數生物學科是按方法來劃分的,如描述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實驗形態學等。按方法劃分的學科,往往作為更低一級的分支學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屬性和類型劃分的學科中。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為了揭示某一層次的規律以及和其他層次的關系,出現了按層次劃分的學科並且愈來愈受人們的重視。 分子生物學是研究分子層次的生命過程的學科。它的任務在於從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去揭示各種生命過程的物質基礎。現代分子生物學的一個主要分科是分子遺傳學,它研究遺傳物質的復制、遺傳信息的傳遞、表達及其調節控制問題等。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早期稱細胞學是以形態描述為主的。以後,細胞學吸收了分子生物學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結構的水平,主要研究細胞的生長、代謝和遺傳等生物學過程,細胞學也就發展成細胞生物學了。 個體生物學是研究個體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在復式顯微鏡發明之前,生物學大都是以個體和器官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個體的過程有必要分析組成這一過程的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和分子過程。但是個體的過程又不同於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或分子過程的簡單相加。個體的過程存在著自我調節控制的機制,通過這一機制,高度復雜的有機體整合為高度協調的統一體,以協調一致的行為反應於外界因素的刺激。個體生物學建立得很早,直到現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種群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種群的結構、種群中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種群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種群的自我調節和遺傳機制等。種群生物學和生態學是有很大重疊的,實際上種群生物學可以說是生態學的一個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還僅僅是當前生物學分科的主要格局,實際的學科比上述的還要多。例如,隨著人類的進入太空,宇宙生物學已在發展之中。又如隨著實驗精確度的不斷提高,對實驗動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研究無菌生物和悉生態的悉生生物學也由於需要而建立起來。總之,一些新的學科不斷地分化出來,一些學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學分科的這種局面,反映了生物學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反映了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景象。

3. 什麼是生物學的定義 (初一上學期)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科學。

生物學
即生命科學(life science/biology),概括地說,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作為繼物理、化學之後又一高速發展的學科,正朝著宏觀和微觀兩個方向發展。宏觀觀方面已經發展到全球生態系統的研究;微觀方面則向著分子方向發展。生物學與眾多科學結合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邊緣科學,呈輻射狀發展。

生物學從最開始就有2個學派,一個叫博物學派,一個是實驗學派。博物學派以生態學為代表,實驗學派以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為代表。

目前國內外尚無明確一致的生命科學的定義。特別是對生命科學的范疇,即生命科學包括哪些學科沒有明確一致的說法。但一般認為,生命科學是將生命世界(living world)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的一個科學分支,研究活著的生物(living organisms)和生命過程(life processes),包括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即生物學(biology)及其分支即醫葯學、農林牧漁業、人類學、社會學等。生物學的分支有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社會生物學等。生命科學中生物學及其分支是生物科學的基礎科學(basic science)或純科學(pure science),醫葯學和農林牧漁業等是生物科學的應用科學(applied science);很顯然,生物科學屬於自然科學,而人類學和社會學則屬於人文社會科學。所以生命科學的范疇是比較大的,包括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科學領域。但是,我國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新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理工科部分中與上述生命科學自然科學部分有關的專業有生物學、生物學技術、醫學、葯學、農學等等,分別屬於基礎生物科學或應用生物科學范疇。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科學。人也是生物的一種,也是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20世紀40年代以來,生物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的成就,逐漸發展成一門精確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層次的科學。

人們已經認識的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運動狀態。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它是由蛋白質、核酸、脂類等生物大分子組成的物質系統。生命現象就是這一復雜系統中物質、能和信息三個量綜合運動與傳遞的表現。

生命有許多無生命物質所不具備的特性。比如:生命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能夠以遠遠超出機器的效率來利用環境中的物質和製造體內的各種物質;能以極高的效率儲存信息和傳遞信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和自我復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進行著個體發育和物種的演化等等。揭示生命過程中的機制具有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4. 生物學是什麼!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

研究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學分支。分類就是遵循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命名和等級劃分。

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將生物命名後,而後的生物學家才用域(Domain)、界(Kingdom)、門( 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加以分類。

最上層的界,由懷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較多人接受;分別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動物界。 從最上層的「界」開始到「種」,愈往下層則被歸屬的生物之間特徵愈相近。共有七大類,分別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4)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擴展閱讀

生物在地球歷史中有著40億年左右的發展進化歷程。大約有1500萬種生物已經絕滅,它們的一些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

古生物學專門通過化石研究地質歷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學多偏重於對化石的分類和描述,來生物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被引入古生物學,相繼產生古生態學、古生物地理學支學科。有人建議,以廣義的古生物生物學代替原來限於對化石進行分類描述的古生物學。

生物的類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類群的劃分,這個學科就是分類學。林奈時期的分類以物種不變論為指導思想,只是根據某幾個鑒別特徵來劃分門類,習稱人為分類。

現代的分類是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根據物種在進化上的親疏遠近進行分類,通稱自然分類。現代分類學不僅進行形態結構的比較,而且吸收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成就,進行分子層次的比較,從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進化中的相互關系。

生物學中有很多分支學科是按照生命運動所具有的屬性、特徵或者生命過程來劃分的。

5. 生物學名詞解釋

生物學(Biology),簡稱生物,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生物學源自博物學,經歷實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而進入了系統生物學時期。


主幹課程:

形態學

形態學是生物學中研究動、植物形態結構的學科。在顯微鏡發明之前,

細胞

個體生物學是研究個體層次生命過程的學科。在復式顯微鏡發明之前,生物學大都是以個體和器官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個體的過程有必要分析組成這一過程的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和分子過程。但是個體的過程又不同於器官系統過程、細胞過程或分子過程的簡單相加。個體的過程存在著自我調節控制的機制,通過這一機制,高度復雜的有機體整合為高度協調的統一體,以協調一致的行為反應於外界因素的刺激。個體生物學建立得很早,直到現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種群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種群的結構、種群中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種群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種群的自我調節和遺傳機制等。種群生物學和生態學是有很大重疊的,實際上種群生物學可以說是生態學的一個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還僅僅是當前生物學分科的主要格局,實際的學科比上述的還要多。例如,隨著人類的進入太空,宇宙生物學已在發展之中。又如隨著實驗精確度的不斷提高,對實驗動物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研究無菌生物和悉生態的悉生生物學也由於需要而建立起來。總之,一些新的學科不斷地分化出來,一些學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學分科的這種局面,反映了生物學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反映了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景象。

學科分支:

動物學領域

動物學-動物生理學-解剖學-胚胎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昆蟲學-行為學-組織學

植物學領域

植物學-植物病理學-藻類學-植物生理學

微生物學/免疫學領域

微生物學-免疫學-病毒學

生物化學領域

生物化學-蛋白質力學-糖類生化學-脂質生化學-代謝生化學

演化及生態學領域

生態學-生物分布學-系統分類學-古生物學-演化論-分類學-演化生物學

現代生物技術學領域

生物技術學-基因工程-酵素工程學-生物工程-代謝工程學-基因體學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領域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遺傳學

生物物理領域

生物物理學-結構生物學-生醫光電學-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領域

感染性疾病-毒理學-放射生物學-癌生物學

生物信息領域

生物數學-仿生學-系統生物學

環境生物學領域

大氣生物學-生物地理學-海洋生物學-淡水生物學


6. 生物學基本系統概念是什麼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幾千年來,我國在農、林、牧、副、漁和醫葯等實踐中,積累了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體的豐富知識。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確立了唯物主義生物進化觀點,推動了生物學的迅速發展。

(6)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擴展閱讀

研究意義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葯、衛生等等方面。

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生物學的影響已突破上述傳統的領域,而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和冶金工業等等方面。如果考慮到仿生學,它還影響到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

7. 《生物學課程標准》中五十個核心概念是指哪些

一.科學探究(5個)
01、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02、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解決科學問題常常需要作出假設。
03、科學探究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設置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數,增加重復次數等是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徑。
04、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對證據、數據等進行分析和判斷。
05、科學探究需要多種方式呈現證據、數據,如採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表述結果,需要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6個)
06、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07、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
08、相比於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例如葉綠體和細胞壁。
09、細胞能進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種類的細胞用於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單細胞構成,一些生物由多細胞構成。
11、多細胞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個體。
三.生物與環境(5個)
12、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13、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一定區域內的所有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
14、依據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5、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然後通過食物鏈(網)傳給消費者、分解者,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5個)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等條件。
18、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
19、綠色植物能利用太陽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存了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
20、在生物體內,細胞能通過分解糖類等獲得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製造有機物和氧氣;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保持水土;為人類提供許多可利用的資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8個)
22、人體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正常工作為細胞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生存條件,包括營養、氧氣等以及排除廢物。
23、消化系統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肝、胰、大腸和肛門,其主要功能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物質,以備運輸到身體的所有細胞中。
24、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從大氣中攝取代謝所需要的氧氣,排出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25、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運輸氧氣、二氧化碳、營養物質、廢物和激素等物質。
26、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廢物和多餘的水。
27、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及生長、發育、生殖等生命活動。
28、人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協調以完成生命活動。
29、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有重要影響。
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3個)
30、動物因逃避敵害、爭奪食物和棲息地、完成繁殖所進行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31、動物的行為使其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機會。
32、動物的行為由先天遺傳或後天學習而獲得。
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5個)
33、人體的生殖系統可以產生兩性生殖細胞,通過受精作用產生新的個體;其分泌的性激素對第二性徵的發育和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34、不同動物發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相似,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差別很大。
35、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一些進行無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來自同一親本;一些進行有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可來自不同親本。
36、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它們位於細胞的染色體上。
37、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可以改變的。
八.生物的多樣性(5個)
38、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徵將生物進行分類。
39、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級。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40、不同類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徵,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極為重要。
41、地質學、化石記錄、解剖學等從不同方面為進化理論提供證據。
42、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九.生物技術(3個)
43、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類群。
44、發酵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過一定的操作過程生產相應的產品。
45、現代生物技術(克隆、轉基因技術等)已被用於生產實踐,並對個人、社會和環境具有影響。
十.健康地生活(5個)
46、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現一系列變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態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47、按照是否有傳染性,可將疾病分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
48、免疫系統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異己物質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物質。
49、個人的生活習慣與行為選擇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50、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能減少傷害或挽救生命。

8. 生物學的概念是什麼

生物學定義: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律的科學。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學科。人是生物的一種,也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根據研究對象,分為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根據研究內容,分為分類學、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等。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

閱讀全文

與生物學的大概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