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預實驗在高中課本哪裡有

生物預實驗在高中課本哪裡有

發布時間:2022-02-08 20:39:48

1. 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有哪些實驗【理科生】。

  1. 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2.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3.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4. 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5.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6.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7. 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的分解

  8. 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9.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10.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1. 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12.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13.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這是必修1課本上的實驗和探究

2. 請問誰知道高中生物教材在哪可以看的到

高考臨近,潛心研讀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認真分析研究相應對策,渭南市教育研究所於2007年3月17,18兩日召開了渭南市2007屆高三復課交流研討會,為渭南教育事業更強勁有力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現把生物復課研討交流結果匯總如下:

一、生物課和近年來生物高考的特點

1、生物課的特點

生物課,它是一門實驗科學,我們現階段所學的生物知識及以後新的生物學知識都是通過實驗獲得的,就是把實驗中獲得的知識轉化為理論知識,同時通過實驗知識對理論知識加以補充和詮釋。

2、生物學高考的特點

①高考的題型-選擇題和簡答題

我們教生物學的教師,都知道生物的結構決定生物的功能,我想生物學的特點也就決定生物學考察的特點,如果你仔細考查一下高考的題與題型,以及對學生來說是難題的題,差不多都是以實驗題或者可以由實驗題轉變而來的題。

②高考考查知識的重點內容

近幾年來,生物學考查知識的范圍,主要在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及遺傳和變異這三大板塊,同時把和這三大板塊相關聯的知識滲透在其中。

③高考考查生物學知識的特點

高考總的來說,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近年來出現的新題型應引起一定的注意,特別是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歸納的能力方面,有所突出。

二、2007年《考試大綱》概覽

2007年的《考試大綱》變化不是太大,主要表現在以下變化。

1、考試范圍的變動

(1)說明部分,在遺傳、變異與進化部分的說明中,與2006年細胞質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不作要求相比,2007年明確提出「雄性不育在育種中的應用不做要求。」這樣學生在復習中對於「細胞質遺傳的兩大特點和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就不能忽視。

2)實驗部分,修改了一個實驗的敘述:由原來的「細胞質

流動的觀察」更改為「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3)知識條目上,新增了三條:第一條是「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條是:「生物群落的結構」,第三條是「生物圈的

穩態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新增的內容反映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與人類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應引起重視。

2、在附加「說明」欄目仍然對部分考點做補充、刪減和強調。

(1)補充說明類。將某些原本用後面括弧做知識細化的內容移到了附加「說明」欄目中。如:把「特異性免疫」的具體內容在附加「說明」中細化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體、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關系」。

(2)刪減類。在附加「說明」中總對一些小考點做了「不作要求」的說明。如:C4途經、生物固氮途經、雄性不育在育種中的應用、免疫學的應用等偏繁知識。

(3)強調類。對某些重要考點做了特別強調。如:「光合作用的過程」在附加說明中特別強調了「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應用發酵工程的生產實例」在附加說明中特別強調了「以谷氨酸的發酵生產為例」等。

3、在課改和自主命題的背景下,這些改變和調整使生物高考得到了創新和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考查的側重點有明顯變化。如,在考查「光合作用」的考點上,從以往的重在考查多種因素對光合速率的影響,轉變為考查光能轉換為電、活躍化學能、穩定化學能這一科學研究熱點;在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上,也由以往的重在考查遺傳圖譜,轉變為一些科學案例的實際應用推導。

同時,教材中的「旁欄思考題、小資料和較好的課後習題」逐漸成為了命題取材的新寵。如果考生對這些變化不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將會成為導致考生丟分的試題陷阱。

②能力考查表現出多樣化、具體化、科學化。隨著高考改革的邁進,近年的生物高考試題已經由過去的重在知識考查轉變為重在能力考查,如何通過試題的命制來較為有效的考查出不同考生的能力層次是當前命題者最為追求的命題目標。2007年高考能力要求部分,在2006年已細化為「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上,對某些方面的能力做了進一步的要求。如對圖文轉化能力、語言組織及語言表述能力、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生物知識解決某些生物學問題(熱點問題)的能力等做了特別要求。

③試題難度上更加合理、優化。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要求試題應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隨著高考改革的進一步完善和命題工作的進一步成熟,試題的難度、區分度會越來越科學、可靠,偏題、怪題出現的機率會很小或者不會出現。以《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為指令,踏實掌握教材基礎知識、有效提高試題解答能力和表達能力將會是最為有效的復習途徑。

三、對2007年命題趨勢的預測

1、2006年生物高考情況

2006年的理綜生物試題與2005年相比,保持了基本的穩定。在試卷結構和分值上沒有變化,選擇題仍然是5道,佔30分,非選擇題2道,佔42分,全卷生物總分為72分。

試題總體上遵循了考綱命題的指導思想,突出了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考綱所規定的能力要求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體現出了較好的選拔功能,對於中學教學和備考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試題的總體把握好於往年。

2、2007年高考生物命題趨勢

①基礎題仍會占相當比例

在2007年生物高考中預計基礎題仍然會占相當比例,涉及的知識點是三本教材的主幹知識(教學大綱中教學要求的六個D層次知識點),以考查對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應用,知識點分布會比較廣。

②以新陳代謝、生殖遺傳變異、內環境穩態及調節、生態學為重點

考查的主幹知識依然是:

新陳代謝: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微生物的代謝;④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

調節:①神經與激素調節;②穩態;③免疫。

遺傳變異:①生物育種;②基因工程。

生態:側重於生態系統,包括結構、功能、穩定性、多樣性。

細胞結構和增殖:幹細胞技術、植物組織培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應用、生物膜系統、減數分裂和種子發育。

③選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考查比例將會更加合理。

高三選修教材是高中必修教材知識的拓展和延伸,許多知識點都與必修教材的相關知識有著密切聯系,如:光合作用的能量轉換、血糖平衡調節與健康、生物膜系統等。同時,由於高三選修教材的許多知識點涉及到當前的諸多熱點問題,如人體健康、現代農業、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環境問題等。

因此,高三選修內容在高考中所佔比重也將逐漸加強。根據課時比例,一般佔到35%~40%。增大選修內容的比重,有利於讓考生了解人類是如何解決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嘗試著解釋和解決自己生活實際問題及相關社會問題,培養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④圖、表、曲線仍然成為考試的重要形式

生物學考卷中離不開圖形、表格、曲線等考查形式,很可能出現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信息繪圖、畫曲線、列表格、寫遺傳圖解等考查形式,注意加強此方面的規范訓練。要讓學生認識各種圖形的名稱,畫法。如:柱形圖,

⑤實驗和以實驗為背景的試題進一步加強

生命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試驗,學習生物學理論時,常常需要學習科學家所做的經典試驗,培養生物學科學素養離不開生物學實驗,教材中實驗明顯增多,高考可能出現新的實驗題。但實驗也是失分最多的一項,是學生的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然後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實驗一般不會脫離課本,但一般也不是課本的學生實驗,有可能是課本的某一知識點與生活實踐相關的。但注意是考學生,而不是研究人員。

⑥與生產和生活實際聯系會更緊密

與農業生產、發酵工程、污水處理等方面結合的生物學知識會加大考查的力度,特別是與中學生生活實踐相聯系的有關生物學知識,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轉基因生物、轉基因產物、皮膚移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人類的食物與健康、減肥、流感疫苗的研製和應用、內環境與穩態、艾滋病及其防治等。同時青春期衛生、生殖系統等方面的知識點在近年高考中也可能涉及。

⑦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加大對研究性學習的考查

2006年全國高考自主命題省份達到16個,2007年將繼續增加。2007年江蘇、寧夏、廣東、海南將進行符合新課程的新高考改革,全國有不少省市將全面進入新課程的實施階段,新課程提出的「提高全體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模式,重視與現實生產生活聯系,強化學生思維培養和動手能力。」理念,將會在2007年的生物高考命題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⑧試題命題預測

Ⅰ解答題命題趨勢

依然側重於驗證性遺傳推理(注意反證法和分解組合法的應用),新陳代謝(重點放在植物代謝、微生物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及穩態。

Ⅱ實驗題命題趨勢

①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有關酶的實驗、其他植物激素作用的實驗)

②書寫的內容會增加,考查學生的表述能力;

③對實驗方案作出恰當的評價或修改;

④探究性實驗(對一些社會熱點生化知識、高新生物知識進行探究)。

⑤防止以非實驗題模式考查實驗內容的迷惑性

Ⅲ圖表題、實驗探究題仍然會是考查的重點;從傳統的思維定勢中走出來,注意試題設問的角度變化,同時防止簡單題復雜化;注意對命題意圖的理解,做到知識,方法和能力的統一;用簡要的專業術語作答,書寫規范。

四、前一階段高三生物復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的關系處理不當。

高中生物課本內容分為:必修兩本;選修一本。必修課本內容要求在高二修完,而選修內容安排在高三。這樣在高三第一輪教學中,既要學完選修內容,又要對必修課本全面進行復習。於是就擺在教師與學生面前一個嚴重的問題:內容多,而時間少。為了趕進度,教師與學生都一味地向前趕路、奔波,而忽落了復習效果,忽落教情,忽落了學情。

2教學方法過於落後,教學手段過於單一。

「注入式」或「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高三教學中還是占據了主要地位,老師講得多,學生說的少,仍然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也很少採用其它教學手段,怕耽誤教學時間而影響教學進度。

3教情與學情的關系把握不準。

教師一味的教,學生只顧低頭苦幹,教師為趕進度,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識全部倒給學生,學生為抓緊時間,為多學些知識,拚命的學。而教與學實際是兩張皮,針對性不強。

4實驗教學問題較大。

從近三年高考卷看,實驗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實驗題不僅佔分比例大,而且不斷出現新的題型。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的失分比較嚴重。表現在: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有的學校學生根本就不開設實驗課,實驗課變成課堂講,學生課後記;生物實驗設計原則不明確;操作步驟書寫缺乏條例,表述不科學,不規范;不能正確使用生物學術語。

五、 科學備考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後期高三復習是建立知識體系,知識網路的關鍵時期,要克服學生的急躁心裡,反對大量成套題的訓練

1. 優化精選試題,提高復習質量

試題必須精選,提倡拼題,在選題時既要考慮知識點不重復,又要著眼於高考的能力考察,要體現基礎性、靈活性,避免成套發放、成套練習。要求學生做的題,教師一定要先做,做到心中有數;試題要少而精,要基礎而不要難度,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完成。切忌題量太大、題太多。

2. 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復課效率

本階段講幾個專題,要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能分章分塊串聯起來,這就要求咱教師:

首先優化集體備課,決不能讓單打獨斗的現象繼續存在,該交談的交談,該請教的請教,有經驗的、多年在高三的應帶起頭來,剛上高三的應虛心請教、學習,特別是備課組長應擔負起這個責任,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在一起探討一下:講幾個專題,哪些講,哪些讓學生練,哪些多講,哪些少講,講到什麼程度,課堂上要怎樣講,講幾節課,以及學生落實的怎樣,等等內容,以確保二輪復課的質量。

再次就是課堂教學的要求。先傳給學生知識框架,讓學生建立起知識網路,再讓學生針對性地練,然後再講解習題。講知識時切忌過細,建立起框架就行。講習題時,初時可以講細,講懂,以後應逐漸講快、講少,重點內容可重復講。注意二輪不宜時間太長。

3. 落實作業,考練的布置與批閱

本階段要有作業布置,走出高三無作業的誤區。作業必須要精選,要有帶表性,體現基礎性、創新性、綜合性,同時還要認真批閱,由於學生多,班額大,全批全閱不可能、不現實,所以批閱時只批閱一部分,特別注重對近線生、有希望的學生的作業批閱,必要時還要面批面閱。

考練也一樣,要有批閱記錄及考練評析(包括考試質量分析)。

4. 重視實驗教學

利用周六或周內自習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實驗碟片,。

5. 分類推進

確定各班人數:班級每班 人。

分類推進形式:多種多樣地開展,以班主任帶頭,集各科教師於一體,集思廣益,開展靈活多樣的推進形式。

同類班(理科重點班)分類推進,可以分科目進行,集體備課時確定一個專題(講什麼內容),然後確定一名主講教師,其餘教師也參與聽課,講完後可心和學生相互交談

3. 高中生物教材有哪些經典實驗

實 驗 要求
5—1 分子與細胞 見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中的「2.實驗與探究能力」要求
(1)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3)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4)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5)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6)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7)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8)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11)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5—2 遺傳與進化
(1)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2)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3)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5—3 穩態與環境
(1)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2)模擬尿糖的檢測
(3)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4)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5)探究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
6—1 基因工程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7—1 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
(2)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
(3)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
(4)利用微生物發酵來生產特定的產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7—2 酶的應用
(1)酶活力測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酶在食品製造和洗滌等方面的應用
7—3 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
(1)植物的組織培養
(2)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3)PCR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4. 高中生物,預實驗是什麼意思

預實驗是在正式實驗之前,用標准物質或只用少量樣品進行實驗,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實驗條件,以便為正式實驗打下基礎。

5. 在哪裡可以買到『高中生物必修二』的課本呢

學校的圖書館,沒有的話去協和的圖書館買,一定有~~

6. 高中生物實驗中哪些需要預實驗

最適溫度、生長素濃度、PH、光照、、、都需要預實驗以提高實驗的精確度

7. 求高中生物課本中所有的實驗

生物實驗總結
實驗一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DNA 綠色,RNA 紅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實驗二 物質鑒定
還原糖 +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澱 脂 肪 + 蘇丹III 橘黃色
脂 肪 + 蘇丹IV 紅色 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 紫色反應
1、還原糖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還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於白色,如蘋果,梨,白蘿卜。
(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配現用。
(3)步驟:取樣液2mL於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後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白色→淺藍色→磚紅色)
★模擬尿糖的檢測
1、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檢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3、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生出現磚紅色沉澱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磚紅色沉澱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組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2)步驟: 製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

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後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餘的酒精)

製作裝片(滴1~2滴清水於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3、蛋白質的檢測
(1)試劑: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驟:試管中加樣液2mL→加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加雙縮尿試劑B液4滴,搖勻→觀察顏色變化(紫色)
考點提示:
(1)常見還原性糖與非還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性糖;澱粉、蔗糖、纖維素都是非還原性糖。
(2 )還原性糖植物組織取材條件?
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於白色,如: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
(3)研磨中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對實驗有何影響?
加石英砂是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會使組織樣液中還原性糖減少,使鑒定時溶液顏色變化不明顯。
(4)斐林試劑甲、乙兩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為何要現混現用?
混合後使用;產生氫氧化銅;氫氧化銅不穩定。
(5)還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試劑後,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為? 淺藍色 棕色 磚紅色
(6)花生種子切片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於顯微鏡的觀察。
(7)轉動細准焦螺旋時,若花生切片的細胞總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麼?
切片的厚薄不均勻。
(8)脂肪鑒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雙縮脲試劑A、B兩液是否混合後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樣通過對比看顏色變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鹼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組織樣液做對比。
實驗三 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後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知識概要:
取材 製片 低倍觀察 高倍觀察
考點提示:
(1)為什麼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
(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衛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溫度是多少? 進行光照、提高水溫、切傷部分葉片;25℃左右。
(4)對黑藻什麼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象最明顯? 葉脈附近的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 仍為順時針。
(6)是否一般細胞的細胞質不流動,只有黑藻等少數植物的細胞質才流動?
否,活細胞的細胞質都是流動的。
(7)若觀察植物根毛細胞細胞質的流動,則對顯微鏡的視野亮度應如何調節?
視野應適當調暗一些,可用反光鏡的平面鏡來採光或縮小光圈。
(8)在強光照射下,葉綠體的向光面有何變化?葉綠體的受光面積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實驗四 觀察有絲分裂
1、材料:洋蔥根尖(蔥,蒜)
2、步驟:(一)洋蔥根尖的培養
(二)裝片的製作
製作流程: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1. 解離: 葯液: 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
時間: 3~5min .目的: 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約3min. 目的: 洗去葯液,防止解離過度,並有利於染色.
3. 染色: 用質量濃度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染色3~ 5min
目的: 使染色體著色,利於觀察.
4. 製片: 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並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 然後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 目的: 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於觀察.
(三)觀察
1、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分生區細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2、換高倍鏡下觀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後、末期→分裂間期。(注意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形態和分布的特點)。其中,處於分裂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
考點提示:
(1)培養根尖時,為何要經常換水? 增加水中的氧氣,防止根進行無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爛。
(2)培養根尖時,應選用老洋蔥還是新洋蔥?為什麼? 應選用舊洋蔥,因為新洋蔥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為何每條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時間是何時?為何?
因為根尖分生區的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因為此時細胞分裂活躍。
(4)解離和壓片的目的分別是什麼?壓片時為何要再加一塊載玻片? 解離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是為了使細胞相互分散開來;再加一塊載玻片是為了受力均勻,防止蓋玻片被壓破。
(5)若所觀察的組織細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麼? 壓片時用力過大。
(6)解離過程中鹽酸的作用是什麼?丙酮可代替嗎? 分解和溶解細胞間質;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為何要漂洗? 洗去鹽酸便於染色。
(8)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什麼? 染色最深的結構是染色質或染色體。
(9)若所觀察的細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麼?
因為在根尖只有分生區的細胞能夠進行細胞分裂;分生區的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處於分裂狀態;不能用高倍鏡找分生區,因為高倍鏡所觀察的實際范圍很小,難以發現分生區。
(10)為何要找分生區?分生區的特點是什麼?用高倍物鏡找分生區嗎?為什麼?
染液濃度過大或染色時間過長。
(11)分生區細胞中,什麼時期的細胞最多?為什麼? 間期;因為在細胞周期中,間期時間最長。
(12)所觀察的細胞能從中期變化到後期嗎?為什麼?
不能,因為所觀察的細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時期的死細胞。
(1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能否看到染色體?為什麼? 不能,因為洋蔥表皮細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觀察時不能看到染色體,其原因是什麼?
沒有找到分生區細胞;沒有找到處於分裂期的細胞;染液過稀;染色時間過短。
實驗五 比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考點提示:
(1)為何要選新鮮的肝臟?因為在不新鮮的肝臟中,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會由於細菌的破壞而降低。
(2)該實驗中所用試管應選較粗的還是較細的?為什麼?應選用較粗的,因為在較細的試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氣泡,而影響衛生香的復燃。
(3)為何要選動物的肝臟組織來做實驗,其他動植物的組織的研磨液能替代嗎?因為肝臟組織中過氧化氫酶含量較豐富;其它動植物組織也含有少量的過氧化氫酶,所以能夠替代。
(4)相同質量的塊狀肝臟和肝臟研磨液,哪一個催化效果好?為什麼?研磨液效果好;因為它增加過氧化氫酶與過氧化氫的接觸面積。
(5)滴入肝臟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時,可否共用下個吸管?為什麼?不可共用,防止過氧化氫酶與氯化鐵混合,而影響實驗效果。
實驗六 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機溶劑丙酮或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分離色素
2、步驟: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備濾紙條
(3)畫濾液細線:均勻,直,細,重復若干次
(4)分離色素: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5)觀察和記錄: 結果濾紙條上從上到下依次為:橙黃色(胡蘿卜素)、黃色(葉黃素)、藍綠色(葉綠素a)、黃綠色(葉綠素b).
考點提示:
(1)對葉片的要求?為何要去掉葉柄和粗的時脈?綠色、最好是深綠色。因為葉柄和葉脈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對實驗有何影響?
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會使濾液和色素帶的顏色變淺。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麼來替代?用水能替代嗎?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機溶劑來代替,但不能用水來代替,因為色素不溶於水。
(4)碳酸鈣的作用?不加碳酸鈣對實驗有何影響?
保護色素,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不加碳酸鈣,濾液會變成黃綠色或褐色。
(5)研磨為何要迅速?要充分?過濾時為何用布不用濾紙? 研磨迅速,是為了防止丙酮大量揮發;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來。色素不能通過濾紙,但能通過尼龍布。
(6)濾紙條為何要剪去兩角? 防止兩側層析液擴散過快。
(7)為何不能用鋼筆或圓珠筆畫線? 因為鋼筆水或圓珠筆油中含有其它色素,會影響色素的分離結果。
(8) 濾液細線為何要直?為何要重畫幾次? 防止色素帶的重疊;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帶的顏色更深一些。
(9) 濾液細線為何不能觸到層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層析液中。
(10)濾紙條上色素為何會分離?
由於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們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帶最寬的是什麼色素?它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麼色素大一些?
最寬的色素帶是葉綠素a,它的溶解度比葉綠素b大一些。
(12)濾紙條上相互間距最大的是哪兩種色素? 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13)色素帶最窄的是第幾條色素帶?為何?
第一條色素帶,因為胡蘿卜素在葉綠體的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少。
實驗七 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1、條件: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活細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具紫色大液泡),質量濃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驟:製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蓋玻片一側滴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液泡由大到小,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蓋玻片一側滴清水, 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質壁分離復原)
4、結論: 細胞外溶液濃度 > 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質壁分離
細胞外溶液濃度 < 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質壁分離復原
知識概要:製片 觀察 加液 觀察 加水 觀察
考點提示:
(1)洋蔥為何要選紫色的?若紫色過淡怎麼辦?
紫色的洋蔥有紫色的大液泡,便於觀察液泡的大小變化;讓陽光照射。
(2)洋蔥表皮應撕還是削?為何? 表皮應撕不能削,因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細胞為何會出現質壁分離? 動物細胞會嗎? 當細胞失去水分時,其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於細胞壁的伸縮性;動物細胞不會發生質壁分離,因為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
(4)質壁分離時,液泡大小和顏色的變化?復原時呢?
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時,液泡變小,紫色加深;當細胞質壁分離復原時,液泡變大,紫色變淺。
(5)若發生質壁分離後的細胞,不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其原因是什麼?
細胞已經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濃度過大,細胞失水過多或質壁分離時間過長)
(6)高倍鏡使用前,裝片如何移動?
若要把視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心,則要將裝片繼續向上移動。若要把視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視野的正中心,則要將裝片繼續向左方移動,因為顯微鏡視野 中看到的是倒像。
(7)換高倍物鏡後,怎樣使物像清晰?視野明暗度會怎樣變化?如何調亮?換高倍物鏡後,應調節細准焦螺旋使物像變得清晰;視野會變暗,可調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鏡的凹面鏡來使視野變亮。
(8)所用目鏡、物鏡的長度與放大倍數的關系? 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9)物像清晰後,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和放大倍數的關系?
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越小,放大倍數越大。
(10)總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放大倍數具體指面積的放大倍數還是長度的放大倍數?
總放大倍數等於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倍數是指細小物體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
(11)放大倍數與視野中細胞大小、多少、視野明暗的關系?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越大、數目越少、視野越暗。
(12) 更換目鏡,若異物消失,則異物在目鏡上;更換物鏡,若異物消失,則異物在物鏡上、移動載玻片,若異物移動,則異物在載玻片上。
(13)怎樣利用質壁分離現象來測定植物細胞液的濃度? ①配製一系列濃度從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②分別用以上不同濃度的溶液製成某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 ③用顯微鏡觀察某植物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某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就介於不能引起質壁分離的濃度和能引起質壁分離的濃度之間。
實驗八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考點提示:
(1)雞血能用豬血代替嗎?為什麼? 不能,因為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不能提取DNA。
(2)雞血中為何要加檸檬酸鈉?為何要棄去雞血細胞的上清液?
防止血液凝固;因為上清液是血漿,不含細胞和DNA。
(3)脹破細胞的方法?能用生理鹽水嗎?
向血細胞中加入蒸餾水,使細胞大量吸水而脹破;不能用生理鹽水,因為血細胞在蒸餾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該實驗中最好應用玻璃燒杯還是塑料燒杯?為什麼? 最好用塑料燒杯,因為玻璃燒杯容易吸附DNA。
(5)前後三次過濾時,所用紗布的層數分別是多少?為什麼?
第一次用一層紗布,有利於核物質透過紗布進入濾液;第二次用多層紗布,能防止DNA絲狀物透過紗布進入濾液;第三次用兩層紗布,既有利於DNA透過紗布,又能防止其它雜質透過紗布。
(6)若實驗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麼? 第一次加蒸餾水過少,細胞未充分脹破;第二次加蒸餾水過多或過少;第一次過濾用了多層紗布;第二次過濾用了一層紗布;使用了玻璃燒杯。
(7)兩次加入蒸餾水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是為了使血細胞吸水脹破;第二次是為了降低氯化鈉的濃度,有利於DNA有析出。
(8)實驗中攪拌溶液時,為何總要沿一個方向攪拌? 防止DNA分子受到損傷。
(9)兩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別是什麼?原理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是加蒸餾水,降低氯化鈉的濃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為DNA不溶於酒精溶液。
(10)三次溶解DNA的液體分別是什麼?原理分別是什麼?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濃度為2mol/L的氯化鈉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的氯化鈉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鈉中的溶解度,是隨著氯化鈉的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的。當氯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4mol/L時,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鈉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鈉溶液對DNA的溶解度都比較高。
(11)鑒定DNA時為何要用兩支試管?其現象分別是什麼?
其中不加DNA的試管起對照作用。該試管溶液不變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試管溶液變藍色。
實驗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裝置:(見課本)
3、檢測:(1)檢測CO2的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2)檢測酒精的產生: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反應,變成灰綠色。
實驗十 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1、目的要求:通過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識別減數分裂不同階段的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數目,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顯微鏡。
3、方法步驟:
(1)在低倍鏡下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識別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2)先在低倍鏡下依次找到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後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後期的細胞,再在高倍鏡下仔細觀察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數目。
4、討論:(1)如何判斷視野中的一個細胞是處於減數第一次分裂還是減數第二次分裂?
(2)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的不同點是什麼?末期呢?
實驗十一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1、原理:用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於是,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2、方法步驟:
(1)洋蔥長出約1cm左右的不定根時,放入冰箱的低溫室內(4℃),誘導培養36h。
(2)剪取誘導處理的根尖約0.5~1cm,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細胞的形態,然後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2次。
(3)製作裝片: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4)觀察,比較: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細胞.
3、討論:秋水仙素與低溫都能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這兩種方法在原理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實驗十二 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1、 要求:調查的群體應足夠大;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等.
2、 方法: 分組調查,匯總數據,統一計算.

3、計算公式: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 *100%

4、討論: 所調查的遺傳病的遺傳方式, 發病率是否與有關資料相符, 分析原因.
實驗十三 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NAA(萘乙酸), 2,4-D, IPA(苯乙酸). IBA(吲哚丁酸)等
2、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條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約3cm,處理幾小時或一天。處理完畢就可以扦插了。這種處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濃度較低,並且最好是在遮蔭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進行處理。
②沾蘸法:把插條的基部在濃度較高的葯液中蘸一下(約5s),深約1.5cm即可。
3、預實驗: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較大的實驗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設計細致的實驗.
4、實驗設計的幾項原則: ①單一變數原則(只有溶液的濃度不同);②等量原則(控制無關變數,即除溶液的濃度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③重復原則(每一濃度處理3~5段枝條) ;④對照原則(相互對照、空白對照);⑤科學性原則
實驗十四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1、培養酵母菌(溫度、氧氣、培養液):可用液體培養基培養
2、計數:血球計數板(2mm×2mm方格,培養液厚0.1mm)
3、推導計算
4、討論:根據7天所統計的酵母菌種群數量畫出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推測影響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實驗十五 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1、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兩種:記名計演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記名計演算法:指在一定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這一般用於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
目測估計法:按預先確定的多度等級來估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量的多少。等級的劃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較多、較少、少、很少」等等。
2、設計數據收集和統計表,分析所搜集的數據。
實驗十六 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
考點提示:
(1)什麼是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法?
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境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
(2)為了便於調查工作的進行,在選擇調查對象時,一般應選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為什麼?
一般應選雙子葉植物,因為雙子葉植物的數量便於統計。
(3)在樣方中統計植物數目時,若有植物正好長在邊線上,應如何統計?
只計算該樣方相鄰的兩條邊上的植物的數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獲某種動物M只,標志後放回原處。第二次捕獲N只,其中含標志個體Y只,求該地域中該種動物的總數。 MN/Y
(5)應用上述標志回捕法的條件有哪些?①標志個體在整個調查種群中均勻分布,標志個體和未標志個體都有同樣被捕的機會。②調查期中,沒有遷入或遷出。③沒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實驗十七 探究水族箱(或魚缸)中群落的演替
要求:(1)水族箱必須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於室內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2)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3)各生物成分的數量不宜過多,以免破壞食物鏈

設計實驗步驟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處理實驗材料,均等分組並編號。選擇實驗材料時要注意應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語言,如:「生長一致的」,「日齡相同的,體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組要視題目中所給的信息而定,(一般情況分兩組)。編號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與實驗步驟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單因子變數原則,對照處理各組材料。方法為一組為對照組(往往為處於正常生理狀態的),其餘為實驗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只能有一個實驗條件不同(單因子變數),其他條件要注意強調出相同來,這是重要的得分點或失分點。至於變數是什麼要根據具體題目來確定。
第三步:相同條件培養(飼養、保溫)相同時間。
第四步: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的預測(預期);首先要根據題目判斷該題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如果是驗證性實驗,則結果只有一個,即題目中要證明的內容。如果是探究性實驗,則結果一般有三種:①實驗組等於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無影響。②實驗組大於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有影響,且影響是正相關。③實驗組小於對照組,說明研究的條件對實驗有影響,且影響是負相關。

基本全了

8. 高中生物教材有哪些版本

1、人教版

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所謂「版」指的是教科書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 因此,「人教版」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版本。比如我國中小學教育

輔導報刊中,《語文報》、《中學生學習報》、《學苑新報》等均有著不同版本的教輔報紙,這兩個版本名稱均是配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的報紙,是新課改前後的版本名稱。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前者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後者便統一稱為人教版。

2、蘇教版

蘇教版是指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中小學教材,簡稱蘇教版教材。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材,稱為蘇教版。

廣義上的蘇教版教材不僅包括了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還有譯林出版社(譯林版主要出版英語教材)、江蘇科技出版社(蘇科版主要是部分初中數學物理教材),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蘇少版主要是音樂美術類教材)。

以及江蘇人民出版社(蘇人版主要是政治教材)等教材。此外,因江蘇省組建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因此在部分場合使用了「鳳凰版教材」或類似稱呼。

3、北師大版

依託百年名校——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科和學術優勢,北師大出版社以優質教育資源的集成、開發、提供和服務為宗旨,以圖書結構轉型為突破口,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形成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終身教育出版框架,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等領域,成為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的研發基地與出版基地。

北師大版基礎教育教材因其研究基礎深厚、教育理念先進、編寫質量上乘、服務水平專業成為國內公認的主流教材之一,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泛使用。

4、魯教版

由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山東人民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中小學教科書教材,稱為魯教版。目前,魯教版教材在山西、廣東、山東等地使用。

山東教育出版社於1982年1月掛牌出書。主要出版各級學校和業余教育的各類教材、教學參考書、教學輔導讀物、教育科學理論專著及其他學術著作。

5、浙江科學版

建社以來共有400多種獲得省級、華東地區和全國各類優秀圖書獎,逐漸形成了嚴謹求實、追求高品味的出書風格。近幾年來,在出版精品優秀圖書方面,該社在全國地方科技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其中,《浙江植物志》、《轉移核糖核酸—結構、功能與合成》和「智能自動化」叢書分別獲得第二、第三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20年來共出版理、工、農、醫各類科技圖書與普及讀物2600餘種,印行逾1.5億冊。近幾年來,每年出版新書200餘種,重印書150餘種,年發行圖書1000萬冊以上。尚有200多種圖書與海外達成了版權貿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教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教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師大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教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科學版

9. 高中生物課本共有幾本

高中生物課本共有6本,具體分析如下:

高中生物是國家規定的高中學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內容是一樣的;

人教版教材共6冊,供高中學生使用。必修1、2、3為必修內容,選修1、2、3供學生自行選擇學習;

所以,高中生物課本一共有6本,分別是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1、選修2、選修3。

(9)生物預實驗在高中課本哪裡有擴展閱讀:

高中生物的復習方法:

比較復習法:

在復習中,使學生能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組成酶與誘導酶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均可來自食物,除蛋白質外,均可貯存,均可由其它物質部分轉化等等;

串連復習法:

復習時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如有關蛋白質的知識主要分散於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紹了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場所、結構和功能。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

第五章談到了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復習時,可以把這些知識串起來復習,使知識更系統化,這樣可提高學生解綜合題的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生物

閱讀全文

與生物預實驗在高中課本哪裡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