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洋生物資源最哪個大洋

海洋生物資源最哪個大洋

發布時間:2022-02-09 10:42:34

A. 海洋生物資源包括什麼

石油

B. 海洋生物資源有哪些

魚類資源
它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如1981年世界海洋漁業捕獲量為6670萬噸,魚類為 5757萬噸,占 89%。魚類中以中上層種類為多,占魚類捕獲總量的70%左右。主要是鯷科(Engraulidae)、鯡科(Clupeidae)、鯖科(Scombridae)、鰺科(Carangidae)、竹刀魚科 (Scomberesocidae)、胡瓜魚科(Osmeridae)和金槍魚科(Thunnidae)等的種類;底層魚中,產量最大的是鱈科 (Gadidae),其次是鮃鰈類。 經濟魚類中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的約10種。這10種中,除狹鱈(明太魚;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鱈(Gas morhua)為底層或近底層種外,其餘8種都是上層魚類,它們是遠東沙瑙魚(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魚(S.sagax)、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魚 (Trachu-rus murphi)、 秘魯鯷(Engraulis rigens)、沙丁魚(Sardina pilchars)、大西洋鯡(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這10種魚的產量占海洋魚類產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它們在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從捕獲魚類的食物對象劃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魚類比例最大,約佔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魚類約佔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魚類約佔20%;食海洋底棲生物的魚類約佔4%;剩下的1%則食各種類群的生物。 海洋魚類資源由於管理不當、利用不合理,有許多種的產量已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如狹鱈、大西洋鱈、大西洋毛鱗魚、太平洋的鮐魚和秘魯鯷等。這說明世界傳統魚類的資源開發已經比較充分,有些種的開發已經過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要擴大魚獲量寄希望於發現和開發遠洋、深海的魚類資源。
軟體動物資源
是魚類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動物資源。據不完全統計,1981年世界海洋軟體動物資源采捕量約為469萬噸,占海洋漁業捕獲量的7.0%。其中頭足類(槍烏賊、烏賊和章魚)的年產量約為 130~150 萬噸。頭足類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區)常有極大的數量,能夠形成良好的漁場。但因對其種群結構及棲息移動規律了解較少,資源尚未很好開發利用,仍有較大潛力。自70年代後期以來,雙殼類的產量增長很快,僅牡蠣、扇貝、貽貝的年總產量就約 200萬噸,各種蛤類約120萬噸。
甲殼動物資源
1981年其產量為 310萬噸,在海洋漁業捕獲量中僅佔5%。但在經濟上很重要,特別是對蝦類(主要是對蝦、新對蝦、鷹爪蝦等屬)和其他游泳蝦類(主要是褐蝦和長額蝦科),1980年的產量已達170萬噸,比1976年的130萬噸,增長三分之一。蟹類產量也穩步增長,1975年約為40萬噸,1981年已超過80萬噸。南極磷蝦 (Euphausia superba)為主的浮游甲殼類每年約產45萬噸,可望有大的增長。蝦、蟹的市場價格超過魚類的很多倍,是目前頗受重視的一個類群。由於它們的壽命短,再生力強,因而已成為人工增養殖的對象。
哺乳類動物
包括鯨目(各類鯨及海豚)、海牛目(儒艮、海牛)、鰭腳目(海豹、海象、海獅)及食肉目(海獺)等。其皮可製革、肉可食用,脂肪可提煉工業用油。其中鯨類年捕獲量約2萬頭;
海洋植物
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硅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綠藻等11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撈對象僅限於少數幾種,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范圍集中於沿岸地帶,僅佔世界海洋總面積7.4%的大陸架水域,卻佔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產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產品約2億噸,迄今僅利用1/3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 此外,鯨類的產量每年約 2萬多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海洋生物資源。但已捕撈過度,破壞嚴重。 中國海洋捕撈業歷史悠久,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全國水產量每年只有50多萬噸。50年代有了較大提高,達200萬噸,60年代超過 200萬噸,70年代增到350多萬噸,但質量下降。渤海、黃海、東海的許多傳統性捕撈對象(如真鯛、小黃魚、大黃魚、鰳魚、鱈魚、鮃鰈類等)資源已嚴重衰落,出現了與世界各海域傳統漁場類似的情況。

C. 海洋有哪些資源

1、水資源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水不僅是寶貴的水資源,而且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加強對海水(包括苦鹹水,下同)資源的開發利用,是解決沿海和西部苦鹹水地區淡水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海水淡化,是開發新水源、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

2、食物資源

僅位於近海水域自然生長的海藻,年產量已相當於世界年產小麥總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這些藻類加工成食品,就能為人們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海洋中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滿足300億人的需要,海洋中還有眾多的魚蝦,真是人類未來的糧倉。還有南極的磷蝦,每年都產50多億,我們只捕撈1億~1.5億噸,就能達到全世界魚蝦捕撈量的一倍還多。

3、油氣

世界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其石油資源量約佔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世界海洋油氣與陸上油氣資源一樣,分布極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數十處近海海域中,石油、天然氣含量最豐富的數波斯灣海域,約占總貯量的一半左右;第二位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灣海域;其次是亞太、西非等海域。

4、錳結核

世界大洋海底錳結核的總儲量達30000億噸,僅太平洋就有17000億噸,其中含錳4000億噸,鎳164億噸,銅88億噸,鈷58億噸。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過3000米的深海底部。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30′~20°、西經110°~180°海區最為富集。估計該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千米富集高品位錳結核,其覆蓋率有時高達90%以上。

5、砂礦

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包括海流與潮汐)、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金紅石與獨居石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D. 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哪個大洋

海洋礦產資源豐富,從海岸到大洋均有分布,海洋礦產資源包括(a
1、2、3)
1
濱海砂礦
2
海底石油和天然氣
3
海底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

E. 海洋生物最豐富的海洋是哪個

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海洋是太平洋,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生物種類也是最多的海洋。

F. 海洋生物資源的地理分布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資料表明:自1938年以來,世界各海區的海洋漁獲量比例有了很大變化。首先被開發利用的是北半球(20°N以北)海域,該海域在1938年佔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81%。以後,熱帶和南半球水域的漁獲量迅速提高,由1938年的19%到1980年占總產量的46%(表1)。從近岸到深海各帶區,則近岸區的漁獲量大於其他各區,如1976年海洋生物資源有92%左右捕自僅佔有世界海洋面積7.4%的大陸架海域(表2)。不同的海域類型漁獲量也不同,上升流區的面積最小,但漁業產量卻與沿岸區相等(表3)。這是由於以攝食浮游生物的鯷魚等產量極高所致;大洋區面積佔90%,魚產量卻極低,主要原因是該區生產金槍魚等兇猛性大型魚類,其食物鏈級次高達5級,因而生態效率低。傳統捕撈區在大西洋東北部,西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及中西部其面積僅佔世界海洋總水體的20%左右,而捕撈量卻佔世界總漁獲量的80%。
每個國家的海洋漁業產量也不同。如1980年,日本最高,為1042萬噸;蘇聯次之,為947萬噸;超過200萬噸的,有中國、美國、智利、秘魯、挪威、印度、南朝鮮、丹麥等國;超過100萬噸的,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墨西哥、朝鮮、冰島、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國家。

G. 海洋生物資源有哪些

海洋生物資源又稱海洋水產資源。指海洋中蘊藏的經濟動物和植物的群體數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斷更新的海洋資源。

H. 海洋捕撈對海洋生物資源有哪些壓力

海洋捕撈對海洋生物資源有哪些壓力
對海洋中可利用的生物資源的潛力,科學家們的見解不盡相同,一般認為有1~2億噸,接近目前海洋漁獲量的2倍左右。2500米的海洋深處曾發現結群性的經濟魚類,說明大陸坡及更深處仍有一定數量的生物資源可為人類利用。估計水深200~2000米范圍內,魚類和非魚類的可捕量約可達3000萬噸。由於許多大型深海魚類壽命較長,性成熟較晚,若過多捕撈同樣會導致對資源的破壞。
傳統性的漁業,主要是人類單方面的利用,未考慮對漁業資源進行系統地科學管理。海洋生物資源今後開發利用的正確途徑:①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和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同時改革傳統的捕撈方法。②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③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養殖和增殖業,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

I. 海洋生物資源的資源分類

它是海洋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類,如1981年世界海洋漁業捕獲量為6670萬噸,魚類為5757萬噸,占 89%。魚類中以中上層種類為多,占魚類捕獲總量的70%左右。主要是鯷科(Engraulidae)、鯡科(Clupeidae)、鯖科(Scombridae)、鰺科(Carangidae)、竹刀魚科(Scomberesocidae)、胡瓜魚科(Osmeridae)和金槍魚科(Thunnidae)等的種類;底層魚中,產量最大的是鱈科 (Gadidae),其次是鮃鰈類。
經濟魚類中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的約10種。這10種中,除狹鱈(明太魚;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鱈(Gas morhua)為底層或近底層種外,其餘8種都是上層魚類,它們是遠東沙瑙魚(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魚(S.sagax)、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魚(Trachu-rus murphi)、秘魯鯷(Engraulis rigens)、沙丁魚(Sardina pilchars)、大西洋鯡(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這10種魚的產量占海洋魚類產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它們在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從捕獲魚類的食物對象劃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魚類比例最大,約佔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魚類約佔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魚類約佔20%;食海洋底棲生物的魚類約佔4%;剩下的1%則食各種類群的生物。
海洋魚類資源由於管理不當、利用不合理,有許多種的產量已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如狹鱈、大西洋鱈、大西洋毛鱗魚、太平洋的鮐魚和秘魯鯷等。這說明世界傳統魚類的資源開發已經比較充分,有些種的開發已經過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要擴大魚獲量寄希望於發現和開發遠洋、深海的魚類資源。 以各類海藻為主,主要有硅藻、紅藻、藍藻、褐藻、甲藻和綠藻等11門,其中近百種可食用,還可從中提取藻膠等多種化合物。當前世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撈對象僅限於少數幾種,而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種海藻及南極磷蝦等資源均未很好開發利用;捕撈范圍集中於沿岸地帶,僅佔世界海洋總面積7.4%的大陸架水域,卻佔世界海洋漁獲量的90%以上。據估計,海洋中有機物平均單產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億噸碳轉化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魚產品約2億噸,迄今僅利用1/3左右。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的途徑為一開發遠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首先是水深200~2000米及更深處的資源。二開發海洋食物鏈級次較低的種類,如南極磷蝦資源。三大力發展大陸架水域的海水養殖和增殖業(如放養魚、貝類和蝦等),實現海洋水產生產農牧化。
此外,鯨類的產量每年約2萬多頭,也是不可忽視的海洋生物資源。但已捕撈過度,破壞嚴重。
中國海洋捕撈業歷史悠久,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全國水產量每年只有50多萬噸。50年代有了較大提高,達200萬噸,60年代超過200萬噸,70年代增到350多萬噸,但質量下降。渤海、黃海、東海的許多傳統性捕撈對象(如真鯛、小黃魚、大黃魚、鰳魚、鱈魚、鮃鰈類等)資源已嚴重衰落,出現了與世界各海域傳統漁場類似的情況。

J. 我國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原因是什麼

海洋是我國重要的後備資源基地.我國海域總面積達354萬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陸架148萬km2,中國諸海區的生物生產量為2.67t/ km2(加權平均值),總生物生產量為1261.53萬t.我國可供捕撈生產的漁場面積約281萬km2,合42億畝.
我國海洋生物資源高達20278種,其中魚類3032種、螺貝類1923種,蟹類734種、蝦類546種,藻類790種.其中,作為經濟捕撈對象,在漁業統計和市場上列名的有200多種,這些足以表明我國海洋水產生物的資源豐富和物種豐富度高.我國的海洋漁場是世界上重要的漁場之一,如果在保持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年可捕魚量可保持500萬t以上,是發展淺海養殖業和海上牧場,形成具有戰略意義食品供應基地的重要資源.另外,遠洋漁業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海洋生物豐富的主要原因:中國是海洋大國,中國東、南兩面瀕臨遼闊的海洋,歸中國管轄的海洋面積有354萬km2,跨越了溫帶、亞熱帶、熱帶三個氣候帶,大陸架寬闊,水體營養豐富.
我國海域遼闊,從北到南有四大海區漁場:
渤海海區漁場總面積7.7 萬平方公里,有遼東海、渤海海和萊州灣3 個大海灣,遼河、灤河、海河和黃河帶來了豐富的天然餌料,形成魚類的天然產卵場和重要的漁場.常見魚類有70 多種,主要水產有條鰳魚、對蝦、毛蝦及海蟹等.其中,對蝦是我國著名的特產,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廟島群島、長興島、風鳴島、西中島和菊花島,均可停泊漁船,還有天津、秦皇島、龍口、營口等大中型漁港.海底平坦,有利於拖網作業.渤海水淺底緩,灘塗面積近200 萬畝,發展養殖業潛力很大.
黃海海區魚場總面積38 萬平方公里.北部水域較深,是我國冷水魚類和鱈魚等分布的海區.此外,黃海暖流和台灣暖流影響黃海海區,形成外海高鹽水體與沿海低鹽水體的混合水區,從而使餌料生物具有兩種水體的綜合群體,為各種魚類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經濟魚類十分豐富,有300 種之多,主要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鮁、鮐、鰳魚和對蝦等.有海洋島、鴨綠江口、大連、煙台和威海外海、石島、青島、海州灣及呂泗漁場, 它們是我國現代化海洋漁業生產基礎較好的海區.黃海海區養殖業發達,牡蠣、貽貝、海帶、紫菜、石花菜等為大宗,其中海帶產量最大;海參、海豹、對蝦等養殖也獲得成功.黃海海區淺海灘塗460 萬畝,潛力極大.
東海海區漁場總面積77 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陸架面積52 萬平方公里, 有長江、錢塘江、甬江、閩江、甌江等注入.大陸架淺海水域,海岸線曲折, 各大江河帶來了大量營養物質,為海洋魚類提供了極豐富的餌料,成為我國重要的漁場,魚種有700 多種,以暖性魚為主.大陸架以東深海水域,處於暖流高溫水的控制范圍內,以暖性魚類占絕對優勢.東海海區是我國最大的海洋漁業產區,盛產帶魚、大黃魚、小黃魚及軟體動物烏賊,已建有上海、舟山、寧波、鎮海、溫州、馬尾和廈門東渡等重要漁港.其中浙江東部的舟山群島一帶的海域,是我國最大的漁場,被稱為我國海洋魚類的寶庫.每至汛期,可以捕撈數億斤水產品,東海灘塗寬廣,總面積達300 萬畝,是貝類、藻類的良好養殖場所,海水養殖業比較發達,主要養殖蚶、牡蠣、紫菜、鰻魚和海帶等.
南海海區漁場總面積350 萬平方公里,有珠江、韓江、釜江、南渡江、龍門江及紅河等注入.地處熱帶、亞熱帶,以暖水種魚類為主,已經鑒定的魚種有860 種之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有池魚、沙丁魚等,還盛產金槍魚、沙魚等大洋性魚類.共有海南島、西沙群島、黃岩島等800 多個島嶼.還有北部灣、雷州灣、廣州灣、大亞灣、紅海灣和汕頭港.各島嶼、海灣均是良好的漁船停泊地,有的還是遠洋漁業的優良基地.其中,北部灣是我國重要的熱帶、亞熱帶海洋漁業區.廣西北部灣合浦一帶天然的和人工養殖的珍珠, 在色、光、圓、潤各方面,都超過日本的「東珠」和歐洲的「西珠」,號稱「南珠」.南海諸島廣大海區的魚類資源有的還被別國佔有,有待大力向海外開發.

閱讀全文

與海洋生物資源最哪個大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