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生物措施,;例如
在自然災害或自然問題的預防和治理中,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兩種。
工程措施顧名思義就是人工修建相關的工程設施,比如三峽的首要目的就是防洪,比如洞庭湖的治理中的工程措施就有疏浚河道,比如荊江的治理中就有裁彎取直,比如黃土高原治理的打壩淤地措施,比如治理風沙的修建草方格沙障措施等等。
生物措施就是通過發揮生物(主要指的是植物)的作用來起到預防和治理自然災害和問題,比如應對荒漠化就要植樹種草,對於泥石流多發區和黃河、長江中下游的泥沙淤積,就要恢復(河流中上游或山區的)植被,發揮植被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等等
『貳』 生物防治法有哪些措施
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謝產物防治病蟲。遠在16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利用黃驚蟻防治柑橘害蟲,近幾十年發展成為一門科學。生物防治的最大特點是對人畜安全,有些天敵對害蟲有長期控製作用。自然界天敵種類多,是一種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生物防治的方法概括起來有: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病,食蟲動物治蟲幾個方面。有人主張把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生物絕育法、激素法放到生物防治法中。這樣,生物防治法的內容就更廣泛了。
『叄』 地理中生物措施有哪些
工程措施:興修水利、打壩淤地.
能源措施:新能源如核能、風能、太陽能等
生物措施:植樹造林種草等
農業措施:因地制宜
『肆』 生物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生物防治,簡單說,就是以蟲治蟲,以一種生物治另一種生物。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污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如:
①利用天敵防治。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
設在馬尼拉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組織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研究了使用農葯對菲律賓水稻和水稻種植者的影響。該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使用農葯弊大於利,處理農葯引起的保健問題的費用總是超過農葯為作物帶來的好處。」
這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正在試驗如何減少使用農葯,它們估計全世界生產的農葯一年耗資至少200億美元。他們提倡利用益蟲吃害蟲的以蟲治蟲和用其它天然方法消除害蟲。
例如,國際研究人員有對付小菜蛾的強大武器——比它還小的峰。小菜蛾在日本是對農作物破壞性最大的害蟲。它的幼蟲吞食莖椰菜、結球甘藍、花椰菜、小蘿卜、和抱子甘藍。小菜峨已適應化學殺蟲劑。
小菜娥的天敵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鏡是難以看見它的。它在產卵時,會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蟲體內。當蜂卵孵化成幼蜂時,幼蜂便會吃掉小菜蛾的幼蟲,如果把一種常用的不污染環境的天然殺蟲劑與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②利用作物對病蟲害的抗性防治。即選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種防治病蟲害,如選育抗馬鈴薯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抗麥桿蠅的小麥品種等。
『伍』 人們採取那些措施來保護生物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水平上採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
2 .遷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動,這必須所有締約國廣泛合作,積極行動,制定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對瀕臨滅絕的物種、破壞嚴重的生態系統和遺傳資源實行有效的保護和搶救。
『陸』 我國環境保護對策中的生物措施有哪些
措施有: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5、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四條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柒』 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有什麼辦法
在受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劑,可將重金屬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鎘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鹼性爐灰等,可以使活性鎘轉化為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等難溶物,改良效果顯著。
因為重金屬大部分為親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綠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適量的硫化鈉、石硫合劑等有利於重金屬生成難溶的硫化物。
對於砷污染土壤,可施加Fe2SO3和MgCl2等生成FeAsO4、Mg、NH4、AsO4等難溶物,減少砷的危害。另外,可以種植抗性作物或對某些重金屬元素有富集能力的低等植物,用於小面積受污染土壤的凈化。如玉米抗鎘能力強,馬鈴薯、甜菜等抗鎳能力強等。有些蕨類植物對鋅、鎘的富集濃度可達數百甚至數千ppm(毫克/千克),例如,在被砷污染的土壤上谷類作物無法生存,但在其上生長的苔蘚砷富集量可達1250×10-6毫克/千克。
總之,按照「預防為主」的環保方針,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對已污染的土壤,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捌』 怎樣進行病蟲害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有哪些重要措施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制劑來防治害蟲。比如利用鳥防止森林害蟲,利用赤眼蜂來防止棉鈴蟲。採用生物防治要比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更優越。因為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環境,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生物防治中有可能加以利用的有拮抗作用和交叉保護作用等。
(1)拮抗作用及其利用
一種生物的存在和發展,限制了另一種生物的存在和發展的現象,稱為拮抗作用。這種作用在微生物之間廣泛存在,在高等生物間、高等生物和微生物間也廣泛存在。拮抗作用的機制比較復雜,主要有抗生作用、寄生作用和競爭作用等。一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夠殺死或抑制其他生物的現象,稱為抗生現象。具有抗生作用的微生物稱為抗生菌,這些抗生菌主要來源於放線菌、真菌和細菌。對植物病原物有寄生作用的微生物很多,如噬菌體對細菌的寄生,病毒、細菌對真菌的寄生等,寄生作用在生物防治中的應用正日益廣泛。在枝、干、根、葉、果、花的表面及周圍的微生物區系中,除直接作用於病原物並具有抗生作用或寄生作品的微生物之外,還有一些同病原物進行陣地競爭或營養競爭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往往可以防止或減輕病害的發生。利用這些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兩類:①直接使用。把人工培養的拮抗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或噴灑在織物表面,可以改變根圍、葉圍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組成,建立拮抗微生物的優勢,從而達到控制病原物的目的。②促進繁殖。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幾乎都有拮抗微生物的存在,創造一些對其有利的環境條件,可以促使其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群,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例如多施有機肥,會促進鱷梨根腐病菌的多種抗生菌的增殖,大大減輕該病的危害。在土壤中施入二氧化硫、甲基溴化物等化學物質可以刺激木霉的增殖,殺死或抑制根朽病菌。此外,把拮抗微生物與其適宜的基物混合在一起施入土壤中,可以幫助拮抗微生物建立優勢,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2)交叉保護現象及其利用
在寄主植物上接種低致病力的病原物或無致病力的微生物後,誘導寄主增強其抗病力,甚至可保護寄主不受侵染,這種現象稱為交叉保護。例如在番茄花葉病的防治上,即在番茄播種20~30天,或在番茄有3~4片真葉時,接種無致病力的弱病毒株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中的一個新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除上述使用途徑外,新近的研究還發現了一些新的途徑,如某些生防因子與某些化學葯劑混合使用可發生協同作用。如果把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對病害進行綜合防治,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玖』 什麼是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指利用營造園林植被、種植綠肥牧草的方式改良土壤。如在鹽鹼地果園間作耐鹽鹼的豆科綠肥,可以改良鹽鹼地,提高果樹產量;沙荒地果園營造防護林網,實行林草結合,可以防風固沙,抵禦自然災害,有利於果樹生長發育;山地丘陵果園種植耐旱耐瘠植物,可起到固土護坡、涵養水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