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少年之前的叫古生物
古生物,
地質學專業術語,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古生物(三葉蟲)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獁等)。
也就是說,要已經滅絕的生物,而有些現存的動植物種,如大熊貓、桫欏等,只能叫活化石了。
Ⅱ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約多少年
是我錯了,應該選B啊…………慚愧
Ⅲ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約多少年()A.45億年B.34億年C.30億年D.24億
化石是由於自然作用在地層中保存下來的地史時期生物的遺體、遺跡,以及生物體分解後的有機物殘余(包括生物標志物、古DNA殘片等)等.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是從澳大利亞發現的距今34億年的瓦拉翁納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表明絲狀細菌是最早具細胞結構的生物.
故選B
Ⅳ 古生物登陸時間出現在多少億年前
大約4.3億多年前,志留紀的時候,地球開始變暖,到處都是長滿雜草的沼澤,大型蕨類植物繁茂,布龍度蠍子和肉鰭魚類開始登陸
Ⅳ 古生物的簡介
三 葉蟲是最有代表性的遠古動物,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出現,5億--4.3億年前發展到高峰,至2.4億年前的二迭紀完全滅絕,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可見這是一類生命力極強的生物。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它們演化出繁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背殼縱分為三部分,因此名為三葉蟲
三葉蟲的祖先可能是類似於節肢動物的動物,如斯普里格蠕蟲或其它隱生宙埃迪卡拉紀時期類似三葉蟲的動物。早期三葉蟲與伯吉斯頁岩和其它寒武紀的節肢動物化石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因此三葉蟲與其它節肢動物可能在埃迪卡拉紀和寒武紀的交界之前有共同的祖先。
三葉蟲發展迅速,在寒武紀晚期達到繁殖高點的時代。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形態演變多種多樣。 有的頭、胸、尾三部分大小相等,殼體緩平,頭、尾都缺少明顯的裝飾,如大頭蟲 ):有的頭部既寬且大,前緣被一條平闊的圍邊所環繞,其上還排列著整齊的瘤粒,如隱三瘤蟲;有的為了免於受害,在胸、尾裝飾著尖長的針刺,如裂肋蟲(有的殼體還能夠捲曲成為球狀,如隱頭蟲
三葉蟲滅絕的具體原因不明,但是志留紀和泥盆紀時期兩齶強大,互相之間由關節連接的鯊魚和其它早期魚類的出現與同時出現的三葉蟲數量的減少似乎有關。三葉蟲為這些新動物可能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此外到二疊紀後期時三葉蟲的數量和種類已經相當少了,這無疑為它們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提供了條件。此前的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雖然沒有後來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那麼嚴重,但是也已經大大地減少了三葉蟲的多樣性。
Ⅵ 和政羊古生物化石距今多少年
在距今2400萬年—520萬年的中新世紀,位於中國中部的和政地區曾是亞熱帶、暖溫帶氣候環境,是遠古時代各種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和政地區產出的古動物化石主要包括晚漸新世的巨犀動物群、中中新世的鏟齒象動物群、晚中新世的三趾馬動物群和早更新世的真馬動物群,尤其以三趾馬動物群最為豐富,超過了歐洲最著名的位於希臘的皮克米和薩摩斯地點。
巨犀
Ⅶ 地球上大約多少年前就有了生物
古生物學家告訴我們,大約在 36 億年前,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產生。
生命的起源和細胞的起源的研究不僅有生物學的意義,而且有科學的宇宙觀的意義。細胞的起源包含三個方面;①構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細胞的起源;②與生命的起源相伴隨的原核細胞的起源;③最新發展的三界學說,即古核細胞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應當追溯到與生命有關的元素及化學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過程應當從宇宙形成之初、通過所謂的「大爆炸」產生了碳、氫、氧、氮、磷、硫等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談起。
大約在66億年前,銀河系內發生過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質經過長時間的凝集,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了太陽系。作為太陽系一員的地球也在46 億年前形成了。接著,冰冷的星雲物質釋放出大量的引力勢能,再轉化為動能、熱能,致使溫度升高,加上地球內部元素的放射性熱能也發生增溫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狀態。高溫的地球在旋轉過程中其中的物質發生分異,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為地核,較輕的物質構成地幔和地殼,逐漸出現了圈層結構。這個過程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大約在38億年前出現原始地殼,這個時間與多數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齡一致。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密切相關的。生命的構成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等是來自「大爆炸」後元素的演化。資料表明前生物階段的化學演化並不局限於地球,在宇宙空間中廣泛地存在著化學演化的產物。在星際演化中,某些生物單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於星際塵埃或凝聚的星雲中,接著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過若干前生物演化的過渡形式最終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統,即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至此,生物學的演化開始,直到今天地球上產生了無數復雜的生命形式。
38億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穩定的陸塊,各種證據表明液態的水圈是熱的,甚至是沸騰的。現生的一些極端嗜熱的古細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於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謝方式可能是化學無機自養。澳大利亞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億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證據。
原始地殼的出現,標志著地球由天文行星時代進入地質發展時代,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也開始逐漸形成。但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尚無較多的生物出現,一直到距今5.4億年前的寒武紀,帶殼的後生動物才大量出現,故把寒武紀以後的地質時代稱為顯生宙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時期。從生物界看,這是原始生命出現及生物演化的初級階段,當時只有數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們只留下了極少的化石記錄。從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個地殼薄、地熱梯度陡、火山—岩漿活動強烈而頻繁、岩層普遍遭受變形與變質、大氣圈與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積物的時期;也是一個硅鋁質地殼形成並不斷增長的時期,又是一個重要的成礦時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現了一些范圍較廣、厚度較大、相對穩定的大陸板塊。因此,在岩石圈構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顯示了較為穩定的特點。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氣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隨著植物的日益繁盛與光合作用的不斷加強,大氣圈的含氧量繼續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類植物已十分繁盛,明顯區別於太古代。
震旦紀(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後期一個獨特的地史階段。從生物的進化看,震旦系因含有無硬殼的後生動物化石,而與不含可靠動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區別;但與富含具有殼體的動物化石的寒武紀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僅種類單調、數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還不能利用其中的動物化石進行有效的生物地層工作。震旦紀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徵是後期出現了種類較多的無硬殼後生動物,末期又出現少量小型具有殼體的動物。高級藻類進一步繁盛,微體古植物出現了一些新類型,疊層石在震旦紀早期趨於繁盛,後期數量和種類都突然下降。再從岩石圈的構造狀況來看,震旦紀時地表上已經出現幾個大型的、相對穩定的大陸板塊,之上已經是典型的蓋層沉積,與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紀可以被認為是元古代與古生代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
1977年10月,科學家再南非34億年前的史瓦濟蘭系的古老沉積里發現了200多個古細胞化石,便將生命起源的時間定在34億年前。不久,科學家又在35億年的岩石層中驚詫地找到最原始的生物藍藻,綠藻化石,不得不將生命源頭繼續上溯。
因為8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真核生物,那時候是震旦紀。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氣之後,真核細胞才可能出現.
而在此之前都是厭氧的原核生物 :)
Ⅷ 白堊期是多少年到多少年
1.是地質年代:三疊紀白堊紀都是中生代的紀.
具體參考:
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岩石和地層,(時間表述單位:宙、代、紀、世、期、階;地層表述單位:宇、界、系、統、組、段)。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地質年代可分為相對年代和絕對年齡(或同位素年齡)兩種。相對地質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層之間的相對新老關系和它們的時代順序。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層分為5代12紀。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國含有1個震旦紀),以後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6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只有第三紀、第四紀兩個紀。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准化石。各類動、植物化石出現的早晚是有一定順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現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現得越晚。絕對年齡是根據測出岩石中某種放射性元素及其蛻變產物的含量而計算出岩石的生成後距今的實際年數。越是老的岩石,地層距今的年數越長。每個地質年代單位應為開始於距今多少年前,結束於距今多少年前,這樣便可計算出共延續多少年。
2.冰期是地球上極為寒冷的時期,氣溫很低,極地和高緯度區廣布冰蓋,中、低緯地區也分布有很多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冰川地質作用十分強烈。
科學家們通過地質調查後認為,第一次大冰期在我國很明顯,在震旦紀早期的地層中,大量的證據保存在下震旦統上部的南沱組冰磧岩上。第二次大冰期主要出現在岡瓦納古陸,其證據主要見於非洲、印度、澳大利亞等大陸上的石炭一二疊紀冰磧岩上。第三次大冰期的證據在全世界都有發現,並可以辨別出冰期和間冰期,如在歐洲體現為阿爾卑斯山區的4次冰期(鈞茨、民德、里斯、玉木)及相應的4次間冰期、冰後期。
第四紀冰期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第四紀大冰川期,距今約200萬年。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發生是極地或高山地區沿地面運動的巨大冰體。由降落在雪線以上的大量積雪,在重力和巨大壓力下形成,冰川從源頭處得到大量的冰補給,而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發育得又寬又深,往下流到高溫處,冰補給少了,冰川也愈來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補給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為舌狀,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第四紀時歐洲阿爾卑期山山嶽冰川至少有5次擴張。在我國,據李四光研究,相應地出現了鄱陽、大姑、廬山與大理4個亞冰期。現代冰川覆蓋總面積約為163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我國的現代冰川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北坡)、昆侖山、天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的一些高峰區,總面積約57069平方公里。
Ⅸ 古生物年代
(一)滴道組
關於滴道組的研究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對其研究的深入程度, 直接關繫到我國東北地區煤系地層的劃分對比及侏羅系—白堊系界線等一系列重大的地質課題。 因此, 其地質時代歸屬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但是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 絕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組的地質時代為中—晚侏羅世(姜寶玉等,2001; 具然弘等,1982; 李子舜等,1982a,b; 水谷伸治郎等,1989; 李蔚榮等,1986; 程金輝等,2001; 顧知微等,1982、 1984)。 20世紀90年代以來, 隨著此地區含煤地層研究的深入及較多生物化石, 尤其是植物化石, 包括微體浮游溝鞭藻類化石的發現,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滴道組的時代不是晚侏羅世, 而是早白堊世(孫革等,1999; 黎文本,1992; 孫革,1995; 文世宣等,2000; GU Zhiwei,1992a;GU Ziwei,1992b; LI Wenben,et al.,1994; SHA Jingeng,et al.,1994a; SHA Jingeng,et al.,1994b)。
圖3-5 雞西群年代地層劃分及構造層序
滴道組植物化石以R-O植物群的Carpolithus-Podozamites-Onychiopsis組合為特徵, 相當於周志炎劃分的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早期組合(周志炎等,1980), 孫革等在雞西暖泉子典型剖面上採得大量植物化石, 經鄭少林、 孫革等鑒定, 主要有: Pteridiopsis diensis Zheng et Zhang, Onychiopsis elongata(Geyl.)Yok.,Adiantopteris sewardii(Yabe)Vass., Podozamites reinii Geyler等, 顯示了明顯的早白堊世植物組合面貌(孫革等,1999;孫革,1995)。 2002年吳向午鑒定該套化石時認為時代為早白堊世早中期(周興福等,2004)。
雞西盆地滴道組中產Vesperopsis diensis-Lagenorhytis granorugosa溝鞭藻組合,雖然當前的該組合只含3屬3種, 但在地質時代上有意義重大, 其中包括2個新種:Vesperopsis diensis和Lagenorhytis granorugosus。 Vesperopsis屬分布於北半球早白堊世—賽諾曼期(Cenomanian), 基本上是全球早白堊世標志性化石(何承全等,1999、 2000;Batten D J,et al., 1988; Bint A N.,1986; NΦhr-Hansen H,et al.,1998; 郎艷等,1999; 喬秀雲等,1992; 萬傳彪等,1990、 1994)。 Lagenorhytis屬迄今已知僅出現於歐洲早白堊世早期,即貝里阿斯期(Berriasian)至凡蘭吟期(Valanginian), 其模式標本產於英格蘭Valanginian期。 經程金輝、 何承全研究, 其時代為早白堊世貝里阿斯—凡蘭吟期(程金輝等,2001)。2002年沙金庚通過地層對比認為含溝鞭藻的滴道組時代為凡蘭吟—歐特里夫期。 因此這一新發現表明滴道組的時代為早白堊世, 且可能為早白堊世早期(何承全等,2000)。
總體來看, 滴道組植物化石和溝鞭藻化石反映的年代基本一致, 雖然雞西群滴道組產有貝里阿斯期—凡蘭吟期的Vesperopsis diensis-Lagenorhytis granorugosa溝鞭藻組合,但此組不整合於元古宇麻山群或古老的花崗岩之上, 假整合於主要為凡蘭吟晚期—巴列姆早期的城子河組之下, 因此, 滴道組的沉積主體時間應為早白堊世凡蘭吟期。 另外, 滴道組的溝鞭藻組合特徵反映出一種與海水影響有關的微鹹水—半鹹水的沉積環境, 說明雞西盆地在早白堊世早期曾受到海水的影響(朴太元等,2005)。 本次工作將滴道組時代置為早白堊世。
(二)城子河組
城子河組地質時代討論大體經歷3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以前, 多數學者認為時代為晚侏羅世; 第二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 城子河組時代被確定為晚侏羅世或早白堊世早期或晚侏羅世晚期—早白堊世早期(姜寶玉等,2001; 鄭少林等,1982; 顧知微等,1984; 張清波,1988); 第三階段為90年代至今, 沙金庚根據Aucellinacaucasica的發現將城子河組時代確定為Barremian-晚Aptian期(主要為Aptian期)以來, 早白堊世的觀點已被多數學者接受(顧知微,1995; 沙金庚等,2000; 孫革等,1992a; 何承全等,2000; GU Zhiwei,et al.,1997; 文世宣等,2000; SHA Jingeng,et al., 1993、 1994a; 尚玉珂,1997)。 但對城子河組時代具體為早白堊世早中期還是中晚期的問題各家還存在分歧, 由於該組有海相夾層, 因此其時代的確定對於我國及東亞甚至全球的陸相地層時代的確定和對比都具有重要意義。
植物大化石反映的年代信息:
城子河組所含植物化石已為許多文獻所報道(鄭少林等,1982; 程金輝等,2001 ; 孫革等,1992b; 曹正堯,1992), 城子河組以出現R-O植物群Ruffordia-Gleicheuites-Pityophyllum組合為特徵, 開始出現R-O植物典型分子Ruffordia, Gleicheuites等, 其中Coniopteris,Elatoclas, Ginkgoites, Cladophlebis出現頂峰特徵, 相當於周志炎(周志炎等,1980)劃分的R-O植物群中期組合, 據吳向午2002年鑒定該套化石組合為早白堊世早中期。 另外, 城子河組上部已發現重要早期被子植物化石, 經孫革等研究有: Asiatifolium elegans Sun Guo et Zheng, Jixia pinnatipartita Guo et Sun, J.chengzihensis Sun et Dilcher, J.sp .Shenkuoa caloneura Sun et Guo, Xingxueina heilongjiangensis Sun et Dilcher等。 其中Xingxueina heilongjiangensis是早期雙子葉被子植物的花序, 其原位花粉與以色列戈特里夫期花粉幾乎完全一致。 為此孫革等認為上述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的時代可能為歐特里夫期,或至巴列姆早期(孫革等,1997; SUN Ge,et al.,1996)。
溝鞭藻化石反映的年代信息:
1990年孫革、 鄭少林及朴太元等在雞西城子河煤礦實測剖面時, 於該組下部首次發現新的海相層, 並發現大量海相溝鞭藻類及瓣鰓類化石(孫革等,1992b)。 溝鞭藻類化石經孫學坤研究, 時代被認為是早白堊世凡蘭吟-歐特里夫期。 2000年何承全、 孫學坤又系統研究了雞西盆地城子河組下段海相夾層中所含的溝鞭藻化石, 劃分出兩個溝鞭藻化石組合: 下部為Odontochitina operculata-Muderongia tetracantha組合, 上部為Vesperopsis zhaodongensis組合, 並據此得出城子河組下部海相層的時代為Hauterivian期晚期(何承全等,2000)。
根據城子河組下部含溝鞭藻的海相層的地質時代, 並考慮到城子河組下部海相層之下尚有厚達270m的礫石層和砂泥岩及煤層, 何承全等認為由帶化石Odontochitina operculata的初現面控制的城子河組下部海相層的地質時代是具有全球對比意義的。 有理由推測城子河組下部(包括下部海相層)的地層時代可能為凡蘭吟晚期—歐特里夫晚期。 與黑龍江省東部或西三江地區城子河組底部的孢粉時代凡蘭吟期(?)或歐特里夫期大體接近(蒲榮乾等,1982; 黎文本,1992)。
雞西盆地城子河組上部海相層中的溝鞭藻計有6屬6種, 劃分了一個Canningiareticulata組合帶, 該組合帶是以Canningia reticulate Cookson et Eisenack的最高層位(末現面)的出現為識別標志, 經祝幼華、 沙金庚等研究時代確認為巴列姆中期(祝幼華等,2003;SHA Jinggeng,et al.,2002; SUN Ge,et al.,2002)。
通過對溝鞭藻的研究, 何承全認為整個城子河組時代可能為凡蘭吟期-巴列姆中期(何承全等,2000)。 鑒於城子河組總厚近千米, 其下部海相層時代下限不排除屬凡蘭吟期, 因此整個城子河組的時代可能為早白堊世凡蘭吟期至歐特里夫期, 或可至巴列姆早期。
孢粉組合反映的年代信息:
城子河組孢粉組合中海金沙科孢子的多樣性與較高含量, 呈現了早白堊世中期孢粉組合的主要特徵, 該屬孢子的情形與世界各地早白堊世中期較接近。 組合中其他海金沙科孢子Lygodiumsporites subsimplex模式標本為Bolkhovitina 1953年發現於俄羅斯維留依盆地阿爾布階, 後來主要見於歐亞及北美下白堊統, 在我國幾乎遍及東北地區早白堊世地層。 在孢粉組合中占第二位的Pilosisporites亦為早白堊世的主要成分, 該屬孢子在貝里阿斯期-凡蘭吟期僅零星出現, 至歐特里夫期漸增多, 到巴列姆期類型多樣且數量豐富, 本組合中Pilosisporites屬有3種以上,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在種類與數量上均與巴列姆期近一致。
Klukisporites, Concavissimisporites為侏羅系、 白堊系常見類型, 尤為下白堊統較普遍。 組合中Uitriradites verrucatus為早白堊世特徵分子, 在歐亞、 北美、 南美、 澳大利亞均廣泛發育, 在我國, 尤為東北地區較常見。 Trilobosporites tribotrys最早為Dettmann(1963)發現於澳大利亞南部下白堊統Runnymede Formation, 後見於世界各地白堊系, 尤其是下白堊統, 這一種孢子在我國常見於下白堊統中期, Contignisporites cooksonii, C.multimuratus, C. mitriforminu, C. palmatus模式標本均產自下白堊統。 Gleichehiidites也是早白堊世的主要成員。 根據上述分析, 這一孢粉組合的時代應為早白堊世, 並很可能為早白堊世中期(巴列姆期), 考慮到在巴列姆期中、 晚期及以後十分繁盛分子Schizaeoisporites, Appendecisporites等的缺少, 這一組合的時代極有可能為巴列姆早期。
城子河組底部發育Cicatricosisporites, Cyathides, Deltoidospora, Laevigatosporites,Cycadopite等孢粉, 蒲榮乾等研究認為時代為凡蘭吟期?一歐特里夫期一巴列姆期(蒲榮乾等,1982), 張清波認為主要為歐特里夫期一巴列姆期(張清波,1988), 黎文本認為是歐特里夫期(黎文本,1992), 觀點基本一致。
雙殼類化石反映的年代信息:
Gu等已將前人(李子舜等,1982a; 陳金華等,1989; 顧知微等,1984; 於希漢,1983)發表的所謂雞西群侏羅紀雙殼類化石全部修正為早白堊世中、 晚期的巴列姆—阿普第期, 但主要為阿普第期的雙殼類(GU Zhiwei,et al.,1997)。 特別是在雞西群城子河組中均發現了廣布於北方中巴列姆期末—中阿爾布期, 但主要為阿普第期的指引化石Aucellina caucasica和Aucellina aptiensis, 在英國時代為威爾登期—阿普第期的Filosina(如Filosina subovalis),以及英國為阿普第期的Thracia rotundata等雙殼類化石(沙金庚等,2000; GU Zhiwei,et al.,1997; SHA Jingeng,et al.,1993、 1994b; 沙金庚,1990)。
城子河組所產的雙殼類化石組合Aucellina caucasica-Aucellina aptiensis-Filosina subovalis-Thracia rotundata的共存延伸帶為阿普第期時代, 因為Aucellina caucasica和Aucellina aptiensis的延伸帶為中巴列姆期末期—中阿爾必期, Filosina的延伸帶為威爾登期—阿普第期, Thracia rotundata的時代為阿普第期(SHA Jinggeng,et al.,2002)。所以, 城子河組產Aucellina的層位主要應為阿普第期, 其下限可能下延至巴列姆期。
顧知微等、 沙金庚等、 姜寶玉等對城子河組海相雙殼類Aucellioan, Ostrea,Camptonectes等(雞西市平陽鎮)化石研究, 認為其形成時代相當於阿普特一阿爾布期; 城子河組中上部發育有陸相淡水雙殼類Ferganoconcha, Unio等, 經姜寶玉等、 沙金庚等研究認為其時代為阿普特期(顧知微,1995; 姜寶玉等,2001; 沙金庚等,2000; GU Zhiwei et al.,1997)。
總體上看, 植物、 孢粉、 溝鞭藻化石反映的時代基本一致, 雙殼類化石年代偏新, 以底部孢粉年代偏老, 下部溝鞭藻年代居中, 與貫穿始終的植物化石年代吻合非常好, 因此, 城子河組形成時代可能為凡蘭吟晚期—巴列姆早期。
(三)穆棱組
以往的研究中穆棱組地質時代的確定主要依靠非海相動物和植物化石等方面的證據,由於植物化石和非海相動物化石的標准性較差, 研究程度不夠, 加上陸相沉積本身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在穆棱組地層劃分、 對比和時代確定等問題上一直處於爭論的態勢(任鳳和等,2005; 石鐵民,1960; LI Wenben,et al., 1994; SHA Jinggeng,et al.,2002; SHA Jingeng,1992)。 雞西群穆棱組產豐富的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化石, 種類繁多, 具有明顯的生物分異特徵, 對於較高級別的年代地層劃分具有良好指不意義。 該植物群內伴生有孢粉、 溝鞭藻、 葉肢介、 被子、 陸相雙殼等化石, 為地層劃分提供了豐富的生物年代學信息, 尤其是孢粉、 溝鞭藻等微體化石在地史上演化迅速, 全球分布廣泛, 在中新生代地層劃分對比中佔有顯著位置, 是解決中新生代地層劃分對比的重要門類之一。
穆棱組植物化石以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Ruffordia-Gleichenites-Pityophyllum組合為特徵, Ruffondia, onychiopsis大量出現, 同時Baiera, Elatides, Czekanowskia等含量逐漸減少, 未出現早於白堊紀的標準分子, 相當於周志炎等劃分的R-O植物群晚期組合(周志炎等,1980), 鄭少林等研究認為該組合時代為早白堊世中期(鄭少林等,1982)。 楊小菊詳細研究了產自穆棱組中的植物化石, 目前在穆棱組中共發現植物化石31屬38種(楊小菊,2002、 2003)。 該植物群中真蕨類占絕對優勢, 裸子植物也相當豐富, 其中大多數種類主要見於早白堊世, 指示穆棱組的時代應為早白堊世巴列姆期或巴列姆—阿普特期早期。楊小菊研究雞西盆地穆棱組真蕨類化石Gleicheniles jixiensis sp.nov.時, 引用了具然弘等、孫革等觀點, 將穆棱組時代確定為早白堊世巴列姆或巴列姆—阿普第期(楊小菊,2002; 孫革等,1999; 具然弘等,1982)。
本次工作首次在穆棱組中下部發現植物化石有Acanthopteris alata, Coniopteris onychioides等, 經吳向午研究, 此化石組合時代為早白堊世早中期。 穆棱組底部產有大被子植物化石, 該層位前人曾劃到城子河組, 並認為其與其上穆棱組為連續沉積, 本次工作根據層序地層理論(界面及旋迴)將其歸入穆棱組底部(楊曉平等,2005a), 所產化石有Asiatifolium elegans gen.et sp.nov., Chengzihella obotata gen.et sp.nov., Jixi pinnatipartita gen.et sp.nov., Shenkuoia caloneura gen.et sp.nov., Rogersialanceolata Fontaine等, 該化石層時代為歐特里夫晚期—早巴雷姆期(孫革等,1992b), 這一結論與全球被子植物初現期(古地磁JK一M一K一N交界處) 116~117Ma非常吻合, 即相當於歐特里夫和巴雷姆階的分界線(117Ma)。
孫革、 鄭少林等在被子化石層附近(城子河區)採集了半鹹水溝鞭藻Canningia reticulata, Gardodinium trabeculosum, Odentochitina operculata, Oligosphaeridium albertense等, 經何承全研究時代為巴雷姆中期(孫革等,1992a; 何承全等,2000)。 同一層位附近, 尚玉坷採集了孢粉Clavatipollenites sp., Tricolpopollenites sp., Tricolpites sp.等,並將時代確定為中巴雷姆期(尚玉珂,1997)。 楊小菊等在雞西盆地青龍山鐵路沿線穆棱組標准剖面中發現了海相溝鞭藻化石Cirulodinium cingulatumHeet al.、 Palaeoperidinium cretaceum Pocock, Oligosphaeridium totum Brideaux及Sentusidinium sp.(楊小菊等,2003),這些屬種都是全球早白堊世地層中廣泛分布的分子, 它們在穆棱組中的發現, 表明穆棱組的時代無疑是早白堊世。 這些溝鞭藻多數具有廣泛的地理分布和短暫的地質歷程, 其中Oligosphaeridium totem在加拿大、 西北非和印度等地、 Palaeoperidinium cretaceum在歐洲、北美、 非洲、 澳大利亞、 亞洲等地均分布於歐特里夫-巴列姆期地層中。 這些海相溝鞭藻化石的發現和研究, 支持穆棱組的時代為早白堊世(LI Wenben et al.,1994; SHA Jinggeng et al.,2002), 而且很可能為早白堊世巴列姆期。 另外, 穆棱組中的溝鞭藻全是海相種類,但豐度較低, 且海相夾層數量較少, 表明穆棱組沉積時, 雞西盆地曾有海水侵入, 但海水的停留時間短暫, 雞西盆地可能處於邊緣海或濱岸帶(SHA Jinggeng et al.,2002; 楊小菊等,2003)。
孫革、 鄭少林等在雞西市青龍山一帶穆棱組中部採集了小葉型早期被子化石Asiatifolium elegans等, 1999年孫革、 鄭少林、 沙金庚及周其道等在本組中上部凝灰質粉砂岩中採集了葉肢介化石, 經陳丕基鑒定為Orthestheriopsis cf. tongfosiensis, 此二類化石經孫革、 鄭少林研究認為時代為巴雷姆中晚期一阿普第早期(孫革等,1992a、 1999)。 另外, 本組也產有陸相雙殼Sphaerium subplarium和Sphaerium selenginense等, 經沙金庚、 姜寶玉研究時代為阿普第—阿爾布期(姜寶玉等,2001; 沙金庚,2002)。
本組下部發育有孢粉化石Gleicheniidites, Impardecispora, Appendicisporites, Laevigatosporites等, 經蒲榮干、 吳洪章研究時代為巴雷姆期, 同時推測整個穆棱組時代為巴雷姆期一阿普第期(蒲榮乾等,1982)。本組上部產有十分豐富的溝鞭藻化石Cribroperikinium?parorthoceras,經萬傳彪等研究時代為阿普第—阿爾布期(萬傳彪等,1994)。
上述化石年代可見:穆棱組底部溝鞭藻、孢粉化石顯示時代為早—中巴雷姆期,中上部小葉型被子和葉肢介組合時代為中、晚巴雷姆期,雙殼化石、上部溝鞭藻化石時代為阿普第—阿爾布期,真蕨類植物大化石顯示巴雷姆—阿普第期,化石年代自下而上逐漸變新,而且時差不大,互相穿連,符合地層學的地層疊覆律和化石層序律。綜合穆棱組大被子化石下限(116~117Ma),穆棱組的時代應為巴雷姆早期—阿爾布早期。
(四)東山組
東山組化石層位較多,數量也較大,出現原始被子植物化石及魚類化石。植物化石主要以R—O植物群晚期組合Neozamites,Onychiopsis,Rfourdia,Gleichenites等為主(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1997),相當於張志誠劃分的Neozamites-Manica植物群早期組合(張志誠,1985),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
張武等1974在大巴山一帶本組泥岩中採集了魚化石,經王五力、張彌曼鑒定為真骨魚類滿洲魚,後經劉憲亭研究為Manchurichthys cf.uwatokoi,並認為其屬狼鰭魚的進化,為早白堊世標准化石。
綜合上述動植物化石年代,及其與下伏穆棱組連續沉積關系,將東山組時代置於早白堊世晚期(阿爾布中期)(任鳳和等,2005)。
Ⅹ 地球上現存的生物是經過多少年進化來的
目前地球生物種類有數百上千萬種,各自分別起源的時間有所不同。說到所有的地球生物,最終都是起源於約40億年前出現的原始生命,種群的分化和獨立演化形成現代生物。
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最好材料就是化石,化石能夠記錄從地球誕生後不久到現代的信息,只是由於化石的分布問題,人類目前發現的化石大概只有一丟丟,目前科學家發現了幾種數十億年前的古老生物化石,2013年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澳大利亞發現了30多億年前的古老浮游生物化石,這種生物體長大約為20至60微米。
地球生命的起源問題將會是很長時間的一個謎題,現代科學家雖然通過實驗驗證了有機物可以在自然界由小分子物質碰撞反應產生,卻沒能解釋為什麼生物選擇了蛋白質和核酸為主要的構成物質,這兩種物質最終是怎樣聯系在一起的也沒能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