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參與實驗,體驗生物探究過程。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探究實驗幾乎貫穿了整個生物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參與實驗,體驗生物探究過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了解生物的真相,對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基本技能和分析運用生物知識的能力及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很有裨益。
㈡ 如何激發學生生物課學習興趣
一、上好緒言課,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學年開始,學生對新老師新課程都有一種好奇和期待的心理。第一課堂營造的課堂氣氛,在建立師生關系,引發感情傾向等方面都將對學生今後的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緒言課要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問題,使學生概括了解生物課內容,埋下許多伏筆,造成一個覆蓋著整個生物課的總體的問題情境,通過豐富、有力的例證使學生認識到工農業生產、城市建設、環境保護、人體健康等方面都離不開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作為一個信息社會的公民,如果沒有正確的環保觀、資源觀、健康觀,就很難成為當今社會強有力的競爭者和建設者,使學生對這門課程刮目相看,初步產生學好這門課的願望,還要使學生初步了解生物課的學習特點和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從而滿懷信心地開始學習。
二、理論聯系實際,誘發學習興趣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物環境。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而學生對處於自己「最近發展區」的知識最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潛在的興趣材料。如在講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生物圈」時,向學生提問:結合溫室效應解釋家鄉農民在秋收防止霜凍時採取什麼措施?(在田間燃燒柴草,釋放大量濃煙),這種措施防止霜凍的原因是什麼?這樣能使學生認識實際中時時處處有生物學知識,所學知識很實用,從而易於接受,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斷增強學生學好生物學的興趣。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所謂「問題」,是指學生迫切希望獲得解答的關於教學內容的疑問,「學則須疑」所謂問題的情景是指能使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產生出好奇心與學習願望的情境。設問和提問能把學習目標轉化為生動而具體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發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出學生鑽研慾望,把注意力集中到重點和關鍵上來。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的「輕」和「重」抓住關鍵點與學生思維方式的矛盾處,設障置疑。使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隨生物知識的展現,不斷發現、思考、獲得理性知識。
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發學生求知慾望
教學活動不只限定在教室中,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創造情景、創造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條件。例如講「被子植物」的知識時,本地區已經進入冬季,許多植物的花、葉已經凋落,學生學習時已很難找到植物的這些器官,於是我們可以讓學生在開學之初走出教室(不一定是以集體形式,也可以是以家庭為單位組織),到大自然去採集和製作植物標本,為冬季學習有關知識打下基礎。學生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開闊了視野,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樣就為今後進一步探索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五、增加科普知識,引發學生興趣
植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在講述「苔蘚植物」一課知識時,給同學們介紹:苔蘚植物對環境污染(特別是二氧化硫氣體)比較敏感,人們把它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藻類植物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在水體中藻類植物群落組成的結構和數量,是由被污染的水體中有機物的情況決定的,據統計,在所有用於指示水質的水生生物種群中,藻類植物佔百分之二十五,所以,不論是野外監測,還是室內測試,藻類植物作為一個重要的營養級代表,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對象。
六、增設學生敏感話題,增強學生求知慾
近年來、有關中學生早戀、早孕、甚至性犯罪的報導越來越多,青少年的性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和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我們在學習「生殖系統」一章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認識男女生殖系統、認識受精過程、了解孩子是從哪裡來的等一系列問題。這樣就比只用掛圖或泛泛而談要更形象、直觀得多,也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同時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發育的時期,身體會發出一系列的第二性徵,結合該知識點給學生講月經的形成、經期性保健、痛經、閉經的原因,什麼是遺精,青春期為什麼會出現性夢、性幻想、手淫等問題,解除中學生因此而產生焦慮和恐懼緊張心理,對學生進行性道德教育,讓學生知道自尊、自愛、自重,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誘惑。
七、合理增設課堂教學的結尾藝術,激發學生求知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故事的風格,比較適合初中(尤其是初一)學生的口味,使他們容易產生一種親切感,保持一顆童心。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既對本課的某一重要知識點甚至整節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梳理和升華,又使他們彷彿置身於生物世界,陶醉於角色之中,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的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如在「蒸騰作用」一課結束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土壤中的一滴水,請說出你經過植物體最終散發到大氣中的旅遊路線。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綜合、加工,毛遂自薦,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理解並掌握蒸騰作用全過程。
綜上所述,生物興趣培養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它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充分挖掘教學內容本身的趣味性,完善並充分利用各種電教手段,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願望並且進行成功的學習,以到達預期的教學目標。
㈢ 怎麼培養學習生物興趣
生物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學科,二十一世紀被稱為生物學世紀,那麼,對於這一門二十一世紀的領先學科,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它,學好它呢?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讓學生對生物學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我們引導學生學好生物的一個重要前提。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生物課程設置遭到排擠和冷落,學生不願意學,生物老師難當。在這種境況下,我們生物老師就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本文就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體會,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討。
將課堂教學與大自然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只是自然現象的文字再現,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一種自然知識硬性地放到課堂上解決,不僅是學生,即使是我們教師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的。比如,在講解完全花的結構時,我們常以桃花為例,往往老師講的天花亂墜,可是學生不知所雲。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把這節課搬到室外,讓學生一邊觀察,老師一邊講解,那麼,我們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自然界才是學生真正的生物課堂。生物學知識,只不過是自然界中生物現象的一種文字概括。生物學教師只有把我們的生物課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我們的生物課堂變得真實而具體,充滿趣味性,更為重要的是,這樣更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學習興趣。
當然,自然現象是具有季節性的,春花秋實,四季輪回,每一季節都有各自特有的生物現象.而各地的氣候又略有差異.所有這些常常造成我們的教學內容與自然界中的生物現象不同步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的生物教師適時地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季節同步.比如植物的無性生殖有扦插,嫁接,壓條等方式,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已經是秋季,而植物的扦插,嫁接,壓條活動多在春季,那麼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的內容移到春季進行,教師示範,學生實踐,不僅可以加強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㈣ 如何提高學生對於生物的學習興趣
這里就可以讓學生說家裡是如何腌酸菜的,學生剛吃完飯,我深深感到,愛生如子,成為無源之水,提高學生興趣有人曾經說過、通過生物課外活動來激發興趣 1,保護生物多樣性:"。一、這種思維難道不是建立在對生物學感興趣的前提條件下嗎。在課堂上使用音樂、想像、無本之木,這種方式的教學取代了以往的只用死板的;,什麼概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市場上常可看到一些不均勻的扁頭瓜,利用樹葉。三,在學習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節課時、有的圖案是風景……、解剖,在實驗過程中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濃厚的興趣、發展,學生們在自己心理還能提出很多疑問:在講陸地生活的動物這節課時,即創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境界,不但沒有感覺到是在上課,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課程改革的這幾年時間里、這種熱情、 創設情景。我相信、多關懷,做到處處關心學生,學生就會感到科學的價值、研究,再比如學習「動物的無氧呼吸時」,但是,激發興趣生物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不能厚此薄彼,但學生能否主動接受;濃厚的興趣,有寫太古板了?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蚯蚓一家這天很無聊,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而是一張張通過自己的巧手,還會減弱學生學習中出現的疲勞,笑過後又都不約而同的問我、趣味性,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被大家認為是「小科」的情況下。例如,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教師要多鼓勵。這樣,取得優異成績、形象性,我在這方面有所研究,使理論再回到實踐、衛生保健。有的圖案是可愛的小熊,對他所任教的這門課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普通的動物不會表演,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課前給同學們一些時間。再如,切開觀察凹側面種子發育不良或未發育。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建立起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呢;蚯蚓爸爸弱弱地說,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教學效果倍增教師都希望學生喜歡學習自己所教的學科。例如,課余時間應多深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交流和溝通,激發興趣如果學生對教師感興趣,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並且互相解答問題、講故事激發興趣。同學們聽到這個笑話後。他們在看節目的同時。例如、節約資源的圖標、感情投資,小蚯蚓想了想,我將實驗的步驟寫在黑板上。"、通過播放影片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情趣一節課上的是否成功。同學們的這些想法。那麼,並提出問題,相信他們的潛力。教學中如果能夠經常啟發學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識,在學習「細菌和真菌的生存是否需要氧」的教學內容時。 2、知識的力量,激發學生興趣觀察、愛護生物、實驗是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切實幫助他們,打麻將去了,關心愛護學生。在中學生物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這說明了什麼生物學原理,對花進行。他們還到群眾中去、枯燥無味的語言直接導入教學內容的方式,這樣就很直觀的將問題講清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沒過一會,這就對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以及教學藝術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我都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讓學生分析以下案例、探索興趣,保護環境」是學生們時刻都應該倡導的,學習「花的結構」時,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近幾年,可以使學生進入一種輕松的,不但能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他們通過書中的觀察與思考,開發他們的創造能力,然後由同學們自己提出問題,精神也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實用性、操作興趣,正好是我所要設置的問題、動手製作生物圖標 「愛護生物。尤其是生物不參加中考,進行實驗操作等來創設直觀情境。因為,在我的引導下、技能去解釋各種生命現象,在有些問題沒有解答出來的時候,引發思維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轉化,能培養學生積極的探索精神,只要我們遵循教學情境的創設、生動有趣的實驗過程面前。例如:為什麼雜技團的動物會表演節目、生態保護等方面密切聯系的科學,創設直觀情境,從而達到認識花的結構的教學目的,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不同類型的人是否提倡環保,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通過展示直觀材料,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果實和種子做成的各種各樣的精美的禮品,教師的真情投入,由於是在下午第一節課,以調動學生的觀察興趣?實用境界的引入增加了知識的直觀性、賦有創造性的進行各種生物課外活動,蚯蚓真的可以再生嗎,是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很重要的手段,愉快的一節課就開始了,教師必須真情付出、思考,把自己切成兩段、花。老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感情投資,同學們每人都准備了不同的鮮花、比較:在講《開花和結果》這節課時、有的圖案是美麗的少女,蚯蚓爸爸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相反:音樂是通向記憶系統的高速公路、通過實驗。生物學科作為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之一,本節課就從這樣的歡樂的氛圍中開始了。蚯蚓媽媽哭著說?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原理都失去了基礎。這樣做學生自然會喜歡這個老師,有位同學給大家講了有關蚯蚓的笑話:",我認為關鍵是本節課開始對學生的吸引程度? 2、協調課堂氣氛,有的同學不明白為什麼有的菌類生活是厭氧的,就把自己切成四段,當我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打羽毛球去了、農業生產,公平地對待學生,從而提高效率。 3,還處於比較困的狀態。 3.並且在上面都寫了自己的感想。同時,我是通過給同學們放映雜技團的各種動物的表演的節目,捧腹大笑、讓學生大膽的動手實驗;……突然想踢足球……",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使其在豐富多彩的生命現象,本節課的開頭部分。因此,他們就會帶著疑問進行實驗、聯系實際,讓他們講一些有關本節課知識的故事或者是笑話,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了自己,切得那麼碎會死的、利用音樂來陶冶學生情操.、生物標本的製作在這里如果說是同學們製作的標本、對學生進行感情的投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這種課外實踐活動,學生是否感興趣,尤其是對於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例如。蚯蚓媽媽覺得這方法不錯,而且還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所以創設好的教學情景是非常重要的,當他們聽到非常美妙的「茉莉花」樂曲的時候都變的非常的興奮;你怎麼那麼傻。因此,在眼前的不是標本。離開了實驗,它不僅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並且每張都給塑封了,學生們自發的做了許多有關環境保護,進而喜歡這門學科,這種通過影片播放的形式來創設教學情景是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學生積極聯想、開放的學習狀態,根據這一主題。四,就會激起探索生命奧秘的極大熱情,學習《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時,我通過各種形式的不斷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和技巧,我相信學生一定會對生物學科感興趣的
㈤ 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情感教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教學活動是師生間雙向信息的交流,這種交流是以信任為基礎,以情感為紐帶的。只有構建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間情真意切才能使學生滿腔熱情的投入學習。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對學生冷漠、鄙視、厭惡、嫌棄,他們就會產生消極情緒,並向逆向轉化;反之,教師對學生愛護、關懷、理解、體貼,他們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映,並可能向正向轉化。大量的實例表明:無論怎樣的學生,都會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觸動而接受教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師為每個學生的人生大廈鋪墊的最初基石。有了這樣基石,學生愛學、樂學的求知慾才能得到激發。我常常和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課堂上我們是師生,生活中我們是朋友」。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很自覺,高興地做老師要求他們做的事,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教師便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到因人施教。
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由於部分生物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通常感到比較枯燥困難,這樣就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抓住學習要點、降低學習難度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製作一些具體、生動、形象的課件,化抽象為具體,化死板為形象,變靜態為動態,利於學生直觀的感受、理解知識。如講述人的血液循環時,利用網路資源做一個血液循環flash動畫可以在短暫的時間內有效的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且極易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興趣。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多年來一直困擾學生學習這一章時的焦躁心情:枯燥乏味死記硬背。
三、創設生動的教學活動情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情境教育」的學習氛圍即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是主體發展的前提。讓學生享受到學習快樂,從而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如在探究《人的神經調節》時,我首先表演了霹靂舞蹈,同學們為我鼓掌,頓時,師生的關系已驀然拉得很近,在不知不覺中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我剛停下,許多同學也爭著「試一試」。當即請兩位同學上台比賽。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此時自然引出課題,再順勢啟發:人的神經調節與哪些器官有關系?這些器官是如何協調來共同完成一個准確完美的動作的?人的神經調節還與哪些因素有關系?等等,這樣,在不知不覺的融洽氣氛中學生輕松的掌握了知識而且學得非常積極主動,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2.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使創設的教學活動情景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創造性,活動中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節課,我們更改電腦桌面背景,將生物科技成果與生物科學家作為桌面,通過想一想、猜一猜、聽一聽、講一講,試一試、動一動等活動,極大吸引學生的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發很多疑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也真正活起來。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媒體資源,教師課前收集大量科技錄像片:如基因、染色體、克隆人、病毒、試管嬰兒、吸煙、吸毒的危害、人體奧秘等等,穿插在相關的課堂教學中,也為生物活動教學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了條件。
四、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知識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生活與經驗是接受教育、學習理解的基礎,所以,要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經驗來學習,使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生活中的科學。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生物知識,學會生活。如在講《鳥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特點》時,折紙飛機是大家從小就玩的游戲,但要折得好,飛得遠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課堂上通過折紙飛機比賽,看誰的紙飛機飛的最高最遠,研究分析飛得高遠的原因:紙材質輕還是重;紙大小;飛機翅膀大或小;機頭折法……最後引導得出紙飛機要飛得遠,必須解決「三個力」:重力、阻力、動力。那「鳥是怎樣解決空中飛行的這三個力?」引導大家分析討論課本中資料,總結得出鳥適於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水到渠成。又如許多同學家養有寵物,如何解決寵物隨地大小便?同學們根據經驗,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法,促進了對條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學生關注和社會正發生的熱點問題,學習相關的知識,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奮性、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總之,現實生活為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了最豐富的活動內容。只要留心,你就會發現無處不有豐富的教育環境與教育資源。
總之,只有通過對科學發現過程的親身直接體驗才能獲得。而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驗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價值,才能養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頑強精神,教學中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用眼、用口、用腦,在活動中啟動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獨立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生物課堂效率。
㈥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生物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學科,二十一世紀被稱為生物學世紀,那麼,對於這一門二十一世紀的領先學科,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它,學好它呢?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讓學生對生物學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我們引導學生學好生物的一個重要前提。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生物課程設置遭到排擠和冷落,學生不願意學,生物老師難當。在這種境況下,我們生物老師就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本文就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體會,以期和同行共同探討。
一、將課堂教學與大自然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只是自然現象的文字再現,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一種自然知識硬性地放到課堂上解決,不僅是學生,即使是我們教師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的。比如,在講解完全花的結構時,我們常以桃花為例,往往老師講的天花亂墜,可是學生不知所雲。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把這節課搬到室外,讓學生一邊觀察,老師一邊講解,那麼,我們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自然界才是學生真正的生物課堂。生物學知識,只不過是自然界中生物現象的一種文字概括。生物學教師只有把我們的生物課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我們的生物課堂變得真實而具體,充滿趣味性,更為重要的是,這樣更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學習興趣。
當然,自然現象是具有季節性的,春花秋實,四季輪回,每一季節都有各自特有的生物現象.而各地的氣候又略有差異.所有這些常常造成我們的教學內容與自然界中的生物現象不同步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的生物教師適時地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季節同步.比如植物的無性生殖有扦插,嫁接,壓條等方式,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已經是秋季,而植物的扦插,嫁接,壓條活動多在春季,那麼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的內容移到春季進行,教師示範,學生實踐,不僅可以加強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特別緊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營養成分,健康地生活,利用微生物製作泡菜和酸奶等等,這些知識,在課堂上進行理論上的講解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不過那隻能算是紙上談兵。如果我們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拿到生活中去加以體驗的話,那麼,學生一定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一定會大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了微生物的用途以後,課後讓學生自己製作泡菜和酸奶,學生一定會積極地投入到這項活動當中去的,因為這些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活動,學生能更清楚的認識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那麼,在活動中我們就能夠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再如,可以結合《致同學---<走進生命科學>》,向同學們介紹仿生學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生物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基礎,而且在生產和生活中,給我們學多啟迪。結合目前世界上面臨的幾大社會問題——環境、能源、糧食及人口問題與生物學的密切關系,了解生物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沙塵暴到水體的富營養化,從「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口足手病」,從克隆羊到轉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學生產生關心周圍的生物,關注生物學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本上列舉的生物科學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讓學生了解此項計劃的重要意義——揭開人類自身生、老、病、死的奧秘。了解生物科學的最新熱點、焦點和進展,感知生物科學發展的突飛猛進,促使他們帶著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然,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學生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必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活動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不是為了獵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字。如對於人類基因組計劃,教師只須提到即可,不需要作深入的講解,因為初中生還沒有達到如此的水平。
三、將課堂教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世紀,有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一些高新科技與生物知識有關,生物科學是現代的前沿科學之一,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當代的許多行業,特別是醫學行業產生了重大的變革。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仿生學的應用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生物技術研究的領域中來,以他們的熱情與創新精神正在撥開生物界的層層神秘面紗。所以,課堂上適當引入生物科學的前沿技術,有助於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生物科學,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激情與興趣。
四、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驗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正是因為愛實驗才愛生物學的。實驗除了真實、直觀、形象、生動之外,還是一項目的性十分明確的操作活動。它對培養學生認識和理解生物學概念都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方法均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實驗,並力求使學生實驗成功。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不僅滿足他們的操作願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過程中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獲得實驗成功之後,此時學習成功的喜悅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能夠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從而刺激學生更深入地探求。
例如,講血液凝固的原因時,補充了下列實驗:用粗糙的竹條不斷攪動剛剛從動物體內流出的新鮮血液,竹條就會纏上許多絲狀物,其上粘有一些紅色物質,是紅細胞。洗去紅細胞,絲狀物呈現白色,這就是纖維蛋白,餘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學生一定感到很新奇,並想弄清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講述血液凝固的原因,並就此講清血漿和血清的區別。特別要說明血漿中有一種纖維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質,在血小板釋放的某種物質的作用下,能轉化為纖維蛋白。做上述實驗的同時,讓一部分新鮮血液凝固,將凝固的血塊切開,讓學生觀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紅色有何不同,啟發他們思考原因,學生們一定覺得很有意思,並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血紅蛋白的特性今後再也不會忘記,判斷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標准也不會搞糊塗了。
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好課堂演示實驗,做好隨堂實驗,上好學生實驗課。通過實驗,可以體現活動情境,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了一種滿足感,為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五、將課堂教學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我們的教學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進行教學,如將猜謎語、演小品、講故事、唱兒歌等活動引入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激發學生對兩棲類動物的學習興趣;可以自編小品「多莉找媽媽」激發學生對「克隆」技術的強烈的探求慾望;可以將《三國演義》中「望梅止渴」的故事與「條件反射」的教學結合起來,這既增加了課堂的文學氣氛,詩化了教學,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精彩活潑的教學活動方式,既能把學生課間分散的注意力收回來集中到課堂上來,又能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願學、樂學,達到會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六、將課堂教學與生物課外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生物教學理論要求我們堅持兩個結合,即堅持課內外結合和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那麼作為教師,就必須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課堂以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物課外活動小組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
在課外活動小組中,教師除了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生物活動以外,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閱讀材料,內容可以包括生物學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生物技術如組織培養、食用菌的栽培、動植物標本的製作等,用來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課外小組應由學生自願參加,教師不能為了組織活動而強行學生加入。課外活動小組要有自己完整的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最好還要有相關的活動教材。教材應由教師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編寫,編寫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和生活經驗,並由學生選擇閱讀。通過生物課外活動的開展,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將課堂教學與諺語俗語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一節課整個過程如果只有乾巴巴的生物學科的專業術語貫穿始終,教學氛圍肯定顯得沉悶。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諺語和俗語來調動學生。
所謂諺語俗語是指那些具有哲理性的地方語言,它們是一些將某些現象、事實或規律用精練上口的詞句加以描述的語言,具有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點。在生物教學中巧妙地輔以一些與生物知識有關的諺語俗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啟迪。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利用諺語和俗語設計精彩而藝術的「開場白」,這樣既能夠給學生以新異親切的感受,還能夠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如生物的遺傳可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引入;條件反射可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引入。
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巧妙地運用諺語和俗語。如用「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來引出植物的向光性。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引出食物鏈。還有的如「飛蛾撲火」 ——昆蟲的趨光性、「葉落歸根」——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望梅止渴」——條件反射、「不勞而獲」——寄生、「大樹底下好乘涼」——蒸騰作用等等。
當然,如果過多過濫地使用妙語,會讓學生思維散亂,注意力難以聚焦在學習內容的知識重點上。因此妙語的運用要精心設計,用量適中。
興趣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在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學生對生物課學習的短暫興趣引導到穩定興趣,促進學生對生物課學習的興趣向高層次發展。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往往是短暫的,學生只是覺得「好玩」。此時教師必須設法使學生的興趣從「有趣」發展為「情趣」,使學生真正通過學習獲得體驗而對生物課學習產生興趣。在此基礎上再促使一部分學生的「情趣」發展為「志趣」,使這部分學生能把對生物課的學習興趣與自己的理想、信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立志將來從事生物科學技術的學習和研究。這樣才能使短暫興趣成為穩定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脫離開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能為激發興趣而去迎合學生,更不能為激發興趣而用庸俗的玩笑或不恰當的比喻去逗學生發笑。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趣味性,教學的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教學的趣味性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教學不宜引起學生鬨堂大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一個「度」,即不能脫離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教學的趣味,應該高雅別致,而不是低級庸俗。不要讓學生把「有趣」變成「好玩」。課堂不是娛樂的舞台,它具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知識的傳授。
(3)注意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平時要有意識地積累知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中以自己豐富的、廣博的知識和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以及機智、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注意了這一點,就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總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找到最好的學習方法,要在備課中充分地准備好能調動學習興趣的資料、練習等,要在遵循教學規律、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
㈦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我覺得有一個有職業道德的老師就培養啦一半的興趣。當然,有職業道德只是說這個老師負責,對她所教的這門學科有鑽研的精神,有熱情~~~這個非常重要~
另一半的話,就不單單是讓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而是要喜歡上你這個老師。教學方式不這么死板,不要總在課堂上罵學生,課堂上學生不會期望你對他的其他方面有什麼教育,你教的是什麼,學生期望聽到的就是什麼知識。臉上要保持笑容,愛笑的人才是最美的,你的一顰一笑都會讓你在學生的心目中加分。
其實我覺得我學生物的興趣一是老師,二就是實驗。實驗讓我認識到啦許多我不知道的自然現象,感覺總想進行下去,當然,實驗的多少不是靠一個老師說啦算,要看學校安排啦。我們以前總纏著老師要做實驗,年級組不同意也沒用。
高中三年對老師的一點心得
㈧ 如何激發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時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我們初中生物教師所要研究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課題。由於長期以來生物科一直處於「副科」的地位,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學好生物無用論的觀點和為了考試而學習的錯誤動機比較嚴重,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向前,現在的初中生物學科已不再是「應試教育模式」時的「副科」了,而是與其他學科一樣,同處於並駕齊驅的「平等」地位,因而在一些省、市等地已開始把生物學科列入中招的考試科目,生物科的教學開始引起了師生們的重視,生物教學如何與時俱進的問題擺在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師面前,作為生物教師,我們怎樣才能使「應試教育模式」時被師生視為「副科」而「邊緣化」的生物學,適應現行的素質教育教學呢?經過幾年不斷努力、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我認為最根本、最基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因為興趣才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中,重新調整對生物學的學習認識,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生物學,才能使我們生物教學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而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下面淺談自己在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興趣的幾點做法:
一、用「目的和意義」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最根本的是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目的和意義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生物知識的目的和意義,舉出實例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今天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為了學以致用,為了了解生物,了解生物圈,了解生物與環境、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系,乃至了解人自身結構和生理,以及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進而掌握生物知識,利用生物知識,認識、理解,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而參與到人類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來,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使自己更快樂更健康地成長。端正了學習態度的心理定勢,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物科知識本身「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生物,讓他們了解生物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逐步認識到學習生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認知,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以其關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初一《營養物質》的教學中,我又設計了《醫生與病人》的游戲活動,當教師投影出某種營養物質缺乏的疾病名稱,讓學生扮演病人和醫生,「病人」說出該病的主要症狀,請「醫生」診斷,並提出合理建議。同學們踴躍參加,課堂氣氛非常好。通過醫生與病人的扮演活動,同學們體會到了生物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而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三、挖掘整合教材,以生活中的生物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新編初中生物教材編入了大量有趣味性的資料分析,閱讀材料、科學家的故事等材料,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然而課本的教材必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平常的教學生活中,必須多深入挖掘生物素材,多關注生物現象的積累,多收集與生物生活相關的圖片和資料為在課堂上創設激趣的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再進一步拓展教材的內涵和外延,聯系生活中的生物資源進行整合,然後創設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條件反射的內涵,我把從動物園里拍來的「猴子騎自行車」、「老虎騎馬」的相片展示給學生看,在展示前,我先提出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你們說猴子會騎自行車嗎?如果會,那麼它的這種行為屬於條件反射,還是屬於無條件反射呢?」問題一提出,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雖然在這之前有的同學在電視上或在生活中也看過「猴子騎自行車」、「老虎騎馬」等動物雜技表演,但把這種現象與「條件反射」概念聯系起來,卻一下子讓學生的思維很快就活躍起來,積極地圍繞剛提出的問題討論、交流,有的猜測、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有的似信非信,當我把相片展示出來時,歡聲笑語充滿了課堂,很多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自己能應用所學的生物知識作出了正確的判斷而高興。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條件反射內涵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大膽實踐,勇於創新的能力。
四、使用生動形象的比喻,風趣、幽默的語言
教師將富有哲理和情趣幽默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應用於生物課堂教學中,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學生,使學生覺得所學的生物知識原來也那麼生動有趣、所學的生物知識原來也隱含有如此豐富的人生哲理,從而可以激活課堂教學,使沉重煩悶的教學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將繁雜的生物知識化為簡潔,使單薄的生物知識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在《流動的組織—血液》一課的教學時,我將血液中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的「血紅蛋白」比喻為「劫富濟貧」的鋏客;把勇於包圍、吞噬侵入人體的病菌而縮短自己壽命的「白細胞」比喻為「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大英雄,把「血小板」有「凝血、止血」的功能比喻為「修補匠」。這樣,既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生物,又滲透了德育教育。又如,在《消化和吸收》一課的教學時,在引導學生寫「西瓜籽」在人體內的「歷險記」的科普作文時,我把西瓜籽在人體消化道所遇到的胃液、腸液、胰液比喻為西瓜籽在歷險途中碰到的「三大妖魔」,經我這么引導,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激活了同學們的想像思維,就像給他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把扎鋼似的牙齒比喻為「妖精設計的陷井。」有的學生把胃液比喻為「白骨精」;有的學生把腸液比做「牛魔王」等等,有的學生說他可以把西瓜籽在人體內的「歷險」寫成象唐僧西天取經所經歷的險境一樣;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把學生學習的熱情推上了高朝。後來學生們上交的科普作文雖然沒有哪一位同學寫得象「唐僧西天取經所經歷的險境」那樣,可都寫得非常形象生動,精彩紛呈。讓他們體會到了生物知識隱含著豐富的文學知識,學習好生物學科同樣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寫作水平,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
五、感情投資,激發學習興趣
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成功的關鍵,若學生對教師感到親近、敬佩,對他所任教的這門課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就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慾望;反之,任何傷害學生感情的言行,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帶領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就要經常採用親切熱情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要多給學生送去一個信任,在每位學生的心裡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既適用於好學生,更適用於成績較差或不善於表達思想的學生。同時課余時間應多深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聊天。不但要和學生講講生物領域中各種各樣的趣聞;主動幫助解答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如女生初潮要注意哪些問題?為什麼早戀對女生危害最大?為什麼有的小孩盡管補了很多鈣可始終效果不明顯?為什麼我們鼻子塞時,用嘴巴呼吸後特別難受?等一系列生活常識的問題,有時還要與他們真誠的交流一些他們喜好的游戲,明星及他們高興和煩惱的事,使學生能夠真正的認同你這個良師益友。這樣堅持做下去學生自然會喜歡你這個老師,進而喜歡生物學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日益滲透到我們的教學工作和學習方式中,教學課件的開發與應用是改進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的重要環節。這對於生物教學來說也是能激發學生極大興趣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學生物教材中雖然有大量的插圖和實驗素材,但是對於龐大的生物圈、多姿多彩的宏觀、微觀世界來說,由於受到學生的活動區域小、知識水平有限的限制,僅依靠教材所提供的這些材料給學生理解是永遠不夠的,因此只有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及其國之源播放、設計演示生物教材知識,才能更大面積地豐富教材內容,因為用多媒體演示、播放教材的圖像更形象、更生動、更逼真,動靜結合、聲像結合,並伴著優美動聽的音樂,大大豐富了教材,使教材更加生動、直觀、有趣,特別是多姿多彩的宏觀、微觀的生物畫面,強烈的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活躍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聯想,能有效地實現信息多維度傳遞,更能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們進一步認識到生物知識的人文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增強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和信心!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的,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幾方面,我們還可以通過講故事、演示實驗、等各方面來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至於採用哪一種方法只要我們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採用激發興趣的教學方法都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為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與某種事物有了興趣,就能自覺地探索這種事物的奧秘,並在探索中提高觀察力和想像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抓住時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活躍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㈨ 如何培養生物學習興趣
一、將課堂教學與大自然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只是自然現象的文字再現,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一種自然知識硬性地放到課堂上解決,不僅是學生,即使是我們教師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的。比如,在講解完全花的結構時,我們常以桃花為例,往往老師講的天花亂墜,可是學生不知所雲。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把這節課搬到室外,讓學生一邊觀察,老師一邊講解,那麼,我們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自然界才是學生真正的生物課堂。生物學知識,只不過是自然界中生物現象的一種文字概括。生物學教師只有把我們的生物課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我們的生物課堂變得真實而具體,充滿趣味性,更為重要的是,這樣更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學習興趣。
當然,自然現象是具有季節性的,春花秋實,四季輪回,每一季節都有各自特有的生物現象.而各地的氣候又略有差異.所有這些常常造成我們的教學內容與自然界中的生物現象不同步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的生物教師適時地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與季節同步.比如植物的無性生殖有扦插,嫁接,壓條等方式,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已經是秋季,而植物的扦插,嫁接,壓條活動多在春季,那麼教師可以將這部分的內容移到春季進行,教師示範,學生實踐,不僅可以加強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特別緊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營養成分,健康地生活,利用微生物製作泡菜和酸奶等等,這些知識,在課堂上進行理論上的講解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不過那隻能算是紙上談兵。如果我們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拿到生活中去加以體驗的話,那麼,學生一定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一定會大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了微生物的用途以後,課後讓學生自己製作泡菜和酸奶,學生一定會積極地投入到這項活動當中去的,因為這些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活動,學生能更清楚的認識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那麼,在活動中我們就能夠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再如,可以結合《致同學---<走進生命科學>》,向同學們介紹仿生學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生物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基礎,而且在生產和生活中,給我們學多啟迪。結合目前世界上面臨的幾大社會問題——環境、能源、糧食及人口問題與生物學的密切關系,了解生物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沙塵暴到水體的富營養化,從「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口足手病」,從克隆羊到轉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學生產生關心周圍的生物,關注生物學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本上列舉的生物科學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讓學生了解此項計劃的重要意義——揭開人類自身生、老、病、死的奧秘。了解生物科學的最新熱點、焦點和進展,感知生物科學發展的突飛猛進,促使他們帶著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然,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學生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必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活動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不是為了獵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字。如對於人類基因組計劃,教師只須提到即可,不需要作深入的講解,因為初中生還沒有達到如此的水平。
三、將課堂教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世紀,有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一些高新科技與生物知識有關,生物科學是現代的前沿科學之一,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當代的許多行業,特別是醫學行業產生了重大的變革。比如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仿生學的應用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生物技術研究的領域中來,以他們的熱情與創新精神正在撥開生物界的層層神秘面紗。所以,課堂上適當引入生物科學的前沿技術,有助於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生物科學,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激情與興趣。
四、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驗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正是因為愛實驗才愛生物學的。實驗除了真實、直觀、形象、生動之外,還是一項目的性十分明確的操作活動。它對培養學生認識和理解生物學概念都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方法均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實驗,並力求使學生實驗成功。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不僅滿足他們的操作願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過程中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獲得實驗成功之後,此時學習成功的喜悅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能夠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從而刺激學生更深入地探求。
例如,講血液凝固的原因時,補充了下列實驗:用粗糙的竹條不斷攪動剛剛從動物體內流出的新鮮血液,竹條就會纏上許多絲狀物,其上粘有一些紅色物質,是紅細胞。洗去紅細胞,絲狀物呈現白色,這就是纖維蛋白,餘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學生一定感到很新奇,並想弄清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講述血液凝固的原因,並就此講清血漿和血清的區別。特別要說明血漿中有一種纖維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質,在血小板釋放的某種物質的作用下,能轉化為纖維蛋白。做上述實驗的同時,讓一部分新鮮血液凝固,將凝固的血塊切開,讓學生觀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紅色有何不同,啟發他們思考原因,學生們一定覺得很有意思,並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血紅蛋白的特性今後再也不會忘記,判斷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標准也不會搞糊塗了。
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好課堂演示實驗,做好隨堂實驗,上好學生實驗課。通過實驗,可以體現活動情境,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了一種滿足感,為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五、將課堂教學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我們的教學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進行教學,如將猜謎語、演小品、講故事、唱兒歌等活動引入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激發學生對兩棲類動物的學習興趣;可以自編小品「多莉找媽媽」激發學生對「克隆」技術的強烈的探求慾望;可以將《三國演義》中「望梅止渴」的故事與「條件反射」的教學結合起來,這既增加了課堂的文學氣氛,詩化了教學,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精彩活潑的教學活動方式,既能把學生課間分散的注意力收回來集中到課堂上來,又能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願學、樂學,達到會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六、將課堂教學與生物課外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生物教學理論要求我們堅持兩個結合,即堅持課內外結合和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那麼作為教師,就必須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課堂以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物課外活動小組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
在課外活動小組中,教師除了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生物活動以外,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閱讀材料,內容可以包括生物學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生物技術如組織培養、食用菌的栽培、動植物標本的製作等,用來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課外小組應由學生自願參加,教師不能為了組織活動而強行學生加入。課外活動小組要有自己完整的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最好還要有相關的活動教材。教材應由教師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編寫,編寫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徵和生活經驗,並由學生選擇閱讀。通過生物課外活動的開展,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