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論文怎麼寫mlw881com

生物論文怎麼寫mlw881com

發布時間:2022-09-18 07:27:48

Ⅰ 哪個會寫生物論文啊....

[思路分析]
怎樣撰寫生物科技小論文

一、 選擇課題

選擇課題(題目)要注意「實用性」、「可行性」和「創造性」。

「實用性」就是選擇的課題要在生產、生活或科學上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即研究成果有可能進行移植應用,為人類服務,在科學上有一定的價值。

「可行性」就是要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要從我們的知識基礎和人力、現有的實驗條件和經費條件來確定課題,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學生搞小論文,選題時宜「小」,切忌「大」而「全」。

「創造性」就是選擇的課題要新穎,有新的設想,在研究的方法上有所創新,不要簡單地重復別人已經做過的實驗。

二、 研究方法

課題確定後,就要選用確當的研究方法來完成課題。研究方法主要有考察法(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三種。

考察法就是調查某一地區的一些生物在組成、數量和分布上的規律性,像昆蟲種類、某些鳥獸的種類及數量變化、葯用植物、環保中抗污染植物和指示植物的調查……,這些調查結果有可能被有關部門採納,發揮出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種研究方法花錢少,不需要復雜的儀器和設備,一般的學校都可以進行。

觀察法就是對某種生物的部分個體進行細致的觀察,以了解其生活習性和生長發育的規律性。在研究過程中,被觀察的對象要有一定的數量,因為如果只對某一個體進行觀察,會產生偶然性,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還要注意進行重復的觀察,可以多設幾個觀察點同時進行,以得出科學的結論。在觀察的同時,如能注意採集,製作出生活史標本,則效果更好。

考察法和觀察法一般都是在不改變生物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而實驗法則是人工改變環境中的某個因素(如食物、溫度、光照等),觀察對有機體所產生的影響,找出其規律性。

實驗的方法要注意科學性。例如,選擇「不同飼料對蟾蜍蝌蚪發育的影響」的課題,在實驗時,可以分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和混合飼料三個組。飼養過程中,三個組在實驗中只允許喂蝌蚪的飼料不同,其他的條件,例如:蝌蚪的來源和大小、容器、水質、水溫、光照……都要求盡量相同,以避免其他因素影響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飼養的蝌蚪要有一定的數量,每組20條左右。數量太少,實驗結果容易產生偶然性,說明不了問題;數量太多,又會給飼養和觀察帶來問題。

三、 撰寫「小論文」

「小論文」是同學們自己研究「成果」的小結,因此寫作時,可以以第一人稱「我」或「我們」來進行敘述。「小論文」一般包括:①題目。論文的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②引言。在文章的開頭,可以寫一篇簡單的引言,說明進行該項研究的目的,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研究工作的等等。③材料和方法。要寫清楚考察和觀察的對象,實驗的材料、材料的來源、研究方法以及所用的儀器設備等等。④結果。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如有可能則最好用數據的形式表示,整理成表格;如能進一步畫成曲線圖,則更加形象,有說服力。⑤討論。討論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是在分析所得到的數據後,得出科學的結論,也就是論點,並在理論上加以說明。⑥結束語及參考文獻。可以談談該項研究的實用價值;有的還可談談該研究的不足之處,註明參考文獻。

Ⅱ 初中生物論文的格式是什麼內容可以寫什麼

中學生論文的一般格式: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Ⅲ 生物論文(500字)誰會寫

寒武紀大爆發挑戰的就是漸變論,但是並不能否證漸變論。它即使成立,也不過表明進化有時候是能夠以躍變的方式進行的,並不能否認進化在其他時候是以漸變的方式進行的。寒武紀大爆發更不會挑戰進化論。幾乎所有動物的「門」都在寒武紀早期出現,絕不意味著這些動物祖先不是進化而來的,更不意味著它們之後沒有發生進化。神創論者在介紹寒武紀大爆發時,試圖給人這種印象: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同時突然出現的,以後只有滅絕而沒有進化。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第一,在寒武紀之前,動物已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自五十年代以來,古生物學家已在世界各地三十個地方發現了大量的寒武紀之前的多細胞生物乃至動物,數量最多、最為聞名的在四個地方:澳大利亞的埃迪亞加拉山(Ediacara Hill)(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埃迪亞加拉紀(Ediacarian))、加拿大紐芬蘭的(Mistake Point)、俄羅斯的白海海岸和納米比亞。此外還有中國甕安動物群,據稱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實體化石動物群。這些寒武紀之前的多細胞生物包括軟珊瑚、海蜇、蠕蟲和其他稀奇古怪的生物。對這些多細胞生物是否是寒武紀動物的直接祖先,以前有爭議,因為在1995年之前從這些多細胞生物到寒武紀動物還存在一段地質空白,所以有專家主張這些早期多細胞生物全部滅絕,在寒武紀又再來一次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進化。在1995年,在納米比亞火山灰層中出現了大量的寒武紀之前的多細胞生物,恰好補上了這段空白,所以,現在已很少有專家懷疑前寒武紀的多細胞生物和寒武紀的動物沒有相承關系。
第二,寒武紀的動物並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持續了幾百萬年,這在進化論史上當然 是短時間,但對神創論來說,卻是長得不可思議。
第三,「幾乎所有動物的門」在寒武紀地層出現並不等於「幾乎所有動物的種」在那時候都已出現。事實上,寒武紀的動物一般地只是那個門的原始物種,以後幾乎全都滅絕了,後來的物種是進化來的。比如,寒武紀只存在少數幾種原始的脊索動物,而豐富多彩的脊椎動物各類群,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都是在寒武紀之後從 原始脊索動物逐漸進化來的。現代脊椎動物各物種更都有了幾億年的進化史。
為什麼幾乎所有動物的門會在較短的時間(數百萬年!)內進化出來,生物學家們提出了不少的解釋,目前被較為廣泛接受的是Hox基因調控理論。Hox基因是一種「同源異形」基因,是動物形態藍圖的設計師,在發育過程中控制身體各部分形成的位置。如果同源異形基因發生突變,會使動物某一部位的器官變成其 他部位的器官,叫做同源異形。比如,讓某個同源異形基因發生突變,能使果蠅的身體到處長眼睛,在該長眼睛的地方長出翅膀,或者在該長觸角的地方長出了腳。Hox基因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和絕大部分無脊椎動物中都存在,調控的機理也 相似,這表明它可能是最古老的基因之一,在最早的動物祖先中就已存在。Hox 的突變一開始時在胚胎早期引起的變化不大,但隨著組織、器官的分化定型,突變的影響逐步被放大,導致身體結構發生重大的改變。這可以解釋寒武紀物種大爆發。那時候基因結構、發育過程都較簡單,Hox的基因突變容易被保留,結果導致了身體結構的多姿多彩。

OKle

微生物論文怎麼寫呀

微生物及其基因呼喚專利法保護
二十一世紀,世界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隨之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問題。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探討其是否具備專利法保護所應具備的條件,了解發達國家加強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國際慣例,對我國的生物技術專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生物技術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農業、醫葯、化工、環保等一系列領域引發了巨大的變革。科學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但是,非技術領域發展的落後使生物技術的先進性未能充分發揮。原先的政治、經濟、醫學、倫理道德、法律制度體系所處的制度環境因為生物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原先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操作系統卻無法像生物技術的發展一樣在短期內迅速實現體系的裂變、轉型、升級。生物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無限驚喜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無限的苦惱。

在法學界,生物技術及其專利性問題,一直是困擾學者們的重大難題。對於活的生物體及DNA雙螺旋結構的描述主張專利權利,也引發了一系列激烈的爭論,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已經涉及到了專利制度的本質以及發明和科學發現的界定、科技和倫理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微生物及其基因專利保護紛爭

根據傳統專利法的觀點,要解決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張專利權利的問題,關鍵在於微生物及基因應屬於專利法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一般而言,發現是對自然現象本質規律的揭示,而發明則是這些本質規律的具體應用。科學發現雖然可能較之發明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但其不具備專利法給予專利保護所要求的實用性,不能直接製造出前所未有的產物或直接當作某種方法使用,故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不能授予專利權。也就是說,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可能會對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卻不會成為專利法上所稱的發明而獲得專利保護。

對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到底歸屬於發明還是科學發現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微生物及基因能否進行專利保護的兩種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我們可以稱為否定說,認為微生物及基因是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人們對其研究的成果恰如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的深刻洞悉而繪出的元素周期表,或醫學科研人員憑借對人體的細微研究而畫出的人體解剖圖,當然付出了艱苦卓絕的腦力勞動,但是仍屬於科學發現的范疇,因為科學發現本身就決定了不可能是顯而易見就得出結論的,因此,對於微生物及基因本身,任何人都不可主張專利權利。但是,對其進行提純、凈化、繪制的獨特方法卻屬於專利法的保護范圍,對其可以申請專利。

另一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肯定說,認為發明人主張權利的微生物及基因已經因為發明人的提純、凈化、繪制活動而使其改變了原來自然存在的狀態。由於生物科技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對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已不僅僅是對其客觀規律的揭示,它與客觀應用僅有一步之遙。況且,基因研究比較特殊,高風險,高投入,商業應用前景又不可估量,無論是從智慧勞動的角度還是從商業回報的角度,都應該承認其知識產權,授予專利權利,否則會使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科技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筆者認為,在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的形成過程中,科學發現和發明兩者是兼而有之的,應該對其進行區別對待。

首先,不可否認,微生物及基因是客觀存在於自然界中的,這並不以我們對其認識多少為轉移,首次觀察到他們的存在應該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揭示,是一種科學發現,當然這種發現也不具有專利法保護所要求的工業實用性標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員為此耗費了畢生的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張專利權利,這就像科研人員觀察、測算到了某個宇宙天體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能主張專利權利收取專利費用一樣。

其次,如果研究進一步深入,科研人員對微生物及基因進行一系列的分離、提純、凈化,改變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狀態,使其能為人力所控制,並發掘出它為社會所利用的價值,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拒絕為其提供專利法上的保護了。

其實,科學發現和發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緊密結合的。任何一項科技發明活動,都必須以原來的科學發現為基礎,沒有任何一項發明是憑空產生的,只有熟練掌握該領域的客觀事物和規律,才能談得上發明創新。在生物技術的科研領域中當然也是這樣,只不過由於生物技術研發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專業性和連續性

研究人員觀察、測算到了某個宇宙天體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能主張專利權利收取專利費用一樣。

其次,如果研究進一步深入,科研人員對微生物及基因進行一系列的分離、提純、凈化,改變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狀態,使其能為人力所控制,並發掘出它為社會所利用的價值,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拒絕為其提供專利法上的保護了。

其實,科學發現和發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緊密結合的。任何一項科技發明活動,都必須以原來的科學發現為基礎,沒有任何一項發明是憑空產生的,只有熟練掌握該領域的客觀事物和規律,才能談得上發明創新。在生物技術的科研領域中當然也是這樣,只不過由於生物技術研發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專業性和連續性,微生物及基因的首次發現者和深層研發利用者往往是同一研究主體。這種發展現狀使得發明和科學發現連為一體,互相交織,相互作用,真假難辨。簡單地講,沒有對客觀規律的揭示或微生物、基因的首次發現,就不可能有生物技術的相關發明,但是,僅僅是客觀揭示和首次發現而請求專利法的保護又是不夠的。這其中,科研人員要做的是將兩者結合起來,搞出生物科技發明成果。我們要做的是將兩者分離開來,予以不同的法律態度。 我國生物技術專利法保護的現狀及對策我國生物技術的專利保護起步晚於國外發達國家,在現行的專利法中沒有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法律規定。但在專利法實施細則中,有關於生物材料的樣品提交以及分類保藏的具體要求。審查指南中,也有對如何確定一類微生物是否具備專利保護條件的判斷標准:「未經人類的任何技術處理而存在於自然界的微生物由於屬於科學發現,且不具有工業實用性,所以不授予專利權。只有當微生物經過分離成為純培養物,並且具有特定的工業用途時,微生物本身才是授予專利的主體」。

應該說,我國關於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立法是和TRIPS的相關保護思想相一致的,對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是否給予某項生物技術以專利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對於發展我國的生物技術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國生物技術的法律保護中,再去爭論微生物及基因在發明、科學發現中的歸屬以及是否給予其專利保護的問題已經沒有太大意義。發達國家的生物技術在寬松的法律環境和強大的政府支持下得以迅速發展,作為生物技術發源地的美國,目前已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二強的生物技術公司,其中光是大的生物制葯公司就有225家,工業投資350億美元,可以說對生物技術寬松的法律支持已經在為而且會繼續為美國創造巨大的財富。隨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生物技術上的差距日益加大,運用生物技術的斷優勢掠奪全球有限的生物技術資源的「生物海盜行為」會越來越多。在發達國家搶灘登陸建立生物技術上的專利壁壘以取代被逐漸拆除的關稅壁壘的時候,發展中國家所能做的不是沉浸於到底要不要保護的學理爭論之中,而是從維護本國利益出發,在科研實力、法律保護上奮起直追,跟上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步伐,真正地學會用知識產權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免受他國的「惡意侵害」。無論是從公共健康、商業利益出發,還是從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考慮,生物技術的專利保護都勢在必行。

當前,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優勢,加快生物技術專利的國際保護進程,在專利的國際申請中,充分利用國際條約中的外國優先權制度,爭取以最快的時間在國際上搶佔先機已是當務之急。

1967年修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規定:「已在一個本同盟成員國正式提出過一項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一項工業品式樣或一項注冊商標的申請人或其他權利繼承人,在下列規定的期限內在其他本同盟成員國提出同樣的申請時享有優先權。」上述優先權期限,對於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規定為12個月,對工業品式樣和商標規定為6個月。簡單地講,就微生物及基因的專利保護而言,在12個月以內,專利申請人在巴黎公約其他締約國提出的專利申請以他在本國首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日期作為判斷新穎性的時間標准。這種優先權利的取得要以申請人在本國規定的最遲期限內作出聲明作為形式要件。

Ⅳ 如何寫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論文

基因晶元——「生物信息精靈」
——淺談數學、計算機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紀是物理科學的世紀,而二十一世紀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尤其是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與人類健康,農業發展以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而且還將對其它學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所謂"今天的科學,明天的技術,後天的生產"。而生命科學的基礎性研究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源泉、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關鍵。
現代生物技術,是一門領導尖端科技的學科,正因如此,我很想知道它與數學——我得專業課,計算機等理論或技術是怎樣有機的聯系在一起的。基於此,我利用課余時間查閱了許多網站、書籍,並有了小小的收獲。現就「基因晶元」技術,淺談如下。

一、基因晶元簡介

基因晶元,也叫DNA晶元,是在90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高科技產物。基因晶元大小如指甲蓋一般,其基質一般是經過處理後的玻璃片。每個晶元的基面上都可劃分出數萬至數百萬個小區。在指定的小區內,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長約20個鹼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針)。

由於被固定的分子探針在基質上形成不同的探針陣列,利用分子雜交及平行處理原理,基因晶元可對遺傳物質進行分子檢測,因此可用於進行基因研究、法醫鑒定、疾病檢測和葯物篩選等。基因晶元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高效、快速和多參量特點,是在傳統的生物技術如檢測、雜交、分型和DNA測序技術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創新和飛躍。

二、基因晶元技術

生物晶元技術是於90年代初期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進行而誕生,它是通過像集成電路製作過程中半導體光刻加工那樣的微縮技術,將現在生命科學研究中許多不連續的、離散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定性、定量檢測等手段集成於指甲蓋大小的硅晶元或玻璃晶元上,使這些分析過程連續化和微型化。也就是說將現在需要幾間實驗室、檢驗室完成的技術,製作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攜帶型生化分析儀,使生物學分析過程全自動化,分析速度成千上萬倍地提高,所需樣品及化學試劑成千上萬倍地減少。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用它製作的微縮分析儀將廣泛地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學基礎研究、臨床診斷治療、新葯開發、司法鑒定、食品衛生監督、生物武器戰爭等領域。

生物晶元技術是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術之一,分析對象可以是核酸、蛋白質、細胞、組織等。目前全世界用生物晶元進行疾病診斷還處於研究階段,國外已將其用於觀察癌基因及肌萎縮等一些遺傳病基因的表達和突變情況。

生物晶元技術還可以用於治療,例如已開發出在4平方毫米的晶元上布滿400根有葯物的針,定時定量為病人進行葯物注射。另外,科學家還在考慮製作定時釋放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生物晶元微泵及可以置入心臟的晶元起搏器等。生物晶元技術與組合化學相結合將開辟另一個極有價值的應用方向,即為新葯研製提供超高通量篩選平台技術,這必將使新葯研究開發和傳統中葯的成分評估獲得重大突破。

三、基因晶元的應用技術舉例

1、基因破譯

目前,由多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力圖在21世紀初繪制出完整的人類染色體排列圖。眾所周知,染色體是DNA的載體,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構成DNA的基本單位是四種鹼基。由於每個人擁有30億對鹼基,破譯所有DNA的鹼基排列順序無疑是一項巨型工程。與傳統基因序列測定技術相比,基因晶元破譯人類基因組和檢測基因突變的速度要快數千倍。
基因晶元的檢測速度之所以這么快,主要是因為基因晶元上有成千上萬個微凝膠,可進行並行檢測;同時,由於微凝膠是三維立體的,它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三維檢測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質和DNA並進行分析。
美國正在對基因晶元進行研究,已開發出能快速解讀基因密碼的「基因晶元」,使解讀人類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圖1所示為一種內嵌基因晶元的基因檢測裝置。

2、基因診斷

通過使用基因晶元分析人類基因組,可找出致病的遺傳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遺傳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人員將能在數秒鍾內鑒定出最終會導致癌症等的突變基因。藉助一小滴測試液,醫生們能預測葯物對病人的功效,可診斷出葯物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還能當場鑒別出病人受到了何種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晶元分析遺傳基因,將使10年後對糖尿病的確診率達到50%以上。
未來人們在體檢時,由搭載基因晶元的診斷機器人對受檢者取血,轉瞬間體檢結果便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利用基因診斷,醫療將從千篇一律的「大眾醫療」的時代,進步到依據個人遺傳基因而異的「定製醫療」的時代。

3、基因環保

基因晶元在環保方面也大有可為。基因晶元可高效地探測到由微生物或有機物引起的污染,還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到並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這種對環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發現,研究人員將把它們轉入普通的細菌中,然後用這種轉基因細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4、基因計算

DNA分子類似「計算機磁碟」,擁有信息的保存、復制、改寫等功能。將螺旋狀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長度將超過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疊起來,又可以縮小為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視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儲器。
基因晶元經過改進,利用不同生物狀態表達不同的數字後還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基於基因晶元和基因演算法,未來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將有望出現能與當今的計算機業硬體巨頭――英特爾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相匹敵的生物信息企業。

四、基因晶元的實際應用

基因晶元在生命科學、醫葯研究、環境保護和農業等領域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基因晶元的驅動下,人類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信息時代。

1、在美國科學家第一次將一個他們稱之為生物晶元的計算機晶元植入人體的細胞上,從而使人體細胞與計算機連接。這是美國科學家波利斯·魯賓斯基(Boris Lubinsky)和他的同事黃永(譯音)在3月份的美國《生物醫學微設備》雜志中著文披露的。

2、人體細胞外麵包有一個細胞膜,該細胞膜具有使特定物質單向通過的功能。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尋求找到用電沖擊的方法,使所希望的物質進入細胞膜,但直 到目前為止,所用的方法有時成功,有時失敗。而使用魯賓斯基和黃永研究出來的 新方法,細胞膜由計算機得到一個信號,讓某些物質進入到細胞中。隨具體場合的 不同,這些物質可以是例如用來改變基因的遺傳物質,也可以是葯物或蛋白質。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使這些物質發生效力。
魯賓斯基等科學家打算研製出能對例如神經細胞和肌肉等人體組織發出指令的生物晶元,這樣至少會使人所服用的葯物發揮更大的效力。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莫里羅·弗拉里稱魯賓斯基的這項發明是處在發展階段早期的具有潛在作用的實驗室工具。
美國科學家們稱,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能使人體細胞和電路進行交配的生物工程晶元,它能在醫學和基因工程學方面發揮關鍵的作用。
這種比頭發還小還細的微型裝置使健康人體細胞和電子晶元結合,通過電腦對晶元進行控制,科學家認為他們能夠控制細胞的活動。
電腦向細胞晶元發送電脈沖,激發細胞膜孔張開,並激活細胞。科學家希望能夠大批量地生產這種細胞晶元,並能夠把它們植入人體,取代或修正病變組織。
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鮑里斯·魯賓斯基說:「細胞晶元還使科學家在復雜的基因治療過程中更准確地進行控制,因為他們能夠更准確地開啟細胞孔。」
魯賓斯基還說:「我們在生物學領域里引入了工程學的精髓,我們完全可以在不影響周圍其它細胞的情況下輸入DNA、提取蛋白質以及注射葯物。」
該細胞晶元的出現與長期存在的一種理論有關,即一定量的電壓能夠穿透細胞膜。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進行用電力轟擊細胞試驗的遺傳研究,希望藉此引入新的療法和基因物質。研究人員希望能最終製造出與激活不同的身體組織(從肌肉到骨骼到大腦)所需的准確的電壓量相調合的細胞晶元。那樣的話,將會有數以千計的細胞晶元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疾病。

3、用獨創技術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片應用型基因晶元於近日在第一軍醫大學正式誕生。

據第一軍醫大學有關負責人透露,該軍醫大研製成功的基因晶元,是中國首次應用一種創新的基因片擴增技術,率先攻克了內地同行在基因晶元研究中首先面臨的快速經濟地搜集數以萬數基因探針難題,並巧妙運用新技術手段明顯地降低成本。
目前,該晶元已完成實驗室工作,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如果順利,用於臨床診斷的基因晶元可望不久投入批量生產。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實際用於臨床應用診斷的基因晶元生產。
在實驗室里,將這幾片比大拇指蓋稍大的基因晶元,放在檢測器上,與之相連的電腦屏幕上立刻出現了縱橫交錯的紅紅綠綠熒光點,出現的每個熒光點就是一個基因片斷的點陣。只要取病人一滴血放在晶元檢測卡上,經過分子雜交後,連上電腦就可以立刻顯示出基因變化情況,並通過電腦把基因語言翻譯成醫生能讀得懂的信息,從而對疾病做出准確的診斷。
這種晶元的成功誕生,標志著疾病的診斷由細胞和組織水平推進到基因水平。它們的開發應用將在環境污染控制、動植物檢疫、器官移植、產前診斷、葯物篩選、葯物開發等方面展示出廣闊的前景。

五、生命科學漸成IT公司關注焦點

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畢的消息像打開了阿里巴巴寶藏的大門,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命科學市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淘金者。近來,為這些淘金者生產「鐵杴」的資訊科技(IT)公司的積極行動頗為引人注目。

1、揭開基因之迷須破譯大量數據

人類基因組草圖僅僅是讀出了「生命之書」,而要真正讀懂它,揭示所有基因編碼所代表的信息,還必須破譯浩如煙海的數據。
在著名的英國桑格中心裡,有關人類基因組的數據已經達到22萬億位元組,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內容的兩倍多。據這家中心估計,在未來兩至三年內,與人類基因組有關的數據量還將上升到50萬億至100萬億位元組。

2、生命科學公司10%投資用於開發資訊科技

為了解決處理數據所需的龐大計算能力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12家生命科學公司目前把近10%的科研預算用於資訊科技投資,而且這個比例可能還將增長。
據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估計,與生命科學有關的資訊科技市場將在今年達到35億美元,到2003年達到90億美元。

3、市場潛力巨大

一些著名的IT企業,已將眼光瞄準了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例如,IBM已經決定投資1億美元,用五年時間研製一種名為「藍基因」的超級電腦。
「藍基因」的運算能力將是美國現有40台最快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總和的40倍,它主要用於模擬人類蛋白折疊成特殊形狀的過程。世界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美國康柏公司,也垂涎這塊「肥肉」。

4、康柏趁早下手培養未來客戶基礎

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電腦伺服器主要供應商的康柏公司最近宣布,它將繼續投資1億美元,支持新興生物技術公司,以培養未來的客戶基礎。
其實,IT公司還遠不止盯著這些近期利益。以基因研究為基礎的生物經濟可能在新世紀里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人們已經達成共識。

5、行業標准制定者能享有巨大經濟利益

根據以往的經驗,率先進入市場的公司大多能夠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些行業標准往往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
今年8月,德國獅生命科學公司的股票上市。由於投資者看中這家公司的基因次序檢索系統(SRS)可能成為行業新標准,其股票價格在短短時間里迅速上漲了50%。

6、政府支持基因研究

IT公司進軍生命科學領域,與各國政府對基因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為了在基因組研究的下一個階段——分析蛋白質結構的國際競爭中領先,不少國家積極採取措施,促進信息業與生物產業的結合。
例如,日本不久前就組織了「官產學」大聯合的「生物產業信息化研究共同體」,參加這個共同體除了制葯、食品、生物、化學等與基因科學相關的企業外,還有不少電腦公司。

小結:科學界公認,生物晶元技術將給下個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帶來一場革命。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在加速研製這種可能快捷便利提取DNA,查找遺傳基因特性的新技術。相信,這一現代生物與高科技聯姻的成果將為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Ⅵ 生物技術應用大專畢業論文怎麼寫

分子生物技術在微生物降解環境 污染物中的應用 [摘要〕介紹了與環境微生物關鍵降解酶基因的篩選、克隆及應用相關的分r生物技術,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技 術、基因重組技術、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等技術,並對這些技術在污染物降解基因檢測、篩選和克隆方 面的應用進行了闡述與探討、 [關鍵詞]分子生物技術;微生物;基因;環境污染物;降解 隨著現代j:\地技術的發展,多環芳烴、含氯有 機物和硝基苯類化合物等人工合成井難以降解的 污染物大量排放,造成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嚴重地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 發展。利用微生物修復技術對受污染的水體及土 壤進行處理,凸顯了其重要的意義和可行性。研究 人員發現並篩選到一些微生物,它們不僅對環境有 較高的適應性、對污染物有較高的耐受性,而且對 污染物有較強的降解效率和專一性。然而環境中 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中僅有少於1%可通過傳統的培 養方法進行培養、分離和純化,絕大多數細菌需要 非常嚴格的營養條件川。因此,為了對修復環境有 所貢獻卻難以培養的微生物進行更全面了解,也為 了篩選到更多有利於降解環境污染物的微生物菌 種及其關鍵酶基因,分子生物技術和手段逐漸被廣 泛應用到環境可降解污染物及降解機理方面的研 究中。 本文對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技術、基因重組技術、熒光原位雜交(FISH) 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等多種分子生物技術進行了介 紹,並總結了它們在污染物降解基因檢測、篩選和 克隆方面的應用。 1與環境污染物降解相關的分子生 物技術 1.1PCR及其相關技術 PCR是一種利用脫氧核糖核酸(DNA)半保留 復制原理,在體外擴增位於兩段已知序列之間的 DNA區段從而得到大量拷貝的分子生物技術。根 據其模板、引物來源或擴增條件的不同,PcR技術 可分為以下幾種:(l)反轉錄pCR(RT一PeR)技 術,將mRNA反轉錄為cDNA後再對其進行PCR 擴增,可用來構建cDNA文庫,分析不同生長時期 的mRNA表達狀況和相關性以及mRNA的定量測 定等;(2)巢式PCR技術,在擴增大片段目的DNA 時,先用非特意性引物擴增再用特意性引物對第一 次擴增產物進行第二次擴增,以獲得可供分析的 DNA;(3)競爭PCR技術,是一種定量PCR,向PCR 反應體系中加人人工構建的帶有突變的競爭模板, 通過控制競爭模板的濃度來確定目的模板的濃度, 對目的模板作定量研究;(4)實時熒光定量PCR技 術,在PCR反應體系中加人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 號積累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後通過標准曲線 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該法已廣泛用於基因表 達研究、轉基因研究等方面;(5)擴增的rDNA限制 酶切分析技術,根據原核生物rDNA序列的保守性, 將擴增的rDNA片段進行酶切,通過酶切圖譜來分 析菌間的多樣性;(6)RNA隨機引導PCR技術,基 於任意寡核昔酸引物與RNA之間可能的配對,在 低嚴謹度條件下經聚合酶催化使鏈延伸,將細胞總 RNA或InRNA作為反轉錄反應的模板,此技術結 合單鏈構象多態性,用非變性膠分辨大小相同而構 象不同的片段,可用於診斷遺傳突變及分析污染條 件下序列的多態性;(7)隨機擴增多態DNA (RAPD)技術,是一種基於PCR檢測PCR引物結合 位點序列改變的方法,通常以10bp的寡核昔酸序 列為引物,對基因組DNA隨機擴增,電泳分離染色 擴『增產物,再分析多態性。 1.2FISH技術 FISH技術利用熒游標記的探針在細胞內與特 異的互補核酸序列雜交,通過激發雜交探針的熒光 來檢測信號。熒光探針比放射性探針更安全,具有 較好的分辨力,不需要額外的檢測步驟。近年來, 由於FISH技術具有靈敏、便捷等優點,迅速發展完 善成為研究環境微生物的有力工具。此外,可用不 同激發和散射波長的熒光染料標記探針,在一步反 應中同時檢測幾個靶序列。該技術主要包括試樣 固定、預處理、預雜交、探針和試樣變性、雜交、漂洗 去除未結合的探針、檢測雜交信號等步驟。由於 165rRNA具有遺傳穩定性,因此成為FISH技術檢 測最常用的靶序列。 1.3基因重組技術 基因重組技術是從供體生物的基因組中通過 酶切擴增等手段獲取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形成重 組DNA分子,再導入到受體細胞中,讓外源基因得 以表達。在已經分離出的許多菌株中,與降解能力 有關的基因多在質粒體上。由於質粒很容易在細 菌的繁殖過程中遺失,對細菌降解能力的長期穩定 非常不利,可將其與污染物降解有關的酶基因重組 到大腸桿菌等微生物中進行表達,以此構建的各種 生物降解特性增強的重組菌可用於污染環境的治 理修復或發酵某些廢棄物。 1.4生物信息學 20世紀後期,生物學的迅猛發展,從數量上和 質量上極大地豐富了基因組資料庫、蛋白質數據 庫、酶資料庫和文獻資料庫等許多生物科學的數據 資源。已有多個國家和國際科研組織建立了生物 信息資料庫,如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ur叩ean MolecularBiologyLaboratory)核酸序列資料庫和美 國國家生物技術情報中心(Nationaleente:fo:Bio- 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基因序列資料庫等。 科學家利用計算機及生物信息分析軟體分析這些 數據資源,確定大分子序列、結構、表達模式和生化 途徑與生物數據之間的關系,區分生物個體間遺傳 差異,揭示DNA多樣性。例如,基本局部比對搜索 工具(BasieLoealAlignmentSearehTool,BLAST), 是一套在蛋白質資料庫或DNA資料庫中進行相似 性比較的分析工具。它基於Altschul等的方法「2〕, 在序列資料庫中對查詢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工作。 BLAST程序可對一條或多條、任何數量、任何形式的 序列在一個或多個核酸或蛋白序列庫中進行比對,甚 至將有缺口的比對序列也考慮在內,利用比較結果中 的得分對序列進行相似性說明。基因的序列分析可 揭示出生物物種之間的關系,在污染治理研究中可用 於生物基因組特殊區域或特異基因的測序。 2分子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物降解 中的應用 2.1土壤試樣總DNA的提取 用適當方法直接從土壤中提取DNA並純化, 是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對土壤微生物進行研究的前 提條件,而後可進行酶切、PCR擴增、核酸分子雜交 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操作。從土壤中提取微生物 DNA主要分為汽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在 ogram等的方法基礎卜發展起來的,其主要包括2 個步驟:(l)原位細胞裂解;(2)DNA提取和純化。 直接法提取的DNA超過細菌總DNA的60%且省 力,但提取的DNA常常有折斷、腐殖酸污染、甚至 提取物中還夾雜有未知的胞外DNA和真核生物的 DNA。最先報道間接法的是Faegri等[『〕,其主要包 括4個步驟:(l)分散土壤;(2)分離細胞與土壤; (3)細胞裂解;(4)DNA純化。間接法提取DNA 產量低且費力,但純度較高、DNA損傷小,提取的 大片段DNA可用來構建cos而d和細菌人工染色體 文庫等。 2.2採用PCR及相關技術擴增分析DNA片段 可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必然能產生分解代謝 該污染物的酶。selvaratnam等L』l用編碼苯酚單加 氧酶dmpN摹因的RT一PCR技術來檢測序列間歇 式活性污泥反應器『{一,降解酚的假單胞菌。檢測結 果表明,RT一PCR技術不僅能檢測微生物降解酚的 能力,還能測量dmpN基因的轉錄水平,從而確定假 單胞菌特殊的分解活性,發現了在轉錄水平下,酚 濃度與通氣時間之問存在正相關關系。 將PCR技術和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結 合起來,在變性條件適當的情況下能分辨一個鹼基 對,解析度較高。染色後的凝膠用成像系統進行分 析,可在一定程度l幾反應試樣的復雜性。條帶的多 少能反應試樣「 一 }1微生物組成的差異,條帶的亮度能 反應試樣中微生物的多少。基於以上優點,日前該 技術在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分析和動態研究方面得 到了廠『泛應用。DGGE可通過分析PCR擴增的基 因點突變來探索微生物的復雜性。徐玉泉等[「〕從 某廢水中分離出一株能以苯酚為惟一碳源的菌株 PHEA一2,使用PCR一DGGE技術對該菌165 rDNA進行分析,發現該菌與醋酸鈣不動桿菌同源。 M盯sh等r了)利用PcR一DGGE技術獲得了活性污泥 中真核微生物的種群變化情況。王峰等下8〕採用 PCR一DGGE技術對城市污水化學生物絮凝處理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微生物種群結構進行了分析,結 果表明活性污泥培養前後微生物種群結構發生r 很大改變。 RAPD技術也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以多態性 引物來擴增某些片段的技術。RAPD技術可用於檢 測含有混合微生物種群的各種微生物反應器中微 生物的多樣性。用RAPD技術分析檢測實驗室規 模的油脂淤泥培養料中的細菌菌群發現,用油脂淤 泥改良過的培養料比未改良的更適於不同的微生 物種群生長[9j。vainio等t』。〕從516種孤立的菌落 中提取出165rDNA,經PCR擴增後進行測序,檢測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群的結構。這些組合技術的 應用顯著增強r對微生物的檢測和鑒定能力,為理 論研究工藝優化及提高生物處理效率提供了條件。 2.3基因重組 基因工程技術應用於環境保護起始於20世紀 80年代。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基因分離和重組技術, 將目的基因片段,比如可編碼降解某種污染物的 酶,轉移到受體生物細胞中並表達,使受體生物具 有該目的基因表達顯現的特殊性狀,從而達到治理 污染的目的。找到特定污染的抗性基因,利用基因 重組技術轉基因後也可獲得其他抗性植株以及篩 選到可轉化污染物的植物,還可開發超量積累植物 進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 羅如新等L」〕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fdc基因片 段作探針,Southemblot雜交定位Ll菌株的鄰苯二 酚1,2一雙加氧酶基因位於Pstl的I片段和BamH I的M、N片段,回收並將其直接克隆至表達載體 pKT230卜,獲得的重組子能轉化不具開環酶活性 的甲胺磷降解菌P2,得到高於天然宿主21倍的鄰 苯二酚1,2一雙加氧酶。stingley等{」〕通過構建基 因文庫和重組質粒等基因工程方法證實了NidAB 雙加氧酶是降解菲的關鍵酶類,並首次鑒定出此基 因通過磷苯二甲酸實現降解功能。chae等『」}發現 不能降解苯酚的su如lobusso扣taricu、98/2菌株中 的兒茶酚2,3一雙加氧酶基因與能降解苯酚的 sulfolo右u,,o如taricu、咫有[6J源區,分析得知它們 是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把兒茶酚2,3一雙加氧酶 基因克隆到大腸桿菌中表達,可獲得有較高降解活 性的雙加氧酶。 重金屬污染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之一。隨 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修復性蛋白 基因正被從植物、微生物和動物中陸續分離出來, 如汞離子還原酶基因、有機汞裂解酶基因、汞轉運 蛋自基因、金屬硫蛋白基因、植物絡合素合成酶基 因、鐵離子還原酶基因和鋅轉運蛋白基因L』『〕。這些 基因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重組到合適的受休細胞 中表達相應的蛋白質和酶,達到治理難以降解的有 毒有害污染物的目的。sorsa等〔」〕把MTS插人 LamB序列的153位點,在E.eoli中表達MTs,解決 r細胞內MTs對金屬離子有限的吸附能力。綜L 所述,基因重組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性,已逐漸 成為環境生物技術的研究熱點。 2.4FISH技術 FISH技術利用核糖體內長度適中(約1500bp)、 高度保守的165:RNA序列作為理想的基因分類靶 序列,其中使用的165:RNA寡核普酸探針一般是 進行了熒游標記的20bp左右特異性核昔酸片段, 利用該報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與熒光素標記 的特異親和素之間的免疫化學反應,經熒光檢測系 統對待測DNA進行定性、定量或相對定位分析。 FISH技術能提供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的數量、空間分 布和原位生理學等信息。 硝化細菌是一類生理上非常特殊的化能自氧 菌,傳統的研究方法要經過富集、分離、分類和鑒定 步驟,耗時長。HSH技術的引人解決了上述困難。 FlsH技術還被廣泛用於活性污泥系統、硝化流化床 反應器和膜生物反應器等廢水處理系統}』61。 基因工程微生物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農業害蟲 控制和環境污染的生物修復,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 影響引起廣泛關注。1994年出現了一種新的標記 系統:綠色熒光蛋白(GFP),由於GFP基因表達產 物對細胞沒有毒害作用,且由GFP產生的熒游標記 檢測卜分方便、簡單。在某些被污染的環境中可分 離出降解該污染物的細菌,通過基因重組等手段使 用GFP分子標記,可更容易的分離檢測被標記的 細胞叫。 Bastes等[』8]進行了苯酚降解菌染色體GFP基 因標記實驗。通過PCR和Southemblot分析,證明 GFP基因已成功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對 標記菌與野生型的降解能力比較結果證明,GFP分 子標記的插人並不影響細胞的苯酚降解能力。 用G即標記Pseudomonasputida,研究活性淤 泥中細菌存活情況{』9飛。Pseudomonasputida被轉到 活性淤泥2min後,觀察到細胞在淤泥絮凝物間自 由游動;培養3d後,發現熒光細胞減少,大部分已 被合並到淤泥絮凝物中,以防止細菌被原生動物捕 食。用oFP標記石.eozi和Serraliamarceseern,考 察菌株附到絮凝物卜的過程{』()j。使用表面熒光顯 微鏡能將帶有GFP標記的細胞從活性污泥中區分 開,井進行觀察和記數。而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 (cLsM)可使GFP標記細菌產生三維輪廓,結合表 面熒光顯微鏡和CLSM觀察GFP標記細胞,結果表 明,細胞表面疏水性在細菌附到絮凝物的過程中起 重要作用,兩種細菌附在絮凝物上的模式有很大不 同,通過這種方法可更好地理解細菌赫附機理,有 助於提高廢水處理效果。 3結語 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使研究人員可從微觀的 角度更細致深人地了解微生物對污染物降解的具 體生理生化機制,在分子水平 _ _ [揭示生物體吸收、 遷移、積累有害物質最終被毒害,及適應、抗性等生 態問題,從而篩選到更多有利用價值的微生物。隨 著越來越多微生物全部基因序列的解碼,對各種細 菌體內可降解基因的分布和表達會有更深人的了 解,有關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必將對污染物的降解過 程有一個整體的、生態水平上的認識。 參考文獻 l李鳳,劉世貴 .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環境微生物研究中的 應用 .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25(4):88一92 2AltsehulSF,GishW,MillerW,etal.Basieloealalign- mentsearehtool . JMolBiol,1990,215(3):403一410 3魏志琴,曾秀敏,宋培勇 .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研 究進展 .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8(4):53一56 4FaegriA,TorsvikVL,GoksoyrJ.Baeteria]andfunga] aetivitiesin5011: , 1977,9(2):105一112 5SelvaratnamS,SehoedelBA,MeFarlandBL,etal - . APPIEnviron Microbiol,1995,61(11):3981一3985 6徐玉泉,張維,陳明等 .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離和鑒 定 . 環境科學學報,2000,20(4):450一455 7MarshTL,LiuWT,ForneyLJ . Beginningamoleeular analysisoftheeukiU洲. WaterSeiTechnol,1998,37(4一5):455一460 8王峰,傅以鋼,夏四清等.PCR一DGGE技術在城市污 水化學生物絮凝處理中的特點 . 環境科學,2004,25 (6):74一79 9塗書新,韋朝陽 . 我國生物修復技術的現狀與展望 . 地 理科學進展,2004,23(6):20一31 10VainioEJ,MoilanenA,KoivulaTT,etal . ComParison - tedsludgebaeteria . APPIMierobiolBioteehnol,1997,48 (l):73一79 11羅如新,張素琴,李順鵬 . 鄰苯二酚1,2一雙加氧酶

Ⅶ 高中生物論文1000字

寫作思路:首先闡明自己的論點,然後進行舉例論證,根據自己所學生物課程選擇一方面的知識,然後寫出自己在這個知識點的分析。

正文: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復制,通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這是類生命現象的基礎。

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中, 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陸地上,220萬種生活在水中。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現存的動物急劇減少,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十分之一。

人類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這個美麗家園中。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

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凡是植物的生活部分都能進行呼吸,因此,本章安排了兩個活動,一是選新鮮的葉片進行實驗,二是用已萌發的種子證明呼吸作用的存在。

呼吸作用的實質都是一樣,它是一個分解過程,要放出二氧化碳、主要的是釋放能量供各種生命活動需要。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不難證明這一點。最後點出通過呼吸作用的教學,能把植物這一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與學生的生產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本章另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的內容是通過實驗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有關知識。為了讓實驗更簡單、直觀化,我對教材提供的實驗方法或器材做了創新,比如,證明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實驗,教材是將石灰水倒入廣口瓶中, 而廣口瓶中原有葉片和石棉網,這樣勢必給實驗現象的觀察帶來影響。

所以,把廣口瓶換成塑料瓶,外加導氣管將二氧化碳氣體導入盛有石灰水的試管(或小燒杯) 里,實驗中既減少了一些器材,又使實驗操作變得簡單,同時實驗現象觀察起來更明顯。

回顧教學的全過程,學生自主學習階段表現得積極主動,小組合作探究階段組內和組間合作效果較好,達標提升階段突出了對知識的檢測歸納和提升。但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學生的發散思維的有效控制值得總結和研究。

Ⅷ 寫生物論文(800字)原則: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急!)

選擇一個文題,然後上網查,啟發靈感,拓展思維,一定能寫出來!Go Go 加油!

Ⅸ 如何寫一篇好的生物論文呢

首先你對你要寫的內容一定要有所了解有所清楚,再者一定要查閱文獻,因為前人的經驗一定會給你啟發,但切記不能照抄。最後,格式也很重要,摘要的內容,論文的分段,還有參考文獻的格式,都是一篇論文成型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做實驗還是寫綜述,都要對這個方向有一定了解,對不了解的東西是很難寫出好的論文的。做實驗一定要好好做,這樣才能得出有效可靠的數據和結果。綜述一定要查閱大量的文獻,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Ⅹ 生物實驗小論文怎麼寫

生物小論文
(關於種子)
一、種子的發芽率

種子發芽率一般是指在適宜的條件下,經浸種吸足水分的種子,在l0天內發芽的種子數占供試種子總數的百分率。它是決定種子質量和實用價值,確定播種量和用種量的主要依據。不同的種子,其發芽力往往有很大差別,相同的種子,其發芽力也會有變化。種子的發芽力受栽培條件、成熟程度、收獲時的氣候、入庫時的種子含水率以及貯藏條件好壞、貯藏時間長短等多因素的復雜影響。如果不進行發芽測定,盲目地進行浸種、催芽或者直接播種,就有可能出現出苗不齊、苗數不足、甚至完全不出苗等現象,其結果不僅浪費糧食,又耽誤了季節,造成生產被動。認真做好種子的發芽力測定,周密計算用種量,有計劃地進行生產,不但可以避免出現上述情況,還可以提高產量。水稻種子發芽率常用的測定計算方法是:先從供試品種的種子容器中,分上、中、下、邊緣、中央不同部位分別隨機取出少量種子,去除雜質後,在水溫20—30℃條件下浸24小時,然後將吸足水分的種子以100粒為一組,分成四組,分別均勻排列在鋪有濾紙或草紙的4個培養皿內,並分別以等量適量的水,放在氣溫30—35℃環境條件—下,逐日記載發芽數,從試驗開始記載10天,最後分組計算其發芽率,四組的平均數即為該種子的發芽率,其計算公式為: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100/供試種子總數
二、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

種子發芽必需的條件是水分、溫度、氧氣及陽光。
水分是種子發芽的首要條件。種子必須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加速種子內部的生理作用,促進酶的活動,有利於貯藏養料的溶解和胚的增長,從而促進種子的萌發。
溫度也是種子發芽必要條件之一。種子在吸收足夠水分和氧氣後,還需要一定的溫度才能萌發,溫度是種子萌發的能量來源。溫度作用在於促進酶的活性,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也就是酶的最適宜溫度。此外,溫度也直接影響到種子吸水快慢和呼吸強弱。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種子吸水越快,呼吸也越強,發芽越快。
種子發芽試驗需要大量的氧氣。種子發芽時呼吸作用增強,如種子缺氧呼吸,造成種子不宜發芽。
不同作物種子,發芽時對光的反應不同。大部分農作物種子(如玉米、禾穀類等種子)對光照要求不嚴格。這些種子發芽試驗時用光照或黑暗均可。有一些好光性的種子如煙草種子,芹菜種子等,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才能發芽或促進發芽。還有一些嫌光性的種子,如黑草種有光照時會抑制發芽。這些種子發芽試驗時應給黑暗處理。

三、種子萌發的過程
當一粒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後,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我也曾經做過兩次種子萌發的實驗,是用綠豆做的,第一次實驗的時候,因為總是忘了給種子加水,結果種子全都乾死了,終於第一次實驗以失敗而告終。接著馬上就迎來了第二次實驗,這次記得了上次的教訓,我的種子終於發芽了。

閱讀全文

與生物論文怎麼寫mlw881com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