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七年級下冊有哪些生物實驗

七年級下冊有哪些生物實驗

發布時間:2022-09-18 10:35:09

Ⅰ 求七年級下冊生物全部的實驗報告!

七年級下期生物實驗報告

科目

時間

班級

姓名

成員

實驗名稱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實驗目的

1
、學會運用科學探究方法,能夠提出問題,根據問題設計實驗。

2
、通過實驗測定,對食物中的能量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實驗器材

花生、火柴、解剖針、錐形瓶、溫度計、試管夾、自製裝置、量筒、水





























1
、用天平稱取花生的質量時。

2
、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積時,應注意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
體的凹

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體積數。

3
、用溫度計測出水溫時,應注意溫度計的水銀球要淹沒在液體中但不要
碰到加

熱容器的壁,當溫度計里的水銀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讀出讀數。

4
、對試管里的清水進行加熱時,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四分之一處,手持
試管夾。

的長柄,注意液體的體積最好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
1/3
,使試管傾斜一定
角度(
45
°)
,不讓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以免試管里的液體沸騰噴出
傷人,在加熱過程中要不時地移動試管,進行預熱。

實驗結果











(克)




積(
ml








(℃)







(℃)













耳)










(焦耳)

計算方法:
該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
(
焦耳
)=
水的容積

ml

×
溫差
(℃)
×
4.2
焦耳
/ml·


一克食物含有的能量
(
焦耳
)=
水的容積(
ml

×
溫差(℃)
×
4.2
焦耳
/ml·

÷
食物的質量(克)

實驗結論

得出結論:
食物中含有能量,
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
________________
(相同或不同)


評語

備注

七年級下期生物實驗報告

科目

時間

班級

姓名

成員

實驗名稱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實驗目的

1
、知道消化液(唾液澱粉酶)的消化作用。

2
、知道澱粉等糖類在口腔中開始消化。

實驗器材

試管、溫度計、玻璃棒、清水、小刀、消毒棉絮、碘液





























1
、去新鮮的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
A

B

C
三塊。將
A

B
用刀切碎、
搖勻模擬牙齒的咀嚼和捨得攪拌)

C
塊不做任何處理。

2
、用涼開水將口漱凈,口內含一塊消毒棉絮。約一分鍾後,用干凈的鑷
子去出,將棉絮內的唾液擠壓到校燒杯中。

3
、取三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上
1

2

3
號:

實驗設計:

瓶號

牙齒的咀嚼






唾液的消化

溫度

冷卻後加碘

1


饅頭碎屑

攪拌

2
毫升清水

37
2


2


饅頭塊

不攪拌

2
毫升唾液

37
2


3


饅頭碎屑

攪拌

2
毫升唾液

37
2


4

4~5
分鍾後,取出
3
支試管,各地加兩滴碘液,搖勻,觀察

實驗結論

結果:

1
號試管
_________,
由於
__________
,澱粉酶被消化。

2
號試管
_________
,由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號試管
_________
,由於沒有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澱粉消化不充分。

評語

備注

七年級生物下期實驗報告

科目

時間

班級

姓名

成員

實驗名稱

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

實驗目的

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

實驗器材

顯微鏡、人血的永久塗片





























1
.將人血的永久塗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2
.對照書上的圖,認識紅細胞、白細胞,比較他們的形態和數目。

思考:

1
、人血永久塗片中數量中最多的是
________
細胞,成

狀,




2
、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3
、紅細胞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細胞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

人血塗片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
呈兩面凹的圓盤狀,
無細胞核;
白細胞
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

評語

備注

七年級生物下期實驗報告

Ⅱ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點

學和行本來是有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一下冊生物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1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 起源和發展

1.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類的進化過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樹棲生活為主的森林古猿為了適應環境下地生活,逐漸能直立行走、製造並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腦發育、產生語言、最後進化成人類。

3. 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類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遺體、遺物、遺跡。是研究人類起源與進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證據。

第二節 人的生殖

1.生殖系統

(1)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內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於睾丸的背面,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陰囊:保護睾丸和附睾

陰莖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內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陰道:月經流出,精子進入、胎兒產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陰

(3)精子、卵細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細胞,較小,似蝌蚪,有長尾,能游動。

卵細胞:雌性生殖細胞,球形,人體內最大的細胞。

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卵形成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

受精場所:輸卵管

2.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1)發育:

發育場所:初期在輸卵管內;隨後,在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宮內,在子宮內膜 種植 下來,稱為懷孕。

胚泡繼續細胞分裂和分化,發育成胚胎。 懷孕後8周左右,胚胎發育成胎兒,呈現出人的形態。 胎兒發育成熟後,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2)營養: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資和氧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因此,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器官)。

3.「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茲,201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第三節 青春期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徵開始出現。 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的生理現象,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叫月經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3.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

(1)獨立意識增強與依賴性並存。

(2)內心日益復雜,不願與人交流。

(3)先疏遠、後依戀異性。

4.心理衛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學習。

(2)積極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

(3)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跟師長密切交流。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2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六大類: 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能源物質:

糖 類:人體日常活動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 肪: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保溫;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

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質:

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需要最多的營養物質。

無機鹽:含量不多,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2.幾種無機鹽的作用:

3.維生素的作用:

4.「第七類營養素」----膳食纖維。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1.人體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探究試驗: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見書P27—28)

澱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與唾液的分泌、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都有關系。牙齒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攪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與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進澱粉的變化。澱粉是糖類,但沒有甜味,澱粉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麥芽糖有甜味。澱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將饅頭切碎是模擬牙齒的咀嚼,試管放進37℃溫水中是模擬人體口腔溫度,攪拌是模擬舌的攪拌功能。

3.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幫助初步消化澱粉

咽:食物與氣體的共同通道(消化道與呼吸道在這交匯)

食道: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胃:(1)胃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腸,肝臟分泌的膽汁與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腸

(2)腸腺分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3)通過蠕動,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大腸:通過蠕動,把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肛門:糞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

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將脂肪乳化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腸腺:分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

4、小腸的結構特點:

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

(1)很長,5-6米;

(2)內表面具有大量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且毛細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4)小腸內有各種消化液,多種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並與消化液混合。營養成分未變化。

(2)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6.澱粉在口腔開始消化,蛋白質在胃中開始消化,脂肪在小腸開始消化。最終全部在小腸中被消化完。水、無機鹽、維生素不經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營養物質的吸收:

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與其結構有關):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腸:只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

8.為病人靜脈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為葡萄糖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進入血液(被小腸壁吸收進入血液),進入細胞線粒體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歡吃油膩食物是因為其肝臟分泌的膽汁有異常,不利於脂肪的消化。

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時進餐

1.合理營養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

2.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1)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

(2)人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米、面等澱粉類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攝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取應當分別佔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衛生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4.購買包裝食品應關注

營養成分、是否有「QS」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失效日期)、生產廠家、廠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劑等。

5.綠色食品

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統稱為綠色食品。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3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人體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氣體順暢通過。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屬於呼吸系統又屬於消化系統。吞咽時,會厭軟骨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因此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

3.聲音是由喉部的聲帶振動發出的。喉是發聲器官。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

(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左肺兩葉、右肺三葉(左二右三)。

(2)結構:由大量肺泡構成,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3)功能:進行氣體交換

2.正常人的呼吸頻率(一分鍾的呼吸次數)為16--18次/分鍾。

3.測量胸圍差:

(1)測量部位:兩肩胛骨的下角

(2)計算: 胸圍差=盡力吸氣時的最大胸圍長度-盡力呼氣時的最小胸圍長度

(3)要求: 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4.測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

5.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P45-46

(胸骨、肋骨、胸椎圍成胸廓,膈肌、肋間肌合稱呼吸肌)

記憶指導:①以人體站立狀態分析,吸氣時氣體是從上往下↓的,呼氣時氣體是從下往上↑的。②膈頂運動方向與氣體運動方向相同。③肌肉收縮主動用力,肌肉舒張被動不用力。

6.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P47

(1)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肺泡適於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肺泡很多。②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④毛細血管很細,血流速度慢。

(3)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7.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2)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8.發生在細胞中(線粒體中)的呼吸作用

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

9.

肺泡中氧氣O2濃度最大,組織細胞中二氧化碳CO2濃度最大。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4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結締組織)組成。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Hb 成分:水(約佔90%)、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血細胞:

紅細胞RBC

白細胞 WBC

血小板 PLT

血液的功能:運輸、防禦保護、調節體溫

2.三種血細胞比較

3.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血紅蛋白,因為血紅蛋白中含鐵,所以呈現出紅色 。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

4.煤氣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為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強於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應,簡稱「高反」,高原反應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低、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

高原反應的症狀一般表現為:頭痛、氣短、胸悶、厭食、微燒、頭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現:嘴唇和指尖發紫、嗜睡、精神亢奮、睡不著覺等不同的表現。但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會逐漸增多,以提高運氧的效率。

6.平原地區的運動員比賽前到高原地區集訓,有利於人體血液中產生更多的紅細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區比賽時血液的運氧效率就比較高,利於人體得到足夠的能量。

7.幹細胞:能分化為各種各樣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主要存在與新生兒臍帶血、骨髓中。

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1.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時用低倍顯微鏡 ,用濕潤的棉絮將小魚頭部和軀幹部包裹起來,觀察過程中不斷往棉絮上滴水保濕,為了保證小魚正常呼吸。

2.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3.中醫「把脈」用的是手腕處的橈動脈。靜脈俗稱「青筋」,抽血、輸血、打點滴(靜脈注射)用的是靜脈。

4.毛細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有利於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毛細血管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廢物進入毛細血管中的血液。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大小與本人握起的拳頭差不多。

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

有四個腔:

左心室(主動脈) 左心房(肺靜脈)

右心室(肺動脈) 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記憶指導:左右相反(看解剖圖時,圖的左邊實際上是身體器官的右邊)

上房下室(上邊是兩個心房,下邊是兩個心室<上邊房間,下邊地下室>)

房靜室動(心房連靜脈,心室連動脈<房間里保持安靜>)

左主右肺(左心室連主動脈,右心室連肺動脈)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同一側的心房與心室相通,但左右兩側有肌肉壁隔開不相通。)

2.瓣膜

房室瓣(位於心房和心室之間,只朝向心室開)

動脈瓣(位於心室與動脈之間,只朝向動脈開)

瓣膜保證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防止血液倒流。

3.血液循環 : 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兩條血液循環途徑對比:

兩條血液循環途徑共同點(血液流動方向):

心室 動脈 毛細血管網 靜脈 另一側心房

4.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肺動脈中流靜脈血,肺靜脈中流動脈血。其他動脈中動脈血,靜脈中靜脈血。(解釋:動脈的定義是指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處去的血管,而不是以裡面流淌什麼血液定義。肺動脈是將心臟右心室里的靜脈血運往肺部的血管,因此肺動脈中是靜脈血。)

5.冠脈循環:給心臟自身輸送氧和營養物質並運走廢物,如果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就會引起冠心病。

6.心率、脈搏、血壓

心率是指每分鍾心臟跳動的次數。脈搏是因心臟跳動,血液沖擊動脈血管壁,出現動脈可觸及的搏動現象。一分鍾內脈搏的次數與心率是一致的。血壓是指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可以用血壓計在肱動脈處測得。血壓過高過低都會危害人體健康。

7.血液循環的發現:17世紀,英國醫生哈維指出血液在體內是循環流動的。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1.血量:占體重的7%-8% 。

少量失血(不超過400ml),所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一次失血超過800-1000ml,會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等症狀;一次失血超過1200-1500ml會發生生命危險,需及時輸血。

2.血型: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將血型分為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這就是ABO血型。人類還有其他血型分類系統,如Rh血型系統,漢族人中99%是Rh陽性,1%是Rh陰性(熊貓血)。

3.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緊急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輸入)少量O型血。(成分輸血:如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就只需輸入血小板;燒傷病人輸入血漿。即病人缺什麼輸什麼)

4.倡導無償獻血: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ml血液不會影響健康。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

怎樣學好生物

1、熟悉課本內容

要仔細閱讀課本的內容,理解熟記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可以把每單元作為學習目標,結合不同概念進行學習。但不可以只記憶核心的部分,要慢慢的進行深入的學習,不能著急。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要著重理解,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2、結合實際

把所學的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善於運用於生活中。把日常用語與科學用語做一個比較,能夠理解整理後再去記憶。

3、實驗法

可以以試驗形式去理解,把握實驗的目的,可以和自己的想法對比,找出區別與差距,分析好原因。能夠正確了解顯微鏡結構和使用 方法 ,便於直接的了解生物的特點,可以做好實驗筆記,為了方便記憶。

4、記憶法

可以根據不同的方法去記憶,把所學內容都結合整理起來,再去記憶;可以用畫圖記憶,把知識點關系用點、線或圖結合,完成關系圖。存同求異,再找出不同點,更容易記憶。

5、 其它 方法

先自己理解好知識內容,先自己解決好不理解的問題後,不懂的再請教其他人。通過解題時,注意整理好錯題,以便下次復習。


初一下冊生物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 詳細版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 2017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北師大版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小總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初一下冊生物第一章知識點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2020

★ 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Ⅲ 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知識提綱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探究生物學的基本技能和 方法 只能通過動手做才能學會……還有就是要做好提綱,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知識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知識提綱

1、排泄是人體將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餘的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的過程。

2、人體的代謝廢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糞便(排遺)不是代謝廢物.

3、人體排泄的途徑:

1)排汗(皮膚):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

2)呼氣(呼吸系統):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統):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徑)

4、排泄的意義:1)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2)調節體內水與無機鹽的含量平衡3)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排糞便是排食物殘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統的組成:①腎臟:有形成尿液的功能②輸尿管:輸送尿液③膀胱:暫時儲存尿液的功能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腎臟,構成腎臟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腎臟可分為:皮質、髓質和腎盂。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主要分布在皮質;腎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質。書61、62頁圖

6、尿的形成

1)腎小球濾過作用: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由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球時,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如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質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在腎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後形成的。

8、血液流經腎臟需經過2次毛細血管,分別是在腎小球和腎小管周圍,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沒有發生變化,在後者氧含量發生了變化: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9、腎小球是毛細血管球,它兩端連接的都是動脈。出球小動脈兩端都是毛細血管網。

10、血漿、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區別:只有血漿中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原尿中沒有大分子物質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沒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路徑: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12、尿液異常與其相對應可能發生病變的腎的結構:

尿液中出現紅細胞、蛋白質→腎小球

尿液中出現葡萄糖→腎小管

尿量多→腎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連續的,排出是間歇的。

14、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構成厚度結構及作用

表皮外上皮組織較薄無血管。

角質層—保護生發層—分裂產生新細胞

真皮內結締組織較厚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彈性和韌性

豐富的毛細血管—-運輸、調節體溫

神經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屬結構:毛發、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學在削鉛筆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傷到了皮膚的真皮。

16、排汗不僅起到排泄作用,還可以調節體溫。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導管兩部分。

初中生學好生物的方法

1.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統領學習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可以更迅速更准確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以下生物學觀點:第一個是生命物質性觀點,生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第二個是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

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第三個是生物的整體性觀點,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

2.該背就要背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少不了要背誦的內容。數學、物理、化學有相應的公式,地理有地圖,而生物需要背誦的內容就相對冗雜。其實只要上課聽講足夠仔細,概念理解較為透徹,背誦不會太難,只需要多多重復。

剛開始背的時候,可以先結合著圖進行復述,再與課本原話進行對照,找出自己說的不規范的地方,然後把課本上的原話背下來;考前突擊的背誦,則要一遍一遍重復課本上的原話,力求語言表達准確。

考試是要落實到筆上,所以,背的時候同時也要進行默寫。考前復習期間,我幾乎不背書,都是抄書,默寫,默不對就再來;另外還把書上重要的圖都畫一遍。結果有一次考試真的考了畫圖,我就賺到了。

3.會聽課很重要

會聽課課堂上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樣在大腦皮層上形成許多個興奮中心相聯系,留下不易肖退的記憶痕跡。

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授新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記憶生物的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知識提綱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 2021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 七年級下學期生物復習提綱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復習提綱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復習提綱資料

★ 七年級下冊生物提綱蘇教版

★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人教版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

★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和復習題

Ⅳ 七年級下冊生物實驗題

做七年級下冊生物的實驗練習題要認真,學會灑脫;出錯要少,檢查要多;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生物的實驗題,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下冊生物實驗題目
1、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魚肋骨經過煅燒後,剩餘下的是__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_有關。

(2)骨的脫鈣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_ 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有關。

2、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3、“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和脂肪”的實驗中,從紗布包內向清水中滲出許多白色物

質,此物質是 ,遇碘液變為 ;紗布中黃白色的膠狀物質是 ;

擠壓花生種子後在白紙上留下一個印跡,說明食物含有

4、回答下列有關探究實驗“測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問題:

(1)探究時有玉米、花生和葡萄三種食物供選擇,你認為應當選擇______為實驗材料,理由是______.

(2)探究時可作出的假設是______.

(3)探究過程中,除食物外,所有條件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單一______,排除 其它 因素的干擾.盡量減少能量損耗的目的是為了______,使得到的能量數值更准確.

(4)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准確度,需設置平行重復實驗,取實驗數據的______值.

5、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時 ,會覺得有甜味。根據這種變化,某興趣小組提出了有關饅頭在口腔中消化的問題,並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饅頭的消化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關?

做出假設: 。

制定計劃:該小組對饅頭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

① 1號試管:饅頭碎屑 + 唾液,充分攪拌;

② 2號試管:饅頭碎屑 + 清水,充分攪拌;

③ 3號試管:饅頭塊 + 唾液,不攪拌。

3個試管放到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鍾,取出後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 請回答:

(1)探究“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時,應選取_________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

色的試管是__ ____。 (2)探究“饅頭的消化與唾液有關”時,應選取____ 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色的試管是__ 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支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其中的

澱粉已被 酶分解,

(3)將試管放到37~C溫水中加熱的目的是 。

得出結論:

由以上兩組對照實驗可得出結論:



6、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

3個試管放到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鍾,取出後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請

回答:

(1)探究“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時,應選取_________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

色的試管是__ ____。

(2)探究“饅頭的消化與唾液有關”時,應選取____ 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色的試管是__ 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支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其中的

澱粉已被 酶分解,

(3)將試管放到37~C溫水中加熱的目的是 。

7、根據“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

(2)實驗中用濕紗布包住小魚腮部的目的是 (3)右圖是小魚尾鰭內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圖,圖中a是

血管,b是 血管, c是 血管。

8、某同學為驗證心輸出量與運動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選取一名運動員和一名

普通人,在不同狀態下測得脈搏如下表:

(1)該普通人在運動後的心率是 /分。 (2)該運動員在安靜時的心動周期是 秒。

(3)若運動前兩人的心臟每分輸出量5600mL,運動後都達到了14000mL,測普通人運動後的每搏輸出量是 mL,運動員運動後的每搏輸出量是mL。

(4)通過比較可知運動員主要通過提高 來提高每分輸出量。

9、下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請回答:

(1)圖中①模擬 ,③模擬 ,序號 模擬人的隔膜 模擬人體的胸廓。

(2)圖1模擬的是人體的 過程,此時膈肌處於 狀態,

胸廓的 徑增大;圖1模擬的是人體的 過程,

此時膈肌處於 狀態。

(3)若用此實驗裝置探究人體吸氣和呼氣的原理,則此實驗裝置

還存在不足,因為它無法模擬胸廓前後徑和 徑的變化。

10、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取兩個玻璃缸編號為A、B,在A、B兩缸內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飼料.

b.在A、B兩缸內加入同時孵化的相同數量的蝌蚪(不能少於5隻).

c.在A缸加入適量的甲狀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



B

兩缸內水溫22﹣25℃,並每天觀察和記錄蝌蚪生長發育的情況.

請根據實驗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的變數是 .

(2)步驟C設計的是 ,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是 .

(3)A、B兩缸中的蝌蚪數量“不能少於5隻”,是為了減少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預測實驗結果:蝌蚪長出四肢A缸 (早或遲)於B缸,蝌蚪發育成幼蛙所需的時間A缸

比B缸 (長或短).

(5)根據預測可得出結論:甲狀脈激素具有促進蝌蚪發育的作用.

11、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會有影響嗎?小玉同學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制定計劃並實施:

①在一個花盆裡播種10粒大豆種子,等它們長成幼苗後作實驗;

②向清水中加入食醋,配製成“模擬酸雨”;

③向花盆裡的大豆幼苗噴灑“模擬酸雨”,每天一次,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結果:幾天後,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1)實驗中小玉同學提出的問題是:______.

(2)做出的假設是:______.

(3)小玉同學制定的計劃中有沒有設置對照組?______.

(4)如果需要,你認為下列哪一組可以作為其對照組?______.

A.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噴灑清水

B.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噴灑清水,也不噴灑“模擬酸雨”

C.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陰暗的環境中

D.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溫環境中

(5)根據小玉的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6)有人認為只要用-粒大豆種子做實驗就行了,你說呢?簡述你的理由______.

12、今春以來,我市近郊一養魚專業村,村民們不斷發現魚塘里的魚大面積集群死亡,為了弄清魚的死亡原因,有人便撥打了晚間新聞熱線,求助相關部門.經過相關部門的調查,發現魚塘里的魚集群死亡的原

因是魚塘的水質變壞所致.請你設計一個科學實驗,來探究這樣的水質是否適合魚的生存.

(1)若你提出的問題是:該村魚塘的水質是否會影響魚的生存?

(2)你作出的假設是:

(3)你的探究實驗中控制的實驗變數為 。

(4)根據你的實驗假設和控制的變數,補充完整你將選用的實驗材料和用具:甲、乙兩個容量相等的養

魚盆,甲盆盛足夠的該村魚塘水、乙盆盛等量的適合該村所養殖的魚能健康生活的水,以及

(5)你設計的實驗步驟為:

(6)根據你的實驗設計,預測你的實驗結論為:

①若甲、乙兩盆中的魚均能正常生活,則說明 .

②若甲、乙兩盆中的魚均全部死亡,則說明魚的集群死亡與水質無關,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③若甲盆中的魚全部死亡,乙盆中的魚生活正常,則說明

13、為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探究實驗:

實驗器材:大豆種子、廢電池浸出液、清水、培養皿、濾紙、紗布

(1)提出的問題: ?(2分)

(2)做出假設: 。(2分)

(3)實驗方案:

①取相同的兩個培養皿,編號1號和2號,底部墊上幾層吸水紙。

②向兩個培養皿中分別放入大豆種子各20粒,在種子上面覆蓋紗布,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 ③每天向1號培養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保持種子濕潤,2號培養皿不做任何處理。 ④觀察大豆種子的萌發情況交做好記錄。

(4)實驗結果:10天後兩組培養皿中的種子都沒有萌發。

根據以上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2號培養皿中的大豆種子沒有萌發的原因是缺乏 。

②從實驗結果能否得出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有影響?答: 。

③想達到預期實驗效果,必須對原方案進行修改:每天向1號培養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的同時,還應向2號培養皿紗布上灑等量的 。設計2號實驗的目的是設置 。

1、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魚肋骨經過煅燒後,剩餘下的是__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_有關。

(2)骨的脫鈣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_ 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有關。

2、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3、“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和脂肪”的實驗中,從紗布包內向清水中滲出許多白色物

質,此物質是 ,遇碘液變為 ;紗布中黃白色的膠狀物質是 ;

擠壓花生種子後在白紙上留下一個印跡,說明食物含有

4、回答下列有關探究實驗“測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問題:

(1)探究時有玉米、花生和葡萄三種食物供選擇,你認為應當選擇______為實驗材料,理由是______.

(2)探究時可作出的假設是______.

(3)探究過程中,除食物外,所有條件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單一______,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盡量減少能量損耗的目的是為了______,使得到的能量數值更准確.

(4)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准確度,需設置平行重復實驗,取實驗數據的______值.

5、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時 ,會覺得有甜味。根據這種變化,某興趣小組提出了有關饅頭在口腔中消化的問題,並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饅頭的消化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關?

做出假設: 。

制定計劃:該小組對饅頭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

① 1號試管:饅頭碎屑 + 唾液,充分攪拌;

② 2號試管:饅頭碎屑 + 清水,充分攪拌;

③ 3號試管:饅頭塊 + 唾液,不攪拌。

3個試管放到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鍾,取出後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 請回答:

(1)探究“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時,應選取_________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

色的試管是__ ____。 (2)探究“饅頭的消化與唾液有關”時,應選取____ 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色的試管是__ 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支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其中的

澱粉已被 酶分解,

(3)將試管放到37~C溫水中加熱的目的是 。

得出結論:

由以上兩組對照實驗可得出結論:



6、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

3個試管放到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鍾,取出後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請

回答:

(1)探究“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時,應選取_________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

色的試管是__ ____。

(2)探究“饅頭的消化與唾液有關”時,應選取____ __兩組作對照。其中出現藍色的試管是__ 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支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其中的

澱粉已被 酶分解,

(3)將試管放到37~C溫水中加熱的目的是 。

7、根據“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

(2)實驗中用濕紗布包住小魚腮部的目的是 (3)右圖是小魚尾鰭內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圖,圖中a是

血管,b是 血管, c是 血管。

8、某同學為驗證心輸出量與運動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選取一名運動員和一名

普通人,在不同狀態下測得脈搏如下表:

(1)該普通人在運動後的心率是 /分。 (2)該運動員在安靜時的心動周期是 秒。

(3)若運動前兩人的心臟每分輸出量5600mL,運動後都達到了14000mL,測普通人運動後的每搏輸出量是 mL,運動員運動後的每搏輸出量是mL。

(4)通過比較可知運動員主要通過提高 來提高每分輸出量。

9、下圖是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請回答:

(1)圖中①模擬 ,③模擬 ,序號 模擬人的隔膜 模擬人體的胸廓。

(2)圖1模擬的是人體的 過程,此時膈肌處於 狀態,

胸廓的 徑增大;圖1模擬的是人體的 過程,

此時膈肌處於 狀態。

(3)若用此實驗裝置探究人體吸氣和呼氣的原理,則此實驗裝置

還存在不足,因為它無法模擬胸廓前後徑和 徑的變化。

10、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取兩個玻璃缸編號為A、B,在A、B兩缸內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飼料.

b.在A、B兩缸內加入同時孵化的相同數量的蝌蚪(不能少於5隻).

c.在A缸加入適量的甲狀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



B

兩缸內水溫22﹣25℃,並每天觀察和記錄蝌蚪生長發育的情況.

請根據實驗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的變數是 .

(2)步驟C設計的是 ,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是 .

(3)A、B兩缸中的蝌蚪數量“不能少於5隻”,是為了減少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預測實驗結果:蝌蚪長出四肢A缸 (早或遲)於B缸,蝌蚪發育成幼蛙所需的時間A缸

比B缸 (長或短).

(5)根據預測可得出結論:甲狀脈激素具有促進蝌蚪發育的作用.

11、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會有影響嗎?小玉同學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制定計劃並實施:

①在一個花盆裡播種10粒大豆種子,等它們長成幼苗後作實驗;

②向清水中加入食醋,配製成“模擬酸雨”;

③向花盆裡的大豆幼苗噴灑“模擬酸雨”,每天一次,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結果:幾天後,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1)實驗中小玉同學提出的問題是:______.

(2)做出的假設是:______.

(3)小玉同學制定的計劃中有沒有設置對照組?______.

(4)如果需要,你認為下列哪一組可以作為其對照組?______.

A.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噴灑清水

B.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噴灑清水,也不噴灑“模擬酸雨”

C.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陰暗的環境中

D.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溫環境中

(5)根據小玉的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6)有人認為只要用-粒大豆種子做實驗就行了,你說呢?簡述你的理由______.

12、今春以來,我市近郊一養魚專業村,村民們不斷發現魚塘里的魚大面積集群死亡,為了弄清魚的死亡原因,有人便撥打了晚間新聞熱線,求助相關部門.經過相關部門的調查,發現魚塘里的魚集群死亡的原

因是魚塘的水質變壞所致.請你設計一個科學實驗,來探究這樣的水質是否適合魚的生存.

(1)若你提出的問題是:該村魚塘的水質是否會影響魚的生存?

(2)你作出的假設是:

(3)你的探究實驗中控制的實驗變數為 。

(4)根據你的實驗假設和控制的變數,補充完整你將選用的實驗材料和用具:甲、乙兩個容量相等的養

魚盆,甲盆盛足夠的該村魚塘水、乙盆盛等量的適合該村所養殖的魚能健康生活的水,以及

(5)你設計的實驗步驟為:

(6)根據你的實驗設計,預測你的實驗結論為:

①若甲、乙兩盆中的魚均能正常生活,則說明 .

②若甲、乙兩盆中的魚均全部死亡,則說明魚的集群死亡與水質無關,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③若甲盆中的魚全部死亡,乙盆中的魚生活正常,則說明

13、為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探究實驗:

實驗器材:大豆種子、廢電池浸出液、清水、培養皿、濾紙、紗布

(1)提出的問題: ?(2分)

(2)做出假設: 。(2分)

(3)實驗方案:

①取相同的兩個培養皿,編號1號和2號,底部墊上幾層吸水紙。

②向兩個培養皿中分別放入大豆種子各20粒,在種子上面覆蓋紗布,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 ③每天向1號培養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保持種子濕潤,2號培養皿不做任何處理。 ④觀察大豆種子的萌發情況交做好記錄。

(4)實驗結果:10天後兩組培養皿中的種子都沒有萌發。

根據以上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2號培養皿中的大豆種子沒有萌發的原因是缺乏 。

②從實驗結果能否得出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有影響?答: 。

③想達到預期實驗效果,必須對原方案進行修改:每天向1號培養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的同時,還應向2號培養皿紗布上灑等量的 。設計2號實驗的目的是設置 。
七年級下冊生物實驗題參考答案
1、(1)無機鹽 硬度 (2)有機物 柔韌度(或彈性)

2、(1)灰白色 無機物(或鈣鹽) 脆硬

(2)氣泡 有機物(或蛋白質) 柔韌

3、澱粉 變藍 蛋白質 脂肪

4、(1)玉米、花生;利於燃燒;

(2)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不同;

(3)變數,減少誤差;

(4)平均

5、做出假設

制定計劃:

(1)___①③________ ,__ ③ ____。

(2)___①②______ ,__ ② ____,_____ 澱粉未被分解,遇碘變藍 ,

__ 唾液澱粉酶__。

(3)目的是 模擬口腔溫度 。

得出結論:饅頭的消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關 。

6、(1)___①③________ ,__ ③ ____。

(2)___①②______ ,__ ② ____,_____ 澱粉未被分解,遇碘變藍 ,

__ 唾液澱粉酶__。

(3)目的是 模擬口腔溫度 。

7、(1)色素 (2)保證魚的正常呼吸

(3)靜脈 動脈 毛細血管 血液流動的方向,總是由動脈流向毛細血管,再由毛細血管流向靜脈。

8、(1)140;

(2)1;

(3)100;140;

(4)每搏輸出量.

9、(1)氣管 肺 ④ ② (2)吸氣 收縮 上下 (3)左右徑

10、(1)甲狀腺激素;

(2)對照實驗;A和B;

(3)偶然性;

(4)早;短.

11、(1)酸雨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嗎?

(2)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

(3)沒有

(4)A

(5)酸雨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

(6)不行 因為一粒種子在萌發、生長、發育過程中存在偶然性,不能說明問題

12、(2)該村魚塘水質導致了魚的集群死亡。

(3)水質

(4)若干條健康的該村所養殖的魚

(5)①取兩個養魚盆,在注入該村魚塘水質的甲盆中放入若干條健康魚,在注入適合魚健康生活的水質的乙盆中放入等量的健康魚,並在其它相同條件下養殖。②觀察魚的生活狀況。

(6)該村魚塘中的水質是導致魚集群死亡的原因。

13、(1)廢電池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2)廢電池對種子萌發有影響(或廢電池對種子萌發沒有影響)

Ⅳ 人教版初一生物都有哪些實驗

1.探究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觀察植物細胞,觀察動物細胞(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3.菜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4.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5.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6.觀察葉片的結構
7.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
8.有關呼吸作用的一系列探究實驗:
(1)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實驗
(2)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的實驗
(3)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澱粉的實驗
(4)植物呼吸作用是釋放熱量的實驗
9.測定食物中含有能量
10.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11.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12.尿的形成和排除
(我翻了好久才找出來的,一定要採納)O(∩_∩)O謝謝

Ⅵ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實驗總結

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那麼你知道七年級生物都有哪些實驗嗎?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實驗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實驗:探究種子的成分

種子都含有有機物(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等)和無機物(水和無機鹽類),這些都是供胚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本實驗的目的在於探究這些成分在種子內的存在,從而給同學以真實形象的概念,使學生能夠歸納出種子的各種營養成分,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思維能力。

一、實驗准備

(一)材料:

小麥子粒(風乾的和浸軟的),小麥麵粉。

(二)用品:

酒精燈,試管,試管夾,細鐵絲(或廢棄的解剖針),紗布,清水,燒杯,碘液和白紙。

二、方法步驟

(一)探究種子含有水分的實驗

水是生物體的重要成分,種子中自然也含有水分,即使是風乾的種子也含有水分。本實驗是取一些風乾的小麥子粒,裝人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試管的上端,然後手持試管夾,使試管口稍朝上傾斜(幾乎呈水平狀態),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均勻加熱,直至試管壁上出現明顯的細小水珠(由蒸發出的水蒸氣冷凝而成),由此可見水分是種子中的重要成分。做此實驗時應特別注意:

1.試管的傾斜度不能太大,即使在試管剛離開火焰時也要防止水珠流向試管底部,以免引起試管爆裂;

2.要時常移動試管,使之在火焰上均勻受熱,切忌較長時間只在一個位上加熱,以免試管炸裂。加熱時間以明顯看出有細小水珠出現為止。如時間過長,種子可能燒焦,呈褐色,甚至於炭化。

(二)種子內含有有機物和無機鹽的測定

種子內除含有水分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鹽。為探究這兩類物質的存在,可以利用有機物可燃並可以呈焦炭狀(焦化)和無機鹽是燃燒後的灰(灰化)的原理設計實驗方法。用較細的鐵絲(或廢舊的解剖針)扎住一粒麥粒,直接放在火焰的外焰上燃燒,並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經過一段時間,可見麥粒燃燒起來,待麥粒變成黑色焦炭時暫停燃燒,並熄滅酒精燈。此時,讓學生根據麥粒燃燒並成黑色焦炭的現象回答這種現象可以證明種子內有什麼成分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出有機物含有碳無素,所以可以燃燒並變成焦炭。然後提出問題:此時在火焰上繼續燃燒,最後可能是什麼結果呢?之後,點燃酒精燈繼續燃燒,讓大家帶著問題繼續觀察,待麥粒燃燒出現灰白色的灰分時便可停止燃燒。最後,教師向學生解釋灰分就是無機物,從而得出種子中含有有機物和無機鹽的結論。

(三)探究小麥種子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的實驗

小麥種子的胚乳內含有大量的澱粉,並含有蛋白質和脂類等有機物質。本實驗主要證明澱粉是小麥種子的主要有機成分。取一些小麥麵粉,加水和成面團,用紗布包起來,在清水中用手揉擠出大量白色物質,用吸管吸取白色的乳狀液,滴在載玻片上,加一點稀釋的碘液,可見乳狀液變成藍紫色,這就是澱粉遇碘的顏色反應。然後,將載玻片上的乳狀液加蓋玻片並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可以觀察到視野內布滿藍紫色的顆粒,這就是小麥的澱粉粒。如有條件,可換高倍鏡觀察,可以看出澱粉粒表面具有很多同心圓的輪紋。

將上述包在紗布內的面團,放在清水內繼續揉擠,把其中的澱粉洗凈,此時紗布內只剩下乳白色的膠黏物質。在乳白色的膠黏物質上滴加碘液,可見此膠黏物質呈黃褐色,並且不變成藍紫色。膠黏物質加碘液呈黃褐色是蛋白質遇碘後的顏色反應。小麥種子內的蛋白質主要是以糊粉粒的形式貯藏在胚乳最外面的糊粉層中的。

(四)探究種子內含有脂肪的實驗

種子內含有脂肪,這早已為眾人所知。探究種子內含有脂肪成分的實驗方法有二:其一是取種子中含脂肪較多的部分(一般種子如小麥、玉米等子粒中的胚含有脂肪;一些油料植物的種子如蓖麻的胚乳內含脂肪量較多,而花生則在子葉中富含脂肪)。驗證方法是將小麥的胚(或其他種子中含脂肪較多的部位)切下來,放在白紙上揉搓(或多切幾個胚放在兩張自紙之間,用刀背加力壓擠),可以看見白紙上出現油跡,用此方法可以證明脂肪是種子中重要的成分;方法之二是在自紙上擠壓出較大量脂肪的油跡上,加一滴蘇丹III試劑,使脂肪呈現出橘紅色的反應,進一步確認種子內含有脂肪這一成分。如果具備條件,可以將蓖麻種子中的胚乳製成徒手切片,置於載玻片上的水滴中並加上蓋玻片,在低倍顯微鏡下鏡檢觀察,可見胚乳切片上或其周圍出現小的油珠,這就是脂肪。如果滴加蘇丹III試劑,可見油珠著橘紅色。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實驗:細胞中有哪些物質

演示實驗一:證實細胞中含有水

1.將蔬菜(白菜或白蘿卜)切碎,用力擠壓,有汁液流出。

2.將曬乾的小麥種子裝進乾燥的試管中,在火上烘烤試管底部,試管壁上有水珠出現。

討論:這兩個實驗證實細胞中含有什麼?

演示實驗二:證實細胞中含有糖

1.一個小燒杯中裝有自來水(此時不甜),加入少許白砂糖並攪拌,此時的水變甜(因為水中有了糖)。

2. 將去皮的甘蔗或西瓜的果肉擠壓出汁液,此時的甘蔗汁或西瓜汁是什麼味道?(甜味)

討論:將這兩個實驗對比,能說明細胞中含有什麼?

演示實驗三:證實細胞中含有脂類

1.將花生種子插在鐵絲上,放在火上稍微烘烤到有香味,將花生種子取下,放在白紙上擠壓,白紙上出現油花。

2.將一小塊豬肉插在鐵絲上,放在火上烘烤,豬肉爆出油滴。

討論:這兩個實驗證實了細胞中含有什麼?

演示實驗四:證實細胞中含有蛋白質

將麵粉揉成濕面團,把濕面團包在紗布里,放在清水中,不斷用手揉搓,直到面團不再散出白色渾濁物為止,留在紗布上的黃色膠黏物質就是麵筋。麵筋像膠質,帶黏性,伸展性很強,是一種蛋白質。

演示實驗五:證實細胞中含有無機鹽和有機物

取一粒小麥種子插在鐵絲上並放到火上,讓種子充分燃燒,剩下灰燼。

討論:什麼物質不能燃燒?剩下的灰燼是什麼物質?被燃燒掉的是哪些物質?這些物質合稱為什麼?

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分別證實細胞中合有水、糖類、脂類、蛋白質和無機鹽。其中,水和無機鹽這類物質叫無機物;搪類、脂類和蛋白質以及細胞核中含有的核酸等物質都含有碳,能燃燒,這類物質叫有機物。

細胞在生活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二氧化碳等廢物,這些廢物會隨時排出去。由於細胞內的物質不斷被消耗,因此需要不斷從細胞外吸收物質。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實驗:光對蚯蚓生活的影響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是人教版新教材中的第一個探究實驗,目的是要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理解科學探究,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並認同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這對於學生探究能力、探究思維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要以鼠婦為實驗材料?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將“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改為“探究光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從材料選擇到方法步驟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可操作性更強、實驗效果更好。

1.課題的同步性

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呈現順序。尤其是學生初次接觸完整的探究實驗,探究課題要盡量與教材內容相接近,教學環節要盡量與教材相一致,這樣才便於學生把握。以蚯蚓替代鼠婦,實驗設計思路完全相同,與教材內容完全同步,同時也符合《課標》中的活動建議指導。

2.材料的可控性

生物實驗材料的適當選擇是實驗成敗的關鍵,而活體材料的可控性直接影響實驗的組織和效果。以鼠婦做實驗動物,可控性較差,主要是因為鼠婦不僅對光的反應敏感,而且對溫度、濕度、震動等都有反應。學生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鼠婦,難免興奮、害怕、手忙腳亂,難免產生干擾;其次,鼠婦爬行速度快,把10隻鼠婦集中到明亮與陰暗交界處有一定的難度,不是跑了這個就是跑了那個,往往到下課了也做不出結果;另外市區內不易採集、不易飼養。與鼠婦相比,蚯蚓最大的優點就是可控性強,對光反應非常敏感,即使受到震動逃逸時也是朝向黑暗處,而不是四處亂串,並且容易採集和飼養。

3.方法的簡便性

用鼠婦實驗必須要在實驗裝置內鋪上濕土,否則鼠婦很容易死亡;同時“將10隻鼠婦放入,並且兩側的中央放同樣數目”,即使有圓環等工具限制鼠婦,也要同學手忙腳亂地看著,往往佔用較多的上課時間,課堂秩序差。用蚯蚓則簡便許多,方法與教材中的介紹相似:在解剖盤的底部鋪上濕毛巾,把一條蚯蚓放在橫軸中線的位置,然後蓋上玻璃板和書,形成明亮與陰暗兩種環境,靜置2分鍾,觀察蚯蚓的選擇。

在此,教師只需要利用圖示,引導學生注意蚯蚓的初始位置擺放,如圖D所示。

觀察完一條蚯蚓後,將其取出,再取另外兩條蚯蚓重復上述實驗三次,然後統計全班平均值,以避免偶然性,從而得出結論。由於實驗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取放一條蚯蚓,這與同時取放10隻鼠婦相比,難度大大降低,減少了時間的浪費;而且實驗中不需要土壤,簡化了實驗的准備工作,減少了干擾。

4.結論的可靠性

筆者在最初組織《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感覺實驗的現象不是非常明顯,通過統計數據,往往在明亮處與在陰暗處的鼠婦數量差距不是很大;而且有時鼠婦不停地跑動,所處位置具有較強的隨機性,不能很好地說明光對鼠婦的影響;鼠婦遇到刺激時的假死現象有時也會使實驗結果產生誤差。而用蚯蚓做實驗動物,則效果非常明顯,同樣的實驗裝置,健康的蚯蚓不到1分鍾,幾乎百分之百地全部爬到陰暗處(有的蚯蚓可能會爬到明亮處的濕毛巾下面,統計時也應按陰暗處)。

筆者認為,通過實驗獲得一個明確的實驗結論,這對於初次接觸探究實驗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盡管新課程提倡的探究活動“重過程”,但初次接觸探究實驗,“結果”也同樣重要,因為第一次實驗的成功體驗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否則就會使學生陷入“究竟有沒有影響”的困惑中,而對結果的困惑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對過程的興趣。

Ⅶ 初一生物實驗有哪些

1.探究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觀察植物細胞,觀察動物細胞(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3.菜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4.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5.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6.觀察葉片的結構
7.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
8.有關呼吸作用的一系列探究實驗:
(1)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實驗
(2)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的實驗
(3)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澱粉的實驗
(4)植物呼吸作用是釋放熱量的實驗
9.測定食物中含有能量
10.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11.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12.尿的形成和排除

Ⅷ 七年級下冊生物實驗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右圖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則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 Ⅰ是光合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 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Ⅰ是光合作用 2.為了提高塑料大棚內蔬菜的產量,主要採取下列哪種措施? A.增加氧 B.升高溫度 C.適當增加二氧化碳 D.增加澆水次數 3.將顆粒完整、飽滿的種子分成甲、乙兩組,在25℃左右條件下分別播種,甲組種在肥沃濕潤的土壤里,乙組種在貧瘠濕潤的土壤里,這兩組種子的發芽狀況是 A.乙先發芽 B.甲先發芽 C.同時發芽 D.都不發芽 4.右圖表示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的實驗。將綠色的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後,經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曝光部分變藍。本實驗說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CO2 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氣⑤光合作用製造澱粉 A.①③ B. ②④ C.①⑤ D.③⑤ 5.李明同學在我省某林區遊玩,迷失了方向,看到樹干一面生長著苔蘚植物,而另一面不生長苔蘚植物,據此他判斷出了方向。那麼生長苔蘚植物的一面朝向是 A.東 B.南 C.西 D.北 6.新鮮水果用保鮮薄膜包裹可延長存放時間,其主要原因是這樣可以 A.不讓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減少果皮損傷 D.阻擋細菌進入 7.森林地區常常形成獨特的「小氣候」,降雨量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旺盛,產水多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 C.蒸騰作用使大氣濕度增大 D.光合作用強,釋放的水汽多 8.用黃豆發黃豆芽,1千克黃豆可發7千克黃豆芽,在這個過程中,有機物總量 A.逐漸增多 B.逐漸減少 C.不變 D.先少後多 9.要檢驗綠色植物在呼吸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實驗條件是 A.要用一株葉子多的植物 B.把植物淹沒在水中 C.要在黑暗條件下實驗 D.用一株幼小植物 10.用實驗證實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應選用的材料是 A.全綠色的葉 B.用酒精除去葉綠素的葉 C.不含葉綠體的葉 D.有白斑或白條紋的葉 11.光合作用實驗中,若將葉的主脈切斷,一切按規范操作,則發現葉片尖端遇碘液未變藍色,原因是 A.葉片無法支撐 B.氣孔不能關閉 C.缺水無法生成澱粉 D.葉片未遮光 12.下列關於綠化校園的設計不合適的是 A.盡量不要對校園環境布局做大的改動 B.最好不要選用名貴的花草樹木 C.教學樓臨窗宜種植高大的喬木 D.應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周期 13.下列植被類型中,被稱為地球肺的是 A.草原 B.針葉林 C.常綠闊葉林 D.熱帶雨林 14.據報道,進入20世紀後,幾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災害 B.遭受病毒侵害 C.敵害過多 D.人類活動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15.下圖是關於水果存放時,空氣中氧氣濃度與二氧化碳氣質量的關系曲線。根據圖,你認為存放水果以什麼狀態下的氧氣濃度為最好 A. A B. B C. C D. D 16.移栽幼苗時,要盡量帶土坨,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損傷根毛 B.減少土壤中無機鹽的丟失 C.可促進根毛的生長 D.可減少水分的蒸發 17.路邊的楊樹能逐年加粗,是因為莖內有 A.導管 B.篩管 C.韌皮纖維 D. 形成層 18.1945年夏,一架橫渡太平洋的客機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紛紛跳傘降落在一荒無人際的孤島上,乘客從淺海中撈取藻類植物充飢而得以生還。想想他們吃的可能是什麼藻類?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綿和衣藻 D.海帶和紫菜 19.苔蘚植物可作為監測空氣質量的指示植物是因為 A.苔蘚是低等植物 B.葉很薄,對有害氣體敏感 C.一旦乾燥便會死亡 D.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質 20.下列哪一組說法都正確 ①玉米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 ②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③將一粒玉米縱切後,在切面滴加碘液,整個切面總是都變得一樣藍 ④種子中,子葉發育為葉,胚芽發育為芽,胚軸發育為莖,胚根發育為根 A.②③ B. ②④ C.①② D.①④ 21.鑒定澱粉存在時,常用碘液,這是因為 A.有機物遇碘變成藍色 B.碘遇有機物變成藍色 C.澱粉遇碘變成藍色 D.碘遇澱粉變成藍色 22.如果在開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連同桃花丙(桃花丙不作任何處理),都用塑料袋分別罩起來,紮好袋口。其結果是 A.甲不結實,乙結實,丙不結實 B.甲能結實,乙不結實,丙能結實 C.甲不結實,乙不結實,丙能結實 D.甲、乙、丙都不能結實 23.植物根尖的發育依靠什麼區產生新細胞? A.分生區 B.伸長區 C.分生區和伸長區 D.成熟區 24.有一個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著個白胖子。」其中白胖子是由什麼發育成的什麼結構? A.胚珠、種子 B.受精卵、胚 C.受精極核、胚乳 D.子房、果實 25.小柳樹因遭破壞,莖的基部被剝去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後就會死亡的原因是 A.切斷了導管,葉缺少無機鹽 B.切斷了導管,根缺少無機鹽 C.切斷了篩管,葉缺少有機物 D.切斷了篩管,根缺少有機物 26.除下列哪一項外,其他都屬於我國面臨的植被問題? A.我國森林資源十分貧乏,主要以草原為主 B.我國森林覆蓋率低,僅為16.55%,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28公頃 C.我國長期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不夠合理,森林生態呈現衰退趨勢 D.我國由於過度放牧,草場退化,沙化嚴重,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27.在一株樹上的相同位置,早晨和傍晚各選一片大小相同的葉片。分別為a和b。將兩片葉脫水後稱重,其重量關系是 A. a=b B. a>b C. a<b D.無法確定 28.關於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關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氧,維持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B.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各種藻類植物是魚類等水生動物的餌料 C.許多的藻類,特別是海藻,如海帶、紫菜等可以食用和葯用 D.由於藻類植物的結構簡單,所以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9.前幾年,我國發生洪水等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壞嚴重 B.水土流失 C.環境污染 D.自然資源破壞 30.某同學在春天買了5盆同樣大小的同種植物,每天向花盆內澆同樣量的水和液體肥料,不久植物開始發芽。為了探究植物生長和肥料間的關系,對5個花盆作了如下處理,然後觀察植物的變化 花 盆 澆水量 施肥量 1 與以前相同 與以前相同 2 比以前少1/2 比以前少1/2 3 比以前少1/2 與以前相同 4 與以前相同 比以前多1/2 5 不澆水 比以前少1/2 如果要證明:過多施肥會引起植物枯萎,可比較哪2個花盆? A.1與2 B.2與4 C.1與4 D.4與5

Ⅸ 初中生物實驗有哪些

學生實驗有:練習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觀察草履蟲;觀察種子的結構;觀察葉片的結構;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測測量胸圍差;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膝跳反射;飼養和觀察蚯蚓等12個實驗。

演示實驗有;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吸收氧;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膽汁對食物的消化作用;呼吸運動與膈的運動關系;發酵現象。共6 個演示實驗。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有哪些生物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