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技術對人類有哪些影響
生物技術對於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應對人類所面臨的食品短缺、健康問題、環境問題及經濟問題的挑戰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許多國家都將生物技術確定為增強國力和經濟實力的關鍵性技術之一。
美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內研究人員達10萬人,並制定了《美國的生物技術研究計劃》,雜交制種的先鋒公司、卧薪嘗膽的杜邦公司、敢為人先的孟山都公司等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日本在20世紀成立了生命科學部,制定了日本的《人類前沿科學計劃》,並且提出「生物產業立國」,從事生物技術的科研人員達7萬人,佔全日本整個科技隊伍的15。
法國成立了國家生物技術林木世界委員會,歐共體成立了歐洲生物工程協調機構及生物工程聯合會,俄羅斯也制定了《俄羅斯的生物技術開發計劃》。
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生物技術領域正展開著激烈的競爭和角逐,也可以這樣說,生物技術震撼了人類社會。以基因工程為先導的生物技術將要影響和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前途和命運。
㈡ 關於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問題
我也是生物技術的,各個學校有差別,不過大同小異,大一上學期主要有無機化學與實驗,高等數學,英語,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植物生物學及實驗,體育。計算機基礎,涉及到專業課很少,下學期有有機化學與實驗、體育、數學、英語、近代史、軍事理論、動物生物學與實驗等,主要都是公共基礎課,涉及到專業課很少。望採納
㈢ 生物技術有關的問題
1.某些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發部,想華大基因、艾迪康什麼的 就是實驗員啦!
2.大的醫院的中心實驗室----也是檢驗員,不過跟醫檢的不一樣
3.如果是在醫學背景下出來的 可以去做葯代,工資很高,可是工作很累
4、生物實驗試劑的銷售----像一些DNA提取試劑盒,Marker
5.脫離自己的專業,搞人力資源管理········
㈣ 生物技術問題
1.克隆人的倫理問題
生命科學與人自身及人類社會的聯系比其他任何自然學科都更加緊密,它關繫到每一個人的命運,所以由此引發的爭論當然也最激烈。克隆人引發的爭論有技術上的,也有社會倫理方面的。其焦點問題還在於它帶來了某些潛在的威脅和社會倫理方面的問題。
克隆技術一旦用於人類自身,人類新成員就可以被人為地創造,成為實驗室中的高科技產物,他們不是來自合乎法律與道德標準的傳統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間的相互人倫關系必將發生混亂。人們很難想像和接受這種對人類社會基本組織——家庭的巨大沖擊。這對人類社會現有法律、倫理、道德產生威脅,對人類的觀念是嚴峻的挑戰。2.試管嬰兒問題試管嬰兒試驗成功的新聞引起的問題不該是「向神挑戰」(1),而是「向人挑戰」。根據英文「時代雜志」及「新聞周刊」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九日的報導,英國科學家所做的,是把精卵在母體外結合,再移入母親子宮內,而生出正常的嬰兒。假定這項「種卵」技術確實是順利完成了,──不少學者,包括試管受精的先鋒P. Steptoe博士在內,抱著懷疑的態度──再假定有一天,體外妊娠,即把受精卵移殖到人工胎盤上面,使它在母體外成長,也成了事實的話,那時候,性愛、婚姻、家庭、天倫等種種觀念和制度,使人成為人的觀念和制度,就要受到嚴重的考驗。因為它們的生理基礎已經不存在,至少不是像今天這樣普遍必需的了。
考驗不是全面的摧毀。正如俗語說的:「真金不怕火煉」。經過初期的震盪與沖擊,傳統思想的糟魄會被淘汰,留下的卻是它的精華,反映永恆真理的精華。可是這需要關心人類前途的學者積極主動的思考辨析,尤其需要科系間的(Interdisciplinary)合作與交談。美國天主教最近成立了「肯尼迪生物倫理中心」及「神學科技會談研究所」。後者一九七四年的會談主題即是「築造的人」(Fabricated Man)(2)
生物醫學的事實與構想
研究母體外受精的主要動機是幫助不能生育的婦女,使她們能夠懷孕生產子女,促進家庭天倫之樂。根據統計,結婚而不能有子女的夫婦相當多,約占結婚夫婦總數的百分之十五。人渴求有後代的本能這幺強,在美國,有的夫婦願意出兩萬伍千美元或更高的價錢得到一個嬰兒,甚至傾家破產在所不惜。(美軍「太平洋星條報」,一九七五年五月一日,「聯合報」仝年五月二十一日)
在不孕的夫妻中,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是因為「先生」不能授精;而這些男人之中,許多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精液。除了荷爾蒙或心理治療方法之外,使得這對夫婦得以養育親生子女的方法之一即是「以丈夫之精液人工授精」,簡稱AIH(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the Husband)。原來,這些精液不足的男人射精時的前幾滴精液含有精子較多。因此,醫生可把這幾滴精液收集儲藏,以後直接放入陰道內(3)。今天,這樣的人工授精術是事實。當然實際上診斷治療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這里只說出最基本的要點,作為倫理研討的基礎。
有的夫婦本來能夠生育,只是發現男方帶有遺傳病症,借著正常的懷孕方法,就會生出殘廢病態的子女。怎幺辨呢?此外,少數的男子患有「無精子症」,不能使用AIH。在這些和別的類似的情形下,「以捐助者之人工授精」就會被使用,簡稱AI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a Donor)。這種人工授精術也是醫學事實。儲藏捐助者的精液的地方稱為「精子行庫」(Sperm Bank)。這樣的機構不僅在美國有,一九七三年在法國有一家,在比國至少有兩家。後者在比國電視節目中作宣傳,引起不少疑問。魯汶大學在一九七三年五月卅一日至六月一日,舉行一次講習會,主題即是「人工授精術」。(NRTh, 1973, 764)
假若醫生診斷出不孕的不因是婦女的輸卵管阻塞或已經結根扎或割除,上述的兩種人工授精術便沒用了。因為即使男方的精液正常,女方排出的卵也沒有毛病,但是精卵卻無法適合。一九六九年,上面我們提過的Steptoe博士和兩位英國科學家成功地使精卵在試管中結合,但一直不能把受精卵種植到母體內,使之長大成胎兒。在本文開始,說到去年有人把這件事完成了。但究竟是不是事實,還不確定。因此我們討論這件個案時,暫且還把它當做理論或科學家的構想。也許當這篇文字與讀者見面的時候,它已經成為科學的,即可以重復的手術了。不論如何,倫理的原則在此處是相同的,貼到理論上或貼到理論的實現上是沒有分別的。
科學家再進一步的構想是所謂的「代理母親」(Surrogate mother)當一位婦女不能或不願經過九個月的妊娠階段,就可以把她身內的受精卵移到另一婦女的子宮內,由她代為孕育。這種「代理母親」原則上該是自願的。能不能變成強迫性的呢?遺傳學家諾貝爾獎金得主 H. J. Muller 就提出使人驚訝的構想。他主張未來的父母應該取用人類最「優秀的」受精卵移植到母體身內,這樣可以保護及改善人類的質量。(4)
三四年前,台灣的幾家報紙曾報導某位博士研究「人工胎盤」成功,那隻是用老鼠的受精卵作實驗,胚胎成長不到二十天就死掉了。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九日的英文「時代」雜志(二十八頁),提到一位義大利科學家用人的受精卵,使它在母體外成長大到兩月後死掉。梵蒂岡教廷命他停止這類的實驗,他服從了。教廷認為這樣的實驗是不道德的,因為必然要毀滅不少受精卵的生命。許多科學家根本不管天主教的訓導權威,仍會繼續向這方面努力。我們的倫理問題是:如果人的受精卵可以完全在母體外孕育長大,這樣做是相反道德嗎?
下面這個構想,聽起來真是近乎荒誕了,那就是所謂的「群落式」的(Cloning)復制嬰兒(譯詞照「科學月刊」)。我們知道人體細胞的核內有二十三對染色體,而精子和卵子內卻只有二十三條染色體。精卵結合形成一個新生命時,也就有了二十三對染色體。一切為遺傳必需的資料就在具有二十三對染色體的細胞核內。科學家的構想是:先使卵內的僅有二十三條染色體的核停止生活,再放入一個有四十六條染色體的身體細胞核;這時候,卵有了全部必需的遺傳數據,就能夠開始繁殖成人了。這是不是可能的呢?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九日的「時代」雜志(二十八頁)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在一種青蛙身上完成了這種「群落式」的復制新生命的方式。假如,在人體上也實驗成功了,用它來復制出來的嬰兒,能不能活得像有自由、有位格尊嚴的人?
最後,今天世界上有成千上百的科學家,集中他們的智慧心力,從事於改良人類遺傳密碼的研究;他們的目的不僅是生育出生方面無缺陷的人,而且是「創造」出比現在的人種更「優良」的超人。這也是本文研討的對象。想到以上這些科學家事實或構想對人類能產生的效果,誰都會看出事情的嚴重。論及教會──它不只是訓導權威,它包括一切信友,尤其是他們中的智識份子─對人類前途負有職責使仁命,F. Houtart 說:「明天真成為問題的問題(The problem)即是遺傳控制。」3.基因檢測---個人基因信息的隱私權問題
個人基因信息的隱私權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由人把它成為"後基因組時代的人權問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加速完成,使我們能夠測定每個人的基因數據,能夠鑒定或預測越來越多的與疾病相關的基因並設法治療這些遺傳疾病,但另一方面,誰有權負責保管個人的基因信息資料?如何有效保護個人的基因信息資料?公民個人的基因數據經過科學家測試、研究、開發可以加以利用,這一成果應屬於誰?權益如何劃分?利益如何分享?"個人數據"是否會被濫用?另外,有基因缺陷或差異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是否能受到真正平等和公正的對待?將來會不會像過去人們歧視某個人種那樣歧視某種基因?提出這些問題是因為個人基因信息的泄露可能會得到不正確的解釋或推測,也必然會影響一個人的升學、求職、婚姻、人壽保險費用與醫療保險費用及其他待遇等一系列的問題。
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建立之初,科學家們就十分關注基因組信息如何被正確地應用和個人與社會的利益如何有效地被保護等問題。為此,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一部分,還特別設立了人類基因信息利用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計劃(ELSI),以防止那些試圖搞種族歧視或個人歧視,甚至試圖實施種族侵略與滅絕暴行的人在人類基因組中找借口。
㈤ 生物技術將給人類帶來哪些嚴重的問題
毀滅地球人
㈥ 利用生物學知識或生物學技術能解決哪些問題
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它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
因此,生物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
發展狀況
近些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發展迅猛,並日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謂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體(或生物體的物質)來改進產品、改良植物和動物,或為特殊用途而培養微生物的技術」。生物工程則是生物技術的統稱,是指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等原理與生化工程相結合,來改造或重新創造設計細胞的遺傳物質、培育出新品種,以工業規模利用現有生物體系,以生物化學過程來製造工業產品。簡言之,就是將活的生物體、生命體系或生命過程產業化的過程。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電子工程、生物反應器、滅菌技術以及新興的蛋白質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現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稱遺傳工程、基因重組技術)就是將不同生物的基因在體外剪切組合,並和載體(質粒、噬菌體、病毒)的DNA連接,然後轉入微生物或細胞內,進行克隆,並使轉入的基因在細胞或微生物內表達,產生所需要的蛋白質。有60%以上的生物技術成果集中應用於醫葯產業,用以開發特色新葯或對傳統醫葯進行改良,由此引起了醫葯產業的重大變革,生物制葯也得以迅速發展。生物制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到葯物製造領域的過程,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術和組織培養技術,對DNA進行切割、插入、連接和重組,從而獲得生物醫葯製品。生物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蟲、動物毒素、生物組織為起始材料,採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並以生物學技術和分析技術控制中間產物和成品質量而製成的生物活化制劑,包括菌苗、疫苗、毒素、類毒素、血清、血液製品、免疫制劑、細胞因子、抗原、單克隆抗體及基因工程產品(DNA重組產品、體外診斷試劑)等。人類已研製開發並進入臨床應用階段的生物葯品,根據其用途不同可分為三大類:基因工程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診斷試劑。這些產品在診斷、預防、控制乃至消滅傳染病,保護人類健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新的生物產品的開發必須經過(1)實驗室研究(生產工藝路線探索和質量控制標準的建立);(2)臨床前研究(葯理、毒理、葯效等動物實驗);(3)保健食品需經過試驗產品的安全性試驗;(4)而葯品則需經過一期臨床試驗(用健康志願者試驗葯品的安全性)、二期臨床試驗(小規模臨床葯效學研究)、三期臨床試驗(大規模臨床葯效學研究)等五個階段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被批准進行試生產。葯品還必須在試生產一年後,再上報質量穩定性和進一步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結果,才能申報正式的生產批文。
㈦ 關於生物技術的問題
PCR技術的基本原理類似於DNA的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
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
①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3℃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
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準備;
②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55℃左右,引
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
序列為模板,按鹼基配對與半保留復制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 鏈互補的半保留復制
鏈重復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復制鏈」,而且這種新鏈又
可成為下次循環的模板。每完成一個循環需2~4分鍾, 2~3小時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
大幾百萬倍。(Plateau)。 到達平台期所需循環次數取決於樣品中模板的拷貝。
㈧ 生物技術專業與哪些社會問題有關系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㈨ 生物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
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它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因此,生物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
現代生物技術綜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免疫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物理學、信息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技術,可用於研究生命活動的規律和提供產品為社會服務等。
㈩ 生物技術的危害有哪些
若不適當的利用生物技術,就會破壞自然的平衡,破壞自然的生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