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生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1 04:26:45

㈠ 影響生物生存環境的主要因素

各種水生生物,包括底棲生物、游泳生物及浮游生物,它們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均與溫度、深度、光照、含鹽度、底質以及其他生物因素密切相關。對於陸生及水生生物來說,除溫度、光照及生物因素外,海拔、濕度、水陸分布及空氣條件等對它們的生活也起著很大的影響。下面將一些重要的環境因素及其對生物的影響概述如下。

溫度 溫度是決定水域中生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溫度主要來自陽光的照射,一方面它隨著緯度及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又隨水體深度的不同而改變,一般來說表層水體的溫度變化較大,底層水體的溫度較穩定。海水中僅在250~300m以上的水層才有季節性溫度的變化,其下水層溫度終年無大變化。另外,局部地區由於有大洋暖流通過,或因海底火山噴發或熔岩作用影響,可造成局部增溫,有利於某些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陸地的溫度除了受緯度的控制外,還受海拔高度的影響,一般溫度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溫度也控制著生物的分異度和分區,分異度是指在一定環境中生物種類的多少。一般來說,溫度高的地區生物的種類也就越多,分異度也就越高;溫度低的地區生物種類就少,生物的分異度也就越低。如極地的生物種類比熱帶生物種類明顯減少。分異度最高的地方往往是生物礁,生物礁發育在溫暖、清澈、鹽度正常的熱帶、亞熱帶淺海環境里。現代生物礁的分布嚴格受緯度的控制,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8°之間的熱帶淺海。因此通過對地層中生物礁地理分布的研究,可指示地史時期熱帶的位置。溫度控制生物群分區的現象十分明顯,不同溫度氣候帶中生物群的面貌是不同的。另外,由於生物所產的卵的孵化需要有一定的溫度條件,因此溫度又控制和影響著生物的繁殖。

水深 海洋中海水深度的變化影響到其他一系列的環境因素,深度與壓力呈正比,與光線透射度呈反比。在一定范圍內海水的深度又與溫度的變化有關。由於深度會影響光線的透射度,所以水深控制著各類生物特別是綠色植物的垂直分布。如藻類的分布下限是水深200m,在15~50m左右藻類最為豐富。另外,由於光線中不同波長的光其穿透海水的能力不同,造成不同類型的藻類在分布深度上的差異。如淺海近岸處生長藍綠藻,在其下20~30m以褐藻最多,而紅藻可分布在水深30~200m左右。水深控制著植物的垂直分布,因此勢必影響其他以植物為食的草食性動物的分布,並最終影響到肉食性動物的分布。深度對海洋生物分布的控制可通過和深度有關的透光度、壓力、鹽分、溫度、溶解氧及食物供應等對物種的分布施加影響。圖1-14表示的是各種底棲生物在不同海水深度中的分布情況。

光線 光線與水深及水體的清澈度有關。與光照條件直接相關的是水底植物和浮游植物,根據水體中光照強度的強弱可分三帶:①強光帶,自水面至水深80m左右,本帶內光線充足,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都很豐富;②弱光帶,自80m以下至200m左右,此帶內浮游植物已大量減少(但紅藻和硅藻較發育);③無光帶,在200m以下,此帶為黑暗區,植物絕跡,動物較稀少而特殊。因此地層中海生藻類化石的存在是淺海環境的重要標志。對於陸生生物來說,有的動植物喜歡陰濕的環境,而有的則喜愛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活。

圖1-14 各種底棲生物與深度的關系

(轉引自楊式溥,1993)

鹽度 正常海水的含鹽度為35‰,乾旱地區海水的鹽度高於此值,如紅海北部可達40‰。在河流入海口,由於淡水的注入,有的地區海水的鹽度可降到16‰,如黑海。正常鹽度海水中生物種類多樣,但當海水的鹽度升高或降低時,便出現海水的咸化或淡化,這都會引起生物在種類和數量上的變更,常表現為生物種類貧乏。只能適應正常鹽度海水生活的生物稱為窄鹽性生物,如大多數的造礁珊瑚、具鉸綱的腕足類動物、頭足類動物及棘皮動物等。能夠適應鹽度變化范圍較寬的生物稱為廣鹽性生物,如雙殼類。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藻類植物與海水含鹽量的關系如圖1-15所示。

底質 水中底棲生物居住所依附的環境物質稱為底質。底質一般分為硬底質和軟底質。硬底質如岩石、各種貝殼和其他堅硬的物體;軟底質為含有各種砂礫、細砂和淤泥的沉積物。不同的底質有不同的動植物群,如沿岸岩石及貝殼上附著有許多藻類及各種具有固著能力的無脊椎動物,在潮間帶各種硬底質中還可見鑽孔生物;在砂質軟底中則以潛穴為主;泥質軟底中常有豐富的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的甲殼類。

氣體 海水中主要氣體有氧、氮、二氧化碳,此外還有硫化氫、甲烷及氨等。後三種氣體對大多數生物是有害的,在滯流的深水及閉塞的海灣中,由於死亡生物大量聚集,在腐爛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對底棲生物的生長極為不利,只在上部水層中可有浮游或游泳生物生活。現代海洋中缺氧海區的典型例子是黑海。在地史時期的海相沉積中,也出現過缺氧的還原環境,如華南志留紀早期形成的黑色筆石頁岩,岩石中有機質含量高,而且常見還原礦物黃鐵礦,生物化石主要為浮游型的筆石類。對於陸生生物來說,大氣中各種有害氣體(如SO2)也會危及它們的生存。

圖1-15 主要無脊椎動物和藻類化石分布與含鹽度的關系

(轉引自全秋琦、王治平,1993)

海拔高度 同一緯度地帶由於海拔的高低也會造成生物(特別是植物)的分布和分帶現象。高原地區由於寒冷、缺氧、植被稀少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動植物種類的減少。隨著海拔的逐漸降低,氣候由乾冷轉向溫濕,植物由針葉、細葉類向闊葉類轉化,同時植物種類也逐漸增多。如現代青藏高原地區主要為一些草本植物和細葉的紅柳灌木叢,缺乏高大的喬木。

生物因素 主要表現在各類生物獲取食物的相互關繫上,這些關系包括獲取食物的機制、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及共生關系等。有人將相互有利的生物之間的關系稱為共生(mutualism);只對其中一方有利的稱為共棲(commensalism);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有害的稱為寄生。在所有這些關系中,食物鏈的關系最為重要。如草原上有羊的地方常招來狼群,羊吃草、狼吃羊,由此構成一種食物鏈的關系。在這種食物鏈的關系中只要其中一個環節發生變化,就會影響到一系列與之有關的生物。如狼的存在,一方面威脅到羊的生存;但如果沒有狼,羊就會肆意繁殖,毀壞草地,最終危及自身生存。故從某種程度上說「狼吃羊又有利於羊群的繁衍」。在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中,同一岩層中的各種化石,在未弄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之前,可統稱為伴生生物。圖1-16表示的是一個簡化了的食物網關系。

圖1-16 一個簡化的食物網

(轉引自武漢大學等,1978)

1—檜樹;2—草本植物;3—節肢動物;4—兔;5—嚙齒動物;6—食肉獸類

㈡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什麼

由生物本身引起生態變化的叫生物因素,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
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叫生態因素, 如:光, 水, 溫度, 空氣, 土壤等,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屬於生態因素.

㈢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兩種。
生物因素指的是影響生物生長、形態、發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動,屬生態因素中的一類因素。
1、種內關系指的是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或群體之間的關系,叫做種內關系。生物在種內關繫上,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斗爭。
2、種內互助
種內互助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種內關系,表現為同一種群內部個體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抵抗不利因素。具有明確社會分工的動物(如螞蟻、蜜蜂、獅子、狼等)往往集群生活,群體中有的負責捕食、有的負責防衛,共同維系種群的存在,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常見的種內互助。沒有社會分工的動物種群內互助關系也是常見的,例如食草動物羚羊、斑馬等通常集中取食,發現捕食者後通過叫聲、警惕行為等向其他同伴報警。
3、種內斗爭
種內斗爭(有時也表述為「種內競爭」)是另一個種內關系,是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為爭奪光照、食物、空間、配偶、權利等發生的個體相互對抗的關系。例如,植物為了爭奪陽光、水分、營養物質,個體間相互制約甚至某些植物會釋放有毒化學物質,抑制周圍個體的生長;蟋蟀、雄海狗等為爭奪配偶,以及雄性猴為爭奪「王位」打得頭破血流。種內斗爭激烈程度是由種群的密度決定的,這是因為在資源一定的前提下,種群密度越大個體平均資源越少,更易造成對資源的爭奪。

㈣ 生物進化的基本因素是什麼

生物界的歷史發展表明,生物進化是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從中呈現出一種進步性發展的趨勢。一般說來,進化過程的進步具有如下特徵:
①在生物界的前進運動中,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形態結構的逐步復雜化和完善化;與此相應,生理功能也愈益專門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②從總體上看,遺傳信息量隨著生物的進化而逐步增加。
③內環境調控的不斷完善及對環境分析能力和反應方式的發展,加強了機體對外界環境的自主性,擴大了活動范圍。

㈤ 能夠被稱之為生物三個基本要素是什麼。請用高中知識。

生物進化的三個基本因素是(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其中(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㈥ 生物進化的三個基本因素是(),()和() 其中()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生物進化的三個基本因素是(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其中(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㈦ 生物進化的基本因素是什麼

生物進化的原因和條件 生物進化的原因很多,條件復雜。
生物進化的外因主要是:生物體存在的載體是地球,而地球的環境在不斷變化。看起來,地球上的海洋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其實不然,海洋也在無時不停地變著,像體積的變化,溫度的變化、鹽分的變化等。靠近陸地的淺海更受到影響,產生變化。淺海可上升為陸地,陸地也可以下降為海洋。
自從人類出現以後,人類活動對生物進化的影響更加顯著。例如,人類對森林的砍伐破壞,引起森林生態的變化,導致局部地區的氣候變化,直接引起一些物種的絕滅。食物鏈中,每種生物體都佔有一定位置並起著一定的生態作用。生物鏈某一個環節上的某一種生物體的被破壞,會給整個食物鏈帶來麻煩等等。所以,環境的變化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外因之一。
生物進化的內在原因是:遺傳學知識告訴我們,生物前後代的遺傳是緊密聯系的,是有其遺傳物質基礎的。對於細胞生物來講,遺傳物質主要是染色體里的DNA,並以遺傳單位(即基因)起作用。基因是遺傳信息單位,基因指導著生物體的遺傳變異會導致生物體表現性狀不同和最終導致新物種的產生。
生物進化需要條件。一是環境所提供生物進化的機會。二是生物體能夠利用這種機會。
多細胞動物的發展:地球上已經有了單細胞動物的存在,並且都有是有細胞核的生物。細胞又比較大,又能進行生殖。周圍環境已經具有了由動植物所提供的豐富的有機營養物質。在此條件下單細胞生命體在充足的養料供給、氧氣存在和水生環境條件下,進行細胞分裂或有有性生殖的卵裂形成群體生物,逐漸地這種群體生物內的某種此細胞團進行分工,最後可形成執行不同功能的組織器官等。由此,結構復雜的多細胞動物體產生了。
古生代早期,當河流湖泊中有一種淡水魚叫總鰭魚類。它們具有漿狀的鰭、可以呼吸的鰾和通入口腔的外鼻孔,經常活動在淺水岸邊用鰭爬行,用鰾呼吸,可勉強朝陸上移動。這種動物成功上岸,還需要陸地有充足的食物和很少敵害的條件。如果陸地環境對它們上陸的選擇壓力很小。這樣,它們的上陸生活就會得到「鼓勵」,得到發展。脊椎動物就是這樣從水生到陸生的。
動物發展成人,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能發展成人的動物,即人型動物,例如古猿。古猿似人,身體的前後肢已有分工,出現了「手」;大腦發達,智慧高,是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的祖先。第二,要有古猿發展成人的適宜環境。環境選擇並不嚴酷,發展中的生態位還是空缺並未被其他動物所佔據。這樣,古猿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開始通過「勞動」,逐漸地向人的方向發展。
那麼現代的類人猿怎麼變成人呢?其道理並不那麼復雜。其中一點,就是現代猿變所需要的生態位已經被人類和其他動物所佔據。再者,古類人猿和現代人猿在古代分支朝各自方向發展時,自己的特徵已有了很強的特化而不能「挽回」了。現代類人猿如果要朝「人」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因爭奪生態位而與現代人作斗爭,斗爭的結果是會很清楚的。在與人的斗爭中類人猿取勝的機會是絕對不存在的。

㈧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什麼

由生物本身引起生態變化的叫生物因素,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等

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叫生態因素, 如:光, 水, 溫度, 空氣, 土壤等,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屬於生態因素。

㈨ 生物因素包括什麼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
影響生物生長、形態、發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動.屬生態因素中的一類因素,可分為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
種間關系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閱讀全文

與生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