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熱帶動物有哪些
熱帶動物其實有很多,比如說大象,長頸鹿,鴕鳥,還有就是斑馬以及各種各樣的鳥類比如說孔雀,另外的話還有是嗯,獅子,豹子。
『貳』 熱帶動物有哪些
疣鍺、跳兔:羚羊、斑馬、長頸鹿、鴕鳥狒狒、羚羊、斑馬,大象、長頸鹿、河馬、犀牛、
『叄』 熱帶雨林中還有哪些生物
生物常用的分類為:動物,植物,真菌,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所以除了動物和植物之外還有真菌、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肆』 熱帶雨林里都有什麼生物
如樹蕨、雞毛松、天料木等已有100多萬年歷史,稱為植物的「活化石」;特有植物153種,如細蕊木蓮、望天樹、琴葉風吹楠等;稀有植物134種,如鐵力木、紫薇、檀木等;人工栽培的高等植物100餘種,如野稻、野荔枝、紅砂仁等.這里還有一日三變的變色花、聽音樂而動的「跳舞草」、能使酸味變甜味的「神秘果」.除了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橡膠、茶葉之外,還有中草葯植物920多種,新引進國外葯用植物20多種,如龍血樹、蘿芙木等.
『伍』 有哪些奇特的熱帶淡水觀賞生物
.,人類的振動陀螺儀 蒼蠅的復眼,人類的雷達 .有地震的預感冬眠蛇出洞.,人類的蠅眼透鏡 魚類的鰭.蝙蝠的超聲波定位,人類的飛機 鳥能夠在空中飛翔;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
『陸』 在熱帶生活的動物有哪些
跗猴和箭毒蛙相比我認為後者更能代表熱帶雨林的特質,脆弱、而又富有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帶有那種令人窒息的美麗…… 跗猴 又叫菲律賓眼鏡猴,生活在亞洲熱帶森林中。它們身長僅15厘米,而尾巴則長達25厘米。它們長有特別長的腳踝和長腿,極能適應攀附和跳躍,手指和腳趾上還長有吸盤似的圓盤,抓物非常牢固。它們沒有窩,睡覺時就緊抱直立的樹干。它們雖然只有15厘米長,卻可以跳180厘米的距離,跳躍時,線狀的尾巴左右擺動,以保持平衡。它們的兩只大眼睛能准確地判斷距離,所以能夠在跳躍中捕食昆蟲。雌猴懷胎6個月便生產,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跗猴數量很少,是瀕臨絕種的動物。 華麗生靈——箭毒蛙 步入南美洲神秘的熱帶雨林,太陽藏在茂密的樹葉後面,眯著眼睛俯視著大地。被雨水沖洗過後的樹葉就象綠寶石一樣掛在枝頭,而淡淡的泥土香味夾雜著花兒的芬芳,輕輕的飄拂過大地。迷人的景色、宜人的氣息,讓我們眼前也豁然的開朗起來。 幾縷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一棵被雷擊倒的大樹上。快瞧,倒塌的大樹下有一個美麗的小生靈,在向大家行注目禮呢!哦!那原來是一隻漂亮小青蛙呀!看它小小的個頭,只有你的兩個手指頭那麼大。全身通體黃色,還閃閃的發著濕潤的亮光,這就是叢林中多彩的殺手——箭毒蛙。 茂密的叢林中,箭毒蛙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別看它們的個子小,可在叢林中卻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精靈呢!在大自然中的大多數動物都是把自己打扮起來,躲在草叢中、樹林間,惟恐敵人發現自己。這些動物用方法叫——保護色。而箭毒蛙卻從來不會躲躲藏藏地過日子。它們總是穿著顏色艷麗的花衣服,有醒目的黃色、晚禮服般的藍色、寶石般的紅色,好象在向其它動物炫耀自己的美麗,惟恐別人看不見它們似的。原來呀這身漂亮的「外衣」,是箭毒蛙的保護自己的「秘密武器」。這在自然界中叫做——警戒色,也是動物保護自己的一種方法。它們彷彿在用艷麗的顏色警告敵人,「你不要靠近我呦,我可是非常厲害的」!奧妙就在箭毒蛙這身「花外衣」里,藏著無數小的腺體,當它們遇到敵人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後,腺體就會分泌出一種白色的液體。而這種液體足以殺死任何動物,甚至還能夠至人於死地呢!所以,箭毒蛙就這樣大模大樣地出沒在叢林中,也就沒有動物敢輕易地接近這個外表美麗的小傢伙了。 人們現今為止發現的箭毒蛙種類有135種,而其中有55種是含有劇毒的。當地的土著人巧妙的運用這種天然的毒液,從事原始的捕獵活動。他們首先在箭毒蛙經常活動的地方捕捉到箭毒蛙,然後小心翼翼的用細細的藤條拴住箭毒蛙的腿(這個部位是不分泌毒液的),再用一根小木棍輕輕的刺激它們的背部。這時箭毒蛙的毒液便會分泌出來,土著人把這種毒液塗抹在用於打獵的箭頭上,完成使命的箭毒蛙就會被放生掉,以被下次取毒時使用。箭毒蛙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 地球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每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但願這種美麗但又令人懼怕的小東西能夠自由生存下去。 非洲熱帶草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發育最好、特徵最典型的熱帶草原,其中生息繁衍極其豐富的珍禽異獸,構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王國。為了適應那裡干濕季交替、草原稀樹的生態景觀,動物養成了許多有趣的行為習性。 一、穴居 熱帶草原開闊廠袤,地勢平坦,缺少動物藏身躲敵的天然屏障,因此穴居就成為一些中小型動物重要的求生手段。 中小動物,特別是那些弱小動物,如土豚、疣鍺、跳兔以及所有嚙因類,既無兇猛的御敵本鄰,又少善奔疾走的逃跑能力,幾乎都穴居於地下,洞穴成為它們生兒育女、保護幼仔、貯存食物、逃避敵害、躲避高溫的理想場所。長期的控掘活動,使它們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掘地本領,還形成了適合地下生活的身體形態:彎曲而銳利的爪子,發達的胸肌,合並的腕骨,短短的唇鼻間距,大大的門齒。 二、快跑 大型動物對於廣闊草原景觀的適應則表現於迅速的奔跑能刀。這里幾乎聚集了地球上所有的跑得最快的動物。例如羚羊,全速奔跑時速高達80千米,斑馬時速40千米,長頸鹿40~50千米;黑斑羚一躍可高達3米,遠達9米。食肉動地在長期的追捕過程中,也練就了快跑能力。例如,菲洲獅能以每秒9米的高速奔跑,獵豹里速超過110千米,其加速能力更為驚人,從起跑至加速72干米/小時,只用2秒時間。長期的奔跑,使這些動物形態結構友生很多適應性變化:羚羊、斑馬、長頸鹿、鴕鳥四肢增長,步幅加大;而獵豹則有一條柔軟而富彈性的脊椎。 三、集群 集群生活是熱帶拿原動物在長期生存競爭中逐漸形成的。群居有利於共同對敵、防禦敵害、增進繁衍、保護幼仔。是弱小動物和大型食草動物抵抗兇猛獸類的有利武器。 一般來說,每一種群都是一個有組織的集體,通常田幾個強者擔任首領,負責全群安全,指揮全群行動。例如,狒狒、羚羊、斑馬等都是集體生活,即使草原巨獸大象、長頸鹿、河馬、犀牛、野牛等也喜群居,經常幾十、甚至上百頭生活在一起,共同覓食、嬉戲、對敵。 非洲草原上還可經常見到不同種群組成的混合種群。例如,斑馬、羚羊、長頸鹿、甚至還有駝鳥群聚一起,共同生活、和平共處、集體防禦。長頸鹿吃高樹嫩葉,斑馬、羚羊吃小灌木和野草,長頸鹿高頭大眼,是天生的瞭望塔,善於偵察發現故情;駝鳥的機警和驚叫,則是天生的報警信號。 熱帶草原高草繁生,大樹稀疏,因而動物中地棲者占絕對優勢,如前面提到的大象、河馬、犀牛、羚羊、斑馬等等。樹棲動物很少,就連本該樹棲生活的少數幾種動物也放棄了樹上生活。例如:駝鳥,翅膀嚴重退化,已離不開地面;再如狒狒,身形嬌小卻四膠粗壯,適於地面奔走,時速超過32千米,喜歡群集於樹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動頻繁,採食野果、昆蟲、爬蟲、鳥卵,有時盜食谷、瓜果。 五、巨獸 非洲熱帶草原,面積遼闊,哺育了大量食草動物,這些動物的極大繁盛又為食肉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因此,這里巨獸種多量大,主要有象、長頸鹿、河馬、犀牛、獅等。 大象是非洲熱帶草原,也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鼻粗壯發達,能連根拔起6~9米高的大樹,又變伸自如,可以拾起地上細小的物體;象退如柱,能把獅豹踏斃;象牙是其門齒,質地細致,經濟價值很高,為了保護象,國際上已嚴禁象牙交易。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僅頸即長達2米,也使真成為獸類世界裡血壓最高的動物,收縮壓高達350毫米,否則因腦與心臟相距3米會得不到血液供給。這么高的血壓,由於在進入大腦之前頸動脈已分成大量細小血管,血流緩慢入腦,故其低頭喝水時亦不會發生腦溢血。 河馬是陸地上體態最臃腫、醜陋的動物。身體滾圓,頭嘴龐大,終日生活在水草豐美的河湖沼澤之中,夜間上岸休息。 犀牛是脾氣最壞的動物。模樣似牛,但兩角一前一後長於頭頂,眼小視力差。皮膚多褶,褶內肉嫩多血管,常滋生大量寄生蟲,痛癢難忍,故常到泥塘打滾塗泥,還經常因此而大發雪霆,凶狂異常。 菲洲獅是最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犬齒長達5~6厘米、上下交錯,形似剪刀,舌生利刺,一口可咬斷角馬咽喉,一掌可劈斷斑馬頸椎,故有「百獸之王」的稱號。 回答者:02438112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2 11:21 距今大約三千萬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這片「草海」, 為動物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進化舞台。 東非的熱帶大草原也是人類的出發點。 就是在這里,我們人類告別了猿的時代,開始了人的歷程。 「塞倫蓋蒂」取自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游牧民族馬塞人的語言,意為「無際的平原」。 過去,在野生動物的汪洋大海中,人類不過是孤島般的微小存在。 這片世界上最富饒的草原養育著300多萬頭動物。 而這些動物們也讓這片熱帶草原在千百萬年裡容顏不改,生機勃勃。 我們將分兩次介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寶庫, 帶您領略驚心動魄的野生動物的生命世界。 塞倫蓋蒂作為完好保留了太古時期動植物生態體系的寶貴場所, 198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里是肯亞尼馬塞馬拉國家保護區。 8月,牛羚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繁殖期, 為了尋找新鮮的嫩草,150萬頭牛羚組成的牛羚大軍開始向塞倫蓋蒂進發。 牛羚的一年是在嚴酷的遷徙中度過的。 在長達3000公里的跋涉中,有時竟有25萬頭牛羚在途中喪生。 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比塞倫蓋蒂更早地進入雨季, 牛羚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這里。 然而,等待它們的除了新鮮的嫩草,還有食肉動物。 不過,即使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捕捉牛羚的成功率也僅是五成左右。 牛羚故意靠近獵豹,用鼻子發出聲音以示威嚇。 這樣就近監視著獵豹,它們才能放心進食。 體重僅有50公斤的獵豹要想攻擊一頭200多公斤的成年牛羚,對它來說也是一種危險行為。 為了奔跑得更快,獵豹的身體已經進化到極致。 但同時,這也限制了它能夠捕食的獵物。 牛羚——塞倫蓋蒂大舞台的主角。 被指定為國家公園的塞倫蓋蒂為了適應大群牛羚對青草的需求, 進一步擴大了面積。 巨大的地球能量使非洲大陸形成了縱貫南北的東非大裂谷。 由於大裂谷阻擋了能夠帶來降雨的西風, 致使東非地區氣候乾燥,形成了廣袤的熱帶大草原。 現在,大約有6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生息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其中多半是以青草、樹葉為生的食草動物。 由於300多萬頭動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動物們自主地實行了「分餐」制。 牛羚之所以能在熱帶草原上生生不已,種群興旺,正是因為它們總是在行走移動之中。 倘若如此龐大的群體只停留在一個地方,那麼將很快因為吃光食料而滅絕。 為了尋找新生的嫩草,牛羚們向天空布滿積雨雲的方向移動。 據說,它們能夠從空氣中嗅出50公里以外雨水的氣味。 除了不停地遷移,還有一個因素使牛羚種群保持了興旺不衰。 經過3000公里長途跋涉來到塞倫蓋蒂的牛羚群,在每年2月——短短的兩周內一齊分娩。 集中誕生的新生命大大分散了食肉動物的攻擊目標。 伴隨著黎明的到來,分娩開始了。 初次分娩的這只雌牛羚經過3個小時終於產下了小牛羚。 小牛羚一出生馬上就能站起來,無需媽媽的幫助,它自己找到奶頭,大口大口地吃起奶來。 雌牛羚絕對不會哺育其他牛羚的孩子。 一個月後,將有一半的小牛羚因為與父母失散而餓死、或者被天敵吃掉。 不過,對於種群延續而言,有剩下的一半就足夠了。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毗鄰赤道,位於高原地區。 巨大的晝夜溫差使一塊岩石爆裂成幾塊,形成了熱帶草原獨有的景觀。 這座花崗岩的小山丘銘刻著兩億年前的地球記憶。 岩石山積蓄的雨水滋養出豐美的綠草。 對於熱帶草原上的動物來說,低矮的岩石山是它們的生命堡壘。 20世紀初,歐洲的獵人來到了塞倫蓋蒂。 看到這片由野生動物主宰的土地還完好地保留著地球遠古的風貌,這些歐洲人感到了強烈的震撼。 這里只生活著馬賽人,他們不狩獵也不耕田,只靠放牧牛群維持生存。 馬塞人說:「神明為馬塞人創造出動物。馬塞人趕走了其他人,保護了動物。」 然而,在英國的統治下,這里卻成了歐洲人絕好的狩獵場。 1951年,塞倫蓋蒂被指定為國家公園,狩獵活動受到禁止。 而且,馬塞人也被移居別處,這片大草原徹底告別了人類的活動。 隨著雨季的來臨,草原開始蘇醒。 雖然草葉被吃光,但是只要根還在,大地便會重新披上綠裝。 動物的飲食代謝維持了自然鏈條的正常運轉。 以吃腐肉和搶奪獵物而著名的斑點鬣狗其實也是非常優秀的獵手。 生,還是死? 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著決定生死的攻防戰。 獵豹能夠全速奔跑的時間只有15秒,所以它必須在一瞬間決定勝負。 獵豹每次攝取相當於體重30%的食物, 因此只要三天能捕到一次獵物飽餐一頓,便可以維持生存。 胡狼很快就嗅到了食物的氣息,它准備從中分一杯羹。 獵豹身單力薄,經常是到嘴的獵物又被奪走。 所以,在能吃到食物的時候,就盡力吃飽,把肚子填滿。 在熱帶草原,食者與被食者環環相扣,形成一條生物鏈。 高居這條生物鏈頂端的是獅子。 然而,即使是「百獸之王」的獅子,在牛羚群離去後也會骨削形瘦,很多幼獅被餓死。 草原的盛宴從這里開始。 對於那些等候出場的赴宴者來說, 即使是只剩骨頭的殘羹剩飯也不失為一頓美餐。 斑點鬣狗能把含有蛋白質和骨髓的堅硬的獸骨咬碎吃掉。 因為這一特性,它們才在熱帶草原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活了下來。 過去,坦尚尼亞總統曾這樣說過: 「我們人類能否生存下去,能否幸福地生活, 都取決於這里的動物們能否生存下去。」 ——動物的命運就是我們人類的命運。 在東非的熱帶大草原上, 150萬頭牛羚為了尋找新生的綠草,每年要長途跋涉3000公里。 而那些擁有自己固定的活動范圍、不能遷移的食肉動物正翹首等待著大批牛羚的到來。 歷經千百萬年的時間,這里一直保持著完整的原始生態體系。 在「塞倫蓋蒂」的下集,讓我們來一同追尋「百獸之王」的蹤跡。
『柒』 熱帶雨林中生物種類有多少
雨林的生物多樣化相當出色,聚集了250萬種昆蟲,上萬種植物和大約2千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生活著全世界鳥類總數的五分之一.有的專家估計每平方公里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包括有9萬噸的植物生物量.科學家指出,單單在巴西已約有96,660至128,843種無脊椎動物.亞馬孫雨林的植物品種是全球最多種性的,有專家估計,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過75,000種樹及150,000高級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噸存活的植物.亞馬孫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及植物生境.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鳥都居住於亞馬孫雨林.現時,大約有438,000種有經濟及社會利益的植物發現於亞馬孫雨林,還有更多的有待發現及分類.
『捌』 熱帶 亞熱帶 沙漠 分別有多少種類的生物
這個問題太難了吧。。本來生物種類就是在不斷發現之中,只能說生物多樣性熱帶>亞熱帶>沙漠,而且導致生物多樣性劇增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種類的增多
『玖』 熱帶雨林有什麼常見的動物
1.亞馬遜森蚺(學名:Eunectes murinus),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蚺,棲息於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凱門鱷、貘等。
電鰻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盤點的「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世界上已知的發電魚類達數十種,其他會放電的魚類還有電鯰、電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