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啊!初二下學期期中生物地理考試范圍是什麼啊
我想應該是考整個書本的內容吧,中考適應性就是按中考的模式來考試的,你如果實在不明白可以問一下你的班主任老師。
『貳』 初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考哪幾章
第七單元第一二章
『叄』 八年級上冊的生物期中從哪裡考到哪裡
關於復習方法,這里給你一些思路:
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聯系,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聯系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輪番復習,雖然我們學習的科目不止一項,但是有些學生就喜歡單一的復習,例如語文不好,就一直在復習語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問,其實這是個不好的習慣,當人在長時間重復的做某一件事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疲勞,進而產生倦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做復習的時候不要單一復習一門科目,應該使它們輪番上陣,看語文看煩了,就換換數學,在煩了就換換英語,這樣可以把單調的復習變為一件有趣的事情,從而提高復習效果。
3、糾錯整理:考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4、思維導圖復習: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將知識用思維導圖畫出來進行整理記憶,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識的脈絡和重點,並且記得牢固。
『肆』 這次八年級生物期中考試考哪裡
每個地方考試范圍不一樣啊,我們這邊是人教版考到第五單元第四章。
『伍』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期中考試范圍
第7單元第1—2章
『陸』 初二地理生物下冊期中考考什麼
我是去年考的地理生物,地理肯定要考長江黃河,氣候,世界地理之最。
生物主要是花的結構,人體結構和各種系統(我丟分丟在腎和心臟了),基因什麼的。
『柒』 八年級下生物期中考到哪(人教版的)
各地不同。
一般是到第七單元完。
『捌』 地圖版八年級下生物期中考試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1、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2、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里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非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3、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界限大致通過(秦嶺)和(淮河),與一月(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4、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北方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南方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交通運輸以(水運)為主。5、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多為交錯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6、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部、甘肅)省北部。氣候以(乾旱、半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沙漠)分布,只有盆地邊緣出現星星點點的(綠洲)。西北地區河流很少,而且多為(內流河)。7、青藏地區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氣候以(高寒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8、西北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牧場和主要畜種有各具特色。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臧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9、在西北的(河套地區、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了(灌溉農業);在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河谷)農業。第六章認識省級區域1、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是我國(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的樞紐。2、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元、明)兩代,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狀,(皇宮)居於城市中心,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3、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地處珠江下游入海口的東、西兩側,其中位於東側的是(香港),西側的是(澳門)。4、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和(旅遊)中心。5、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資源有限。「上天」-建築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6、澳門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7、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8、台灣島屬(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9、從60年代開始,台灣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其中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10、位於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這里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素有(歌舞之鄉、瓜果之鄉)的美稱。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熱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1、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北有(阿爾泰山脈),中有(天山山脈),南有(昆侖)山脈,雄偉的天山南北分別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12、由於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13、新疆(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這里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人們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發展了特色鮮明(灌溉)農業。(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基於特有的光熱條件,(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14、在沙漠廣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其中天然氣佔全國陸地天然氣資源總量的(22)%。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15、(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促進塔里木盆地周圍城市、鄉村使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緩解周邊地區因薪柴砍伐而帶來的(環境)壓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第七章省內區域1、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下游,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2、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區是深圳和珠海,沿海開放城市是廣州。3、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都是高溫多雨的熱帶季風氣候,但夏季風的風向不同。4、珠江三角洲的產品以港、澳為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區,20世紀末,這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和日用消費品出口基地。5、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經濟,與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後廠」。6、近年來,外商投資的熱點由珠江三角洲轉移到長江三角洲。7、珠江三角洲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外地勞動力,加快了城鎮化速度。8、我國目前的城鎮化水平不到40%,與發達國家的70%有一定的差距。9、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橫斷山脈的南部,南鄰緬甸、寮國,有瀾滄江流過。10、西雙版納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熱帶雨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雨林植被種類多,有層次性。11、西雙版納主要少數民族是傣族,住竹樓,吃竹筒飯,過潑水節,跳孔雀舞。12、西雙版納長期以農業生產為主,現在旅遊業發展成主導產業。第八章跨省區域1、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認可風成說。2、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黃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觀的有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三種。3、黃土高原地面破碎,溝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溝谷兩側常見直立的陡崖。4、黃土高原的黃土結構疏鬆,多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5、黃土高原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6、黃土高原地面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由於人們不合理的開墾、采礦、修路活動,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7、一般來說,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長,降水越多,降水強度越大,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減產;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輸送了大量的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難。9、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10、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乾旱,水土流失嚴重,多發自然災害。11、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洪澇,並引發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種地質災害。12、黃土高原的治理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的方式;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另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解決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黃土高原地區的主導產業是能源工業。13、長江沿江地帶西起攀枝花,東到上海,東西狹長的「帶狀」區域。14、長江沿江地帶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為主;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受地形、氣候影響,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還有豐富的水能、森林、礦產、水產、耕地資源,資源豐富。15、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16、長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發展的生命線。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17、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重要的金融、科教中心,對長江三角洲、長江沿江地帶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18、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自西向東形成了以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的鋼鐵、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以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19、我國長江沿江地帶有上海、南京、武漢和重慶汽車摩托車基地,構成了沿江汽車工業走廊。20、近年來,由於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陡坡墾殖,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是土壤肥力下降,並淤塞了河道、水庫、湖泊,加劇了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21、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22、酸雨使一種大氣污染的現象,PH值小於5.6的降水成為酸雨,酸雨對水土、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我國主要的酸雨區有西南、華中、華東酸雨區,其中華中是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區域。23、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24、三北防護林地跨西北、華北、東北,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生態防護林。25、人類面臨的主要的問題是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玖』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和生物期中考試考到哪裡
蘇教版我不太清楚,不過我們人教版地理考到「首都北京」,生物考到人的染色體那裡。應該不會差太多
『拾』 八年級下期中生物 考試那些內容是重點大題會考什麼比較重要的,考得可能性較大的有哪些
A八年級下冊復習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種子繁殖(通過開花、傳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與精子結合
卵細胞 受精卵 胚
胚珠 發育為 種子
珠被 種皮
子房 果實
發育為
子房壁 果皮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 直接產生新個體。例:扦插,嫁接,壓條,組織培養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條,把枝條的下部插入濕潤的土壤中,在適宜的溫度下,不久,枝條下部長出不定根,上部發芽,最後長成一個新個體。
(天竺葵、甘薯、葡萄、菊、月季等進行扦插繁殖)
※典型例題:
1.「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詩句說明了柳樹可以採用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地下莖繁殖 D.組織培養
2)嫁接: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P4 嫁接的步驟示意圖)
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 芽接
砧木:被接的植物體 枝接
關鍵:確保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注意:經嫁接產生的新植物體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狀。例如,將甜桃嫁接到毛桃樹上,接穗長成的新枝上會結出甜桃。
(蘋果、梨、桃等果樹常進行嫁接繁殖)
※典型例題:
1.鴨梨味甜、香脆,野生梨味酸,但適應性強。將鴨梨的枝條嫁接到野生梨的砧木上,成活後所結果實的味道是( )
A.與鴨梨一樣香甜 B.與野生梨一樣酸 C.酸甜各一半 D.不酸也不甜
3)組織培養:
植物的組織培養是利用無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組織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發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術手段。
(1)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植物體的任何一個活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都有分化並發育成完整植物體的能力。
(2)組織培養的過程:
人工配置的營養物質 分化出根和芽 移栽
植物組織 愈傷組織 試管苗 植物體
(3)組織培養的優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無病毒的植株;不受季節的影響;易於誘導變異,有利於科研與生產。
二.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變態發育: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 與成體的 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變態發育。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四個時期:卵、幼蟲、蛹、成蟲
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蠅、蚊
比較家蠶的幼蟲、成蟲和蛹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
時期
形態特點
生活習性
幼蟲
身體柔軟,具有環節,胸腹部有8對足
主要以桑葉為食,有蛻皮現象。化蛹前吐絲結繭
成蟲
有三對足,兩對翅,體被白色鱗毛
不取食,幾乎不能飛行,雌雄交尾後,雄蛾死亡,雌蛾產卵後也死亡
蛹
體表光滑,體型呈橢圓柱狀
不食不動,羽化成蛾,破繭而出
2.其他昆蟲的發育
蝗蟲的三個時期:卵、若蟲(幼蟲)、成蟲
不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蟋蟀、螻蛄、螳螂
※典型例題:
1.下列不屬於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是( )
A.蠅 B.家蠶 C.螳螂 D.菜粉蝶
比較家蠶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
比較
相 同 點
不 同 點
家蠶
有性生殖,發育為變態發育
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有顯著不同,為完全變態發育
蝗蟲
有性生殖,發育為變態發育
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與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相似,為不完全變態發育
三.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例如:青蛙、蟾蜍、大鯢、蠑螈是兩棲動物,但是烏龜、鱷魚屬於爬行動物)
: 1.下列動物屬於兩棲類的一組是( )
A.烏龜、青蛙、鱷魚 B.大鯢、小鯢、烏龜 C.蠑螈、大鯢、蟾 D.蟾蜍、鱷魚、甲魚
1.蛙生殖發育特點:有性生殖、體外受精、水中發育、變態發育
2.發育過程(變態發育):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
3.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環境被污染不利於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4. 雄蛙鳴叫的意義:求偶 雌雄蛙抱對的意義:提高卵的受精率
5. 雄蛙鳴叫的器官:鳴囊
注意:兩棲動物的發育只說是變態發育,不再區分到底是不完全變態發育還是完全變態發育。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發出鳴叫的娃的性別及鳴叫聲的意義是( )
A.雄蛙、求偶 B.雌蛙、求偶C..雄蛙、報警 D.雌蛙、報警
列表比較早期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上的不同點
比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徵
身體分為頭、軀乾和尾部,沒有四肢
身體分為頭、軀乾和四肢,沒有尾
頭部
感覺器官不發達,頭後兩側有鰓
視覺、聽覺敏銳,無鰓(有肺),適於陸地上生活
軀干、四肢、尾
通過軀乾和尾部的擺動產生運動,適於在水中游動
後肢強大,前肢短小,適於陸地上跳躍。後肢趾間有蹼,適於在水中游泳
6.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而成體則需在陸地上生活。這樣就使大多數兩棲動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濕的地區。環境變遷也是影響兩棲動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隨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環境的縮小,兩棲動物的分布范圍也愈來愈小。因此,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是導致兩棲類分布范圍較小,種類也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鳥類的生殖與發育
鳥類生殖特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典型例題:
1.下列屬於鳥類生殖特點的是( )
A.卵生、體外受精 B.胎生、體外受精
C.卵生、體內受精 D.胎生、體內受精
1.鳥卵的結構:
卵 殼
保護內部結構
卵殼膜
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養料
卵黃膜
卵細胞 卵黃:提供胚胎發育用的養料
胚盤:含細胞核,胚胎發育的部位
系帶:固定卵細胞
氣室:提供空氣
1.小雞是由雞蛋中的哪一部分發育而成的( )
A.卵白 B.卵殼 C.胚盤 D.卵殼膜
卵殼和卵殼膜對卵起保護作用,在卵殼上有許多氣孔可以透氣,以確保卵進行氣體交換。卵白對胚有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在卵黃外
麵包裹著卵黃膜。
未受精的卵,胚盤色淺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濃而略大,這是因為胚胎發育已經開始。
2.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求偶 交配 築巢 產卵 孵卵 育雛
(畫線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記住是育雛不是哺乳)
3.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寫了鳥的繁殖行為中的築巢行為。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性狀: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統稱為性狀。
2. 相對性狀:遺傳學把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1.下列屬於相對性狀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 B.小麥的抗倒伏和抗銹病
C.人的直發和黑發 D.兔子的長毛和狗的短毛
3. 分析資料《轉基因超級鼠的實驗》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4. 生物遺傳下去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而不是性狀本身
1.小明和父親都是雙眼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父親傳給小明的是控制雙眼皮的基因 B.父親傳給小明的是雙眼皮這種性狀
C.小明和父親的這種相似性是由環境決定的 D.小明和父親的這種相似性不受基因控制
5. 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6.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7.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
1.「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生物的( )
A.遺傳現象 B.適應現象C.變異現象 D.進化現象
2.「一貓生九子,連母十個樣」這一俗語說明生物界普遍存在著( )
A.遺傳現象 B.適應現象 C.變異現象 D.進化現象
二、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
1. 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 片段
2.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 染色體 :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
4. 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內的少一半
1.狗的體細胞內含有39對染色體,它的精子、卵細胞、受精卵中染色體數分別是( )
A.39條、39對、39對 B.39條、39條、39對
C.39對、39對、39條 D.39條、39條、39條
5. 基因經精子或者卵細胞的傳遞 (P31 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減半(22條+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後恢復。
6. 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 (P29 觀察與思考)
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
7.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如人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8. 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9. 請用圖解、表解或漫畫等方式,表示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
三、基因的顯性與隱性
1、基因是成對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2、當成對的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顯性基因的性狀表現出來。
3、孟德爾對雜交豌豆實驗現象的解釋:
①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雜交一代中表現出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② 隱性性狀控制基因組成為:dd;顯性性狀控制基因組成為:DD或 Dd
③基因組成是Dd的,d(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不表現,d(隱性基因)和D(顯性基因)互不影響,各自獨立遺傳。
1.鸚鵡羽毛的黃色與藍色是一對相對性狀,若用H表示顯性基因,h表示隱性基因,現有兩只黃色鸚鵡交配,子代中羽毛有黃色和藍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藍色是顯性性狀 B.黃色是隱性性狀
C.子代中黃色的基因組成是Hh D.親代的基因組成是Hh、Hh
4、禁止近親結婚原因:產生的後代增加患遺傳病的機會。
: 1.下列親屬中,與你屬於直系血親的是( )
A.伯伯 B.姑姑 C.父親 D.表妹
5、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直系血親是指有直系關系的親屬,從自身往上數的親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為長輩直系血親。從自身往下數的親生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均為晚輩直系血親,是與自己同一血緣的親屬。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這些平輩、長輩、晚輩,都是旁系血親。
所謂三代內的旁系血親,是指從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緣的親屬,再向下數三代。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屬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均禁止結婚。
四、人的性別遺傳 )
1、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1對染色體,因男女而有差異,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男:44+XY 女:44+XX)
※典型例題:
1.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表示正常男性體細胞及精子中的染色體組成的是( )
A.44+XY和22+X B.44+XY和22+X、22+Y
C.44+XY和X、Y D.22+XY和X、Y
2、男女染色體的差別:男性為22+xy 女性為:22+xx
3、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1:1)
※典型例題:
1.政策允許可以生第二胎的夫婦,若第一胎是男孩,則第二胎生男孩的幾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五、生物的變異
1、變異的定義: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
※典型例題:
1.「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產生萬紫千紅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的遺傳 B.生物的變異 C.環境溫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根據遺傳性分 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2、類型 不遺傳的變異:由外界環境影響引起的
根據對生物個體的意義分 有利變異:有利於生物生存的變異
不利變異:不利於生物生存的變異
※典型例題:
1.下列屬於可遺傳變異的是( )
A.普通甜椒的種子經衛星搭載後播下,長成太空椒
B.籠中長大的麻雀不如野外的麻雀飛得高
C.充足光照下的小麥比樹蔭下的小麥穗粒大
D.小林暑假到海邊游泳,皮膚曬黑了
2.玉米白化苗是變異個體,在陽光下不能形成葉綠素。這種變異屬於( )
A.有利的可遺傳變異 B.不利的可遺傳變異
C.有利的不可遺傳變異 D.不利的不可遺傳變異
3、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培育生物新品 高產奶牛、高產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4.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養新品種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氣成分:水蒸氣、氫氣、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
2、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3、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為原始地球上沒有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
4、生命起源的過程:
無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5、原始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
6、米勒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無機物能夠形成有機物
7、根據隕石中含有構成生物體所需要的有機物的事實可以推測: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能夠在地球以外形成並被帶到地球
1.有人認可「地球上的生命來自外星球」的推測。他們的依據是( )
A.在隕石中發現了並非來自地球的有機物
B.原始地球條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機物
C.米勒試驗為該推測提供了證據
D.在其他星球上已經發現了原始生命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學習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比較法 (P53 資料分析)
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徵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
1.哺乳動物的前肢與鳥的翅膀的結構基本相似,這可以說明( )
A.鳥類起源於哺乳類 B.鳥類與哺乳類由共同的祖先
C.哺乳類起源於一種古代鳥類 D.鳥類與哺乳類都適於飛翔
2、化石在地層中埋藏的順序比較: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P55 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
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1.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總趨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簡單到復雜
C.從體積小到體積大 D.由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動物的保護色有利於躲避敵害或捕食獵物。
(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都是動物適應環境的方式。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長期的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1.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對其形成原因正確的解釋是( )
A.只發生有利變異的結果 B.過度繁殖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 D.自然選擇的結果
3、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有四個方面內容:
過度繁殖(條件)、生存斗爭(動力)、遺傳變異(基礎)、適者生存(結果)
4、人工選擇: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選擇對人類有利的生物變異以形成新品種。
5、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遺傳和變異是進化的基礎(內因),自然選擇是進化的動力(外因)。
1.下列關於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都能夠產生大量後代
B.為獲取食物和空間,生物之間要進行生存斗爭
C.為適應環境,生物會主動產生有利變異
D.適應環境的個體會保留下來
第八單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一、傳染病及其預防 (P69 常見的幾種病原體)
1、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1.以下能引起人類某些傳染病的生物中,屬於病原體的是( )
A.蚊子 B.蒼蠅 C.老鼠 D.蛔蟲
2、傳染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3、傳染病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性和地方性。
4、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飲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5、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二、免疫與計劃免疫
1、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皮膚和黏膜
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 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其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針對多種病原體都具有防禦作用,因此叫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1.下列現象屬於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 B.麻疹患者康復後不會再患麻疹
C.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流行性感冒 D.淚液中的溶菌酶
▲ 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性防禦功能,其特點是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1.麻疹是一種傳染病,患過麻疹的人一般終身不會再患麻疹,其獲得的這種免疫( )
A.是生來就有的 B.對各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C.是非特異性免疫 D.是特異性免疫
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1.下列各項中屬於特異性免疫的是( )
A.體液的殺菌作用 B.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C.皮膚的屏障作用 D.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吞噬病原體
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抗原包括病原體。)
1.移植到人體的器官不易成活,從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當於( )
A.抗原 B.抗體C.病原體 D.疫苗
4、免疫:指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
1.免疫是人體的一項基本功能,下列現象屬於免疫的是( )
A.扁桃體發炎 B.腸胃蠕動
C.跑步喘氣 D.天熱時皮膚出汗
5、免疫並不總是對人體有益的。在器官移植時需要克服移植免疫對異體器官的排斥,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葯物。人體免疫功能失調時,還會引發某些疾病。當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進入人體的某些食物和葯物會引起過敏反應。
6、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
1.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寄生在人體的細菌都是病原體 B.抗原和病原體是一個意思
C.花粉有可能是抗原 D.花粉有可能是病原體
7、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
(卡介苗——預防結核病;百白破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
8、計劃免疫:指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
1.預防接種的目的是(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切斷傳播途徑 D.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第二章 用葯和急救
1、安全用葯是指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葯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葯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葯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
◎葯物可分為處方葯(R)非處方葯(OTC)。
◎處方葯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並按醫囑服用的葯物。
◎非處方葯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葯物。非處方葯適於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簡稱OTC。
◎在使用葯物之前,應該仔細閱讀葯品使用說明,了解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與用量、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葯安全。
◎中葯是我國傳統的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從各種植物中提取出來的;而西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學物質合成的,因此又被稱為化學葯品制劑。
2、人工呼吸——當有人因車禍、溺水、觸電或煤氣中毒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時,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急救。常用的是口對口吹氣法(方法詳見課本P84圖VIII-13口對口吹氣法示意圖),每分鍾吹氣的次數為15~20次(等於人的正常呼吸頻率)。
3、胸外心臟擠壓——進行人工呼吸時,如果病人心跳停止,則應同時做人工胸外心臟擠壓。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臟擠壓,如此反復進行。(方法詳見課本P85第2自然段)。
4、出血一般有外出血和內出血。
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如懷疑有內出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外出血包括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三種。
5、止血方法:
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靜脈出血「遠心端止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一、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2、調節自己的情緒的方法:轉移注意力;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洩煩惱;自我安慰
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吃營養配餐;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