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自然資源的特點及利用類型
一、自然資源的種類:自然資源可分為實物資源和環境資源兩大類;還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與恆定資源;從生態學要素來分,自然資源可分為:生物群體(包括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資源等)、無生命物質(包括土地、水、礦等)和特定空間(包括自然保護區、城鄉環境、人文景觀、能源、氣象等)。
二、自然資源的特徵:
1、有用性,即各種自然資源從不同的角度都能滿足人類的某種需要,也就是自然資源具有使用價值。
2、稀缺性,人類的需要實質上是無限的,而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具有競爭性。
3、地域性,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它隨著地域的改變而在種類、數量、質量上產生明顯的差異。
4、整體性,各種自然資源在生物圈中都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約的構成一個自然綜合體。
5、相對性,某種物質和能量能否成為自然資源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結果,自然資源的形成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它的內涵與外延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擴展和延伸。
B. 應怎麼看待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
自然資源,亦稱 天然資源,是指在其原始狀態下就有價值的貨物。一般來說假如獲取這個貨物的主要工程是收集和純化,而不是生產的話,那麼這個貨物是一種自然資源。采礦、採油、漁業和林業因此一般被看作獲取自然資源的工業,而農業則不是。自然資源是成為貨物的自然財富。自然資源的特徵:
①數量的有限性。指資源的數量,與人類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須強調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②分布的不平衡性。指存在數量或質量上的顯著地域差異;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分布具有地質規律。
③資源間的聯系性。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故必須強調綜合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6]
④利用的發展性。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和利用途徑將進一步拓展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
自然資源的價值:可再生,這類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太陽輻射、風)、水資源、地熱資源(地熱與溫泉)、水力、海潮。可更新,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為能生長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機體,其更新速度取決於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環境條件,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利用。不可再生,包括地質資源和半地質資源。前者如礦產資源中的金屬礦、非金屬礦、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礦周期往往以數百萬年計;後者如土壤資源,其形成周期雖較礦產資源短,但與消費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緩慢的。對這類自然資源,應盡可能綜合利用,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和破壞。這類資源形成周期漫長。
C. 微生物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哪些是可利用的微生物資源
五大共性:
體積小,面積大;
吸收多,轉化快;
生長旺,繁殖快;
適應強,易變異;
分布廣,種類多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生變異,導致耐葯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生變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與前次導致感染的株型發生了變異,這種快速的變異給疫苗的設計和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耐葯性結核桿菌的出現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結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圍內猖獗起來。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細菌,1000個疊加在一起只有句號那麼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敗的牛奶中約有5千萬個細菌,或者講每誇脫牛奶中細菌總數約為50億。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億個細菌。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也相當奧秘。例如健康人腸道中即有大量細菌存在,稱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細菌種類高達上百種。在腸道環境中這些細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質甚至葯物的分解與吸收,菌群在這些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還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調,就會引起腹瀉。
隨著醫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人們對基因、遺傳物質等專業術語也日漸熟悉。人們認識到,是遺傳信息決定了生物體具有的生命特徵,包括外部形態以及從事的生命活動等等,而生物體的基因組正是這些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因此闡明生物體基因組攜帶的遺傳信息,將大大有助於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奧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體的變異規律、毒力和致病性,對於傳統微生物學來說是一場革命。
以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代表的生物體基因組研究成為整個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權威性雜志《科學》曾將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評為世界重大科學進展之一。通過基因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遺傳機制,發現重要的功能基因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疫苗,開發新型抗病毒、抗細菌、真菌葯物,將對有效地控制新老傳染病的流行,促進醫療健康事業的迅速發展和壯大!
從分子水平上對微生物進行基因組研究為探索微生物個體以及群體間作用的奧秘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為了充分開發微生物(特別是細菌)資源,1994年美國發起了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MGP)。通過研究完整的基因組信息開發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僅能夠加深對微生物的致病機制、重要代謝和調控機制的認識,更能在此基礎上發展一系列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基因工程產品,包括:接種用的疫苗、治療用的新葯、診斷試劑和應用於工農業生產的各種酶制劑等等。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進新型菌株的構建和傳統菌株的改造,全面促進微生物工業時代的來臨。
工業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葯、冶金、采礦、石油、皮革、輕化工等多種行業。通過微生物發酵途徑生產抗生素、丁醇、維生素C以及一些風味食品的制備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參與皮革脫毛、冶金、採油采礦等生產過程,甚至直接作為洗衣粉等的添加劑;另外還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可以作為天然的微生物殺蟲劑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對枯草芽孢桿菌的基因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與抗生素及重要工業用酶的產生相關的基因。乳酸桿菌作為一種重要的微生態調節劑參與食品發酵過程,對其進行的基因組學研究將有利於找到關鍵的功能基因,然後對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適於工業化的生產過程。國內維生素C兩步發酵法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基因組研究,將在基因組測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與維生素C生產相關的重要代謝功能基因,經基因工程改造,實現新的工程菌株的構建,簡化生產步驟,降低生產成本,繼而實現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對工業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不斷發現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謝過程和代謝產物生成相關的功能基因,並將其應用於生產以及傳統工業、工藝的改造,同時推動現代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
據資料統計,全球每年因病害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可高達20%,其中植物的細菌性病害最為嚴重。除了培植在遺傳上對病害有抗性的品種以及加強園藝管理外,似乎沒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積極開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組研究,認清其致病機制並由此發展控制病害的新對策顯得十分緊迫。
經濟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國際上第一個發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還有一些在分類學、生理學和經濟價值上非常重要的農業微生物,例如:胡蘿卜歐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單胞菌以及中國正在開展的黃單胞菌的研究等正在進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剛剛測定完成。借鑒已經較為成熟的從人類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學信息篩選治療性葯物的方案,可以嘗試性地應用到植物病原體上。特別像柑橘的致病菌這種需要昆蟲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種類,除了殺蟲劑能阻斷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過遺傳學研究找到毒力相關因子,尋找抗性靶位以發展更有效的控制對策。固氮菌全部遺傳信息的解析對於開發利用其固氮關鍵基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全面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濫用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也日益嚴重。面對全球環境的一再惡化,提倡環保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聲。而生物除污在環境污染治理中潛力巨大,微生物參與治理則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機物;還能處理工業廢水中的磷酸鹽、含硫廢氣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夠分解纖維素等物質,並促進資源的再生利用。對這些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謝過程的遺傳背景的前提下,有選擇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關鍵基因,將其在某一菌株中組合,構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時降解不同的環境污染物質,極大發揮其改善環境、排除污染的潛力。美國基因組研究所結合生物晶元方法對微生物進行了特殊條件下的表達譜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機物的關鍵基因,為開發及利用確定目標。
在極端環境下能夠生長的微生物稱為極端微生物,又稱嗜極菌。嗜極菌對極端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極端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研究極限條件下微生物的適應性,加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有一種嗜極菌,它能夠暴露於數千倍強度的輻射下仍能存活,而人類一個劑量強度就會死亡。該細菌的染色體在接受幾百萬拉德a射線後粉碎為數百個片段,但能在一天內將其恢復。研究其DNA修復機制對於發展在輻射污染區進行環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義。開發利用嗜極菌的極限特性可以突破當前生物技術領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術手段,使環境、能源、農業、健康、輕化工等領域的生物技術能力發生革命。來自極端微生物的極端酶,可在極端環境下行使功能,將極大地拓展酶的應用空間,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術加工過程的基礎,例如PCR技術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滌劑中的鹼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義。極端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將是取得現代生物技術優勢的重要途徑,其在新酶、新葯開發及環境整治方面應用潛力極大。
D. 生物資源和礦物能源的優缺點
生物資源:中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生物特有屬種比例大,動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種眾多。從而提供 生物資源了大量可資利用的生物資源。 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具有戰略價值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格局中比較優勢之所在;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為醫學、農業、制葯等生物技術創新提供樣本或工具,進而形成產業應用。基因運用於基因工程,野生植物品系用於育種,野生動植物或其提取物用於生物制葯,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經過幾千甚至幾億年的變化才形成,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能源礦產三大類。
影響::
生物資源: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對自然界的不當開發利用,地球系統脆弱的生態平衡已經被破壞。研究表明,現在每年大約有10000個物種消失,滅絕的速度是史前時期的100到1000倍。預計未來30年,我們將失去百分之五到十的熱帶雨林,隨之將有60000個植物品種,甚至更多的脊椎動物和昆蟲滅絕。有資料顯示,到2015年全世界將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物種趨於滅絕,地球已基本喪失自我再生的能力。
礦物資源:(1)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生產運行期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水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固體廢物堆存佔地與淋溶濾滲對周圍土壤、農作物的影響。
原料堆場、精礦堆場等的粉塵將會對周圍地區土壤產生一定影響。但由於評價對各工段的粉塵排放都採取嚴格的防治措施,估計實際增加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小,預計對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的影響仍將維持在現有水平。
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廢水主要有:選礦工序產生的精礦濃縮溢流水、尾礦水以及生活污水等。
(2)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項目影響農業生產的途徑有二:一是污染物經水、氣進入土壤再進入農作物,在農作物體內富集,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二是通過大氣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光合及呼吸作用,從而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3)對植物生態的影響
工程主要的外排污染物為無組織粉塵,在選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作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上。粒徑大於1µm的顆粒物在擴散過程中可自然沉降,吸附於植物葉片上,阻塞氣孔,影響生長,使葉片褪色、變硬,植物生長不良。顆粒物與SO2的協同作用可增強SO2的毒性,加大葉片受害症狀。另外,粉塵落到田間會影響土壤透水透氣性,不利於植物吸收土壤養分,間接造成植物生長緩慢。
E. 生物資源有什麼特點
你說的不清楚啊,生物資源太廣.給一個方面,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中國的氣候、土地、水和生物資源分別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 光、熱條件優越,但干濕狀況的地區差異大。
中國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個緯度,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20°~50°之間的中緯度地帶。全年太陽輻射總量一般西部大於東部,高原大於平原。以西藏為最高,西北地區和黃河流域的太陽輻射條件優於世界上不少平均溫度相似的地方,長江流域優於日本和西歐。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熱量條件,除分別占國土面積1.2%和26.7%的寒溫帶以及青藏高原多屬高寒氣候外,其餘72.1%的地區處於溫帶(占國土25.9%)、暖溫帶(佔18.5%)、亞熱帶(佔26.1%),以至熱帶和赤道帶(占 1.6%),全年 0℃以上積溫均在2500℃以上。其中以海南為最高,達8500~9000℃,無霜期 100天至全年無霜。因而如僅就熱量條件而言,夏季都可種植多種喜溫作物,大部地區並可復種,一年種二熟或三熟。全國各地的干濕狀況大體可以 400毫米等雨量線為界,即從大興安嶺起,經通遼、張北、榆林、蘭州、玉樹至拉薩附近,沿東北斜向西南一線,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東南部為濕潤、半濕潤區,西北部為半乾旱和乾旱區,約各占國土的一半。東南部受太平洋季風環流影響,雨水較充沛,年降雨量隨緯度高低和距海遠近變化於400~2400毫米之間,乾燥度一般低於1.5。且雨、熱基本同期,80%以上的雨水集中在作物活躍生長期內,這是90%以上的農區和林區都分布在東半部的重要原因。
夏半年南北之間的溫度差異較小。北方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溫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氣溫則比世界同緯度地方低,又使冬小麥等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季風氣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穩定性,即夏季風各年的進退時間、影響范圍和強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內分布不勻,年際變化也大,洪澇、乾旱、低溫、霜凍、台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頻率較高。
西北部半乾旱、乾旱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僅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乾燥度在1.5以上,有的甚至達20以上。因而限制了農業和林業的發展,只在較高的山嶺有少量森林資源。但這些地區有遼闊的草原,形成了中國的牧區。
② 土地資源的絕對量大,按人平均佔有的相對量少。根據統計資料,全國土地總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7.3%,僅次於蘇聯和加拿大而居
世界第 3位。耕地面積按沿用習慣畝統計數字為14.9億畝(註:較實際面積可能偏低),約為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次於蘇聯、美國、印度而居第4位。林地面積17.3億畝,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3%,次於蘇聯、巴西、加拿大、美國而居第5位。草原面積47.9億畝,其中可利用的面積約33.7億畝,僅次於澳大利亞、蘇聯而居第3位,另有草山草坡約7.2億畝。淡水水面2.5億畝,其中可供養殖面積約7500萬畝;海塗面積約2997萬畝,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23億畝,為發展淡水及海洋漁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
中國按人平均佔有的各類土地資源數量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國土的25%。此外還有約19%難於利用的土地和 3.5%為城市、工礦、交通用地。人均耕地面積僅約1.5 畝,為世界平均數4.5畝的1/3,是人均佔有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人均林地面積約 1.8畝,森林覆蓋率為12.7%,而世界平均分別為13.6畝和31.3%。人均草地面積5畝多,也只及世界平均數10.4畝的一半。
③ 河川徑流總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協調。中國年平均降水總量約6萬億立方米(摺合平均降水深628毫米)中,約有56%的水量為植物蒸騰、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
所消耗,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7115 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而居第 6位。但如摺合為年平均徑流深,則僅為284毫米,較許多國家為低。人均佔有年徑流量僅為2558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10800立方米的 1/4,美國的1/5,蘇聯和印度尼西亞的1/7,加拿大的1/50。
按耕地每畝平均佔有徑流量也只有1819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2400立方米的2/3略多。此外,地下水資源中參加短期水量循環(一年或幾年)的淺層水概算每年平均綜合補給量(天然資源)約為7718億立方米。扣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間的重復計算部分,全國水資源平均年總量約為27362億立方米,比河川徑流量約增加3%。
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耕地只佔全國總耕地的37.8%,擁有的徑流量卻佔全國的82.5%;黃淮海三大流域徑流量只佔全國的6.6%,而耕地卻佔全國的38.4%。長江流域每畝耕地平均佔有水量達2800萬立方米左右,黃河流域為260萬立方米,海河流域僅為 160萬立方米。水量在時程分配上也極不平衡,年際間變幅很大。如海河流域1963年徑流量達 533億立方米,1972年僅只99億立方米,相差5.4倍。全國有相當大的地區,易受洪、澇、旱、漬等自然災害的侵擾。
④ 生物種屬繁多,群落類型豐富多樣。造成這種多樣性的原因是由於中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十分復雜,另外也與引起北半球溫帶許多第三紀動植物種系滅絕的
第四紀冰川的影響較小有關。就全國范圍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類型,從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到寒溫帶針葉林幾乎都可見到,植物區系的豐富程度僅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有「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水杉和銀杉等,更是世界稀有的珍貴動植物種類。如此多樣的生物資源不但是農業多種經營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為農、林、牧、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基因庫。利用和保護 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一切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需要的負荷能力是有限的。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不足的矛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此,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農業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愈來愈受重視。
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具體條件和資源的不同特點,制訂符合國民經濟全局利益和各種資源宏觀經濟效益的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是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國家,由於人均佔有可耕地面積和土地後備資源多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集約化程度和集約經營方式;由於自然資源的性質和組合特點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業生產布局。
其次,為了有利於資源的不斷更新和永續利用,需要在採取各項開發、利用措施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對資源系統所起的長遠影響和整體影響,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各構成因素之間、農業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之間以及局部地區與全國以至世界范圍的資源利用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只顧眼前利益的掠奪性經營,諸如種植業中的盲目開荒、林業中的過度採伐、草原牧業中的超載放牧、漁業中的過度捕撈等,對於農業生產力以及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嚴重惡果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為此需要通過各種經濟、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包括制訂和實施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法規,如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和水資源法等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有大量動植物種質資源集中蘊藏的地區,則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
再是,目前世界上一方面存在著人口不斷增長與資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自然資源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被開發利用或處於開發利用上的落後狀態。因此,人類在繼續利用已被利用的資源的同時,需要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不斷增強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便挖掘迄未很好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據測算,如現在栽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全世界平均不到0.1%,而最高產的地塊接近5%,在實驗室中可達10~12%。此外,遺傳工程、生物固氮等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進展,電子技術、核技術等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等,也已為農業自然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帶來新的前景。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農業自然條件和農業自然資源》,農業出版社,北京,1983。
F. 生物資源的簡介
生物資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資源的再生性
再生性:在自然和人為條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斷自然更新和人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資源的基本屬性。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各種產品。
(2)生物資源的可解體性
可解體性:生物資源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破壞而導致某些生物種類減少以至滅絕的特性。每種生物都有自身獨特的遺傳基因,並且存在於該種生物的種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個體都不能代表其種的基因庫。生物資源破壞後難以自然恢復,從這個意義上看,生物資源是有限的。
(3)生物資源用途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種類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
(4)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生物總是生長在與其生態相應的環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是人類進行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依據。
(5)生物資源的未知性
表現在:很多生物還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價值;即使已經認識、開發的生物資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價值,如銀杏。
(6)生物資源獲取的時間性圖
不同生物種類,獲取有用物質的時間不一樣。「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六月當柴燒」 。(7)生物資源的可引種馴化性
野生生物資源可以通過人為的引種馴化而成為家養生物。生物的引種馴化,不僅可以解決野生生物資源獲取的困難,而且可以拯救、保護瀕危物種,擴大分布區,提高產量。
(8)生物資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資源屬可更新自然資源,在天然或人工維護下可不斷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環境條件惡化或人為破壞及不合理利用下,會退化、解體、耗竭和衰亡,有時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資源的穩定性和變動性
生物資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變動性。相對穩定的生物資源系統能較長時間保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並對來自內外部干擾具有反饋機制,使之不破壞系統的穩定性。但當干擾超過其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資源系統即會崩潰。不同的資源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常,資源系統的組成種類和結構越復雜,抗干擾能力越強,穩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結構千差萬別,分布極其廣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經鑒定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據估計,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0~5000萬種。它們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衛生保健等都離不開生物資源。此外,它們還能提供工業原料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
分類簡介: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
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
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經營對象,並可為工業、醫葯、交通等部門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隨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生物資源作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已越來越為人們了解和重視,同時生物資源的承載能力與人類需求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故其研究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受關注和充滿活力的領域之一。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資源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資源,生物體或其部分、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中任何其他生物組成部分。」「最好在遺傳資源原產國建立和維持移地保護及研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設施」。也就是說明生物為我們提供食物,能源和各種原材料。調查身邊的經濟生物的種類,了解這些生物具有的經濟價值,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對自然界的不當開發利用,地球系統脆弱的生態平衡已經被破壞。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0000個物種消失,滅絕的速度是史前時期的100到1000倍。預計未來30年,我們將失去百分之五到十的熱帶雨林,隨之將有60000個植物品種,甚至更多的脊椎動物和昆蟲滅絕。有資料顯示,到2015年全世界將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物種趨於滅絕,地球已基本喪失自我再生的能力。 一、貫徹「保護、培育、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保護好現有植物。
二、適當增加物種數量,不斷擴大其種群數量。
三、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嚴禁捕殺野生動物,不得妨礙野生動物的活動。
為了使生物資源得以持續利用,必須強調保護的原則與戰略。
一類是就地保護,即在原生地既保護種群,又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與整個生態系統。
一類是異地保護,將物種遷出原生地加以保護,例如種子庫、基因庫,也包括利用超低溫對生殖細胞與胚胎的保護等。
要強調科學管理,其管理原則與方法的核心要求,是要使開發利用與物種種群的恢復增殖相協調,利用生物資源的強度與開發速度不能超出生物資源的生態耐受能力,不能破壞生物資源的復原和再生特性,使之不致出現衰退與滅絕。總之,不能「竭澤而漁」或「殺雞取卵」。對於已經出現衰退的生物資源或退化的生態系統,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採取重建或恢復的種種措施,使其結構與功能得到恢復,重現旺盛的再生能力。
G. 生物資源的多效益性包括哪些
生物資源屬於可更新(可再生)自然資源,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具有戰略價值的無形資產。
生物資源的多效益性包括三個方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這三個方面的效益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H. 根據馬世駿教授的定義,生物資源包括哪幾類各有何特點
我不認識什麼瑪氏菌教授。但是我知道,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 微生物生物資源的基本特(1)生物資源的再生性 再生性:在自然和人為條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斷自然更新和人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資源的基本屬性。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各種產品。 (2)生物資源的可解體性 可解體性:生物資源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破壞而導致某些生物種類減少以至滅絕的特性。每種生物
微生物
都有自身獨特的遺傳基因,並且存在於該種生物的種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個體都不能代表其種的基因庫。生物資源破壞後難以自然恢復,從這個意義上看,生物資源是有限的。 (3)生物資源用途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種類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 (4)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生物總是生長在與其生態相應的環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是人類進行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依據。 (5)生物資源的未知性 表現在:很多生物還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價值;即使現在已經認識、開發的生物資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價值,如銀杏。 (6)生物資源獲取的時間性圖 不同生物種類,獲取有用物質的時間不一樣。「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六月當柴燒」 生物資源(7)生物資源的可引種馴化性 野生生物資源可以通過人為的引種馴化而成為家養生物。生物的引種馴化,不僅可以解決野生生物資源獲取的困難,而且可以拯救、保護瀕危物種,擴大分布區,提高產量。 (8)生物資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資源屬可更新自然資源,在天然或人工維護下可不斷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環境條件惡化或人為破壞及不合理利用下,會退化、解體、耗竭和衰亡,有時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資源的穩定性和變動性 生物資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變動性。相對穩定的生物資源系統能較長時間保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並對來自內外部干擾具有反饋機制,使之不破壞系統的穩定性。但當干擾超過其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資源系統即會崩潰。不同的資源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常,資源系統的組成種類和結構越復雜,抗干擾能力越強,穩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I. 如何理解資源的稀缺性有哪些例子
因為只有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人類的經濟活動才需要面臨選擇問題,資源的稀缺性使得社會不得不作出選擇。如果人類的可獲得資源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麼經濟學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資源是稀缺的。一方面表現在一定時期內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進行生產的技術條件是有限的,同時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稀缺是由生產要素的稀缺所決定的。個人期望得到許多商品和追求許多目標。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第一原則,一切經濟學理論皆基於該原則,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所以人類的經濟及一切活動需要面臨選擇問題,經濟學理論則圍繞這一問題提出觀點和論證。
自然資源屬性: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
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可分類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J. 什麼是 生物多樣性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消耗性利用價值:指直接消耗性的(即不經市場交易的)自然產品上的價值。
例:農民上山砍柴、獵取野物、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等。在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大多利用這部分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是指不能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價值,它涉及到生態系統的功能(為人類生存環境服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和理解。
①為生物多樣性的消耗性利用價值和生產性利用價值提供支持系統。
②涵養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
③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中種間基因流動和協同進化的貢獻。
④生物多樣性在調節氣候和物質循環方面的貢獻,
⑤生物多樣性在美學、社會文化、科學、教育、精神及歷史的價值也是相當大的,世界上,自然觀光性質的旅遊業每年創造120億美元的稅收
潛在使用價值:不知道它有什麼作用。例如,據近期的調查,中醫使用的植物葯材達1萬種以上。野生生物種類繁多,人類對它們已經做過比較充分研究的只是極少數,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一種野生生物一旦從地球上消失就無法再生,它的各種潛在使用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