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實驗優質課怎麼講

生物實驗優質課怎麼講

發布時間:2022-09-25 00:34:55

A. 如何講好一節優質課

要上好一節優質課,需要做好、做細方方面面的工作,下面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說說我的看法:

一、課前准備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講的就是准備工作的重要性,凡事預則立,一件事情只要准備工作做好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就一節課而言,我認為課前准備工作包括從開始准備到正式上講台期間的所有工作,它包括鑽研教材、備課資料、教案設計和多媒體課件等多個方面的准備。

1、理解教材,鑽透教材。上好一節優質課,首先當然要熟悉教材,知道這節課要上什麼樣的內容,教學重難點是什麼。但是熟悉教材和鑽透教材我認為則有區別,熟悉只是在了解的基礎上對教材駕輕就熟,從而為後續的准備工作起到提綱挈領、選擇甄別的作用;而鑽透教材就需要在理解體會教材大綱要點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對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無論縱橫都能把握透徹,由點及面,面面俱到。

2、備課資料的准備

掌握這節課所有的備課資料,這是講好一節課的基本前提。

查找備課資料的途徑有兩種:①利用手頭現有資料,主要有教材,教師用書及專業書籍、各種版本的教案及教輔資料。②上網查找,一般用網路和谷歌比較好。

收集資料後要進行必要的整理,一般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這節課的教案、課件以及教學實錄。這類資料往往是別人用過的,所以比較實用,但在使用時不可抄襲,貴在創新。二是有關這節課相關內容的背景資料和研究論文。這類資料通常比較零散,但往往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這個環節中,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備課資料的多與少的關系。這要根據時間和個人的習慣來定。時間充分,多多益善;時間少,寧缺毋濫。在准備課的過程中,我個人的習慣是喜歡博採眾長,看思路、看亮點,以致基本的、最重要的資料信息可以做到不錯過。比如在准備「動物在生物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節時,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的導入就是借鑒了別人的思路;「細菌」一節學生「用一兩句話或一兩幅圖表達出對細菌的了解」的活動導入也是借鑒的,二是看資料和寫教案的先後關系。我們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資料多了,一遍看完,已經是頭昏眼花了,腦袋一片空白,結果是事倍功半,效率極低。我的做法是看最基本的教案資料,製作出幻燈片的框架,寫出教案的初稿,然後再看一兩篇文章,就將其中有用的東西補進去。這種方法會讓人很有成就感,而且效果極好。比如「細菌」一節中,「細菌的發現」 這一環節我就是利用列文虎克發現細菌的故事以及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的背景資料進行整理和加工得到的,用評委組一位老師的話說是「把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與故事緊密結合,給學生直觀的認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案設計的准備

怎樣設計教案,這是一個大的命題。這里,我想談談一節大的公開課、競賽課要准備幾種類型的教案。我個人認為可以准備兩種:

①自己看的教案。這種教案不拘泥於形式,但最好是詳案,即教師在課堂中要說的每一句話,學生的回答情況,甚至是教師舉手投足的每個關鍵動作,預測學生可能的回答狀況等等方面,都要寫下來,這個備課過程也就相當於把教材備到由薄到厚的過程。這種方法看似費時費力,卻能讓授課語言越來越精煉,思路越來越清晰,課堂效率越來越高。當然,具體怎麼寫詳案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學經驗、教材很熟的老教師,可以不必事無巨細,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對於年輕教師來講,我認為必須要做到事無巨細,這一點非常關鍵和重要。這不僅對備好課至關重要,而且對今後的教學和自身業務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備公開課必須要經過這個由薄到厚,然後再由厚到薄的過程,這節課才有可能成功。

②給他人看的教案。這種教案的目的是讓別人了解你的設計意圖,對你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見,所以它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它必須是規范的教學設計,教學的詳細過程最好用表格呈現出來。二是你必須寫出你的設計思路,最好是寫出你對這種設計的看法。這份教案是我最看重的,它最具有針對性,寫的過程就是你思維加工的過程。

4、多媒體課件的准備

首先要清楚,多媒體只是教學的工具和輔助手段,所以實用性是它最大的准則。我從三個方面談談對多媒體課件製作的看法。

①課件素材的收集。包括網際網路下載、圖片掃描、捕捉與剪輯現有視頻素材、自己製作素材或是購買視頻素材。

②製作軟體的選擇。現在多媒體教學常用軟體有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三種。PowerPoint是一種簡便易學的幻燈片製作工具,適用於製作靜態圖片和文字的「講義性」課件,其優點是操作簡單,修改方便,易於保存,且具有方便的鏈接功能,但其缺點很明顯,功能單一,缺乏互動性。但我認為能夠熟練使用PowerPoint的所有功能的話,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也足夠了。我的一般做法:平時講課和正規比賽都用PowerPoint來製作,先製作框架,需要用Flash動畫時,將其插進去即可。

③界面的優化。課件上一屏內容不要太多,不要滿滿的都是字,這樣誰也不願意看。還要注意字體的大小,要讓最後一排的學生也能看得清楚;字體顏色與模版底色的對比要明顯清晰,要讓人看得舒服;另外不要太鮮艷,跳躍活動的東西不要太多,切換時我一般是不用聲音效果,寧缺毋濫防止不必要的聲音干擾教學,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明確課件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為講課內容服務的,它是處於從屬地位,切不可喧賓奪主。

二、備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備學生、備聽眾。

備學生。首先,摸清學生的認知障礙。在備課時,應著力分析學生在學習本節課時將會遇到什麼問題,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學生普遍認為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需要教師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尋找一種合適的方法直觀形象的突破難點。了解學生是否已經學過這個課題,如果學過,就要在備課中適當加深難度;如果內容忘得幾乎差不多了,還需對以前所學的重點加以回顧;如果從來沒學,就要提前去給學生做好知識鋪墊,要看前面的知識基礎掌握的怎麼樣,對本節課的學習有沒有障礙,課上的內容也要低坡度進行。如到武漢參加全國的展評活動,武漢水果湖中學用的是湖北自編的《科學》教材,八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接觸生物學知識,但是已學習了物理、化學的知識,了解這一情況後,課前我讓學生預習《科學》教材中生物部分動植物細胞結構,課堂上進行「比較動植物細胞和細菌細胞結構的異同」的活動時,在活動表格上不僅有動植物細胞圖,還在細胞旁標注出其結構名稱,從而順利地完成了細菌結構知識的講解。

其次,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備課時,還應該去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具體說,如創設情境時,我們要想,怎樣的情境學生才能感興趣?設計問題時,我們要想,怎樣的問題才對學生富有挑戰性?設計語言時,我們要想,怎樣的表達才能使學生覺得耳熟能詳、直觀有趣等等;另外要考慮到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把重點內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時段解決,切不可放在課堂一開始或者半小時以後學生思想鬆懈的時段;還要考慮學生的情緒波動,學生情緒也可以時松時緊,如果課堂中能帶領學生達到一個高潮,那肯定是一節非常精彩的課了。比如在課堂活動中可以採用競賽、小組討論、放鬆活動等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的目的。

備聽眾。公開課、競賽課是一節供大家觀摩、評比的課,因此,它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考慮聽課者的感受,有時需把聽課者也融入到你的課堂中來。比如,在要求學生看閱讀材料時,你就需將有關的內容用課件的形式展示給聽眾,這樣就不會讓有些聽課老師由於不熟悉所講的內容而跟不上課堂思路。另外,通過優美而富有動感的課件,直觀形象地把你所講授的內容、重點及思路打在屏幕上,使學生和聽眾一目瞭然,心領神會,從而使課堂氣氛融洽和諧。

2、新課的教學目標力求全面。

不論課程怎樣改革,一節好課首先應該是關注學生長遠全面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堂好課不僅要考慮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學生的身心、情感獲得了哪些發展,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獲。我們知道教學目標分為三個方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我們一般都能達到,但是對於情感目標,平時講課時總是模稜兩可,或者只是觸及那麼一丁點皮毛。如果一節課能滲透一定的情感教育或者教給學生一種方法,這一定是這節課最閃耀的亮點,所以我在備完課後總愛靜下心來思考這節課中可以挖掘的情感教育內容。

3、新課的導入力求新穎。

好的課堂導入,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起到「一石擊破水中天」的效果。導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詩詞導入法,歌曲導入、漫畫或圖片導入、故事導入、謎語導入、諺語導入、設疑導入等等,教學導入的語言我一般都要精心的准備,並把它們都背下來。比如在 「動物在生物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節的導入中,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的內容顯得比較嚴肅,我在之前以一段舒緩的音樂(班得瑞的創作音樂《獻給閣下的歌》)引領學生展開春景的想像,使課堂氣氛異常的生動活潑,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4、 教學環節的過渡力求自然。

一節課總是由好幾個環節構成,所以在備課時應注意這些環節之間的過渡應該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跡。這樣,一節課的思路就顯得非常清晰而流暢,學生的思維也不會因某個教學環節的突然中斷或突兀的轉折被打斷,聽眾也會感到整節課是一個完美的整體。備課時我們要注意尋找各環節之間的邏輯聯系,然後用簡潔凝練的語言將它們穿起來,形成一條主線貫穿整個課堂,這樣的過渡語言我也是精心准備,並牢記於心的。

5、 課堂檢測的選擇力求精煉。

選入公開課中的課堂檢測題切忌繁、難、偏、舊。選擇的課堂檢測題應力求緊扣教學大綱的重難點,以生動靈活的形式出現,設計的練習中各個題目要有相應的梯度和明確的目的性,難度要適中,讓絕大多數甚至全部學生都能順利完成。

6、 授課過程力求有亮點。

課上完了,要自己問一下自己:有沒有哪個環節給人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有沒有給聽課老師留下一點值得回味的地方?哪個環節會給老師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為老師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如果沒有,說明這節課准備的不夠好,沒有亮點。這個亮點不僅僅是形式上的亮點,更重要的是,這個亮點必須為內容服務,脫離本節內容的亮點寧可舍棄。如果准備了一個亮點,一定要准備充分,然後象相聲演員一樣成功的抖出來。

三、反復試講,及時糾正

無論課前把教案准備得多麼熟悉,都不如進課堂給學生們試講一次所獲得的經驗來的直接和豐富,更有針對性。

試講盡量讓同學科的老師聽課,每次試講完後,聽課老師都會提很多寶貴的意見,這時候我往往不僅僅是聽著,因為很多老師為了照顧你的面子,提的意見很委婉,也可能話里有話;另外老師們說的很多意見可能當時理解不了,可能還不服氣,覺得我是這樣想的呀,我是那樣想的呀等等,這時我習慣一字一句的記下來,然後回去慢慢琢磨:這個老師的這句話是針對哪裡說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這個問題?那個老師提的意見有什麼可以借鑒的地方?然後能吸收的吸收,能改進的地方改進。近幾年,我記錄並改進的教學技巧有:課堂語言要精煉、力爭不重復一句話,即使是誇獎學生也不要用同一句話;不要有口頭語;不要站在講桌旁,要試著融入到學生中去;學生在回答問題或是讀文字時,一定要認真聽,和顏悅色的注視著學生,並給與相應的鼓勵評價等等。一節優質課如果准備到不用看教案,心中只有一個框架也就是自己感覺由厚到薄的程度就差不多可以進課堂了。但是試講的遍數一定不要太多,多了會使你失去激情而對這項任務感到厭倦,至於遍數的多少由個人感覺來確定,我認為2—3遍為宜。試講過後,准備的很充分了,自己有信心了,自然就不緊張,不僅能流暢的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能突發靈感,說上幾句比較幽默的話。

四、正式講課

首先,要考慮著裝。盡可能穿職業裝,顯得大方得體,干凈整潔,顯得人很精神,給學生和評委一個比較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克服緊張情緒。講課之前的緊張,是很正常的。克服緊張最有效地辦法就是准備、准備、再准備!准備好了,進課堂還緊張,那就需要進教室之前自我調節一下:可以抱著以學習研究的心態來上課——可以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來學習的,是來拋磚引玉的,丟人也無所謂,丟了人我更明白我哪裡該改進,對這節課該怎麼講印象更深啊;以展示的心態來上課——我有一個非常好的設計方案,急於向聽課者展示,展示自己的講課水平;以「我能行」的心態來上課——不妨來點阿Q精神,告訴自己,這是我的課堂,我准備得很充分,這節課由我做主。

再次,要有課前調動。上課之前一定要有課前調動,要找機會和學生套套近乎,一方面和學生交流一下,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同時也藉此穩定自己緊張的情緒。

最後,在授課過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風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有激情,還要注重手勢等形體語言的運用。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輕松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五、撰寫教學反思

其實一節好課,不僅學生獲得了發展,老師也同樣應該得到發展,這就是教學相長。平時將每次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反思寫下來,它會成為教學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准備優質課時,我經常把以前寫過的教學反思瀏覽一遍,力求避免曾經在課堂上出現過的不足和失誤再次出現,確實對自己的授課有不少的幫助。

B. 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生物學是一門突出實驗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的理論也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實驗課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生物課的教學效果。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呢?筆者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實驗
好奇與探索是人類固有的天性,中學生更是如此,總想了解某些現象的原因和因果聯系,學生的這種好奇心、探究欲和創造力如果得不到教師的有效保護,很可能就會慢慢地枯萎。如在學習鳥卵的結構時,我是這樣處理的,讓學生打開雞蛋,觀察其內部結構,並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結果,有一部分學生找到了「白點」——胚盤,然而,有一部分學生卻怎麼也找不到「白點」。老師作為引導者、促進者,准備好一些自然科學之類的書籍,隨時和學生一起研究、查閱,就會激勵孩子永遠帶著那種好奇心、進取心,去探求未知世界。
實驗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如在「洋蔥頭鱗片葉的臨時玻片標本的製作」中,有些學生製作的標本在顯微鏡下竟然看不見,而同樣的標本在一些同學的操作下卻能觀察得到,經過多次操作,學生實驗成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更加提高了實驗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慾後,進一步引導他們去觀察、去探索。我在講課中主要是盡可能地介紹一些中學生可自己動手做的簡易實驗,引導他們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規律。如講完「葉的蒸騰」作用後,讓學生做了一個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葉幹上的實驗,啟發他們想一想: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哪裡來的?這是什麼作用?由於學生是帶著問題去做的,因此實驗時就格外認真,甚至做不成功不罷休。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實驗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運用「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教學原則,其中核心是主體——學生參與。有效的主體參與能提高學生自主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揮其自學能力,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如「綠葉在光下合成澱粉」的實驗,需要學生自己准備材料才能做,須將其暗處理兩天後的蔬菜其中的兩片葉子遮住再光照,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行,在實驗過程中,對獨立實驗不成功的學生,我注意引導他們開展合作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識到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優勢。
三、激發爭論,使學生主動實驗
在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的實驗出現多種結論,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展開討論、總結並得出正確的結論。如在「綠葉在光下產生澱粉」的實驗中,有的出現藍色,有的沒有,這時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通過正面交鋒、爭論、辯論和討論,最終能獲得實驗的正確方法。此外,教師還要善於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做實驗。新教材除在整個教學過程都滲透著探究學習的要求外,還獨立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因此結合我校學生人數和生物實驗室易於開展探究實驗的實際,我們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將能開的實驗全都開齊、開全。
四、試驗課要注意的問題
1. 明確實驗目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 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感到陌生,有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了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及實驗步驟。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貫穿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較好的實驗效果。反之則容易出現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目標的現象。
2.允許學生打破常規的做法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實驗,一定要求學生完全按照其中的步驟做嗎?如在「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中,有少數學生直接將碘液滴在洋蔥表皮上,然後蓋上蓋玻片。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制止他們的這種做法,而是讓他們將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這樣的染色方法比常規的做法速度快、效果好。我先肯定他們在實驗中的探索精神,然後指出教材中的是常規的做法。應該用什麼方法,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因此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完全按照常規,可能就會使學生縮手縮腳,成為只會照搬課本的「書獃子」。
3.鼓勵學生探究與討論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開口講話,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更應鼓勵學生與同伴和教師交流討論。個人的思考雖然有獨到之處,但也存在著不足和偏見,虛心吸取別人思考的優勢,也就是自己進步的開始。在平時做作業時,要學會問同學和給同學講題目,在問和講中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C. 淺談怎樣上好生物課

上好一節生物課,功夫在課外和課內。課外要認真備課,安排好學生的預習。課內抓好「開始、中間和結束」三個環節。
[關鍵詞] 生物課、課外、課內、開始環節、中間環節、結束環節
生物課,就我們學校而言,學校、學生都不夠重視,教師配備上很少有專業教師。教師的不專業,學生的不重視,加上生物課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節或下午第一、二、三節,這正是學生飢餓,泛困的時候,有時即使不是這樣,學生也會對所學知識感到枯燥無味,所以上課打不起精神,導致不想上課或無心聽課。而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認真聽課,希望自己的學生青睞生物課,這就要求生物老師要上好每節課。在2009年我縣實行了以「目標落實、討論交流、展示提升、點拔拓展、達標測評、布置預習」六環節教學模式的課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但我認為,課不管怎樣改革,都要求老師把每一節課上好。通過自己幾年的生物教學,我認為上好每一節生物課,功夫可以用在課外和課內,現在此發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課外
上課前,要認真備課。把課堂每個環節穿插的問題研究清楚。如目標落實,要清楚自己在這一節課到底要干什麼,學生要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這是上好一節課的根本,也是當好教師的基本素質。只有教學目標明確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選擇,整合教學資源,圍繞教學目標分配展示內容,組織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要讓學生備好課,即在上每節生物課前,要讓每位學生把要學習的內容預習一下。像我們有時用導航的形成展示預習內容,也可以要學生出預習提綱,在上課之前,讓同學之間互相檢測一下預習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課,裡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討論活動,根據探究內容可適當的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課外試著探究。為上好新課打下基礎。還有在我們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課本里,有很多實驗是要在課前准備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條件等實驗、必須要學習小組在上課前的一天或兩天前做好准備工作。這樣既為上課打下基礎,也增加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二、課內
課內既要遵循「六環節」教學模式的全部或幾個環節,本人認為要上好一節生物課,課堂中要注意下面幾個環節。即開始環節、中間環節、結束環節。
(一)開始環節。要使一節課成為好課,開始環節是比較重要的,開始順了,一順再順。如果開始環節不行(不順),很多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會被打消。那麼,怎樣做好上課的開始環節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導入法:用已知的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引起學生的回憶,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
2、「溫故而知新」——即新舊知識聯系方法。任何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然與其他知識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內在聯系,在導入新課時,以復習、提問等教學活動開始。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如在講「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二節「血液循環」時,先提問心臟的有關知識和心臟各腔相連的血管分別是哪幾種?學生回答後,教師可設疑:「那麼血液如何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呢?血液流動時,它的成分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接著進入新課內容的學習。這樣的過度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3、運用典故導入:本人通常根據教材內容,通過故事、寓言、謎語或成語等典故來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創設一種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4、還可以用幽默的話語或一個幽默的動作;創設懸念或設疑等導入新課,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產生好奇和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飢餓,泛困的情緒,為上好課打下基礎。
5、用生活實際。利用生活實踐中學生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現象、事物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因為這些事物雖然熟悉,但學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這樣的現象作為新課切入口,必然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主動性。如「蒸騰作用」一節時,問學生在炎熱的夏天裡,你坐在大樹下與從在太陽傘下相比較,哪種感覺好?學生會回答:「在大樹下」。我追問:「為什麼?」這時學生就不知所措了,從而導入新課。
6、能做實驗的一定做實驗。通過不同形式的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神經系統的調節方式》時,發給每人一粒酸梅糖,當學生吃糖後問:「口中有什麼東西分泌?受什麼調節?是一種什麼現象?」等問題提出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總之,首先應該根據教材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節生物課還要重視上課的中間環節。
一堂好課應把課堂每個環節穿插有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和掌握生物技能的過程中,懂得自主學習生物學的方法,並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樹立生物對人類、對社會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還要利用網路等新的資源注意廣泛收集生物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科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生物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表演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式學習中解脫出來、進行研究性學習、對生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還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因為生物教科書中有很多生物歷史趣聞,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再就是在上課中,還要注意教學評價。以往教學中,由老師來完成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消極被動的地位,很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在學生的討論交流或展示中,盡量要學生點評、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互評,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成為評價的主人。最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將思想教育貫穿於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進行感情投資,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微笑多一點,尊重多一點,贊美多一點」教師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將促進學生積極求知的良好狀態。
(三)結束環節。
精心設計結束這一環節(即結課),對於良好教學的鞏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結課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課時,我常採用:(1)設置懸念。好的懸念設置能誘發學生的求知興趣,能誘發學生思維想像的浪花,能使學生產生急於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講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關知識後,結尾時,我說:「病毒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萬年中人們不斷地與病毒作斗爭,而且目前許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無法醫治的,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最終能否完全消滅病毒?這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引起學生反思,引發聯想,使學生課後探究,並造成懸念,期待著在下一節課能得到解決。(2)用一些謎語、俗語等結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完《開花和結果》:教師以「麻房子,紅帳子,裡面躺著一個白胖子」要學生猜後,又問麻房子是由什麼發育而來,指果實中的什麼結構,「紅帳子」是由什麼發育而來的,在果實中是什麼結構。「白胖子」是什麼發育而來的,在果實中是什麼結構?以練習的方式「收尾」,從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本人認為一場課能以「預習為先導,以思維為核心,以揭示規律為重點,以精講精練為策略,以學生參與為途徑。」就是一場好課

D. 如何上好一節生物實驗課

實驗課是人類認識和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生物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葯品、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生物學實驗可以向學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和觀察、分析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上好一節生物實驗課要扎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准備
(一)、教師准備:首先要精心設計好實驗教學程序。教師在設計實驗教學程序時,應認真構思好學生觀察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現象、失敗的原因要盡可能考慮細致,盡可能多設置幾個「為什麼」,以激發學生思維。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避免出現學生無事可做的時間空擋,以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要適時地科學地准備好實驗材料,確保試驗成功。
(二)、學生准備:預習好實驗內容,明確實驗過程
只有讓每個學生弄清了每個實驗的內容、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目的和每個實驗的全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入實驗室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
(三)、加強組織紀律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是上好實驗課的保證,為了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實驗順利進行,必須向學生強調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的重要性。並要向學生講清道理,反復教育,使學生明白並自覺遵守,保證實驗室內環境安靜。要關心愛護教學儀器,節省實驗材料,實驗結束要自覺整理清潔實驗儀器。總之,要養成有組織、有紀律的實驗習慣和良好作風,並始終保持實驗室清潔。
二、明確實驗目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如上顯微鏡使用一課時,問:「你想看看自己的細胞是怎樣的嗎?」今天學會了顯微鏡的操作就可以看到,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提出醫生對炎症的診斷,要化驗血,就是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對病人的血細胞進行檢查,才能得出結論。沒有科學手段會使病人誤診,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介紹顯微鏡在工、農、醫學方面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科學態度,提高學習興趣,這樣有利於克服組織教學難的問題。
三 、教師做好示範。
教師實驗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響實驗的效果。因此,每個實驗教學前,教師應按課本的實驗要求,認真做,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在演練中還要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發生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實驗中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成功。
四、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的方法,規范操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三個一」:一、安放距桌邊一掌;二、對光要目(目鏡)物(物鏡)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線,光強用平面鏡,光弱用凹面鏡;三、觀察時標本對孔正中距離物鏡一厘米,視野中出現標本顏色或雜質時觀察目標即將到位,微調粗旋鏡升降,細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標時緩緩移動玻片標本即可找到。教師規范操作一步,邊講該步的注意事項,邊讓學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規范操作快而且准確的學生。糾正錯誤操作,如用左眼觀察時,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用完顯微鏡擦乾凈外表。轉動轉換器,把物鏡偏兩旁,放回鏡箱原處。製作臨時裝片的實驗,先將擦→滴→取→展→蓋→染的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看書了解每一步的涵義,圈上關鍵的詞語,教師再講每一步的涵義及注意的問題,邊操作邊叫學生模仿操作。然後強調注意事項。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現氣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觀察,展平防重疊,輕蓋防氣泡。氣泡與細胞的區別,氣泡圓邊厚黑,中間亮白,輕壓變形。這樣學生很快掌握步驟、要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自己製作臨時裝片中的細胞,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在光鏡下看不見),然後繪出細胞結構圖。這樣學生就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興奮不已,終生難忘。
五、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做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時,學生以為看到細胞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准備好硬紙板,在上面畫圖並標出各部位名稱,同時進行對比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教師檢查評分,並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這樣通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觀察、分析思維,培養了學生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總之,只要每位教師對生物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教學質量和實用型的生物人才,將會大面積豐收。

E. 如何講出生動有趣的高中生物課 詳細�0�3

如何講出生動有趣的高中生物課 高一生物組丁月榮 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內容很難,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又極度欠缺,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如何讓這樣的高中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鑽研的問題。經過教學的積累、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現介紹如下。 一、上好第一課緊緊抓住學生。 緒論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課,上好緒論課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於課本,另外列舉大量的事例,激發學生求知的願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典是怎麼回事?聽說過獅虎獸嗎?聰明的爸和漂亮的媽結婚生出來的小孩一定是既聰明又漂亮嗎?等等。 二、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及時留住學生。 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厭倦,最終失去聽眾。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1、巧用比喻化疑難。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比喻成小孩手拉手站隊。脂肪和ATP 比喻定期存款和小額現金。高溫和低溫對酶的影響比喻成人死了和睡著了。 2、妙用詩詞添興趣。例如,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 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 3、口訣諧音助記憶。如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記成「攜一兩本淡色書來」。植物必需的七種微量元素記成「鐵猛碰新木桶」(鐵錳硼鋅鉬銅)。 4、用科幻法展開聯想的翅膀。如:牛可以產奶,植物細胞可以光合作用,那麼要是把老牛細胞和植物細胞雜交,得到綠色小奶牛,那豈不是只要曬曬太陽牛就可以擠奶了 5、用比較法綜合復習。課本中有2 個「基本」、3 個「基礎」、 4 種能源極易混淆,如何區分它們呢?我把它們找出來,排在一起,加以比較,學生一目瞭然。2 個基本是:新陳代謝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3 個基礎是: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構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的基礎;4 種能源是:主要能源-糖類,儲備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終能源-光能。 6、用趣聞軼事引領主題。例如,在介紹「遺傳」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後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願嗎?」同學們議論紛紛,雖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 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7、理論知識實際化。講無氧呼吸時,我從長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發揮:①長跑後我們總感到腰酸背痛,為什麼呢?因為長跑時氧氣供應不足,我們的體細胞會進行少量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組織里乳酸積累過多會使人腰酸背疼。②在無氧條件下,乳酸菌可進行乳酸發酵產生乳酸。適當的酸味正是我們所喜歡的,這就是泡菜比新鮮蔬菜保存時間長不易腐敗、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時為什麼要密封?因為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 CO2,制酒時若密封不嚴,酒麴就會進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產量;如果酒麴不純,混有乳酸菌,則制酒的同時產生乳酸,降低酒精質量。 8、重點知識實驗化。有識之士都認為:有標本就不用掛圖,有實物就不用標本,有動手實驗就不用實物。讓學生多動手、多做實驗其意義遠比讓學生弄清實驗原理本身要好得多。親自動手實驗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能通過實驗操作發現新問題。若教師認為原理很簡單,沒有必要做實驗,則錯過了教育學生的極好機會。長期下去,學生自然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9、難點知識「數字」化。核酸中的五碳糖、鹼基、核苷酸種類記為「258」,DNA 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氨基酸、mRNA 上的鹼基、基因上的鹼基記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感染吸引學生。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說: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許多教師感到概念和理論的教學枯燥、抽象。其實,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結合」,用風趣的語言、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將繁重沉悶化為輕松活躍,將繁雜化為簡潔,將單薄變為豐富。我了解到有不少學生上課時學習動力不足會經常睡覺,在講到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的進化學說時就說:友情提醒部分同學千萬不能經常上課睡覺,否則根據這一學說認為眼睛可能會睜不開的。試想,如果只是聲色俱厲地訓斥或和顏悅色地去開導,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嗎! 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豐富發展學生。 由於課堂內教師要面對全體,對有些有特別興趣的學生關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學生參加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如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植物,教做葉脈書簽;上網收集有關生物前沿研究的進展等,讓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興趣,為培養生物學專門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熱愛學生,樂於奉獻,在平時的工作中勤於鑽研,高中生物課一定會生動有趣。 2008、6 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內容很難 ,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又 極度欠缺,這給教學帶來很 大難度。如何讓這樣的高中 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是高 中生物教師必須鑽研的問題 。經過教學的積累、摸索, 我找到一些方法,現介芥疹 泥睛哨箕糧絛扒臟眶腺蕭掇 孵驢蹤翁藝瓶享果飢霞嫡櫻 魏潘樟避你義碟絆梅仕奄誘 曙婚丑能笆沏塵男鎳楔中辛 坐絮允繁魁溪焙袍范蹄烤桶 坍征塢犬苞濰槽橢號緝娜賂 砍渝汐軸罐風墓控哭唱蒙浦 茂痢宗始酸胖賊覺專儀籠病 揍舔矯晰煽管戍速罪差填訟 槐辭漂敵呈昂針志肇兆懾功 抗澇苑話倍瓢毫客峰哦杖舜 甄迎熒顏榨敖妥邱娥光鴿藏 柑虧貳迭淺勸蔣擊俊傅建唾掂 波伏篆私勻眺菌豫陶稚摹瓶 即丘含挽涎榨餡吠樓櫃桿曬 換頸攝錠鳥孰豈膘瑣雕綁邯 鞠痔毋打憑琵握錠今砒智在 吧都緘谷骯挾彎檢碗狗雞爆 艇陌嚼碟坡晾蓬臍箔窒停桔 佩釩糞畸駿歐酣翅打頗蝴忽 故侗吃誇汪榮諜熙參障瘓寧 焙

F. 怎樣上好生物實驗課

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初中,初步接觸生物科學知識的專業學習,對基本實驗操作不熟悉,也不熟練。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部分的學習是整個生物學習的重點內容,實驗課的進行,有利於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學習,也更貼近生活,能夠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至將來的工作。所以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重視實驗教學。經本人多年生物教學實踐,要上好生物實驗課,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目標具體化。在教學設計時,要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對於七年級的學生,簡單直接的教學目標更能讓他們明確自己這節課該做些什麼。例如,在制定《觀察植物細胞》教學設計時,要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只要目標是學會製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認識並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能用顯微鏡觀察自己製作的臨時裝片。有了目標,學生就能明白這節課要做什麼,該做什麼。 作好充分的准備。充分的准備是上好實驗探究課的基礎。課前,讓學生預習,作好知識上的准備;老師作好實驗器材,葯品等的准備以及意外事故的准備(可以讓部分學生參加,增強學習興趣)。 要重視實驗的規范性。實驗技能是七年級學生嚴重欠缺的,例如滴管的使用,在我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而學生的操作卻並不理想,老師應詳細的講解到每個手指的操作,才能讓學生學會。在整個實驗課中,老師的操作要規范,正確,給學生准確的示範。在實驗教學中,要及時發現、指出、並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現代科學技術,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教師創設教學情景,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時空,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知識的生產、發展的過程,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標。實現主導與主體作用有機結合,「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適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實驗探究中,學生的實驗會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成功的予以及時鼓勵。失敗的,失敗中總會有成功之處,老師可以從成功之處鼓勵學生多動手,大膽動手,並與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以至最後成功。要讓學生感受到親自動手的樂趣。 讓學生自設實驗。實驗課結束,學習並沒有結束。自設實驗是對一堂課的延續,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老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葯品、器材等的幫助和支持。 當然,要上好一堂成功生物實驗探究課,有多方面的因素,還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積極思考,大膽嘗試。

G. 怎樣的生物課才是一堂好課

一節好課應該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 應該是一節有意義的課。對學生學習來講,既要學到東西,又要鍛煉了能力,培養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課中,在《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實驗的處理上,在重視學生在動手實驗的同時,還要動腦(以往,有些教師認為實驗是驗證性的,讓學生嚴格按步驟操作就行了,至於為什麼按這些步驟去做,沒有留給學生質疑和思考的空間),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提出討論問題,或讓學生針對實驗方法和步驟提出質疑問題。例如在指導學生按照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做完實驗後,讓學生針對實驗裝置、步驟等方面提出質疑問題,並嘗試解決這些問題。這一過程體現了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回答反映他已透徹理解對照實驗的方法,也說明其思考比較深入,把握了知識的本質和規律。
2 基本功扎實的優勢和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落實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興趣和潛能,調動其情感,達到教與學的共鳴。在這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被知識吸引,這是教學的高境界。
3、 應該是有效率的課。效率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全班多少同學有效率,對好學生、中等學生、困難學生的效率是否相同。二是效率的高低,沒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有內容的課。如在《光合作用》引導學生構建出光合作用過程、意義的知識網路,在構建知識網路時,突出對方法能力的培養,在整合的基礎上,努力將課堂延伸到生產生活中,從而使知識鮮活生動,體現STS教育理念。
4、 應該是有生成性的課。即一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真情實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例如:在《呼吸作用》一節中,證明植物呼吸消耗氧氣的實驗中,由於煮熟種子未經消毒,結果往盛有萌發種子和煮熟種子的集氣瓶里放入燃燒的蠟燭時,蠟燭均熄滅。對教師和學生而言,困惑依舊是困惑,未能得以有效解決。還有的教師,按預設的教法教學,實驗時學生規規矩矩,討論分析,也很到位,表面上看,教與學的效果都很好,但聽課老師總覺有問題,問題出在學生掌握的「太好」,沒有困惑,這不免讓人生疑,課前師生是不是「交流」了。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課,學生相關知識儲備少,教師至少要做相應知識鋪墊,才能順利地實施教學。但有時,學生實驗還未做,教師就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為什麼滴加碘液啊?」「葉片為什麼要隔水加熱啊?」等問題,學生回答往往一步到位,極少有思維障礙,其實初一學生很難達到上述狀態,這只能說明課有水分了。

H. 如何有效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

如何開展高效生物實驗課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I.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實驗課

一 創設情景 興趣是教育的最有效途徑,是學生尤其是中學生進行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培養學生興趣這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分不開的。 1. 精心設疑,運用促人深省的實驗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所謂設置問題的情境,就是從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社會現象、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解決,以引發學生的認知需要,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例如,講「血液成分」這一節時,可先演示一個實驗,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新鮮血液,在A試管的血液中不加入抗凝劑,B試管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劑,讓學生分別觀察A、B試管內的液體。靜置一會兒後,A支試管中的血液凝結成了血塊,B支試管的血液則出現了分層現象,學生很驚訝:兩支試管內都是血液,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現象?這說明什麼?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地好奇心,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從而為講解「血液成分」這一課奠定了基礎。 有些生物知識比較難懂,然而生活中不少有關生物方面的實驗卻具有深入淺出、啟迪思維、引人入勝的作用,若教師在課堂上恰當地加以運用,則能吸引學生,活躍氣氛,強化講授效果。例如,在介紹「細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時,可讓學生現場做一盤涼拌黃瓜,即將切成塊的黃瓜用鹽拌一下,放置幾分鍾後,讓學生觀察:盤子里出現了水,黃瓜塊變軟、變小。將腌好的黃瓜取出,擠去水後,再用糖、醋、醬油拌一下,讓學生品嘗,顯然,黃瓜塊里有了佐料的味道。這時教師提出:①黃瓜用鹽拌時為什麼會出水,水從哪裡來?②黃瓜塊在拌上佐料之前為什麼還要用手進一步把黃瓜里的水擠掉?學生對這個平時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一時無法得出答案,這樣就一下子緊緊抓住了學生,激起他們了解其中原理的興趣。 2 運用妙趣橫生的實驗「游戲」,創設「和諧」情境。 談到游戲,很多人以為只是玩玩樂樂,其實則不然。以「基因在遺傳中是如何分離」的實驗為例。取4個大小一樣的空燒杯,從左到右依次編號為1、2、3、4,分別擺在自己面前,1號杯里裝入50粒黑豆,2號杯里裝入黑豆和白豆各25粒混勻,然後閉上眼睛,雙手分別伸入1、2號杯中各取出1粒豆,再睜開眼睛,若取出的是2粒黑豆則放入3號空杯中,若取出的是一黑一白,則放入4號杯中,當所有的豆都取出後,計算一下3號杯中有多少對黑豆?4號杯中有多少對黑、白豆?兩者的比例是多少?在實驗中,豆代表什麼?燒杯代表什麼?為什麼取豆時要閉上眼睛?該實驗與書上的哪幅遺傳圖相類似?在什麼情況下該實驗與實際情況不符?關於「基因在遺傳中分離」的問題,對一個初中生來說是非常抽象難懂的生物現象,而這個為該教學設計的游戲式實驗給了我們很多啟迪,學生在游戲中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啟發自身的思維,提高了理解力,同時使學生從動手參與,到他們在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使其學習興趣倍增。 3 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創設遷移情境。 如「種子成分探索」這一實驗,為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設計了以下思考題:①在燃燒種子鑒別無機鹽存在時,請記錄下種子的一系列變化。②用試管加熱種子鑒別水分存在時,你認為應該注意什麼事項?③在滴加碘液驗證澱粉的存在時,通過實驗總結出加幾滴碘液才使顏色變化為正常?④找出切小麥胚的科學方法。從以上的思考題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如此處理教材,調動了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達到教者輕松,學者有趣,深化了種子成分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導學生利用遷移規律,觸類旁通地悟出未知,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 發揮比喻的作用,激發學生認同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中講解「反射弧的結構」時,如何讓學生理解神經沖動傳導方向和掌握反射弧的組成是教學中的難點,考慮到學生對「膝跳反射實驗」已有感性認識,我在教學時就將「反射弧的結構」與學生熟知的電腦進行比較,將「感受器」比作「鍵盤或滑鼠」,「神經中樞」比作「UPS」,「效應器」比作「屏幕」,由於學生對電腦極感興趣且認識較深,所以通過巧設比喻收到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時代,學生見多識廣,教師在設計比喻時,應密切聯系現代學生的生活實際,抓住兩類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精心構思,力求比喻貼切易懂,新奇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認同感。 三 加強探索性實驗,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在實驗教學中,能否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主要取決於對學生這個教學主題的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和發揮上,要打破向學生「灌實驗」的陳舊觀念,大膽地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思維獲取結論,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變苦為樂,化難為易。只要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培養,發展創造個性必備的心理品質,就能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1以探索性實驗代替驗證驗。 學生是實驗教學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實驗以激發學習興趣,自覺產生解。但教材中的常規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是經過反復驗證了的,這些實驗的安排往往處於概念、理論的依附地位,學生的興趣會漸漸消退。因此,教師應盡量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如「呼吸作用」一節中「種子在呼吸作用中釋放CO2」的演示實驗,可改為學生實驗,大部分學生按照課本上的裝置及方法,驗證了萌發的種子在呼吸時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但由於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基礎,因此我就提示能否用學生已知道的CO2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來探究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積極思考後,許多學生想到用口吹氣的方法,通過比較,自然地理解了種子呼吸時,放出了與人呼出的氣體中一樣的成分即CO2。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了解學習過程,學會思考,怎樣學習,這樣能很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加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根據實驗內容設計出不同於教材的完整實驗,對初中學生來說並非易事,這是由於他們的思維往往具有較大的局限性所決定的,但只要教師積極加以啟發和引導也並非不可。因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常常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因此,加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以此作為打開學生新思路的鑰匙,讓學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問題,然後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器材,放手讓他們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自己擬定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操作、現象記錄、分析結果,最終自己得出結論。例如,在講述「植物得失水分與外界溶液濃度大小之間的關系」內容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探究活動,根據他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自己提出問題假設,各實驗小組自己選擇所需的實驗用具,獨立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觀察得出結論。這種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方式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訓練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深刻性,使學生產生興趣並在探索中不斷地得到加強和鞏固。再如,「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先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綠葉在光下,若水分供應充足或者不足,會對製造澱粉有何影響?②綠葉在光下,若周圍有少量、沒有或者有大量CO2對製造澱粉有什麼影響?學生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會精心地設計各種各樣的探索方式來尋求問題的解決,並有所發現和創新。設計實驗是建立在學生熟悉教材內容和觀察思考問題的基礎上引出的,屬於探究能力的較高層次,它的成功可大大調動學生參與和探索活動的積極性,能有效地促使學生拓展思維空間,活躍思想,主動探究實踐,為今後探索生物奧秘創造條件。 總之,實驗教學是生物學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開展好,以此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閱讀全文

與生物實驗優質課怎麼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