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甘草為什麼能培養微生物

甘草為什麼能培養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2-09-26 11:51:21

⑴ 中葯知識 | 甘草的功能與作用有哪些

甘草又稱蜜草,被譽為「國老」是我國傳統的葯材, 「十葯九草」就能看出甘草在中葯中的地位的重要性。並且被東西方人共同青睞。葯材源於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或者脹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甘草正如它的名字,它的味道是甘甜的,是天然的甜味劑。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分,它可是純天然的甜味劑。甘草甜素的甜度約為蔗糖的80~300倍,甜如蜜。

【生長地區】我國應用甘草歷史悠久。由於歷代帝王建都中原,所以使常用的甘草資源耗用已久,原主產甘草的山西、陝西、山東及東北三省,現已絕跡或分布甚少,目前能提供野生商品葯材的省區僅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和陝西的榆林地區等地。在春秋二季採挖後入葯。

【形態】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具甜味。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葉長5~2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七月開花,色紫而美花後結莢,有籽如豆,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花萼鍾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歸心經、胃經、脾經、肺經。

【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葯。但是生甘草和炙甘草功效不同。

生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等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或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其一般規律可總結為∶其生者偏於清熱,炙者則偏於補中。熱證、實證需清熱時要使用生甘草,虛寒證需補益時則使用炙甘草。

【臨床應用】甘草在臨床上有生、炙兩個炮製品種。將甘草乾燥根莖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成飲片,供入葯者稱生甘草。將生甘草飲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供入葯者,稱炙甘草或蜜炙甘草。甘草內服常用量為3~9克,但作主葯使用時用量為10~30克。其用量大小取決於:大量30克以上緩急止痛並能解毒,中量6~10克益氣補中,小量3~6克調和葯性。

【化學成分】甘草酸、黃酮類、氨基酸、生物鹼、多糖等。

【使用禁忌】建議孕婦、哺乳期女性、性功能障礙、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月經期間等都不適合服用甘草。在中葯配伍禁忌「十八反」中明言,及甘草與大戟、芫花、海藻、甘遂屬於配伍禁忌,不宜同用。

【配伍葯方】

1. 治心氣不足:炙甘草、生地黃、麥冬、黨參、桂枝、阿膠。出自《傷寒論》

2.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差者: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出自《傷寒論》桔梗湯

3. 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上葯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出自《金匱要略》甘草乾薑湯

4. 治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甘草(炙)、白術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出自《局方》四君子湯

5. 治肺熱喉痛,有痰熱者:甘草(炒)6克,桔梗3克(米泔浸一夜)。每服15克,水一鍾半,入阿膠半片煎服。出自《小兒葯證直訣》

6. 治腿腳攣急,或腹中疼痛:白芍葯、炙甘草各12克。水煎去渣,分兩次服。出自《傷寒論》芍葯甘草湯

7. 治百葯毒方:生甘草6克,生銼。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停冷。每服半盞,細細飲之,未效更服。出自《聖濟總錄》

8. 治畜禽水產慢性腹瀉腸炎:黨參、乾薑、炙甘草、白術。出自《山東華萌》華萌樂舒

此文章由山東華萌中醫葯研究有限公司整理歸納,歡迎留言評論!

⑵ 甘草多糖作為一種天然植物多糖,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甘草多糖是一種天然植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免疫調節活性。它是從甘草中提取出的一類α-D-吡喃多糖。

甘草又名美草,蜜草,國老,甜草,粉草,棒草,靈通;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狀莖。多年生草本,高30— 100cm。根莖圓柱形,主根粗壯而長。其外皮呈紅褐色至暗褐色,內部橘黃色至鮮黃色。有甜味。

此外,甘草多糖能促進肉仔雞體重增加,提高其血清中新城疫抗體水平和血液中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飼料中添加甘草多糖對肉雞腸道微生物區系的調節作用,飼料中添Chemicalbook加1.0g/kg的甘草多糖對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區系的影響明顯,促進了腸道有益菌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增殖,抑制了有害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增殖。

⑶ 甘草有哪些好處

修補傷口和皮膚感染

歐亞甘草具有常見的抗菌和抗真菌特性,在傷口清潔方面非常出色。它還有助於淡化生長和發紅。甘草的工作原理是減少皮膚上的微生物的數量,並使皮膚更快地修復。

給予天然防曬

⑷ 科學里用來,培養微生物的,甘草是什麼

中葯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1、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是甘草的功效之一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使健康人和多種動物尿和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
2、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是甘草的功效之二
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水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製作用。甘草酸胺、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抗炎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是甘草的功效之三
甘草甜素能直接破壞試管內病毒細胞,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有抑製作用。甘草甜素的抗病毒作用除了對病毒粒子的直接作用,與其誘生干擾素、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也有一定關系。
4、甘草的服用禁忌
4.1、甘草不要多服、久服或當甜味劑嚼食(尤其是兒童),會使血鈉升高,鉀排出增多,導致高血壓、低血鉀症,出現浮腫、軟癱等臨床表現。甘草若久服還可能引起低血鈣,出現鈣性抽搐等症狀,導致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
4.2、甘草對腎陰虛與腎陽虛無明顯作用,故在補血、補陰、補陽的方劑中往往少用或不用。治療氣滯不暢、升降失調、氣郁的方劑多不用甘草。因甘草主瀉氣分火熱,用於治療血熱的涼血止血劑中不用甘草。
4.3、甘草不宜與利血平、降壓靈、復方降壓片等降壓葯並用。因甘草能引起高血壓及發生低血鉀,與利血平等降壓葯相拮抗。
4.4、甘草與強心甙類西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應,與降糖葯胰島素、d860、優降糖等同服時,能產生相互拮抗,減弱降糖葯的效應,與西葯雙氫克尿噻等排鉀利尿劑合用,更易引起低血鉀症。
甘草的做法
1、甘草楊梅
1.1、用攪拌機將甘草打碎,打成細絲即可。
1.2、將楊梅果,白糖,檸檬片,甘草粉倒進鍋中,開中小火炒。
1.3、炒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楊梅果肉出來一些汁,繼續炒,中間要用鍋鏟不停地翻炒。汁收幹了就行了,關火。
1.4、將炒過的楊梅平鋪在盤子里,放進微波爐,中火4-5分鍾。--擔心掌握不了火候的話,可以先打2分鍾,拿出來看看,如果還是比較濕潤,再繼續。楊梅干從微波爐拿出來後,裝進干凈無水的瓶子里,再撒入一小勺白糖,蓋上瓶蓋,上下搖晃幾下,白糖就均勻地裹在每一顆楊梅幹上了。打開瓶蓋,自然晾著。嘴饞的時候可以拿上幾顆吃。可做辦公小零食哦。
2、甘草薄荷冰糖飲
2.1、將材料沖洗干凈。
2.2、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然後加入洗凈的甘草和薄荷。
2.3、煮三分鍾,再放入冰糖。
2.4、再煮2分鍾,過濾殘渣,放入冰箱冰鎮半小時。
2.5、取出來即可飲用。
如何挑選好的甘草
1、看形狀、顏色
根為圓柱形,長30~100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真甘草表面為紅棕色或灰棕色,假甘草的表面一般為黑色和土棕色。
2、看紋理
真甘草有縱皺紋、溝紋及皮孔,有稀疏的細根痕,假甘草的縱橫紋不太明顯,皮孔橫生。
3、看切面
真甘草質堅實而重,端切面中央稍下陷,略顯纖維性,粉性足,具放射狀紋理、有裂隙,斷面有一明顯的環紋和菊花心,形成層環紋明顯。假甘草斷面具有很明顯的纖維性,粉性小,沒有備環紋和菊花心。
4、聞氣味
真甘草氣香、味甘甜,假甘草氣微,嘗之較苦。

⑸ 甘草的用途是什麼

甘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葯性之功,其有效成分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甘草多糖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草葯之一
步驟閱讀
甘草的功效
>01
補脾益氣
李東垣指出:「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充盈,而後能滋養元氣」,強調了脾胃對元氣的充養作用。不論是「先天之精」還是「後天之精」,都需要脾胃源源不斷地提供營養,才能盛而不衰,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由此可見脾胃保養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02
清熱解毒
甘草性溫,用具有清熱、解熱毒作用治療毒症及痛腫疔毒等病證有一定作用
>03
祛痰止咳
>04
緩急止痛
跟其他葯配伍以後可以一步一步漸進性的緩解比較急重的症狀
>05
調和諸葯
甘有緩的作用,用甘草後,把每個葯的葯性稍稍甘緩一下,自然有點調和的意思,也有延緩並拉長其有效期的效果。
甘草的作用
>01
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使健康人和多種動物尿和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
>02
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
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水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製作用。甘草酸胺、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抗炎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
>03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甘草甜素能直接破壞試管內病毒細胞,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有抑製作用。甘草甜素的抗病毒作用除了對病毒粒子的直接作用,與其誘生干擾素、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也有一定關系。
>04
解毒作用
實驗證明甘草及其多種制劑對多種葯物中毒、動物中毒、細菌中毒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緩解中毒症狀,降低中毒動物的死亡率
>05
鎮咳祛痰作用
甘草口服後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和炎性刺激而鎮咳。同時甘草還能促進咽部和支氣管黏膜分泌,使痰易於咳出,因而體現鎮咳祛痰作用

⑹ 甘草的食品應用有哪幾個優點

甘草甜素在食品應用方面具有四大優點:一是甜度高,甜性柔和持續性長,該品是砂糖甜度的250倍。

二是熱量低,是適合中老年的保健品。

三是化學性能穩定,耐熱性好並有抑制微生物生長作用。

四是具有改進其他糖類物質風味的功能。

甘草甜素又是洗發、護發、美容護膚、牙膏等的新型添加劑。甘草在醫葯、保健、日化、食品方面,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

⑺ 微生物在中醫葯領域的應用有哪些

微生物在中葯中的應用
摘要:中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幾千年來中醫葯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形成了系統的中醫葯理論和大量經實踐檢驗的成葯驗方。中葯作為天然葯物正逐步引起世界的關注。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利用微生物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微生物在中葯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微生物可運用於中葯菌體發酵、中葯炮製等。
關鍵詞:微生物 中葯 發酵技術 發酵中葯

中國是中醫中葯的起源,幾千年來中醫葯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逐漸積累,形成了系統的中醫葯理論和大量經實踐檢驗的成葯驗方。中葯行業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少數幾個產業之一,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國最有實力、最有優勢、最有後勁的就是中醫葯。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傳統醫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受到各國人民和研究人員的關注和重視。目前各國都在從中葯等天然產物中尋找有效葯源。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微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發展較快的學科之一,在生命科學中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各門學科都離不開的重要工具。在制葯葯現代化進程中,微生物顯示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微生物學成果可以更好地促進制葯的現代化,也為微生物學的發展開辟了新領域。
1 微生物學理論促進了微生物相關中葯的發展
對傳統微生物中葯的生物學研究加深了傳統微生物中葯的應用和產品開發,特別是多種中葯微生物純培養物代替原葯材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如靈芝、猴頭等各種葯用菌的栽培, 對保護環境、保護資源、滿足人民群眾用葯需求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以金水寶為代表的從冬蟲夏草中分離的真菌純培養物代替冬蟲夏草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掀起了以蝙蝠蛾擬青黴、蝙蝠蛾多毛孢、蛹蟲草、等蟲生真菌的研究熱潮。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中葯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如龍血竭的形成與真菌有密切的關系, 是龍血樹抵抗微生物侵染而產生的一種植物抗毒素;僵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是微生物、蠶、桑葉相互作用形成的。對天麻、茯苓等中葯的生物學研究促進了這些中葯品種栽培技術的發展。
微生物相關中葯形成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以腐生生活方式形成的大型葯用真菌,如靈芝、猴頭、木耳、香菇等。這些真菌基本上都可以實現人工栽培。2)天然微生物發酵植物性中葯材料形成,如神曲、紅曲等,主要是酵母和絲狀真菌。3)植物和微生物共生形成的中葯, 如天麻是蜜環菌和天麻植物的共生體,天麻植物依靠蜜環菌提供營養;豬苓也是由於蜜環菌侵入豬苓菌核形成的共生體,由蜜環菌提供營養。4)寄生真菌侵染活體昆蟲形成的蟲菌復合體,其實質是昆蟲的致病菌。如冬蟲夏草、僵蠶、蛹蟲草等。5)微生物侵染植物後,植物抵抗微生物的侵染而形成的植物抗毒素,如龍血竭、沉香等[1]。
微生物相關中葯活性成分的研究為這些中葯的質量標准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深了對這些中葯葯理作用的認識。葯理學研究促進了傳統微生物中葯在治療現代社會的高發病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中的應用。多數微生物中葯都具有滋補保健的效果,如靈芝、冬蟲夏草成為保健食品開發的熱點。大多數葯用真菌都含有真菌多糖, 真菌多糖能增強免疫力、沒有直接的細胞毒作用,成為抗癌、抗病毒產品開發熱點。
2 微生物發酵在中葯中的應用
發酵工程是指採用工程技術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離體酶的某些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生物產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參與控制某些工業生產過程的一種技術。
發酵工程微生物發酵制葯是指利用微生物技術,通過高度工程化的新型綜合技術,以利用微生物反應過程為基礎,依賴於微生物機體在反應器內的生長繁殖及代謝過程來合成一定產物,通過分離純化進行提取精製,並最終制劑成型來實現葯物產品的生產。
中葯發酵制葯技術是在繼承中葯炮製學發酵法的基礎上,吸取了微生態學研究成果,結合現代生物工程的發酵技術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葯制葯新技術,是從中葯(天然葯物) 制葯方面尋找葯物的新療效。傳統的中葯發酵多是在天然的條件下進行的,而現在的中葯發酵制葯技術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的研究成果而逐漸形成的。其先進發酵工藝特點是:以優選的有益菌群中的一種或幾種、一株或幾株益生菌作為菌種,加入中葯提取液中,再按照現代發酵工藝製成產品,它是一種含有中葯活性成分、菌體及其代謝產物的全組分發酵液的新型中葯發酵加工制劑。
2.1古代中葯發酵技術應用歷史與現狀
我國人民遠在 4000多年前就學會利用發酵來釀酒,此後又相繼利用發酵來生產醬、醋、豆豉和臭豆腐等食品。《本草經疏》曰:「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說明中葯臨床應用之曲是在釀酒業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曲與酒相維系。後來人們在酒麴中加入其他葯物製成專供葯用的各類曲劑。《本草綱目》雲:「古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後醫乃造神麴,專以供葯,力更勝之。」可見古人早已將微生物發酵應用於中葯炮製。即將葯材與輔料拌和,一定溫度和濕度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達到提高葯效、改變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直到現在,臨床仍在應用的發酵(製品)中葯,如六神曲、淡豆豉、建曲、沉香曲、半夏曲、紅曲、豆黃等,均是利用炮製環境中的野生微生物(多為黴菌、酵母、細菌等)進行多菌種固體發酵而成[2]。
發酵技術應用歷史悠久,也是傳統中葯加工炮製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主要是起到中葯復合炮製的作用。不同的培養基經同樣的發酵處理後會產生葯性的差異,可利用該特性生產不同適應證的中葯。例如,發酵淡豆豉時,以桑葉、青蒿發酵者,葯性偏於寒涼,多用於風熱感冒或熱病胸中煩悶之症;以麻黃、紫蘇發酵者,葯性偏於辛溫,多用於風寒感冒頭痛之症。在清代,根據輔料中葯及治療功能的不同,又制出了皂角曲、竹瀝曲、麻油曲、牛膽曲、開郁曲、海粉曲、覆天曲等10種葯曲。
但是傳統的中葯發酵僅對自然界的菌種進行利用,且菌種不純,不能利用現代研究成果定向改變葯物的性能或有意識地根據葯物之間的特性進行有目的的組合。同時,對那些在自然界中不佔優勢、生長條件要求比較嚴格的微生物來說,就不可能在葯物上生長起來。這極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的作用。另外,是否會落入有害菌也不明確,使微生物在葯物中的潛在效能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中葯發酵研究開始於80年代,但僅是對真菌類自身發酵的研究,如靈芝菌絲體、冬蟲夏草菌絲體、槐耳發酵等,大都是單一發酵。雖有報道加入中葯,但也僅是將中葯當做菌絲體發酵的菌質,同時研究發現,含有中葯的菌質對原發酵物的功效有影響,只是未見深入研究。目前,已有學者呼籲中葯發酵制葯可按新葯審批辦法規定開發新葯。同時也開展了另一項研究,即生物轉化,我們認為它與中葯發酵是密不可分的。90年代初,日本人小橋恭一發現中草葯成分如番瀉葉甙,可藉助腸道細菌轉化為致瀉有效成分而起到治療作用。又有報道,在中葯有效成分與細菌的生物轉化過程,許多甙類、黃酮類、黃酮醇、黃烷酮類、香豆素類等均經過腸道菌進行了化學修飾。有作者指出 ,在中葯成分生物轉化的研究過程中 ,對代謝物提純、確定結構模式固然需要,但更應當推出微生物發酵。中葯成分的生物轉化是中葯創制新葯研究的重要方面。正在修訂中的我國新葯申報指導原則,已決定將生物轉化列入創新(一類) 葯的研究。董玫等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發酵液可顯著抑制小鼠肝癌 H22的生長,而等量的六味地黃丸煎劑則無明顯抑瘤作用。六味地黃發酵液還可以對抗環磷酸醯胺所致白細胞減少,且升高報細胞的作用明顯高於六味地黃煎劑。香港中醫博士吳志勇成功發酵出黃芪液,經福建中醫學院測定,發酵的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是普通煎、煮、熬水提法的5.04~0.365倍之間。據悉,衛生部葯品檢驗所動物試驗結果:發酵中葯只需1/28的量,即可與一般煎、煮、熬的水提物一份的量發揮同等的葯效。據報道,含有中葯成分的培養基對原發酵中葯的影響和多菌種混合發酵的研究將有望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
國外對於中葯發酵的研究報道較少,主要在食品、酶工程,如日本的納豆,用Bacillus菌發酵大豆。由於Bacillus菌酶系豐富(包括澱粉酶、纖維素酶和蛋白酶),並能增加維生素K的含量,Bacillus subtilis菌環能消除小腸內致病菌,其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和降壓作用。中草葯發酵的研究有必要借鑒上述成功的經驗[4]。
2.2中葯發酵制葯的特點
中葯發酵制葯技術的典型特點就是生物轉化。可概括如下幾點:1)葯物的有效組分、活性物質最大限度的得以提取、利用;2)葯物進入人體後不能直接被利用的有效活性組分,因在體外得以完成而被直接利用,迅速發揮應有效能;3)優選的人體有益菌種本身具有補充或增強原有葯物的功能;4)中葯發酵制葯與原有葯物相比產生了新的活性物質,從而具有新的保健、預防或治療功能;5)是實現中葯現代化、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又一新技術,生產工藝可控,所得產物精確,制劑方便,便於與國際接軌[4]。
2.3 中葯發酵的分類
中葯發酵分為液體發酵和固體發酵。液體發酵是在借鑒抗生素生產工藝的基礎上,把菌絲體加入培養基中,將之與葯材混合後放置於適溫下進行發酵。液體發酵具有較高的物質傳遞效率,易於實現發酵工藝的自動化控制。固體發酵是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農副產品如麥麩、甘蔗渣、玉米芯等作為發酵營養基質,用一種或多種真菌作為發酵菌種,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進行發酵。固體發酵在發酵過程中既生長菌體,又形成各種次生代謝物質,難以將其分離,南京中醫葯大學庄毅教授將它們統稱為「菌質」。按應用方式又可將其分為「無渣式」和「去渣式」,前者不用經過提取可直接用葯,後者要經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劑後才可用葯[3]。
2.4發酵在中葯研究中的應用
2.4.1利用中葯培養基發酵葯用真菌
菌物界估計逾十萬種,可供葯用的高等真菌約20餘種,利用潛力巨大。國內20世紀60年代興起深層培養(或發酵),2世紀8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進行的冬蟲夏草大規模發酵培養研究,也僅是對菌類自身發酵的研究,如靈芝、冬蟲夏草、香菇發酵等,且大多是單一發酵。目前對靈芝、雲芝、冬蟲夏草、灰樹花、密環菌、金針菇、香菇、姬松茸、茯苓等很多菌種的發酵技術已日趨成熟。
庄毅曾提出了菌質的概念,即用一定的葯用菌菌種接種在一定的固體基質上,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發酵(發酵周期),在特定的質量指標控制下達到發酵終點而產生菌質。可採用現代技術將有效真菌與中草葯組成的不同發酵基質構成各種發酵組合,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發酵,產生各種性質不同的菌質。可以利用中葯作為培養基的組成部分,構建葯性菌質,比較發酵前後中葯相關成分的變化,為中葯與葯用真菌的結合尋找突破點,並開發具有良好功效的葯物。王玉紅等在發酵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黃芪以促進靈芝的生長和靈芝多糖的產生,結果其多糖的組分發生了變化,有可能產生了新的物質。尤建良等將中葯抗癌復方「康復靈」(主要含黨參、麥冬、薏苡仁、豬苓、淮山葯等)以靈芝菌進行生物發酵,結果表明靈芝中葯制劑發酵液的抑瘤率達47.87%比單獨的靈芝發酵液、單味中葯制劑和靈芝發酵液中葯制劑混合液均有明顯提高。
2.4.2中葯發酵用於葯材的炮製
發酵法一直是中葯炮製方法之一,它藉助微生物的作用,改變中葯原有葯性,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擴大適應症。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酶,將葯物的成分分解轉化為新的活性成分或將毒性成分分解而降低葯物的毒副作用。現代中葯加工中用發酵法炮製中葯,如五倍子,這種中葯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的功能,但其主要成分鞣酸在腸道中與蛋白質結合會降低其活性。研究人員用含根毒菌等物質的酵曲發酵五倍子,能顯著提高其收斂作用,降低副作用。
香港中醫吳志勇博士與內地教授林陸山合作,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發酵中葯獲得成功。它徹底改變了煎、煮、熬、煉、蒸、浸的傳統加工工藝,並使葯效提高,發酵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最多為傳統工藝的5倍,且動物實驗證明發酵黃芪的用量為傳統方法製成的葯的1/28,即可產生相同的葯效。
(1)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
中草葯中植物類葯材佔90%,葯材有效成分多存在於胞漿中,植物細胞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木質素2 發酵在中葯研究中的應用2.1中葯發酵用於葯材的炮製等物質構成的緻密結構。在中葯有效成分提取過程中,當胞漿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介質擴散時,必須克服細胞壁及細胞間質的雙重阻力,使有效成分浸出受阻。微生物可利用中葯中的成分為營養進行分裂、生長、繁殖和代謝,在代謝過程中分泌蛋白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澱粉酶等幾十種胞外酶進入培養基,使細胞破裂,細胞間隙增加,減小細胞壁、細胞間質等傳質屏障對有效成分從胞內向提取介質擴散的傳質阻力。體外試驗證明對盾葉薯蕷採用預發酵,有效組分薯蕷皂苷元的產率明顯提高。
(2)中葯發酵可提高中葯葯效
在發酵的過程中,對中草葯細胞進行破壁使有效物質溶出,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濃度。並且,將許多人體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質降解成小分子的活性物質,使發酵中葯在人體中可以較快的被吸收,且吸收較完,治療效果好。
王林等人用麻黃、萊菔子、金銀花、連翹四味中葯發酵靈芝菌,發現這四味中葯對靈芝菌的生物量有明顯的促進增加作用,且使靈芝發酵液的止咳、祛痰作用高於其與中葯混合發酵前。
董枚等也報道,將傳統方六味地黃湯發酵,其發酵液對小鼠肝癌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六味地黃發酵液0.3g/kg連續給葯兩周,可顯著抑制小鼠肝癌Hzz的生長,抑瘤率為30,而同等劑量的六味地黃煎劑無明顯的抑瘤作用,而且六味地黃發酵液組的白細胞數比煎劑組多(P<0.01)。在免疫調節方面,六味地黃發酵液的功效明顯優於六味地黃煎劑。
陳永強等經實驗發現,甘草經微生物產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後甘草酸轉化為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可被腸道直接吸收,短期內在血液中達到較高的葯物濃度,迅速作用於靶部位,並且通過微生物的作用,甘草的細胞間質及細胞壁得到分解,促進甘草其它有效成份的釋放。通過微生物對甘草的轉化作用,甘草的急性抗炎、鎮痛效果都顯著增強。
(3)中葯發酵產生新的活性物質
有些中葯經過多菌種混合發酵後還可產生新的活性物質,產生新的功能,為活性物質的篩選提供新的途徑。雲南大學與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國紅等人,聯合採用枯草芽孢桿菌對三七根進行發酵後,在對其中的皂苷成分的研究中發現,從發酵後的三七中分離到了人參皂苷RH4。這種化合物未在發酵前檢測到,說明這種化合物是通過發酵產生的,可能是在發酵的過程中,三七須根的某些皂苷被微生物轉化為人參皂苷RH4。
(4)減毒增效
微生物有可能將中葯中的有毒物質進行分解,從而降低葯物的毒副作用。大黃生用瀉下作用峻烈,易引起腹痛、惡心等胃腸道反應。大黃瀉下成分主要是結合型蒽醌衍生物,其中以二蒽醌番瀉苷的作用最強。在中醫臨床中,為了緩和大黃的瀉下作用及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常用不同的炮製方法,使結合型蒽醌分解或破壞,從而緩和瀉下作用和其它副作用。雲南中醫學院的學者戴萬生等人,用發酵法炮製大黃,改變了大黃的蒽醌類成分的含量。蒽醌類成分經酵母發酵後,總蒽醌含量僅略有降低,較傳統方法保存了更多的大黃總蒽醌,而起瀉下作用的結合型蒽醌含量降低。另外,作為抗菌、抗腫瘤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游離型蒽醌的含量增加了6倍左右,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5,6]。
2.5 發酵中葯的優勢
試驗證明,發酵的中葯與煎、煮、熬、灼、蒸、浸法提取的中葯有以下幾點不同:(1)中葯發酵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進行的生物轉化過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中葯的活性成分,如對熱敏感的揮發油和維生素等成分,如薄荷、當歸等。(2)中葯中有效成份不被破壞並充分利用,如蛋白質、氨基酸,維他命、微量元素等。經檢驗:發酵中葯中含有18種氨基酸、大量的亞麻酸、多肽類小分子活性蛋白、20多種維他命和微量元素等。(3)發酵中葯的分
子量較小,吸收較快、較完全、治療效果較好。如臨床中治療跌打損傷,若筋骨無斷裂,98%能1~2次治癒;痔瘡98%一次根治。經中央衛生部葯物檢驗所試驗證實:發酵中葯的葯效是普通水提法中葯的4~28倍。(4)目前很多中葯不能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金屬超標,而發酵中葯所含的重金屬不會產生毒性,如硃砂不會釋放出水銀(汞),(5)發酵法既環保又可「廢物」再用,通常中葯提取有效成分後葯渣棄掉,污染環境。發酵法經過反復發酵,約95%被利用,中葯渣(即纖維)經過纖維素酶的水解及多酶體的裂解代謝,大部分變成單糖(葡萄糖),可被機體利用,未被利用的纖維素可潤腸通便,起到腸道清道夫的作用,有的便秘患者服用了發酵中葯後意外地解決了便秘的問題[5]。
2.6中葯發酵技術中的關鍵技術
目前中葯發酵技術無論在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方法上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對單味葯材發酵和傳統復方發酵開發得都很少,故少有投入生產的發酵新葯。同時中葯發酵技術也面臨一些問題,如中醫葯自身體系的模糊性、中葯成分的復雜性、中葯發酵機理的不明確性、微生物生長特性的多樣性以及在中葯發酵過程中如何貫徹中醫理論的指導等。因此,對中葯發酵關鍵技術的正確把握關繫到其發展方向和前景,筆者認為,今後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有待深入研究。
2.5.1中葯發酵機理:目前微生物發酵中葯的機理已有一些基礎和推斷,但由於中葯化學成分的復雜性和作用機理的不明確性,中葯的有效成分、一些非有效成分及特殊的基質環境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尚有待研究;針對具體的中葯及復方,明確其發酵作用機理,揭示發酵中葯的科學內涵,其發酵體系的特點和作用機理仍待進一步研究。
2.5.2 中葯發酵共性技術:加強對單味中葯、中葯提取物、中葯復方發酵技術、微生物培養的系統研究,並進行成分的分離、鑒定和相關葯理試驗,明確微生物的性質以及變化過程,建立起統一的能應用於大多數中葯發酵的通用方法與共性技術體系,為實現發酵中葯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提供新的途徑和方法。
2.5.3 優良菌種選育技術:菌種的選育是中葯發酵的關鍵和基礎。因此,應該加大發酵菌種的選育和評價工作,使更多優良的菌種能夠最大限度作用於中葯,從而為更多有價值的發酵中葯產品的研製奠定基礎。
2.5.4 現代復合微生物發酵技術:多菌種發酵較單一菌種發酵具有更強的生物轉化能力,但也是發酵研究的難點。傳統中葯發酵多是自然界混合菌種天然發酵的結果,因那時人們並不知道微生物和發酵的關系,從而很難人為控制發酵過程。如何應用現代微生物工程的相關技術,進行中葯多菌種發酵,提高發酵生產的可控性、穩定性,提高發酵中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進行現代發酵中葯研究的又一關鍵技術。
2.5.5 發酵中葯篩選模型和多維評價體系:中葯具有品種多樣性、化學成分復雜性、葯效作用多向性的特點,中葯復方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復雜性、非加和性等特點。因此,中葯及其復方在發酵過程中如何遵循中醫葯理論的指導,進行發酵後選用何種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建立發酵中葯篩選模型和多維評價體系,是發酵中葯研究的又一技術難點[7]。
3微生物在組培中葯材次生代謝產物的形成中的應用
用組織培養方法來生產中葯的有效成分是解決中葯資源緊張的重要手段,是中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組織培養中用發根農桿菌誘導組培物產生發狀根(hairy root),由發狀根形成次生代謝產物已成為利用中葯組織培養物產生次生代謝產物的常用方法。到目前為止已建立了80多種植物的發狀根無性系,其中不少是葯用植物。Yosh ikawa等的研究表明,人參的發狀根在無外源激素的條件進行培養,人參皂苷,可達干質量的0.95%,而天然栽培根僅為0.4%,因此人參發狀根完全有可能代替天然人參作葯用。黃遵錫從短葉紅豆杉誘導出發狀根,選育出的5株無性系20 d後生物量增加9倍,紫杉醇的量是愈傷組織的1.3~8.0倍。
在植物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真菌能誘導植物中特定次生產物的積累,使植物產生對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丹參是一種重要的葯用植物,利用丹參毛狀根和丹參轉化細胞生產丹參酮等次生代謝物成為研究的熱點。大麗輪枝菌.激發子V44和酵母提取物分別誘導丹參毛狀根和丹參轉化細胞後,過氧化物酶活力顯著提高,且有利於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1]。
葯用植物內生真菌在中葯栽培和中葯新資源開發方面的應用
內生菌(endophyte)主要指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階段存在於健康植物的組織中、不形成明顯侵染的一類微生物。內生菌可以促進宿主的生長、發育,增強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甚至會促進宿主植物某些代謝產物的形成。深入研究中葯內生菌,對研究中葯的活性成分和栽培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內生真菌與宿主植物某些活性成分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對於不同地方的相同物種來說,其內生真菌類群是不同的,這可能是形成中葯道地性的原因之一。
開唇蘭小菇、石斛小菇、蘭小菇等3 種小菇屬內生真菌對蘭科瀕危葯用植物鐵皮石斛、金線蓮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接種3 種內生真菌後,鐵皮石斛苗的生長量高於對照3~5倍,石斛小菇、蘭小菇對鐵皮石斛原球莖增殖也有明顯促進作用;接種3種真菌的金線蓮苗,側芽及側根數均顯著高於對照。在植物試管苗培養基中分別加入20%真菌菌絲及10 mg/L發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物,結果發現3種菌的菌絲體及蘭小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能顯著提高鐵皮石斛原球莖的增殖率;石斛小菇的菌絲體對金線蓮的生長和側芽增殖有顯著促進作用;開唇蘭小菇和蘭小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分別對金線蓮側芽發生數及生長有顯著促進作用,說明3 種內生真菌對鐵皮斛、金線蓮的促生長作用與菌絲內及分泌到菌絲外的代謝產物有關。
菌根是植物和真菌的共生體,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現象,菌根菌能促進菌根植物吸收礦質營養和水分,通過刺激或增加寄主植物產生次生代謝物,如抗生素、植保素、酚類化合物、苯丙烷類代謝酶系、木質素、過氧化物酶、水解酶等,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和抗逆能力。用VA菌根真菌Glomusm osseae 接種韭菜進行試驗, 結果接種株比未接種株的株高、鮮質量、干質量、葉綠素質量分數都增加,抗凍性增強。但在中葯栽培研究中應用菌根技術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報道的文獻比較少[1]。
展望
我國有悠久的重要使用史,微生物應用於中葯業有悠久的歷史,中葯炮製採用微生物發酵法具有一般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為開發新葯、提高葯物療效、降低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為中葯的發展開辟新的研究空間。進行中葯發酵研究也具有成熟的現實條件,應當成為我國中葯現代化研究的內容之一,從而更好的為人類服務。發酵中葯所包含的成分極其復雜,對其成分分離純化有較大的難度,今後應加強純化條件的研究,並科學地優化,提高純化水平。同時,應加強新劑型的研究開發,針對不同的適應症開發出相適應的劑型。
發酵中葯是現代生物技術和中葯研究的完美結合,必將為中葯新葯研究開發開辟新的道路,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並在中葯新葯研究開發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酵中葯還有利於推進中葯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中葯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中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楊紅亞, 王興紅, 彭謙. 微生物在中葯現代化中的應用[J]. 中草葯,2005,36(11): 1728~1731
陸欣媛, 劉松梅, 鄭春英, 吳丹. 中葯發酵研究概況[J]. 黑龍江醫葯, 2006,(6): 469~470
趙雯瑋, 陳祥貴, 李鑫. 微生物發酵在中葯研究中的應用[J]. 生命科學儀器,2008,6(10): 3~5
王玉閣, 曹軍. 微生物發酵制葯的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2): 196~197
秦琴. 發酵在中葯研究中的應用概況. 中國西部科技,2010,2(21): 43~44
阮曉東, 張惠文, 蔡穎慧, 王藝純, 孫冬雪, 黃 婷. 微生物在中葯生物轉化中的應用[J]. 中草葯,2009,40(1):149~152
傅超美, 冷靜. 中葯發酵的概況與關鍵技術[J]. 葯學專論,2008,17(15): 1~2

⑻ 怎麼用乾草培養微生物

怎麼用乾草培養微生物
甘草培養微生物?你的目的是什麼?
需要甘草酸 甘草苷 還是黃酮?

⑼ 用乾草可以培養微生物嗎

可以,只不過需要一些前期處理,微生物生長需要碳源,氮源,無機鹽,水等。乾草只要成分是纖維,需要用纖維素酶進行酶解,轉化為葡萄糖,可被微生物利用,這和秸稈的利用差不多,你可以參考下!!

⑽ 甘草的功效和美容作用

甘草是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狀莖入葯,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粉草。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甘草的功效和 美容 作用,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甘草的功效

補脾益氣:李東垣指出「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充盈,而後能滋養元氣」,強調了脾胃對元氣的充養作用。不論是「先天之精」還是「後天之精」,都需要脾胃源源不斷地提供 營養 ,才能盛而不衰,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由此可見脾胃保養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清熱解毒:甘草性溫,用具有清熱、解熱毒作用治療毒症及痛腫疔毒等病證有一定作用。

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跟其他葯配伍以後可以一步一步漸進性的緩解比較急重的症狀

調和諸葯:甘有緩的作用,用甘草後,把每個葯的葯性稍稍甘緩一下,自然有點調和的意思,也有延緩並拉長其有效期的效果。

甘草的作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使健康人和多種動物尿和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

抗炎及抗變態反應作用:

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水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製作用。甘草酸胺、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抗炎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甘草甜素能直接破壞試管內病毒細胞,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也有抑製作用。甘草甜素的抗病毒作用除了對病毒粒子的直接作用,與其誘生干擾素、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也有一定關系。

解毒作用:

實驗證明甘草及其多種制劑對多種葯物中毒、動物中毒、細菌中毒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緩解中毒症狀,降低中毒動物的死亡率

鎮咳祛痰作用:

甘草口服後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和炎性刺激而鎮咳。同時甘草還能促進咽部和支氣管黏膜分泌,使痰易於咳出,因而體現鎮咳祛痰作用。

7種甘草美容技巧:

1、經典的美白去斑茶

將3克甘草,15克白術一起放入陶瓷中,然後加入600毫升的水,待其煮沸10分鍾後,加入3克綠茶即可,有益氣生血,美白去斑的功效。

2、巧妙美白法

取甘草粉、白芷粉、白術粉、白芨粉各適量,加水調勻製成面膜,洗臉後,均勻的塗在臉上,等20到30分鍾後洗去,有意想不到的美白效果。

3、茶末敷臉美容法

取甘草粉、白術粉、白茯苓粉、白芍粉各適量,混合均勻,用沸水沖泡,喝水,茶末可用來敷臉,這樣內外結合,會使你的肌膚更靚麗。

4、甘草粉+柳橙排毒

一杯柳橙汁混合5克甘草粉,每天早晨起床後飲用,不僅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還可幫助夏季膚色暗淡的女性提亮膚色。

在看完上面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甘草美容的技巧有哪些了,因此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這可以說的上是非常好的方法,因此如果想要自己更加美麗的話,不妨參考著上面的方法來進行美容吧。

5、三白面膜

將甘草粉與白芨粉,白芷粉,白術粉混合調成糊狀做成面膜,塗在臉上,待水份完全被吸收時清洗干凈。也可待到第二天早上清洗,其美白,祛斑效果絕不亞於名牌美白祛斑面膜。

6、漢方美白面膜

把白芷、甘草、核仁、當歸、綠豆粉、檀香等份磨成粉。加蜂蜜,牛奶及四分之一顆的蛋白,適量調敷於全臉(當然眼及嘴不可敷),待干後再清水洗凈即可。

一星期1-2次,可用於青春痘、黑班、雀斑,同樣也可縮小鼻旁的毛細孔,皮膚變白嫩,又便宜。

7、甘草番茄面膜

成分:

番茄汁、甘草粉、蜂密、礦泉水做法:番茄加礦泉水打汁,加入甘草粉、蜂蜜拌勻即成。

作用:

番茄中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蛋白質,胡蘿卜素以及鈣鐵,另外還有番茄紅素,外用可以使肌膚柔嫩,美白抗皺,還能延緩肌膚老化,甘草可以收縮毛孔。

特別提示:

毛孔大的地方可以多塗些。

閱讀全文

與甘草為什麼能培養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