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綜合利用農業生物資源

如何綜合利用農業生物資源

發布時間:2022-09-26 22:11:02

1. 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應堅持哪些原則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威信縣是農業縣,目前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農業經營粗放,農業發展經濟條件比較差;二是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比較嚴酷,各類自然災害發生頻繁,農業生態環境脆弱。在這兩大難題雙重擠壓下,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艱難的戰略選擇。我認為,解決這兩大難題,是威信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著眼點。 一、堅持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努力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持續提高農業生產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地,努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改造中低產田地的關鍵是治水改土,要針對中低產田地的成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在25度以下坡耕地上,繼續抓好成效顯著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有效灌溉面積;土壤的改良治理要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同時改變不科學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二是要積極發展水利產業的多種經營,搞好水產養殖業,提高水域生產力和水的綜合經濟效益。 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立足地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不斷拓展農業功能,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開發與農業相關的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新產品新產業。當前,要在保證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結合退耕還林,努力發展林果、蔬菜、園藝、中葯材、山嵛菜等高附加值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快名、優、新、特農產品基地開發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服務水平。要樹立「以生豬生產為主導,草食畜禽為補充,突出特色產品開發,積極發展健康養殖業」的畜牧產業發展思路。在穩定生豬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黃牛為主的草食型、節糧型畜牧業和以烏骨雞為主的名優畜禽,發展畜產品加工,優化畜牧業結構,提高畜牧生產品質和效益,使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有較大上升。 依靠科技和教育,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大力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項目,以點帶面。為此,必須穩定農村科技隊伍和加快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引進、推廣優良品種,繼續建設好縣內育種基地;深入改革農村教育體制,密切「農科教」結合,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積極鼓勵和促進各類農業專業技術協會和科技農戶的發展,以推廣豐產技術為中心,為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搞好服務。真正把農業的增長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農業從粗放型索取性開發經營向集約型保護性開發經營轉變。 二、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加強生態建設和生態管理 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建立具有保護環境和較高經濟生產功能的農業體系。總體上,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規劃,農、林、牧、副、漁全面安排。在山頂建設林牧生態系統,實現林牧協調發展;在山腰建設果園生態系統,實行果糧、果肥間套種;在山腳建設農田生態系統,推廣立體高效栽培的地埂農業、田埂農業;在農戶庭院形成「種植-加工-養殖-沼氣」的良性循環。達到生態農業「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建設目標。 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要堅持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節約並舉的方針,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進行農業林牧資源的合理配置,發展方向各有側重。要保護好基本農田,培育土壤地力;要通過增加復種、立體種植、帶狀種植等形式,提高光、熱資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產力;要建立科學的灌溉制度和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防止和減少水土流失。 根據地域性的農業經濟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規劃設計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結構體系。總的原則是: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這兩個中心,從資源狀況和經濟目標出發,在較大范圍內,結合各地的氣候、水利、農田、山地等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著力搞好農業區域性開發規劃,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在小范圍內,以建立良性農田生態系統為中心,調整種植、養殖結構。 以防護林體系、水源涵養林體系、水土保持林體系為重點,以改善中小氣候為中心,建立區域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環境系統,同時結合經濟林、草山、草坡建設進行。一是認真實施好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工程、長治工程、長防工程、綠色扶貧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搞好封山綠化、封山育林,減少水土流失,切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二是要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抓好生態管理。一是注意在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根據農業生產地域特點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實際,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二是按所採取的生態技術和農業生產技術特點,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要擺正開發與生態建設的關系。建立由政府主導的農業風險防範機制,提高降低各類災害對

2. 農業生物資源的概念

立體農業概述

立體農業的內涵

關於立體農業這一學術名詞,早在20世紀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為:立體農業是「種植業、畜牧業與加工業有機聯系的綜合經營方式。」目前我國有關立體農業的定義大體有以下3種表述:

狹義的立體農業

僅指立體種植而言,是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稈與矮稈、富光與耐蔭、早熟與晚熟、深根與淺根、豆科與禾本科,利用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的時空差,合理地實行科學的間種、套種、混種、復種、輪種等配套種植,形成多種作物、多層次、多時序的立體交叉種植結構。

中義的立體農業

是指在單位面積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進行立體種植、立體養殖或立體復合種養,並巧妙地藉助模式內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環效率、物質轉化率及第二性物質的生產量,建立多物種共棲、多層次配置、多時序交錯、多級質、能轉化的立體農業模式。

廣義的立體農業

著眼於整個大農業系統,它包括農業的廣度,即生物功能維;農業的深度,即資源開發功能維;農業的高度,即經濟增值維。它不是通常直觀的立體農業,而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與當前「循環經濟」的概念相似。

上述3種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對立體農業進行理論嘗試,都是對傳統平面農業單作的揚棄。第一種概念的邊界只限於立體多層種植,是農作物輪作、間作、套作在現代農業技術下的延伸和發展,由於概念邊界過窄,局限於種植業內部的山、水、田、灘、路的多維利用,忽略了興起中的林牧(漁)、農牧(漁)復合種、養,以及庭院種、養加工,容易使立體農業同間作、套作混淆起來;第二種概念能夠反映出當代中國立體農業的本質特徵,它既有區域內垂直梯度的立體種養循環布局,又有單位面積(水體)立面空間的種養(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種概念邊界過寬,包容農、工、商綜合發展,邊界的無限延長無疑否定了立體農業本身的特點,造成與生態農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現代化之間的概念重疊和模糊,失去了立體農業存在價值。

經過以上分析,可把立體農業的概念總結如下:立體農業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科技相結合的新發展,是傳統農業精華的優化組合。具體地說,立體農業是多種相互協調、相互聯系的農業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種群,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多層次綜合利用的優化高效農業結構。

立體農業的模式和特點

立體農業的模式是以立體農業定義為出發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

立體農業的模式

構成立體農業模式的基本單元是物種結構(多物種組合)、空間結構(多層次配置)、時間結構(時序排列)、食物鏈結構(物質循環)和技術結構(配套技術)。目前立體農業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農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水體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庭院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

立體農業的特點和作用

立體農業的特點集中反映在四個方面,一是「集約」,即集約經營土地,體現出技術、勞力、物質、資金整體綜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同時提高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續」,即減少有害物質的殘留,提高農業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質量,增強農業後勁,不斷提高土地(水體)生產力;四是「安全」,即產品和環境安全,體現在利用多物種組合來同時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復和農業發展,建立經濟與環境融合觀。總之,開發立體農業、發揮其獨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緩解人地矛盾,緩解糧食與經濟作物、蔬菜、果樹、飼料等相互爭地的矛盾,提高資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時間,通過間作、套作、混作等立體種養、混養等立體模式,較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物質產量,從而緩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時,提高化肥、農葯等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緩解殘留化肥、農葯等對土壤環境、水環境的壓力,堅持環境與發展「雙贏」,建立經濟與環境融合觀。
http://www.sdjn.cn/jn_new_agri/content.jsp?id=1346這個網站上也有立體農業的介紹,包括不同種類的,我覺得很詳細,可惜沒法復制,你自己看一下吧

3. 我國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有哪些

1.我國的生物質能資源情況

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據測算,我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50×108t左右,是我國目前總能耗的4倍。生物質能資源按原料的化學性質分,主要為糖類、澱粉和木質纖維素類。按原料來源分,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農業生產廢棄物,主要為作物秸稈。(2)薪柴、枝丫柴和柴草。(3)農林加工廢棄物,木屑、谷殼和果殼。(4)人畜糞便和生活有機垃圾等。(5)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廢水和廢渣等。(6)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為能源用途的農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資源等。其中來源最廣、儲量最大、利用前景最可觀的是農業生物質和林業生物質這兩大類。

1)農業生物質

農業生物質資源包括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如圖7.13所示。農產品加工廢棄物有花生殼、玉米芯、稻殼和甘蔗渣等;農作物秸稈包括水稻秸稈、小麥秸稈和玉米秸稈等。據統計,我國各地區主要農業生物質的可利用總量約為5.6×108t,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是山東、河南、河北,而秸稈類農業生物質資源利用的主要方向為24%用於飼用,15%用於還田,2.3%用於工業,剩餘的約60%用於露地燃燒或薪柴。因此,我國的農業生物質資源的應用潛力非常大。

圖7.16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主要技術

2)化學轉化

生物質的化學轉化涉及氣化、液化和熱解等三個方面。

(1)氣化:

生物質氣化是指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藉助氧氣或水蒸氣的作用,使高聚合的生物質發生熱解、氧化、還原等反應,最終轉化為CO,H2和低分子烴類等可燃氣體的過程。在我國,應用生物質氣化技術最廣的領域是生物質氣化發電(BGPG)。生物質氣化發電的成本約為0.2~0.3元/(kW·h),已經接近或優於常規發電,其單位投資約為3500~4000元/kW,僅為煤電的60%~70%,具備進入市場競爭的條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2)液化:

生物質液化技術是指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進行生物質熱化學轉化的過程。通過液化,可將生物質轉化成高熱值的液體產物,即將固態的大分子有機聚合物轉化成液態的小分子有機物,生物柴油就是利用生物質液化技術生產出的可再生燃料。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棕櫚等在酸性或鹼性催化劑和高溫的作用下發生酯交換反應,生產相應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經過洗滌乾燥後得到生物柴油。與傳統的石化能源相比,其硫和芳烴含量低,十六烷值高,閃點高,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可添加到化石柴油中。

(3)熱解:

生物質熱解是指利用熱能將生物質的大分子打斷,從而轉化為含碳原子數目較少的低分子化合物的過程,即生物質在完全缺氧條件下,經加熱或不完全燃燒後,最終轉化成高能量密度的氣體、液體和固體產物的過程,而木炭就是利用生物質熱解技術生產出的重要產物。木炭產品包括白炭、黑炭、活性炭、機制炭四大類,其中應用范圍最廣的是活性炭。活性炭是具有發達孔隙結構、強吸附力、比表面積巨大等一系列優點的木炭。在我國,活性炭廣泛應用於葡萄糖、味精和醫葯等產業的生產。

3)生物轉化

生物轉化技術是指依靠微生物發酵或者酶法水解作用,對生物質進行生物轉化,生產出乙醇、氫、甲烷等液體或氣體燃料的技術。生物轉化的生物質原料包括澱粉和木質纖維素兩大類。玉米、木薯、小麥等澱粉類糧食作物是生物轉化的主體,但是以農作物為原料轉化的產品成本較高,且易受土地和人口的因素限制,產量無法大幅度增加。因此以廉價的農作物廢料等木質纖維素為原料的生物轉化技術才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然而,木質纖維素的結構和組分與澱粉類原料有很大的不同,解決高效、低成本降解木質纖維素原料的問題是木質纖維素轉化產物取代化石燃料的根本途徑。

4. 農作物廢棄秸稈怎麼綜合利用

目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有5種途徑:一是作為農用肥料;二是作為飼料;三是作為農村新型能源;四是作為工業原料;五是作為基料。
1、秸稈還田。 (1)作用。農作物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產田建設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稈還田後,平均每畝增產幅度在10%以上 (2)弊端。秸稈還田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將秸稈梨耕到土壤中。即使秸稈被成功地梨耕到土壤中,在犁溝中的秸稈股形成過程中也可能引發問題,即不能以足夠速度進行分解,而在下一次耕作時露出地表。此外,犁溝中的秸稈股也將會阻礙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層生長。 (3)秸稈還田方法包括:① 秸稈覆蓋或粉碎直接還田;② 利用高溫發酵原理進行秸稈堆漚還田;③ 秸稈養畜,過腹還田;④ 利用催腐劑快速腐熟秸稈還田,在秸稈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菌劑及適量的氮肥和水,再經高溫堆漚,可使秸稈腐熟時間提早15~20天。實踐證明,機械化粉碎秸稈還田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技術措施和手段。
2、秸稈飼料。 (1)秸稈富含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等非澱粉類大分子物質。作為粗飼料營養價值低,必須對其進行加工處理。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微生物發酵法。經過物理法和化學法處理的秸稈,其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都大大改善,但仍不能為單胃動物所利用。秸稈只有經過微生物發酵,通過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特殊酶的降解作用,將其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等大分子物質分解為低分子的單糖或低聚糖,才能提高營養價值,提高利用率、採食率、採食速度,增強口感性,增加採食量。如生物有機肥,秸稈可以作為培養土使用,同一些飼料細菌培養後,作為花草、蔬菜的肥料。 (2)秸稈飼料的主要加工技術主要包括:① 直接粉碎飼喂技術;② 青儲飼料機械化技術;③ 秸稈微生物發酵技術;④ 秸稈高效生化蛋白全價飼料技術;⑤秸稈氨化技術;⑥ 秸稈熱噴技術。
3、秸稈能源 。 (1)生物質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總消費量中佔14%。我國每年農作物秸桿資源量約占生物質能資源量的近一半。安徽省好多縣就建有火力發電廠,主要是武漢的凱迪電力公司投資建設。 (2)農作物秸稈能源轉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稈氣化。除秸稈氣化以外,秸稈還可以用來加工壓塊燃料、製取煤氣。
4、建材、輕工和紡織原料。 秸稈是高效、長遠的輕工、紡織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磚、木等材料,還可有效保護耕地和森林資源。秸稈牆板的保溫性、裝飾性和耐久性均屬上乘,許多發達國家已把「秸稈板」當作木板和瓷磚的替代品廣泛應用於建築行業。此外,經過技術方法處理加工秸稈還可以製造人造絲和人造棉,生產糠醛、飴糖、酒和木醣醇,加工纖維板等等。
5、秸稈基質。 秸稈用作食用菌基料是一項與食品有關的技術。食用菌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葯用價值,利用秸稈作為生產基質,大大增加了生產食用菌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利用秸稈生產平菇、香菇、金針菇、雞腿菇等技術已較為成熟,但存在技術條件要求較高的問題,用玉米秸和小麥秸培育食用菌的產出率較低。

5. 怎樣利用和保護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一種可更新資源,在利用生物資源時,應該注意保護它,使其能夠增殖、繁衍,以滿足人類對它繼續利用的要求。對於生物資源的和保護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地球上有1/5以上的地面為森林所覆蓋,森林是由於喬木或灌木組成的綠色植物群體,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森林能夠調節氣候、保質水土、防風固沙,保障農牧業的發展;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阻滯粉塵、吸收有毒氣體,防止空氣污染,對於保護和美化環境,增強人民身心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和注意保護森林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2)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野生動植物是指非人工馴養、種植的動植物。野生動植物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上十分需要的寶貴資源,幾乎所有的野生動植物都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所利用。近年來,由於保護措施不利,野生動植物的滅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全世界已約有110多種獸類和130多種鳥類滅絕,約有25000多種植物和1000多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的危險。因此,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保護生物資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3)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而特意劃出來的一定的區域。自然保護區能為人類提供生態系統的天然「本底」,是動植物種的天然存庫,它對於保護、恢復、發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6. 人類如何合理利用生物資源

光合作用
!!!!我們吃的菜,我們吃的肉能量來源,都來自那裡。
這是最直接的利用
葯用,無論是中葯還是西葯,很多都來源於生物體,各種草葯啦,一些動物分泌物啦(蟾酥),動物器官等等……
生物培養珍惜抗生素,利用一些微生物通過感染抗生素然後大量繁殖,使抗生素也成倍增加,然後再提取。
觀賞作用(其實是小作用)
生物發電
生物製造
……
還有就是不能隨便破壞生態平衡,破壞生物全能性,這樣就能很好利用生物資源了
其實這些都只是我想的,應該還行吧!
對了
這里給個網址給你,可能用得上,呵呵

7. 如何高效利用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

我國農業種質資源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加強保護和利用的緊迫性越來越強。自然生態條件下的農業種質資源種類和數量明顯減少,交通便利地區農作物野生近緣物種消失速度加快,部分地方畜禽品種、近海和流域野生水生生物資源數量呈下降趨勢,急需救援保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本作用。畜禽及水產品產量長期居世界首位,主要是品種不斷更新。突破性品種的成功培育和推廣,都離不開優秀種質資源的挖掘和利用。

8. 如何利用生物技術開發生物資源

如何利用生物技術開發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中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生物特有屬種比例大,動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種眾多.從而提供 生物資源了大量可資利用的生物資源. 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具有戰略價值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格局中比較優勢之所在;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為醫學、農業、制葯等生物技術創新提供樣本或工具,進而形成產業應用.基因運用於基因工程,野生植物品系用於育種,野生動植物或其提取物用於生物制葯,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經過幾千甚至幾億年的變化才形成,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能源礦產三大類.
影響::
生物資源: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

9. 如何利用農業生態學各種原理提高系統的能量利用效率

(1)調整生物結構。就是要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生產技術、市場需求的變化,建立適宜 的農林牧群落結構,合理選擇和搭配高產高效的品種,保證最大的有效能產出。

(2) 優化投入組合。 農業生物的生長發育和高產優質需要多種生活因素和投入資源的配合, 其中某些處於最低量的因素和資源的數量變化,

(3)改善資源的基礎狀況,土地質量、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狀況對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轉化 能力和輔助能的效益有很大影響。

(4)採用節能農業技術。減少耗能作業,用可再生資源代替某些工業能投入,節約不可再 生資源,這是當代技術進步的一個方面。

閱讀全文

與如何綜合利用農業生物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