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關於生物的進化你還想研究什麼意思

關於生物的進化你還想研究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9-27 00:11:47

Ⅰ 談談對進化生物學發展新方向的見解

向微觀分子階段發展。

進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進化生物學是生物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由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他第一次提出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一個機制。

研究生物進化過程和生物群落特徵的綜合學科,包括生態學、行為學和分類學等。進化生物學,包括進化遺傳學、進化基因組學(evolutional genomics),進化論是實驗生物學的理論依據,基於系統論的生物系統泛進化論建立系統生物學的理論基礎。

遺傳學與基因組研究是進化生物學的方法體系,尤其是系統遺傳學開創了對基因組自組織進化與生物體發育自組織化及其相互關系的細胞發生系統動力學研究,為進化生物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途徑。

Ⅱ 請問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核心觀點是什麼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物競天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

1、生物進化論的提出。

①自然選擇這個術語最初是由拉馬克提出的,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人們認為,它們從簡單的祖先進化到復雜的物種,並在進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達爾文強調適者生存沒錯,不過進化論不只是達爾文學說,還有其他的人和學說對其進行了補充。

Ⅲ 談談你對生物進化的理解和認識

這是簡略的: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是過度繁殖-種間競爭-遺傳變異-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只有完成了這個過程的全部才算是進化了 少一步 都不叫進化
而這個題目中 雲杉的高度超過樺樹導致樺樹失去環境優勢消亡
這並沒有出現從一個物種變化到另一個物種的過程 也沒有明確表示存在遺傳變異這一過程 因此只算D種間競爭不是C生物進化
說白了就是只要沒進化完 進到一半 也不算
只要沒新物種 進化就是錯的(注意這里的新物種是指新出現的物種 不是指這里原來沒有 從別處栽棵樹過來就叫進化了 這是不對的) 要全新的 哪都沒有的物種

這是詳細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以上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進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evolutio,原義為「展開」,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漸變化、發展,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1762年,瑞士學者邦尼特最先將此詞應用於生物學中。1859年C.R.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書,論證了地球上現存的生物都由共同祖先發展而來,它們之間有親緣關系,並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以說明進化的原因,從而創立了科學的進化理論,揭示了生物發展的歷史規律。19世紀80年代以來,以A.魏斯曼(1834~1914)為代表的新達爾文主義,把種質論和自然選擇學說相結合,豐富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20世紀30年代以來,以T.杜布尚斯基(1906~1975)等人為代表的綜合進化論綜合了細胞遺傳學、群體遺傳學以及古生物學等學科的成就,進一步發展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理論。60年代末,日本學者木村資生等人提出中性學說,又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進化的某些特徵,補充、豐富了進化論。進化的進步性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生物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又演化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從中分化出哺乳類和鳥類,哺乳類中的一支進一步發展為高等智慧生物,這就是人。
</SPAN>一般說來,進化過程的進步具有如下特徵:</p>①在生物界的前進運動中,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形態結構的逐步復雜化和完善化;與此相應,生理功能也愈益專門化,效能亦逐步增高。②從總體上看,遺傳信息量隨著生物的進化而逐步增加。③內環境調控的不斷完善及對環境分析能力和反應方式的發展,加強了機體對外界環境的自主性,擴大了活動范圍。生物進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現出種種特殊的復雜情況。除進步性發展外,生物界中還存在特化和退化生物進化的一般序列現象。特化不同於全面的生物學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對某種環境條件的特異適應。生物的進化既包含有緩慢的漸進,也包含有急劇的躍進;既是連續的,又是間斷的。整個進化過程表現為漸進與躍進、連續與間斷的辯證統一。

Ⅳ 研究生物的進化,關鍵是研究什麼

各種生物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進化演變形成的.這一觀點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我們要問:
(1)人類是如何獲得這個結論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2)接受這一觀點,需要一定的依據或證據.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各種生物是通過進化形成的?
(3)為什麼生物會不斷發展,原因是什麼?即生物是怎樣進化的?這是這節課我們將要討論的問題.一、生物進化的證據: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時發現生物進化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科學家是如何了解進化的歷程的?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曾經生活過什麼類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為研究地球曾經生活過的生物的材料,通過化石了解生物進化的歷程.我國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談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動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據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認為太行山曾經是海濱.什麼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埋藏在地層中的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點,所以被用來研究古代生物,它們可以直接或間接證明某種生物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化石有很多種,有由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形成的遺體化石,如骨骼化石、貝殼化石等;有保存植物葉片痕跡的印痕化石;還有遺跡、遺物化石等.為什麼化石能夠說明生物的進化?地球的地層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層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據存在於各個地層中的化石,可以判斷生物類型和生存的年代.對不同地層中的化石進行分析比較發現:
(1)最古老的地層中沒有化石.
(2)從大約39億年前的地層中開始發現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
(4)古老的地層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較多;晚形成的地層中陸生生物的化石較多.討論:科學家的這些發現說明了什麼問題?【小結】
(1)通過對化石的研究,我們得知原始地球是沒有生命的,生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2)根據對化石的研究,我們知道了生物進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發展過程.【提問】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與原始生命起源一樣,生物進化的歷程也是極其漫長的過程.現在地球上的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經過漫長的歷程逐漸進化形成的.在進化的早期,由於營養方式的差異,原始生命的一部分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為不含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以後,這兩類原始生物分別沿著一定的歷程發展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過程中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化比較,對比不同類群的生物的結構、功能和生活習性,發現各類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親緣關系近的生物類群,相同的特點較多,反之較少.根據分析比較,找出不同類群生物的關系和進化發展的順序.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植物和動物兩類生物中的不同類群分析比較,認識它們的進化歷程.
1.植物進化的歷程:提供各類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掛圖或投影片,組織學生對不同類群植物的形態結構、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環境比較分析,哪類生物結構簡單,比較低等,哪類生物比較復雜,較為高等,最後總結植物進化的歷程.提問:植物進化的歷程可以反映生物進化的什麼趨勢?從生活環境看,進化的歷程是從水生到陸生;從結構分析看,是從簡單到復雜;植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低等向高等發展.1. 動物進化的歷程:科學家採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動物進化的過程.提供各類群動物代表動物的掛圖或投影片,比較各類動物的特點,並歸納動物進化的歷程以及進化的趨勢.
2. 生物進化的趨勢:根據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的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Ⅳ 生物進化的意義是什麼

生物進化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經濟在飛速的發展,我們人類也是要進步,生物也是要進化的,如果我們是一成不變,我們就非常的難以適應周圍的環境,周圍的環境它都是不斷的變化,所以也要求我們生物在不斷的進化,才能匹敵這種周圍的環境,如果我們一成不變,我們對於周圍的環境是非常的難以適應,生物的進化就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全新的面貌,活在這個社會上。

Ⅵ 談談你對生物進化的觀點

1.化學進化階段:生命起源
生物大分子還不是原始生命,蛋白質及核酸都是比較容易被破壞的大分子,它們在海水中存在,在較高的溫度下,都會被破壞。如果要使它們存在下來,除了環境條件合適以外,它們必須要結合起來形成多分子體系。並且這些生物大分子在單獨存在的情況下也不表現出生命的現象,只有當它們形成多分子體系時,才顯示出一些生命現象。這種多分子體系就是原始生命的萌芽。
多分子體系是如何形成的?第一步還是濃縮。生物大分子形成之後,在海水中繼續由於蒸發作用而濃縮;它們也可以通過吸附於粘土表面而濃縮在一起。濃縮引起了第二步改變,這第二步改變目前有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團聚體學說及微球體學說。
團聚體乃是膠粒的凝聚作用形成的。奧巴林首先提出了生物大分子形成團聚體乃是生命發展過程中一個主要階段。他用實驗方法獲得了團聚體小滴,發現它有一定的生命現象。
奧巴林做了一系列試驗,用白明膠的水溶液與阿拉伯膠的水溶液混在一起,混合之前,這兩種溶液都是透明的,混合之後就變混濁了。在顯微鏡下觀察就可以看到在均勻的溶液中出現了小滴,即團聚體。它們四周與溶液的水有明顯的界限。用蛋白質、核酸、多糖、磷脂、多肽及多孩青酸等溶液也能形成這樣的團聚體。
團聚體表現出一定的生命現象。例如,團聚體能從周圍的水溶液中吸取各種不同的物質,這樣,團聚體就可以長大,好像生長一樣。長到一定程度時,團聚體還能「出芽」,形成小的團聚體,如同生殖一樣。團聚體吸收外界物質似乎也有選擇性。團聚體形成後內部具有一定的結構。團聚體如吸收了酶系,酶可以在團聚體內進行工作,如合成或分解某些物質,使團聚體相應地增加或減少某些物質。團聚體與周圍環境有一個明顯的界限,這是原始界膜形成的一種可能方式。
這許多特徵使人想像,多核苷酸溶液與多肽溶液,或核酸溶液與蛋白質溶液,在濃縮後,在一定的溫度與酸度的條件下,形成了團聚體這一多分子體系;這是原始生命形成過程中一個重要階段。有人曾在數百米至數千米海水深處,發現有類似團聚體的東西,這是一個直接證明。
另一個學說就是微球體學說。這一學說認為類蛋白體形成的微球體乃是最初的多分子體系。把一個熱的多肽溶液冷卻時就會形成許多小球,這些小球也表現出很多生物學特性。例如,它們能吸收外界物質,也能「出芽」生殖,它們在高滲溶液中收縮。在低滲溶液中膨脹,它們具有一個雙層膜,內部具有一定結構,並且表現出類似細胞質流動的活動(當它吸收了腺三磷之後)。最後,它們可以聚集起來,像群集在一起的細菌一樣。
這兩個學說究竟哪一個正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多分子體系,有三點是同樣重要的。
第一,就是這個多分子體系內部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結構,這是生命起源的一個主要條件。有了一定的物理化學結構後,才有吸收物質及進行其他化學反應的能力,並且這些反應都能以一定方式進行。分子在空間的有規則的排列是造成這些特性的主要根據。同時這樣的多分子體系才能完全脫離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獨立「生活」,也即有了結構就不容易被破壞。
第二,就是這個多分子體系必須同時具有蛋白質及核酸。假如是團聚體,這個團聚體必須是由核酸溶液與蛋白質溶液,或多肽溶液與多孩音酸溶液所組成。假如是微球體,那麼它必須吸收入核酸或多核苷酸進入它的組成。可以想像,在早期團聚體有多種多樣的,例如,白明膠溶液與阿拉伯膠溶液形成的團聚體。微球體也可能只是類蛋白球小體,其中沒有核酸。它們都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了。只有同時具有核酸及蛋白質的多分子體系才被選擇保留下來。因為單有一種是不夠的,核酸不具有酶的催化作用,蛋白質一般不具有復制性能,只有二者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調節系統。至於核苷酸如何與氨基酸形成相應的關系(核酸密碼),現在還不知道,可能也是長時期的偶然配合及選擇的結果。總之,蛋白質與核酸結合在一起的多分子體系才是真正原始生命,因為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核酸蛋白。其他大分子結合成的多分子體系不能發展成為原始的生命,但是其他的大分子及分子,如多糖、脂肪等也可以被吸收入原始生命的多分子體系中。
這里可以看出,自然選擇遠在真正生命起始之前已經開始了作用。各種多分子體系是經過自然選擇之後才形成具有生命性能的多分子體系的。
第三,就是原始膜的形成。在原始生命的出現和演化為以後的細胞形態的生命過程中,膜的發生和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它使多分子體系與原始海洋隔離開來,形成一個獨立的體系。只有內部一定的結構而沒有原始膜是不能形成獨立體系的。
原始膜生成之後,多分子體系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系統,通過原始膜的控制,與周圍環境發生物質交換。原始膜控制了某些物質的能進入與不能進入,也就控制了環境對於生物系統的作用。隨著原始生命的不斷進化,結構、功能不斷完善和復雜化,逐步形成了現在的生物膜。

2.生物進化階段
這一階段即為40億年前一直到現在,大家也比較熟,我也不說了

對於神創論,我一直說,大家這么想是很正常的,畢竟,越學生物,越覺得這個世界是太奇妙,太...精巧了,從進化,到動植物結構/功能/運行機制,再到DNA/酶/轉錄........
但是,我最近在想,若有神創,他真能完成如此精巧,如此繁多的設計工作嗎?我認為貌似不能,這個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簡直難以想像。

所以答案只有一個:進化,自然選擇
這一切都是自然選擇使然

Ⅶ 關於生物的進化的資料

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人類的文明與文化進化,是播種智慧的土地,是養育智慧的江河,是構築智慧的基石,是創造智慧的源泉。

第一節 生物遺傳與生物進化

沒有生物的遺傳,就沒有生物的進化,也就不可能有人類智慧的遺傳與進化。

DNA的指令進化,是對環境所產生的「超突變」效應,產生極大數量的模型,來試圖完成與外來病毒的楔合作用。而這些過程僅僅發生在「信息層」的作用,從未到達抗體的「製造層」。

一、基本概念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分子:是指物質的單元,能夠保持與原物質化學一致性的元素的最小粒子或原子的化學結合的最小粒子。分子分為生物分子與非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由非生物分子構成的,它已經具有生命。

遺傳是人類機體結構、功能進化的基礎,也是人類智慧進化的基礎。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體遺傳和變異規律的科學研究,范圍包括遺傳物質本質、遺傳物質的傳遞和遺傳信息的實現3個方面。

⑴遺傳物質本質包括:它的化學本質、它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它的結構、組織和變化等。

⑵遺傳物質傳遞包括:遺傳物質的復制、染色體的行為、遺傳規律和基因在群體中的數量變遷等。

⑶遺傳信息實現包括:基因的原初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調控以及個體發育中的基因的作用機制等。

遺傳物質:本質是染色體,人類的染色體有46條,大小約為1~2微米,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份。遺傳物質的傳遞是通過DNA、RNA的復制來實現的,遺傳信息是DNA的信息與程序。

二、分子生物與人類進化

在生物的基因中,記錄了整個生物進化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解讀基因,我們就可以搞清楚生物進化的所有歷史。而基因中蘊含的文化,就是基因文化;基因中蘊含的生物改造自身、創造自身的智慧,就是基因智慧。

在人類進化之中,智慧對於進化發揮著主導作用:從人類的基因中,我們可以解讀到基因文化和基因智慧;從生物分子中,我們能夠看到分子智能;從生物細胞中,我們能夠看到細胞智能;從生物組織中,我們能夠看到組織智能;從生物器官中,我們能夠看到器官智能。

如果說,人類進化的早期,是一個智慧形成的進化過程,那麼,當這個智慧形成之後,人類的進化就進入到在智慧引導與控制下的智慧進化時期。它包括:⑴人體自身進化——功能、結構、進化機制的進化;⑵人類文化進化——文化、科技、物質文明、知識、觀念、智慧的進化。

在智慧進化過程中,智慧程序產生了一系列的轉化,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組、程序的自組織、程序的自進化、程序的自控制。正是由於它們的形成,而導致了智慧程序的自形成、自重組、自組織、自進化、自控制進化。

生物學意義的「進化」:是指生命是由非生命的物質產生的,然後,完全按照自然方法發展這樣一個過程。

生命是一種分子現象,生物分子是構成生命體的、具有生命的最小單位。奇妙的生物分子極為復雜,它是一種有機分子,並且具有生物分子智能。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生物分子就具有了生命現象,它與非生物分子到底有什麼區別?生物分子進化與非生物分子進化又有什麼不同?生物分子智能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存在著細胞「突變」。我們知道,人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形成的,受精卵只是一個細胞,而胎兒卻有許多種細胞。那麼,應該說,胎兒是由一個受精卵「突變」而來的了?原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受精卵攜帶著人類的遺傳基因——DNA,它是由一系列的程序構成的,攜帶著構成人體所有不同類型細胞的全部信息。這個程序,將按照它原有的時間順序、構成方式,逐步完成胎兒的發育。受精卵為胎兒的形成,提供遺傳信息、提供復制各種細胞的場所。所以說,人類胚胎發育過程,絕不是細胞「突變」,而是一個遺傳信息程序執行過程。

生物體內有許多高智能的器官,比如:⑴分子器官——構成了細胞內物資運輸的高速公路、運輸線、構成了各種生命過程的生命開關;⑵太陽能器官—— 具有光合作用的器官;⑶電子器官——神經系統的器官。這些高智能的器官,執行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它們要比現有的最為復雜、功能最為精密的人工智慧儀器,還要高級的多。

三、生物遺傳與智慧遺傳

生物遺傳:是指通過細胞染色體由祖先向後代傳遞的品質。生物遺傳不但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身體,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智能結構,這就是大腦。生物遺傳是由遺傳基因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來完成的,DNA中即包括了構成人體結構、生理功能的信息,也包括了構成智慧的信息。

智慧遺傳:我們知道,人體的生理功能是不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屬於潛意識的那部分,而人的遺傳智慧也深藏在潛意識里,它必須由後天的學習和社會實踐來開發,才能進入我們的顯意識層次,並被我們所感知。

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人類的遺傳使我們具有了這種潛在智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智能是:「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信息體系的智能,人類的信息體系包括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這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不是空的,它包含了形成潛在智能的全部信息。

進化: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嬰兒的「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語言智能中心」,是在大腦的顯意識區,處於一種開放狀態,隨時准備接受外來的信息,它的發育與定型過程,是人類由自然人,進化為社會人的關鍵時期。假如,這個時期嬰兒只接受了動物的信息,比如:我們所知道的「狼孩」,他就會「進化」成為,具有「狼習性的動物」。

嬰兒對周圍環境和同伴的認可過程也很重要,他會受其影響而進化,如果是人文的環境,那麼他就會進化為人,反之就會「進化」為動物。因為,嬰兒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還不具備選擇和識別環境的能力,所以,嬰兒的早期進化,完全是一個適應環境過程,而不是選擇和識別環境過程。

智力中心:我們接受了祖先遺傳給我們的所有的「智力中心」,嬰兒的早期教育,不但喚醒了這些沉睡的智力中心,促進其結構的發育、成熟;同時也注入了大量的「人類信息」,使其形成了最初的「原始意識」。很明顯,「人類信息」是促進嬰兒形成正常「認知心理智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樣看來,顯意識是後天進化所獲得的,其主要特點是能「主動的注意、關注」,它與嬰兒先天的條件反應不同,前者是一個「主動的、有意識行為」;後者是一個「被動的、無意識行為」。

信息遺傳:如果說,DNA是整個人體的遺傳信息總合,為什麼我們只想到它可以遺傳我們的形體結構,而不遺傳我們進化的智慧?即對信息處理的能力。有人會說,如果智慧是先天遺傳的,為什麼嬰兒出生後不會說話、認字?我想有這么幾種可能性:

⑴遺傳信息庫,首先要與後天的感覺信息庫建立對應關系,才能被啟動。

⑵知識信息要在後天獲取,是一種抽象信息。

⑶抽象信息是由人類所創造的抽象符號、圖像所構成,而人類最初最容易接受的是形象信息。

⑷實際上,嬰兒的學習確實是從形象認知開始的,這與成人研究自然科學的過程相吻合,

⑸我們的知識是在我們感知了自然界的信息後,通過不斷的總結、歸納,並將這種自然界的信息,轉化為人類的信息,才建立了今天的知識體系。

生物遺傳沒有把祖先已經創造的知識遺傳給我們,而是把智力給了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要知道,這種以遺傳方式所獲得的「智力」(智慧核心),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形成和改變的,它將伴隨我們一生。

知識遺傳:假如我們只獲得了知識遺傳,而沒有獲得能夠創造知識的智力遺傳,在我們極短的生命里,將很難或無法改變這種知識遺傳智慧,這對個體再進化,具有極大的束縛作用,知識遺傳將變成人類大腦中的固有智慧,也不利於個體的多樣化發展,不符合「生物的多樣性原理」。

智力遺傳:為什麼個體必須獲得「智慧核心」的遺傳呢?因為這個「智慧核心」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對於個體來說,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是不可能完成這種進化的。這個「智慧核心」就是:人生來就能夠學會說話,並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自己所創造的信息體系。人類的大腦就具有這樣的功能,而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前人的智慧結晶,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知識與智慧,而無須以遺傳方式,直接獲得的「智慧」(知識)。我們所須的是智慧的結構與基本功能,是學習與創造的智慧。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第二節 進化論與智慧教育

進化論不但是生物進化與智慧的經典理論,而且是整體科學理論、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進化的經典理論,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創造了人工智慧理論中的系統自進化理論。

一、「宏觀」進化論與智慧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生物進化理論,這就是著名的進化論(Darwinism)。認為生物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斗爭」。在同一種群(群體)中的個體存在著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存活下來,並繁殖後代,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被陶汰。如果自然條件和變化是有方向的,則在歷史過程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變異」。由此可能導致亞種和新種的形成。

「宏觀」 進化論:其代表人物達爾文堅信,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他強調生物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認為自然選擇與適應是生物進化的原始動力。生物種群的多樣性與生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生物進化的本質是DNA隨機突變形成的,生物進化是一種自然屬性。

在我看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對於解釋生物機體的進化是比較合理的,但對於人類的智力進化來說,則無法擺脫其「生物屬性的哲學思想體系」。如果說,在人類進化的早期,人類還沒有脫離一切生物進化的屬性的話,這一時期的人類進化,還處在「適應自然環境的被動進化」之中。那麼說,人類進化的後期智力進化,則是一個「主動適應自然環境、主動認識世界、主動改造世界的主動進化」。這主要表現在人類智力進化的「原始創造意識」,包括人類創造的工具、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為什麼說人類智力進化是一個主動過程呢?因為人類的進化,如果只是一味的適應自然,這樣的進化結果,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產生超越動物的「主動意識」,也就不可能創造出工具、語言文字

然而,人類正是在利用自然工具等基礎之上,獲得了創造的「啟發」,進而萌發了「原始創造意識」,從此走上了智力進化的主動創造歷程。我們再來看一看人類現代的智慧進化,哪一項科技進步不是創造的結果?反過來,人類的科技創造,又促進了人類自身智慧的進化。這種從現代人類智慧進化,來推測原始人類智慧進化的,「逆向性智慧進化思想系統」,是非常科學的,它符合人類智力進化的客觀規律。

二、「微觀」進化論與智慧

「微觀」進化論:是從分子生物化學的「微觀」層次,來研究、解釋人類進化的理論體系。

懷疑:「微觀」進化論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提出了懷疑:認為人類的進化,不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微小的變異就得到積累而成為顯著的變異」,而是整體功能結構的「突變」。

核心理論:任何一種系統都具有不可降低的復雜性,所謂的「不可降低的復雜性」:是指某個系統是由匹配得當、相互關聯的幾個部分組成,這些部分是這個系統發揮功能的基礎,因而,缺少任何部分都將使這個系統無法有效地發揮功能。所以,在生物進化中,生物系統只能是作為一個整體一次形成。

過渡:在生物進化中,就功能層次上,不存在過渡的前身。我們可以從非生物界的實例中,來理解這個問題:例如從自行車發展到汽車,自行車只能是「概念上的」 過渡的前身,而不可能是「實際意義上」的過渡的前身,因為,就功能層次上自行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由它的鏈條,進化為汽車的發動機的。

指令進化:正因為如此,DNA「指令進化」是對環境所產生的「超突變」效應,產生極大數量的模型,來試圖完成與外來病毒的楔合作用。而這些過程僅僅發生在信息層的作用,從未到抗體的製造層。正如我們在解決問題前,是通過思維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發散性思維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許多可能,最後再從中選擇出正確的方案,這正是進化的奇妙之處。

生物之所以具有智慧,是因為他對任何一種必要的功能活動,只是利用各種「指令」,來尋找最終需要執行的功能活動,而不是通過各種功能的具體執行,獲得最後的正確方案。如果是那樣的話,生物需要付出多少失敗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案呢?而人類智慧進化,也使人類具有了用思維來尋找正確方案的智慧,使人類不必要付出「行動」上的失敗。這就是進化的意義所在,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揭開智慧之迷的根本原因。

程序進化:在生物進化過程中,DNA中基因的重組,應該是一個程序的再構建或重組。細胞里的每一個生命過程,都是按照DNA程序指令來完成的。程序的改變是DNA的自組織智能、自進化智能、自控制智能、自完善智能協同完成的,其目的是對環境適應的自然選擇,主動選擇。大系統控制正是基於這種理論來設計與實現的。

同樣,生命的起源也屬於程序的進化:由數據 信息 程序 生命。程序是由一些有規律的數據、信息構成的,這就是所謂的「秩序」。生命形成的最初秩序,就是自然規律——「自然程序」,各種事物都有自身的內在規律,信息存在於自然界,自然界本身就是「規律」。

程序進化可以使細胞內的生命過程,由一種模式轉化為另一種模式。生命過程只不過是由程序所控制的一個過程,構成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程序進化,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生命現象,只是這個程序控制下的結果。所以,從結果論證進化的方法是徒勞的,我們應該從原因——程序進化,去探索生物的進化,探索智慧的進化。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探索宇宙的起源與進化,要比探索有關生命的起源與進化更加困難,這是由於生物與非生物只不過是存在方式不同,生命的起源只是物質構成方式的轉化。而宇宙起源的原始狀態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進化的歷程又是什麼樣的?則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迷。

DNA與RNA: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自然界中存在的「氫與碳」、「氮與氧」,能夠生成烷、氨、水,並在雷電、火山、太陽光的作用之下,形成氨基酸,DNA、RNA同樣也能夠形成。蛋白質只不過是氨基酸的有序組合方式,DNA、RNA既是生命物質,也是信息編碼的物質單體和信息儲存的介質。

有學者提出,現代科學在合成DNA、RNA時,加入了人類的智慧,而認為在DNA、RNA形成的原始狀態,其智慧應該是零。我認為:在DNA、 RNA形成的原始狀態,其智慧就是「自然秩序」,我們不應該否認「自然秩序」的存在,要知道人類就是自然創造的,人類的智慧也是自然創造的。那麼,為什麼說人類的智慧就一定高於自然智慧呢?現代科技不就是揭示自然規律嗎?

另一些學者常常用人造物質的產生與進化,來說明自然物質的產生與進化的不可能性,這是絕對錯誤的。因為人造物質與自然物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造物質是人類信息操作的結果,自然物質是自然信息操作的結果;人造物質已經賦予了人類的智慧,而自然物質卻保持著自然秩序——「自然智慧」。

生物細胞進行復制時,提取NDA信息分為兩個過程:

⑴轉錄——細胞首先將NDA的信息轉錄到RNA,製作成各種不同的RNA,RNA攜帶著NDA的信息。

⑵轉譯——RNA是NDA的復製品,並將其信息轉化成為特定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就是這組信息的實體。

密碼:生物進行進化時,首先在自身NDA中,標記好需要進化的密碼,在向下一代遺傳時,改變密碼。於是下一代所接受的密碼,是已經發生改變了的密碼,即已經進化後的密碼。而下一代生物就可以利用直接獲得的、已經進化的、新型密碼,建立起新的細胞結構,而不需要改造自己的細胞結構。具體過程是:精子+ 卵子 受精卵 新型 密碼進化。在卵子受精時,進化後的信息遺傳給下一代。

計算機病毒的復制、演化,對生物進化應該有許多啟示,即程序進化問題。我們應該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選擇與適應:分子生物化學認為:某個系統要經受「自然選擇」的考驗,就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功能」。根據系統本身的結構——認為達爾文主義者對生命機制的一個解釋,會讓人永遠難以捉摸。而我認為:「最基本的功能」結構的進化,不是對原有細胞結構的改造,而是通過DNA的進化,構成新的「最基本的功能」結構。「自然選擇」與「適應環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所有生物進化的根本原理。

「自然選擇」是一種雙向的過程,生物選擇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以求「適者生存」;環境以自身的調節作用,選擇構成環境各種因素,以求達到平衡。因為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宇宙的大環境,它們原本就是一個動態平衡體系,它們之所以能夠以這種方式存在,就是它們具有維持這種動態平衡的內在運行機制,這就是它們的自然規律。

我們不應該將生物與非生物,放在一種完全對立的角度,進行認識與考查。而應該從宇宙大環境及其演化規律,對生物與非生物演化、進化,進行的分析與考查。任何規律都應該是廣義是的程序、秩序。某種程序所具有的控制、調節機制,就應該視為一種智能。不同層次的程序,只不過智能程度有所不同。

模式轉換:「復雜系統」必須具備自組織智能、自控制智能、自進化智能。「復雜系統」通過系統的「紊亂」,從一種模式,轉換到另一種模式。正如受精卵開始時,只是一個細胞,呈現某種穩定的條理化狀態,但受精卵的DNA中蘊藏著,能夠打破這種穩定「條理」的程序,由此而引導細胞內部的 「紊亂」,並產生了肝細胞、皮膚細胞、腦細胞等。

這個過程很像計算機程序行為,「復雜系統」正是以一個數學概念描述計算機程序的行為。我們知道,計算機的一個小的程序改變,將會引起輸出端的極大的變化,生物正是以這種方法完成進化的。

自然秩序在DNA中,形成了生物秩序,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秩序需要隨之產生相應的改變,於是引導出有目的的改變。DNA的自控制智能,對環境的變化產生感應,並由此產生指令的改變。生物中生化的改變、生物電的改變,即正電與負電的變化,與電子計算機中信息的變化,存在著相似的關系。比如:「正」、 「負」;「0」、「1」。這些大概就是生物程序的構成機制。下面我們從人工智慧、信息理論,來討論生物中存在的一些智能。

分子智能:每個分子都是由相應的原子組成,並具有一定的運動方式,即組成某種分子的相應原子之間的作用,構成了這種分子特有的運動方式。這種特有的運動方式是由一系列的數據組成的,再由數據構成信息,最後構成特有的「程序」。而這個「程序」就是分子智能,分子就是在它的控制之下保持其特有的運動方式的。

細胞智能:每個細胞內都存在著DNA,其內部存在著控制細胞生命過程的「程序」,所以DNA的「程序」就是細胞智能。細胞進化正是通過這種「智能程序」的有目的的選擇完成的,就像我們人類改造環境一樣,細胞在不斷地改造、完善「自身」,因此DNA是一個絕對地智能高手。

器官智能:器官是由一系列的相關細胞構成的,其功能是由這些細胞協同完成的,器官的協同機制也就是它的控制機制,即器官智能。

從自行車到飛機,是從人工動力到機械動力的進化、動力方向的進化、基本構件的進化、構件組合模式的進化,這些都是智慧「觀念」的進化、智慧「指令」的進化。細胞進化也是這樣一種方式。

人類智慧的進化與生物進化一樣,也是程序的進化。比如人類感覺、認知、思維過程,都是一些程序的操作過程,包括程序的自形成、程序的自重組、程序的自組織、程序的自進化、程序的自控制等。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如果能夠確定人類智慧進化就是程序進化,我們就可以按照程序進化機制,來研究人類智慧進化了。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考證。

三、遺傳智慧的進化

「智慧核心」的進化,是通過種群進化得以實現的。在人類進化的漫長歲月里,人類的DNA基因中,保留下了自然界本身運行規則的「印跡」——「秩序」,比如時間:一年四季,日出日落;還有空間:大小,高低、遠近。這種「印跡」經過幾億萬年的進化,慢慢的以遺傳基因的方式,儲存到人體內部的 「DNA」之中,它是智慧進化最原始的開端。

人類進化的另一個部分是社會進化。社會進化就是文化進化,包括人類所創造的信息:語言、文字、符號、圖形等,也包括宗教、民俗、文明、科技等。社會進化屬於非生物進化,它發生在人體之外,是通過文化進化的形式來實現的。

為什麼生物進化不能把包括智力、知識等全部智慧遺傳給個體呢?而要採用社會遺傳的方式,進行知識遺傳,我想有以下11種原因:

⑴人類的遺傳基因承擔著人體遺傳所需的全部基因,這已是一個巨大的、具有天文數字的信息體系,在胎兒短短的十個月的孕育期,首先要確保完整而准確地、承襲父體和母體所提供的基因,形成胎兒自身的遺傳基因。

⑵而後這個遺傳基因進行有序的分化,形成不同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再由這些原始的組織細胞,發育成人體的不同組織和器官。

⑶你是否知道,人體擁有幾億萬個細胞,每一個細胞又具有什麼樣復雜而又精細的解剖結構,不同的組織、細胞又具有各自所特有的生理功能。要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的遺傳,是一個何等龐大、復雜的生物工程呀!

⑷大家都知道,人體是一個開放體系,要保持一個相當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就需要人體具備一個相當復雜、完善的調節體系。

⑸而生命體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命過程。

⑹同時,生命體還必須能很好地適應外部環境,並與疾病做斗爭,這一系列的人體功能,同樣需要遺傳基因來遺傳。

⑺自從語言和文字出現之後,人類的智慧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人類遺傳基因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⑻這就是說,生物遺傳已不能適應社會進化飛速發展的需求。這是因為人體的遺傳基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人類所獲得的知識與智慧全部固化到遺傳基因當中去。

⑼而恰好人類所創造的語言、文字、符號非常適合充當這一角色,這就自然產生的社會進化。

⑽對於人類生物進化而言,社會進化是一種相當「經濟」的手段,它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自身的進化,而且減少了生物遺傳的負荷,這樣就能確保生物遺傳的准確性、簡易性、純凈性。

⑾試想、如果將所有的知識和智慧的遺傳任務,都交給生物遺傳基因來完成,過量的信息,已超過了人體遺傳基因所能承擔的遺傳能力,這將勢必造成遺傳過程的混亂,使人類的正常遺傳無法完成。

我認為:在人類的遺傳基因里,一定有「智慧遺傳信息」。如果說,沒有智慧遺傳信息,嬰兒又如何能夠學習語言、學習科學知識呢?反過來說,智慧是後天獲得的,那麼,為什麼只有人才能獲得呢?而其它動物、植物又為什麼不能獲得後天的智慧呢?我認為,嬰兒所獲得的最根本的智慧是「能夠識別和學習人類所創造的信息的能力」,而其餘的智慧都能在後天獲得。

四、獲得智慧的進化

獲得智慧進化:是個體進化,是先天智慧與後天學習、實踐的結晶。社會進化,即包括了個體大腦結構的進化與大腦遺傳智慧的進化,同時,也包括了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進化。社會進化,使得個體不但獲得了先天的智慧結構與智慧信息的進化,而且,為個體後天能進一步獲得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奠定了豐厚的基礎。反過來,獲得了進化的個體,又推進了社會進化。那些進化中的佼佼者,將引導、促進整個社會的進化。

遷移:在人類近代進化史中,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進化是最為迅猛的。社會進化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這即是生存的需求,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人類慾望的需求。為什麼社會進化會如此迅猛呢?原來,這是由於「遺傳的遷移,進化的遷移」。

創造:自從我們的祖先走出森林後,隨著他們運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勞力生產的復雜化,人類的大腦體積迅速增大,原始經驗的積累也在不斷的增長。這時,人類已「朦朧」的意識到,生物進化已無法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於是,人類便漸漸的開始創造自己的語言,接著又創造了文字。這樣,人類所獲得的知識得到了保存,並因此獲得飛速發展。再後來,人類又創造了數學與邏輯體系,使人類的智慧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大腦結構進化:在人類早期進化中,大腦結構的進化是非常有限的。這主要是由於大腦結構的進化,取決於遺傳基因的進化,而後者的進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我們知道,智慧進化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大腦結構和大腦遺傳智慧的進化,二是外在的物質文明、科學知識、技術的社會進化。

主觀能動性: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最根本的是他所獨具有的主觀能動性。人類在意識到自身智慧的進化受到生物進化的束縛後,便主動開始了「創造社會進化體系」,使人類文化遺傳「由內部遷移到了外部」,使人類文化進化「由內部遷移到了外部」,完成了「智慧進化的一次徹底革命」。

參考資料:http://www.wisdome.net

智慧教育之四:探索人類智慧的進化

人類的文明與文化進化,是播種智慧的土地,

Ⅷ 生物物種進化的意義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進化是什麼。首先,生命的基本特徵是遺傳和變異,這是同一物種內個體差異的生物學基礎。達爾文進化學說所強調的是,這些個體差異,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會形成更高水平上的差異,例如生殖隔離的出現,導致種群分化 speciation. 就目前人類的認識范疇來講,達爾文學說的中心思想是對的,但是在細節上,達爾文學說更強調自然選擇對於變異積累的作用,而現代生物學則認為中性漂移(random drift)是更重要因素;後者已經在基因水平上得到越來越多的證明。

因此,簡言之,生物個體自身的進化是無方向性的,無所謂更適合還是不適合環境,因此稱之為演化更為合適。但它的意義,就是提供了無數的sub-optimal choices,因而在整個種群水平上具有了很強的適應性。盡管種群所處的環境在不斷變化當中的,種群內總能找到一些個體能夠較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條件,從而將該物種的大部分遺傳信息繼續傳遞下去;而不至於因為一成不變而全體滅絕。

Ⅸ 生物進化的概念

生物進化
定義:生命
形態發生
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進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
evolution
,原義為「展開」,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漸變化、發展,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1762年,瑞士學者邦尼特最先將此詞應用於生物學中。後來,達爾文的
物種起源
理論也是基於這一理論而誕生。
從遺傳學角度來講,睿智的先祖們,譬如達爾文、
赫胥黎

海克爾
及其他生物科學家,已經為我們確立了遺傳法則在
人類進化
演變中所佔據的主導性地位。人類的
直立行走
,以及其他種種生理能力運動、消化、血液循環、神經系統、肌肉力量、骨骼結構,甚至是
精神能力
,這一切都得益於人類的遺傳。
盡管如此,還是遺漏了一種遺傳,它超越了科學家們所能研究和想像的范疇。對於這種非凡的
遺傳現象
的存在,他們深感無力無望,更是無法昭示於世人。只要大膽地敞開感官意識這扇大門,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得這股鮮活能量。那麼,此時的你還猶豫什麼呢?古人認為每件雕刻品都是種觀念或情感的具體化,都是根據這樣一個原則創作出來的,精神態與身體表達之間存在著完美的一致。而今我們承認精神狀態與
人的身體
狀況存在著直接的一致,而且只是一直是這樣被闡述的,以
至於我們
如今知道,每一種境況都是結果,而這一結果,是一個源於某個理念的原因的產物。

閱讀全文

與關於生物的進化你還想研究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