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沒有動物,自然界會是怎樣的狀況綠色植物會受到影響嗎
動物會加快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如果沒有動物:
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會減慢,需要動物傳播花粉的植物滅絕;沒有鬆土的小動物,土地會變得緊實,因此也會導致一些植物滅絕;需要動物傳播種子的植物種群擴大的比較慢或在原地生長;沒有動物的摧殘,植物初始階段會有增多的趨勢,但又因為資源環境有限一部分植物會枯死。最後會有一部分植物存活下來,生物圈開始達到較穩定的狀態。
② 生物圈的概念是什麼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生物圈詞源應用:
地質學家愛德華·蘇威斯於1875年最早使用生物圈這個詞。它本來是一個地質學的詞。它顯示了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和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論對地球科學的影響。
1920年代生物圈這個詞獲得它的生態意義。1935年生態系統這個詞被引入。弗拉基米爾·沃納德斯基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
生物圈這個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學、地質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地理學、演化論、地質學、地質化學、水文學等多項科學,可以說它集合了所有與地球和生命有關的科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物圈
③ 生物圈是什麼
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構成,其中適於生物生存的范圍稱為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大致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和水圈。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岩石圈包括土壤、岩石圈中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植物的根系可伸至土壤較深層。限制生命向土壤深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和缺光。生活在地下2500~3000米深處的石油細菌是已知分布最深的陸生生物。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表層和底層生物的種類和數目較多。限制生物分布於深海的主要因素是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但是,在11000米以上的大洋最深處仍有深海生物。氣圈由各種氣體組成,其中氮和氧的含量最多。大氣圈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層,大多數鳥類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動,只有極少數能飛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限制生物往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由於大氣環境作用,有些昆蟲可被帶到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溫層中也發現有細菌和真菌。因為萬米以上的高空不可能為生物提供長期生活的條件,故此空間被稱為副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個不斷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具有一定調節功能的系統。在自然狀態下,生物圈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內部各成分間互相協調、互相補償的動態平衡系統。但是,這種平衡又是脆弱的、易受破壞的。例如大量的氮肥、磷肥輸入水體,致使江河過度肥沃而產生富營養化問題。濫伐森林、盲目開墾草原,導致水土流失、加快荒漠化的進程。這些都是人類破壞生物圈動態平衡的例子。
④ 生物圈指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
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⑤ 生物圈是什麼
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構成,其中適於生物生存的范圍稱為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大致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和水圈。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岩石圈包括土壤、岩石圈中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植物的根系可伸至土壤較深層。限制生命向土壤深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和缺光。生活在地下2500~3000米深處的石油細菌是已知分布最深的陸生生物。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表層和底層生物的種類和數目較多。限制生物分布於深海的主要因素是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但是,在11000米以上的大洋最深處仍有深海生物。氣圈由各種氣體組成,其中氮和氧的含量最多。大氣圈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層,大多數鳥類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動,只有極少數能飛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限制生物往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由於大氣環境作用,有些昆蟲可被帶到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溫層中也發現有細菌和真菌。因為萬米以上的高空不可能為生物提供長期生活的條件,故此空間被稱為副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個不斷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具有一定調節功能的系統。在自然狀態下,生物圈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內部各成分間互相協調、互相補償的動態平衡系統。但是,這種平衡又是脆弱的、易受破壞的。例如大量的氮肥、磷肥輸入水體,致使江河過度肥沃而產生富營養化問題。濫伐森林、盲目開墾草原,導致水土流失、加快荒漠化的進程。這些都是人類破壞生物圈動態平衡的例子。
⑥ 生物圈是什麼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 m厚的范圍內。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質、生物生成性物質和生物惰性物質三部分組成。生命物質又稱活質,是生物有機體的總和;生物生成性物質是由生命物質所組成的有機礦物質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質等;生物惰性物質是指大氣低層的氣體、沉積岩、粘土礦物和水。
由此可見,生物圈是一個復雜的、全球性的開放系統,是一個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自我調節系統。它的形成是生物界與水圈、大氣圈及岩石圈(土圈)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條件是:
第一,可以獲得來自太陽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來源是太陽能,綠色植物吸收太陽能合成有機物而進入生物循環。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態水。幾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內要有適宜生命活動的溫度條件,在此溫度變化范圍內的物質存在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變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質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包括O2、CO2、N、C、K、Ca、 Fe、S等,它們是生命物質的組成或中介。
總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屬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活動促進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並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動發生變化。生物要從環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質,就得適應環境,環境發生了變化,又反過來推動生物的適應性,這種反作用促進了整個生物界持續不斷的變化。
生物圈究竟有多大呢?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處,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裡繁衍著各種各樣的生命,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支持生命活動,在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但是,要維持整個龐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動,這么簡單的關系顯然是不行的。生物圈自有它的解決辦法。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按其在物質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可分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消費者,主要指動物(人當然也包括在內)。有的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生,叫做一級消費者,比如羚羊;有的動物則以植食動物為生,叫做二級消費者;還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動物,被稱做三級消費者。至於人,則是雜食動物。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這三類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生產者從無機環境中攝取能量,合成有機物;生產者被一級消費者吞食以後,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一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被捕食後,再將能量傳遞給二級、三級……最後,當有機生命死亡以後,分解者將它們再分解為無機物,把來源於環境的,再復歸於環境。這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完整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只有當生態系統內生物與環境、各種生物之間長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生產能力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時,系統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才能達到平衡;反過來,只有能量達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才能相對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壞,否則,就會打亂整個生態系統的秩序。如果愚蠢的人類一定要逆轉這個自然規律,是會受到命運的懲罰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我們必須明白,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所以,從現在開始,關心愛護你身邊的生態環境吧。
⑦ 地球生態環境現狀
生態環境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生態危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這種關注從某個角度上講已遠遠超過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種族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共有的生態環境和生存家園--地球。對生態危機的關注迫使人類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重新審視人類自身原有的思維方式、生產及消費方式、發展模式、意識形態、倫理觀、發展觀,以及世界各國經濟、文化、政治發展前途和命運。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使得任何國家,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於上述全球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的出現,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風起雲涌的生態政治運動。7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為契機而不斷壯大,至今方興未艾。80、90年代在生態政治運動的推動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紛紛建立了眾多形形色色的生態組織和生態綠黨,生態學與政治學由此聯姻形成了生態政治學、政治生態學等新興交叉邊緣學科,傳統政治發展觀也由此向政治生態發展觀轉變。
自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20世紀後50年全球環境遭到空前嚴重破壞和污染,並被一些生態學家、政治家稱為20世紀人類犯下的三大愚蠢行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戰"。"地球日"發起人蓋洛德·納爾遜曾精闢說道:來自自然的威脅(生態危機)是比戰爭更為危險的挑戰,從德國和日本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可以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起來,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從被毀壞的自然環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後,世界環境相繼出現"溫室效應"、大氣臭氧層破壞、酸雨污染日趨嚴重、有毒化學物質擴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蝕、森林銳減、陸地沙漠化擴大、水資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十大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正殘酷地撕毀人類關於未來的每一個美好願望和夢想,這一影響不僅會殃及一代、兩代人,而且將影響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環境問題及生態危機從以下一些數據和事實我們就可窺見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物種消失的速率較過去6500萬年之中的任何時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20世紀以來,全世界哺乳動物中3800多種中已有110種和亞種滅絕,另外還有600多種動物和25000餘種植物正瀕臨滅絕。生態學家指出,迄今為止,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損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復至少要一億年以上。水污染使人類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據統計有17億以上的人沒有適當安全飲用水供應,30多億人沒有適當的衛生設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項調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再如1983~1984年衣索比亞因植被破壞、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災使得100萬人因飢餓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陸12個國家持續旱災,使得約3500萬人瀕臨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國古文明中心的發源地--黃河,目前年斷流最長達227天,與此同時,長江由於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積加速,湖體面積和容量正逐年銳減,洞庭湖1825年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1949年減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時湖面面積僅為2653平方公里,據此縮減速度,洞庭湖將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時間內成為又一個"羅布泊",從中國自然地理圖冊上消失。目前,長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再次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全球環境惡化的直接後果就是經濟損失。據估計,我國每年因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人民幣,這相當於20個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僅1998年長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600億人民幣,而每年全世界因環境污染和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低於2.5萬億美元。因此,生態學家指出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已直接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續發展,生態危機已經超越局部區域而具有全球性質,來自於生態危機的威脅,已遠遠超過戰爭、瘟疫,保護地球家園已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人類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樣,都必須以一定的生態環境、特定的生態系統作為其生存繁衍的基礎,在整個地球生物圈這個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中,人類雖在整個生物界中一方面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並無時無刻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所謂的"改造"和"征服";另一方面,人類自從誕生之日起又無時無刻不依賴於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它與國家及國際政治生活息息相關,而政治又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是人類社會的政治,政治是人的政治。生態危機既然已關繫到全人類的生死存亡,因此政治就必然與生態危機發生必然而深刻的內在聯系,它必然延伸到社會之外的自然環境之中,因此當今全球性環境問題引發的生態危機對全球人類所構成的巨大威脅,此時的全球生態危機就不可能不成為一個政治問題,政治及政治行為對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生態危機的推動下,政治必須謀求一種全新的政治發展觀:生態政治發展觀。
生態危機的加劇使人類認識到,社會是身處自然環境中的社會,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具有辨證的雙重互動效應,自然生態環境是社會環境的基礎,社會又對自然環境有著深刻的正負效應。因此,到20世紀50、60年代全球環境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日益成為一個敏感而重要的政治問題,生態政治理論也應運而生。生態政治理論認為,人類不僅是社會的人,同時也是受自然環境限制、約束的人,如果政治行為僅僅去把握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社會屬性關系,而忽略自然生態規律對人的影響,甚至違背自然生態運行規律,以人類自身生態環境及資源的犧牲為代價,去達到少數集團、階級、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那麼整個人類最終將自掘墳墓,走向自我毀滅的絕境。因此,生態政治理論是站在全人類生存利益的高度上指導生態政治運動有序地進行.
建立全球夥伴新關系,建促進國際政治生態化。這種新的全球夥伴關系既要求推動國際社會間在維護、恢復地球生態環境方面的合作,又要推動國際社會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合作,這種新的全球夥伴關系必須包含環境與發展兩方面,改善國際經濟環境,以利於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保護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的可持續目標;這種新型關系必須是公正平等的,建立在平等的國際關系准則基礎之上,要實事求是地考慮造成地球生態環境惡化的不同國家間的責任,並以此確定相應的義務,在制定有關措施時,必須考慮到各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不顧及歷史和現實而用同一標准來要求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這種新型關系必須有國際社會共同有效、積極、務實地參與,在承擔這一責任時各國之間也必須停止無休止的爭吵,因為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只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才能建立這"新型全球夥伴關系",確保全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共同目標。
本文標簽:
⑧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包括什麼、生物圈的6點特徵是什麼...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
m厚的范圍內。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質、生物生成性物質和生物惰性物質三部分組成。生命物質又稱活質,是生物有機體的總和;生物生成性物質是由生命物質所組成的有機礦物質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質等;生物惰性物質是指大氣低層的氣體、沉積岩、粘土礦物和水。
由此可見,生物圈是一個復雜的、全球性的開放系統,是一個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自我調節系統。它的形成是生物界與水圈、大氣圈及岩石圈(土圈)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條件是:
第一,可以獲得來自太陽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來源是太陽能,綠色植物吸收太陽能合成有機物而進入生物循環。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態水。幾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內要有適宜生命活動的溫度條件,在此溫度變化范圍內的物質存在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變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質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包括o2、co2、n、c、k、ca、
fe、s等,它們是生命物質的組成或中介。
總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屬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活動促進了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並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動發生變化。生物要從環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質,就得適應環境,環境發生了變化,又反過來推動生物的適應性,這種反作用促進了整個生物界持續不斷的變化。
⑨ 生物圈的概念是什麼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的統合整體,是地球的一個外層圈,其范圍為海平面上下垂直各約10公里(共約20公里)。
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過程變化和轉變的空氣、陸地、岩石圈和水。從地質學的廣義角度上來看生物圈是結合所有生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與岩石圈、水圈和空氣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個封閉且能自我調控的系統。
地球目前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的。
簡單來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體和賴以生存的環境,合稱生物圈。
地質學家愛德華·修斯於1875年最早使用了「生物圈」(biosphere)一詞,並將其定義為「地球表面生命居住的地方」。該詞彙最初是地質學詞語,用以顯示達爾文和馬修·方丹·莫里的理論對地球科學的影響。
1920年代,生物圈一詞獲得其生態意義。1935年生態系統這個詞被引入。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維爾納茨基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
如今,生物圈的概念集合了天文學、地質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地理學、演化論、地質學、地質化學、水文學等多項科學,可以說它集合了所有與地球和生命有關的科學。
生物圈的范圍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全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